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股份(600884)

搜索文档
杉杉股份(600884)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审计报告(天健审〔2025〕8523号)
2025-04-25 15:19
目 录 | | | | 二、财务报表……………………………………………………… 第 6—13 | | | 页 | | --- | --- | --- | --- | | (一)合并资产负债表…………………………………………… | 第 | 6 | 页 | | (二)母公司资产负债表………………………………………… | 第 | 7 | 页 | | (三)合并利润表………………………………………………… | 第 | 8 | 页 | | (四)母公司利润表……………………………………………… | 第 | 9 | 页 | | (五)合并现金流量表……………………………………………第 | | 10 | 页 | | (六)母公司现金流量表…………………………………………第 | | 11 | 页 | | (七)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第 | | 12 | 页 | | (八)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第 | | 13 | 页 | 三、财务报表附注……………………………………………… 第 14—123 页 四、附件…………………………………………………………第 124—128 页 ( ...
杉杉股份:2024年净亏损3.67亿元
快讯· 2025-04-25 15:1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86 8亿元 同比下降2 0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 67亿元 去年同期净利润7 65亿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0 17元/股 [1]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拟不派发现金红利 不送红股 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1]
杉杉股份: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3314.28万元
快讯· 2025-04-25 15:1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48.04亿元,同比增长28.04%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3314.28万元,去年同期净亏损7328.18万元 [1]
硅基负极大决战!
起点锂电· 2025-04-02 10:43
锂电池技术创新路径 - 锂电池行业正从"量变"转向"质变",技术创新是主要驱动力,分为电池结构创新(如CTP、大圆柱、全极耳、半固态)和材料创新(如正负极、隔膜、电解液)[2] - 硅基负极是当前负极材料端明确的技术路线,处于产业化放量前夕[3] 硅基负极与石墨负极性能对比 - 石墨负极占据98%市场份额,天然石墨成本低但膨胀率高(15%),实际比容量340mAh/g;人造石墨循环寿命>1000次但比容量接近理论极限372mAh/g[5][6][7] - 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4200mAh/g(石墨10倍),实际复合产品400-650mAh/g,需预锂化处理解决首次效率低(50%-85%)和体积膨胀(50%-300%)问题[8] - 硅碳负极快充性能优异但循环寿命短(300-500次),适用于消费电子/动力电池;硅氧负极循环寿命较好(500-800次)但成本高,更适合动力/储能[9][10] 硅基负极市场需求驱动 - 消费电子领域已应用:小米11 Pro(5000mAh硅氧)、华为Mate Xs 2(4880mAh高硅)、荣耀Magic5 Pro(5450mAh硅碳)[11] - 大圆柱电池(如特斯拉4680)极片结构适配硅基膨胀,宁德时代46系列2026年供货宝马;快充电池(4C/6C)利用硅基多向嵌锂特性提升性能[12] - 半固态电池2024年国内动力装机2.2GWh,其电解质体系可缓冲硅基膨胀,预计2027年全球硅基需求达120万吨(市场规模600亿元)[13] 主要企业产业化进展 - 传统负极厂商:贝特瑞硅基产能5000吨(2028年扩至5万吨),杉杉宁波4万吨基地试产,璞泰来芜湖2万吨项目2025年投产[16][17][18] - 硅材料厂商:石大胜华现有1000吨硅碳产线,多氟多启动5000吨项目,博迁新材与丰田合作C样验证[21][22] - 当前有效产能不足3万吨,多数企业处于验证/建设阶段,头部企业主导技术迭代[22] 成本与技术瓶颈 - 硅碳负极CVD法成本高达88万元/吨(多孔碳30-50万/吨+硅烷气25万/吨),预锂化硅氧负极51万/吨,远高于高端人造石墨(5.9万/吨)[26][27] - 降本路径:硅碳负极开发生物基多孔碳/优化CVD工艺,硅氧负极用固态电解质替代预锂化,预计2025年价格降幅超35%[27][28] 配套材料机会 - 新型粘结剂PAA替代传统CMC+SBR,国产率95%,交联粘结剂(如PAA-PVA)是新发展方向[30] - 单壁碳纳米管导电剂性能优于炭黑,粉体价格1000-1500万/吨,天奈科技等少数企业实现吨级量产,2030年浆料市场规模或达178亿元(CAGR 49.4%)[31]
