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技研(HMC)

搜索文档
美国下调日本汽车进口关税
第一财经· 2025-09-16 00:08
美国对日本汽车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自9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0时1分起将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下调至15% [3] - 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4月至6月对美出口连续三个月同比下降且降幅持续扩大 [3] - 本田公司首席财务官藤村英司于8月6日呼吁日本政府尽快公布关税政策细节 [3]
关税突发!美国宣布:下调!
券商中国· 2025-09-15 23:46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对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从27.5%下调至15% 生效时间为美国东部时间9月16日0时1分[1][2] - 此次调整基于美日贸易协议 美国将对几乎所有日本进口产品征收15%基准关税 此前税率低于15%的商品将调整至新税率[2] - 原关税政策自2025年4月3日起实施 税率从2.5%上调至27.5% 导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锐减[1][4] 日本汽车产业受影响情况 - 2024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达400亿美元 占对美出口总额28%[1] - 2025年6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同比下降26.7% 九州地区出口量同比减少67.8% 出口额同比下降76.3%[4] -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出口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三分之一 加征关税对日本出口影响巨大[4] 车企财务表现 - 马自达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盈利498亿日元转为亏损421亿日元[5] - 本田4月至6月净利润1966亿日元 同比下滑50.2%[5] - 丰田预计本财年营业利润减少1.4万亿日元 4月至6月减少4500亿日元 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约44%至2.66万亿日元[5] 美日贸易协议其他条款 - 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2][3] - 日本承诺每年购买8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 包括大米采购量增加75%以及玉米、大豆、化肥等[2] - 日本将允许销售美国制造并获得美国安全认证的乘用车且无需额外测试 并购买美国制造的商用飞机及国防设备[2]
本田推出新EV“N-ONE e:” 续航295公里
日经中文网· 2025-09-15 08:00
本田新车型发布 - 公司推出全新电动车型"N-ONE e:" [2] - 新车型续航里程达295公里 [2] 产品性能参数 - 续航能力为295公里 [2]
中国10大摩托车巨头,加起来卖不过本田,凭什么?
创业邦· 2025-09-13 10:08
本田汽车在华业务表现 - 2024年本田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仅85.2万辆 较2015-2023年持续超100万辆的水平显著下滑[7] - 东风汽车挂牌出售与本田合资公司的所有股份 广汽本田销量大幅下滑[7] 本田摩托车全球领导地位 - 2024年全球摩托车销量达2057万辆 创历史新高 较上一财年增长约200万辆[13] - 全球市场份额远超竞争对手 中国十大摩托车企业合计销量不及本田单一企业[18] - 2024财年摩托车业务营收3.62万亿日元(约231亿美元) 净利润6634亿日元(约42.12亿美元) 营业利润率达18.3%[17] 中国市场摩托车业务表现 - 通过新大洲本田和五羊本田两家合资公司开展业务 2024年合计销量134.2万辆(新大洲73.4万/五羊60.8万)[10][11] - 在中国市场销量仅次于豪爵摩托(193.97万辆)位居第二[11] - 2024年中国整体摩托车销量1992.28万辆 