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虹公司(688347)

搜索文档
华虹公司涨2.01%,成交额9.8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989.4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2:49
股价表现 - 9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76.30元/股 总市值达1322.75亿元 成交额9.89亿元 换手率3.21%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4.19% 近5日涨8.92% 近20日涨20.92% 近60日涨51.63% [1] -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2月19日龙虎榜净买入-8046.91万元 买入总额8.33亿元(占比20.18%) 卖出总额9.14亿元(占比22.13%)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5989.40万元 特大单买入8768.85万元(占比8.87%) 卖出9856.48万元(占比9.97%) [1] - 大单买入2.99亿元(占比30.23%) 卖出3.48亿元(占比35.18%)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18亿元 同比增长19.09% 归母净利润7431.54万元 同比减少71.95%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集成电路晶圆代工94.60% 其他4.78% 租赁收入0.6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8亿元 [3]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74万户 较上期减少20.53% 人均流通股10478股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588200)持股968.66万股 较上期增持266.91万股 [3] 公司概况 - 2005年1月21日成立 2023年8月7日上市 主营特色工艺晶圆代工 包括嵌入式/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功率器件等多元化特色工艺平台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 概念板块包括上海国资、MCU概念、集成电路、芯片概念、半导体等 [2]
港股开盘 | 恒生指数低开0.3% 半导体产业链逆势走强 华虹半导体(01347)涨超4%
智通财经· 2025-09-15 01:55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低开0.3%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11% [1] - 半导体产业链逆势走强 华虹半导体上涨超4% 中芯国际上涨超1% [1] 科技行业前景 - 科技股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与AI产业周期发展 有望迎来人民币资产重估机遇 [1] - 科技大市值公司仍有上涨空间 绝对景气优势明显 [1] - 科技产业资本开支和研发投入将逐步转化为企业盈利 成为新增长引擎 [1] - 科技板块能够实现超越经济周期的增长 [1] 港股市场展望 - 中国经济周期有望迎来景气拐点 因供需格局改善 [1] - 港股作为全球估值洼地 中长期上行可期 [1] - 南向资金和外资有望持续流入港股市场 因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1] - 港股流动性宽裕环境未改变 基本面预期回升形成重要支撑 [1] 投资机会方向 - 关注业绩增速较高但估值处于中低水平的板块 包括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公用事业 [2] - 关注政策利好增多或持续发酵的板块 例如AI产业链和消费 [2] - 关注分红水平较高且能提供稳定回报的金融板块 [2] 企业盈利驱动因素 - 企业盈利修复来自国内政策力度较去年更大 [1] - 经济和政策稳定性更强推动企业稳健盈利 [1]
中国半导体供应链:二季度无晶圆厂库存下降,但三季度芯片供需更趋动态-China Semis Supply Chain_ 2Q saw lower fabless inventory, but 3Q chip supply_demand turning more dynamic
2025-09-15 01:49
**行业与公司** 行业聚焦中国半导体供应链 涵盖fabless IDM foundry OSAT 设备 硅片材料等细分领域 涉及公司包括中芯国际 华虹半导体 长电科技 通富微电 韦尔股份 兆易创新 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等数十家上市企业[1][8] **核心观点与论据** **2Q25业绩回顾** * 行业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6-21% 净利润率小幅复苏 fabless IDM平均净利润率从1Q25的12%升至13% foundry OSAT平均净利润率仍处于5%低位但较1Q的4%略有改善[1] * 半导体设备公司营收增速从1Q25的42%放缓至2Q25的28% 但平均净利润率从16%提升至19% 硅片供应商如NSIG和Lion Electronics仍在亏损 净利润率分别为-18%和-5%[1] * 库存显著改善 MCU 模拟 功率器件细分领域库存周转天数分别降至246天 139天和112天 较上季度减少16-48天 虽仍高于2022年前水平 但较2023-24年200-300天的水平已更健康[2] **3Q25供需动态** * 7月中国IC出货量126亿颗 同比增长10% 较6月-1%的收缩有所恢复 但需求增速仍低于供应增速 7月IC进口量增12% 国内制造量增25% 出口增17% 估算供应量增15% 供应增长自6月起已连续两个月超过需求增长[3] * NOR闪存价格仍疲软 7月全球均价0.39美元 环比降6% 同比降28% 但主要供应商库存已正常化 2Q25平均库存周转天数145天 低于150天的历史均值 有望支撑价格企稳[4] * 特种DRAM价格显著上涨 DDR4合约价7月涨约70% 8月涨约10% 4Gb DDR3合约价7月涨20% 8月涨50% 预计南亚科技和华邦电子将受益[4] **库存状况** * 逻辑芯片库存周转天数2Q25为225天 较1Q25峰值274天下降 但仍高于2Q17-2Q25平均173天[22][23] * MCU库存周转天数246天 自1Q23以来持续去化 