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虹公司(688347)

搜索文档
英伟达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香港黄金盗窃案已有13人被捕|南财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23:44
宏观经济 - 商务部回应中美TikTok框架共识 反对科技经贸问题政治化[1] - 卫健委与财政部印发育儿补贴制度管理规范 明确申请审核流程及发放渠道[1] -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1-8月出入境人员4.6亿人次 同比上升14.9%[1] - 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营收总额51.1万亿元 平均营收首次突破千亿达1022.2亿元[1] - 科技部: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48% 研发强度2.68%超欧盟平均水平[1] 资本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跳水 上证跌1.15%至3831.66点 深证跌1.06% 创业板跌1.64% 全天成交3.17万亿元[3] - 港股恒生指数跌1.35% 恒生科技指数跌0.99% 南向资金净买入62.88亿港元 美团获净买入14.12亿港元[3] - 上交所通报天普股份异常波动 对相关投资者采取暂停账户交易等监管措施[3] - 高盛维持A股和H股"超配"评级 预测未来12个月分别有8%和3%上涨空间[4] - 年内券商发债规模达1.14万亿元 远超去年同期6937亿元 7月1日至9月17日发债5438亿元占比47%[4] 科技与制造业 - 英伟达投资50亿美元于英特尔 每股23.28美元 合作定制x86 CPU用于AI基础设施平台[5] - 华为公布芯片路线图:昇腾950PR于2026Q1推出 鲲鹏950于2026Q4推出 鲲鹏960于2028Q1推出[6] - DeepSeek声明警惕"算力租赁"诈骗 强调从未要求用户向个人账户付款[6] - 富临精工与宁德时代签订15亿元预付款协议 锁定磷酸铁锂供应[6] - 深圳华强为宇树科技提供电子元器件[6] 国际市场 - 美国三大股指齐创新高 道指涨0.27% 标普500涨0.48% 纳指涨0.94% 英特尔单日涨超22%[7]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 市场预期年内仍有两次降息[7] - 美英签署科技合作协议 美科技公司对英投资或创造超5000个岗位[7] - 美国最高法院将于11月5日听取特朗普政府关税合法性辩论[7]
资金动向 | 北水连续20日净买入阿里巴巴,抛售华虹半导体超11亿港元
格隆汇· 2025-09-18 14:03
南下资金流向 - 净买入美团-W 14.12亿港元 连续4日累计净买入49.0023亿港元 [1] - 净买入阿里巴巴-W 12.1亿港元 连续20日累计净买入561.0089亿港元 [1] - 净买入泡泡玛特12.07亿港元 [1] - 净买入小米集团-W 6.6亿港元 [1] - 净买入香港宽频4.27亿港元 [1] - 净买入优必选1.71亿港元 [1] - 净卖出华虹半导体11.65亿港元 [1] - 净卖出腾讯控股4.18亿港元 [1] - 净卖出中芯国际2.77亿港元 [1] 个股交易数据 - 阿里巴巴-W 股价下跌2.0% 沪股通净买入3.15亿港元 成交额131.63亿港元 [4] - 中芯国际 股价上涨2.7% 沪股通净卖出3.95亿港元 成交额90.44亿港元 [4] - 腾讯控股 股价下跌3.0% 沪股通净卖出9.40亿港元 成交额56.34亿港元 [4] - 美团-W 股价上涨0.3% 沪股通净买入5.68亿港元 成交额44.40亿港元 [4] - 小米集团-W 股价下跌1.7% 沪股通净买入2.80亿港元 成交额35.18亿港元 [4] - 优必选 股价下跌1.5% 沪股通净卖出0.44亿港元 成交额29.96亿港元 [4] - 华虹半导体 股价上涨8.6% 沪股通净卖出7.45亿港元 成交额26.60亿港元 [4] - 泡泡玛特 股价上涨4.6% 沪股通净买入7.43亿港元 成交额23.52亿港元 [4] 机构观点与公司动态 - 高盛上调阿里巴巴云端估值至每ADS 43美元 目标价升至174港元 基于2026财年云端增长假设上调至30%-32% [5] - 摩根士丹利看好泡泡玛特差异化商业模式 认为增加供应将扩大客户基数而非负面因素 类比宝可梦产能扩张案例 [5] - 小米集团宣布未来5年研发投入加码至2000亿人民币 小米17系列产品全面对标iPhone [6]
