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寒武纪(688256)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板百元股达70只,寒武纪-U股价最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2:44
科创板整体股价表现 - 科创板平均股价为40.59元 [1] - 397只股票上涨 186只股票下跌 [1] - 70只股票收盘价超过100元 143只股票价格在50元至100元之间 151只股票价格在30元至50元之间 [1] 高价股表现 - 寒武纪-U以1440.10元成为科创板最高价股票 涨幅0.01% [1] - 茂莱光学和源杰科技分别以406.44元和369.20元位列高价股第二和第三 [1] - 科创板百元股平均上涨1.62% 46只上涨 24只下跌 [1] - 普冉股份单日涨幅达20.00% 龙芯中科上涨14.89% 步科股份上涨12.72% [1][2][3] - 泽璟制药下跌5.37% 浙海德曼下跌4.66% 热景生物下跌3.85% [1] 行业分布特征 - 电子行业百元股数量最多 达32只 [2] - 医药生物行业13只 计算机行业9只 [2] - 电力设备、机械设备、通信等行业均有分布 [2][3] 资金流向数据 - 科创板百元股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入2376.85万元 [2] - 龙芯中科净流入35754.24万元 澜起科技净流入25330.26万元 纳芯微净流入19643.32万元 [2] - 中芯国际净流出43769.46万元 中微公司净流出24265.96万元 百济神州净流出11286.39万元 [2] 融资融券情况 - 百元股融资余额合计862.03亿元 [2] - 寒武纪-U融资余额145.20亿元 中芯国际融资余额127.46亿元 海光信息融资余额83.37亿元 [2] - 融券余额合计3.96亿元 [2] - 海光信息融券余额0.48亿元 寒武纪-U融券余额0.44亿元 芯原股份融券余额0.35亿元 [2] 发行溢价表现 - 科创板百元股相对发行价平均溢价389.35% [1] - 寒武纪-U溢价2136.53% 百利天恒溢价1347.04% 安集科技溢价1305.90% [1]
A股“易中天”、“纪连海”暴涨!这些基金“赚翻”了
天天基金网· 2025-09-16 10:26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产业迅猛发展催生算力需求爆发 推动CPO概念和算力硬件端龙头股业绩高速增长 形成"易中天"和"纪连海"两大热门投资主题[2] 公司业绩表现 - 新易盛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4% 归母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1] - 中际旭创营业收入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 归母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0%[1] - 天孚通信营业收入24.56亿元同比增长57.84% 归母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37.46%[1] - 寒武纪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增长295.82%[1] - 工业富联营业收入3607.60亿元同比增长35.58% 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1%[1] - 海光信息营业收入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 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1] 行业发展趋势 - 国产算力实现从模型到芯片再到代工等多个核心环节的突破性进展[2] - 国内大模型应用加快落地带动推理需求持续增长[2] - 互联网巨头 国企 地方政府持续加大AI投入为国产芯片提供广阔市场[2] 市场交易状况 - 电子和通信行业成交占比达25.6% 基本达到2023年以来历轮行情最高水平[2] - 电子和通信行业成交占比/自由流通市值之比为1.49 低于历史1.7以上的极值水平[2] - 通信行业内部成交额前20%个股成交占比70% 电子行业为68% 近期有所上升但未达历史极值[2] 投资机构观点 - 算力股业绩强劲 估值健康 符合机构投资偏好 抱团行为继续加深[2] - 极致的抱团往往孕育风险 一旦预期兑现或落空可能引发大量卖出[3]
2025年第37周计算机行业周报:Qwen3-Next开源发布有望加速AI应用落地-20250916
