Workflow
本田技研(HMC)
icon
搜索文档
本田汽车:将与宁德时代共同开发磷酸铁锂电池
快讯· 2025-04-23 03:46
本田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电池技术 - 本田汽车将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高效平台,该平台将电池直接放置在车身内 [1] - 双方将共同开发磷酸铁锂电池 [1] - 计划在即将推出的第三代YE系列车型中采用该电池 [1]
金十图示:2025年04月23日(周三)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4-23 03:08
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排名 - 宝马汽车以506.98亿美元市值位居榜首 保时捷以465.17亿美元紧随其后 通用汽车以449.34亿美元位列第三 [3] - 玛鲁蒂铃木市值433.32亿美元排名第四 本田汽车431.61亿美元位列第五 [3] - 市值超过300亿美元的公司包括马恒达汽车(396.53亿美元) 福特汽车(383.74亿美元) 现代汽车(309.63亿美元) [3] 市值变动表现 - 保时捷单日涨幅达11.74%表现最佳 宝马汽车上涨10.72%位列第二 [3] - 小鹏汽车上涨8.22% 本田汽车上涨9.13% 通用汽车上涨7.64% 马恒达汽车上涨7.47% 福特汽车上涨7.16% [3] - 赛力斯下跌0.67% 长城汽车下跌0.61% 玛鲁蒂铃木下跌0.39% 福特奥托生下跌0.87% [3][4] 中国汽车制造商市值情况 - 赛力斯以289.46亿美元位居中国车企首位 理想汽车241.06亿美元位列第二 [3] - 上汽集团市值245.69亿美元 长城汽车232.89亿美元 吉利汽车207.33亿美元 小鹏汽车180.14亿美元 [3] - 长安汽车148.34亿美元 广汽集团111.91亿美元 江淮汽车103.83亿美元 蔚来汽车79.13亿美元 [4] 其他重要车企市值数据 - 斯特兰蒂斯市值273.65亿美元 塔塔汽车272.53亿美元 起亚汽车244.67亿美元 [3] - 雷诺146.84亿美元 斯巴鲁128.7亿美元 Rivian 128.45亿美元 [4] - 日产79.6亿美元 VinFast Auto 73.67亿美元 Leapmotor 72.61亿美元 沃尔沃汽车55.56亿美元 [4]
All You Need to Know About Honda (HMC) Rating Upgrade to Buy
ZACKS· 2025-04-18 17:05
文章核心观点 - 本田汽车获Zacks评级从升级为2(买入),是投资的可靠选择,评级升级反映盈利预期上升,或对股价产生积极影响 [1][2] 评级系统优势 - Zacks评级系统对个人投资者有用,因其基于盈利预期变化,而华尔街分析师评级多受主观因素驱动,难实时衡量 [2] - Zacks评级系统利用盈利预期修正的力量,将股票分为五组,有良好外部审计记录,自1988年以来,Zacks排名第一的股票平均年回报率达25% [5][6] 盈利预期对股价影响 - 公司未来盈利潜力变化与近期股价走势强相关,机构投资者用盈利和盈利预期计算股票公允价值,其大量交易导致股价变动 [3] - 本田盈利预期上升和评级升级意味着公司基本面改善,投资者认可业务趋势将推动股价上涨 [4] 本田盈利预期情况 - 该汽车制造商预计在截至2025年3月的财年每股收益4.31美元,同比变化-8.1% [7] - 过去三个月,Zacks对该公司的共识预期提高了0.6% [7] 评级结论 - Zacks评级系统对超4000只股票保持“买入”和“卖出”评级比例相等,仅前5%获“强烈买入”评级,接下来15%获“买入”评级 [8] - 本田升级为Zacks排名2,处于Zacks覆盖股票前20%,意味着近期股价可能上涨 [9]
Are Investors Undervaluing Honda Motor Co. (HMC) Right Now?
ZACKS· 2025-04-18 14:46
文章核心观点 - 价值投资是寻找优质股票的流行方式 公司开发的Style Scores系统中“价值”类别可帮助价值投资者寻找股票 本田汽车公司目前可能被低估 是优质价值股 [2][3][7] 价值投资相关 - 价值投资是在任何市场环境中寻找优质股票的流行方式 价值投资者依靠对关键估值指标的传统分析来寻找被低估的股票以获取利润 [2] - 公司开发了Style Scores系统 价值投资者可关注其“价值”类别 “价值”类别获“A”级且Zacks排名高的股票是市场上最强劲的价值股 [3] 本田汽车公司情况 - 本田汽车公司目前Zacks排名为2(买入) “价值”评分为A 具有投资吸引力 [4] - 本田汽车公司远期市盈率为6.41 低于行业平均的7.49 过去52周内 其远期市盈率最高达7.87 最低为5.17 中位数为6.96 [4] - 本田汽车公司市净率为0.50 低于行业平均的0.79 过去一年中 其市净率最高为0.68 最低为0.44 中位数为0.57 [5] - 本田汽车公司市销率为0.32 低于行业平均的0.41 市销率可作为更真实的业绩指标 [6] - 综合各项指标及盈利前景 本田汽车公司目前可能被低估 是优质价值股 [7]
Is Honda Planning to Shift Production From Canada & Mexico to the US?
