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斑马全模态端到端Qwen Omni上车,汽车座舱迈入主动智能时代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8 03:40
9月26日,在2025云栖大会上,斑马智行独家合作通义及高通,全球首发全模态端侧大模型实车方案Auto Omni,将推动智能座舱的体验从指令 式交互到Always On主动服务的代际提升。 主动交互 让座舱聪明起来 "智能化硬件配置价值释放复杂且困难,是行业普遍性痛点。"正如斑马智行首席产品官蔡明所言,主动智能是智能座舱未来的发展重点,这也是斑马智 行Auto Omni的一大特点。随着端上芯片算力的不断提升,和大模型小型化的趋势,双向奔赴下,具有强大能力的大模型部署和运行在端测,迎来实质性突 破。蔡明介绍,斑马基于高通8X97算力平台,及阿里巴巴通义实验室强大的Qwne3-Omni大模型,构建的行业最优的全模态、端到端、端模型解决方案, Auto Omni。端模型解决方案,可以把大模型部署运行在端侧芯片上,根据车端场景的需要,对大模型进行融合训练与优化,再进行基于端侧芯片的适配调 优等复杂的工程工作,让强大的模型在端芯片上顺畅运行。 搭载斑马智行Auto Omni的智能座舱可以轻松拓展,"圣诞想和几家朋友去美国","看到车里落东西提醒我一下","播一首我们几个人都喜欢的歌","你 觉得我和副驾谁好看?"等各类 ...
博泰车联网通过港交所聆讯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00:55
公司上市与业务 - 博泰车联网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招银国际、华泰国际及中信证券 [1] - 公司主要为OEM和一级客户提供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及网联服务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是公司第一大营收来源 收入占比和绝对金额持续增长 [1] - 公司核心产品为域控制器 客户可灵活选择集成解决方案 [1] 市场地位与规模 - 按2024年出货量计算 博泰车联网是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的第三大供应商 市场份额为7.3% [1] - 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129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9年的2995亿元人民币 复合年增长率为18.4% [1]
博泰车联网通过港交所聆讯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为第一大营收来源
智通财经· 2025-09-15 00:08
公司上市进展 - 博泰车联网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国泰君安国际 招银国际 华泰国际及中信证券[1] 业务定位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主要为OEM和一级客户提供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及网联服务[3] - 按2024年出货量计 公司是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第三大供应商 市场份额7.3% 仅次于市场份额21.7%和10.4%的参与者[3]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由域控制器和连接设备组成 包括显示屏 T型盒 摄像头 麦克风 扬声器 电线和天线等[3] 行业前景与市场需求 - 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行业规模预计从2024年1290亿元人民币增至2029年2995亿元人民币 复合年增长率18.4%[4] - 中国OEM正占据更高市场份额并向开发高端汽车方向转变 预计将带来对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更高需求[4] - 高端和新兴汽车品牌消费者日益追求更佳车内体验 推动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并提升智能座舱价值[3] 产品与技术特点 - 核心产品为OEM及一级客户提供域控制器(智能座舱支柱)客户可灵活选择集成解决方案[4] - 解决方案将域控制器与操作系统及各种硬件组件(如显示屏)相结合 根据车辆设计量身定制[4] - 对高通SoC采购占比:2022年67.3% 2023年44.2% 2024年87.0% 2025年前五个月80.5%[4] 财务表现 - 收入情况:2022年12.18亿元 2023年14.96亿元 2024年25.57亿元 2025年前五个月7.54亿元[6] - 期内亏损:2022年4.52亿元 2023年2.84亿元 2024年5.41亿元 2025年前五个月2.20亿元[6] - 毛利率变化:2022年14.1% 2023年15.4% 2024年11.8% 2025年前五个月13.1%[7] - 研发成本占比:2022年22.8% 2023年15.7% 2024年8.1% 2025年前五个月13.0%[7]
新股消息 | 博泰车联网通过港交所聆讯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为第一大营收来源
智通财经网· 2025-09-14 22:58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主要为OEM和一级客户提供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及网联服务 [2]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业务收入绝对金额及占总收入百分比均持续增长 [2] - 按2024年出货量计 公司是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第三大供应商 市场份额达7.3% 前两大供应商市场份额分别为21.7%和10.4% [2] - 核心产品为域控制器 客户可灵活选择集成解决方案 将域控制器与操作系统及硬件组件相结合 [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行业规模预计从2024年1,290亿元增长至2029年2,995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18.4% [3] - 