长江证券· 2025-09-16 09:46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维持[7] 核心观点 - 计算机板块经历大幅回调后反弹 上周上涨3.47% 在长江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位 两市成交额占比7.79%[2][4][16] - Qwen3-Next开源发布实现模型架构突破 800亿参数仅激活30亿参数 训练成本大幅降低 推理效率提升7-10倍[6][34][37] - 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指引发布 涵盖16个申报领域和52个申报方向 重点关注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机遇[11][21][24][26] - 商务部启动对美国集成电路领域反歧视调查 涵盖2018年以来美对华芯片限制措施 利好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11][27][31][32][33] 上周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报收3870.60点 整体上涨1.52%[4][16] - 计算机板块算力相关标的活跃 淳中科技上涨52.91% 开普云上涨36.96% 杰创智能上涨20.40% 中科曙光上涨18.84%[18][19] - 板块成交额表现:9月8日1651亿元 9月9日1490亿元 9月10日1432亿元 9月11日10259亿元 9月12日9178亿元[17][20] 重点投资方向 - 中国推理算力产业链 重点推荐寒武纪[2][6][33] - 阿里云产业链[2][6] - 云服务厂商[2][6] - IDC领域 重点关注与腾讯 阿里 字节等大厂合作的IDC厂商[2][6] - 交通信息化领域 关注具备技术储备和低空 车路云布局的公司[21][26] - 国产AI芯片全产业链[27][33] 技术突破详情 - Qwen3-Next采用Gated DeltaNet混合注意力机制(75%层使用Gated DeltaNet 25%保留标准注意力)[35] - 采用高稀疏度MoE架构 总参数量800亿 推理仅激活约30亿参数 专家数扩展到512个(10路由专家加1共享专家)[35] - 引入Multi-Token Prediction机制 提升推理效率[35] - 训练成本大幅降低:Base模型训练所需GPU Hours不到Qwen3-30A-3B的80% 仅需Qwen3-32B的9.3%计算资源即取得更优性能[37] - 模型性能表现:MMLU得分84.72 MMLU-Pro得分66.05 BBH得分87.13 MATH得分62.36[41]
A股科技树,轮流开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7:36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9月16日沪指在3900点关口蓄势 日K线呈现三根小阴线 但科技主线板块轮番走强[1] - 科技板块呈现"百花争艳"态势 包括半导体、算力、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多领域表现活跃[1] 半导体板块 - 寒武纪午后一度上涨超过6% 股价重回1500元关口[1] - 液冷服务器概念持续走强 淳中科技走出6天5板行情 公司澄清业务仅涉及液冷测试平台等测试环节 不涉及生产制造 但市场追捧力度不减 年内股价涨幅达180.55%[1] 算力板块 - 华胜天成出现涨停 中科曙光大涨超过7%[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特斯拉CEO马斯克于9月12日以372.37美元至396.54美元价格购入257万股公司股票 价值约10亿美元 此为2020年2月以来首次增持[4] - 豪恩汽电盘中突破200元/股大关 续创历史新高 最终报收193.06元 当日上涨8.37% 最高价203.15元 成交金额18.51亿元[5] - 万向钱潮、朗博科技、均胜电子等个股均出现涨停[4] - 宁德时代昨日创新高后小幅下跌 报收353.42元 成交额达133.26亿元[5] 行情轮动分析 - 行情发展需要主线引领 主线确立的量化线索是股票上涨集中度提升 资金需形成合力与接力而非四面出击[6] - 主线行情向纵深发展时 内部分化最严重行业/主题的滞涨股票将有显著补涨需求[6] - 主线行情沿产业链进行价值传导 由表及里从终端应用向上游材料资源传导 由点到面从核心环节向周边领域扩散[7] - 9月是行业轮动强度上行的传统窗口 市场倾向于轮动扩散寻找机会 近期科技产业趋势连续催化维持市场热度[7] - 9月上半月"股价-业绩相关性"为负 市场交易预期 下半月业绩对股价影响开始提升[7] 投资策略建议 - 关注半导体自主可控主线 催化因素包括美新清单、中方反倾销、大基金三期首单落地、存储涨价20%-30% 重点领域包括模拟芯片国产替代率低于15%、存储模组受益涨价、先进封装与光刻胶业绩环比扭亏[8] - 关注新能源车主线 特别是智能驾驶与固态电池 催化因素包括八部门文件明确2026年L3级智能网联车规模化落地、特斯拉FSD入华预期 重点方向包括车规MCU、激光雷达、域控制器及固态电池产业链[8] - 关注生物医药主线 催化因素包括国常会强调加快生物医学技术转化、创新药医保谈判简易续约规则落地 重点关注海外授权管线丰富、临床数据将于Q4公布的小市值公司[8]