净买入约63亿港元 流入美团和阿里减持华虹半导体
新浪财经· 2025-09-18 10:41
南向资金整体流向 - 南向资金单日成交额达2105.50亿港元 较前一日大幅放量近320亿港元[2] - 南向资金占恒指成交总额比例达50.94% 占比超过五成[2] - 全天净买入62.88亿港元 其中沪港股通净买入19.07亿港元 深港股通净买入43.82亿港元[2][4] 个股资金净流入情况 - 美团-W获净买入14.12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5.68亿元 深股通净买入8.44亿元[2][6]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12.1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3.15亿元 深股通净买入8.95亿元[2][6]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12.07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7.43亿元 深股通净买入4.65亿元[2][6]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6.61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2.80亿元 深股通净买入3.81亿元[2][6] 个股资金净流出情况 - 华虹半导体遭净流出11.65亿港元 沪股通净流出7.45亿元 深股通净流出4.20亿元[2][6] - 腾讯控股遭净流出4.18亿港元 沪股通净流出9.40亿元 深股通净流入5.22亿元[2][6] - 中芯国际遭净流出2.77亿港元 沪股通净流出3.95亿元 深股通净流入1.17亿元[2][6] 个股价格表现与资金趋势 - 美团-W股价上涨0.29% 但短线资金呈流出趋势 前5日减持1237万股[3] - 阿里巴巴-W股价下跌1.98% 短线资金持续流入 前5日加仓1.20亿股[3] - 泡泡玛特股价上涨4.62% 短线资金延续流出趋势 前5日减持397万股[3] - 小米集团-W股价下跌1.73% 短线资金延续流出趋势 前5日减持2099万股[3] - 华虹半导体股价大涨8.62% 短线资金趋势不明 前5日加仓1069万股[3] - 腾讯控股股价下跌2.95% 短线资金趋势不明 前5日减持82万股[3] - 中芯国际股价上涨2.66% 短线资金以流入为主 前5日加仓2057万股[3]
高盛:升华虹半导体评级至“买入” 目标价上调至68.1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8 08:32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华虹半导体评级从"中性"升至"买入" 目标价上调28%至68.1港元 [1] 核心看好理由 - AI应用带来新增长机遇 包括数据中心电源管理芯片和边缘AI设备成熟制程芯片 [1] - 过去数季度高产能利用率支撑价格改善 [1] - 国内客户需求扩张及"中国制造为中国"趋势推动长期需求 [1] - 持续的产能扩张与技术节点升级 预计2027年导入28纳米制程 [1] 估值与增长预期 - 现价对应2026年预测市盈率43倍 处于历史估值区间 [1] - 2025至2029年预测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63% 当前估值仍有上行空间 [1] 行业投资偏好 - 在中国半导体板块中更青睐具AI及先进技术曝光度且竞争格局较温和的企业 [1] - 2月上调中芯国际评级 3月上调芯原股份及中微公司评级 [1] - 4月上调寒武纪-U评级 7月上调浪潮信息评级 [1] - 6月将华勤技术列入确信买入名单 8月首次覆盖锐捷网络给予"买入"评级 [1]
高盛:升华虹半导体(01347)评级至“买入” 目标价上调至68.1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8:30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华虹半导体评级从"中性"升至"买入" 目标价上调28%至68.1港元 [1] 增长驱动因素 - AI应用带来新增长机遇 包括数据中心电源管理芯片和边缘AI设备成熟制程芯片 [1] - 过去数季度高产能利用率支撑价格改善 [1] - 国内客户需求扩张及"中国制造为中国"趋势推动长期需求 [1] - 持续产能扩张与技术节点升级 预计2027年导入28纳米制程 [1] 估值与盈利前景 - 现价对应2026年预测市盈率43倍 处于历史估值区间 [1] - 2025至2029年预测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63% 当前估值仍有上行空间 [1] 行业偏好与可比公司 - 高盛在中国半导体板块中更青睐具AI及先进技术曝光度且竞争格局较温和的企业 [1] - 2月上调中芯国际评级 3月上调芯原股份及中微公司评级 4月上调寒武纪-U评级 [1] - 7月上调浪潮信息评级 6月将华勤技术列入确信买入名单 8月首次覆盖锐捷网络给予"买入"评级 [1]
