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亿纬锂能(300014)
icon
搜索文档
亿纬锂能(300014):2025年中报点评:动力盈利大幅改善,股权激励及减值影响业绩
长江证券· 2025-09-16 13: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81.70亿元 同比增长30.06% 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 同比下降24.90% 扣非净利润11.57亿元 同比下降22.82% [2][4]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收入153.73亿元 同比增长24.56% 归母净利润5.04亿元 同比下降52.96% 扣非净利润3.39亿元 同比下降57.48% [2][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5亿元 对应PE 34倍 2026年归母净利润78亿元 对应PE 19倍 [9] 业务分部表现 - 动力电池出货21.48GWh 同比增长58.58% 收入127.48亿元 同比增长41.75% 毛利率17.6% 同比提升6.92个百分点 单Wh毛利0.1元 [9] - 储能电池出货28.71GWh 同比增长37.02% 收入102.98亿元 同比增长32.47% 毛利率12.03% 同比下降2.32个百分点 单Wh毛利0.04元 [9] - 消费类电池收入50.79亿元 同比增长4.75% 毛利率26.68% 同比下降1.63个百分点 [9] 季度经营特点 - 2025年第二季度动力电池出货中国际车企占比提升 带动单价和毛利率环比改善 [9] - 2025年第二季度储能电池出货中国内大客户占比提升 对均价和盈利能力形成压制 [9] - 消费类电池保持高开工率 盈利能力因成本下降和海外基地达产略有改善 [9] 特殊项目影响 - 2025年第二季度计提股权激励费用5.8亿元 [9] - 2025年第二季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37亿元 [9] - 2025年第二季度其他收益仅0.9亿元 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9] 未来展望 - 动力电池盈利有望持续改善 全年海外占比预计提升 带来进一步弹性 [9] - 储能电池盈利取决于大客户占比、商务条件谈判和库存管理 2026年随海外客户占比提升有望改善 [9]
亿纬锂能(300014):技术为先,以产品力驱动出海之路
长城证券· 2025-09-16 13:00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8] 核心观点 - 公司以电池技术为本夯实出海步伐 顺应欧洲电动化趋势精准部署当地市场并积极与主流车企合作共赢 [8]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1亿元 76.8亿元 87.9亿元 对应PE分别为30倍 20倍 17倍 [8]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487.84亿元 同比增长34.4% 2024年营业收入486.15亿元 同比微降0.3% [1]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将达675.21亿元 同比增长38.9% 2026年达896.14亿元 同比增长32.7% 2027年达1173.84亿元 同比增长31.0% [1] - 2023年归母净利润40.50亿元 同比增长15.4% 2024年归母净利润40.76亿元 同比增长0.6% [1]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将达50.05亿元 同比增长22.8% 2026年达76.83亿元 同比增长53.5% 2027年达87.88亿元 同比增长14.4% [1] - 预计ROE将从2024年的10.3%提升至2026年的15.5% [1] - 预计每股收益将从2024年的1.99元提升至2027年的4.30元 [1] 技术优势 - Omnicell大圆柱电池具备标准化 零膨胀和高强度等特性 全极耳技术可降低阻抗60% [2] - 定向泄压防爆设计可在4毫秒内触发 5秒内释放50%以上热量 [2] - 新一代硅基负极技术使能量密度提升超15% [2] - 系统层面钢壳强度达550MPa 结合1500MPa热成型钢底座与3500MPa航空级玻璃纤维 碰撞吸能高达1000J [2] - 