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技研(HMC)

搜索文档
跨国车企“渡劫”
新京报· 2025-08-15 08:07
本田汽车2026财年第一财季业绩表现 - 经营利润同比下跌49.6%至2441.7亿日元 净利润同比下跌50.2%至1966.7亿日元 [1] - 美国关税导致营业利润减少约1250亿日元 预计全年损失4500亿日元 [1] - 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受日元汇率下跌和电动化转型成本增加影响 [2] 本田汽车中国市场挑战 - 7月中国市场终端销量同比下滑14.74%至44817辆 1-7月累计销量359969辆同比跌幅超10% [3] - 纯电动车型销量低迷 广汽本田P7月销量不超500辆 e:NP2前7个月月销量仅数百辆 [3] - 正在进行产能调整 需与合资股东进行实地调研和对话 [2] - 4S店多款车型大幅现金优惠 雅阁 型格 皓影优惠5-6万元 XR-V HR-V CR-V优惠3-6万元 [3] 日系车企整体业绩下滑 - 丰田汽车第一财季营业利润下跌11% 净利润下跌37% 预计美国关税导致全年营业利润下降1.4万亿日元 [5] - 日产汽车出现5年来首次季度亏损 营业亏损791亿日元 净亏损1157亿日元 [5] - 受美国关税和成本高昂的扭亏为盈计划影响 [5] 跨国车企全球业绩普遍受创 - 宝马集团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跌29% 梅赛德斯-奔驰下跌55.8% 奥迪下跌近40% 福特汽车下跌超80% [6] - 车企均提及关税调整对业绩的影响 [6] - 跨国车企进入高投入低回报的转型阵痛期 [7] 中国市场对跨国车企的重要性与挑战 - 大众汽车集团上半年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跌2.3% 奔驰 宝马 奥迪销量下滑均超10% [7] - 本田汽车上半年中国市场销量下降近40% 日产汽车跌幅收窄至20%以内 [7] - 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步伐慢于本土车企 市场份额被挤压 被迫大幅降价影响单车利润 [7] - 大众汽车计划到2027年在中国推出超20款电动化车型 奔驰对中国市场长期发展保持乐观 [7] - 跨国车企需摆脱全球一套风格的惯性思维 更深度融入本土市场 发挥核心优势 [7][8]
索尼本田合资Afeela电动车预生产启动,2026年中首发
财经网· 2025-08-15 02:36
索尼与本田合资品牌Afeela电动车进展 - 索尼与本田合资品牌Afeela首款电动车已启动预生产 [1] - 首批车辆预计2026年中在日本本土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上市交付 [1]
成本冲击 跨国车企遭遇业绩压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8-14 20:1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仅丰田汽车、大众集团和现代汽车3家车企净利润有望突破50亿美元 [1] - 大众集团、梅赛德斯-奔驰、宝马、现代汽车、起亚、通用汽车等主流车企净利润出现20%至60%不同程度下滑 [1] - Stellantis集团、日产、雷诺、福特、沃尔沃汽车等企业遭遇第二季度或半年度业绩亏损 [1] 大众集团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84亿欧元同比持平 营业利润67亿欧元同比下滑33% 税后利润44.77亿欧元同比下降38% [2] - 美国上调进口关税导致公司面临13亿欧元损失 软件部门重组及二氧化碳排放法规相关支出影响业绩 [2] - 下调2025年全年业绩展望 [2] 梅赛德斯-奔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331.53亿欧元同比下滑9.8% 净利润9.57亿欧元同比下滑68.7% [2] - 上半年营收663.77亿欧元同比下滑8.6% 净利润26.88亿欧元同比下跌55.8% [2] - 汽车交付量下降、定价疲软、汇率影响、合资企业贡献减少导致业绩下滑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大幅低于去年 [2] 宝马集团 - 上半年营收676.85亿欧元同比下降8% 净利润40.15亿欧元同比下跌29% [3] - 维持2025全年财务预期不变 但预计关税因素将对财务表现产生较大影响 [3] 日本车企 - 丰田汽车2025财年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44%至2.66万亿日元 受美国关税政策及日元升值影响 [3] - 本田汽车第一财季净利润1966亿日元同比下滑50.2% [3] - 日产汽车第一财季营收27069亿日元同比下滑9.72% 净亏损1157亿日元 连续4个季度亏损 [3] 韩国车企 - 现代汽车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但净利润同比下跌22%至3.25万亿韩元 [3] 成本上升影响 - 大众集团因美国电动汽车及零部件关税额外支出13亿欧元 保时捷上半年因关税支出4亿欧元 [4] - 福特汽车二季度为关税支付8亿美元 通用汽车关税支出11亿美元 [4] - 福特汽车预计全年调整后息前利润65亿至75亿美元 自由现金流35亿至45亿美元 含关税因素造成的20亿美元不利影响 [4] - 特斯拉因关税导致汽车部门成本增加2亿美元 [5] - 钢铝等原材料高额关税导致美国汽车企业成本大涨 许多企业不得不提价 [5]
