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股份(600884)

搜索文档
固态电池板块月内涨超17%,产业化进程渐行渐近
新华财经· 2025-09-12 09:34
固态电池板块市场表现 - 固态电池板块近一个月涨幅超17% [1] - 赢合科技、杉杉股份、百利科技涨停 盟固利涨11.86% 金发科技与振华股份跟涨 [1] - 圆信永丰高端制造A基金净值涨幅超33% [1] 行业发展态势与投资逻辑 - 锂电行业处于周期筑底阶段 2024年三季度产业链盈利能力确认见底回升 [1]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渐近 2025年进入中试关键期 2026年预计为量产元年 [1] - 行业深度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与全球能源转型 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1] 机构观点 - 高端制造领域释放显著成长潜力 兼具技术突破与行业发展前景双重优势 [1] - 产业周期底部回升与产品创新周期共振带来板块性投资机会 [1]
杉杉股份涨2.20%,成交额7.9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964.9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5:43
股价表现 - 9月11日盘中上涨2.20%至13.45元/股 成交额7.97亿元 换手率3.45% 总市值302.55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0.54% 近5日涨17.16% 近20日涨14.86% 近60日涨48.13% [1] -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2月17日净卖出2.05亿元 买入占比7.89% 卖出占比31.20%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3964.94万元 特大单买入4319.57万元(占比5.42%) 卖出6480.89万元(占比8.13%) [1] - 大单买入1.74亿元(占比21.83%) 卖出1.92亿元(占比24.10%) [1]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研发生产销售 偏光片收入占比55.26% 负极材料占比43.88%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概念板块包括偏光片/石墨烯/固态电池/宁德时代概念/电池回收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15.05万户 较上期减少16.94% 人均流通股11674股 较上期增加20.40% [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为第四大股东 持股3336.26万股 较上期增持720.62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为第七大股东 持股2335.68万股 较上期增持899.88万股 [3]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58亿元 同比增长11.78% 归母净利润2.07亿元 同比增长1079.59%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0.7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1.09亿元 [3]
杉杉股份涨2.13%,成交额5.1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79.1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9 02:1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9日盘中股价上涨2.13%至12.95元/股 成交额5.15亿元 换手率2.31% 总市值291.3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679.16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8.23%卖出占比8.95% 大单买入占比25.33%卖出占比23.3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3.8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1.06%/10.78%/46.49% [1] - 年内1次登龙虎榜 最近2月17日净卖出2.05亿元 买入额占比7.89% 卖出额占比31.20%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研发生产销售 偏光片业务占比55.26% 负极材料占比43.88%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概念板块涵盖偏光片/石墨烯/超级电容/新能源车/太阳能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58亿元 同比增长11.78% 归母净利润2.0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079.5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0.79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1.09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5.05万户 较上期减少16.94% 人均流通股11,674股 较上期增加20.4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336.26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720.62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2335.68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899.88万股 [3]
杉杉股份:正在开发针对固态电池用的负极材料相关产品及固态电解质复合型负极材料
格隆汇· 2025-09-08 10:47
业务战略 - 公司聚焦锂电池负极材料与偏光片业务双主业 持续赋能新能源和新型显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1] - 公司深化技术创新与成本领先双轮驱动战略 通过强化研发投入、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以及优化运营效率巩固全球行业领导地位 [1] 研发进展 - 公司正在开发针对固态电池用的负极材料相关产品及固态电解质复合型负极材料 其中部分产品已在客户处进行多轮测试 [1] - 公司正在自主建立固态电池负极材料评测体系 加速固态电池专用新型负极材料研发 [1]
杉杉股份(600884.SH):正在开发针对固态电池用的负极材料相关产品及固态电解质复合型负极材料
格隆汇· 2025-09-08 10:38
