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明康德(603259)
icon
搜索文档
医疗服务板块9月17日涨0.02%,益诺思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6.2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7 08:45
板块整体表现 - 医疗服务板块当日微涨0.02%,上证指数上涨0.37%至3876.34点,深证成指上涨1.16%至13215.46点 [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益诺思领涨8.65%,美迪西领跌5.41% [1][2] - 板块资金呈现主力净流出6.26亿元,游资净流入1.44亿元,散户净流入4.82亿元 [2] 涨幅居前个股表现 - 益诺思(688710)收盘46.85元,涨幅8.65%,成交量4.62万手,成交额2.07亿元,主力净流入2606.21万元占比12.61% [1][3] - 新里程(002219)收盘2.49元,涨幅4.18%,成交量256.85万手,成交额6.38亿元,主力净流入3830.06万元占比6% [1][3] - 普蕊斯(301257)收盘50.33元,涨幅3.52%,成交量5.07万手,成交额2.49亿元,主力净流入543.98万元占比2.18% [1][3] - 药明康德(603259)收盘109.29元,涨幅2.09%,成交量49.77万手,成交额53.82亿元,主力净流入4.28亿元占比7.95% [1][3] 跌幅居前个股表现 - 美迪西(688202)收盘76元,跌幅5.41%,成交量9.14万手,成交额7亿元 [2] - 药石科技(300725)收盘44.74元,跌幅5.11%,成交量26.29万手,成交额11.8亿元 [2] - 昭衍新药(603127)收盘40.4元,跌幅4.27%,成交量44.43万手,成交额18.06亿元 [2] - 阳光诺和(688621)收盘78.5元,跌幅3.93%,成交量4.73万手,成交额3.76亿元 [2] 资金流向特征 - 药明康德获得最大主力资金净流入4.28亿元,占成交额比例7.95% [3] - 博腾股份主力净流入7358.19万元,占比8.68%,但散户资金净流出7949.27万元 [3] - 百花医药主力净流入2387.25万元占比7.24%,游资净流入1383.14万元占比4.19% [3] - 普瑞眼科游资净流出667.52万元占比12.36%,但散户净流入228.67万元 [3]
医药生物行业今日净流出资金39.77亿元,广生堂等9股净流出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08:43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17日上涨0.37% [1] - 申万行业中有20个行业上涨 电力设备行业涨幅2.55%居首 汽车行业涨幅2.05%居次 [1] - 农林牧渔行业下跌1.02% 商贸零售行业下跌0.98%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83.06亿元 [1] 行业资金流向 - 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入18.35亿元 汽车行业净流入11.42亿元 [1] - 2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出52.29亿元居首 计算机行业净流出44.55亿元 [1] - 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出39.77亿元 传媒和商贸零售行业资金净流出较多 [1] 医药生物行业个股表现 - 行业整体下跌0.23% 474只个股中135只上涨 327只下跌 [2] - 157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11只个股净流入超3000万元 [2] - 药明康德净流入3.52亿元居首 恒瑞医药净流入3.12亿元 博腾股份净流入5542.68万元 [2] - 9只个股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广生堂净流出2.53亿元 赛诺医疗净流出1.64亿元 甘李药业净流出1.40亿元 [2] 医药生物行业资金流入明细 - 药明康德涨2.09% 换手率2.01% 主力资金流入35158.53万元 [2] - 恒瑞医药涨1.42% 换手率0.92% 主力资金流入31202.44万元 [2] - 博腾股份跌0.93% 换手率6.09% 主力资金流入5542.68万元 [2] - 新华医疗涨5.08% 换手率7.47% 主力资金流入5445.93万元 [2] 医药生物行业资金流出明细 - 广生堂跌4.40% 换手率9.74% 主力资金流出25273.70万元 [3] - 赛诺医疗跌1.74% 换手率5.85% 主力资金流出16415.22万元 [3] - 甘李药业跌1.74% 换手率2.88% 主力资金流出13986.14万元 [3] - 百济神州-U跌1.03% 换手率3.99% 主力资金流出12937.06万元 [3]