仍低于本田全球销量64万余辆[17]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产品矩阵覆盖高/中/低端市场:低端Super Cub系列累计产量超1亿辆(全球销量最高车型) 中端CB500系列 高端Gold Wing系列[24][26][27] - 技术持续迭代:1947年推出A-Type双冲引擎 1960年代推出节油CB750系列 1980年代轻量化/电子化创新 2010年代布局电动摩托换电系统/固态电池技术[20][22] - 经典车型Super Cub百公里油耗仅1.5升 3.7升油箱续航达250公里[24] 品牌营销与赛事背书 - 1959年起持续参与国际赛事 在MotoGP获25次制造商冠军/21次车手冠军 胜场超800次[29] - 达喀尔拉力赛获9次冠军 1986-1989年NXR750/800V车型连续四年夺冠[30] - 2024年MotoGP赛事现场观众300万人次 社交媒体互动超30亿次[29] 全球化本地化战略 - 美国市场:1979年建立俄亥俄州工厂 1980年代建成覆盖县级单位的经销网络 克服关税壁垒[32] - 印度市场:1984年建厂 1999年独资化 拥有4座工厂(年产能610万辆)和7000家经销商 2024年销量583万辆(占全球28.4%)[34][35] - 东南亚市场:1967年进入泰国 在越南/印尼/菲律宾四国销量超1000万辆(越南205.8万/泰国158万/印尼460万/菲律宾240万)接近全球销量一半[36][38] 中国摩托车行业挑战 - 技术差距:大功率引擎/电喷技术落后 缺乏明星产品[41] - 市场限制:国内城市禁摩政策 摩托车文化缺失(仅作为代步工具)[41][43] - 出海需求:海外布局不足 需深度本地化提升全球影响力[41]
Global Economy Faces Headwinds from Credit Downgrades, Auto Sector Shifts, and Emerging AI Regulation
Stock Market News· 2025-09-13 09:39
博茨瓦纳经济与主权评级 - 标普将博茨瓦纳经济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主权信用评级确认为BBB+/A-2 [3] - 钻石行业占该国出口收入80%和GDP30% 但全球需求疲软及价格低迷导致经济收缩3.3% [3] - 若财政无重大调整或钻石价格未反弹 政府净债务占GDP比例将从2024年3%升至2028年19% [3] 汽车行业重组与动态 - 日产计划于2028年3月关闭日本追滨工厂 影响2400名员工 作为全球产能从350万辆缩减至250万辆及削减2万个岗位计划的一部分 [4] - 公司本财年将承担1600亿日元(11亿美元)减值及重组费用 [4] - 本田推出同级别最长续航电动微型车 但北美市场电动化普及预计延迟五年 公司将短期投资重点转向混合动力车型 [5] - 沃尔沃汽车美国公司召回1355辆汽车 近期另有超41.3万辆因后视摄像头问题召回 1.15万辆因特定驾驶模式刹车功能潜在失效召回 [6] 人工智能监管进展 - 加州通过前沿人工智能透明度法案(SB 53) 要求开发者建立公共安全框架、披露风险并保护举报人 [9] - 人工智能伴侣聊天机器人安全法案(SB 243)已获议会通过 要求防止自残或自杀相关对话并定期提醒用户正在与AI交互 [9] 金融市场与地缘政治 - 莫斯科证券交易所暂停股票交易 此前曾因美国新制裁暂停美元欧元交易 并因技术问题中断 [10] - 全球主要股指表现平稳:DAX收23714(持平) 道指收45819(持平) 纳斯达克微涨0.01%至24090 FTSE收9268(持平) 恒指收26324(持平) [11] - 欧元兑美元下跌0.08%至1.1726 黄金上涨0.04%至3645 美国原油上涨0.06%至62.46 特斯拉股价持平于395.24 [11]
每周观察 | 2Q25前五大企业级SSD品牌厂营收;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生产总数达3亿支;Micro LED芯片市场;牵引逆变器…
TrendForce集邦· 2025-09-13 02:04
企业级SSD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前五大企业级SSD品牌厂营收合计51.08亿美元 季增12.7% [2][3] - 需求增长主要受NVIDIA Blackwell平台规模化出货及北美CSP业者扩大通用型服务器布局驱动 [2] - DDR4短缺和主控IC载板交期延长导致企业级SSD供不应求 影响厂商市占率 [2] - 三星以18.99亿美元营收居首 但市占率从39.6%降至34.6% [3] - SK集团(含SK海力士和Solidigm)营收14.62亿美元 季增47.1% 市占率从20.8%升至26.7% [3] - 美光营收7.85亿美元 季减7.9% 