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维克(002837)

搜索文档
全面迎接液冷投资盛宴
2025-08-18 01:0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液冷技术正从数据中心散热的可选方案转变为必需方案 国内外科技巨头如Meta 谷歌 亚马逊 微软 华为 阿里 寒武纪等已开始或准备在其高功耗芯片中采用液冷技术[1][2] - 液冷市场规模预计达千亿级别 单芯片液冷价值量为2000-3000元 ML72机柜每台成本约50-60万元 10万台整机柜出货对应600亿元市场规模[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技术发展现状** - 全球液冷技术渗透率超预期 ASIC芯片发展推动市场扩张 国内华为920C 阿里PPU 寒武纪690等高功耗芯片加速液冷应用[2] - GB300相比GB200的改进:冷板方案从大冷板串联变为单块小冷板单元(数量6→10块) 快接头从UQD变为NVQD(数量增加) CDU制冷量从120千瓦提升至140千瓦[3][11] **市场空间测算** - 千亿级市场依据:单芯片液冷价值量2000-3000元×芯片数量=数百亿 单机柜(如ML72)成本50-60万元×10万台=600亿元[1][4] - GB300价值量提升至约70万人民币/台 主要来自冷板 快接头 CDU管路等组件[10] **产业链与产品机会** - 液冷热管理产业链涵盖冷板快接头 CDU管路 泵 板式换热器 上游材料等 浸没式散热为长期发展方向[7][9] - 受益公司包括英维克(全产业链布局) 川环科技 强瑞技术 申菱环境 银轮股份 同飞股份 高澜股份等[1][6][13] **公司竞争优势** - 英维克:管理层具备华为/艾默生背景 全产业链布局 研发投入大(博士人数翻倍) 技术规模领先[5] - 其他头部企业:高澜股份(弹性标的) 申菱环境(热控方案) 同飞股份(零部件) 科华数据(解决方案)[12][13] **未来技术趋势** - 下一代技术可能突破单向冷板散热极限 发展方向包括相变冷板 定点静默室新架构 涉及气密性快接头 氟化液等新材料[12] - 数据中心液冷热控需求持续增长 GPU/ASIC芯片均推动国内厂商机会[12] 其他重要细节 - 当前行业处于0→1爆发期 渗透率加速提升 建议关注龙头企业(英维克)及弹性标的(川环科技 高澜股份 新瑞科技)[3][8] - 台湾代工厂如酷能大师 AVC通过间接供货参与产业链[6]
算力的“三维”共振
国盛证券· 2025-08-17 07:07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宏观层面 - 美联储降息预期强烈,预计9月降息50个基点,降低科技企业债务成本并刺激研发投入[1] - 降息将促进AI企业加速技术落地和市场扩张,强化长期增长逻辑[1] 中观层面 - AI应用进入盈利拐点,GPT用户数一年内翻四倍至周活跃用户超7亿,成为全球第五大网站[2] - GPT-5发布48小时内API流量翻倍,商业模式从"投入试验"转向"生态闭环"[2] - Meta计划建造全球最大数据中心集群(Hyperion目标5GW),OpenAI拟筹资数万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3] - 算力成为巨头竞争核心资源,"算力基建→应用变现→垂类扩张→再投资"闭环强化[4] 微观层面 - 光模块市场形成寡头格局,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凭借技术+客户结构领先优势卡位[7] - 液冷技术路径分化:冷板式(当前主流)向浸没式(单相→两相)演进,浸没式为最终方案[8][10] - 光通信向高速率/高带宽/低功耗升级,CPO/OIO方案提升光渗透率[7] 行业动态与技术创新 AI应用进展 - GPT-5新增自动/快速/思考三种模式,思考模式支持19.6万token上下文[31] - DeepSeek App日活突破3000万,登顶中美应用商店下载榜[34] - Anthropic Claude Sonnet 4上下文token数提升至100万,可处理数十篇长篇论文[37] 硬件与技术突破 - 苹果M4 Ultra芯片预计配备32核CPU/80核GPU,内存96GB[35] - 比利时Edgx融资230万欧元推进星载边缘AI计算机商业化,计划2026年发射[41] - 北京亦庄目标2027年实现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覆盖制造/医疗/市政等场景[43] 重点公司推荐 算力基础设施 - 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2025E PE 32.33x)、新易盛(2025E PE 26.05x)[14] - 液冷厂商:英维克(本周涨38%)、东阳光[19] - 算力设备:工业富联、寒武纪、沪电股份(2025E PE 28.90x)[9][14] 其他领域 - 边缘算力:美格智能、移远通信[9] - 卫星通信:中国卫通、海格通信[9] - 数据要素:中国移动、恒为科技[12]
液冷服务器概念涨4.47%,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09:40