ZACKS· 2025-04-16 14:10
文章核心观点 本田否认将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转移汽车生产至美国的报道,日产计划调整生产策略,通用、日产、现代等车企也有相关生产调整举措 [1][2][5][6][8] 本田相关情况 - 本田反驳将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转移汽车生产至美国以应对潜在高额关税的报道,墨西哥业务无生产变化且暂无相关考虑 [1] - 日经报道称本田探索将部分生产从邻国转移至美国,目标是在美国国内生产90%在美国销售的汽车,并在未来两到三年将美国产能提高近30% [2] - 本田加拿大表示会定期评估未来生产策略,必要时可能临时调整运营,但有信心应对市场挑战 [3] - 2024年本田在美国销售约140万辆汽车,占全球销量近40%,其中约40%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今年第一季度美国销量增长5%至近35.2万辆 [4] 其他车企相关情况 - 日产计划未来几个月减少其在美国畅销车型Rogue SUV在日本的生产,正在审查制造和供应策略以提高效率和可持续性 [5] - 通用将把更多畅销轻型卡车的组装转移至印第安纳州韦恩堡工厂 [6] - 日产改变此前缩减田纳西州士麦那工厂生产的决定,选择维持两班制以加强在美国的制造业务 [7] - 现代在佐治亚州埃拉贝尔开设新电动汽车工厂,目标是将年产量从最初的30万辆提高到50万辆,并计划到2028年在美国业务投资210亿美元,其中60亿美元用于本地采购、物流和国内钢铁生产 [8]
Honda considers moving some Mexico, Canada production to US due to tariffs: report
Fox Business· 2025-04-15 16:31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朗普政府对汽车行业加征关税,促使本田、现代等车企调整生产布局,引发行业对关税影响的不同看法 [1][3][8] 车企应对措施 - 本田考虑将部分汽车生产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转移到美国,目标是确保90%的美国销售车辆为本土生产,计划将CR - V和Civic车型生产转移至美国,并在未来几年通过增加员工和班次使美国产量提高30% [1][2] - 现代3月宣布投资200亿美元将制造业务引入美国,其中约580万美元用于建设下一代钢铁厂,为其两家美国工厂供货,雇佣超1400人,其余资金用于扩大美国制造业 [9] - 日产CEO暗示特朗普关税可能迫使公司将生产移出墨西哥 [10] 关税政策情况 - 特朗普4月对所有进口乘用车加征25%关税,包括轿车、SUV等车型及发动机等关键汽车零部件,必要时会扩大对其他零部件的关税范围 [5] - 特朗普政府计划5月3日起对汽车零部件单独加征25%关税,符合美墨加协定的零部件初期可豁免,商务部预计6月底前制定对其他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的计划 [6] 行业观点分歧 - 特朗普政府称关税将加强美国汽车行业,而汽车专家认为关税会加剧汽车可负担性问题,因没有车辆是100%由美国本土制造的零部件生产或组装的 [8]
Honda to boost US manufacturing, shift production from Canada, Mexico in response to Trump tariffs
New York Post· 2025-04-15 15:24
文章核心观点 - 本田计划扩大美国制造规模以应对特朗普政府新关税政策,其他车企也有类似调整,反映美国制造业回流趋势 [1][4][14] 本田应对措施 - 考虑将部分关键车型生产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转移到美国,目标是使美国销售汽车90%本土制造 [1] - 未来两到三年将美国产量提高30% [2] - 计划将CR - V SUV从加拿大、HR - V SUV从墨西哥转移到美国生产,下一代思域混合动力车在印第安纳制造 [6] - 可能雇佣更多美国工人,采用三班倒并周末工作 [6] 本田市场情况 - 美国是本田最重要市场,去年在美国销售约140万辆车,占全球近40%,其中约五分之二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 [5] - 今年第一季度美国销量增长5%至近35.2万辆 [5] 其他车企应对措施 - 日产将削减日本奇骏SUV产量,继续在田纳西州工厂两班倒生产 [4][8] - 通用将更多轻型卡车组装转移到印第安纳州韦恩堡工厂 [7] - 现代在佐治亚州开设新工厂,计划年产量从30万辆增至50万辆电动车,2028年前在美国投入210亿美元 [12] - 三星考虑将烘干机生产从墨西哥转移到南卡罗来纳州工厂,LG评估将冰箱生产转移到田纳西州工厂 [13] - 通用电气、卡特彼勒、丰田、西门子、Zentech Manufacturing等公司近期扩大或开展美国国内业务 [15] 行业趋势 - 美国制造业出现回流趋势,原因包括中国劳动力和运输成本上升、质量控制和供应链中断担忧 [14]
Honda (HMC) Surges 9.5%: Is This an Indication of Further Gains?
