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600519)

搜索文档
食品饮料周报(25年第37周):高端白酒价格延续压力,关注传统旺季动销表现-20250915
国信证券· 2025-09-15 09: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报告核心观点 - 高端白酒价格延续压力,传统双节消费氛围尚未起势,需求偏弱,飞天茅台批价下跌,但预计随着品价比凸显,动销将环比改善,批价同比值或将触底 [2][11] - 白酒板块作为顺周期优质资产跟随大盘情绪上涨,美国降息预期加强和政策预期升温推动板块估值震荡上升 [2][12] - 大众品中啤酒行业库存良性,静待需求回暖,调味品中报基本面已有改善迹象,速冻食品预制菜标准完善推动工业化趋势,乳制品需求平稳复苏且供给出清,饮料行业旺季龙头提速但业绩分化明显 [3][13][14][15][16][17][18] 周度观点总结 白酒板块 - 飞天茅台原箱批价1790元/瓶(周跌30元),散瓶批价1770元/瓶(周跌35元),第八代五粮液批价820元/瓶(周跌5元),高度国窖1573批价840元/瓶(周涨5元) [11] - 白酒SW指数上涨1.71%,酒鬼酒(5.57%)、古井贡酒、山西汾酒、泸州老窖、贵州茅台涨幅领先 [2][12] - 推荐三条投资主线:抗周期能力强的山西汾酒、古井贡酒、贵州茅台;顺周期属性强的泸州老窖及次高端酒企;库存包袱较小的迎驾贡酒 [2][12] 大众品板块 - 啤酒行业6-7月消费场景受规范条例影响,8月以来影响减弱,库存良性,龙头估值回落至25倍PE以下,推荐燕京啤酒、华润啤酒 [13] - 零食行业进入品类驱动模式,魔芋零食品类红利突出,推荐卫龙美味、盐津铺子 [14] - 调味品行业龙头边际改善,推荐复调龙头颐海国际和基础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 [15] - 速冻食品预制菜标准明确,行业工业化趋势推动效率变革,推荐安井食品,关注立高食品、千味央厨 [16] - 乳制品2024H1收入盈利承压,但2024Q3液奶降幅缩小,2025H2伊利、新乳业改善明显,推荐龙头乳企 [17] - 饮料行业2025Q2收入同比+18%,无糖茶、能量饮料增长红利存在,成本端白砂糖、PET红利明显,推荐农夫山泉、东鹏饮料 [18]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贵州茅台:2025E EPS 74.16元,PE 20.4倍;2026E EPS 76.90元,PE 19.7倍 [4] - 五粮液:2025E EPS 8.02元,PE 15.9倍;2026E EPS 8.26元,PE 15.4倍 [4] - 山西汾酒:2025E EPS 10.01元,PE 20.6倍;2026E EPS 10.70元,PE 19.3倍 [4] - 泸州老窖:2025E EPS 8.40元,PE 16.5倍;2026E EPS 8.84元,PE 15.7倍 [4] - 农夫山泉:2025E EPS 1.35元,PE 38.7倍;2026E EPS 1.55元,PE 33.7倍 [4] - 东鹏饮料:2025E EPS 8.94元,PE 33.0倍;2026E EPS 11.56元,PE 25.5倍 [4] 市场表现数据 - 食品饮料板块本周上涨1.21%,跑输上证指数0.31pct [1][19] - 板块涨幅前五:*ST西发(11.07%)、煌上煌(10.87%)、金字火腿(10.71%)、ST通葡(6.15%)、酒鬼酒(5.57%) [1]
段永平挣了大钱的3家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9-15 09:10
投资理念 - 投资最大风险源于对公司了解不足 导致无法长期持有而错失复利收益 [1] - 真正理解公司业务和价值是长期持有的关键 无需复杂技巧 [2][5] 成功投资案例 - 网易投资200多万美元持有8-9年 获得超100倍回报 盈利20亿人民币 [2] - 苹果2011年以8-12倍PE买入持有超14年 回报超20倍 持股市值超百亿美元 [2] - 茅台以8-10倍PE买入持有超12年 回报超10倍 持股市值超200亿人民币 [3] 行业认知优势 - 游戏行业深度理解源于小霸王游戏机创业经历 [4] - 消费电子行业认知通过OPPO和vivo创业及持续关注苹果发布会获得 [4] - 消费品行业洞察通过实际使用茅台产品形成体验认知 [5] 资金结构与投资策略 - 采用企业分红资金作为投资资金来源 具备长期投资属性 [6] - 坚持"不懂不投"原则 投资组合高度集中 [5][6] - 投资频率控制在每两年深度研究一家公司 重仓投资更少 [7] 投资大师共识 - 卓越投资业绩需要把握4-5个重大投资机会 [6] - 顶级投资者通常专注少数真正理解的公司 如亚马逊、特斯拉、腾讯等 [7] - 高质量投资机会出现频率较低 每1-2年能发现一个已属优秀 [7]
