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田技研(HMC)
icon
搜索文档
日系车三强财报透视:关税冲击下利润分化,中国市场成关键变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5:09
核心观点 - 日系车企三强在2025财年一季度呈现显著分化 丰田凭借规模优势实现销量增长但利润下滑 本田净利润腰斩 日产陷入亏损 美国关税政策是主要冲击因素[1] - 全球汽车行业面临集体性关税阵痛 德系车企同样承压[4] - 中国市场表现与电动化转型进展成为扭转颓势的关键变量[7] 销量表现 - 丰田全球交付量241.1万辆 同比增长7.1% 超过本田与日产之和[2] - 日产全球销量70.7万辆 同比下降10.1%[2] - 本田交付乘用车83.9万辆 同比降幅30%[2] - 上半年丰田总销量突破550万辆 同比增长7.4% 领先大众集团440.5万辆[2] 营收表现 - 丰田营业收入12.25万亿日元 同比增长4%[3] - 本田营收5.34万亿日元 同比微降1.2%[3] - 日产营收2.7万亿日元 同比大幅下降9.7% 不足丰田四分之一[3] 利润表现 - 丰田净利润8413亿日元 同比减少37% 营业利润1.17万亿日元 同比下滑11% 利润率从11.1%收缩至9.5%[4] - 本田归母净利润1704亿日元 同比下降50.2% 营业利润2441.7亿日元 同比下跌49.6% 利润率从9%骤降至4.6%[4] - 日产净亏损1157.6亿日元 营业利润亏损791亿日元 利润率降至-2.9%[4] 北美市场影响 - 美国市场对日系三强营收贡献均达四成[5] - 丰田北美销售额5.3万亿日元 占总销售额四成 同比增长6.2%[5] - 本田在北美销量45.7万辆 同比增长51%[5] - 美国关税税率从2.5%升至25%后降至15%[5] - 丰田营业利润因关税减少4500亿日元 全财年预计损失1.4万亿日元[6] - 丰田在北美市场由盈转亏 营业利润亏损211亿日元[6] - 日产因美国关税损失687亿日元利润 全年营业利润最大缩水3000亿日元[6] - 本田因关税营业利润减少1250亿日元[6] 中国市场表现 - 丰田在华销量83.77万辆 同比增长6.8% 其中4-6月销量45万辆 同比增长9.5% 营业利润550亿日元 同比增长10.4%[8] - 一汽丰田销量37.78万辆 同比增长16% 广汽丰田销量34.48万辆 同比增长2.58%[8] - 日产在华交付27.95万辆 同比下跌21.3%[12] - 本田在华销量31.52万辆 同比下滑超24%[12] 电动化转型 - 丰田电动化车型销量占比47.6%达125.9万辆 混合动力车型116.5万辆同比增长16.7% 插混车型同比增长38.8% 纯电动车型同比增长10.4%[13] - 丰田预计2026财年电动化车型销量占比达49.3% 全年销售512.3万辆[13] - 丰田宣布在日本新建整车制造工厂 2030年代初投产[14] - 本田预计电动汽车亏损6500亿日元 电动化投入从10万亿日元缩减至7万亿日元[14] - 本田计划2026年量产全新纯电动产品线"本田0系列"[14] - 日产推出纯电车型N7 6月单月销售6189辆 上市一个半月累计交付超1万辆[12] - 日产计划推出插混车型N6[12]
全球央行年会前市场押注美联储降息,日、澳股市创历史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2:57
亚太股市表现 - 日本日经225指数涨0.77%或336点,报43714.31点,创历史新高 [1][2] - 澳大利亚S&P/ASX200指数涨0.23%,报8959.3点,创历史新高,年内累涨9.81% [1][3] - 韩国KOSPI指数跌1.5%,报3177.28点 [1] - 东南亚股市涨跌互现:马来西亚涨0.55%,新加坡跌0.88%,泰国跌1.36%,越南涨0.39%,菲律宾跌0.43% [1] 日本股市驱动因素 - 日元兑美元下跌0.18%,提振汽车等出口企业股价,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分别涨1.72%和1.56% [3] - 外资持续流入,截至8月9日连续第七周净买入,最近一周净买入4893亿日元 [3] - 驱动因素包括日元走弱放大出口企业海外利润换算,以及日本公司治理与分红回购纪律强化 [2] - 短期受"汇率+关税"共振影响,美日关税路径更清晰修复盈利不确定性 [3] 澳大利亚股市驱动因素 - 金融、电信服务和IT信息科技板块领涨 [4] - 金融板块受益于资本充足与业绩更新,股东回报稳定,对降息与信贷需求改善敏感 [4] - 电信板块具备强现金流与高分红属性,IT板块对折现率敏感,降息预期抬高长期现金流现值 [4] 亚太股市整体驱动因素 - 俄罗斯供给风险缓解致油价走弱,降低通胀与成本预期 [2] - 投资者押注美联储鸽派路径,带动股指外溢上涨 [2] - 区域内自身动能凸显,形成"跟涨+补涨"技术推动 [2]
