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技研(HMC)

搜索文档
Asian auto stocks extend declines as Trump tariffs on car imports dent sentiment
CNBC· 2025-03-28 01:41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对非本国制造的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引发投资者担忧,导致亚洲汽车股连续两日下跌,且可能引发贸易战,实施关税也存在挑战 [1][4] 亚洲汽车股表现 - 日本丰田和本田股价周五分别下跌4.29%和4.24%,日产下跌1.63%,马自达下跌3.99%,三菱下跌1.27% [1] - 韩国起亚汽车股价下跌2.66%,现代汽车下跌3.53% [2] -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在香港股价下跌7.83%,小鹏和理想汽车分别下滑0.57%和0.78% [2] 关税相关信息 - 新关税4月2日生效,目标是进口乘用车、轻型卡车及发动机和变速器等关键汽车零部件 [2] - 关税预计使美国国内外汽车买家购车成本增加数千美元,进口汽车价格可能上涨5000 - 15000美元,本地制造汽车成本最多增加8000美元 [3] - 超90%的美国机动车进口来自欧盟、加拿大、墨西哥、韩国和日本 [3] 贸易战及实施挑战 - 欧盟、加拿大等贸易伙伴表示将报复,引发对“长期贸易战”的担忧升级 [4] - 特朗普威胁若加拿大和欧盟联手对抗美国贸易关税,将征收“更高”关税 [4] - 实施关税的挑战在于制定对汽车零部件征税的流程 [4] 关税适用规则 - 美墨加协定下的汽车进口商可证明其美国含量,25%的关税仅适用于非美国含量部分 [5] - 25%的关税在商务部长与海关边境保护局协商确定对美墨加协定合格汽车零部件非美国含量征税方法前不适用 [5]
4 EV Stocks Soaring As Tesla Tumbles
Benzinga· 2025-03-26 21:11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斯拉因CEO马斯克深度参与新政府事务致电动汽车销售受挫股价下跌,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迎来发展机遇,推荐四只非特斯拉电动汽车股票 [1][2] 特斯拉情况 - 今年股价下跌超32%,因马斯克参与新政府事务冲击其电动汽车销售 [1] - 欧洲销量较去年下降40%,美国1月销量下降11%,在中国首次被本土竞争对手超越 [2] 非特斯拉电动汽车股票情况 比亚迪公司(BYD Company Ltd.) - 本月早些时候电池技术突破消息推动股价创新高,新Super - E平台充电五分钟续航249英里 [3] - 过去12个月股价上涨88%,近三个月上涨43%,在中国销量超特斯拉,且获政府政策支持 [3] - 业务多元化,汽车部门贡献80%收入,市盈率32倍低于特斯拉,股价呈上升趋势 [4] 大众汽车集团(Volkswagen AG) - 正摆脱多年下跌趋势,特斯拉在欧洲失利使其受益,多款车型注册量飙升 [5] - 过去12个月股价下跌超25%,但今年迄今上涨超20%,MACD指标发出看涨信号 [6] - 市盈率4.8倍,股息收益率8%,德国刺激政策将惠及该公司 [6] 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s Corp.) - 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市值超2510亿美元,年收入约3090亿美元,专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7] - 占全球汽车市场份额超10%,有机会抢占特斯拉电动汽车市场,近期季度毛利率20.32%、利润率10.86% [8] - 市盈率8.80倍,市销率0.86倍,被低估,股息收益率3.5%,股价突破50日移动平均线 [8] 本田汽车有限公司(Honda Motor Co Ltd.) - 以可靠安全车辆闻名,有多款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车型 [9] - 在Benzinga Edge评级中价值和质量得分高,市盈率6.6倍,市销率0.32倍,利润率4.8% [10] - 2024年12月股价触底后回升,股价接近50日移动平均线,关注是否突破 [10]
Honda Aircraft Company Reaffirms Commitment to Service Excellence with Fourth Consecutive FAA AMT Diamond Award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3-25 14:02
文章核心观点 本田飞机公司连续四年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颁发的威廉·奥布赖恩航空维修技术员奖,同时公司在拓展员工人为因素培训范围,该培训助力公司更新欧盟航空安全局维修认证 [1][2][5] 公司荣誉 - 本田飞机公司连续四年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颁发的威廉·奥布赖恩航空维修技术员奖,该奖项要求 100% 符合条件的员工获得航空维修技术员卓越奖 [1] 公司培训 - 公司在拓展员工人为因素培训范围,该培训可增强态势感知、促进团队协作,确保运营质量和安全,客户服务中心带头将此培训拓展到其他部门,提高了公司效率 [2] - 公司客户服务部主任表示公司文化注重客户体验和创新乐趣,培训计划支持了这种文化 [3] 公司认证 - 员工为获上述奖项接受的培训助力公司更新欧盟航空安全局维修认证,使公司能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为欧洲的本田喷气式飞机提供服务,维持该州作为本田喷气式飞机机队中心枢纽的地位,提升飞机拥有体验并简化物流 [5] 公司概况 - 本田飞机公司是美国本田汽车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本田喷气式精英 II 型飞机的研发、销售等业务,2006 年成立,总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 [6] - 2023 年公司宣布计划开发和生产 11 座的本田喷气式梯队飞机,与精英 II 型飞机一同销售 [6] - 2024 年全球本田喷气式飞机累计交付量超过 250 架 [6]