白酒板块9月15日跌0.13%,古井贡酒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8.3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5 08:42
白酒板块整体表现 - 白酒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13% [1] - 上证指数下跌0.26%报收3860.5点 深证成指上涨0.63%报收13005.77点 [1] - 板块内个股涨跌分化明显 古井贡酒领跌1.48% [1][2] 个股涨跌幅及成交情况 - 舍得酒业涨幅最高达1.57% 收盘价67.19元 成交额8.34亿元 [1] - 山西汾酒上涨0.77% 成交额8.80亿元 [1] - 贵州茅台微跌0.06% 成交额39.02亿元为板块最高 [1] - 五粮液下跌0.42% 成交量16.66万手为板块最高 [1] - 古井贡酒下跌1.48% 成交额5.23亿元 [2] - 酒鬼酒成交量18.32万手 成交额12.64亿元 [2] 资金流向分析 - 白酒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8.35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3.73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4.62亿元 [2] - 舍得酒业主力净流入2561.76万元 占比3.07% [3] - 山西汾酒主力净流入802.15万元 游资净流出3339.14万元 [3] - 天佑德酒主力净流出480.34万元 占比达10.67% [3] - 老白干酒主力净流出1677.25万元 游资净流入326.10万元 [3]
研报掘金丨长江证券:维持贵州茅台“买入”评级,改革持续推进,长期价值依然凸显
格隆汇· 2025-09-15 08: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54.03亿元 同比增长8.89% [1]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85.55亿元 同比增长5.25% [1]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74.34元 2026年每股收益78.74元 [1] 渠道结构 - 第二季度直销渠道占比持续提升 [1] - i茅台平台2025年上半年贡献酒类不含税收入107.6亿元 同比增长4.98% [1] - 6月底公斤装普飞新品上线i茅台平台 预计第三季度将增厚平台收入 [1] 战略发展 - 营销改革持续推进 加速从商品时代向商品与服务并重转变 [1] - 实施三年分红规划 逐步显现股息率价值 [1] - 长期增长确定性较强 尽管短期受政策因素影响导致第二季度增速放缓 [1] 估值水平 - 对应最新市盈率2025年20倍 2026年19倍 [1]
白酒产品密集推新背后的市场博弈丨封面观酒
搜狐财经· 2025-09-15 08:01
