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业证券(601377)
icon
搜索文档
券商营业部又热闹起来:“月增开户400%”,咨询量迎来高峰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14:42
市场热度与投资者行为 - 沪指突破3700点 市场热度显著上升 [1] - 券商营业部咨询开户 增加入金量 开通两融 科创板或北交所权限的客户明显增多 [1] - 新开户量一个月增长近400% [2][5] - 年轻人开户占比显著提升 包括00后群体 [5] - 老股民活跃度增加 办理业务开通权限 增加入金量 [5] - 开通两融权限客户明显增多 期货期权等衍生品账户咨询量显著上升 [5] - 投资者对行情比较看好 入金量大幅增加 达到开通两融资质标准 [8] 投资者结构与行为特征 - 线下营业部客户以年纪较大的老股民为主 多办理权限开通业务 [5] - 老股民经历市场牛熊轮回 以时间换空间 等待回本 [7] - 有客户因股票重组等原因 账户资产意外增加数百万元 [8] - 大户客户开始入金持仓 显示对行情看好 [8] - 部分客户之前因持仓资金不足不符合两融资质 现在入金量大幅增加达到标准 [8] ETF产品受欢迎程度 - ETF受到新老股民青睐 成为重要投资工具 [10][11] - 客户选择行业ETF因选股难度大 包括医疗 科创 港股通 创业板等板块 [11] - ETF交易便利 能分散持仓 具有赚钱效应 [11] - 有客户主动咨询购买ETF 例如创业板单日上涨3%后询问投资机会 [11] 当前市场与历史行情对比 - 当前市场热度与去年924行情时期存在明显差距 [12][13] - 咨询量和开户量增幅远不及去年同期 [13][15] - 实际开户量和两融开户量比外界传言少很多 [15] - 去年924时期咨询量极大 客户主动要求开户 营业部员工常加班 假期开户量激增 [15] - 当前开户量仅比平时略多 主要是询问量增加 但指标难以完成 [15] - 当前指数上涨但结构分化显著 盈利难度较大 部分客户观望为主 [16] - 存量资金仍占主导 已有散户资金从银行向股市转移的迹象 [15]
券商营业部又热闹起来:“月增开户400%”!咨询量迎来高峰,十年老股民来调佣!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14:42
市场热度与投资者行为 - 近期A股市场行情持续向好 投资者入市热情显著升温 券商营业部迎来业务高峰 新开户投资者数量增长明显 7月份新开户量比6月份增长近400% [2] - 不仅新股民开户入场 老股民也活跃起来 开通各类业务权限 增加入金量 开通两融权限客户明显增多 期货期权等衍生品账户咨询量显著上升 [2] - 咨询开户 增加入金量 开通两融 科创板或北交所权限客户明显增多 有营业部客户经理表示有客户主动调整佣金比例 [1] 投资者结构变化 - 从开户人群看 年轻人占比显著提升 包括"00后"开户 [2] - 线下营业部办理业务客户中大部分是年纪较大老股民 多来开通各类权限 老股民对市场更有信心 [2] - 有客户因持仓资金不足不符合两融资质 现在入金量大幅增加达到开通标准 反映出市场热度上升 [4] 投资偏好与工具选择 - ETF受到新老股民青睐 客户认为选股难 选择买行业ETF 交易便利且能分散持仓 [5] - 有营业部客户经理表示 有同学询问购买ETF 因为股票不好选 买行业ETF比较好 [1] - 去年"9 24"行情后买ETF客户很多 包括医疗 科创 港股通 创业板等各种板块ETF [5] 当前市场与历史对比 - 当前市场热度与去年"9 24"行情时期存在明显差距 证券账户 两融开户量增幅远不及去年同期 [1] - 咨询及开户量虽有增长 但幅度远不及去年"9 24"时期 赚钱效应大相径庭 当时普涨行情下投资者热情高涨 如今指数上涨但结构分化显著 [6] - 开户量比外界传言少很多 两融开户量不大 咨询量虽较多但和过去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券商完成开户指标压力不小 [6] 资金流动与市场情绪 - 目前仍是存量资金占大头 但已有散户从银行转移资金入市趋势 [7] - 若行情持续向好 可能有更多开户量释放 但行情若出现震荡 资金会进入观望 只有当行情不断突破赚钱效应明显时 新增资金才会大胆入市 [7] - 虽然有客户增加融资 加杠杆客户数量有所上升 但占比不大 当前行情实际操作盈利难度较大 部分客户观望为主 [7]
沪指连续上攻后微调!“冲锋旗手”证券ETF龙头(560090)跌近2%,最新单日吸金超6600万元!存款“搬家”明显,券商板块将迎戴维斯双击?