公司战略与业务聚焦 - 公司深入践行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并聚焦锂电池负极材料与偏光片业务双主业 [1] - 公司持续赋能新能源和新型显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1] - 公司坚持深化技术创新与成本领先双轮驱动战略以巩固全球行业领导地位 [1] 运营与研发举措 - 公司通过强化研发投入、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以及优化运营效率来增强盈利能力 [1] - 公司正在开发针对固态电池用的负极材料相关产品及固态电解质复合型负极材料 [1] - 部分固态电池负极材料产品已在客户处进行多轮测试 [1] 技术发展与创新 - 公司正在自主建立固态电池负极材料评测体系 [1] - 公司加速固态电池专用新型负极材料研发 [1]
万亿新能源,集体暴涨的背后
DT新材料· 2025-09-07 16:04
新能源板块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5日Wind动力电池指数单日大涨9.64% [1] - 新能源和电池ETF多个单日涨幅达10% [1] - 宁德时代市值回升至1.48万亿元,股价325元接近历史最高点370元 [1] - 阳光电源市值达2805亿元创历史新高 [1] 政策支持与产业导向 - 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要求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领域年均营收增速超5% [2] - 政策明确支持人工智能和全固态电池,并依法治理光伏低价竞争 [2] - 工信部于8月19日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部署规范竞争秩序 [8] 电池产业链业绩增长 - 电芯企业宁德时代、欣旺达、中创新航等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亿纬锂能和中创新航营收增速超30% [2] - 正极材料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210万吨同比增长53%,湖南裕能营收143.58亿元同比增长33.17% [3] - 负极材料出货量129万吨同比增长37%,杉杉股份净利润暴增10倍 [3] - 电解液产量94.1万吨同比增长54.57%,天赐材料营收增长33.18%结束连续两年盈利下滑 [4] - 隔膜出货量同比大幅提升,湿法隔膜增长显著,恩捷股份等头部企业营收增长 [5]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亿纬锂能全固态电池量产基地揭牌,能量密度达300Wh/kg面向人形机器人与低空飞行器 [5] - 珠海冠宇半固态电池已量产出货并获得客户认可 [5] - 先导智能打通全固态电池全线工艺环节,适配多种电解质材料体系 [5] - 中金公司预测全固态电池2027年技术定型与小规模量产,2030年商业化量产需求超150GWh [6] - 名爵MG4半固态电池版定价9.98万元进入主流价格带 [6] 光伏行业动态 - 多晶硅价格企稳回升,一线企业报价52-53元/千克,二线企业报价46-48元/千克 [8] - 光伏企业Q2普遍减亏,部分企业扭亏为盈,隆基绿能净亏损收窄超50% [8] - 行业通过出海布局、BC电池与钙钛矿技术突破、兼并重组等方式寻求突破 [8] 产业链材料与设备 - 锂电池材料涵盖石墨、硅碳、多孔碳等负极材料,炭黑、碳纳米管等导电剂 [10] - 钠电池使用硬碳/软碳负极,超级电容器采用生物质源电容炭 [10] - 氢燃料电池涉及碳纸气体扩散层与活性炭催化剂载体 [10] - 设备端包括粉碎机、反应炉、石墨化炉、碳化炉等关键制造装备 [10]
石墨电极概念涨5.26% 主力资金净流入17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09:35
石墨电极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9月5日收盘,石墨电极概念板块整体上涨5.26%,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8位,板块内23只个股上涨[1] - 尚太科技和璞泰来涨停,贝特瑞、道氏技术、易成新能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9.03%、10.29%、9.09%[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永安药业下跌4.48%和宝钢股份下跌0.99%[1] 板块资金流动情况 - 石墨电极概念板块当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9.62亿元,其中17只个股获净流入,8只个股净流入超5000万元[2] - 尚太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1.98亿元居首,璞泰来、杉杉股份、索通发展分别净流入1.77亿元、1.56亿元和8616.65万元[2] - 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的个股为尚太科技(19.19%)、龙江交通(11.45%)和云煤能源(11.11%)[3] 个股资金数据明细 - 杉杉股份当日上涨7.14%,换手率10.82%,主力资金净流入1.56亿元,净流入比率6.84%[3] - 索通发展上涨7.51%,换手率12.61%,主力资金净流入8616.65万元,净流入比率5.17%[3] - 中国宝安上涨5.53%,换手率3.73%,主力资金净流入7704.43万元,净流入比率7.92%[3] - 中科电气上涨8.61%,换手率29.18%,主力资金净流入7634.60万元,净流入比率1.94%[3] - 翔丰华上涨6.58%,换手率23.45%,主力资金净流入6723.46万元,净流入比率7.84%[3] 相关概念板块表现 - 固态电池概念板块上涨6.90%位列榜首,钠离子电池上涨6.72%,PET铜箔上涨5.88%[2] - 钙钛矿电池上涨5.67%,两轮车上涨5.52%,BC电池上涨5.50%[2] - 共封装光学(CPO)上涨5.35%,宁德时代概念上涨5.10%,动力电池回收上涨5.08%[2]
沪市半年报看“反内卷”|锂电行业强调效率优先 负极环节率先改善
证券日报网· 2025-09-04 14:00
行业趋势 - 锂电行业"反内卷"成为共识 由盲目扩产转向质量和效率竞争 [1][3] - 新需求持续释放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海外市场 储能市场 商用车电动化带来市场增量 [1] - 龙头企业产能偏紧出现扩产需求 行业显现走出周期底部的向好迹象 [1] - 多家公司提出"减无序扩张 提良率 控账期" 行业盈利修复率先体现在负极材料环节 [1] 华友钴业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1.97亿元同比增长23.78% 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增长62.26% [1] - 依托镍钴产业链一体化和产品结构优化实现量利双升 [1] - 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3.96万吨同比增长17.68% 超高镍9系产品占比提升至六成以上 [1] - 三元正极材料出口量占中国三元正极总出口量的57% [1] - 大圆柱电池材料实现规模化量产 固态电池材料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联合开发 [1] 璞泰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0.9亿元同比增长12% 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23% [2] - 负极材料业务通过优化产品设计 工艺技术升级 设备创新实现降本增效 [2] - 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 多款产品性能领先优势明显 下游客户量产导入有序推进 [2] - 四川一体化负极工厂一期产能逐步投产 改善成本和抢占客户市场 [2] - 自动化装备业务新接订单金额明显回升 中后段设备份额不断提升 [2] 杉杉股份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8.58亿元同比增长11.78% 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逾10倍 [2] - 云南一体化生产基地完成石墨化工艺升级 自主研发厢式炉工艺成本优势显著 [2] - 通过大箱体提升负极材料有效容积 实现装炉量增加和单位成本下降 [2]
