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杉杉股份(600884)
icon
搜索文档
沪市半年报看“反内卷”|锂电行业强调效率优先 负极环节率先改善
证券日报网· 2025-09-04 14:00
行业趋势 - 锂电行业"反内卷"成为共识 由盲目扩产转向质量和效率竞争 [1][3] - 新需求持续释放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海外市场 储能市场 商用车电动化带来市场增量 [1] - 龙头企业产能偏紧出现扩产需求 行业显现走出周期底部的向好迹象 [1] - 多家公司提出"减无序扩张 提良率 控账期" 行业盈利修复率先体现在负极材料环节 [1] 华友钴业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1.97亿元同比增长23.78% 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增长62.26% [1] - 依托镍钴产业链一体化和产品结构优化实现量利双升 [1] - 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3.96万吨同比增长17.68% 超高镍9系产品占比提升至六成以上 [1] - 三元正极材料出口量占中国三元正极总出口量的57% [1] - 大圆柱电池材料实现规模化量产 固态电池材料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联合开发 [1] 璞泰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0.9亿元同比增长12% 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23% [2] - 负极材料业务通过优化产品设计 工艺技术升级 设备创新实现降本增效 [2] - 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 多款产品性能领先优势明显 下游客户量产导入有序推进 [2] - 四川一体化负极工厂一期产能逐步投产 改善成本和抢占客户市场 [2] - 自动化装备业务新接订单金额明显回升 中后段设备份额不断提升 [2] 杉杉股份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8.58亿元同比增长11.78% 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逾10倍 [2] - 云南一体化生产基地完成石墨化工艺升级 自主研发厢式炉工艺成本优势显著 [2] - 通过大箱体提升负极材料有效容积 实现装炉量增加和单位成本下降 [2]
杉杉,暴涨1079%,硅碳和多孔碳实现批量供货
DT新材料· 2025-09-03 23:3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58亿元,同比增长11.78% [4][5] - 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大幅提升1079.59% [4][5] - 扣非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605.24% [4][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63亿元,同比增长111.60% [5] 负极材料业务进展 - 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出货量稳居行业第一,占据行业总出货量的21% [6] - 实现6C超充条件下批量出货,满足快充与高倍率产品需求 [6] - 新一代人造石墨和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进入主流客户体系 [6] - 超长寿命储能负极产品进入量产阶段,预计下半年规模化放量 [6] 技术研发突破 - 攻克石墨大颗粒量产控制技术,强化性能一致性和制程可控性 [8] - 自主合成球形硅碳原料中的多孔碳,缓解硅体积膨胀问题 [8] - 硅碳负极产品已进入头部客户供应链 [8] 全球化与战略合作 - 芬兰1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完成环评公示,强化欧洲市场供应能力 [8] - 与Falcon Energy Materials plc合作切入天然石墨供应链 [8] - 与楚能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金额超百亿元,覆盖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领域 [7] 偏光片业务表现 - 偏光片业务实现销量与均价双增长 [9] - 高端LCD产品卡位超大尺寸电视市场,提供稳定现金流支撑 [9] - OLED TV偏光片实现稳定量产,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 [9] 行业技术趋势 - 负极材料技术从人造石墨向硅基负极演进 [8] - 储能市场兴起为负极材料打开新应用窗口 [6] - 快充与高能量密度需求推动产品升级 [6][8]
锂电行情强势复苏,杉杉股份上半年核心业务盈利4.1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05:46
行业复苏背景 - 全球锂电行业在2025年上半年迎来强势反弹 摆脱2024年低谷期 进入复苏-繁荣新阶段 复苏呈现全产业链协同增长特征 [2] -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领跑 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93.7万辆 同比增长40.3% 直接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达477GWh 同比增长49% [2] - 储能赛道爆发式增长 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飙升至265GWh 同比增幅高达128% 主要受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电网调峰需求驱动 [2] 负极材料行业格局 - 负极材料行业呈现量价齐稳格局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产能优势挤压中小厂商生存空间 [5] - 新型产品产业化进程加速 快充负极 硅基负极 硬碳负极等走向量产 为行业增长注入新动能 [5] - 行业核心逻辑从去库存转向提盈利 需求弹性与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增长高度同步 [5]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8.58亿元 同比增长11.78% 归母净利润2.07亿元 同比激增1079.59% [1][5]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74亿元 同比增长91.69% 环比增速显著 [5] - 两大核心主业合计净利润达4.15亿元 负极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1][6] 市场竞争地位 - 人造石墨负极出货量稳居行业第一 市场份额高达21% 相当于每5吨人造石墨负极就有1吨来自公司 [6] - 快充负极市场份额保持行业领先 硅基负极和硬碳负极已实现批量出货 成为少数能规模化供应硅基负极的企业之一 [6] - 拥有全球头部电池企业客户群 