推动转型,东风汽车将出售所持东风本田发动机股权
观察者网· 2025-08-18 10:39
股权交易信息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预挂牌出售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50%股权 转让底价待定 挂牌截至日期为9月12日[1] - 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股东结构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持股40%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0%[3] 公司经营状况 - 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2024年营收95.66亿元 净亏损2.28亿元[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收38.07亿元 净利润3.71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3] - 公司主要负责开发、生产、销售轿车用发动机及零部件 产品主要供应广汽本田乘用车型 同时向东风本田供应缸体、缸盖、传动轴等零部件[3] 行业转型背景 - 本田中国2024年7月宣布实行产能优化和电动化转型[5] - 本田在华销量2024年仅为85万辆 同比减少三分之一 9年来首次跌破100万辆[3] - 2024年1-7月本田在华销量36万辆 同比下降23%[6] - 本田将东风本田发动机产能从每年52万台减少50% 相当于中国销售燃油车发动机产量的30%[5] 产能调整措施 - 广汽本田2024年10月关闭年产能5万辆的第四生产线[5] - 东风本田2024年11月将年产能24万辆的第二生产线停产[5] - 本田在中国汽车总产能由149万辆减少至120万辆[5] - 广汽本田2023年12月和2024年5月进行两轮减员 涉及约3200名员工[5] - 东风本田裁撤约500名劳务派遣人员[5] 新能源转型布局 - 本田2024年在中国上市新车中70%为新能源汽车 2025年比例将进一步提升约10个百分点[5] - 东风本田新能源汽车专用工厂2024年9月投产[5] - 广汽本田全新新能源汽车工厂2024年11月投产[5] - 新增产能为每年24万辆纯电动汽车[5] - 东风本田2024年3月上市纯电动汽车本田S7和广汽本田P7 起售价接近20万元 但市场反馈不佳[5]
观车 · 论势 || 跨国车企的利润去哪儿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8 10:12
核心观点 - 全球跨国车企2024年上半年普遍面临利润下滑或亏损 营收与利润增长呈现背离态势 行业盈利能力整体承压 [1] - 美国新关税政策是导致利润下滑的关键外部因素 给全球供应链带来沉重成本负担 各国车企均受波及 [2] - 汽车电动化转型带来结构性挑战 电动汽车目前盈利能力远低于燃油车 但车企仍需维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3] - 车企采取多重应对策略 包括生产转移 成本削减 管理层调整和战略重组 以平衡短期利润与长期转型 [4] 财务表现 - 德国车企利润骤降:大众集团上半年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3% 梅赛德斯-奔驰净利润同比下降56% 宝马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29% [1] - 美国车企表现分化:通用汽车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1% 福特汽车净利润从32亿美元缩水至4亿美元(二季度净亏损3600万美元) Stellantis上半年净亏损22.56亿欧元 [1] - 亚洲车企营收利润背离:现代和起亚二季度营收创新高但净利润下跌超20% 丰田汽车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7% 本田利润腰斩 日产持续亏损 [1] 关税影响 - 丰田汽车二季度因关税损失4500亿日元 预计2025财年损失达1.4万亿日元(约680亿元人民币) [2] - 现代汽车二季度因关税损失8280亿韩元(约43亿元人民币) 预计三季度影响更大 [2] - 大众集团上半年因关税损失13亿欧元 Stellantis预计2025年全年损失10-15亿欧元 [2] - 尽管美日 美韩 美欧关税协议使汽车关税从27.5%下调 但仍远高于最初2.5%水平 [3] 电动化转型挑战 - 燃油车仍是主要利润来源 