奔驰净利腰斩,多家燃油车企业绩滑铁卢
36氪· 2025-08-12 10:08
核心观点 - 传统燃油车企面临电动化转型阵痛 普遍出现营收和利润下滑 但正通过调整战略 加强混合动力布局和燃油车智能化转型来应对市场变化 [1][2][5][6][9][12][15] 财务表现 - 丰田2026财年第一财季销售额同比增长3.5%至12.25万亿日元 但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1%至1.17万亿日元 净利润同比大降37%至8413.5亿日元 [2] - 本田2026财年第一财季销售净额同比减少1.2%至5.34万亿日元 经营利润同比大幅减少49.6%至2441.7亿日元 净利润同比减幅达50.2%至1966.7亿日元 [2] - 日产2025年第一财季营收同比下滑9.7%至2.7万亿日元 净亏损1157亿日元 连续4个季度亏损 [3] - 大众汽车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下滑0.3%至1584亿欧元 营业利润同比下滑32.8%至67亿欧元 税后利润同比下滑38.3%至44.77亿欧元 [3] - 奔驰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8.6%至663.77亿欧元 净利润同比下跌55.8%至26.88亿欧元 [4] - 宝马集团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8%至677亿欧元 税后净利润同比下滑29%至40亿欧元 [5] - 奥迪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5.3%至325.7亿欧元 但税后利润同比下滑37.5%至13.46亿欧元 [5] 电动化转型影响 - 本田记录与电动汽车相关一次性支出1130亿日元 约占当季净利润57.5% [3] - 大众汽车将业绩下滑归因于利润率较低的全电动车型销量增加 上半年纯电动汽车交付量达46.55万辆 同比增长47% [3] - 大众软件子公司CARIAD和电池业务PowerCo共创造17.6亿欧元亏损 [3] - 奥迪推进大规模转型 涉及研发新一代纯电平台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等巨额前期投入 [5] 战略调整 - 本田将原计划到2030财年纯电动汽车投资从10万亿日元减少至7万亿日元 并下调2030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目标 [6] - 本田强化混合动力战略 计划2027-2030年间推出13款新一代混动车型 目标2030年混动车年销量达220万-230万辆 占总销量60%以上 [6] - 奥迪撤回2033年停止研发和销售内燃机汽车计划 不再设定明确终止时间表 [9] - 奔驰调整2030年电动化战略 不再坚持全面转向纯电销售 将目标调整为2030年新能源车型(含混动)占比最高达50% [9] 混合动力表现 - 丰田2026财年第一财季全球混合动力车型销量达116.5万辆 同比增长16.7% 插电式混合动力销量4.7万辆 同比增长38.8% [8] - 宝马品牌上半年电动汽车交付27.2万辆 同比增长6.5% 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交付9.8万辆 同比增长28.9% [8]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7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5万辆 同比增长1% [11] - 一汽丰田上半年累计销量37.78万辆 同比增长16% [11] - 广汽丰田上半年累计销量34.89万辆 同比增长2.72% [11] - 一汽-大众上半年累计销量43.61万辆 同比增长3.5% [11] - 今年前七个月常规燃油车新车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1.6万元 降价力度达9.1% [12] 产品智能化转型 -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成为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ADS的燃油车 [13][15] - 上汽大众采取"油电同进 油电同智"战略 多款燃油新车搭载与大疆联合开发的IQ.Pilot智驾系统 [15] - 广汽丰田与华为 Momenta和小米构建深度技术联盟 [15] - 宝马与Momenta合作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并已牵手华为鸿蒙生态和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大模型 [15]
本田汽车2026财年首财季净利“腰斩” 为何仍上调全年业绩预期?
