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电建(601669)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利好不断,储能行业或迎黄金发展期,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涨超0.5%
搜狐财经· 2025-09-17 07:06
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上涨0.28% 成分股中煤能源涨4.10% 节能风电涨2.55% 国网英大涨2.38% 许继电气涨2.31% 中国西电涨2.03% [3] - 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上涨0.52% 报1.17元 近1月累计上涨2.93% [3] - ETF近1年日均成交637.75万元 当日换手率0.41% 成交额18.51万元 [3] 政策动态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要求2027年新型储能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技术装备全球领先 标准体系成熟健全 [3] - 9月另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和《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 均重点提及储能领域 [4] 行业前景 - 政策红利释放、需求爆发、技术迭代、产能布局等多重因素推动储能行业进入量价齐升黄金发展期 [4] - 锂电池为代表的新型储能实现跨越式增长 产业链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与规模优势迎来发展机遇 [4] 指数构成 - 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选取国务院国资委下属50只现代能源产业上市公司证券 覆盖绿色能源、化石能源、能源输配等领域 [4]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长江电力、国电南瑞、中国核电、中国铝业、三峡能源等 合计权重48.28%(截至2025年8月29日) [4]
中国电建子公司为何“1元贱卖”光伏资产?
36氪· 2025-09-17 03:41
光伏资产转让事件 - 中国电建子公司以0.0001万元底价转让德州聚盛新能源9%股权 尽管标的公司未亏损且未资不抵债[1] - 标的公司2023年营收1908万元 营业利润1094万元 净利润1123万元[2] - 标的公司总资产1.98亿元 负债1.68亿元 净资产3000万元[2] 股权结构与股东背景 - 聚盛新能源两大股东为中电建江西(持股9%)和京能德城(持股91%)[4] - 中电建江西为央企中国电建全资子公司 注册资本10亿元 2023年总资产236.07亿元 净资产13.82亿元 净利润1.81亿元[5] - 京能德城为北京能源国际全资子公司 后者隶属北京能源集团 集团2024年底资产规模4934亿元 年营收975亿元[6][7] 项目运营与财务关系 - 聚盛新能源主营光伏电站业务 2022年100MW农光互补项目监理服务中标价92.4万元 2024年送出工程中标价40.76万元[13][14] - 核心EPC工程由股东中电建江西承包 2023年50兆瓦光伏项目中标价2.38亿元[16] - 公司1.98亿元资产可能包含在建工程 负债1.68亿元可能包含拖欠中电建江西的工程款[17] 行业背景与交易动机 - 光伏行业从2021年爆发式增长转入低谷期 央国企加速出清资产[1][3] - 转让方要求受让方承担187.99万元未缴出资义务 并补偿可能引发的赔偿责任[19][20] - 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央企被警示避免继续投资集中式光伏等过剩项目[21]
电建新能由电建集团控股80%,董事长李岳军、总经理吕冬冬年薪均为11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9-17 01:56
IPO申报进展 - 沪主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 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会计师事务所为信永中和[2] 主营业务与行业地位 - 主营业务为中国境内风力及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开发、投资、运营和管理 主要产品是电力[2] - 业务覆盖国内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发电站遍布风光资源丰沛及消纳优势区域 是国内一流的新能源发电运营商之一[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3.82亿元、87.28亿元、98.10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6.61亿元[3] -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68亿元、23.29亿元、25.89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11亿元[3] - 2022年至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6亿元、22.45亿元、25.85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5.01亿元[3] - 2022年至2024年资产总额分别为675.81亿元、1020.77亿元、1249.21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资产总额1324.35亿元[3] 装机容量增长 - 控股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从2022年末904.50万千瓦增长至2025年3月末2124.61万千瓦 