电动汽车尚未盈利或利润率较低 [3] - 大众集团上半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长47%至46.55万辆(占总交付量10.6%) 但盈利能力远不及燃油车 [3] - 通用汽车投资40亿美元在美国3家工厂增加燃油车生产 以对冲关税风险并保障利润 [3] 战略调整 - Stellantis更换北美市场掌门人 终止氢燃料电池项目 削减产品线 [4] - 日产裁员2万人 关闭7家工厂 推动研发和供应链革新 [4] - 福特为商用车部门从亚马逊引进新负责人 [4] - 多家车企将部分生产转移至美国 但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3]
日元贬值提振汽车出口,日股刷新历史新高
凤凰网· 2025-08-18 05:17
日本股市表现 - 日经225指数上涨0 95%至43789 19点创历史新高 [1] - 东证指数上涨0 68%至3128 89点同样创历史新高 [1] - 年初至今日本股市反弹市场对国内企业前景乐观情绪重燃 [3] 行业及公司表现 - 汽车行业集体上涨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分别上涨1 58%和1 22% [4] - 迅销(优衣库母公司)上涨1 44%是对日经指数提振最大的单个股票 [3] - 银行类股集体下跌日股银行类股指数下跌1 45%三菱UFJ金融集团跌1 96%三井住友金融集团跌1 78% [5] 影响因素 - 日元兑美元下跌0 2%走软提振出口型股票海外利润汇回价值增加 [5] - 美国道琼斯指数上周五创盘中新高提振市场风险偏好支撑日本股市 [5] - 外国投资者预计将继续购买日本股票 [3]
30款燃油车行情大盘点:降价、减配、薅IP 是关键词
车fans· 2025-08-18 00:30
燃油车市场现状 - 传统燃油车明星车型如飞度、Polo接近半停产状态,哈弗H6已跌出SUV销量前20名,显示新能源冲击下燃油车市场格局剧变 [1] - 燃油车市场呈现两极分化:合资品牌通过大幅降价维持份额,自主品牌依靠产品迭代争夺市场 [56] - 7月主流燃油车型销量普遍腰斩,如轩逸从巅峰4万台降至2.6万台,朗逸从峰值降至2.3万台 [2][4] A级轿车市场竞争 - 日产轩逸采取新老款并行策略,经典款减配至5.99万抢占低端市场,新款降价3万后总价9.75万 [2] - 大众朗逸实施双车战略,朗逸新锐定位下沉市场,1.5L百万版降价5万至8.09万 [4] - 自主品牌突围:奇瑞艾瑞泽8推出16款细分车型,吉利星瑞以越级配置实现11.05万起售价 [8][10] - 丰田雷凌近期逆势涨价,1.2T豪华版优惠4.5万后仍达9.73万,性价比弱于竞品 [14] B级轿车市场格局 - 丰田凯美瑞7月销量1.8万台居首,2.0L豪华版降价4万至14.18万,置换后最低14.88万 [15] - 大众双雄表现:迈腾B8降价5.7万月销1.7万台,帕萨特PRO版滞销但经典款降价4.86万热销 [18][20] - 本田雅阁燃油版支撑销量,1.5T豪华版降价5.8万至13.98万,PHEV版月销仅个位数 [25] - 日产天籁通过极致降价策略,2.0L真心版减配后总价13.2万,较指导价降6.4万 [28] SUV市场动态 **紧凑型SUV** - 哈弗大狗取代H6成为新主力,2.0T版降价2.8万至12.19万,26款增配不加价 [35] - 丰田锐放/锋兰达双车降价4.2万,1.5L版本进入9.5万区间,但产品力受质疑 [30][32] - 自主品牌攻势:吉利博越L 1.5T山河版降价1.6万至10.09万,置换后最低8.19万 [29] **中型SUV** - 丰田荣放处于产品周期末端,2.0L都市版降价4.8万至12.18万,换代前清仓优惠 [37] - 大众途观L半年价格稳定,1.5T龙腾版降价5.2万至13.48万,置换后最低12.18万 [41] - 本田CR-V/皓影双车优惠超5万,CR-V活力版降至13.59万,皓影精英版12.79万 [50][54] - 自主高端突破:吉利星越L 2.0T揽星版降价2.8万至14.17万,置换后最低11.77万 [39] 产品策略与趋势 - 合资品牌普遍采用新老款同堂销售,老款承担走量任务但持续减配,如迈腾已推出第2次改款 [18] - 自主品牌坚持正向研发,奇瑞瑞虎8系列衍生30款车型,长安CS75PLUS四代车型同步销售 [45][46] - 价格战白热化:别克昂科威等车型推行"一口价"模式,但后续版本出现减配现象 [47] - 混动车型遇冷,丰田亚洲龙双擎版降价5.3万仍难敌PHEV,厂商主推燃油低配版 [23]
利润塌方、份额断崖:日系车的光环还剩几分?|钛度车库
钛媒体APP· 2025-08-17 03:35
