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东软集团正式发布添翼医疗健康智能化解决方案2.0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12:41
公司产品发布 - 公司在首届医学人工智能大会(MAIC 2025)期间正式发布添翼医疗健康智能化解决方案2.0 集中展示新一代智慧医院解决方案、智慧科研解决方案等医疗健康智能化产品 [1] - 添翼2.0 方案以业务与数据为基石 依托医疗数据价值化与"融智"智能化双框架 构建覆盖数据治理、知识萃取到模型构建的全链路医疗数智体系 [1] - 相较于之前版本 添翼2.0 更聚焦于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基层、智慧卫健及城市级健康医疗数据空间六大核心场景 实现医疗赋能体集群("N"个赋能体) [1] 技术突破与方案特点 - 添翼2.0 是融合AI、数据、流程、组织于一体的医疗智能化方案 实现数据基座、赋能平台、价值扩展"三维"突破 [2] - 方案全面满足用户对数据深度治理、科学能力转化、海量知识萃取、场景模型构建、全场景赋能的迫切需求 为医疗体系智能化升级提供核心动力 [2] - 公司基于高通8397平台打造端侧AI智能座舱域控制器 实现AI大模型本地部署 融合AI算力与端侧多模态大模型技术 具备全场景感知与推理能力 [5] 业务进展与客户覆盖 - 公司智能化解决方案已累计服务全国客户超100家 覆盖各级医疗机构及卫生健康管理机构 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等多场景 [1][2] - 智慧医疗产品凭借医事服务赋能体、病历服务赋能体、全量数据中心、洞察平台、飞标平台等核心应用 有效解决临床、科研、管理中的关键痛点 [2] - 公司收到国内某知名大型汽车厂商定点通知 将为其供应基于高通8397平台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 预计生命周期总金额约56亿元 2026年第四季度起量产 [4] 科研创新与行业合作 - 公司在科研领域已孵化300+项发明专利、参与50+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助力发表40+篇SCI论文 联合打造10+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 [3] - 公司与20+家科研伙伴建立深度协作关系 为科研成果落地提供支撑 并参加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建设成果发布 [3] - 公司作为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核心合作伙伴 拥有三十余年汽车电子业务经验 为全球车企提供智能座舱域控制器、IVI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产品 [4] 战略方向与行业趋势 - 公司2024年初开启重大战略变革 全面启动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 加大以AI、大数据为代表的业务创新力度 打造智能化、数据价值化、服务化和生态化解决方案 [2] - AI+医疗正从"技术探索"走向"价值落地" 公司直面数据、模型、AI载体、科研创新四大挑战 通过业务理解、数据生态构建和医疗体系融合实现破局 [1] - 公司将持续推动AI与医疗业务场景深度融合 从AI原生和业务原生入手 解决"外挂式"、"集成式"AI应用难题 提供价值转化、融入业务、无感知的AI [3]
从千万级大单数量看差距:东软上半年斩获近20单
搜狐网· 2025-09-28 11:50
行业整体表现 - 医疗IT板块营收增速中位数下跌至-7.01%,扣非净利润增速中位数探底至-26.09%,过半企业陷入亏损 [2] - 行业困境源于政府财政紧缩、医院预算延迟及需求转向精细化运营 [2] 公司相对表现 - 东软集团医疗健康与社会保障业务营收仅微降1.37%,显著优于同行20%-30%的断崖式下滑 [2] - 东华医为保持营收微弱增长达约4.01亿元 [2] - 东软在医疗数智化领域份额有望在年底达到市场第一 [2] 市场策略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在国内斩获近20个千万级别大单,体现逆势扩张能力 [4] - 通过巩固智慧医院建设核心阵地实现"守中带攻",显著提升存量市场占有率 [4] - 业务稳定性为整体营收构筑坚固护城河 [5] AI技术布局 - 2025年3月发布"添翼"医疗健康智能化全系解决方案,涵盖8类医疗行业赋能体 [7] - 解决方案在盛京医院、武汉中南医院等顶级医疗机构快速落地,实现"发布即落地" [7] - 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强化医疗健康领域底层技术架构与生态协同 [9] 数据战略升级 - 参与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建设,赋能精准诊疗和药物研发 [10] - 湖北宜昌"数智健康"项目入选2024年度医改十大新举措,展现区域医疗数据治理能力 [11] - 通过行业大会与标杆客户合作树立"技术赋能者"形象 [11]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AI+数据"双轮驱动构建高技术壁垒与生态壁垒,形成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 [12] - 公司战略与行业进化趋势高度吻合,通过守住基本盘和猛攻新动能实现逆势领跑 [13] - 技术优势需持续转化为医院高质量发展与患者体验提升的实际价值 [14]
