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市场

搜索文档
储能市场需求旺盛 上市公司订单饱满
证券日报网· 2025-09-29 12:10
海内外储能市场需求共振 "现在大容量储能电芯十分紧俏,部分企业的大容量储能电芯排单已经排到了2026年第一季度。"一位储 能行业从业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储能电芯"一芯难求",是海内外市场共振的结果。一方面,海外大储需求正处于爆发状态;另一方面, 国内储能需求强劲。储能市场部分产品供应出现短缺,惠州亿纬锂能(300014)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 司订单饱满,迎来新一轮市场机遇。 产业链上市公司各展所长 A股上市公司在储能产业链各环节深耕。在储能电池领域,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处于全球领先水 平。该公司生产的储能电池服务的市场包括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通信储能、数据中心备 电、船舶动力等。公司提供从电芯、模组、系统到电池管理系统全产品解决方案及用户侧储能智慧运营 服务。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近日在交易所互动平台表示:"我公司储能电池订单较为饱满,目前处于满产 状态。" 广州鹏辉能源(300438)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储能电芯出货量稳居全球企业前列。今年上半 年,该公司持续加强技术创新,推出590Ah/600+Ah大容量储能电芯产品,600+Ah电芯通过纳米盾技 术、凝胶阻燃电解液技术及蜂巢碳冷 ...
盛弘股份:公司会继续深耕储能市场,持续优化经营
证券日报· 2025-09-29 08:09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证券日报网讯盛弘股份9月29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会继续深耕储能市场,持续优 化经营,通过拓展市场、研发创新等提升综合实力与盈利能力。 ...
甩卖72家子公司!锦浪科技断臂求生,储能逆变器狂飙313%
新浪财经· 2025-09-28 01:00
核心战略转型 - 公司战略性放弃户用光伏电站业务 转向工商储能逆变器领域 实现从重资产向轻资产技术转型 [4][5][7] - 2025年9月以2905.9万元完成四家子公司股权变更 年内累计注销505家 转让72家子公司 [2] - 出售子公司多为户用光伏电站 累计并网容量约1300MW [8] 财务表现与结构变化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逆势增长70.96% [1][13] - 光伏电站业务营收占比从2023年68%降至45% 仍贡献营业利润6.29亿元(占比45%) [6] - 逆变器业务营收26.13亿元(占比55%) 其中储能逆变器暴增313.51%至7.93亿元 [6] - 长期借款从2020年1.34亿元激增至2025年上半年73.39亿元 [1][11] 产能与研发投入 - 2025年募资16.77亿元 其中6.25亿元用于逆变器产能升级 重点布局工商业储能 [9] - 募资项目包括投资3.63亿元分布式光伏电站 3.60亿元大功率并网逆变器 3.13亿元储能逆变器新建项目 [10] - 新推出HJT系列逆变器转换效率达99.2%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98.5% [10] 资产结构与现金流 - 固定资产达153.18亿元 占总资产比例70.2% 2021-2023年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现金超141.04亿元 [11] - 2025年上半年折旧摊销+利息费用合计5.69亿元 [11] - 2024-2025年上半年处置子公司收回现金5.18亿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从2023年-29.73亿元改善至-15.09亿元 [11] 盈利能力分析 - 光伏发电系统毛利率达58% 储能逆变器毛利率30.27% 低于德业股份45% [13] - 公司整体毛利率维持在50%以上 [13] 行业竞争与战略目标 - 工商业储能领域已有德业股份 阳光电源等巨头布局 价格战激烈 [16] - 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工商储能产品线全系列覆盖 将储能逆变器毛利率提升至35%以上 [16] - 欧洲市场营收占比目标从当前15%提升至25% [16]
海辰储能IPO暂时失效,有望重启上市
行家说储能· 2025-09-25 11:37
| 《2025电力市场与数智化储能调研报告》 | 电力交易、技术融合、虚拟电厂与商业创新 | | --- | --- | | 出品方: 因 行家说储能 | 鸣谢:以下参编单位的特别贡献(排名不分先后) | | UHES | O HTHIUM | | Pilof 派诺科技 | | | 调研止式启动,欢迎参编 | 扫码了解 | 今日, 海辰储能的招股书正式失效,这引起了多方市场的关注与猜测。 招股书失效,对于任何一家怀揣上市梦想的企业而言,无疑都是一个不小的挫折。不过,招股书失效属于港交所的流程机制,受目前赴港上市公司数量大幅 增加影响,招股书失效已成常态化现象。 尽管海辰储能此次港股 IPO 招股书失效这一状况引发了市场的一些猜测,但综合公司各方面表现来看, 自成立以来,这家公司便凭借自身在储能领域的独特 布局与快速发展,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成为储能行业的强劲新势力,其未来上市之路仍有想象空间。 ▋ 产能利用率高,出货量3年复合增速达167% 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年,公司产品组合丰富,主要包括储能电池及系统,应用场景广泛,覆盖源网侧、数据中心、工商业及居民家庭等各类储能需求。根据 权威咨询机构灼识咨询的 ...