但仍高于120-150天的历史平均水平[24][25] * 模拟芯片库存周转天数从1Q25的171天降至2Q25的139天 此前平均水平约100天[29] * 功率器件库存周转天数111天 已接近历史平均水平 显示库存正常化[26][27] * 内存公司库存周转天数降至228天 较2024年末/1Q25改善 但仍高于2021/22年的100多天水平[30][31] * 中芯国际库存仍高达260天 高于80-100天的历史平均水平 华虹半导体库存约90天 已回归平均水平[33][38] **共识预测与估值** * 共识预期2026年销售增长15-26% 净利润率进一步改善[9] * fabless公司预测基本无修正 foundry OSAT和内存2026年净利润预测遭中高个位数百分比下调 硅片材料2025年净利润预测下调8%[10] * 中国半导体供应链公司当前股价隐含50-60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53] * CSI IC指数截至9月较2024年1月上涨72% 超越CSI300指数32%的涨幅 但于8月底见顶后9月开始回调[54][55] * 细分板块估值:前端设备股平均35倍市盈率 vs 历史均值40倍 后端设备股平均50倍 vs 历史均值71倍 foundry供应商市净率约1.6-2.7倍 内存股平均54倍市盈率 vs 历史均值62倍 模拟半导体平均47倍 vs 历史均值72倍 OSAT股平均32倍 vs 历史均值37倍 逻辑芯片股平均118倍 vs 历史均值101倍 功率半导体平均39倍 vs 历史均值50倍[59][62][64][67][69][71][73][75][77] **其他重要内容** * 8月IC出口量达330亿颗 环比增5% 同比增26% 创历史新高[13][14] * 7月制造输出达470亿颗 同比增25% 创历史新高[15][16] * 8月IC进口量510亿颗 同比增2% 增速较2-7月的8-20%放缓[18] * 报告包含大量图表数据 详细展示各细分领域库存 价格 销售及估值趋势[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 * 报告末尾包含免责声明 冲突利益披露及缩写解释[5][6][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
研判2025!中国低空经济+巡检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市场规模、代表企业及前景展望:低空经济赋能巡检智能化多元化,有望推动行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5 01:20
低空经济行业概况 - 低空经济以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融合无人机和通用航空技术,涵盖载人、载货及作业等多场景,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发展空间广阔[4] -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总体规模突破5000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达6702.5亿元,预计2025年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1][4] - 行业覆盖空域通常为距地面1000米以内,可根据需要延伸至3000米,最大限度达6000米,形成"低空经济+农业""低空经济+巡检"等多元化应用场景[3][4] 低空经济+巡检行业定义与构成 - 低空经济+巡检依托无人机、直升机等飞行器在低空域执行巡检任务,具有高效灵活、应用广泛的优势,可降低人工成本和风险[1][3] - 调度中心作为核心指挥枢纽,统一调度航空器执行任务,无人机应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及VR/AR技术实现实时监测,直升机应用人工智能、遥感探测与激光雷达技术承担电力设施巡检[3] - 飞行器基于GPS定位与报警信息技术开展高速公路超速检测与疲劳提醒,数据回传至调度中心形成闭环指挥流程[3] 政策支持 - 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纳入战略新兴产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列为新质生产力[5] - 2024年3月四部门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重点推动电动垂直起降机适航取证和应用示范[5] - 2024年5月四川省出台政策措施,按项目投入30%给予财政支持,对破解"卡脖子"技术的项目支持比例提高至50%,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5]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金属材料、主控芯片、发动机等硬件,以及区块链、人工智能、VR/AR、遥感、激光雷达等软件与技术[6] - 产业链中游涵盖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与综合服务,无人机制造商和航空器制造企业是重要组成部分[6][7] - 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安防、环保、电力、交通、化工等[7] 核心硬件芯片 - 芯片是飞行控制、数据处理、任务执行与通信传输的核心硬件,承担飞行姿态调控、AI算法运算、图像处理等功能[9] - 中国芯片产量从2017年1564.58亿块增长至2024年4514.2亿块,年复合增长率16.34%,2025年1-7月产量2945.5亿块,同比增长20.49%[9] 下游安防应用 - 安防产业通过无人机、直升机搭载高清摄像、热成像、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实现全天候监控与智能识别[10] - 中国安防行业产值规模从2017年6200亿元增长至2024年107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12%[1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巡检行业市场规模约536.2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1200亿元[1][11] - 飞行器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电力线路、油气管道、农林、城市治理等领域巡检任务[1][11] 企业竞争格局 - 行业形成以头部企业为引领、专业化企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头部企业在品牌影响力、技术研发及市场份额占优势[12] - 