犀牛财经· 2025-08-12 07:49
财务表现 - 2026财年第一财季销售净额为5.34万亿日元(约合2600.53亿元),同比减少1.2% [2] - 经营利润为2441.7亿日元(约合118.91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9.6% [2] - 净利润锐减至1966.7亿日元(约合95.78亿元),同比减幅高达50.2% [2] - 美国高额关税(27.5%)导致营业利润减少约1250亿日元 [3] 销量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为178.4万辆,同比下滑5.1% [4] - 北美市场销量达84.1万辆,同比上涨7.6% [4] - 日本本土销量为31.9万辆,同比下滑6.5% [4] - 欧洲市场销量为4.5万辆,同比下滑19.1% [4] - 中国市场销量为31.52万辆,同比下滑超24%,6月销量同比下降15.2% [4] - 2024年全球销量下滑至380.7万辆,同比下降4.6%,中国市场年销量仅为85.2万辆,同比下降30.9% [4] 战略调整 - 关闭广州和武汉两座工厂,将中国燃油车年产能由149万辆缩减至100万辆 [4] - 上调2026财年经营利润预期从5000亿日元至7000亿日元,但仍低于市场预估的8962.4亿日元 [5] - 强化混动产品投入,重心放在北美、印度和日本市场 [5] - 在中国市场加强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技术更新,推动本土化发展 [5]
美国汽车能否如愿大量销入日本
第一财经· 2025-08-10 11:18
美日汽车关税协议影响 - 协议将美日汽车出口关税税率均定为15%,美国要求日本开放汽车市场[1] - 东京证交所日本车企股价当日大涨:丰田/本田涨近9%,斯巴鲁/三菱涨超12%[1] - 日本汽车工业会认为协议缓解产业毁灭性影响,零部件工业会称影响最小化[1] 日本汽车行业反应 - 九州经济圈60.1%对美出口为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认为15%税率可借日元低汇率消化[2] - 行业整体谨慎乐观,部分企业仍期待零关税或进一步降税[1] 美国汽车行业困境 - 全美汽车工会强烈反对协议,指出加拿大/墨西哥零部件25%关税导致成本劣势[2] - 美国三大车企(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面临与日本车15%关税的不公平竞争[2] 美日汽车市场表现对比 - 2024年日本进口车33万辆中,美国车合计仅1.6万辆(吉普9633辆+特斯拉5600辆等),占比4.8%,奔驰单品牌达5万辆[3] - 同年日本对美出口汽车137万辆,占其总出口量30%以上,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7.23万亿日元占对美总出口33%[3] 美国车在日滞销原因 - 产品适配性:日本偏好小型车,美国主打大中型SUV[5] - 经济性差异:美国车排量大导致购置税/重量税更高,年均养车费多出数万日元[6] - 渠道短板:美国车企在日仅163个销售点,缺乏售后体系[6] - 品牌认知:调查显示65%日本消费者对美国车无兴趣或不知晓[6][7] 潜在改善措施 - 日本政府要求本田/丰田/日产将美国产车型返销日本[8] - 丰田提议共享其超4000家门店网络助力美国车销售[8] - 建议美国车企构建本土化体系提升消费者体验与品牌存在感[8]
本田第一财季净利腰斩
搜狐财经· 2025-08-10 01:26
本田2026财年第一财季财报表现 - 公司第一财季销售净额为5.34万亿日元(约合2600.5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2% [1] - 经营利润为2441.7亿日元(约合118.91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减少49.6% [1] - 净利润为1966.7亿日元(约合95.7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幅高达50.2% [1] - 公司预计2026财年全年经营利润为7000亿日元(约合340.89亿元人民币),较之前预计的5000亿日元有所上调,但远低于市场预估的8962.4亿日元(约合436.48亿元人民币) [1] 本田全年业绩预期调整 - 预计2026财年销售净额21.10万亿日元(约合1.023万亿元人民币),此前预计20.30万亿日元,市场预估21.21万亿日元 [2] - 预计全财年净利润4200亿日元(约合203.66亿元人民币),此前预计2500亿日元,市场预估5986亿日元 [2] - 预计2026财年全球集团零售销量为362万辆,与此前预测的数字持平 [2] 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 关税影响以及汇率波动是一季度业绩不佳的重要原因 [2]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日本将向美国支付15%的对等关税 [2] - 关税政策的频繁调整让公司经营环境充满不确定性 [3] 日本汽车行业整体表现 - 日产2025年第一财季营收27069亿日元(约合1318.26亿人民币),同比下滑9.72%,净亏损1157亿日元(约合56亿元人民币),已连续4个季度出现亏损 [3] - 