行业推新背景 - 白酒消费萎缩及存量市场竞争促使企业密集推新突围 [1] 贵州茅台推新策略 - 近两个月焕新推新产品超过10款 数量为行业罕见 [2][4] - 推出台源红和台源光瓶酒瞄准大众酱香市场 [4] - 推出70周年纪念酒每日限量1瓶攻珍藏市场 [4] - 茅台1935尊享版预售拉升价格至千元价位段 [4] - 推出文创产品"黄小西吃晚饭"及UMEET蓝莓蒸馏酒 [4] - 焕新手提袋 推出4瓶小箱包装 逐步取消12瓶装投放 [4] - 公斤装茅台采用新包装上线i茅台平台 [4] 其他品牌推新动态 - 五粮液推出"风火轮"精酿啤酒及29度一见倾心酒 [7] - 山西汾酒升级青花汾酒30复兴版及老白汾酒 [7] - 泸州老窖焕新65元光瓶二曲主打大众市场 [7] - 洋河推出211ml/618ml光瓶酒及三年陈高线光瓶酒 [7] - 洋河推出第七代海之蓝及梦之蓝系列主题产品 [7] - 古井贡推出26度年份原浆古20及第八代产品 [7] - 珍酒推出"牛市"啤酒及大珍珍酒 [7] - 川酒集团联合盒马推出三款光瓶酒 [7] - 舍得推出29度舍得自在等新品 [7] 行业战略意图 - 中期行业深度调整及政策压力迫使企业主动出击 [10] - 包装焕新旨在刺激消费意愿并增加动销 [10] - 文创及限量款满足小众收藏细分市场需求 [11] - 超级低度酒推出瞄准年轻消费群体市场 [11] - 光瓶酒升级布局大众市场挤压区域品牌空间 [11] - 龙头企业通过i茅台及电商平台加强线上直营 [11]
“反诈老陈”打假“五星茅台酒”,五星酒业最新回应
齐鲁晚报· 2025-09-15 07:44
侵权事件声明 - 贵州五星酒业集团发现多个短视频及网络直播平台存在大肆推销"五星茅台酒"的侵权行为 [1] - 抖音账号"反诈老陈的故事"指出以140元两瓶销售的"五星茅台酒"存在重大侵权嫌疑 [1] - 公司从未生产、销售或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生产、销售"五星茅台酒" [1] - 该产品涉嫌侵犯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商标权 并构成对企业名称的不正当竞争及商标权侵害 [1] - 公司已于2024年就侵权产品依法提起诉讼并获得法院胜诉判决 [1] - 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包括民事索赔、行政举报及刑事控告 [1] 公司背景信息 - 贵州五星酒业集团创建于1993年 位于仁怀市 是贵州民营企业100强 [2] - 拥有传统发酵窖池600多个 年产优质酱香型白酒6000多吨 [2] - 具备50000吨储酒能力 配有5条现代化灌装和包装生产线 单日产量达30000箱 [2] - 公司总资产规模达30亿元 品牌价值(2024年度)达158.55亿元 [2] - 主营品牌为"五星"和"镇酒" 员工600余人 [2] 产品侵权细节 - 网络博主"反诈老陈"在社交平台展示购买的"五星茅台酒"包装标注生产厂商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2] - 产品生产日期标注为2013年9月22日 销售价格为140元两瓶 [2] - 贵州茅台市场维权办明确表示正品"五星茅台"瓶身应为"贵州茅台酒"五个字 不会出现"五星"字样 [2] - 五星商标仅为市面俗称 类似飞天仕女图标俗称为飞天茅台 产品上不会出现"飞天""五星"等文字 [3] - 茅台股份公司未推出过原浆酒、散装酒等品类 [3] 事件传播与回应 - 事件通过短视频及网络直播平台传播 引发广泛关注 [1][2] - 五星酒业发布官方声明澄清从未生产销售相关产品 [1][4] - 贵州茅台官方通过媒体渠道进行产品真伪说明 [2][3]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推进餐饮预制菜明示,餐饮链催化增加-20250915
华鑫证券· 2025-09-15 06:10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食品饮料&商社行业"推荐"投资评级 [1][9] 核心观点 - 白酒板块Q2利空预期充分释放 Q3动销边际回暖 板块配置性价比持续显现 [6] - 预制菜国家标准草案通过审查 将加强行业自律和冷链要求 利好头部品牌扩大市占率 [7] - 高德发放11.5亿元补贴(2亿元打车券+9.5亿元消费券)刺激到店消费 利好连锁餐饮客流提升 [8][9] - 大众品预期持续修复 饮料板块临近旺季 生育政策叠加原奶周期反转预期催化需求 [9] 白酒板块分析 - 2024年白酒产量414.50万吨 同比下降7.72% [32] - 2024年白酒行业营收7964亿元 同比增长5.30% [32] - 建议关注贵州茅台(PE 20.26x/2025E)[9][11]、五粮液(PE 15.34x/2025E)[9][11]、泸州老窖(PE 16.51x/2025E)[6][11]、山西汾酒(PE 20.75x/2025E)[6][11] - 