日系车企半年报业绩下滑 - 丰田汽车净利润8414亿日元同比暴跌37%销售额增长35%至1225万亿日元但营业利润下降11%至117万亿日元利润率从111%下滑至95% [2] - 本田净利润19667亿日元同比腰斩营业利润下滑近半销售净额仅微降12% [2] - 日产汽车连续四个季度亏损第一财季净亏损1157亿日元马自达净利润从盈利498亿日元转为亏损421亿日元 [2] 汇率与关税的双重打击 - 美元兑日元汇率从156骤降至147区间吞噬丰田1650亿日元营业利润占其总利润十分之一以上日元每升值1日元丰田全年营业利润减少500亿日元 [3]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日本汽车制造商将出口价格下调19%创2016年以来最大降幅丰田单季度被削去4500亿日元利润预计本财年营业利润减少14万亿日元 [3] - 本田因美国关税营业利润减少1250亿日元马自达归母净利润从盈利498亿日元转为亏损421亿日元 [4][5] - 日本七大汽车制造商预计整个财年营业利润合计减少26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02亿元 [5] 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与风险 - 丰田美国年销超230万辆但23%需从日本本土出口斯巴鲁美国销量近50%依赖日本进口马自达美国市场占全球销量40%其中23万辆产自日本 [6] - 日系车2017年计划在美国实现680万辆销量2023年实际销量5539万辆市场份额364%但汇率与关税环境变化使依赖转化为风险 [5] 产能重构与自救行动 - 五十铃计划将出口美国的小型卡车转移至美国本土生产2028年实施 [6] - 丰田考虑将美国工厂生产的车型逆向出口至日本利用美国有利贸易环境 [7] - 日产与本田磋商利用美国密西西比州工厂为本田代工生产皮卡以提升闲置工厂利用率和规避进口关税 [7] 中国市场的挑战与反攻 - 日系车在华市场份额从2008年3079%跌至2025年上半年96% [10] - 丰田2025年上半年中国销量8377万辆同比增长68%本田1-7月累计销量3599万辆同比下滑2316%日产上半年累计销量2795万辆同比下降176% [11] - 日系车面临传统燃油车优势被追赶和电动化转型迟缓的双重瓶颈智能化体验不足成为短板 [10] - 近期推出的本土化新能源车型如N7铂智3X引发积极市场反馈但需面对本土巨头和新势力的竞争压力 [11] 转型与未来展望 - 日系车企需在产能转移供应链重构和中国市场本土化上进行持久投入以应对全球化旧模式失灵和新竞争格局 [12] - 美国产能优化和中国本土化攻势的执行效率将决定日系车企能否在转型中重新找到方向 [13]
Honda Q1 Earnings Surpass Expectations, Revenues Rise Y/Y
ZACKS· 2025-08-15 15:4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6财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0.97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0.51美元但低于去年同期1.57美元 [1] - 季度总收入370亿美元 低于市场预期378亿美元但高于去年同期347亿美元 [1] - 公司预测2026财年收入下降2.7%至21.1万亿日元 运营利润大幅收缩42.3%至7000亿日元 [7] 分业务表现 - 汽车业务收入增长1.1%至24.4亿美元 但出现2.04亿美元运营亏损 去年同期为盈利 [2] - 摩托车业务收入增长1.5%至65.8亿美元 运营利润增长6.8%至13亿美元 [3] - 金融服务业务收入下降11.4%至57.6亿美元 运营利润持平于5.88亿美元 [3] - 动力产品及其他业务收入下降2.2%至6.41亿美元 运营亏损收窄至219万美元 [4] 财务数据与展望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现金及等价物为277亿美元 长期债务为481亿美元 [5] - 2026财年摩托车销量预计增长4.1%至1425万辆 汽车销量下降0.3%至283万辆 动力产品销量下降0.8%至367万台 [6] - 公司计划在2026财年支付每股35日元的中期及年终股息 [7] 同业比较 - 通用汽车第二季度每股收益2.53美元超预期 但低于去年同期3.06美元 收入471.2亿美元超预期但低于去年同期479.7亿美元 [8] - 福特汽车第二季度每股收益0.37美元超预期 但低于去年同期0.47美元 汽车业务收入469.4亿美元大幅超预期417.2亿美元 [9][11] - 特斯拉第二季度每股收益0.40美元超预期 但低于去年同期0.52美元 收入225亿美元超预期但同比下降12% [12]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8月15日)
乘联分会· 2025-08-15 11:07