晶圆代工半年报:晶合集成毛利率优于另外两家 新品导入推动产品结构优化
新浪财经· 2025-09-18 08:23
行业整体复苏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行业在AI技术爆发和消费补贴刺激下走出底部呈现复苏态势 [1]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商合计营收417.18亿美元环比增长14.6% [1][3] - 行业整体进入复苏区间但业内分化加剧台积电市占率持续提升而其他厂商份额普遍下降 [1] 台积电市场地位强化 - 台积电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302.39亿美元环比增长18.5%全球市占率达70.2%环比提升2.6个百分点 [1][3] - AI与HPC需求爆发使竞争重点从先进制程转向先进封装CoWoS和SoIC等三维封装成为AI芯片出货量稀缺环节 [1] - 台积电在先进制程与先进封装领域具备绝对领先优势其综合服务能力加深客户绑定并挖深企业护城河 [1] 中国晶圆代工厂商表现 - 中国晶圆代工厂商专注成熟制程规模化2025年上半年库存出清基本完成价格压力缓解营收与盈利能力出现恢复 [4]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中芯国际23.14%华虹公司19.09%晶合集成18.21% [4] - 毛利率表现晶合集成25.76%中芯国际21.91%华虹公司17.57%中芯国际毛利率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 [4] 主要厂商发展战略 - 中芯国际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33亿美元保持每年新增5万片12英寸产能扩张节奏 [5] - 华虹公司聚焦功率半导体等特色工艺二季度模拟与电源管理收入同比增长59.3%占比提升7.4个百分点至28.5% [5] - 晶合集成凭借显示驱动芯片优势拓展CIS和MCU市场40nm高压OLED显示驱动芯片已批量生产28nm产品预计2025年底风险量产 [5] 晶合集成业务结构 - 按制程节点分类55nm占比10.38%90nm占比43.14%110nm占比26.74%150nm占比19.67%40nm开始贡献营收 [6] - 按应用产品分类DDIC占比60.61%CIS占比20.51%PMIC占比12.07%MCU占比2.14%Logic占比4.09%CIS和PMIC占比不断提升 [6] - OLED DDIC发展前景广阔2024年出货量8.35亿颗2025年Q1和Q2分别为1.85亿颗和2.01亿颗预计2030年达10.84亿颗年复合增长率4.5% [6]
晶圆代工半年报:华虹公司产能利用率持续超100% 关注华力微注入预期
新浪财经· 2025-09-18 08:21
行业整体复苏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行业在AI技术爆发和消费补贴刺激下走出底部呈现复苏态势 [1]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商合计营收达417.18亿美元环比增长14.6% [1][3] - 行业复苏伴随分化加剧台积电市占率环比提升2.6个百分点至70.2%其余九大厂商份额均下降 [1][3] 台积电领先优势强化 - 台积电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302.39亿美元环比增长18.5%全球市占率达70.2% [1][3] - AI与HPC需求爆发使竞争重点从先进制程转向先进封装CoWoS和SoIC等三维封装成为AI芯片出货关键 [1] - 台积电在先进制程与先进封装领域具绝对领先优势综合服务能力加深客户绑定强化护城河 [1] 中国厂商成熟制程复苏与扩产 - 中国晶圆代工厂聚焦成熟制程规模化2025年上半年库存出清基本完成产能利用率大幅恢复 [4] - 