马自达今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盈利498亿日元转为亏损421亿日元(约合20.41亿元人民币) [3] - 日本六大车商5月在美销量数据显示,马自达销量同比减少18.6%至2.8937万辆,斯巴鲁减少10.4%至5.2292万辆 [3] 本田在中国市场的挑战 - 6月在华销量为58596辆,同比下降15.2% [3] - 中国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本土品牌崛起,市场竞争激烈,本田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3] - 公司需要加快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转型步伐,提升产品竞争力 [3]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纳指涨近1%,苹果本周累涨13%
格隆汇APP· 2025-08-08 22:25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0.47%,本周累计上涨1.35% [1] - 纳指涨0.98%,本周累计上涨3.87% [1] - 标普500指数涨0.78%,本周累计上涨2.43% [1] 科技股表现 - 热门科技股普遍上涨,苹果涨超4%,本周涨幅达13%,创下自2020年7月以来的最佳周表现 [1] - 谷歌、特斯拉涨超2% [1] - 英伟达涨超1% [1] 行业板块表现 - 汽车制造、消费电子板块涨幅居前,GoPro涨超7%,索尼涨超4%,丰田汽车、本田汽车涨超3% [1] - 体育博彩、邮轮概念跌幅居前,Flutter Entertainment跌超8%,嘉年华邮轮、皇家加勒比邮轮跌超2% [1]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0.26%,本周累计上涨2.39% [1] - 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蔚来涨超3%,小鹏汽车涨近3% [1] - 哔哩哔哩、爱奇艺、名创优品跌超1% [1]
美国开征“黄金税”了丨今日财讯
搜狐财经· 2025-08-08 16:08
民营经济促进法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意见 细化裁判规则 健全工作机制 确保法律正确实施和统一适用 [2] 纪念币发行 - 中国人民银行将于8月15日发行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 含1枚金质和1枚银质纪念币 [2] 造船业发展 -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交付9000车位汽车运输船"GRANDE TIANJIN"号 船坞及码头建造周期仅179天 刷新同型船建造纪录 [5] 机器人产业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 设置三大展馆 汇聚200余家企业1500余件展品 含100余款首发新品 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创同类展会之最 [6] 通信行业 - 中国移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38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4670亿元同比增长0.7% 数字化转型收入1569亿元同比增长6.6% 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 中期派息每股2.75港元同比增长5.8% [9] 铁路建设 - 国铁集团成立新藏铁路公司 注册资本950亿元 经营范围涵盖铁路建设、运输、旅游等多元化业务 [9] 人工智能 - OpenAI正式推出GPT-5模型 在编码、数学、写作、健康、视觉感知等领域性能显著提升 [10] 贵金属市场 - 国际金价创盘中历史新高 达每盎司3534.1美元 美国对进口1公斤金条和100盎司金条征收关税 其中瑞士产1公斤金条面临39%高关税 [11] 汽车产业 - 丰田汽车2025财年净利润预计降至2.66万亿日元同比下降44% 营业利润因美国关税政策减少1.4万亿日元 日本车企整体营业利润预期合计减少约2.67万亿日元 [13]
Honda: Eyes On Results Miss And Re-Rating Potential
Seeking Alpha· 2025-08-08 15:51
研究服务定位 - 专注于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亚洲上市股票的研究服务 重点挖掘价格与内在价值存在显著差距的标的 [1] - 研究范围涵盖深度价值资产负债表机会(如净现金股票 净流动资产折扣股 低市净率股票 分拆估值折扣股)和宽护城河股票(如"神奇公式"股票 高质量企业 隐形冠军及护城河复合型企业) [1] 市场覆盖重点 - 特别关注香港市场的投资机会 提供定期更新的观察名单 [1] - 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 每月在投资组合中更新研究成果 [1] 研究方法论 - 强调以资产折扣策略购买资产(如以低于账面价值的价格收购资产) [1] - 同时关注以折扣价格收购优质企业的盈利能力的策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