华盛昌首发四款AI医疗新品 重构健康监测新范式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11:20
公司AI医疗新品发布 - 公司四款搭载自研DeepSense大模型的智能家用医疗设备全球首发 包括智能语音交互血压计、双水平呼吸机、家用便携六导联心电图和心电血压计Pro [1][2] - 智能血压计BP-120H配备AI语音助手"小雪" 支持方言交互和远程亲情账户功能 子女可通过APP接收老人未测量血压的提示 [2] - 呼吸机HX-683注重人机同步性 心电图ECG-600实现便携式专业心电监测 心电血压计Pro BP-6801同步监测血压和心电数据 [2] DeepSense大模型技术特性 - 大模型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专注仪器仪表与测量垂直领域 具备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分析能力 [3][4] - 技术核心在于将工程师经验嵌入仪器 支持实时行业标准问答 具备自学习能力和多模态数据分析功能 [3][4] - 可实现心电信号、血压脉搏波、血氧饱和度等跨维度数据融合 挖掘单一数据未揭示的健康隐患 [4] 公司AI战略规划 - 成立深度感测子公司专项推进智能升级 战略投资设立深境智能技术公司布局人工智能眼镜方向 [6] - AI眼镜作为新型测量终端 应用于高铁维护热成像检测和工业生产线参数监控 支持预测性维护 [6] - 基于34年传感器技术积累 公司将用AI技术重构全产品线 持续加大医疗AI算法和工业测量场景研发投入 [1][6]
CMEF首次落地广州:AI医疗成C位 湾区探索医械突围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1:11
CMEF首次进驻广州,AI医疗成为展会当之无愧热点。 9月26日起,为期4天的第9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州· 广交会展馆)启幕。展览面积近16万平方米,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同台竞技,万余款 新品集中亮相,预计将吸引超12万名专业观众入场。 来自广州市人民政府及委办局等政府部门、国药励展、励展博览集团、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医学装 备协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广州市医院协会等协会、泰国、韩国、美 国、英国等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代表及众多行业代表共同出席大会启动仪式及开幕式。 "来问询的大多是海外的采购商,和我们代理的耗材匹配度也较高。"在广交会场馆耗材经销商的展台一 位参展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开展以来前来问询的客户涵盖拉美,东南亚、北美多个国家和 地区,有很多已经达成采购意向。" CMEF被誉为全球医疗"风向标"。本届展会以"健康·创新·共享——共绘全球医疗新蓝图"为主题,展会同 期举办首届健康生活促进大会、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等60余场会议论坛,聚焦科技创新、AI+医 疗、数字化转型等行业热点议题,为全球健康 ...
Hinton预言错了,年薪狂飙52万美元,AI没有「干掉」放射科医生
36氪· 2025-09-28 02:33
2016年,Hinton曾建议停止培训放射科医生,因为他们在未来五年中很可能被AI取代。如今已快九年,美国放射科医生不仅没有被AI取代, 而且还以52万美元的平均年薪成为全美第二高薪的医疗专业,岗位数量也创下历史新高。 「我们现在就应该停止培训放射科医生了——再过五年,深度学习的表现就会比他们更强。」 2016年,在多伦多大学一场关于机器学习的会议上,「AI之父」Geoffrey Hinton如此预言道。 随后,Frank Chen在X平台上转述了这一观点。 Hinton第一任妻子Rosalind在1994年因患卵巢癌去世,这促使他长期关注「AI+医疗」(尤其是癌症早筛与医学影像)领域。 然而九年即将过去,Hinton预言不仅未能成真,现实甚至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2025年,美国放射科医生的数量再创新高,同时平均年薪较2015年增长48%,成为全美第二高薪的医疗专业。 特斯拉前AI部门总监、OpenAI创始团队成员Andrej Karpathy在X平台上转发一篇「AI不会取代放射科医生」的博文,指出Hinton预言落空的原因。 Hacker News中有一篇「对人类放射科医生的需求达到历史新高」热帖,一名放 ...