搭载该电池的宝马新世代iX3车型实现CLTC综合续航超900公里 支持10分钟快速补能400公里以上 [2] 欧洲市场布局 - 匈牙利工厂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 预计2026年竣工投产 为宝马集团德布勒森工厂供应大圆柱电池 [8] - 项目可为当地创造约1000个就业岗位 [8] - 公司发挥"全球制造 全球交付 全球服务"的体系能力 [8] 行业监管环境 - 欧盟《电池规例》已于2025年8月18日全面替代旧的电池指令 [3] - 自2027年2月18日起 在欧盟市场投放或投入使用的轻型交通工具电池 电动汽车电池及容量超过2kWh的工业电池必须配备数字记录 [3] - 欧盟电池护照制度将于2027年正式进入强制实施阶段 [3]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5日收盘价73.92元 总市值1512.20亿元 [4] - 近3月日均成交额28.84亿元 [4]
小鹏P7新电池技术发布
环球网· 2025-09-16 11:03
全新小鹏P7发布与市场表现 - 全新小鹏P7正式发布并启动交付 上市首周销量表现良好 [1] - 702长续航Ultra版本订单比例达50% 成为较受欢迎配置 [1] 电池技术升级与性能 - 超薄磷酸铁锂5C电池由亿纬锂能与小鹏汽车联合研发 [1] - 电池包为行业较薄型号之一 有助于增加乘舱空间 [3] - 采用矮包叠片工艺 使得后排腿部空间有所增加 [3] - 具备较高能量密度 支持长续航能力 [3] - 支持800V+5C超快充技术 10分钟可补充525km续航 [3] - 从10%充电至80%需11分钟 [3] - 智能升压技术可适配多种公共充电桩 在180kW国网桩上10%-80%补能需22.5分钟 [3] 电池安全与耐久性 - 采用高于副车架设计和热成型钢底护板 [5] - 能有效应对托底、泡水、柱碰等工况 降低电池热失控风险 [5] - 经过1000次满充满放循环后电池健康度保持在90%左右 其中约2/3为5C超充 1/3为快充 [5] 企业合作与供应链关系 - 小鹏汽车与亿纬锂能合作自2020年开始 至今已超过五年 [7] - 亿纬锂能为小鹏G3、P5、P7、G9、X9等车型提供电池 [7] - 截至2024年双方合作装配车辆累计超过15万台 [7] - 亿纬锂能曾获得小鹏汽车"优秀供应商奖"等评价 [7] - 亿纬锂能产品出口至包括宝马在内的部分欧洲车企 [3] 公司背景与业务范围 - 亿纬锂能成立于2001年 于2009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 [7] - 主要业务包括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 [7] - 客户涵盖部分国内及海外车企 [7] 行业发展趋势 - 电池企业与整车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正在不断深化 [8] - 相关技术改进和产品升级预计将对用户体验和行业发展带来影响 [8]
从20家企业看固态电池“量产”最新进展
高工锂电· 2025-09-16 10:55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国内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下线 能量密度达3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700Wh/L 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及AI装备领域[1][4] - 国轩高科"金石电池"中试量产 良品率90% 能量密度350Wh/kg 单次充电续航1000公里 核心设备国产化率100%[1][7] - 蜂巢能源半固态电池产线11月量产 能量密度270Wh/kg 建成2.3GWh产线 已获eVTOL半固态电池定点项目[3][8] 国际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QuantumScape固态电池实现实车演示 能量密度844Wh/L 10%-80%快充需12分钟 生产速度提升25倍[1][11] - Rimac固态电池包100kWh容量 10%-80%补能仅6.5分钟 -20°C低温保持95%电量 比液态电池轻90公斤[12] - 奔驰固态电池EQS测试车续航1205公里 剩余137公里 电池组重量体积与锂离子电池相当[13][14] 设备工艺创新与量产推进 - 先导智能交付干法混料涂布设备 机械速度100m/min 单线产能5-8GWh 