药明康德涨2.05%,成交额26.4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148.1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7 03:1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7日盘中上涨2.05%至109.24元/股 成交额26.41亿元 换手率1.00% 总市值3224.2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148.11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3.99%卖出占比13.24% 大单买入占比29.47%卖出占比27.14% [1] - 年内累计涨幅103.39%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87%/18.98%/61.10% [1]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99亿元 同比增长20.64% 归母净利润85.61亿元 同比增长101.9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0.27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93.73亿元 [2] 主营业务结构 - 小分子化学药发现研发生产一体化平台服务 覆盖全球制药企业新药研发生产配套服务 [1] - 收入构成:化学业务78.37% 测试业务12.93% 生物学业务6.02% 其他业务合计2.69% [1] 行业属性与股东结构 - 属于医药生物-医疗服务-医疗研发外包行业 涉及CRO概念/细胞治疗/精准医疗/创新药/出海概念等板块 [2] - 股东户数23.55万户 较上期持平 人均流通股无变化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增持5602.39万股至3.02亿股 华夏上证50ETF增持321.96万股至4899.78万股 [3]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减持7.54万股至4602.91万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新进持股4456.80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减持328.93万股至4101.91万股 华宝中证医疗ETF退出十大股东 [3]
CXO 2025H1业绩综述:海外和国内需求共振
2025-09-17 00:5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CXO(医药研发外包)及创新药产业链 涵盖CRO(合同研究组织)和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1][5] - 公司包括药明康德 康龙化成 宏博医药 昭衍新药等[1][3][16][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CXO板块整体业绩表现卓越**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约15% 规模增速超60%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6% 利润增速远超收入端[1][5] - 药明康德贡献了板块40%以上的收入和60%以上的利润 是主要驱动力[1][5] **海外CDMO公司订单与业绩显著好转** - 去年二、三季度订单显著好转 今年上半年订单转化为业绩 收入端增速回归至20%左右 利润端达到20%至30%[1][6] - 海外业务毛利率较国内高十几到二十个百分点 产能利用率提升进一步推高毛利率[6] **海外生物医药投融资回暖** - 投融资金额与美联储利率负相关 降息预期推动金额回暖 相较2021年单季度平均金额提升约20%[7][8] - 中国出海CDMO公司具备周期向上和成长双重属性 在新技术领域市场份额提升[1][8] **国内创新药研发景气度向上** - 中国创新药企业资金充裕 资金来源渠道增加 新商业模式(BD)提高了研发投入意愿[3][9] - 港股创新药IPO热潮重现 前8个月募集资金达200亿人民币 预计全年可达300亿或更多[2][9][10] - A股未盈利企业放开上市扩大了增发规模 年化增发募集资金预计达几百亿港币[11] - 对外BD首付款成为重要研发资金来源 今年二季度金额超过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金额的两倍以上[12] **国内投融资市场触底反弹** - 7~8月份投融资明显好转 8月份单月金额接近近三年最高水平 市场正在触底反弹[13] **研发投入结构变化** - 新BD商业模式使项目只需推进到临床一期前后 早期研发投入占比明显提升[14][15] **药物发现与临床前CRO景气度传导** - 药物发现CRO公司如康龙化成和宏博医药 上半年国内收入回归中双位数增长[16] - 昭衍和药明康德新签订单重回增长 昭衍二季度新签订单同比增近20% 环比增超30%[17] - 临床前CRO安评行业业绩底部现拐点趋势明确[3][17] **临床阶段CRO改善在即** - 临床阶段CRO公司业绩下滑幅度小于临床前 订单和收入呈现改善状态[18] - 预计下半年安评行业订单执行将传导至临床CRO行业 推动其上行[18] **海外降息利好出海CDMO** - 海外降息周期开启推动海外整体Beta向上 以出海为主的新技术领域CDMO表现更好[19] - 国内需求改善 盈利水平提升空间巨大 因22年至24年景气下滑导致价格竞争激烈[19] 其他重要内容 - 创新药产业链在医药行业内盈利水平最强[4] - 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2022-2024年年金额体量约200亿人民币 当前资金充裕度显著提高[9] - 临床前CRO业绩端转好滞后于订单端转好[17]