Top 2 Consumer Stocks That May Implode In Q1
Benzinga· 2025-03-19 12:17
文章核心观点 - 截至2025年3月19日,消费 discretionary 板块的两只股票可能向将动量作为交易决策关键标准的投资者发出真正的警告 [1] 行业相关 - RSI是一种动量指标,将股票上涨日的强度与下跌日的强度进行比较,与股票价格走势相比,能让交易者更好地了解股票短期内的表现,RSI高于70时,资产通常被视为超买 [2] 公司相关 本田汽车(Honda Motor Co Ltd HMC) - 2月13日,公司公布九个月业绩,并披露终止与日产汽车的业务整合谈判,取消此前签署的业务整合谅解备忘录 [5] - 过去一个月公司股价上涨约12%,52周高点为37.90美元 [5] - RSI值为71.5 [5] - 周二,本田汽车股价上涨1.4%,收于30.41美元 [5] 百胜中国(Yum China Holdings Inc YUMC) - 3月10日,百胜中国任命Adrian Ding为首席财务官,CEO Joey Wat称其在过去五个月做出重大贡献,是担任该职位的理想人选,有效领导了财务团队,加强了与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在推动公司增长势头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5] - 过去一个月公司股价上涨约14%,52周高点为53.83美元 [5] - RSI值为71.8 [5] - 周二,百胜中国股价上涨0.7%,收于53.69美元 [5]
本田在广州的发动机产能减半,靠EV反攻
日经中文网· 2025-03-11 03:00
本田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 - 本田将广州市发动机工厂产能从每年52万台减半至26万台,相当于中国市场发动机汽车销量的30% [1] - 公司已停产一条发动机生产线,并关闭一家年产量24万辆的组装工厂 [1] - 2024年中国总产能从149万辆缩减至96万辆,纯电动汽车专用工厂新增24万辆年产能 [2] 销量表现与市场环境 - 2024年本田在华销量85万辆,同比减少三分之一,9年来首次跌破100万辆 [2] -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24年占比达49%,预计2025年将再提高10个百分点 [3][4] - 发动机汽车价格降幅达13%,超过新能源车8%的降幅 [5] 电动化转型举措 - 成立智能化统括部,加强软件开发能力,重点提升驾驶辅助和AI娱乐功能 [3] - 推出纯电动新品牌"烨",采用中国研发的电动车底盘,整合华为、科大讯飞等技术 [3] - 2024年新车型中70%为新能源车,2025年比例将继续提升 [4] 行业竞争格局 - 比亚迪等本土企业强势崛起,日系车企普遍面临经营压力 [2] - 本田成为日系车企中产能缩减幅度最大的厂商 [1] - 公司面临从传统合资模式向电动化转型的组织架构挑战 [5]
Why Are Honda and Toyota Trying to Compete With SpaceX?
The Motley Fool· 2025-03-08 14:09
文章核心观点 - 汽车公司投资火箭和卫星业务可能是“多元化恶化”,更好的获利方式是专注主业,外包卫星设计和火箭发射业务 [1][4][10] 汽车公司太空投资情况 - 本田、丰田和吉利已集体投入超3亿美元用于火箭设计和卫星制造业务 [2] - 自2019年本田开发“专有可重复使用火箭”,丰田今年初向日本火箭初创公司投资4400万美元,吉利投资3.26亿美元用于卫星制造 [3] 行业前景 - “联网汽车”业务到2030年可能发展成每年7420亿美元的业务 [5] 投资分析 - 汽车公司开展太空业务可能落后市场领导者数十年,且效率较低,投资可能长期亏损 [8][9] - 汽车公司应将卫星设计和火箭发射外包,专注制造汽车,对股东更有利 [10] 对投资者的影响 - 本田和丰田在太空投资上改变方向还为时不晚,其太空业务未在财报中体现 [12] - 丰田去年业务规模达2980亿美元,太空业务微不足道;本田太空业务可能在年收入不到30亿美元的“动力产品和其他业务”类别中 [13] - 目前本田和丰田涉足太空更多是好奇之举,应保持现状 [14]
中日韩在美国造电池,产能翻番,前景未卜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08 13:09
美国电动汽车电池行业扩张 - 2025年美国将有超10家新电池工厂投产 使本土电池制造能力增长至4215GWh(较此前翻倍) [4] - 主要参与者包括LGES SK On 三星等电池巨头及丰田 福特 本田 现代 特斯拉 Stellantis等车企 [4] - 2024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达130万辆(同比+73%) 市场份额达81%(2021年32% 2022年58% 2023年73%) [4] - 销量增长受消费者激励措施和有利融资推动 通用 福特 现代等车企表现突出 [4] 新工厂投产的五大影响 - 供应链自主性:减少进口依赖 降低国际供应链中断风险 [6] - 成本下降:规模效应有望降低电池生产成本 推动电动车价格竞争力提升 [6] - 产业促进:保障电动车制造商供应 加速电动化转型 [6] - 就业创造:直接带动大量岗位 刺激当地经济发展 [6] - 技术创新:吸引研发资源 提升美国在全球产业链地位 [6] 