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概念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钠新电池通过新国标认证 A股盈利居前钠离子电池概念股一览
新浪财经· 2025-09-15 23:56
公司动态 -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于9月初通过新国标认证 成为全球首款通过该认证的钠离子电池产品 [1] - 公司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正与客户推进开发及落地工作 当前进展顺利 [1] 市场影响 - 通过新国标认证后 钠电池可合规进入国内外储能及低速电动车市场 [1] - 认证解决钠电池因无国标导致的应用受限问题 加速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落地进程 [1] 行业格局 - A股市场具备钠离子电池概念的个股共计17只 以中小市值股为主 [1] - 除宁德时代(总市值1.63万亿元)外 仅国轩高科/中国长城/欣旺达三家公司总市值超500亿元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钠离子电池概念股盈利规模超1亿元的共计9家 [1] - 宁德时代以304.85亿元净利润居首 神火股份(19.04亿元)/欣旺达(8.56亿元)/华阳股份(7.83亿元)分列第二至四位 [1] - 国轩高科/蔚蓝锂芯/厦钨新能净利润均超3亿元 [1]
全球首款,新国标认证!300750,曝出大利好
证券时报· 2025-09-15 23:55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技术突破 -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通过新国标认证 成为全球首款通过该认证的钠离子电池[1] - 电池能量密度达175Wh/kg 循环寿命超3000次 低温-20℃放电效率保持85%以上[1] - 钠离子电池在低温性能、碳足迹和安全性能方面优于锂离子电池 有助于降低对锂资源的依赖[1]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 - 2024年中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超1.5GWh 预计2025年将超过7GWh 2030年超过200GWh[2] - 通过国标认证后钠电池可合规进入国内外储能及低速电动车市场 解决应用受限问题[1] - 八部门联合印发方案明确推动大规模钠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及应用技术攻关[1] A股钠离子电池概念股概况 - 市场共计17只钠离子电池概念股 以中小市值股为主[3] - 宁德时代以1.63万亿元市值居首 500亿元以上市值仅国轩高科、中国长城和欣旺达[3] - 上半年盈利超1亿元的概念股共9只 宁德时代净利润304.85亿元居首[3] 主要概念股业绩表现 - 宁德时代上半年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增长33.33%[4][6] - 神火股份营收204.28亿元(同比增长12.12%)净利润19.04亿元(同比下降16.62%)[4][6] - 豪鹏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252.49% 蔚蓝锂芯增长99.09% 国轩高科增长35.22%[4][6] 企业技术布局进展 - 国轩高科与复旦大学合作研发钠离子电池技术 推动产业化应用[3] - 欣旺达2023年推出超低温钠离子电池 满足A00级至A级电动车应用需求[3] - 豪鹏科技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领域持续投入 做好技术储备[4]
钠离子电池概念下跌1.11%,主力资金净流出93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08:51
钠离子电池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9月10日收盘 钠离子电池概念板块下跌1.11% 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股价上涨的有30只 涨幅居前的包括立中集团上涨10.80% 云南能投上涨10.00% 道氏技术上涨6.87%[1] - 跌幅居前的包括领湃科技下跌7.13% 五矿新能下跌6.04% 维科技术下跌5.72%[1][2][3] 资金流向情况 - 钠离子电池概念板块今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出47.84亿元[1] - 93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15只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1] - 净流出资金居首的是宁德时代 主力资金净流出9.27亿元[1] - 亿纬锂能净流出5.47亿元 国轩高科净流出5.18亿元 天际股份净流出4.80亿元[1] -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的包括先导智能净流入6.93亿元 道氏技术净流入3.10亿元 南都电源净流入2.06亿元[1][5] 个股表现详情 - 宁德时代下跌1.24% 换手率0.86%[1] - 亿纬锂能下跌2.88% 换手率5.86%[1] - 国轩高科下跌1.50% 换手率12.19%[1] - 天际股份上涨4.34% 换手率46.61%[1] - 欣旺达下跌4.85% 换手率9.00%[1] - 当升科技下跌2.91% 换手率10.89%[1] - 比亚迪下跌0.27% 换手率0.92%[1]
每日复盘:2025年9月5日市场缩量反弹,创业板指强势大涨-20250905