国内新闻 小鹏与大众合作 - 小鹏与大众签订扩大电子电气架构技术协议 双方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取得关键里程碑 计划实现跨平台跨能源形式的平台化应用 [4] - 此前双方已于2024年7月22日签订联合开发协议 此次扩大合作范围 [4] 北京现代促销活动 - 北京现代启动"818·超燃购车节" 推出8元意向金叠加三重购车礼(交强险 5000元购车抵用券 置换补贴)及阶梯抽奖 [5] - 活动时间为8月9日-18日 抽奖奖品包括1000元京东卡 2500元京东卡及2万元油卡 [5]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合作 -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合作升级 宝骏品牌或采用Hi模式 公司回应以官方发布为准 [6] 东风汽车与京东合作 - 东风汽车与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整车营销与售后服务生态 采购及供应链 智慧物流三大领域深化合作 [7] 吉利汽车海外计划 - 吉利汽车设定下半年海外出口环比增长30%以上的目标 将海外发展列为优先级项目 [8][9] - 全球成立五大海外区域 坚持油电并举策略 根据不同区域制定产品策略 [9] 蔚来换电站布局 - 蔚来全球最高海拔换电站在林芝工布江达上线 海拔4500米 计划以15座换电站贯通G318川藏线至珠峰 [10] 阿维塔新车发布 - 阿维塔全新概念车将于9月7日在慕尼黑首发 品牌计划2025年进入50个国家和地区 [11] 广汽能源合作 - 广汽能源与奇瑞绿能达成合作 开放超20000个充电桩 此前已与极狐汽车开启充电网络共享 [12] 国外新闻 索尼本田合资电动车 - 索尼本田合资品牌Afeela首款电动车启动预生产 预计2026年中在日本和加州交付 提供两款配置(8 99万和10 29万美元) [14] 英国电池开发商融资 - 英国Harmony Energy公司拟融资3亿英镑(4亿美元)拓展德国和意大利储能市场 因欧洲风电光伏发电激增导致电网承压 [15] VinFast分拆研发部门 - VinFast计划分拆部分研发部门并以15亿美元出售给创始人Pham Nhat Vuong 公司目标2026年底实现收支平衡 [16] 丰田电动车计划 - 丰田拟于2026年在南非推出三款纯电动车型 进入比亚迪和欧洲车企角逐的新兴市场 [17] 商用车 比亚迪商用车合作 - 比亚迪商用车与京东汽车签署战略协议 商用车电动化渗透率已从个位数增至两位数 公司将深化场景应用合作 [19] 中国重汽海外布局 - 中国重汽在哈萨克斯坦设立合资企业萨兰机械有限公司 年产能10000台设备 包括豪沃卡车 [20][21][22] 零一汽车自动驾驶 - 零一汽车7辆搭载ZSD自动驾驶系统的新能源重卡在广东阳江工厂投入运营 实现封闭场景端到端自动驾驶落地 [23] 质子汽车新车发布 - 质子汽车发布"曜灵Ⅱ"概念重卡 引领商用车行业探索无人货运新模式 [24]
日本国际氢能源燃料电池展2025|FC EXPO
搜狐财经· 2025-08-15 08:08
展会概况 - 日本国际氢能源燃料电池展FCEXPO由日本励展公司主办 创办于2005年 每年举办三届 分别在不同城市举行[1] - 2025年秋季展会于9月17-19日在千叶幕张展览馆举行 冬季展会于11月19-21日在大阪INTEX展览馆举行 春季展会于2026年3月17-19日在东京BIGSIGHT展馆举行[1] - 上届展会规模达450家参展企业 吸引约27000名客商 展会面积达25000平方米[1] 参展企业构成 - 参展企业包括国际一线厂商丰田 本田 铃木 松下 东芝 液化空气和巴拉德等[3] - 参观买家来自燃料电池制造商 汽车制造商 电子制造商 热电联产系统供应商 建筑和工厂相关公司 能源相关公司及投资者等多个行业[3] 展区划分与技术展示 - 展区划分为燃料电池系统/产品专区 氢气生产/储存/供应区和燃料电池制造/开发区三大区域[5] - 燃料电池系统专区展示下一代燃料电池系统 汽车燃料电池 住宅燃料电池和热电联产系统等产品[5] - 氢气生产储存供应区涵盖制氢设备 阀门 氢气运输储氢罐 压缩机 吸氢合金 加氢站及检测设备等技术[5] - 燃料电池制造展区集中展示电堆 电极 电解质 催化剂 分隔器 评估设备及制造工艺等核心技术[5] 行业交流与影响 - 展会通过技术研讨会 论坛和交流活动促进行业最新动态分享和经验交流[5] - 展会有助于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提升公众对氢能的认知 促进氢能技术商业化应用和跨国合作[6] - 展会作为行业内各方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场所 共同探讨氢能产业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