细分领域分析与展望(2025H1)——CDMO
2025-09-17 00:50
**CDMO行业与相关公司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CDMO(合同开发与制造组织)和CRO(合同研究组织)[1] * 提及的公司包括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泰子(药明康德子公司)[1][3][11][12][13] **CDMO行业核心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5年上半年CDMO行业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接近12%)[2][3] * 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 扣非净利润增速近30%[1][3] * 业绩驱动因素包括订单加速、创新药需求提升及国际影响力深化[1][3] * 订单向头部企业集中 药明康德在手订单增长37% 泰子业务增长近150%[1][5][11] **CRO行业表现与展望** * CRO板块在2025年上半年股价涨幅超过75%[2] * 面临基数效应、订单价格内卷及撤单压力[4] * 随价格内卷趋缓和新增订单显现 下半年业绩有望向好[1][4] **医药板块估值与投融资环境** * 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 具备向上弹性[1][5] * 全球投融资1-7月基本持平去年同期 7月金额增长20%[6] * 国内投融资起底回升 2月至5月单月投资额实现双位数增长[6]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和港股18A标准为创新药企上市提供资金支持[6][7] **中国创新药的全球地位与影响力** * 中国创新药企临床试验数量占全球比例从2016年不到10%增至2023年约28%[1][8] * 肿瘤药临床试验占比从2016年15%提升至35.5%[1][8] * 高盛预计2030年前后中国创新药在FDA审批中占比有望达30%[3][8] * 2025年上半年国内5000万以上规模BD交易占全球35%[3][9] **重点公司表现与前景** * 药明康德2025上半年收入增长20% 扣非增长26% 在手订单567亿人民币[3][11] * 药明康德欧美订单持续加速 海外产能扩张 资本支出指引70%-80%[11] * 康龙化成2025上半年收入增长15% 调整后净利润增长近10%[12] * 康龙化成实验室服务收入增长15.5% CMC收入增长18% CGT业务处于导入期[12] **行业总结与展望** * CDMO业绩韧性和订单兑现度优于CRO[1][4] * 头部企业有望保持双位数以上订单和收入增长[13] * 地缘政治影响钝化 对业绩韧性和确定性信心增强[11][13] * 海外产能贡献将在未来业绩中占据更重要位置[13]
9月16日医疗健康R(480016)指数跌0.33%,成份股泽璟制药(688266)领跌
搜狐财经· 2025-09-16 10:30
指数表现 - 医疗健康R指数收报8278.77点,单日下跌0.33%,成交额317.65亿元,换手率1.08% [1] - 指数成份股中18家上涨,31家下跌,奕瑞科技以4.4%涨幅领涨,泽璟制药以5.37%跌幅领跌 [1] 权重股表现 - 前三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康德(权重13.58%)、恒瑞医药(权重10.87%)、迈瑞医疗(权重8.17%) [1] - 十大成份股中联影医疗上涨0.64%,复星医药上涨0.37%,片仔癀下跌0.27%,爱尔眼科下跌0.85%,科伦药业下跌1.81%,新和成下跌1.38%,华东医药下跌1.71% [1] - 药明康德总市值3159.59亿元,恒瑞医药总市值4589.62亿元,迈瑞医疗总市值2905.01亿元 [1] 资金流向 - 指数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出16.38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5.4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0.98亿元 [1] - 凯莱英获主力净流入1.01亿元(占比7.61%),迈瑞医疗获主力净流入9077.38万元(占比6.56%) [2] - 鱼跃医疗获游资净流入1812.43万元(占比4.03%),联影医疗获游资净流入1002.36万元(占比0.95%) [2] - 奕瑞科技获散户净流入1138.6万元(占比2.98%),鱼跃医疗遭散户净流出4272.18万元(占比9.5%) [2]
大盘价值的底层支撑:龙头集群与行业比较优势
新浪财经· 2025-09-16 06:08