硅碳电池供不应求 杉杉股份加快专利布局和新品量产
经济观察网· 2025-04-02 08:20
文章核心观点 杉杉股份加速布局下一代电池材料硅基负极,随着硅碳负极技术成熟,其在消费电子和动力电池领域潜力有望释放,杉杉股份两款硅碳产品已进入试产阶段 [1][2] 杉杉股份情况 - 2025年开年已公布超六项硅基负极相关专利,涉及栗状硅锡基复合负极材料、硅碳复合材料等 [1] - 2024年半年报显示硅碳产品不断迭代,新一代硅碳产品在头部客户测试中领先,相关核心技术获美国、日本专利授权 [2] - 自主开发高性能耐压型硅碳和从原材料出发的高性价比硅碳产品,具备高首效高容量长循环、高能量密度且能控制成本特点,2025年初进入试产阶段 [2] 硅基负极行业情况 - 作为下一代革命性技术产品,产业化备受期待,硅碳负极电池成新品手机主流选择,苹果首款折叠屏手机将搭载,华为Mate XT三折叠手机已采用 [1] - 消费电子规模化应用为硅碳负极打开市场窗口,其理论容量达石墨负极10倍,可显著提升能量密度,成为首个规模化市场 [2] - 在动力电池领域市场更具想象空间,但目前渗透率低,受制于循环寿命与成本问题 [2] - 未来半固态、固态等高能量密度电池量产进程加速,硅碳负极或成标配,市场需求将大幅激活,预计到2030年中国硅基复合材料出货超30万吨 [2]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3月份提供担保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01 18:18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3月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为下属子公司提供3亿元担保,此前已提供80.149082亿元担保,董事会认为担保风险可控且有利于相关公司筹资提效 [2][5][11] 担保情况概述 担保基本情况 - 2025年3月为满足下属子公司融资需求,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为其提供担保 [5] - 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向平安银行宁波分行申请不超1亿综合授信,公司及上海杉杉新材料分别提供不超1亿和0.5亿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5] - 四川杉杉新材料向建行眉山分行申请不超2亿综合授信,上海杉杉新材料提供不超2亿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5] 履行的内部决策程序 - 2024年5月16日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通过《关于公司2024年度提供担保全年额度的议案》,授权董事长或其授权代理人在额度内签担保文件,期限至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日 [6]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基本信息 - 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注册资本28亿,2003年7月7日成立,经营范围涉锂电负极等材料 [8] - 四川杉杉新材料注册资本25亿,2021年8月12日成立,经营范围含石墨碳素制品等 [8] 主要财务数据 - 2023年数据经审计,2024年数据未经审计,尾数差异系四舍五入造成 [9] 担保协议主要内容 - 具体担保期限以债权确定期间为准 [10] 董事会意见 - 2024年4月24日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关于公司2024年度提供担保全年额度的议案》 [11] - 董事会认为担保风险可控,利于相关公司筹资提效,一致同意提供担保 [11] 对外担保累计金额及逾期担保累计金额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189.329082亿元,均为对合并范围内公司担保,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83.52% [12] - 无逾期担保 [12]
杉杉股份(600884) - 杉杉股份关于2025年3月份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5-04-01 10:16
担保情况 - 本次提供担保金额3亿元,担保前已实际提供80.149082亿元[2]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对外担保总额189.329082亿元,占比83.52%[16] - 宁波杉杉对宁波杉杉新材料担保1亿,期限一年[10] - 上海杉杉新材料对宁波杉杉新材料担保5000万,期限一年[10] - 上海杉杉新材料对四川杉杉新材料担保2亿,期限五年[10] 授信情况 - 宁波杉杉新材料向平安银行申请不超1亿综合授信[3] - 四川杉杉新材料向建行眉山分行申请不超2亿综合授信[3][4] 公司信息 - 宁波杉杉新材料注册资本28亿元,四川杉杉新材料25亿元[6] 业绩数据 - 2023年宁波杉杉新材料资产47.338839亿,净利润1.325381亿[15] - 2024年三季度宁波杉杉新材料资产51.980361亿,净利润1.108209亿[15] - 2023年四川杉杉新材料资产66.531057亿,净利润 -3.277508亿[15] - 2024年三季度四川杉杉新材料资产70.275709亿,净利润 -0.203912亿[15]