代表企业包括大疆创新、纵横股份、蜂巢航宇、科比特创新、中飞艾维航空等[2][12] 重点企业分析 - 纵横股份专注于工业无人机研发生产,2025年上半年无人机业务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61.72%,主要产品包括CW-15、CW-25E等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12] - 大疆创新成立于2006年,主营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解决方案,应用领域覆盖公共安全、测绘、电力、石油与天然气等[13] 技术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机器视觉与边缘计算技术深度集成,实现数据实时处理与自主决策,提升复杂环境感知与多机协同能力[14] - 新型传感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推动行业向高效化、智能化发展[1][11] 应用场景拓展 - 应用场景从传统电力、能源管道巡查延伸至智慧城市管理、生态环保监测、交通设施巡检、农林状态评估及应急救援等新兴领域[15] - 定制化解决方案持续涌现,满足高空、地下、水域等复杂环境的专业化巡检需求[15] 系统集成发展 - 巡检设备、传感终端与数据分析平台加速整合,形成任务调度、实时监控、智能诊断和决策反馈于一体的操作系统[16] - 多源数据融合、数字孪生建模与云端协同成为标准配置,提供从数据采集到智能分析的全链路服务[16]
科创100ETF基金(588220)涨超3.6%,最新规模位居全市场同类第一
新浪财经· 2025-09-11 07:45
科创100ETF基金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1日15:00 科创100ETF基金(588220)上涨3.63% 最新规模57.64亿 位居全市场同类第一 [1] - 成分股源杰科技上涨15.65% 生益电子上涨13.80% 盛科通信上涨13.78% 东芯股份和杰华特等个股跟涨 [1] - 场外联接代码包括A类019861 C类019862 I类022845 [3] 半导体芯片行业动态 - 半导体芯片股走强 甲骨文2026财年第一财季未实现履约义务达4550亿美元 同比增长359% [1] - 全球AI算力竞赛持续升温 国产化替代与海外扩张双轮驱动 消费电子迎来AI创新周期与旺季需求复苏 [1] - 算力产业链为中长期高景气主线 半导体 消费电子 机器人等领域在创新驱动下业绩弹性显著 [1]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构成 - 指数选取科创板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 与科创50共同构成规模指数系列 [2]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东芯股份 华虹公司 百济神州等 合计占比23.82% [2] - 指数反映科创板市场不同市值规模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2]
港股半导体板块持续走高,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领涨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持仓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06:07
半导体板块市场表现 - AH两市半导体板块持续走强 A股海光信息触及20CM涨停 寒武纪涨近9% 港股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一度涨超5%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持仓股中联想集团、阿里巴巴、腾讯音乐涨幅居前 美团、理想汽车、哔哩哔哩、百度集团领跌 [1] 算力需求与行业景气度 - 甲骨文剩余履约义务飙升至4550亿美元 同比增长359% 主要源于与OpenAI、xAI、Meta等顶尖AI公司签订大规模云合同 [1] - 甲骨文上调本财年资本支出指引至约350亿美元以应对井喷需求 [1] - AI需求快速增长驱动全球半导体行业景气延续 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稳步扩张 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等细分行业保持增长 [1] 半导体行业财务表现 - 2025H1半导体上市公司整体营收与利润实现双增长 Q2单季度利润同环比增长 [1] - 半导体材料板块处于基本面改善与长期成长逻辑共振阶段 [1] 港股科技板块估值与流动性 - 恒生科技指数ETF为代表的港股科技板块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 [2]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叠加美国降息周期启动预期 港股9月或迎内外资共振 [2] - 外部流动性敏感的恒生科技板块有望迎来补涨行情 [2] 政策与技术驱动因素 - 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叠加阿里巴巴财报超预期 恒生科技从外卖内卷回归AI叙事 [2] - AI大模型快速迭代推动港股科技板块估值重构 [2]
恒生指数午盘跌0.29%,恒生科技指数跌0.09%,医药生物等板块走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04:21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29%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09% [1] 半导体行业 - 半导体板块涨幅居前 [1] - 中芯国际股价上涨超6% [1]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上涨近6% [1] - 上海复旦股价上涨近6% [1] 医药生物行业 - 医药生物板块走低 [1] - 翰森制药股价下跌9.18% [1] - 中国生物制药股价下跌5.46% [1] 汽车行业 - 汽车板块走低 [1]
华虹公司股价涨5.08%,金信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3万股浮盈赚取114.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3:24