成份股质量 - 前十大成份股形成覆盖多核心赛道的龙头矩阵 是中国经济核心资产定价权与盈利韧性的集中代表[1] - 贵州茅台权重10.55% 总市值超1.8万亿元 凭借品牌稀缺性和供需结构优势形成深厚护城河 净利率长期高位运行[1] - 长江电力依托核心水电资产实现类债券般现金流稳定 紫金矿业通过全球化矿产布局兼具价格周期与产能释放弹性[2] - 成份股具备业绩可预测性强 行业壁垒深厚 现金流创造能力卓越的特点 成为机构投资者核心配置标的[2] 行业配置优势 - 金融板块合计权重达36.4% 其中银行板块20.6% 非银金融板块15.8% 大幅高于沪深300的26.2%和中证500的9.5%[7] - 银行板块头部机构在资产质量管控与息差管理能力行业领先 4-6%股息率具备类债券收益特征 构筑估值安全垫[7] - 非银金融领域中国平安实现与财富管理周期深度绑定 中信证券依托资本市场改革提升市场份额 形成防御与进攻双重属性[8] - 食品饮料板块权重13.6% 显著高于沪深300的8.1%和中证500的1.8% 聚焦高端消费龙头卡位价值高地[8] 估值与业绩表现 - 食品饮料板块市盈率TTM为21.76 处于7.25%历史分位点 远低于中位数31.65 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8] - 消费复苏趋势下社零数据回暖 高端消费场景加速修复 龙头企业凭借品牌力与渠道优势支撑业绩稳健增长[8] - 低估值与业绩增长预期形成共振 具备业绩稳健增长与估值合理修复的双击逻辑 释放可观估值修复动能[9] 指数产品信息 - 易方达上证50ETF产品代码510100 基金总规模45亿元 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10] - 跟踪上证50指数 2019年9月6日成立 同年10月9日上市 联接基金代码007379和007380[10]
7.78亿主力资金净流入,CRO概念涨1.44%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0:33
CRO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CRO概念板块整体上涨1.44%,在概念板块涨幅中排名第8位 [1][2] - 板块内42只个股上涨,德展健康、昭衍新药、ST未名涨停,博腾股份、昊帆生物、康龙化成涨幅居前,分别上涨9.21%、9.10%、6.37% [1]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ST生物下跌2.19%、太龙药业下跌2.11%、美好医疗下跌1.97% [1] 板块资金流向 - CRO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7.78亿元 [2] - 35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7只个股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 康龙化成主力资金净流入1.72亿元居首,凯莱英净流入1.59亿元,药明康德净流入1.48亿元,德展健康净流入1.48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入比率 - 德展健康主力资金净流入率30.08%居首,皓元医药净流入率12.93%,新天地净流入率11.07% [3] - 康龙化成主力资金净流入率5.41%,凯莱英净流入率7.63%,药明康德净流入率2.70% [3] - ST诺泰净流入率9.45%,雅本化学净流入率10.51%,诺唯赞净流入率10.72% [4] 个股资金流出情况 - 太龙药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757.15万元,净流出率17.09% [6] - 昊帆生物虽然股价上涨9.10%,但主力资金净流出2088.87万元,净流出率5.00% [6] - 翰宇药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67亿元,净流出率13.11% [6]
地缘扰动不改创新主线,集采规则持续优化
中泰证券· 2025-09-14 12: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2] 报告核心观点 - 地缘政治扰动对创新药板块影响有限 不改创新主线 医疗器械底部机会明显[5][9] - 创新药临床审评审批再提速 国家药监局建立"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30日通道"[5][9][12] - 耗材集采规则延续优化趋势 引入"价格锚点"机制防范价格过度内卷[6][10][12] - 建议关注三条主线:biotech向biopharma进化企业、仿转创大型Pharma、高景气度创新药上游产业链[5][9] 行业市场表现 - 2025年初至今医药板块收益率26.80% 跑赢沪深300指数11.88个百分点[6][14] - 本周沪深300上涨1.38% 医药生物下跌0.36% 在31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28位[5][6][9] - 医药子板块行情分化:医疗器械上涨2.23%、医药商业上涨1.44%、医疗服务上涨0.51%、中药上涨0.03% 生物制品下跌0.17%、化学制药下跌2.57%[5][6][9] - 以2025年盈利预测估值计算 医药板块估值28.1倍PE 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溢价率为24.8%[6][17] 重点公司表现 - 9月重点推荐组合平均上涨6.64% 跑赢医药行业5.61个百分点[6][24] - 本周重点推荐组合平均下跌0.40% 跑输医药行业0.04个百分点[6][24] - 药明生物本月上涨9.88% 华纳药厂本月上涨24.07% 长春高新本月上涨21.97%[24] - 三生制药本周下跌8.75% 先声药业本周下跌2.04% 康弘药业本周下跌2.02%[24]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药监局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 建立30日审评通道[5][9][12] - 河南医保局发布冠脉介入球囊类耗材集采规则 引入"价格锚点"概念[6][10][12] - 诺华斥资14亿美元并购Tourmaline 