涉及构网型储能,宁德、华为、比亚迪、远景、特变等储能技术竞争白热化
鑫椤储能· 2025-04-01 06:19
构网型储能技术 - 国网甘肃电力开发数字孪生构网控制算法,采用LSTM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电网频率波动抑制时间从500ms缩短至150ms,在甘肃酒泉风光储基地实测中可平抑85%以上的功率波动 [2] - 国网湖北电力首创电压-频率-功率多维度协同控制算法,在湖北随州广水试点项目中实现孤岛运行模式下频率稳定度±0.1Hz,电压波动率<1.5% [3][4] - 亿纬锂能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建立电池健康状态实时评估模型,将充放电策略调整响应时间压缩至50ms,功率调节精度达到±0.5% [5][6] 本质安全技术 - 宁德时代通过LSTM时间序列分析,电池容量衰减预测误差<2%,较传统线性预测模型提升3倍精度 [7] - 欣旺达热失控三级联动防护系统集成NTC温度传感器(±1℃精度)、气体传感器阵列(可检测20+种电解液分解产物)、烟雾探测器(0.01dB/m灵敏度),并首创分级响应机制 [8] - 比亚迪采用LiPON-Li3PO4复合固态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达2.3×10^-4 S/cm,刀片电池循环寿命突破15000次(80%DOD),能量密度提升至180Wh/kg [9][10] - 中科院物理所锂枝晶原位修复技术通过电场诱导锂离子定向迁移,在负极表面原位生成均匀SEI膜,经过500次循环后锂沉积均匀度提升67%,枝晶生长抑制率达到93% [11] 场景化创新 - 特变电工光储充直柔一体化控制装置在苏州工业园区试点中功率因数提升至0.98,谐波畸变率<3% [12][13] - 远景能源海上风电+储能协同控制算法使海上升压站储能系统能量转换效率突破92%,在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测试中度电成本降低0.15元,投资回收期缩短至7.2年 [14][15] - 国网天津电力超级快充桩平滑接入装置在天津滨海新区示范工程中使配电网电压波动率从8.2%降至0.8%,单桩日均充电量提升42% [16][17] - 西安交通大学构网型变流器控制方法有效提高储能系统使用寿命 [18] 产业竞争格局 - 技术路线分化加剧:天能股份铅碳电池充电倍率达2C级别,循环寿命突破3000次;中科海钠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145Wh/kg [19][20] - 跨界融合成常态:美的集团实现UPS/储能/微电网三模式无缝切换;格力电器开发光伏空调+储能联动系统,综合能效比(SCOP)达6.8 [20][21] - 材料创新布局:杉杉股份硅碳负极材料膨胀率控制在15%以内;天赐材料新型电解液添加剂使4680电池循环寿命提升15% [22][23] - 标准争夺提前布局:华为数字能源推动IEEE P2802系列标准修订;比亚迪刀片电池模组集成专利或将成为CTP 3.0技术标准重要参考 [23][24] 经济效益 - 构网型储能技术可使电网改造成本降低18%,本质安全技术可减少保险费用支出25%,场景化解决方案提升综合能源利用效率12%-15% [24]
杉杉股份: 杉杉股份关于宁波市鄞州捷伦投资有限公司相关持股被司法拍卖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3-25 12:17
司法拍卖结果 - 宁波市鄞州捷伦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29,580,000股公司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因无人出价导致流拍 该部分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31% [1] 股权结构影响 - 本次流拍事项涉及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杉杉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所持股份 但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 信息披露 - 公司所有信息均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刊登的相关公告为准 [2]
杉杉股份(600884) - 杉杉股份关于宁波市鄞州捷伦投资有限公司相关持股被司法拍卖的进展公告
2025-03-25 11:15
股权相关 - 鄞州捷伦持有的29580000股限售流通股将于2025年3月24 - 25日司法拍卖[2] - 鄞州捷伦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1.31%[2] - 鄞州捷伦相关持股司法拍卖已流拍[2] 影响说明 - 本次司法拍卖流拍对公司生产经营无重大影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