搜狐财经· 2025-08-19 10:25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 两市成交额连续两日超2.6万亿元 已连续5日超2万亿元 [1] - 证券ETF龙头(560090)收跌1.84% 昨日吸金超6600万元 [1] 证券板块个股表现 - 东方财富跌3.41% 成交额246.57亿元 权重15.76% [3][4] - 中信证券跌2.15% 成交额61.58亿元 权重13.90% [3][4] - 国泰海通跌1.50% 成交额26.75亿元 权重10.54% [3][4] - 华泰证券跌0.93% 成交额22.04亿元 权重4.85% [3][4] - 招商证券跌1.33% 成交额7.85亿元 权重3.20% [3][4] - 东方证券跌0.92% 成交额13.46亿元 权重2.88% [4] - 广发证券跌0.96% 成交额11.91亿元 权重2.66% [4] - 申万宏源跌1.25% 成交额6.58亿元 权重2.29% [4] - 中金公司跌1.82% 成交额11.23亿元 权重2.18% [4] - 兴业证券跌1.44% 成交额7.99亿元 权重2.16% [4] 资金流向变化 - 7月M2-M1剪刀差环比收窄0.5个百分点至3.2% [5] -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5] - 非银金融企业存款新增2.14万亿元 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5] - 存款利率低位下 居民存款转投向理财、股市趋势加剧 [5] 行业配置潜力 - A股总市值与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比值连续2个月上行 [7] - 居民储蓄存款对A股市值的流动性贡献已脱离底部区间 [7] - 居民对A股配置较历史水平仍具备较大配置潜力 [7] 券商板块前景 - 权益市场交易额、两融余额、权益产品发行规模持续提升 [9] - 券商估值修复 市场行情持续性增强 业绩增长更具持续性 [9] - 权益资产收益率稳步向上 中央对资本市场定调积极 [9] - 类"平准基金"对市场形成支撑 居民资金循序渐进入市 [9] - 券商板块低估低配 进入业绩、估值修复新阶段 [9] 证券ETF产品特征 - 证券ETF龙头(560090)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 [9] - 一键囊括50只上市券商股 是直接高效布局证券板块的投资工具 [9] - 无证券账户可布局联接基金(A类:501047;C类:501048) [9]
1.67亿,证券服务应用月活人数大增近21%,市场情绪已修复?