杉杉,暴涨1079%,硅碳和多孔碳实现批量供货
DT新材料· 2025-09-03 23:3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58亿元,同比增长11.78% [4][5] - 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大幅提升1079.59% [4][5] - 扣非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605.24% [4][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63亿元,同比增长111.60% [5] 负极材料业务进展 - 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出货量稳居行业第一,占据行业总出货量的21% [6] - 实现6C超充条件下批量出货,满足快充与高倍率产品需求 [6] - 新一代人造石墨和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进入主流客户体系 [6] - 超长寿命储能负极产品进入量产阶段,预计下半年规模化放量 [6] 技术研发突破 - 攻克石墨大颗粒量产控制技术,强化性能一致性和制程可控性 [8] - 自主合成球形硅碳原料中的多孔碳,缓解硅体积膨胀问题 [8] - 硅碳负极产品已进入头部客户供应链 [8] 全球化与战略合作 - 芬兰1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完成环评公示,强化欧洲市场供应能力 [8] - 与Falcon Energy Materials plc合作切入天然石墨供应链 [8] - 与楚能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金额超百亿元,覆盖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领域 [7] 偏光片业务表现 - 偏光片业务实现销量与均价双增长 [9] - 高端LCD产品卡位超大尺寸电视市场,提供稳定现金流支撑 [9] - OLED TV偏光片实现稳定量产,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 [9] 行业技术趋势 - 负极材料技术从人造石墨向硅基负极演进 [8] - 储能市场兴起为负极材料打开新应用窗口 [6] - 快充与高能量密度需求推动产品升级 [6][8]
锂电行情强势复苏,杉杉股份上半年核心业务盈利4.1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05:46
行业复苏背景 - 全球锂电行业在2025年上半年迎来强势反弹 摆脱2024年低谷期 进入复苏-繁荣新阶段 复苏呈现全产业链协同增长特征 [2] -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领跑 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93.7万辆 同比增长40.3% 直接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达477GWh 同比增长49% [2] - 储能赛道爆发式增长 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飙升至265GWh 同比增幅高达128% 主要受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电网调峰需求驱动 [2] 负极材料行业格局 - 负极材料行业呈现量价齐稳格局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产能优势挤压中小厂商生存空间 [5] - 新型产品产业化进程加速 快充负极 硅基负极 硬碳负极等走向量产 为行业增长注入新动能 [5] - 行业核心逻辑从去库存转向提盈利 需求弹性与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增长高度同步 [5]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8.58亿元 同比增长11.78% 归母净利润2.07亿元 同比激增1079.59% [1][5]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74亿元 同比增长91.69% 环比增速显著 [5] - 两大核心主业合计净利润达4.15亿元 负极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1][6] 市场竞争地位 - 人造石墨负极出货量稳居行业第一 市场份额高达21% 相当于每5吨人造石墨负极就有1吨来自公司 [6] - 快充负极市场份额保持行业领先 硅基负极和硬碳负极已实现批量出货 成为少数能规模化供应硅基负极的企业之一 [6] - 拥有全球头部电池企业客户群 包括宁德时代 比亚迪 LG新能源等 合作持续深化 [7] 技术与产能优势 - 在负极材料领域拥有授权专利359项 包括12项国际专利 234项国内发明专利和113项实用新型专利 [12] - 采用一体化布局战略 在内蒙古 四川 云南建设生产基地 实现全流程覆盖 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7] - 自主研发第三代厢式炉石墨化工艺 提升装炉量和产品均一性 同时大幅降低能耗 [7] 供应链与全球化 - 与中石油 中石化 中海油等签署战略协议 保障针状焦 石油焦等核心原材料稳定供应 [7] - 芬兰1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项目通过EIA环评 建成后将辐射欧洲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 [11] - 与Falcon Energy Materials合作拓展天然石墨市场 完善全球供应链布局 [11] 政策环境支持 - 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负极材料纳入重点支持范畴 [10] - 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细则刺激动力电池需求 间接拉动负极材料市场 [10] -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为储能行业提供市场化保障 带动储能用负极需求增长 [11] 未来增长动力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和储能抢装潮延续 锂电行业高景气度有望持续 [12] - 下游对能量密度 快充性能要求提升 推动快充负极 硅基负极等新型产品需求快速增长 [13] - 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延续 头部企业竞争壁垒进一步强化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