万款“黑科技”亮相医博会 AI+医疗“抢滩”国际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9-27 05:00
展会现场 大湾区企业集中亮相 在博览会现场,记者看到多家来自大湾区的企业亮相本次医博会。从广州的全新一代步态外骨骼康复机 器人、脑机接口上下肢主被动康复系统,到来自深圳的AI健康养老平台,再到佛山的助行外骨骼机器 人、中山的小神童全地形出行机器人、珠海的中科智博微创手术器械等各类新品同台竞技,展示出湾区 企业在智慧康复、出行辅助、微创手术等领域协同创新的产业新前景。 本届CMEF集中展现了医疗器械产业最新的技术突破与创新成果,也成为湾区企业彰显实力的"大舞 台"。展馆内,外骨骼康复机器人、AI影像诊断平台、智能养老设备等上万款前沿成果集中亮相,勾勒 出一幅"未来医疗"的生动图景。 当前,人工智能正在显著影响当前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产业格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 医疗设备市场规模为337.6亿美元,预计在2024-2029年预测期内该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8.4%。 记者在本次展会上发现了海量人工智能医疗创新产品。比如,和宇健康带来的AI医疗服务平台,将健 康医疗大数据与AI大模型深度融合,构建了智慧医疗"超级大脑";深圳智锐通科技带来的"双异构AI算 力架构",为复杂影像AI分析提供稳定算力支撑。现 ...
开源证券:原料药公司加速创新药布局 AI+医疗布局逐步深化
智通财经· 2025-09-25 02:32
智通财经APP获悉,开源证券发布研报称,国内原料药行业处于周期底部,部分公司积极布局创新药赛 道,持续拓展公司天花板,有望进入收获期。国内血制品行业处于周期底部,行业并购整合加速进行 中,2025年天坛生物控股股东并购派林生物,拉开中大型血制品企业并购重组的序幕,该行预计血制品 行业并购整合进入加速阶段。受行业政策影响,国内医疗服务行业受影响较大,行业处于出清阶段,该 行认为部分品牌强、运营能力强、AI布局领先的公司有望率先走出困境。 疫苗:受新生儿数下降及竞争格局变化,疫苗行业业绩呈现持续下行趋势。部分公司逐步布局新技术、 新产品,欧林生物的金葡菌疫苗预计2026年初临床揭盲,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提交上市申 请的公司。康希诺的肺炎系列产品有望加速布局中,此外,公司逐步布局新型肿瘤疫苗等。近期康泰生 物宣布布局针对耐药菌的创新疫苗。 血制品:受血制品库存水平及院内需求受医保抑制等影响,2025年血制品板块营收及净利润规模有所下 降,血制品行业处于周期底部阶段。随着行业头部公司加快并购重组,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 升,行业价格体系有望逐步回归稳定水平。 开源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原料药板块:创新转型 ...
人类医生提供的情绪价值不可替代
环球网资讯· 2025-09-25 02:03
"我要让AI做的事,就是人类医生做不到的那些事。这样的AI不是替代人类医生,而是为人类医生赋 能。"在陈俊仁看来,当医疗模型开发者专注于让强者变得更强时,AI产生的社会价值才更大。 那么,人类医生的优势在哪里?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手记】 ◎代小佩 AI会取代人类医生吗? "未来AI能替代大部分人类医生。"这是一家专注医疗模型开发的企业负责人给出的答案。然而,我与一 些医生和患者沟通后发现,答案似乎没这么简单。 有个年轻人告诉我,看病时他常感到焦虑、紧张,相比那些专业的诊断说明,他更希望从医生那里听到 一些宽慰的话。从技术上,AI医生将来或许能替代一部分真人医生,但从情感上,人类医生所提供的 情绪价值无可替代。 "这个病不可怕""我们一起克服它""你会好起来的"……这样的话并不复杂,却是医学的温度,是人和人 宝贵的情感共鸣。就像医学界那句流传甚广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信息与资源中心首席技术专家陈俊仁根据 团队研发医疗模型的经验发现,在满足三个条件的情况下,医生和患者更可能接受AI生成的医疗方 案:需要考虑的临床指标数量很大,超出大 ...