中国OEM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正向开发具有先进智能功能的高端汽车转变 推动智能座舱解决方案需求增长 [3] - 智能座舱是汽车智能化转型必要组成部分 可为用户提供直观具象化的智能技术体验 [2] - 高端和新兴汽车品牌消费者日益追求更佳车内体验 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和智能座舱价值提升 [2]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12.18亿元 2023年14.96亿元 2024年25.57亿元 2025年前5个月7.54亿元 [5] - 2022年亏损4.52亿元 2023年亏损2.84亿元 2024年亏损5.41亿元 2025年前5个月亏损2.2亿元 [5] - 毛利率2022年14.1% 2023年15.4% 2024年11.8% 2025年前5个月13.1% [6] - 研发成本占比从2022年22.8%下降至2024年8.1% 2025年前5个月为13.0% [6] 供应链与运营 - 高度依赖高通SoC芯片 2022年采购价值占比67.3% 2023年44.2% 2024年87.0% 2025年前5个月80.5% [3] - SoC采购量占比2022年54.9% 2023年56.6% 2024年68.3% 2025年前5个月63.9% [3]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由域控制器连接多种设备 包括显示屏 T型盒 摄像头 麦克风 扬声器 电线和天线等 [2]
斑马智行IPO:背靠阿里“爸爸”上汽“妈妈”却遭离职CFO炮轰
犀牛财经· 2025-09-12 10:06
阿里巴巴分拆上市计划 - 2023年3月阿里巴巴启动"1+6+N"组织变革 计划分拆菜鸟、盒马、云智能集团上市[2] - 截至2025年8月 原计划分拆公司均未上市 菜鸟于2024年3月撤回上市申请[3] - 斑马智行意外成为首家启动分拆上市实体 于2025年8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4] 斑马智行业务发展历程 - 2015年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投资成立 聚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4][5] - 2016年7月首款产品在上汽荣威RX5落地 当月销量达2.5万辆[6] - 早期市场份额领先 但受制于深度绑定上汽导致客户拓展困难[7] - 2021年市场份额为1.99% 2025年上半年降至0.94% 同期华为鸿蒙OS份额升至2.78%[7]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05亿、8.72亿、8.24亿元 呈现波动下降趋势[9] - 同期年度亏损分别为8.78亿、8.76亿、8.47亿元 累计亏损41.83亿元[9][12] - 毛利率持续下滑:2022年53.9% 2023年46.4% 2024年38.9%[9] - 2025年Q1收入1.36亿元同比下滑19% 亏损扩大至15.82亿元[9] - 研发投入远超收入:2022-2024年研发费用合计32.14亿元 达同期收入4倍[11][12] 战略转型与资金状况 - 2025年Q1计提18.4亿元无形资产减值 转向AI业务战略[12] - 现金储备紧张:截至2025年6月底现金及等价物仅31.61亿元[13] - IPO募资将重点投向AI大模型座舱研发及全球市场拓展[13]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风险 - 上汽为最大客户:2022-2024年贡献收入占比54.7%、47.4%、38.8%[16] - 阿里巴巴为最大供应商:同期采购占比53.5%、58.4%、50.5%[16]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88% 存在高度依赖[16] 公司治理与市场质疑 - 前CFO夏莲公开质疑业务前景 称"座舱技术没有门槛"[23] - 批评上市动机为"圈钱" 并质疑高管价值观[23] - 2018-2019年曾出现高管离职潮 包括CEO、CTO等多位核心成员[25] - 公司目前未设CFO职位 由CEO兼任财务管理工作[25]
前CFO炮轰「上市圈钱」,斑马智行IPO蒙阴影
凤凰网· 2025-08-27 08:42
公司概况与股权结构 - 斑马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估值达220亿元人民币[1] - 阿里巴巴持有公司44.72%股权 分拆后仍将保留30%以上持股[1] - 公司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发起设立于2015年[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合计25亿元 其中2024年收入8.24亿元同比下降5.5%[4] - 连续三年亏损总额26亿元 其中2022年亏损8.78亿元 2023年8.76亿元 2024年8.47亿元[4] - 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扩大至15.8亿元 主因无形资产减值损失18.4亿元[4] - 毛利率持续下滑 从2022年53.9%降至2023年46.4% 2024年进一步降至38.9%[5] - 研发投入持续超过营收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合计32.14亿元 占收入比例分别为137.9%/128.8%/118.9%[6] 业务结构 - 按2024年收入计算为中国最大软件为核心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2] - 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贡献近九成收入 2024年占比83.4%[2][3] - 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2022年2.0%提升至2024年6.6%[3]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持续高位 2022-2024年分别为93.0%/89.9%/88.5%[7] - 上汽集团为最大客户 2022-2024年贡献收入占比54.7%/47.4%/38.8%[7] - 阿里巴巴为主要供应商 采购占比2022-2024年达53.5%/58.4%/50.5%[7]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头部车企加速自研智能座舱系统 第三方供应商市场空间被压缩[8] - 行业技术同质化趋势明显 被指"技术含量不高"[8] - 公司面临战略转型 重点发展AI业务并对传统操作系统资产进行减值[4] 管理层与融资情况 - 前CFO公开质疑公司发展前景 称"不看好业务发展"[9] - 2019年曾出现高管离职潮 涉及CEO/CTO/CFO等多位核心管理人员[9] - 依赖外部融资 2018年获16亿元首轮融资 2021年获四大股东联合增资30亿元[9] 上市募资用途 - 加强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10] - 扩大中国市场并拓展全球业务[10] - 支持收购扩张计划[10] - 补充营运资金[10]