海辰储能:港股IPO招股书暂处失效状态 储能新贵蓄势待发
第一财经· 2025-09-25 08:02
然而,将目光聚焦于海辰储能近年来在储能行业的整体表现,就会发现这一波折并未掩盖其在行业内的 重要地位。 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中,正全力冲击港股 IPO 的海辰储能近日遭遇招股书失效状况,引发市场各方关 注与猜测。 招股书失效,对于任何一家怀揣上市梦想的企业而言,无疑都是一个不小的挫折。据了解,招股书失效 属于港交所的流程机制,受目前赴港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影响,招股书失效已成常态化现象。 海辰储能全称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这家公司便凭借自身在储能领域的独特布 局与快速发展,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成为储能行业的强劲新势力。 尽管港股 IPO 招股书失效这一状况引发了市场的一些猜测,但综合公司各方面表现来看,其未来上市 之路仍有想象空间。 上半年满产,产能利用率持续攀升 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年,公司产品组合丰富,主要包括储能电池及系统,应用场景广泛,覆盖源网侧、 数据中心、工商业及居民家庭等各类储能需求。根据权威咨询机构灼识咨询的资料,在全球锂离子储能 电池出货量达到GWh级别以上的企业中,海辰储能是唯一一家专注储能领域的企业。 目前,海辰储能业务已覆盖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为20多个国家 ...
碳酸锂市场“供需两旺”格局能否延续?
期货日报· 2025-09-24 23:12
近期,随着供应端事件影响的逐步消退,碳酸锂市场关注点从供应端转向需求端。储能市场相关政策的 发布、固态电池逐步进入产业化时代引发市场对碳酸锂需求增长的预期。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碳酸锂市 场处于"供需双旺"格局,库存持续去化,但整体矛盾并不突出,矿端复产情况仍值得关注,若后续出现 预期差,或迎来新一轮驱动。 今年6—8月,碳酸锂价格一度从5.9万元/吨,上涨至9万元/吨以上。其间碳酸锂市场维持供过于求态 势,但多起影响供应端的事件,使收缩预期升温。随着事件的影响逐渐消退,碳酸锂市场关注点也从供 应端转向需求端。储能市场相关政策的发布、固态电池逐步进入产业化时代,引发市场对碳酸锂需求增 长的预期。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认为,当前碳酸锂市场处于"供需两旺"格局,价格围绕7.3万 元/吨波动,库存也持续去化。碳酸锂行业去库趋势不变,但整体矛盾并不突出,市场关注点仍在宁德 时代枧下窝矿区的复产节奏及另外7座矿山的生产情况。 库存保持去化趋势 当碳酸锂价格低于6万元/吨时,已击穿多数锂盐企业的成本线。江西、四川等地部分云母提锂企业已 开始阶段性停产,澳大利亚部分高成本锂辉石矿山也缩减了开采规模。 从市场交易情况看,上半 ...
储能电池出口量暴涨170%“背后”
起点锂电· 2025-09-24 09:3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储能电池出口高速增长 主要受海外电力困局、政策补贴及技术优势驱动 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凭借安全性和成本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国内企业凭借技术迭代和多样化产品形态加速海外市场渗透 [3][21][22][23] - 海外储能市场呈现多维度需求特征 大型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及便携式储能因地区政策与环境差异形成差异化增长机会 预计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将分别达439GWh、180GWh和2800万台 [10][15][16] - 电池成本下降推动储能产品价格下探 大型储能领域价格竞争激烈 头部企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构筑成本优势 同时需警惕海外政策变动、本地化竞争加剧及合作风险等挑战 [27][28][31][33][34][35] 电力困局催生储能需求 - 欧美电网老化且地广人稀导致供电不稳定 能源危机与电价波动进一步刺激储能需求 [5][6] - 亚非地区电力基础设施薄弱 部分地区日均供电不足8小时 储能成为保障民生和企业运营的关键手段 [6][7] - 多国推出储能补贴政策 美国大型储能装机预计从26GW增至120-150GW 澳大利亚户用储能补贴达30%安装成本 [7][8] 细分市场出海机遇 - 全球工商业储能2024年出货25.4GWh同比增长107% 主要市场为中东、欧洲、美国及澳大利亚 澳洲2025年计划投运10GWh大储项目 [10][12] - 户用储能2024年全球出货27.8GWh同比增长19% 美国因30%税收抵免政策成为主流市场 加州、德州及波多黎各增长显著 [13][14] - 便携式储能2024年全球出货1100万台同比增长90% 美国因户外运动及房车文化需求最大 乌克兰因战争冲突出货110万台 [15][19] 电池技术优势与迭代 - 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超240GWh 前十企业均为中国企业且市占率超91% [22] - 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压实密度达2.6-2.7g/cm³ 更适合长时储能 且技术限制出口延长竞争优势周期 [22] - 电池产品形态多样化 大储主流为280Ah-600Ah+方形电池 户储及便携储能采用30-40系列大圆柱电池 [23] - 钠离子电池低温性能适配北欧、加拿大等地区 固态电池理论能量密度超500Wh/kg但尚未成熟 [24] 