补充心血管战略[5][9][12] - 国务院批复同意《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明确12项主要任务[12] 细分板块估值表现 - 医疗设备板块PE-TTM为47.29倍 年初至今最高达48.49倍[11] - 疫苗板块PE-TTM为108.78倍 年初至今最高达111.89倍[11] - 医疗研发外包板块PE-TTM为32.75倍 年初至今最高达35.54倍[11] - 医药流通板块PE-TTM为18.95倍 年初至今最高达20.07倍[11] 个股表现亮点 - 振德医疗本周上涨41.26% 浩欧博本周上涨27.96%[23] - 济民健康本周上涨25.88% 康为世纪本周上涨23.23%[23] - 奥精医疗本周上涨20.47% 天臣医疗本周上涨17.76%[23] - 美迪西本周上涨16.69% 荣昌生物本周上涨16.52%[23] 维生素价格变动 - 维生素A价格略有下降 维生素E价格略有下降[30] - 维生素B1价格略有下降 维生素C价格略有提升[30] - 维生素D3价格保持稳定 维生素B2价格保持稳定[30] - 泛酸钙价格保持稳定[30]
创新链板块2025H1业绩综述:海外和国内需求共振
长江证券· 2025-09-14 10:11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维持 [9] 核心观点 - 创新链板块业绩表现靓丽 在医药细分板块中表现突出 海外和国内需求共振 [2][6] - 海外需求产业周期向上 兼具成长属性 国内需求创新药研发景气度渐趋改善 潜力巨大 [7][8] 创新链板块业绩表现 - 2025H1创新链板块收入616.1亿元 同比增长9.9% 2025Q2收入326.2亿元 同比增长10.6% 环比增长12.5% [24][27] - 2025H1医药板块整体收入11836.9亿元 同比下滑3.0% 创新链板块成为医药行业中收入增速最快的细分板块 [24][27] - 创新链板块单季度收入自2024Q4起回归正增长 同比增速环比呈现加速态势 [6][24] - 2025H1创新链板块归母净利润122.5亿元 同比增长64.2% 扣非净利润84.0亿元 同比增长27.1% [29][30] - 2025Q2创新链板块归母净利润70.5亿元 同比增长53.2% 扣非净利润48.7亿元 同比增长26.0% [29][30] - 创新链板块盈利水平明显提升 2025Q2归母净利率22% 扣非净利率15% 成为医药行业盈利水平最强的细分板块 [29][34] CXO板块业绩分析 - 2025H1 CXO板块收入457.6亿元 同比增长14.0% 归母净利润117.0亿元 同比增长65.6% 扣非净利润82.4亿元 同比增长26.0% [36] - 2025Q2 CXO板块收入241.0亿元 同比增长14.8% 环比增长11.2% 归母净利润66.4亿元 同比增长55.6% 扣非净利润47.2亿元 同比增长27.0% [36] - CXO板块归母净利率2025Q2达27.6% 为2023年以来单季度新高 [36][38] - 药明康德2025Q1/Q2收入同比增加16.7/18.9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7.3/25.9亿元 成为CXO板块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 [38] - 康龙化成 凯莱英 博腾股份等公司2025H1实现业绩高速增长 [38] 生命科学服务板块业绩分析 - 2025H1生命科学服务板块收入158.5亿元 同比下滑0.6% 归母净利润5.6亿元 同比增长39.3% 扣非净利润1.5亿元 同比增长136.2% [43] - 2025Q2生命科学服务板块收入85.3亿元 同比增长0.3% 归母净利润4.0亿元 同比增长21.9% 扣非净利润1.5亿元 同比增长2.3% [43] - 生物试剂 化学试剂 模式动物和耗材领域收入端呈现改善趋势 仪器设备类和平台型公司业绩仍然承压 [8][78] 海外需求分析 - 海外生物医药投融资金额2024Q1以来呈现回暖 2025年内降息概率加大 产业周期趋势向上 [7][47] - 多肽 小核酸 ADC 双抗等新技术涌现带来成长属性 [7] - 中国CDMO公司2024Q2前后新签/在手订单金额明显改善 同比增速大部分恢复到15%+ [7][52] - CDMO公司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速恢复到2025Q2的20%左右 [52] - 大多数CDMO公司海外业务毛利率远高于国内 海外收入占比继续上升 [55][56] - 生命科学服务公司海外收入实现高速增长 海外收入占比明显提升 [58][63] 国内需求分析 - 创新药企业研发投入资金来源多元化 H股IPO募集资金大幅增加 2025年7-8月港股医药公司增发加速 [64][66][68] - 2025Q2对外BD首付款金额达17.3亿美元 远超同期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金额6.9亿美元 [71][72] - 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2025年7-8月明显好转 单8月投融资金额接近近3年单月最高水平 [74][76] - 生命科学服务板块中 药物发现CRO业务收入占比高的公司国内收入呈现改善和加速趋势 [8][80] - 临床前CRO标的如昭衍新药 益诺思新签订单金额回归增长 期末在手订单金额环比提升 [8][84] - 临床CRO行业供给不断出清 部分管线恢复推进 订单和收入呈现改善状态 [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