阿里拟分拆斑马网络赴港IPO:股东上汽为最大客户,前三年亏损26亿
新浪财经· 2025-08-24 02:4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货商,按2024年收入计算排名第一,按解决方案搭载量计算同样排名第一[2] - 公司是中国仅有的两家全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的第三方供货商之一,也是唯一一家将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AI全栈端到端、车载平台服务三大智能汽车核心体验支柱无缝整合的企业[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在量产车中搭载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超过800万套[5] - 公司已与上汽、一汽、南北大众等车企合作,覆盖10余个汽车品牌、40多款车型,服务超过100万辆智能汽车[1] - 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公司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年搭载量从83.5万台提升至233.4万台,复合年增长率达到67.2%[5]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1.36亿元,同比下滑19%[2][5] - 2022年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和8.4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26亿元[2] - 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扩大到15.8亿元,同比扩大675%,主要由于出现18.4亿元的其他无形资产的减值损失[2]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53.9%、46.4%、38.9%,呈现逐年下降趋势[3]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1.11亿元、11.23亿元及9.8亿元[4] 股东结构与客户关系 - 阿里巴巴通过上海赛为、浙江天猫、淘宝中国及杭州灏月拥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44.72%份额、控制40.17%的投票权[8][9] - 上汽通过上海赛为及嘉兴瑞佳拥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34.34%份额、控制37.16%的投票权[9] - 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第一大客户均为上汽集团,来自上汽集团的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7%、47.4%、38.8%、47.8%[12] - 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第一大供应商均为阿里巴巴,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3.5%、58.4%、50.5%、54.7%[12] - 公司自2024年12月27日起不再纳入阿里并表范围,但阿里巴巴完成分拆后仍将持有超过30%的股份[8][11] 上市计划与资金用途 - 公司于8月2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1] - IPO募资金额将用于加强研发投入、增加中国市场份额、拓展全球市场、支持业务收购及扩张计划,以及补充营运资金[1] - 分拆计划采用全球发售方式进行,涵盖香港公开发售与国际发售两个部分[11] - 根据胡润研究院2025全球独角兽榜单,公司以220亿企业估值位列第331位[7]
斑马上市在即,遭原CFO吐槽上市圈钱:不看好公司业务、高管人品与行径
搜狐财经· 2025-08-22 13:12
夏莲吐槽的核心点:一是离开的原因是不看好公司发展。二是质疑斑马上市是圈钱,而自己离开是不想委曲求全,三是公开吐槽斑马的某些高管人品和行 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夏莲还表示自己离开时帮助一些投资在斑马的好朋友使其估值降低了50%。 原斑马CFO夏莲公开质疑斑马网络上市圈钱,鄙视某些高管的人品与行径 据媒体报道,8月21日,原斑马网络CFO夏莲在朋友圈发文点评阿里巴巴将把斑马分拆赴港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8月,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重组了斑马网络,其中阿里成为主要股东并掌握了控制权。而2020年,斑马网络与AliOS的战略重 组正式完成,董事会正式任命张春晖为联席CEO,成力、黄佑勇、夏莲、徐强、肖睿哲等AliOS创始成员纷纷加入斑马网络,出任CMO、COO、CFO等核 心管理角色。 夏莲在朋友圈发文点评斑马网络即将赴港上市,表达了对老东家的不满。 据悉,昨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拟分拆旗下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斑马网络已向港交所 提交上市申请,拟通过全球发售方式进行,包括香港公开发售及国际发售。 该公司于2024年12月27日起不再纳入阿里巴巴集团并 ...