液冷服务器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8月15日收盘,液冷服务器概念板块上涨4.47%,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2位 [1] - 板块内111只个股上涨,川环科技20%涨停,金田股份、东阳光、大元泵业等涨停,利通科技、欧陆通、溯联股份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1.38%、19.34%、15.73%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中国长城下跌1.82%、日科化学下跌0.94%、中科曙光下跌0.59% [1] 板块资金流向 - 液冷服务器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8.42亿元 [2] - 板块内69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3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2] - 川润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4.42亿元居首,英维克、科士达、网宿科技分别净流入3.88亿元、3.32亿元、3.31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入排名 - 川润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4.42亿元,净流入比率45.54%,换手率17.34%,涨幅9.97% [3] - 英维克主力资金净流入3.88亿元,净流入比率5.72%,换手率12.95%,涨幅9.60% [3] - 科士达主力资金净流入3.32亿元,净流入比率32.30%,换手率6.54%,涨幅10.00% [3] - 网宿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3.31亿元,净流入比率12.71%,换手率9.45%,涨幅5.72% [3] - 川环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2.33亿元,净流入比率12.35%,换手率23.26%,涨幅20.00% [3]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PEEK材料概念涨幅5.31%居首,液冷服务器概念涨幅4.47%位列第二 [2] - PCB概念涨幅4.28%,光刻胶概念涨幅3.76%,富士康概念涨幅3.66% [2] - 兵装重组概念跌幅1.89%居末,芬太尼概念涨幅0.10%,超级品牌概念涨幅0.34% [2]
专用设备板块8月15日涨2.11%,中邮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6.0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5 08:44
板块整体表现 - 专用设备板块当日上涨2.11%,领涨股为中邮科技(代码688648)[1] - 上证指数报收3696.77点(上涨0.83%),深证成指报收11634.67点(上涨1.6%)[1] 个股涨幅表现 - 中邮科技收盘价75.71元,涨幅20.00%,成交量14.94万手,成交额10.33亿元[1] - 强瑞技术(代码301128)涨幅12.74%,成交额9.18亿元[1] - 英维克(代码002837)涨幅9.60%,成交量109.10万手,成交额67.72亿元[1] - 杰克股份(代码603337)涨幅9.34%,成交额4.21亿元[1] - 圖安达(代码300902)涨幅8.68%,成交量18.41万手[1] - 卓兆点胶(代码873726)涨幅7.92%,成交额2.48亿元[1] - 高澜股份(代码300499)涨幅6.93%,成交量93.78万手,成交额24.03亿元[1] - 江顺科技(代码001400)涨幅6.76%,成交额2.81亿元[1] - 金明精机(代码300281)涨幅6.74%,成交量52.79万手[1] - 亚联机械(代码001395)涨幅6.09%,成交额2.97亿元[1] 个股跌幅表现 - 洪田股份(代码603800)跌幅9.99%,成交量26.77万手,成交额14.32亿元[2] - 爱司凯(代码300521)跌幅4.40%,成交额1.94亿元[2] - *ST新元(代码300472)跌幅3.47%,成交量32.23万手,成交额2.00亿元[2] - 上海亚虹(代码603159)跌幅2.80%,成交额5509.09万元[2] - *ST和科(代码002816)跌幅2.18%,成交额5832.86万元[2] - 航天晨光(代码600501)跌幅1.68%,成交额4.15亿元[2] - 大宏立(代码300865)跌幅1.25%,成交额2.08亿元[2] - 和泰机电(代码001225)跌幅1.22%,成交额7541.15万元[2] - 德固特(代码300950)跌幅1.19%,成交额2.83亿元[2] - 弘宇股份(代码002890)跌幅1.14%,成交额7203.17万元[2] 资金流向 - 专用设备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03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6.94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2.96亿元[2] - 英维克(代码002837)主力净流入2.95亿元(占比4.36%),游资净流出2.78亿元(占比-4.10%),散户净流出1785.72万元(占比-0.26%)[3] - 中邮科技(代码688648)主力净流入8672.73万元(占比8.40%),游资净流出3408.30万元(占比-3.30%),散户净流出5264.44万元(占比-5.10%)[3] - 