降低35%生产能耗和15%综合成本[16] - 海目星获4亿元量产设备订单 打通锂金属固态电池全线工艺 覆盖双技术路线布局[15][22] - 赢合科技固态湿法涂布设备交付 干法设备提升极片制造效率30% 物料残留率低于0.5%[23] 材料体系与制造技术突破 - 曼恩斯特湿法电解质薄涂系统实现1-15μm干膜厚度控制 涂布速度60m/min 采用干法成膜+湿法涂覆复合工艺[17][18] - 道氏技术开发液相法金属锂负极制备 推进液态锂涂布机量产设备创新[19][20] - 宏工科技干法电极物料排料率达99.5% 开发废弃极片脱粉回收系统 降低回收成本[24] 产线建设与产能规划 - 亿纬锂能成都基地年产能50万颗电芯 一期2025年12月建成 二期2026年12月实现100MWh年产能[5][6] - 利元亨交付首条硫化物固态电池整线项目 覆盖前中后段设备 预计Q3完成交付[21] - 先惠技术交付0.2G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设备 预计2025年底实现工业化量产设备交付[28] 新兴应用场景拓展 - 中创新航全固态硅基电池能量密度430Wh/kg 配套产线已建成 实现eVTOL产品规模交付[9][10] - 蜂巢能源半固态电池供应宝马MINI下一代车型 上汽MG4已开启半固态电池上车[3][8] - 行业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中创新航与头部企业合作固态电池项目取得进展[10]
邀请函:2025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暨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2025年12月17-19日·深圳)
起点锂电· 2025-09-16 10:27
活动概况 - 2025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暨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2025起点用户侧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将于2025年12月17-19日在深圳举办 [1][2] - 活动同期举办2025第十一届锂电金鼎奖颁奖典礼 [1][2] - 活动主题为“突围技术迭代新周期 共筑十年安全新纪元” [2] - 活动规模为线下2000+人,在线直播观看30000+人 [3] - 活动地点为深圳市维纳斯皇家酒店二楼维纳斯厅 [3] 行业背景与趋势 - 宝马宣布大圆柱电池2026年装车,引发行业加速布局46系大圆柱电池 [1] - 工信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新国标,引发行业对动力电池性能的广泛讨论 [1] - 多家企业2025年全极耳圆柱电池已开始量产,其高倍率、长寿命优势有望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智能家居等领域 [1] - 固态电池因其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优势,2025年热度持续维持在高位 [1] - 2025国家取消强制配储政策,引发业内对储能电池未来需求的担忧 [1] - 314Ah逐步替代280Ah成为主流电芯,同时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等企业发布500Ah以上容量电芯,储能电芯逐步往大容量趋势发展 [1] - 2025年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对全球储能行业造成一定冲击 [1] - 人形机器人用电池成为各家电池企业争相布局新方向 [1] - 各地低空经济政策频出,引导加速发展eVTOL行业 [1] - 9系超高镍三元正极开始大规模应用 [1] - 磷酸锰铁锂正极在商用车、两轮车纷纷开始试水应用 [1] - 硅基负极搭配全极耳技术,应用逐步增多 [1] 活动亮点 - 细分领域龙头齐聚、电池新贵企业出席 [3] - 会议规模年度最大、2000+嘉宾论道行业发展 [3] - 九大专场论坛,60+重磅演讲嘉宾,深度探讨核心议题,前瞻解析技术突破、破题安全挑战与价值链重构 [3] - 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锂电行业权威奖项--第11届锂电金鼎奖评选同期举办 [3] - 2025中国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理事年会同期举办,企业高层直接对接 [3] - 50+展商,涵盖锂电池、储能电池、3C数码电池、固态电池等上下游全产业链解决方案企业、材料、设备、电池及零部件企业等 [3] - 起点锂电视频号全程线上直播20000+专业观众,覆盖全行业100万+粉丝传播 [3] 专场议题 - 锂电行业年会 圆柱电池技术专场 - 全极耳圆柱电池快充生态:5分钟200km续航的工程实现 [5] - 大圆柱电池“四维价值重构”:标准化、安全性与制造革命 [5] - 46系大圆柱储能电池:长循环寿命与低温应用场景拓展 [5] - 超高镍三元+硅碳负极在大圆柱电池中的产业化协同 [5] - eVTOL动力电池新范式:全极耳圆柱电池“三高一快一长”性能验证 [5] - AI驱动圆柱电池制造:数字孪生与缺陷预测系统落地案例 [5] 方形电池技术专场 - 磷酸锰铁锂方形电池产业化:电压平台提升20%与吨级成本优化路径 [5] - CTP 4.0技术进阶:方壳电池体积利用率突破80%的结构革命 [5] - 800V高压平台方形电池:4C快充下的析锂抑制与界面稳定性策略 [5] - 半固态电解质方形电池:室温离子电导率10-3 S/cm量产工艺突破 [5] - 超薄化方壳电池制造:0.8mm盖板激光焊与≤2μm叠片精度控制 [5] - GB 38031-2025新国标下电池安全技术重构 [5] 软包电池技术专场 - 软包电池超快充与热管理革命:五面液冷技术如何突破6C充电极限 [5] - 软包封装如何成为高能量密度(500Wh/kg+)电池的核心载体 [5] - 软包电池结构强度与寿命延长的创新解决方案 [5] - 低空经济爆发:软包电池如何赋能eVTOL与无人机万次循环安全飞行 [5] - 卷绕→叠片工艺革命:软包电池97%空间利用率如何打开消费电子新想象 [5] - 软包电池如何避免“充电宝式”行业安全危机 [5] 电池材料技术专场 - 超高镍三元正极产业化:从9系量产到资源卡脖子破局 [5][6] - 锂锰基正极崛起:4.5V高电压与降本路径 [5][6] - 硅基负极进阶:气相沉积与膨胀抑制策略 [6] - 锂金属负极商业化:界面工程与固态电解质耦合 [6] - 负极材料新规解读:480mAh/g门槛下的技术突围 [6] - 回收再生技术:闭环经济与低品位材料再利用 [6] 电池设备技术专场 - 干法电极+等静压技术:破解全固态电池“固-固界面”瓶颈的制造革命 [6] - 从卷绕到叠片:固态电池中段工艺变革如何推动设备价值量提升 [6] - 新一代电池安全检测设备如何超越GB 38031-2025国标极限 [6] - 干法电极设备国产化突围进展 [6] - 固态电池设备改造的“低成本过渡”策略 [6] - 中国锂电设备商如何以“整线输出+本地化服务”破局欧美市场 [6] 电池安全技术专场 - 快充性能与电池安全之间的博弈 [6] - 从液态到半固态:低熔点合金负极如何破解快充循环300次后的枝晶生长困局 [6] - -40℃极寒环境下的电池动力安全保障 [6] - 消费电池安全预警:从电芯缺陷检测到云端联防 [6] - 智能电池生态:从BMS预警到车-云-桩协同安全防护 [6] 专场议题 - 用户侧储能电池技术论坛 户用家庭储能及电池技术专场 - 2025全球用户侧储能行业白皮书及细分排行榜发布 [6] - 户用储能多级安全防护体系设计与实践 [6] - 户用储能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6] - 海外户用储能市场趋势 [6] - 下一代大电芯户储的技术挑战 [6] - 户储BMS技术发展趋势 [6] 便携式储能及电池技术专场 - 强制性国标GB 44240-2024专家解读 [6] - 户外经济+应急备灾:便携储能的千亿蓝海掘金地图 [6] - 新国标下便携式储能系统安全及电池安全变化 [6] - 方形电池在便携式储能的应用 [6] - 32140电池在便携式储能的应用优势 [6] - 40135大圆柱电池在便携式储能的应用 [6] 工商储及电池技术专场 - 国内外工商储市场及产品发展趋势 [6] - 储能产品出海如何实现一站式安全运输 [6] - 下一代工商储电芯技术发展趋势 [6] - 工商储智能BMS技术发展趋势 [6] - 储能电池智能制造创新解决方案 [6] - 钠电池在工商储的应用机遇与挑战 [6] - 半固态电池在工商储的应用及解决方案 [6] 金鼎奖评选 - 金鼎奖是起点研究院(SPIR)、起点锂电、起点储能联合国内外超过100+行业技术专家、研究机构等推出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优秀品牌评选活动 [7] - 评选一年一届,2025年为第11届 [7] - 评选报名时间为2025年9月1日-2025年10月15日 [8] - 企业初审打分及入围企业确定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2025年10月20日 [8] - 最终获奖名单终审确定时间为2025年10月21日-2025年11月1日 [8] - 线下颁奖时间为2025年12月19日 [8] - 具体奖项包括2025年度锂电电芯技术创新奖、2025年度发电侧及电网侧储能电池技术创新奖、2025年度户储电池技术创新奖、2025年度工商储电池技术创新奖、2025年度便携储电池技术创新奖、2025年度轻型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奖、2025年度锂电材料技术创新奖、2025年度锂电设备技术创新奖、2025年度锂电PACK及应用技术创新奖、2025年度锂电安全技术创新奖、2025年度锂电行业优质服务商、2025年度锂电行业明星产品奖、2025年度锂电行业贡献奖、2025年度锂电行业零碳/低碳案例奖、2025年度锂电行业客户信赖品牌 [9] 拟邀企业 - 动力及储能锂电池企业包括宁德时代、弗迪电池、LG新能源、三星SDI、SKI、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鹏辉能源、瑞浦兰钧、正力新能、中创新航、欣旺达、鹏程无限、力神电池、楚能新能源、昆宇电源、比克电池、中比新能源、远东电池、星恒电源、卓能新能源、赣锋锂电、利维能、陀普电池、睿恩新能源、海雷新能源、海四达电源、博力威、派能电池、保力新、珠海冠宇、蓝京新能源、银高储能、德赛电池、力华电池、天鹏电源、创明等 [9] - 轻型电池企业包括雅迪、爱玛、台铃、新日、比特安、星云股份、三合能源、智租换电、智莱科技、铁塔能源、雅迪换换、爱玛换电、九号电动车、小牛、西六楼、宇谷科技、光宇出行、E换电、小哈换电、嘟嘟换电、星恒电源、亿纬锂能、华立源、鹏辉能源、利维能、利信(江苏)能源、孚能科技、陀普能源、诺达智慧、海雷新能源、河南克能、中比新能源、海四达、广西卓能、新能安、比克、弗迪、国轩高科、博力威、南都电源、赣锋锂电、横店东磁、天能、超威、芯驰、创明电池、派能电池等 [9] - eVTOL及无人机电池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中创新航、赣锋锂电、国轩高科、孚能科技、欣旺达、蜂巢能源、力神、远景能源、正力新能、万向一二三、巨湾技研、因湃电池、创明电池、天能电池、南都电源、鹏辉能源、多氟多、陀普科技、耀宁新能源、德赛电池、豪鹏科技、中天科技、潍柴动力、正业科技、泰星能源、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辉能科技、太蓝新能源、领新新能源、恩力动力、冠盛东驰、高能时代、运达股份、金羽新能、欣界能源、合源锂创、华盛羲能、中固时代、中科巨擎、中机巨电、金启航、安瓦科技、亿晟达、国联动力、创鲁先进、毅华新能源、福建巨电等 [10] - 材料企业包括璞泰来、德方纳米、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多氟多、恩捷股份、金力新能源、永兴材料、巴斯夫杉杉、厦门钨业、容百科技、巴莫科技、北大先行、贝特瑞、深圳振华、长远锂科、华友钴业、湖南裕能、富临升华、盟固利、江西紫宸、东莞凯金、尚太科技、南南铝箔、新宙邦、天赐材料、天津金牛、珠海赛维、昆仑化学、诺德股份、时代瑞象、铜冠铜箔、华创材料、中一科技、星源材质、容百新能源、中材科技、惠强新材、沧州明珠、嘉元科技、九江德福、紫江股份、明冠新材、科达利、天奈科技、回天新材、硅宝科技、海创锂电、迈奇化学、翼动新能、瑞逍新能源、滨州裕能等 [10] - 设备企业包括先导智能、逸飞激光、新嘉拓、大族激光、赢合科技、杭可科技、金银河、赢多美立、海目星、联赢激光、瀚川智能、科瑞技术、光大激光、吉阳智能、成泰科技、利元亨、达力智能,乔戈里、海康智能、泽源智能、信宇人、智佳能、今天国际、星云电子、中天和、广州红运、天蓝智能、铂纳特斯、华自科技、尚水智能、华阳自动化、时纬科技、华冠科技、海裕百特、鸿宝科技、、新威尔、时代高科、欧华机械、博路威等 [10] - 储能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阳光电源、艾罗能源、派能科技、麦田能源、德业股份、沃太能源、首航新能、安克创新、三晶股份、易事特、阿斯特、泽塔电源、果下科技、固德威、合康新能、大秦数能、思格新能源、锦浪科技、古瑞瓦特、利星行能源、乾正新能源、广州尚能、铭普光磁、深圳睿电绿能、电将军、深圳领芯源、威胜能源、华自科技、弘正储能、安科瑞科技、正浩创新、德兰明海、华宝新能、安克创新、移族、大疆、Goal Zero、马贝罗、东莞锐明科技、公牛、纽曼、绿联、传音、品胜、睿量、威顿、创维、京东京造、山克、先科等 [10] 报名信息 - 报名套餐为2888元/人,含3天会议门票、3天自助午餐、19号年会晚宴、2025全球锂电池行业白皮书及2025全球用户侧储能行业白皮书各1份 [11]