收盘|创业板指涨0.68%,全市场超3600只个股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9-16 07:32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34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640亿元 [1] - 三大股指集体收涨,上证指数报3861.87点涨0.04%,深成指报13063.97点涨0.45%,创业板指报3087.04点涨0.68% [1] - 全市场超3600只个股上涨,1600余只个股下跌 [1] 板块表现 - 互联网电商板块领涨4.33%,主力资金净流入12.60亿元 [4][5] - 电机板块涨3.62%,人形机器人概念涨3.58%并获主力资金净流入95.76亿元 [4][5] - 汽车产业链表现活跃,汽车热管理涨3.28%,一体化压铸涨3.12%,汽车零部件涨3.03% [5] - 养殖业板块走弱,猪肉概念跌1.93%,养鸡概念跌1.50%,主力资金净流出超28亿元 [4][5] - 小金属板块跌1.16%,主力资金净流出43.14亿元 [5] 个股表现 - 互联网电商个股强势,丽人丽妆涨停,青木科技、跨境通涨超7% [5] -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活跃,恒帅股份、安培龙等20%涨停 [5] - 北方稀土跌4%且遭主力抛售20.14亿元,寒武纪股价触及1500元后回落至1440元 [6][7] - 唯科科技、晶华新材等多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6]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计算机、机械设备、电子板块 [7] - 华胜天成、中科曙光分别获主力净流入18.56亿元和13.25亿元 [7] - 有色金属、电力设备板块遭主力资金净流出,新易盛、中信证券分别被抛售15.1亿元和12亿元 [7] 机构观点 - 多重因素支持中国资产表现,无风险收益下沉和制度变化支撑估值 [8] - 短期调整与结构性机会并存,看好科技成长、金融及周期品领域 [8] - 消费复苏背景下关注契合"情绪消费"主题的龙头公司 [8]
从“寒王”到工业富联,还有这些公司收获AI红利
搜狐财经· 2025-09-16 07:23
行业趋势 - 大模型技术成为热点 低成本开源模型如DeepSeek推动AI商业化落地 使整个AI生态受益 [1] - 生成式AI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支出快速增长 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达29% 2028年全球AI支出预计达6320亿美元 [12] 寒武纪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 净利润10.38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3] - 大模型驱动AI芯片需求旺盛 国产替代加速 公司市值超6000亿元 [4] 工业富联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607.6亿元 同比增长35.58% 净利润121.13亿元 同比增长38.61% [5] - 算力服务成为最大营收板块 占比超60% 市值达1.18万亿元 年内累计涨幅190% [5] 商汤科技业务转型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23.58亿元 同比增长36% 生成式AI收入18.15亿元 同比增长73% 占比提升至77% [6] - 总算力规模达2.5万PetaFLOPS 成功从传统AI向生成式AI转型 [6] 云从科技战略调整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69亿元 同比增长40% 亏损收窄至2.3亿元 同比减少35% [7][8] - 以"AI智能体+行业大模型"为核心战略 推动技术向制造、能源等行业延伸 [8] 科大讯飞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9亿元 同比增长17% 智慧教育业务收入35.31亿元 同比增长23.47% 占比32.36% [9] - 推出40亿元定增预案 其中8亿元用于星火教育大模型开发 3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10] 金蝶国际AI融合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1.92亿元 同比增长11.2% 云服务收入26.73亿元 同比增长11.9% [11] - AI合同签约金额超1.5亿元 目标2030年AI收入占比达30% 预计2025年实现扭亏为盈 [11]
全市场都在交易Capex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9-16 07:04
核心观点 - AI资本开支激增推动科技公司市值增长和行业变革 甲骨文因披露4500亿美元RPO订单及上调资本支出指引 市值单日暴涨约2700亿美元至9700亿美元[2] 联合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财富单日增长1000亿美元成为新首富[2] - 科技巨头竞相扩大AI基础设施投入 Meta宣布2028年前在美国投入至少600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2] 阿里巴巴计划三年内投入3800亿人民币于AI和云计算[5] - AI产业链上游企业业绩显著提升 寒武纪半年度营收增长43倍[10] 中际旭创营收增长36.81%[10] 胜宏科技净利润增长366.89%且股价一年涨5倍[10] - Capex投入被视为科技公司未来看涨期权 