行业深度报告:原料药公司加速创新药布局,AI+医疗布局逐步深化
开源证券· 2025-09-24 12:43
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原料药行业处于周期底部,部分公司积极转型创新药,拓展业务天花板[5][8] - 血制品行业处于周期底部,并购整合加速,集中度提升[6][8] - 疫苗行业受新生儿数量下降影响业绩承压,公司加速新技术新产品布局[6] - 医疗服务行业受政策影响处于出清阶段,AI技术应用有望提升效率[7][8] 原料药板块 - 行业经历近4年周期下行,沙坦类、肝素类、动保类产品价格跌至历史最低水平[5] - 2025上半年原料药板块收入及净利润呈现下降趋势[5] - 原料药公司积极转型创新药:华海药业HB0034申报上市,HB0017处于III期临床;博瑞医药BGM0504处于临床III期;昂利康ALK-N001处于I期临床;联邦制药UBT251处于临床II期[5][68] - 原料药板块毛利率基本稳定在38-39%附近[64][65] - 原料药板块估值从2024年2月18倍PE有所回升[65] 血制品板块 - 受库存水平高及院内需求受医保抑制影响,2025年血制品板块营收及净利润规模有所下降[6][73] - 血制品板块盈利能力有所下降,2025Q2毛利率43.7%,净利率23.3%[77][78] - 血制品板块估值从2020年90倍PE下跌至2025年9月25倍附近[79][80] - 行业并购整合加速,2025年天坛生物控股股东并购派林生物[8] - 2025年上半年采浆量稳健增长,派林生物采浆770吨同比增长11%[82][83] 疫苗板块 - 受新生儿数量下降及竞争格局变化影响,疫苗行业业绩持续下行[6] - 2025年疫苗板块营收及净利润快速下滑,部分公司呈现亏损状态[85][86] - 疫苗板块盈利能力持续下降,2025Q2毛利率53.2%,净利率-5.3%[88][89] - 疫苗板块估值从2020年200倍PE下跌至2024年24倍附近,2025年有所上升[90][91] - 公司加速新技术新产品布局:欧林生物金葡菌疫苗预计2026年初临床揭盲;康希诺布局肺炎系列产品及新型肿瘤疫苗;康泰生物布局针对耐药菌的创新疫苗[6][92][93] 医疗服务板块 - 受DRGs及消费环境影响,医疗服务板块业绩有所下降[7] - 2025Q2医疗服务板块毛利率37.9%,净利率9.7%,盈利能力持续修复[101][102][103] - 医疗服务板块估值从2021年100倍以上下降至2024年9月29.3倍,近期修复至40倍以上[104][105] - AI技术应用提升医疗效率,固生堂搭建AI服务平台架构,2025年6月推出首个名医AI分身,预计上线20个名医AI分身[105][107][108] 投资建议 - 推荐标的包括联邦制药、普洛药业、国邦医药、健友股份、华海药业、博瑞医药、奥锐特、固生堂、海吉亚医疗、爱博医疗、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8][113] - 受益标的包括天宇股份、美诺华、同和药业、派林生物、华厦眼科、司太立、仙琚制药等[8][113]
美央创新科技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推动AI医疗机器人与医疗智能硬件创新
IPO早知道· 2025-09-16 04:09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公司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广州高新区集团旗下国聚资本 广州产投 万联证券旗下万联天泽 华发集团旗下华金大道 武汉市江夏科技投资集团 南方美谷 松霖科技 [2] - 本轮资金主要用于加速注册临床推进 核心技术迭代 规模化产线与质量体系建设以及国内外合规与市场拓展 [2] 技术路线与战略定位 - 公司锁定AI+多能量源智能硬件路线 集成高精度成像和多模态人工智能分析处理 智能光电作用与精密注射等多维感知与执行能力 [3] - 技术实现从微米级精准干预到实时自适应调控的飞跃 重塑医美抗衰领域并开启皮肤软组织治疗智能化新纪元 [3] - 战略与国际前沿趋势高度契合 定位于全球竞争中的技术制高点 [3] 核心技术优势 - 自主研发智能化闭环平台 集成智能成像诊断 智能能量源发生器设计与控制 精准量效调控以及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核心技术 [6] - 平台融合光电机器人 注射机器人 三维视觉与AI中枢 整合等离子 激光 射频 超声等多能量源矩阵 [6] - 具备微米级精度控制 经过生物相容性验证 力学特性与人体软组织无缝契合 [6] - 推出自适应深度学习算法与动态能量优化技术 有效抑制组织反应与能量散射 [6] 研发成果与认证 - 三类医疗器械已获美国FDA认证 并在多家三甲医院完成严谨临床试验 [6] - 申报近百项中外专利 填补多项国际技术空白 [6] 产能与生态布局 - 建成上万平方米GMP级生产基地与AI数据处理中心 实现从原型设计到量产交付的闭环可控 [9] - 形成软硬一体的通用技术底座与模块化产品族群 涵盖感知与决策 执行与安全 工程化能力 合规体系 [9] 政策环境 - 2025年国家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医疗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强化AI算法创新 多模态感知融合及临床应用落地 [10] - 政策鼓励高精度手术机器人与个性化治疗系统研发 与公司战略布局高度契合 [10] 团队背景 - 团队凝聚来自临床医学 航空航天 精密仪器设计制造 人工智能 医学图像等多领域专家型人才 深耕专业领域15年以上 [5] - 团队成员兼具科研深度与产业化经验 与国内外临床与产业伙伴保持长期协作 [5] 发展愿景 - 公司坚持以智能化与临床需求为双引擎 致力于打造可规模化 可追溯 可验证的医疗级智能硬件产品矩阵与服务体系 [5] - 未来将持续强化AI技术与创新性智能硬件 精密仪器设计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 助力中国医疗智能硬件在全球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