订单饱满!亿纬锂能储能电池满产!
起点锂电· 2025-09-16 10:27
储能电池行业需求与供给现状 - 储能电池行业整体需求旺盛 甚至出现"缺芯潮" [2] - 100Ah电芯订单已排到2026年2月 [2] - 主流型号电芯价格在6-7月累计涨幅达10%-20% [2] - 产能供需错配导致短缺 需求端因能源转型加速而激增 [3] - 2025年部分项目需在6月前完成抢装 导致订单集中在4-5月交付 [3] - 供给端因2024年产能利用率低且扩产意愿低迷 而2025年需求突然爆发 [3] - 扩产周期需6-12个月 短期内需依赖头部企业扩产 [3] 亿纬锂能储能业务表现 - 公司储能电池目前处于满产状态 订单需求较为饱和 [2] - 2025年上半年储能电池出货量28.71GWh 同比增长37.02% [4] - 产能利用率为87.51% [4] - 2025H1在储能领域收获订单超60GWh [4] - 与海博思创签订50GWh电芯采购合同 [4] - 成功中标中国电气装备集团76823颗628Ah储能电芯采购项目 [4] - 有望实现全年80GWh出货目标 [6] 技术发展与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314Ah电芯市占率达到70%左右 全面替代280Ah电芯 [4] - 头部企业通过量产500Ah+大电芯拉大竞争优势 [4] - 预计明年500Ah+电芯将大规模导入市场 [4] - 亿纬锂能凭借628Ah产品率先实现批量商业化落地 [4] 产能扩张计划 - 湖北荆门超级工厂二期总投资108亿元 设计总产能60GWh [5] - 马来西亚新型储能电池项目投资总额不超过86.54亿元 [5] - 马来西亚项目二期年产能约10GWh 三期年产能约38GWh [5] - 马来西亚项目预计2026年年初部分产能实现量产 [5] 区域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欧洲、中东、澳大利亚等地区能源转型加速 户储需求激增 [3] - 英国2025年上半年新增储能系统超1.8万套 [3] - 澳大利亚户储补贴计划刺激需求增长超200% [3] - 美国IRA补贴延续及欧洲能源危机进一步推高需求 [3]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海外产能受追捧 龙蟠科技与宁德时代签超60亿元大单 工作人员:以客户实际下单为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9:41
公司重大订单 - 龙蟠科技控股孙公司锂源亚太与宁德时代签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购合作协议 合同总销售金额超60亿元[2] - 协议约定自2026年第二季度至2031年间合计向宁德时代海外工厂销售15.7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年均供应量超2.6万吨[4][5] - 2024年6月锂源亚太与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子公司签署生产定价协议 合同总销售金额超50亿元 约定2026年至2030年间销售15.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年均供应量超3万吨[5][6] 海外产能布局 - 印尼锂源一期3万吨项目于2025年初投产并实现量产出货 目前保持较高产能利用率[6] - 已启动印尼锂源二期9万吨项目建设 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运营[6] - 计划明年初在印尼启动第二基地建设 规划产能12万吨[6] 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中磷酸铁锂市占率达84%[3] - 海外市场磷酸铁锂电池比例较低 但正加速转向磷酸铁锂技术[3]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企业海外产能仅3万吨 出海规划产能达58万吨[6] 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1-5月全球(不含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中三大韩系电池公司(LGES、SK On、三星SDI)市场份额为39.2% 装车量总计66.4GWh[4] - 龙蟠科技2024年2月与LGES签署协议 约定2024-2028年销售1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后于2024年12月修改协议将销量提升至26万吨[4]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海外产能受追捧,龙蟠科技与宁德时代签超60亿元大单 工作人员:以客户实际下单为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9:21