ZACKS· 2025-04-10 12:20
文章核心观点 - 本田汽车股价上一交易日上涨,或因交易量显著增加,虽近期市场反弹但盈利和营收预期不佳,且盈利预估无变化,需关注后续走势;丰田汽车上一交易日股价上涨,但过去一个月回报率为负,盈利预估也无变化 [1][2][4] 本田汽车情况 - 上一交易日股价上涨9.5%,收于27.62美元,过去四周下跌12.9% [1] - 因特朗普暂停对多数国家加征关税致市场反弹,股价昨日飙升 [2] - 即将公布的季度财报预计每股收益0.72美元,同比下降27.3%,营收355.6亿美元,同比下降2.7% [2] - 近30天该季度的共识每股收益预估未变,目前Zacks排名为3(持有) [4] 丰田汽车情况 - 上一交易日股价上涨9.3%,收于174.14美元,过去一个月回报率为 -13.7% [4] - 即将公布的报告共识每股收益预估过去一个月维持在2.92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1.5%,目前Zacks排名为3(持有) [5] 行业相关 - 本田和丰田均属于Zacks外国汽车行业 [4]
U.S. Vehicle Sales Rise in Q1: A Boost Before Trump Tariffs Kick In?
ZACKS· 2025-04-02 14:46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明日生效,虽2025年Q1汽车交付量强劲,但行业未来因关税面临不确定性,销售或下滑 [1][2][6] 2025年Q1美国汽车交付情况 - 交付量受消费者赶在关税致价格上涨前购车驱动表现强劲,3月季节性调整后年销量预计达1590万辆,较去年增加20万辆 [2] - 通用汽车销售693363辆,同比增长17%,各关键品牌双位数增长,零售和电动汽车销售表现佳,是美国第二大电动汽车销售商 [3] - 丰田、本田、日产销量分别增长1%、5.3%和5.7%,丰田电气化车辆占比50.6%,本田电气化销售增长77%,日产各车型销售强劲 [4] - 福特销售501291辆,下降1.3%,主要因租赁车队销售时机和部分车型停产,但零售和电气化车辆销售增长 [5] 关税对行业的影响 - 关税将使供应链混乱、车辆成本增加、价格上升,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需求受挫 [1] - 进口和美国制造汽车价格或上涨,汽车制造商可能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销售疲软、减少生产 [7] - 若关税持续,2025年美国汽车销量可能从2024年的1600万辆降至1450 - 1500万辆,经济不确定性等因素将抑制需求 [8]
4.46 万亿,美国新关税或导致日本汽车业巨亏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28 13:51
美国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的核心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2025年4月2日起对所有汽车进口征收25%关税,对全球经济和自由贸易原则产生深远影响[5] - 日本将面临严重后果,汽车行业首当其冲,预计国内生产总值至少下降0.2%[9][37] - 日本对美出口总额达21万亿日元(1400亿美元),其中30%(6万亿日元)来自汽车产品[9] 日本汽车行业受到的具体冲击 - 日本主要车企股价大幅下跌:丰田跌2.8%,日产跌3.1%,斯巴鲁暴跌5.8%,本田跌2%,马自达跌5.6%,三菱跌4.5%[11] - 美国2024年汽车销量1600万辆中,日本车企贡献130万辆(另有40万辆在墨西哥生产)[13] - 高盛预测2026财年营业利润下滑:丰田11%,本田23%,日产66%,马自达34%[16] - 日本前六大汽车制造商将额外支出114亿美元关税成本[16] 受影响最严重的车企 - 日产和马自达受冲击最大:日产35%美国销量依赖墨西哥出口,马自达30%[19] - 摩根大通预计日本车企潜在损失4.46万亿日元(294.4亿美元),马自达和斯巴鲁最脆弱[19] - 极端情况下营业利润冲击:丰田损失5700亿日元,本田3500亿日元,日产1300亿日元,马自达600亿日元[19] 供应链和零部件企业的影响 - 电装公司来自墨西哥/加拿大对美销售额2200亿日元,爱信公司600亿日元[21] - 波士顿咨询估计日本在汽车和零部件方面将承担110亿美元关税负担[21] - 高盛预计电装和爱信利润可能锐减550亿日元和150亿日元[21] 日本车企的应对措施 - 减少在日本为美国市场生产的车辆数量[23] - 本田最具本土化优势,去年仅从日本向美国出口5379辆汽车[25] - 丰田在美国销售中只有23%来自日本本土生产出口[27] - 斯巴鲁和马自达受影响较大:斯巴鲁50%美国销量来自进口,马自达55%[27] 对日本经济的整体影响 - 汽车业占日本对美出口28%,美国进口汽车占其总销量46%[13] - 可能破坏日本刚形成的"工资-物价良性循环",推入经济衰退[35] - 野村预计关税将使日本GDP至少下降0.2%,可能导致经济空心化[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