成本下降与价格竞争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60万元/吨跌至8万元/吨 降幅87% 推动电芯生产成本降至0.4元/Wh以下 [27][28] - 中东市场储能系统报价从2021年20美分/Wh降至2025年7.5美分/Wh 降幅超62% 部分项目出现6.2美分/Wh极端报价 [28] - 头部企业通过一体化布局将电芯成本控制在0.4元/Wh以下 系统报价可低至0.7元/Wh [28][31] 海外竞争与风险 - 美国储能集成商Powin破产拖累多家中国供应商 宁德时代被拖欠货款3.1亿元人民币 [33] - 韩国企业加速磷酸铁锂产线改造 LG新能源美国工厂已投产 三星SDI及SK On计划2026年释放产能 [22][34] - 韩国材料商L&F研发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达2.7g/cm³压制密度 计划2026年底量产 [35] - 欧美关税政策及补贴制度调整增加企业认证周期和本地化运营成本 [35]
中创新航盘中涨超4% 国内储能市场持续强劲 公司将受益于订单集中化趋势
智通财经· 2025-09-24 02:47
股价表现 - 中创新航盘中涨超4% 截至发稿涨4.45%报29.56港元 成交额1.95亿港元 [1] 政策支持 - 工信部将研究编制《"十五五"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 加强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和系统布局 [1] - 引导各地区差异化、特色化开展锂电池产业规划布局 释放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信号 [1] 机构评级 - 美银证券重申"买入"评级 目标价由24港元上调至35港元 调幅达27.3% [2] - 看好公司在储能和动力电池领域的持续增长潜力 [2] 行业数据 - 8月国内储能中标规模达26GW/69GWh 同比增长超500% [2] - 发改委及国家能源局宣布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容量达180GW [2] - 专家预计2030年装机容量有望增至240GW [2] 公司前景 - 中创新航将受益于订单集中化趋势 [2] - 预计2025至2027年电池出货量将提高9%/14%/17% [2] - 2025-2030年间中国储能电池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2]
港股异动 | 中创新航(03931)盘中涨超4% 国内储能市场持续强劲 公司将受益于订单集中化趋势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02:43
股价表现 - 中创新航盘中涨超4% 截至发稿涨4.45%报29.56港元 成交额1.95亿港元 [1] 政策支持 - 工信部将研究编制《"十五五"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 加强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和系统布局 [1] - 工信部引导各地区差异化开展锂电池产业规划布局 释放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信号 [1] 机构评级 - 美银证券重申中创新航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24港元上调至35港元 调幅达27.3% [2] - 看好公司在储能和动力电池领域的持续增长潜力 [2] 行业数据 - 8月国内储能中标规模达26GW/69GWh 同比增长超500% [2] - 发改委及国家能源局设定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容量180GW [2] - 专家预计2030年全球储能装机容量有望增至240GW [2] 公司前景 - 中创新航将受益于订单集中化趋势 [2] - 预计2025至2027年电池出货量将提高9%/14%/17% [2]
20cm速递|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近一月日均成交50009万元,同类规模最大+0.2%最低费率助力低成本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07:10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是全市场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的规模最大ETF基金,也是同类产品 中且唯一拥有场外联接的基金。创业板新能源指数主要涵盖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涉及电池、光伏 等多个细分领域。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弹性最大,涨幅可达20cm;费率最低,管理费和托 管费合计仅为0.2%;规模最大,截至2025年9月22日,规模达7.7亿元;成交额最大,近一月日均成交 5695万元。其储能含量达51%,固态电池含量达23.6%,契合当下市场热点。(联接A:024419联接C: 024420)。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储能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国内储能需求方面,2025年1-7月储能(含直流侧设备)采招落地总规模已超 过200GWh,其中7月采招落地规模达9.64GW/27.1GWh,同比增长45%。海外储能需求方面,2025年1-9 月,中国企业海外储能合作签约189份,累计超19.6GW/208.09GWh,呈头部主导态势,其中,宁德时 代、比亚迪、海辰储能表现尤为突出。 中信证券称,从各家电池厂25H1业绩会交流看,今年以来头部电池厂订单饱满、产能紧缺,部分头部 厂家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