股价表现 - 9月11日股价上涨5.08%至71.77元/股 成交额达11.61亿元 换手率4.06% 总市值1244.22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和香港中环 2005年1月21日成立 2023年8月7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特色工艺晶圆代工 提供嵌入式/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功率器件、模拟与电源管理、逻辑与射频等工艺平台 [1] - 收入构成:集成电路晶圆代工94.60% 其他4.78% 租赁收入0.62% [1] 基金持仓情况 - 金信转型创新混合A(002810)二季度增持13.7万股 现持有33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4.41% 为第二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规模1.29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30.62% 近一年收益89% 成立以来收益193.19% [2] - 9月11日该基金持仓浮盈约114.51万元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黄飙累计任职4年112天 管理规模12.38亿元 最佳回报116.46% 最差回报12.8% [3] - 基金经理杨超累计任职4年125天 管理规模20.83亿元 最佳回报59.06% 最差回报-22.52% [3]
华虹公司股价涨5.08%,同泰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893股浮盈赚取3098.71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3:24
股价表现 - 9月11日股价上涨5.08%至71.77元/股 成交额11.61亿元 换手率4.06% 总市值1244.22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21日 于2023年8月7日上市 总部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和香港中环 [1] - 主营业务为特色工艺晶圆代工 提供嵌入式/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功率器件、模拟与电源管理、逻辑与射频等工艺平台 [1] - 收入构成:集成电路晶圆代工94.60% 其他4.78% 租赁收入0.62% [1] 基金持仓情况 - 同泰同欣混合A(013657)二季度减持647股 现持有893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14% 位列第八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3098.71元 最新规模2986.42万元 [2] - 基金今年以来收益3.63% 近一年收益9.15% 成立以来亏损3.35%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马毅累计任职11年179天 现任管理规模60.63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47.12% 最差回报-0.63% [3]
2025年上半年财报总结:AI驱动电子行业迎来新一轮业绩爆发
银河证券· 2025-09-10 13:42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推荐"并维持 [3] 核心观点 - AI驱动电子行业迎来新一轮业绩爆发 行业整体处于复苏和增长周期 [3][5] - 半导体领域需求周期向上 AI成为核心增长动力 [5] - 消费电子在AI加持下迎来新的成长机遇 新型产品如AR、折叠屏、AI眼镜等有望开启创新浪潮 [5] - PCB行业受益AI资本开支需求爆发 业绩实现高增长 [5] - 投资建议关注算力相关板块及国产替代、创新终端领域 [5] 半导体行业总结 - 模拟芯片设计板块2025H1营收244.05亿元 同比增长13.12% 归母净利润5.02亿元 同比增长280.49% [7] - 数字芯片设计板块2025H1营收871.29亿元 同比增长24.72% 归母净利润90.50亿元 同比增长35.32% [16] - 功率半导体2025Q2净利润28.73亿元 同比增长45.3% 环比增长32.1% [26] - 半导体制造板块2025Q2营收278.57亿元 同比增长16.1% 净利润7.47亿元 同比增长49.7% [34] - 半导体设备板块2025H1营收415.09亿元 同比增长30.6% 归母净利润66.31亿元 同比增长19.8% [47] - 半导体材料板块2025H1营收224.16亿元 同比增长11.79% 归母净利润14.37亿元 同比增长8.89% [50] - 半导体封测板块2025H1营收458.64亿元 同比增长18.73% 归母净利润15.42亿元 同比增长3.5% [56] 消费电子行业总结 - 品牌消费电子板块2025H1营收666.44亿元 同比增长2.01% 归母净利润36.50亿元 同比下降30.58% [60] - 安克创新营收128.67亿元 同比增长33.36% 净利润11.67亿元 同比增长33.8% [60][61] - 影石创新营收36.71亿元 同比增长51.17% [60][61] - 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板块2025H1营收8135亿元 同比增长27% 归母净利润292亿元 同比增长24.69% [62] - AI驱动消费电子创新 AI PC、AI手机、智能穿戴等终端加速普及 [65] 元器件及光电子行业总结 - PCB板块2025H1营收1334.56亿元 同比增长25.17% 归母净利润124.65亿元 同比增长58.51% [66] - 生益电子营收同比增长91% 净利润同比增长452.1% [66][67] - 胜宏科技营收同比增长86% 净利润同比增长366.9% [66][67] - 沪电股份AI服务器和HPC相关PCB产品同比增长25.34% 高速网络交换机PCB产品同比增长约161.46% [5][68] - 深南电路在AI领域订单取得显著增长 [5][68] 投资建议 - 下半年继续看好算力相关的PCB、国产算力、IP授权、芯片电感等 [5] - 2026年或成为折叠屏市场复苏的关键年 苹果折叠产品有望带动市场需求 [5] - 新型可穿戴设备有望推动市场复苏 AI+AR技术成熟 智能眼镜或成下一代主流计算终端 [5] - 建议关注寒武纪、海光信息、中芯国际、北方华创、拓荆科技、长电科技、胜宏科技、沪电股份、生益科技、生益电子、铂科新材、恒玄科技、瑞芯微、乐鑫科技、兆易创新、水晶光电、宜安科技、捷邦科技、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公司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