卓郎智能(代码600545)主力净流入6132.82万元(占比19.57%),游资净流出2151.66万元(占比-6.87%),散户净流出3981.16万元(占比-12.70%)[3] - 蓝科高新(代码601798)主力净流入5083.59万元(占比16.48%),游资净流出261.70万元(占比-0.85%),散户净流出4821.89万元(占比-15.63%)[3] - 大连重工(代码002204)主力净流入3931.21万元(占比6.83%),游资净流出530.11万元(占比-0.92%),散户净流出3401.10万元(占比-5.91%)[3] - 强瑞技术(代码301128)主力净流入3925.70万元(占比4.28%),游资净流出4216.38万元(占比-4.59%),散户净流入290.68万元(占比0.32%)[3] - 北矿科技(代码600980)主力净流入3869.95万元(占比11.28%),游资净流出2689.24万元(占比-7.84%),散户净流出1180.71万元(占比-3.44%)[3] - 高澜股份(代码300499)主力净流入3764.78万元(占比1.57%),游资净流出1.12亿元(占比-4.68%),散户净流入7481.40万元(占比3.11%)[3] - 全鹰股份(代码600232)主力净流入3636.06万元(占比14.20%),游资净流出87.30万元(占比-0.34%),散户净流出3548.75万元(占比-13.86%)[3] - 亚联机械(代码001395)主力净流入3386.75万元(占比11.40%),游资净流出1498.75万元(占比-5.04%),散户净流出1888.00万元(占比-6.35%)[3]
A股沸腾,新版“印钞机”横空出世?
证券时报· 2025-08-15 08:14
液冷板块市场表现 - 液冷板块涨幅显著 8月15日板块涨幅超过5%的股票达27只 其中13只股票一度涨停或涨幅超过10% [1] - 大元泵业连续5个涨停板 金田股份表现强势 川环科技 川润股份 东阳光等个股出现首板涨停 [1][2] - 液冷服务器板块整体强势 高澜股份 英维克等概念股持续强劲表现 [2] 相关个股涨幅数据 - 利通科技涨幅26.15%至28.80元 川环科技涨停20%至48.48元 欧陆通涨18.22%至246.17元 [3] - 金田股份涨停10.05%至11.39元 东阳光涨停10.01%至17.03元 大元泵业涨停10.01%至47.14元 [3] - 英维克涨8.28%至63.05元 高澜股份涨6.89%至25.77元 [3] 行业驱动因素 - 液冷快接头单价从700元飙升至2100元 涨幅达200% 冷板价格从1500元/kW跃升至1800元/kW [3] - 单机柜功率突破120kW 液冷渗透率从2023年不足15%猛增至2025年50%以上 [3] - 英伟达2026年10万柜出货指引推动全球液冷市场规模突破700亿元 相当于同期PCB市场的4倍 [3] - 英伟达GB300系统正式交付 集成72颗Blackwell Ultra GPU和36颗Grace CPU 全部采用液冷散热设计 [3] 产业链基本面 - 海外液冷龙头Vertiv 2025年二季度营收26.38亿美元超预期 并上调全年业绩指引 [4] - 液冷技术成为应对AI芯片高功耗关键手段 国内厂商在冷板 UQD manifold CDU等核心零部件具备竞争力 [6] - 政策推动数据中心PUE值下降 AI服务器功耗上升倒逼液冷技术大规模应用 2025年下半年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6][7] - 液冷产业链分为上游零部件 中游系统集成与整机制造 下游应用场景 上游环节具有高技术壁垒和高价值占比 [7] 市场预期与定位 - 液冷服务器被市场视为"下一个光模块" 思泉新材从低点起涨超4倍 英维克7月涨35% 8月再涨56% [4] - 行业处于0→1快速发展期 渗透率提升路径清晰 具备较高增长潜力和赔率优势 [6][7] - 液冷作为AI算力链新成员 投资回报预期优于现有热点板块 2025年是关键认证期 订单落地将成为重要催化剂 [6][7]
英维克成立20周年 铸就精密环境控制领域标杆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05:03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深圳,是技术领先的精密温控节能解决方案与产品提供商,2016年12月29日登陆深交所 [1] - 初创阶段(2005-2006年)仅有30平方米办公场地,通过自主研发拿下国内基站节能温控设备单体最大项目并赢得海外订单 [2] - 成长阶段(2007-2016年)探索新需求、新产品、新技术,从零开始建立适合的业务和管理模式 [2] - 上市后(2016年至今)业绩从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5亿元,保持连续14年销售收入和利润双增长 [4] 业务布局与产品 - 业务覆盖数字化、新能源、新生活等领域,包括数据中心温控、储能温控、全链条液冷及电子散热、机柜空调、数据中心集成、冷链温控、新能源客车及轨交空调、室内空气环境控制等 [1] - 传统业务领域包括运营商、数据中心,新兴业务拓展至储能温控、算力中心温控、电子散热等 [4] - 核心竞争力在于深刻理解客户需求并快速交付优质产品,在机房节能温控、新能源客车空调等领域获得市场认可 [3]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十年将聚焦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带来的高密度散热需求以及新能源革命带来的储能温控需求 [4] - 提供"全链条、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创新解决方案,实现老业务壮大、新业务占领先机、新老业务融合发展 [4] - 目标是在公司成立30周年时成为精密环境控制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 [5]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 企业愿景是成为专业精密环境控制领域的国际一流企业 [2] - 坚持"专业—价值—信赖"的价值观,采用"通用共享平台+独立业务"的运营管理模式 [4] - 秉承"点滴积累、持续改进、客户满意"的质量方针,致力于与更多国际一流客户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4]