国元证券· 2025-09-05 13:14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1.24%,深证成指上涨3.89%,创业板指强势大涨6.55%[2] - 市场成交额23483.6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2335.33亿元,呈现缩量反弹[2] - 全市场4856只个股上涨,473只下跌,上涨个股占比约91.1%[2] 行业与风格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领涨6.28%,通信和有色金属分别上涨5.31%和4.42%[2] - 银行板块下跌0.96%,石油石化和交通运输涨幅靠后,分别为0.42%和0.47%[2] - 风格表现排序为消费>周期>成长>金融>稳定,小盘成长风格领先[2]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445.30亿元,其中超大单净流入433.02亿元,大单净流入12.28亿元[3] - 南向资金净流入56.23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入48.84亿港元[4] - 中证1000ETF在9月4日获资金主要流入31.44亿元[3] 全球市场 - 恒生指数上涨1.43%,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95%,日经225指数上涨1.03%[4] - 美股三大指数普遍上涨,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分别上涨0.77%、0.83%和0.98%[5] - 特斯拉、苹果、谷歌和英伟达等热门科技股均上涨,涨幅在0.55%至1.33%之间[5] 宏观经济与政策 - 中国1-7月服务贸易总额45781.6亿元,同比增长8.2%,出口增长15.3%[11] - 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约35.5万亿元,占地方政府债务总额的67%[11] - 特朗普将美国对日本汽车关税降至15%,但仍为原2.5%关税的六倍[11]
石墨电极概念涨5.26% 主力资金净流入17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09:35
石墨电极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9月5日收盘,石墨电极概念板块整体上涨5.26%,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8位,板块内23只个股上涨[1] - 尚太科技和璞泰来涨停,贝特瑞、道氏技术、易成新能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9.03%、10.29%、9.09%[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永安药业下跌4.48%和宝钢股份下跌0.99%[1] 板块资金流动情况 - 石墨电极概念板块当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9.62亿元,其中17只个股获净流入,8只个股净流入超5000万元[2] - 尚太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1.98亿元居首,璞泰来、杉杉股份、索通发展分别净流入1.77亿元、1.56亿元和8616.65万元[2] - 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的个股为尚太科技(19.19%)、龙江交通(11.45%)和云煤能源(11.11%)[3] 个股资金数据明细 - 杉杉股份当日上涨7.14%,换手率10.82%,主力资金净流入1.56亿元,净流入比率6.84%[3] - 索通发展上涨7.51%,换手率12.61%,主力资金净流入8616.65万元,净流入比率5.17%[3] - 中国宝安上涨5.53%,换手率3.73%,主力资金净流入7704.43万元,净流入比率7.92%[3] - 中科电气上涨8.61%,换手率29.18%,主力资金净流入7634.60万元,净流入比率1.94%[3] - 翔丰华上涨6.58%,换手率23.45%,主力资金净流入6723.46万元,净流入比率7.84%[3] 相关概念板块表现 - 固态电池概念板块上涨6.90%位列榜首,钠离子电池上涨6.72%,PET铜箔上涨5.88%[2] - 钙钛矿电池上涨5.67%,两轮车上涨5.52%,BC电池上涨5.50%[2] - 共封装光学(CPO)上涨5.35%,宁德时代概念上涨5.10%,动力电池回收上涨5.08%[2]
50.30亿主力资金净流入,钠离子电池概念涨2.41%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2:48
钠离子电池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8月29日收盘,钠离子电池概念板块上涨2.41%,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2位,板块内85只个股上涨[1] - 先导智能20%涨停,国轩高科、德创环保、璞泰来等个股涨停,科达自控、中科电气、贝特瑞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4.94%、14.59%、13.58%[1] - ST易事特、久日新材、ST开元跌幅居前,分别下跌4.13%、3.74%、3.30%[1] 板块资金流向 - 钠离子电池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0.30亿元,其中68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只个股净流入超亿元[2] - 宁德时代主力资金净流入14.37亿元居首,比亚迪、国轩高科、先导智能分别净流入9.85亿元、7.97亿元、5.47亿元[2] - 德创环保、国轩高科、高乐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居前,分别为30.30%、26.17%、15.29%[3] 个股资金流入明细 - 宁德时代涨幅10.37%,换手率1.83%,主力资金净流入14.37亿元,净流入比率6.12%[3] - 比亚迪涨幅4.34%,换手率3.28%,主力资金净流入9.85亿元,净流入比率7.59%[3] - 国轩高科涨停(10.02%),换手率5.02%,主力资金净流入7.97亿元,净流入比率26.17%[3] - 先导智能涨停(20.01%),换手率7.71%,主力资金净流入5.47亿元,净流入比率13.35%[3] - 亿纬锂能涨幅6.84%,换手率5.54%,主力资金净流入2.10亿元,净流入比率3.60%[3] 资金流出个股情况 - ST开元下跌3.30%,主力资金净流出504.95万元,净流出比率-18.02%[7] - 久日新材下跌3.74%,主力资金净流出2769.58万元,净流出比率-15.27%[8] - ST易事特下跌4.13%,主力资金净流出3463.91万元,净流出比率-13.87%[8] - 中国长城下跌2.56%,主力资金净流出4.29亿元,净流出比率-15.39%[9]
创业板指突破2900点,再创3年多新高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9 03:21
创业板指数表现 - 创业板指突破2900点整数关口并续创3年多新高 [1] - 创业板指涨幅扩大至3% [1] - 创业板指涨幅从1%逐步扩大至2% [3] 行业板块表现 - 麒麟电池 钠离子电池 锂矿概念等板块涨幅居前 [1] 其他主要指数表现 - 沪指上涨0.54% [3] - 深证成指上涨1.06% [3]
创业板指突破2900点,再创3年多新高
第一财经· 2025-08-29 03:09