市占率从17.9%降至14.3% [3] - 铠侠营收7.50亿美元 季增32.5% 市占率从11.9%升至13.7% [3] - 闪迪营收2.13亿美元 季减8.2% 市占率从4.9%降至3.9% [3] 智能手机生产动态 - 2025年第二季全球智能手机生产总数达3亿支 季增4% 年增4.8% [4] - 增长动力包括季节性需求及OPPO、传音等品牌库存调整后恢复生产 [4] - 三星以5800万支产量居首 但季减5% 市占率19% [5] - 苹果产量4600万支 季减9% 市占率15% [5] - 小米产量4200万支 季增1% 市占率14% [5] - OPPO产量3700万支 季增35% 市占率12% [5] - 传音产量2700万支 季增33% 市占率9% [5] - Vivo产量2600万支 季增8% 市占率9% [5] Micro LED技术发展 - Micro LED在消费电子产品渗透率加速提升 覆盖电视、智能手表、车用显示等领域 [7] - Garmin Fenix 8 Pro智能手表将于2025年导入Micro LED技术 [7] - Sony Honda Afeela 30吋车用显示预计2025年底问世 [7] - 预估2029年Micro LED芯片市场规模将达4.61亿美元 [7] 电动车逆变器市场 - 2025年第二季全球电动车牵引逆变器装机量达766万台 年增19% [10] - 纯电动车(BEV)装机比例达52% 超越混合动力车合计占比 [10] - 增程式电动车(REEV)推动碳化硅(SiC)机种普及 [10] 其他行业动态 - 2025年第二季DRAM营收季增17.1% SK海力士市占率扩大 [17] - 光伏全产业链价格上涨 下游积极备货 [15]
本田在中国EV市场掉队了
36氪· 2025-09-12 14:11
本田在华EV销售表现 - 本田4-6月在华EV销量同比下降2%至2900辆 陷入负增长[4][5] - 同期丰田EV销量增长57%至2.6万辆 日产销量增至2.6倍达1.6万辆[5] - 本田新款EV车型"S7"和"P7"未能创造月销超1万辆的热门车型[8] 产品竞争力分析 - 本田S7初始定价25.99万元 上市一个月即降价6万元(降幅23%)[7] - 虽续航达650公里(CLTC)优于特斯拉Model Y的593公里 但驾驶辅助功能不足[7] - 未搭载中国市场普及的领航辅助驾驶(NOA)功能 采用自主Honda SENSING 360+系统[7] - 丰田bZ3X起价10.98万元 日产N7起价11.99万元 均搭载Momenta的NOA技术[8] 竞争对手策略 - 丰田bZ3X在4-6月销售1.7万辆 日产N7上市1个月获1.7万辆订单[4][8] - 本土车企每月推出新款EV制造话题 首发市场印象至关重要[8] - 中国EV市场仅比亚迪等头部厂商实现盈利[9] 本田战略调整 - 将采用Momenta技术提升驾驶辅助功能 适应中国独特交通环境[9] - 搭载DeepSeek的AI语音对话功能 顺应人车交互趋势[9] - 计划从烨系列第三款车采用磷酸铁锂(LFP)电池降低成本[9] - 目标2035年在华实现全系车型电动化[5]
行业深度 | 本田百年复盘 自主摩企探径【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9-11 13:15
本田摩托全球成功要素 - 构建技术、产品、制造、品牌四重护城河 改写全球摩托车产业格局 [2][6] - 2024年销量1881.9万辆占全球市场逾30% 2024财年摩托车业务营业利润12125亿日元 毛利率21.5% [2] - 技术维度以四冲程发动机、DCT双离合引领行业 率先布局氢能源与电动化平台 [2][38] 产品战略 - Super Cub系列10年内带动全球销量翻倍 Gold Wing系列切入大排量长途巡航市场 CBR系列开创民用大排量仿赛细分市场 [3] - 产品矩阵覆盖踏板、街车、仿赛、巡航六大类型 全场景覆盖满足多元化骑行需求 [17] - 经典车型包括零售价399,800元的GL1800 Gold Wing Tour及30,980元的CBR400R 形成清晰价格分层 [16][18] 全球化市场策略 - 分阶段区域差异化构建全球经营体系 美国通过"好人文化"打破叛逆形象 欧洲以赛事背书塑造技术品牌 亚洲通过合资建厂本土采购占据成本优势 [3] - 2025年亚洲市场销量1806.5万辆占全球八成以上 北美市场54.5万辆 欧洲市场43万辆 [27] - 目标2030年实现全球摩托车市场50%份额 当前全球市场规模5000万辆预计增长至6000万辆 [24] 技术演进路径 - 1946年推出A型辅助发动机 1949年Dream D型问世 1958年Super Cub C100发布累计销量突破1亿辆 [11][48] - 1969年CB750 Four集成四缸引擎前轮碟刹电启动系统 开创超级摩托车品类 [52] - 2018年推出PCX Electric电动踏板车 2023年发布电动化战略目标2030年电动两轮车销量400万辆 [14]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营收21.7万亿日元 2024年营业利润1.4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 [30][35] - 毛利率从2023年触底后2024年升至21.6% 净利率回升至5.8% [32] - 盈利波动受成本结构、产品结构及外部市场变化影响较大 [32] 自主摩企发展机遇 - 预计2025年中大排摩托车出口超50万辆同比+50.4% 海外份额9% [4] - 春风动力、隆鑫通用、钱江摩托等通过中大排产品平台与区域突破策略探索全球化 [4][8] - 产品性价比高、创新能力强 有望在欧洲市场实现结构性突破 [9]
2026年买新能源车恢复征税,车购税至少缴5%;本田12日将发售新款微型EV,并同步推出全新充电网络服务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9-11 10:12
17万+ 投资价值企业 0 投资机构 及上市公司 50 Ft 国家高新 小时一手资讯 技术企业 CHF+ 线 创投人物 投融资及收并购事件 热门产业 创新机会 合 E T 2万+LP数据 全生命周期 10万+基金数据 独角兽企业 各维度权威榜里 1万+专精特新小巨人 ET 1400 =346 | 十子标签 产业图谱 行业标签 * * * 3.【本田12日将发售新款微型EV,并同步推出全新充电网络服务】9月11日,本田汽车公司宣布,新 款微型纯电动汽车(EV)"N-ONE e:"将于12日发售。该车已从8月1日起接受预订。续航里程为 295公里,通过专用配件还可在灾害等情况下将电池储存的电力提供给外部。同时,本田汽车还宣布 将于12日推出全新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服务"Honda Charge",该服务将配合电动汽车"N-ONE e:"的 上市同步启动。本田汽车表示,在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方面,其计划到2030年在全国范围内的本田汽 车专卖店及商业设施等场所部署数千个支持Honda Charge服务的充电桩。(界面新闻) 4.【2026年买新能源车恢复征税,车购税至少缴5%】2025年是中国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的 ...
印度,本田没有退路的选择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07 23:06
本田印度战略布局 - 本田宣布在印度设立金融子公司本田金融印度私人有限公司 以自主提供销售融资服务 摆脱当地金融机构限制[4][5] - 印度是本田第九个设立本土金融服务子公司的国家 预计当地摩托车和汽车贷款客户数量将增长[6] - 本田美股盘前因该消息上涨1.5% 从33.98美元升至34.54美元[4] 全球业绩表现 - 2025财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0.2%至1704亿日元 营业利润下滑49.6%至2441.7亿日元[8][9] - 营业利润率从9%降至4.6% 主要因美国关税政策导致1250亿日元营业利润损失[8][9] - 美国关税使整车进口税率升至27.5% 雅阁混动单车关税成本增加约3200美元[10] 电动车战略调整 - 将2030年前电动化投入从10万亿日元缩减至7万亿日元 因市场增长不及预期及政策变动[18] - 暂停加拿大150亿美元电动汽车及电池生产基地投资 停止开发一款大型纯电动SUV[16][18] - 维持2040年全面电动化目标 但2030年电动车销量占比目标从40%下调至低于30%[15][18] 中国市场困境 - 中国销量从2021年156.15万辆降至2024年85.23万辆 四年累计降幅达45.4%[23] - 2025年1-7月销量同比下滑23.16%至35.99万辆 全年销量或跌破60万辆[23] - 关闭两家中国工厂 年产能从149万台调整为120万台[25] - 7月新车型东风本田S7和广汽本田P7销量分别仅75辆和200辆[29] 印度市场机遇 - 印度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 2023-2024年GDP增速达7.2%和6.7%[31] - 本田在印度汽车销量占比不足2% 2024年销量13.2万辆[34] - 特斯拉宣布在印度投资10亿美元建厂 预计2030年电动车渗透率从2%升至25%[37] - 计划2026年推出印度专属纯电SUV 2027年推出混动SUV[39] - 印度生产成本低于日本 且具备向中东、非洲出口的地理优势[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