通过替代Opex实现降本增效[11] 但存在创收缺口风险 英伟达每500亿美元GPU需创造2000亿美元收入才能覆盖成本[17] - 科技行业商业模式向重资产转型 Meta固定资产占比从2020年28.64%升至2024年44%[20] 接近特斯拉37.96%的水平[20] 行业资本开支趋势 - 美国四大科技巨头季度资本开支从2023年初不足400亿美元增至近1000亿美元[14] - 微软两个财报年累计AI资本开支达1400亿美元[17] 2026财年计划"进一步适度增长"[17] 但AI业务年化收入仅超130亿美元[17] - 行业面临互联网泡沫时期相似风险 1996-2000年美国光缆里程从100万英里增至1000万英里[23] 世通和Global Crossing因过度举债建设最终破产[23] 企业战略与市场影响 - 科技公司通过裁员控制成本以支持AI长期投入 英特尔裁员15%[12] 谷歌主管人数减少35%[12] 微软启动年内第二轮裁员[12] - 当前市场逻辑分裂 趋势投资者持续押注Capex增长[24] 价值投资者等待泡沫出清后的真正机会[24] - 新一代基建参与者拥有更稳固核心业务支撑 相比世纪初企业更具烧钱能力[23]
寒武纪-U成交额超上一日全天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06:49
成交表现 - 截至14:16成交额达165.99亿元 超上一交易日全天165.64亿元 [2] - 最新股价上涨1.25% 换手率为2.69%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6年03月15日 注册资本41835.0224万元人民币 [2]
寒武纪高居A股成交榜第二!中美会谈成果公布+腾讯云适配国产芯片,科创人工智能ETF盘中拉升2.7%
新浪基金· 2025-09-16 06:29
市场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场内价格盘中上涨2.75%,现涨1.94% [1] - 奥比中光股价上涨超过8%,星环科技、复旦微电上涨超过4%,云天励飞、福昕软件、寒武纪上涨超过3% [1] - 寒武纪实时成交额超过150亿元,位居A股成交榜第二位 [1] 行业动态 - 中美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经贸合作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1]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将复旦微等23家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 [1] - 中国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1] - 腾讯云宣布全面适配主流的国产芯片,并通过异构计算平台的软件能力整合不同类型的芯片提供高性价比的AI算力 [1] 投资观点 - 海外大厂持续加大资本开支,全球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 [2] - 国外算力封锁加速国内市场算力国产替代进程,国产算力业务有望迎来新机遇 [2] - 国内大模型迭代会跟上海外,国产芯片供应比例逐渐提高 [2] - 科创人工智能ETF具备政策支持、国产替代和高弹性三大亮点 [3] - 标的指数重点布局国产AI产业链,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71.66%,半导体行业权重占比54.1% [3] 技术信号 - MACD金叉信号形成,部分个股涨势良好 [5]
寒武纪股价涨5.14%,国联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6000股浮盈赚取44.4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6:08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6日寒武纪股价上涨5.14%至1514.04元/股 成交额达150.61亿元 换手率2.44% 总市值6333.99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研发设计销售 收入构成云端产品线占99.62% 边缘产品线占0.05% IP授权及软件占比0% [1] 基金持仓情况 - 国联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A基金持有6000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7% 位列第二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4.3亿元 成立以来收益率28.26% [2] - 当日该基金持仓浮盈约44.42万元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王喆任职6年307天 管理规模27.9亿元 最佳基金回报106.32% 最差回报-9.24% [3] - 基金经理黄磊鑫任职159天 管理规模8.31亿元 最佳基金回报29.78% 最差回报-5.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