证券时报· 2025-08-19 06:38
市场行情与投资者情绪 - A股行情自6月23日启动并持续催化 单日成交额从1.1万亿元增至8月18日的2.81万亿元创年内新高 [1][2] - 证券服务应用月活人数达1.67亿 环比增长3.36% 同比增长20.89% 反映用户参与度增强和市场情绪修复 [1][2] - 自2024年"9·24"行情以来证券类应用活跃度持续攀升 月活从2024年8月1.36亿增至10月1.84亿 [2] 证券应用活跃度与竞争格局 - 50家证券应用月活均实现正增长 六成应用同比增幅超20% 淘股吧等6家应用增幅超30% [3] - 同花顺以3501.05万月活位居行业第一 华泰证券涨乐财富通以1135.59万月活位列券商APP首位 [4] - 月活超600万的券商APP包括招商证券(705.07万) 中信证券(702.38万)等10家头部机构 [4] - 中小券商如兴业证券 国海证券等月活增速较快 显示通过运营策略实现快速增长 [5] 资金入市结构分析 - 上交所7月新开户196.36万户 同比增长71% 年内累计新开户1456.14万户同比增长36.9% [6] - 高净值投资者(私募 杠杆资金 游资)为当前入市主力 居民资金主要流向银行理财而非直接入市 [7] - 机构新增开户数持续攀升至历史高位 接近2021年水平 机构开户与权益基金新发规模正相关 [7] - 机构资金或成为后续行情主要增量 推动形成"机构牛"行情 [7]
监管明确鼓励券商行业整合,券商ETF(512000)整固蓄势,华林证券领涨成分股
新浪财经· 2025-08-19 06:29
市场表现 - 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下跌0.97%,成分股涨跌互现,华林证券领涨3.43%,长城证券上涨2.86%,国盛金控上涨1.47%,中银证券领跌 [1] - 券商ETF近1周累计上涨8.26%,盘中换手3.49%,成交9.78亿元,近1周日均成交20.66亿元,居可比基金前2 [1] - 券商ETF最新规模达282.20亿元创近半年新高,份额达449.50亿份创近1年新高,最新资金净流入11.43亿元 [1] 行业动态 - 华泰证券表示年初以来权益市场稳步向上,交易额、两融余额、权益产品发行规模持续提升,券商估值修复,市场行情持续性增强 [1] - 中航证券指出监管明确鼓励行业内整合,并购重组是券商实现外延式发展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和优化资源配置 [2] 成分股表现 - 东方财富下跌1.58%权重15.14%,中信证券下跌1.26%权重13.96%,国泰海通下跌0.82%权重11.21% [4] - 华泰证券和东方证券涨跌幅为0,权重分别为4.72%和2.62% [4] ETF产品特点 - 券商ETF被动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覆盖49只上市券商股,近6成仓位集中于十大龙头券商,4成仓位兼顾中小券商的高弹性 [4]
1.67亿,证券服务应用月活人数大增近21%!市场情绪已修复?
券商中国· 2025-08-19 05:58
市场行情与投资者情绪 - A股自6月23日启动的行情持续向好,8月18日单日成交额达2.81万亿元创年内新高 [1][3] - 证券服务应用月活人数7月达1.67亿,环比增3.36%,同比大增20.89%,反映市场情绪修复 [2][3] - 去年"9·24"行情后证券类应用活跃度持续攀升,2024年8月至10月月活从1.36亿增至1.84亿 [3] 证券服务应用竞争格局 - 同花顺以3501万月活居首,华泰证券涨乐财富通1135.59万为唯一千万级券商APP [5] - 头部券商APP占据月活前十,如国泰君安君弘(979.71万)、平安证券(840.85万)、中信信e投(702.38万) [5] - 中小券商APP增速亮眼,兴业证券、国海证券等同比涨幅超20%,6家机构增幅超30% [4][6] 增量资金来源分析 - 7月上交所A股新开户196.36万户同比增71%,年内累计开户1456.14万户同比增36.9% [8] - 西部证券认为当前入市主力为高净值投资者(私募/杠杆资金),居民资金更多流向银行理财 [8] - 兴业证券指出机构开户数已恢复至2021年高位,权益基金新发规模有望改善 [8][9]
磁谷科技: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南京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继续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含超募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18 11:24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58,612.34万元,扣除发行费用人民币5,755.06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52,856.85万元 [1] - 募集资金已于2022年9月15日全部到位,并由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 [1] - 公司已与保荐机构及商业银行签订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 [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 募集资金净额全部用于主营业务相关项目,其中高效智能一体化磁悬浮流体设备生产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人民币45,000万元 [2] - 由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际建设进度,部分募集资金短期内出现闲置情况 [2] - 公司于2024年8月27日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决议,同意使用不超过人民币30,000万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 [2] 现金管理实施详情 - 现金管理目的是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和收益,在不影响募投项目建设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增加公司收益 [3] - 投资产品品种包括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的结构性存款、协定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通知存款、收益凭证等 [3] - 现金管理额度为不超过人民币20,000万元(含前次未到期部分),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资金可循环滚动使用 [4] 现金管理收益分配与实施方式 - 现金管理所获收益优先用于补足募投项目投资金额不足部分及公司日常经营所需流动资金 [4] - 公司董事会授权董事长在额度范围内行使决策权,包括选择理财产品发行主体、明确理财金额、签署合同等 [5] - 该事项已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保荐机构无异议,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5] 对公司日常经营的影响 - 现金管理不会影响募投项目建设和公司主营业务正常发展,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 [5] - 通过合理现金管理可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公司收益 [5] 专项意见说明 - 监事会认为现金管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投向或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 [6] - 保荐机构经核查认为该事项履行了必要程序,符合相关规定,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7]
磁谷科技: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南京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投项目延期及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18 11:24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58,612.34万元,扣除发行费用人民币5,755.06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52,856.85万元,募集资金已于2022年9月15日全部到位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合计为人民币80,805,085.92元,不包括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未到期保本型投资产品 [2]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 募集资金净额全部用于主营业务相关项目,截至2025年6月30日,高效智能一体化磁悬浮流体设备生产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人民币45,000万元,累计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人民币29,279.66万元,累计投入进度为65.07% [2][3] 部分募投项目延期原因 - 受土地供给因素影响,高效智能一体化磁悬浮流体设备生产建设项目涉及的厂房及办公楼建设施工进度较原计划滞后 [3]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依赖于新建厂房及办公楼的装修工程,因厂房及办公楼建设进度滞后,导致相应建设任务后延 [4] 部分募投项目延期具体情况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原计划延期至2026年6月,尚未投入的募集资金将继续用于后续装修工程、研发实验室建设、设备采购、研发人员配置及项目研发投入等 [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项目建设必要性: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建立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需不断升级研发和检测设备,拓展核心技术应用领域,开发新产品以保障公司可持续发展 [5] - 项目建设可行性:公司专注于磁悬浮流体机械及核心部件技术研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已取得授权专利及著作权373项,其中发明专利98项,实用新型专利208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6项,主导或参与起草1项国家标准、5项团体标准、1项行业标准 [7] - 公司拥有高水平研发团队,截至2025年6月30日,技术研发人员为8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1.03%,并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 [8]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3,804.75万元、4,032.82万元、4,386.69万元,研发投入逐年增加 [9] 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原因 - 募投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支付研发人员薪酬,包括工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根据相关规定,这些费用需通过企业指定账户统一划转,不能通过募集资金专户直接支付 [10] - 募投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部分测试费、办公费、水电费等小额零星开支,需从企业基本存款账户支付,从募集资金专户直接支付操作性较差,影响公司运营效率 [11] 