报告期内实现大幅增长[3][4] 股权结构与控制关系 - 控股股东为中国电建 直接持股24.12亿股 通过8家设计院间接控制35.86亿股 合计控制79.975%股份[6] - 实际控制人为电建集团 通过中国电建及水规总院合计控制80%股份[6] 管理层信息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 其中独立董事3名 李岳军任董事长 吕冬冬任总经理[6] - 董事长李岳军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 正高级工程师 具有丰富行业管理经验[7] - 总经理吕冬冬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专业 高级经济师 长期从事新能源开发管理工作[8] - 2024年度李岳军与吕冬冬税前薪酬均为116.2万元 未在关联企业领薪[9]
九州一轨:关于自愿披露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16 13:40
战略合作 - 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 - 合作聚焦轨道交通领域市场开发、项目履约及技术交流 [2] - 双方通过灵活合作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 [2] 业务发展 - 合作将促进公司在轨道交通板块业务的深度拓展 [2] - 双方充分发挥各自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和市场优势 [2]
九州一轨与成都院基础设施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智通财经· 2025-09-16 08:48
战略合作协议 - 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 - 双方将充分发挥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和市场优势 [1] - 合作范围包括市场开发、项目履约和技术交流等方面 [1] 合作模式与目标 - 采用灵活的合作模式在轨道交通领域开展长期战略合作 [1] - 促进轨道交通版块业务的深度合作 [1] -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 [1]
九州一轨: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新浪财经· 2025-09-16 08:22
战略合作签署 - 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分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 - 合作领域聚焦轨道交通板块的市场开发、项目履约和技术交流 [1] - 协议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互利共赢原则 [1] 合作内容与目标 - 双方旨在通过长期合作促进轨道交通业务的深度整合 [1] - 合作将充分发挥各自技术和市场优势 共同推动轨道交通领域发展 [1] - 协议为框架性约定 不涉及具体金额 [1] 财务影响 - 预计合作不会对公司2025年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1]
拟募资90亿元!中国电建旗下电建新能沪市主板IPO申请获受理
犀牛财经· 2025-09-16 07:54
IPO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5年9月11日提交上交所主板IPO申请材料并被正式受理 计划发行8.33亿至25.00亿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10%至25% 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2] - 本次IPO拟募集资金90亿元 将用于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及偿还20亿元有息借款[3][7]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成立于2004年 是中国电建(601669 SH)重要子企业 作为中国电建旗下唯一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业务平台 业务覆盖国内28个省区[3] - 2023年6月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 增资后注册资本由60亿元增至75亿元 中国电建表示分拆上市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和增强行业影响力[4]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87.28亿元 同比增长4.14% 净利润25.03亿元 同比增长26.34%[5] - 2024年营业收入98.10亿元 同比增长12.39% 净利润28.22亿元 同比增长12.74%[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6.61亿元 净利润5.55亿元[5] 装机容量与发展规模 - 总装机容量从2022年底904.50万千瓦增长至2025年3月底2124.61万千瓦 两年实现翻倍 其中风电989.09万千瓦 太阳能发电1135.52万千瓦[6] - 公司规划建设项目总规模846万千瓦 总投资484.81亿元 包括新能源大基地项目328万千瓦(197.21亿元)和绿色生态文明项目120万千瓦(61.04亿元)[7] 财务结构与风险特征 - 2024年财务费用12.8亿元 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达45.48% 显示债务负担较重[6] - 最新一期资产负债率达72.37% 显著高于行业均值56.82%[6] 技术实力与市场定位 - 已取得专利授权178项 具备可持续技术创新能力[8] - 业务模式成熟 经营业绩稳定 具有"大盘蓝筹"特色 符合主板优质企业定位[8]