IPO一周资讯|本周13家企业递表,其中7家拟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22 11:07
本周上市企业 - 农业B2B电商平台一亩田于8月19日纳斯达克IPO上市 发行501万股募集2054.1万美元 市值2.55亿美元 募资用于拓展线下农产品经纪服务网络及国际化业务[1] - 碳化硅衬底制造商天岳先进于8月20日港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4774.57万股募集20.44亿港元 市值206.36亿港元 产品应用于微波电子和电力电子领域[2] 本周递表企业(美国市场) - 英语教育机构蒙奇千里拟纳斯达克上市 发行160万股募资700万美元 在香港运营20家学习中心并授权38家中心 面向3至14岁学生提供英语课程[3] - 新能源科技公司EcoFusion拟纳斯达克上市 发行150万股募资600万美元 专注于太阳能光伏资产开发与运营[4] - 营销公司AM PM Group拟纳斯达克上市 发行150万股募资700万美元 提供活动管理及内容创作服务[5] - 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智慧物流拟纳斯达克上市 发行100万股募资500-600万美元 业务涵盖运输配送与现代仓储等一体化服务[6] - 香港券商浤博资本拟纳斯达克上市 发行140万股募资600万美元 持有香港证监会第1类及第6类牌照[7][8] - 软件开发服务商壹号箱店拟纳斯达克上市 发行150万股募资600-750万美元 提供定制化软件开发及硬件设备集成服务[9] - 消费品供应商爱购控股拟纳斯达克上市 发行200万股募资1000万美元 产品覆盖照明设备、家用电器及物联网消费产品 业务遍及全球多区域[10] 本周递表企业(香港市场) - 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星环科技递表港交所 提供大数据平台及AI运维平台等端到端解决方案 海通国际为独家保荐人[11] - 精密智造科技公司立讯精密递表港交所 为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领域提供垂直一体化解决方案 服务超100家世界500强企业 中信证券/高盛/中金为联席保荐人[12] - 光伏电池片制造商英发睿能递表港交所 按2024年出货量为全球第三大N型TOPCon电池片制造商 市场份额14.7% 中信建投国际/华泰国际为联席保荐人[13]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斑马智行递表港交所 提供系统级OS解决方案及AI全栈服务 德意志银行/中金/国泰君安国际为联席保荐人[14] - 人工智能PCB供应商胜宏科技递表港交所 按2025年Q1收入计为全球AI算力PCB市场份额第一 摩根大通/中信建投国际/广发证券为联席保荐人[15] - 生物制药公司天辰生物递表港交所 专注于过敏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研发 国金证券(香港)为独家保荐人[16] 本周聆讯企业 - 双登集团于8月18日至21日招股 拟发行5855.7万股募资8.5亿港元 预计8月26日港交所上市 专注于储能电池系统制造 中金/建银国际/华泰国际为联席保荐人[17] - 钨矿公司佳鑫国际通过港交所聆讯 拟发行1.098亿股募资10.88亿港元 预计8月28日上市 开发全球最大露天三氧化钨矿 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17]
阿里,大动作!分拆,赴港上市
中国基金报· 2025-08-21 06:51
公司分拆上市计划 - 阿里巴巴拟分拆子公司斑马智行赴港上市,已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2][4] - 斑马智行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设立的互联网汽车基金投资成立,定位为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6] 财务与市场地位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8.24亿元,同期亏损及综合开支总额为8.78亿元、8.76亿元、8.47亿元 [8] - 研发费用持续高企,2022-2024年分别为11.11亿元、11.23亿元、9.80亿元 [8] - 按2024年收入计算,斑马智行是中国最大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搭载量排名第一 [8] 股东结构与关联交易 - 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为控股股东,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合计持股比例分别为41.67%和32.90% [12] - 上汽集团为第一大客户,2022-2024年贡献收入占比分别为54.7%、47.4%、38.8% [12] - 阿里巴巴为第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分别为53.5%、58.4%、50.5% [13] 行业前景与募投方向 - 全球智能汽车销量预计从2024年5800万辆增至2030年8650万辆(CAGR 6.9%),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从1290亿元增至3274亿元(CAGR 16.8%) [16] - 募资用途包括研发强化技术领导地位、市场拓展(含全球化)、业务收购及营运资金补充 [15][16] - 行业驱动因素包括政策支持、乘用车增长、芯片性能提升及AI技术演进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