包括宁德时代 比亚迪 LG新能源等 合作持续深化 [7] 技术与产能优势 - 在负极材料领域拥有授权专利359项 包括12项国际专利 234项国内发明专利和113项实用新型专利 [12] - 采用一体化布局战略 在内蒙古 四川 云南建设生产基地 实现全流程覆盖 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7] - 自主研发第三代厢式炉石墨化工艺 提升装炉量和产品均一性 同时大幅降低能耗 [7] 供应链与全球化 - 与中石油 中石化 中海油等签署战略协议 保障针状焦 石油焦等核心原材料稳定供应 [7] - 芬兰1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项目通过EIA环评 建成后将辐射欧洲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 [11] - 与Falcon Energy Materials合作拓展天然石墨市场 完善全球供应链布局 [11] 政策环境支持 - 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负极材料纳入重点支持范畴 [10] - 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细则刺激动力电池需求 间接拉动负极材料市场 [10] -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为储能行业提供市场化保障 带动储能用负极需求增长 [11] 未来增长动力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和储能抢装潮延续 锂电行业高景气度有望持续 [12] - 下游对能量密度 快充性能要求提升 推动快充负极 硅基负极等新型产品需求快速增长 [13] - 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延续 头部企业竞争壁垒进一步强化 [13]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部分股份解除轮候冻结的公告
控股股东股份冻结解除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朋泽贸易所持19,936,330股股份因案件撤诉解除轮候冻结 [1] - 解除后朋泽贸易累计被轮候冻结53,544,756股 占其持股总数26.09% 占公司总股本2.38% [1] 控股股东重整及持股状态 - 杉杉集团与朋泽贸易于2025年3月20日被法院裁定实质合并重整 [2] - 两方合计持有公司股份525,561,456股 占总股本23.36% [2] - 当前累计被司法冻结/标记股份525,561,392股 轮候冻结1,286,442,142股 [2] 信息披露机制 - 公司通过指定媒体及上交所网站披露信息 提醒投资者以官方公告为准 [2]
杉杉股份: 杉杉股份关于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部分股份解除轮候冻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2 16:15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股份冻结解除 - 宁波朋泽贸易有限公司持有的19,936,330股公司股份解除轮候冻结 占其所持股份比例9.71%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89% 解除时间为2025年8月25日 [1] - 本次解除原因为相关案件撤诉 涉及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此前实施的轮候冻结措施 [1] - 解除后朋泽贸易累计被轮候冻结数量为53,544,756股 占其持股总数26.09% 占公司总股本2.38% [1] 股东持股及冻结现状 - 朋泽贸易当前持股数量205,264,756股 持股比例9.13% 其全部股份仍处于冻结/标记状态 [1] - 杉杉集团与朋泽贸易作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525,561,456股 占总股本23.36% [2] - 两主体累计被司法冻结/标记股份525,561,392股 累计被轮候冻结股份1,286,442,142股 [2] 控股股东重整进展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法院于2025年3月20日裁定杉杉集团与朋泽贸易进行实质合并重整 [2] - 重整管理人由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 浙江甬泰律师事务所及浙江中兴会计师事务所共同担任 [2]
杉杉股份中报:核心业务盈利4.15亿,负极业绩大幅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9-02 10:38
公司营收98.58亿元 同比增长11.78% 归母净利润2.07亿元 同比增长1079.59% 扣非净利润1.69亿元 同比增长6%[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98.58亿元 同比增长11.78%[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亿元 同比增长1079.59%[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69亿元 同比增长6%[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63亿元 同比增长111.60%[3] - 总资产450.77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8.5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2%[3] 负极材料业务 - 负极材料业务实现销量与盈利水平同比显著提升[1] - 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产量蝉联行业榜首 上半年负极出货量稳居行业第一 占负极行业总出货量21%[2] - 快充产品市场份额保持领先 新型硅碳产品产业化进程加快[2] - 6C+消费电子快充产品已实现出货 动力电池领域高能量密度6C超充产品批量供货[2] - 完成内蒙古 四川 云南三个一体化基地战略布局 其中内蒙古 四川一期 云南一期已投产[2] - 宁波硅基负极产能基地一期部分产能已投试产[2] - 与CATL Ultium cells 比亚迪 LGES ATL等国内外主流电池企业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2] 偏光片业务 - 大尺寸LCD偏光片出货面积份额约34% LCD电视用 显示器用偏光片市场份额均排名全球第一[2] - 偏光片销量稳健增长 产品均价同比提升 市占率持续保持全球领先[2] - OLED偏光片 车载用偏光片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稳定出货 OLED TV偏光片出货量同比大幅提升[2] - 在韩国 中国 日本 美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已获得1000多项LCD和OLED偏光片相关专利 其中已授权专利1832项[2] - 与京东方 华星光电 LG显示等全球领先面板制造商构建长期合作关系[2] 双主业表现 - 负极材料与偏光片双主业合计实现净利润达4.15亿元[1] - 非核心业务整体亏损规模较上年同期有所收窄[1] 行业状况 - 负极材料行业需求持续旺盛 价格趋于稳定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1] - 偏光片行业需求温和增长 部分原材料因汇率波动成本上升[2] 控股股东情况 - 控股股东被裁定重整 未对日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实质影响[3] - 重整案的投资人遴选小组正与意向投资人沟通洽谈[3]