中国电建拟分拆子公司上市 标的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中国经营报· 2025-09-16 01:25
分拆上市计划 - 中国电建拟分拆子公司电建新能源至上交所主板上市申请已获受理[1] - 电建新能源计划募集资金90亿元带动484.81亿元风光电项目总投资预计新增装机规模846万千瓦[1] - 分拆完成后电建新能源仍为合并报表范围内控股子公司中长期有助于提升整体盈利水平[1] 财务表现 - 中国电建2024年营业收入6336.85亿元同比增长4.07%归母净利润120.15亿元同比下降7.21%[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27.57亿元同比增长2.66%归母净利润54.26亿元同比下降13.81%[2] - 电建新能源2024年营业收入98.10亿元净利润28.22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72亿元同比增长8.57%净利润12.05亿元同比下降18.19%[3] 业务结构 - 电建新能源整合中国电建所有新能源电站资产是唯一风光发电业务平台[4]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控股装机容量2124.61万千瓦其中风电989.09万千瓦太阳能1135.52万千瓦[4] - 2024年风力发电收入占比超69%太阳能发电收入占比超28%[4][5] 经营动态 - 2025年1-7月中国电建新签能源电力项目3230个合同金额4720.68亿元[5] - 风电新签合同1572.26亿元同比增长68.4%太阳能新签合同1185.09亿元同比下降29.96%[5] - 新能源电力市场化交易电价下行及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盈利能力下降[3] 资本结构 - 电建新能源资产负债率持续保持70%以上[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总资产1390.98亿元总负债1040.77亿元资产负债率74.82%[5] - 项目资金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和融资租赁等筹资渠道[5]
A股年内IPO募资额已超去年全年
深圳商报· 2025-09-15 23:00
IPO募资规模 - 截至9月14日 今年以来68家新股完成发行 合计募资额达677.4亿元 超过去年全年102家新股的662.8亿元募资额 [1] - 华电新能以181.7亿元募资额位居榜首 中策橡胶和天有为分别募资40.7亿元和37.4亿元 另有联合动力、屹唐股份、友升股份募资额超过20亿元 [1] - 中国电建旗下电建新能拟募资90亿元 沪市主板IPO申请获受理 [1] 新股发行节奏 - 9月单周有5只新股发行 包括联合动力、锦华新材等 今年仅3月10日当周出现过单周5只新股发行的情况 [2] - 9月将有9只新股安排发行 8月和7月全月分别只有7家和9家新股发行 9月发行数量可能接近年内最高峰3月的14家 [2] 发行估值特征 - 前8个月上市的67家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约18.8倍 低于2024年的21.7倍 [2] - 半导体公司屹唐股份发行市盈率51.55倍为最高 未出现往年百倍市盈率新股的情况 [2] 政策导向与行业分布 - 证监会推出科创板深化改革"1+6"政策措施 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并扩大适用范围 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 [2]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 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2] - A股IPO公司超八成来自电子、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医药生物、计算机等新兴产业 [3] 市场预期 - 北方券商投行高管预计全年A股IPO家数比去年增长 募资规模增长幅度可能更大 [3] - IPO发行速度已不可能回到两三年前的高速发行水平 [3]
“孩子们有了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
人民日报· 2025-09-15 22:22
项目规模与范围 - 中国电建在伊拉克10个省份承建679所示范学校 占全国1000所项目的67.9% [16] - 项目已惠及50多万伊拉克中小学生 是伊拉克重大民生工程 [16] - 卡尔巴拉省建成44所示范学校 卡迪西亚省建成61所示范学校 [17][19] 项目设计与功能 - 学校采用现代化设计与可持续理念 配备实验室、图书馆、网络设施及多功能体育场 [18] - 教学楼设计融合两河流域文化特征 如楔形文字造型 [19] - 配备多个功能性教室包括美术室、机房、图书室和手工教室 [17][18] 社会影响与教育成效 - 学校被伊拉克民众亲切称为"中国学校" 成为当地设施最好的教育机构 [16][17] - 学生出勤率提升 优秀学生保留率提高 学习劲头和成绩明显改善 [17] - 项目为当地培养近50名专业工程师和千余名专业技术人员 [21] 文化传播与双边关系 - 学校开展中伊文化交流活动 摆放阿拉伯语绘本介绍两国文明 [20] - 伊拉克总理苏达尼指出项目是伊中合作里程碑 伊拉克媒体积极报道项目意义 [20][21] - 项目搭建友谊之桥民心之桥 为伊拉克经济社会重建贡献力量 [21] 工程建设与管理 - 项目涉及范围广推进难度大 在人口高度分散的农业省实现按时建成 [19] - 中国建设者展现责任担当和过硬本领 获得伊拉克政府部门高度认可 [18][19] - 项目团队保障工程进度 本土人才已能独立完成各项施工作业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