日韩企业主导的产能布局 - 丰田投资140亿美元在北卡罗来纳州建厂(产能30+GWh) [13][15] - 松下能源在堪萨斯州投40亿美元建厂(30GWh 主要供特斯拉) [15] - LGES与本田合资在俄亥俄州建厂(44亿美元 40GWh) [15] - SK On与福特合资在肯塔基州(110+亿美元 86GWh)和田纳西州(110+亿美元 43GWh)建厂 [15][16] - 三星SDI与Stellantis合资在印第安纳州投31亿美元建厂(33GWh) [15][18] 政策与市场不确定性 - 特朗普政府可能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 并对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 [8][9] - 原材料供应受限:美国锂 镍 钴等关键矿物开采加工能力不足 [9] - 技术依赖风险:部分工厂由外国电池商主导 本土企业存在技术短板 [9] - 市场需求波动:若激励措施取消叠加关税提高 或导致需求不及预期 [9][11] 初创企业面临挑战 - Kore Power取消亚利桑那州12亿美元建厂计划 因未能获得关键联邦贷款 [20] - Freyr放弃乔治亚州26亿美元电池厂项目 转向改造现有设施 [20] - 初创企业普遍面临技术一致性 规模精度等制造障碍 [20] 行业未来关键变量 - 政策变化对车企 电池商 消费者的影响程度 [20][22] - 工厂投产后的实际利用率水平 [20] - 原材料关税若提高可能削弱本土工厂盈利能力 强化中国电池产业优势 [22] - 行业认为美国电动车转型趋势已定 本地化生产或抵消激励减少的负面影响 [22]
Why automakers including Honda and Toyota are pouring millions into rockets and satellites
CNBC· 2025-03-04 13:00
文章核心观点 汽车制造商通过投资卫星和火箭技术,利用卫星提供的服务创造新的收入来源,未来联网汽车将带来巨大的营收机会 汽车制造商的投资动态 - 丰田旗下移动软件子公司“Woven by Toyota”1月向日本火箭制造商星际科技投资4400万美元 [1] - 本田自2019年起开发自有可重复使用火箭,用于将低地球轨道卫星送入太空 [1] - 吉利控股集团已投资3.26亿美元用于制造自己的卫星 [1] 卫星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 部分用于改善汽车导航服务和地图绘制,对自动驾驶汽车了解路况有重要价值 [2] - 目前汽车利用卫星连接进行跟踪定位、软件更新和卫星广播等娱乐功能 [2] 汽车行业的营收机会 - 预计到2030年,联网汽车每年可为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带来7420亿美元的营收机会 [2] - 通用汽车的Super Cruise预计未来五年每年为公司带来约20亿美元的营收 [3] 汽车行业的盈利模式 - 汽车制造商可借鉴智能手机行业,在销售汽车后通过提供服务获取额外收入,部分服务可通过卫星提供 [3] - 一种模式是对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收取订阅费用 [3]
Honda moves Civic production plans to Indiana from Mexico to avoid Trump's tariffs: report
New York Post· 2025-03-03 17:36
文章核心观点 本田取消在墨西哥生产下一代思域车型的计划,将生产转移至印第安纳州以避免特朗普即将征收的关税,这是特朗普计划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关税后又一家考虑转向美国制造的大公司 [1][2] 本田生产计划调整 - 本田原计划2027年11月起在墨西哥瓜纳华托生产下一代思域,现改为2028年5月起在印第安纳州生产,每年生产约21万辆 [1] - 本田最初因墨西哥生产成本较低而选择该地,而非印第安纳州或加拿大 [3] 市场表现与销售情况 - 周一上午本田股价上涨1% [2] - 公司去年在美国销售近150万辆汽车和卡车,其中思域超24万辆,较前一年增长21% [5][6] 行业动态 - 竞争对手Stellantis在董事长与特朗普会面并承诺增加美国制造业就业后,于1月改变关闭伊利诺伊工厂的计划 [3] - 大众据报道正考虑为奥迪和保时捷品牌在美国选址生产以避税 [3] 关税相关情况 - 特朗普计划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25%关税,本田约80%墨西哥产汽车销往美国,约40%在美国销售的汽车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 [2][5][9] - 本田还向墨西哥或加拿大出口约6万辆美国产汽车,若邻国采取报复性关税,公司成本将进一步增加 [9] - 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2月初下令对美国征收25%关税,后与特朗普的关税计划一同暂停30天,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申鲍姆表示政府正等待看特朗普是否会在30天暂停期结束的周二征收关税 [10] - 墨西哥总统2月曾表示计划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但未提供具体规模和时间,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称计划中的关税将于周二推进 [11]
Why Japanese Auto Makers Could Win From Trump's Trade Policies
Barrons· 2025-03-03 17:32
文章核心观点 - 探讨日本汽车制造商可能从特朗普贸易政策中获益的原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