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具体操作流程 - 公司根据募投项目实际需求,由经办部门填制付款申请单,注明付款方式,履行相应审批程序后,财务部以自有资金支付款项并收集相关支付单据 [11] - 财务部按募集资金支付的有关审批流程,审核批准后,将等额募集资金由募集资金专用账户转入公司一般资金账户 [12] - 公司建立自有资金等额置换募集资金款项的台账,逐笔记载交易的时间、金额、账户等,确保募集资金仅用于相应的募投项目 [12] 本次事项对公司的影响 - 部分募投项目延期及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事项,是公司综合考虑项目建设目的、实际建设进度及未来资金投入计划等因素作出的审慎决定,未改变募投项目的内容、投资用途、投资总额及实施方式 [12] - 上述事项有利于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公司财务成本及提高公司运营管理效率,不会影响募投项目的正常实施,不会对公司的产能和正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12] 履行的审议程序 - 公司于2025年8月15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延期及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议案,该事项在董事会审批权限范围内,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3]
指数创新高后牛市开启?A股后市如何布局?机构这样看
第一财经· 2025-08-18 09:02
市场表现与数据 - 沪指站上3700点 盘中突破3731.69点 刷新近十年新高[1] - 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突破2024年10月8日高点[1] - 北证50大涨6.79% 创历史新高[1]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76万亿元 创年内新高[1] - A股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1] - 两融余额自2015年以来重返2万亿元大关[2] 行情驱动因素 - 政策托底下新动能持续显现 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和增量资金入市[2] - 市场风险偏好回暖带动赚钱效应扩散 资金面流入成为行情重要推动力[2] - 结构性景气是市场主要推力[2] - 制度变化因素在中国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特别是"提高投资者回报"的资本市场制度改革[3] - 外部条件无显著利空 关税博弈及地缘冲突出现部分缓和[3]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3] 行情特征与趋势判断 - 本轮慢牛行情始于6月23日 具有四个特征:结构性景气推动、内外部不确定性限制资金快速涌入、做多方向明确但节奏稳健、上半周强于下半周[2] - 市场呈现进三退二特点 情绪指标显示局部过热但尚未达到显著全面过热[3] - 支撑市场上涨的三个核心逻辑未变化:政策底线思维、新动能亮点涌现、增量资金入市[2] - 后续行情可能演化为两种路径:回调整固延续慢牛格局或加速赶顶导致大幅回调[3] 投资布局方向 - 科技成长板块:AI算力、机器人、创新药[4] - 金融板块:券商、保险[4] - 周期行业产能出清带来的红利资产[4] - 强者恒强的高弹性成长科技:AI、算力、机器人、军工[4] - 景气硬支撑或业绩超预期领域:稀土永磁、贵金属、工程机械、摩托车、农化制品[4] - 政策提振下的服务消费和房地产估值修复机会[4] - 反内卷概念:中长期视角下供需格局改善与行业盈利修复[4][5] - 安全边际较高的资产调整后配置机会[4][5] - 政策提振下的大消费板块[5]
兴业证券:椰子水赛道分层竞争加剧 场景多元+质价比驱动市场扩容
智通财经· 2025-08-18 07:25
行业概况 - 健康需求驱动椰子水行业增长,低糖、天然且富含电解质的健康属性使其在办公(45%)、运动(32%)、家庭(18%)场景形成稳定消费结构 [1] - 全球椰子水市场规模从2019年25.2亿美元增至2024年49.9亿美元,CAGR为14.7%,大中华区市场规模从1.0亿美元增至10.9亿美元,CAGR达60.8% [2] - 中国椰子水与其他植物水人均消费量仅为0.1升,远低于美国、中国香港等地区,预计2029年行业规模达180亿元 [3] 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呈现龙头主导、长尾显著格局,Vita Coco居全球第一但份额略有下滑,IFBH亚洲市场崛起位居第二,巴西品牌深耕拉美市场 [2] - 国内市场呈现"头部断层、腰部碎片化、长尾分散"格局,IFBH旗下if及Innococo占据龙一地位,本土品牌差异化竞争中端价格带 [2] - 渠道品牌如盒马、山姆、711以低价、代工、高流通效率为核心竞争力,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2] 市场趋势 - 中国椰子水市场从高端小众走向大众普及,价格带从10-15元/500ml降至6-8元/500ml,渠道向低线城市及便利店渗透 [3] - 消费场景从户外运动扩展至办公、运动、家庭等日常饮用场景,价格下沉与渠道下沉共同推动消费圈层扩大 [3] - 电商渠道快速发展,线上占比持续提升 [3] 供应链分析 - 原料是椰子水核心竞争要素,印尼、菲律宾、印度为主要产区,泰国香水椰因高甜度、奶香受高端品牌青睐 [1] - 近年主产区气候异常、病虫害致供给紧张,叠加需求激增及加工运输成本上升,推升价格大幅上涨 [1] - 中国海南椰子产量有限,自给率不足10%,国内企业通过在东南亚建种植基地以稳定供应 [1] 公司表现 - IFBH(06603)作为国内椰子水龙头,轻资产模式具备成本优势,通过明星代言及跨界联名提升品牌影响力,多元化新品助力增长 [1] - 欢乐家(300997.SZ)深耕植物蛋白及椰子汁饮料领域,自建工厂拥有深厚椰子供应链资源,NFC椰子水绑定运动健康场景 [1] - IFBH旗下if与Innococo双品牌快速成长,占据中国椰子水零售市场份额前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