公司动态 - 龙蟠科技控股孙公司锂源亚太与宁德时代签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购合作协议 预计总销售金额超60亿元 [1] - 协议约定自2026年第二季度至2031年间向宁德时代海外工厂销售15.7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年均供应量超2.6万吨 [2] - 2024年6月锂源亚太与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子公司签署生产定价协议 约定2026-2030年间销售15.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总金额超50亿元 年均供应量超3万吨 [3] - 公司印尼锂源一期3万吨项目于2025年初投产并实现量产出货 二期9万吨项目已启动建设 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运营 [4] - 公司计划明年初在印尼启动第二基地建设 规划产能12万吨 [4] 行业趋势 - 海外锂电池市场原以三元电池为主 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占比快速提升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中磷酸铁锂市占率达84% [1] - 全球三元材料市占率面临挑战 海外厂商加速布局磷酸铁锂电池项目 [1] - 韩国电池厂商(LGES/SK On/三星SDI)2025年1-5月全球(不含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达66.4GWh 市场份额合计39.2% [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企业海外产能仅3万吨 但规划出海产能达58万吨 [4] 产能合作 - 2024年2月龙蟠科技与LGES签署协议 约定2024-2028年销售1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按当时价格估算金额超70亿元 [2] - 2024年12月将LGES协议销量从16万吨上调至26万吨 [2] - 公司海外产能同时覆盖动力电池材料和储能电池材料 可生产第四代电池产品 [1]
储能持续超预期,AI+新能源进入关键期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6 07:00
行业整体策略 - 储能持续超预期 AI+新能源进入关键期 新能源龙头布局窗口期受重视 储能等供需较好环节可优选 弹性选择为AIDC AI+ 固态电池等领域 [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储能电芯需求超预期爆发 根源在于新能源配储调用率和经济性提升 海外沙特 智利等新兴市场崛起 2025年1-8月国内储能中标规模超210GWh同比增长1.5倍 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240.21GWh同比增长106.1% 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等受益 [3] - 宁德时代研发全球首款钠新电池正式通过储能领域新国标认证 [3] - 固态电池应用超预期 QuantumScape公司与大众汽车集团旗下PowerCo公司完成全球首次QS固态锂金属电池驱动电动车实车演示 厦钨新能 上海洗霸等受益 [3] - 隔膜环节结构性向好 2025年8月锂电隔膜价格开启反弹 干法隔膜年内累计涨幅超30% 湿法隔膜涨幅5%-10% 恩捷股份等受益 [3] - 钢壳电池因iPhone17系列 AI眼镜等需求迎来扩产潮 苹果iPhone17系列预计全系采用钢壳电池 豪鹏科技获Meta AI眼镜电池供应份额 珠海冠宇加大投资建设钢壳电池量产线 珠海冠宇 豪鹏科技等受益 [3] 光储产业链 - 特斯拉发布两款新储能产品 新一代公用事业级储能系统Megapack3及整合Megapack3 