杉杉股份: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所持1994万股解除轮候冻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10:13
公司股份冻结解除 - 公司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宁波朋泽贸易有限公司持有的19,936,330股股份被解除轮候冻结 原因为相关案件撤诉 [1] - 上述股份冻结事项最初于2025年2月19日通过公告披露 由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 [1] 业务收入结构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偏光片业务占比55.26% 负极材料业务占比43.88% 其他业务占比0.86% [1] - 偏光片与负极材料两大核心业务合计贡献总收入99.14% [1] 市值表现 - 公司当前市值为262亿元人民币 对应股价11.66元 [1]
杉杉股份(600884) - 杉杉股份关于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部分股份解除轮候冻结的公告
2025-09-02 09:30
股份冻结情况 - 2025年8月25日朋泽贸易19936330股股份解除轮候冻结[4] - 本次解除占其所持股份9.71%,占总股本0.89%[4] - 解除后朋泽贸易累计被轮候冻结占其持股26.09%,占总股本2.38%[2] 股东持股情况 - 朋泽贸易持股205264756股,比例9.13%[4] - 杉杉集团和朋泽贸易合计持股525561456股,占总股本23.36%[5] 司法重整情况 - 2025年3月20日法院裁定杉杉集团和朋泽贸易实质合并重整[5]
杉杉股份净利同比大增
中国化工报· 2025-09-02 03:0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8.58亿元 同比增长11.7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亿元 同比增长1079.59% [1] 主营业务发展 - 聚焦负极材料与偏光片双主业协同发展 持续强化经营优势 [1] - 深度绑定全球头部电池企业 匹配客户增量需求 [1] - 快充产品市场份额持续领先 新型硅碳产品与硬碳负极材料实现批量供应 [1] 行业市场环境 - 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双重拉动锂电池需求高速增长 [1] - 负极材料整体需求攀升 行业龙头受益匪浅 [1]
净利增幅最高达1079%,杉杉股份等4企公布上半年业绩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01 09:19
杉杉股份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98.58亿元 同比增长11.78% [1][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亿元 同比增长1079.59% [1][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63亿元 同比增长111.60% [3] 杉杉股份业务进展 - 偏光片业务包括LCD及OLED偏光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3] - OLED TV偏光片出货量同比大幅提升 实现全尺寸稳定量产 [4] - 车载偏光片业务已实现稳定出货 [5] - 超低反、高透过等高端TV用偏光片实现稳定出货且持续迭代 [4] - 受日元汇率变动及整合SP业务影响 偏光片业务盈利水平同比下降 [4] 华兴源创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9.15亿元 同比增长9.27% [1][6][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9亿元 同比增长152.40% [1][6][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75亿元 同比增长1542.92% [7] 华兴源创业务进展 - 专注于检测设备与整线检测系统解决方案 产品包括显示检测设备、触控检测设备等 [6] - 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G8.6代AMOLED触控屏显示系统检测设备已交付客户 [8] - 成都子公司中标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设备项目 [8] - 受益于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温和复苏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7] 精智达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4.44亿元 同比增长22.68% [1][9][10] - 半导体业务收入3.13亿元 同比增长376.52% [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1亿元 同比下降19.94% [1][9][10]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0.35亿元 同比下降9.11% [9] 精智达业务进展 - AMOLED领域检测设备覆盖京东方、TCL科技等主流厂商 市占率持续提升 [9] - Micro LED/Micro OLED检测设备实现量产销售 并向海外头部AR/VR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9][10] - 高分辨率成像式色度仪器获得主要客户正式订单 [11] - 与AR/VR头部终端厂商战略合作深化 多款新产品开始向海内外代工厂小批量交付 [10] 凯盛科技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27.65亿元 同比增长24.70% [1][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2亿元 同比增长23.70% [1][12] 凯盛科技业务进展 - 主营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两大业务 显示材料包括柔性可折叠玻璃(UTG)等 [13] - 车载显示、3A等业务获多个大尺寸项目订单 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 [13] - 减薄业务成功进入三星显示供应链体系 处于量产交付前期 [13] - UTG二期项目主体产线已建成 预计2025年10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13] - 显示材料业务盈利能力改善 推动主要经营指标上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