主力资金流入前20:东方财富流入22.58亿元、天风证券流入18.95亿元
金融界· 2025-08-15 04:28
主力资金流入情况 - 截至8月15日午间收盘,主力资金流入前20的股票中,东方财富以22.58亿元位居榜首 [1] - 天风证券以18.95亿元排名第二,上海电气以12.17亿元位列第三 [1] - 指南针(8.44亿元)、同花顺(6.01亿元)、诺德股份(5.97亿元)分别排名第四至第六 [1] - 中信证券(5.29亿元)、四川长虹(5.12亿元)、盛和资源(5.00亿元)位列第七至第九 [1] - 三花智控(4.94亿元)、中电鑫龙(4.20亿元)、龙溪股份(4.12亿元)排名第十至第十二 [1] - 中科三环(4.02亿元)、川润股份(3.86亿元)、方正科技(3.85亿元)位列第十三至第十五 [1] - 英维克(3.52亿元)、阳光电源(3.44亿元)、盛屯矿业(3.44亿元)排名第十六至第十八 [1] - 拓普集团(3.32亿元)、江淮汽车(3.19亿元)位列最后两位 [1]
液冷概念持续走强,英维克、川环科技涨停,欧陆通、南方泵业、润禾材料等跟涨。
新浪财经· 2025-08-15 02:41
液冷概念股表现 - 液冷概念板块持续走强 [1] - 英维克、川环科技股价涨停 [1] - 欧陆通、南方泵业、润禾材料等个股跟涨 [1]
英维克持续走强,股价再创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02:29
公司股价表现 - 英维克股价再创历史新高,近一个月累计有10个交易日股价刷新历史纪录 [2] - 截至09:43,该股上涨6.18%,股价报61.83元,成交2306.64万股,成交金额13.66亿元,换手率2.74% [2] - 该股最新A股总市值达598.93亿元,A股流通市值520.81亿元 [2] 行业表现 - 机械设备行业整体涨幅为1.08%,行业内495只股票上涨,6只涨停(山东章鼓、大元泵业等),87只下跌 [2] - 行业跌幅居前的股票包括志高机械(-8.36%)、南方路机(-6.06%)、兰剑智能(-3.75%) [2] 融资数据 - 该股最新两融余额为17.42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7.27亿元,近10日增加8.40亿元,环比增长94.66% [2] 财务数据 - 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3亿元,同比增长25.07%,净利润4801.05万元,同比下降22.53%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00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3% [2]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814





华宝证券· 2025-08-14 07:54
新股发行及上市 - 志高机械新股上市,发行价格为17.41元[1] - 中国船舶收购请求权申报期为2025年8月13日至8月15日[1] - 申科股份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7月29日至8月27日[1] - ST凯利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7月17日至8月15日[1] - 抚顺特钢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8月12日至9月10日[1] 异常波动及风险提示 - 长城军工、南方路机、内蒙一机等多家公司出现严重异常波动[1] - *ST三圣、*ST华微、*ST双成等公司存在终止上市风险[4][6] - 基金溢价风险提示涉及标普消费ETF、纳指科技ETF等产品[6] 可转债及债券相关 - 凯众股份可转债申购时间为2025年8月15日[6] - 白电转债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8月28日[6] - 奇正转债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9月2日[6] - 开能转债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9月1日[6] - 信测转债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9月5日[6] 其他重要公告 - 中国重工、*ST高鸿等公司可能面临暂停上市[4][6] - 电子城、*ST亚太等公司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4] - 多家公司涉及要约收购及吸收合并事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