变压器与开关设备的Megablock 计划2026年底于休斯顿生产Megapack3 特斯拉等受益 [4] - 思格新能源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上市 专注于分布式储能系统市场 2023-2024年收入增长22.8倍 2024年实现净利润8380万元 2025年截至4月30日的四个月内净利润为1.872亿元 [4] AI+新能源及风电产业链 - 国家发改委 能源局印发《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提出2027年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多行业深度应用等目标 2030年力争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达国际领先 AI+新能源有望持续加速发展 海博思创 星云股份等受益 [1][5] - 特斯拉开通「TeslaAI」官方微博 首条内容曝光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实物 呼应特斯拉"宏图计划4.0"从电动车向AI+机器人的战略转向 新能源+人形机器人进入关键期 震裕科技 科达利 浙江荣泰等受益 [6] - 大金重工与海外某海风开发商签署长期锁产协议下首个海风基础供应合同 提供超大型海上风电单桩 过渡段及附属结构 合同总金额约12.5亿元 产品将于2026年交付完毕 风电两海拓展受重视 大金重工 运达股份等受益 [6]
政策、技术、全球景气三重叠加,智能汽车板块走强,智能车ETF泰康(159720)冲击4连涨
新浪财经· 2025-09-16 06:17
智能车ETF泰康(159720)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6日13:56 该ETF上涨0.61% 冲击4连涨 盘中换手率5.63% 成交额336.48万元 [1] - 跟踪指数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H11052)上涨0.59% 成分股三花智控和银轮股份均上涨10.01% 均胜电子上涨10.00% 科达利上涨7.79% 拓普集团上涨7.48% [1] - 截至9月15日 ETF规模达5969.89万元 创近半年新高 近1周份额增长200.00万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1] 指数与产品特征 -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选取主营业务涉及智能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感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通讯系统、整车生产及汽车后市场的上市公司证券 [8] - ETF采取完全复制法策略 紧密跟踪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 属大盘成长风格 25Q2跑赢业绩基准0.41% 25H1跑赢0.26% [7]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立讯精密、汇川技术等 合计权重55.33% 其中电池、感知硬件、电控系统标的权重超40% [7][8] 短期驱动因素 - L3准入试点与储能目标明确 打消市场不确定性 直接提升板块估值锚 [2] - 固态电池与AI大模型上车等技术突破验证行业成长性 打开长期空间 [3] - 特斯拉Robotaxi进展与禾赛大额订单印证商业化可行性 强化全球产业链地位 [4] 中长期发展趋势 - 行业竞争重心从电动化电池续航转向智能化驾驶体验 软件定义汽车成为核心壁垒 [5] - 半导体、激光雷达等关键环节国产替代深化 叠加欧洲本地化生产等出海加速 构建全球竞争力 [5] - 盈利模式从硬件销售转向软件服务(如智驾订阅) 未来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6] 产业覆盖与配置价值 - ETF全面覆盖智能驾驶产业核心环节 包括电池、整车、自动驾驶等 重点布局激光雷达、智能座舱等智能化前沿领域 [7][8] - 权重股宁德时代、比亚迪在电池技术与智能座舱领域形成护城河 政策红利下有望巩固市场份额 [9] - 随着Robotaxi运营规模扩大和智驾硬件成本下降 ETF持续受益于技术突破-商业落地-规模扩张的正向循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