华虹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产能利用率达108.3%创2023年以来新高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折合8寸产能新增22K/M和34K/M [4] - 华虹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9.186亿美元其中8.546亿美元用于Fab 9建设 [5] 华虹公司业绩与整合进展 - 华虹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80.18亿元同比增长19.09%毛利率同比优化1.23个百分点至17.57% [5] - 华虹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华力微97.4988%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实现工艺互补 [5][6] - 华力微拥有中国大陆第一条12英寸生产线工艺覆盖65/55和40nm节点月产能3.8万片 [6] - 交易后华虹公司与华力微在65/55nm制程实现业务分工逻辑与射频平台由华力微承接 [6]
华虹半导体获高盛上调评级,午后涨超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6:17
港股市场表现 - 9月18日午后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跟随指数转跌[1] - 科网股涨跌不一 半导体板块表现活跃 华虹半导体逆势上涨超9%[1] - 持仓股中华虹半导体 ASMPT 中芯国际 地平线机器人涨幅居前 小鹏汽车 阿里健康 商汤 腾讯控股领跌[1] 华虹半导体评级上调 - 高盛集团上调华虹半导体评级 对该公司看法更加积极[1] - 主要驱动力包括人工智能应用带来的增长机遇 数据中心用PMIC和边缘AI设备用成熟节点IC需求增加[1] - 过去几个季度高利用率支撑定价改善 国内客户增长及"中国为中国"生产趋势带来可持续长期需求扩张[1] - 技术节点迁移带来持续产能扩张 预计2027年进入28nm工艺[1] 恒生科技指数展望 - AI推动恒生科技指数站上6300点大关[1] - 美联储降息重启 南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1] - 内外资共振及AI叙事回归共同催化 恒生科技估值重构可期[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被建议作为布局中国AI核心资产工具[1]
大行评级|高盛:上调华虹半导体目标价至68.1港元 评级升至“买入”
格隆汇· 2025-09-18 03:46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华虹半导体评级从"中性"升至"买入" [1] - 目标价上调28%至68.1港元 [1] 增长驱动因素 - AI应用带来新增长机遇包括数据中心电源管理芯片和边缘AI设备成熟制程芯片 [1] - 过去数季度高产能利用率支撑价格改善 [1] - 国内客户需求扩张及中国制造为中国趋势推动长期需求 [1] 技术发展与产能规划 - 持续的产能扩张与技术节点升级 [1] - 预计2027年导入28纳米制程技术 [1] 行业偏好与竞争格局 - 高盛在中国半导体板块中更青睐具AI及先进技术曝光度的企业 [1] - 偏好竞争格局较温和的企业 [1]
滚动更新|A股三大指数全线翻红 科创50指数涨超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2:45
美联储降息后市场反应 -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 [1] 主要指数表现 - 三大指数全线翻红 此前创业板指一度跌超1% [1] - 科创50指数涨超4% [1][3] - 恒生指数突破27000点关口 创2021年7月以来新高 [4] 半导体行业表现 - 半导体产业链涨势扩大 多股创新高 [2][5] - 中芯国际AH股双双涨超6% 续创历史新高 [2] - 海光信息涨超7% 北方华创涨超5% 均创历史新高 [2][3] - 瑞芯微涨停 汇成股份涨停 利扬芯片涨超10% [2][5] - 灿芯股份 盛科通信 翱捷科技 华虹公司 中微公司跟涨 [5] 个股表现 - 科创权重股中微公司涨超8% 海光信息涨超7% 中芯国际涨超6% [1][3] - 沪深京三市上涨个股超2100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