创业板指数表现 - 创业板指突破2900点整数关口 涨幅3% 续创3年多新高[1] - 创业板指涨幅扩大至2%[3] - 创业板指涨幅扩大至1%[4] 其他主要指数表现 - 沪指涨0.54%[3] - 深证成指涨1.06%[3] 领涨板块 - 麒麟电池概念板块涨幅居前[1] - 钠离子电池概念板块涨幅居前[1] - 锂矿概念板块涨幅居前[1]
华宝新能涨3.96%,成交额2.53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15 08:4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15日公司股价上涨3.96% 成交额2.53亿元 换手率8.24% 总市值111.2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738.20万元 近3日净流入3192.44万元 近5日净流入2972.70万元 [5][6] - 主力持仓占比5.33% 筹码分布分散 无控盘现象 [6] 业务与技术布局 - 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持续聚焦锂电池储能领域 最初以充电宝ODM业务为主 [2][3] - 主营业务为锂电池储能类产品及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核心产品为便携储能产品(营收占比77.30%) [3][8] - 2023年7月与中比新能源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钠离子电池终端应用 [2] - 在锂电池电源管理、工业设计等领域积累深厚技术 拥有松下、LG化学、比克电池等优质供应商资源 [2][3] 客户与市场布局 - 客户群体包括特斯拉、宝马、超霸电池、DSG、Clas Ohlson等知名企业 [2][3] - 海外营收占比达95.09% 受益于人民币贬值效应 [4] - 所属概念板块涵盖储能、特斯拉、出海概念、锂电池等 [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14亿元 同比增长22.60% [8] - 归母净利润8507.30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193.36% [8][9]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3.78亿元 [10]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1.16万户 较上期减少3.33% [8] - 人均流通股2974股 较上期增加3.44% [8] - 十大流通股东中包含汇丰晋信低碳先锋(持股167.46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46.47万股)等机构 [10] - 部分机构持股出现变动: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减持113.12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8.62万股 [10] 行业属性 - 公司属于申万行业分类中的电力设备-电池-锂电池板块 [8] - 业务涵盖储能、特斯拉产业链、锂电池等热门概念领域 [2][8]
华宝新能跌1.00%,成交额2.56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14 10:56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一直聚焦锂电池储能领域 初期以充电宝ODM业务为主 后续在锂电池电源管理、工业设计和结构设计等技术积累不断加深 [2][3]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电池储能类产品及其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核心产品为便携储能产品 占主营业务收入77.30% 光伏太阳能板占21.43% 其他占1.27% [8] - 公司积累了高质量供应商资源包括松下、LG化学、比克电池和安富利 并拓展了知名客户如特斯拉、宝马、超霸电池、DSG和Clas Ohlson [2][3] 战略合作与技术发展 - 2023年7月11日公司与中比新能源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钠离子电池并探索其在终端产品的应用 [2] - 公司属于锂电池储能行业 产供销体系日益完善 实力逐步增强 [3]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4亿元 同比增长22.60% 归母净利润8507.30万元 同比增长193.36% [8][9]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为95.09% 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4]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78亿元 [10] 市场交易与股东结构 - 8月14日公司股价跌1.00% 成交额2.56亿元 换手率8.56% 总市值107.04亿元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1.16万 较上期减少3.33% 人均流通股2974股 较上期增加3.44% [8] - 十大流通股东中包括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A(持股167.46万股 较上期减少113.12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46.47万股 较上期减少8.62万股)和汇丰晋信核心成长混合A(持股89.32万股 较上期减少5.49万股) [10] - 新进股东包括鹏华优选成长混合A和鹏华动力增长混合(LOF) 各持股42.38万股 博时主题行业混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10] 资金与技术面 - 8月14日主力净流入-212.05万元 占比0.01% 行业排名31/106 无连续增减仓现象 主力趋势不明显 [5] - 近20日主力净流入-8865.36万元 近10日-1514.96万元 近5日-776.15万元 近3日79.75万元 [6] - 主力没有控盘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主力成交额3868.88万元 占总成交额4.53% [6]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56.51元 股价靠近压力位63.17元 近期快速吸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