弹性个股包括酒鬼酒(PE 408.35x/2025E)[6][11]、舍得酒业(PE 35.19x/2025E)[6][11]、水井坊(PE 24.14x/2025E)[6][11] 大众品板块分析 - 调味品行业规模从2014年2595亿元增至2024年6871亿元 10年CAGR 10.23% [34][35] - 预制菜行业2019-2024年CAGR达23% 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达7490亿元 [56][57] - 建议关注安井食品(PE 17.09x/2025E)[7][11]、千味央厨[7]、三全食品[7]、龙大美食(本周涨4.50%)[7][29] 新消费板块分析 - 能量饮料市场规模从2019年786亿元增至2024年1116亿元 4年CAGR 7.28% [53][54] - 餐饮收入从2010年1.8万亿元增至2024年5.57万亿元 14年CAGR 9% [61] - 重点关注东鹏饮料[9]、沪上阿姨[9]、茶百道[9]、蜜雪集团[9]、霸王茶姬[9] - 生育政策催化下关注孩子王[9]、优然牧业[9]、伊利股份[9]、蒙牛乳业[9] 市场表现数据 - 食品饮料板块1个月涨幅5.6% 12个月涨幅24.2% [3] - 休闲食品子板块涨幅61.11%领先 饮料乳品涨幅39.40% [24] - 个股周涨幅前列:煌上煌(+10.87%)[29]、金字火腿(+10.71%)[29]、酒鬼酒(+5.57%)[29]
中酒协回应白酒“低度化”风潮:并非最终趋势 真正走进年轻人是关键
第一财经· 2025-09-15 06:07
白酒行业低度化产品动态 - 多家主流酒企推出低度或超低度白酒产品 包括五粮液推出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泸州老窖研发成功28度国窖1573、古井贡酒推出26度"年份原浆·古20"以及舍得酒业推出29度"舍得·自在" [1] 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低度化目前尚不能称为趋势 行业对年轻人饮酒方式与行为的研究仍较为欠缺 [1][3] - 白酒行业已进入"三理性"时代 即饮酒态度理性化、消费理性化、饮酒行为理性化 [3] - 部分企业开始探索白酒潮饮、高度低饮等以年轻消费者为核心的新消费方式和场景 [3] 企业战略调整方向 - 酒企需要真正走进年轻消费者群体 深入研究他们的喜好并洞察真实需求 [1][3] - 贵州茅台董事长张德芹指出年轻人不是不喜欢喝酒 而是不喜欢传统的酒桌文化 [3] - 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将转向注重与消费者互动和新消费场景探索 引入潮饮文化等元素吸引年轻消费者 [3]
资本市场丨牛市氛围渐浓 A股公司增持力度不减
搜狐财经· 2025-09-15 05:56
分红制度 - A股2024年分红总额达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2025年中期810家公司拟分红6428亿元同比增长9.6% [10][11] - 分红行业高度集中 银行石油石化通信白酒煤炭五大板块贡献近七成分红 银行业2024年Top30名单中占11家 2025年中期占10家 股息率多在6%-8% [10][11] - 分红广度不足 2024年半导体板块净利润1120亿元现金流1850亿元但分红率仅18% 科技龙头习惯以回购代替分红 2024年回购规模1766亿元为现金分红的0.73倍 [11] - 分红持续性弱 连续10年现金分红率超30%的公司仅198家占全市场3.8% 远低于标普500的46% [11] - 建议建立"盈利即分红"刚性约束机制 对连续两年盈利且未分配利润充足却不分红的公司实施ST警示 限制再融资和大股东减持 [12] - 推行行业差异化分红指引 鼓励一年多次分红和春节前"红包分红" 简化中期分红程序 [12] 增持行为 - 2025年8月以来19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增持计划 包括长江电力贵州茅台等行业龙头 [3][4] - 长江电力控股股东三峡集团计划增持40-80亿元 截至9月4日已增持4114.71万股金额11.64亿元占比0.17% [4][13] - 贵州茅台控股股东茅台集团计划增持30-33亿元 隧道股份控股股东已完成增持6288.18万股金额3.99亿元占比2% [4][13] - 多家银行实施增持 青岛银行第三大股东计划增持2.33-2.91亿股不超过总股本5% 上海银行10位董监高增持董事长买入10万股 [5][14] - 增持发生在股价大涨后 青岛银行2024年以来上涨65% 上海银行上涨50% 体现股东对公司长期价值的信心 [6][14] - 增持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 吸引长期资金入市形成价值回归良性循环 [4][6] 退市机制 - 2025年截至9月7日24家上市公司退市 超过八成因触及重大违法财务类规范类交易类强制退市规定 [16] - 交易类退市较普遍 4月30日4家公司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摘牌 [16] - 主动退市公司增多 2020-2024年分别为1/4/1/2/1家 2025年截至8月10日已有5家主动退市 [16] - ST春天因财务会计报告虚假记载未按期整改被终止上市 *ST东通因财务数据虚假记载被启动退市程序 [16][17] - 亿利洁能被处以2.1亿元罚款 控股股东被罚3000万元 7名直接责任人员被市场禁入5年至终身 [18] - 退市追责力度加大 已退市公司仍会收到罚单 投资者民事赔偿和先行赔付机制正在推进 [19]
白酒行业基本面逐步筑底,消费ETF嘉实(512600)盘中涨近1%
搜狐财经· 2025-09-15 05:51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上涨0.38% 成分股中海大集团上涨3.14% 华熙生物上涨2.37% 牧原股份上涨2.33% 温氏股份上涨2.26% 北大荒上涨1.71% [1] - 消费ETF嘉实(512600)上涨0.67% 近6月净值上涨8.61% [1] - 指数成分股中伊利股份权重10.02% 贵州茅台权重9.85% 五粮液权重9.85% 牧原股份权重7.82% 温氏股份权重6.20% [4] ETF流动性与资金动向 - 消费ETF嘉实盘中换手率1.69% 成交额1259.66万元 近1月日均成交2090.61万元 [1] - 近1周规模增长1753.29万元 份额增长2210万份 近5个交易日有4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净流入2521.80万元 [1] 历史收益表现 - 消费ETF嘉实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4.50% 最长连涨月数7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66.83%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05% [1]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7.08%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1] 估值水平与指数特征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最新市盈率20.2倍 处于近3年14.75%分位 即估值低于近3年85.25%的时间 [2] - 指数覆盖必选消费龙头 白酒为第一大行业权重超39% 包含白酒、猪肉、乳业、调味品及食品加工等领域 [2] 行业分析与展望 - 食饮板块二季度政策冲击加速行业调整 需求侧承压明显 酒厂主动调整节奏释放压力 渠道回款意愿低迷加速报表风险出清 [4] - 2025年二季度板块收入同比下滑 但下半年低基数及政策放松下需求有望环比修复 报表端或逐季改善 行业拐点逐步确立 [4] -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 8月动销环比6-7月边际改善 茅台持续推进产品、渠道、终端三端变革及年轻化国际化市场 [5] - 龙头酒企在行业调整中坚持定力 基本面逐步筑底 旺季备货与动销有望底部改善 板块或率先实现估值修复 [5] - 2026年低基数下基本面预计逐步改善 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