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鲁恒升(600426)
icon
搜索文档
华鲁恒升:拟投资30.39亿元建设气化平台升级改造项目
格隆汇APP· 2025-08-22 09:55
投资计划 - 公司计划投资30.39亿元建设气化平台升级改造项目 [1] - 项目预计建设周期为18个月 [1] 项目目标 - 项目旨在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综合竞争力 [1] - 建成后将提高生产能效和运营效益 [1] 财务影响 - 项目对公司2025年经营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1]
华鲁恒升:控股子公司一体化项目部分装置投产
新浪财经· 2025-08-22 09:55
项目进展 - 控股子公司华鲁恒升(荆州)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BDO、16万吨NMP及3万吨PBAT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部分装置已打通流程并生产出合格产品 [1] - 投产装置包括BDO和NMP相关装置 可新增20万吨/年BDO和5万吨/年NMP产品生产能力 [1] - 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 预计总投资33.87亿元 [1] 产能建设 - 一体化项目设计总产能包括20万吨BDO、16万吨NMP及3万吨PBAT生物可降解材料 [1] - 当前实际投产产能为20万吨BDO和5万吨NMP 剩余NMP及PBAT产能尚未完全释放 [1] 资金安排 - 项目建设资金通过控股子公司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解决 [1]
从传统煤化工到“两新”赛道
齐鲁晚报· 2025-08-21 23:02
行业转型背景 - 煤化工行业在双碳目标与能源革命驱动下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深刻变革 [1]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以"喜新不厌旧"辩证思维统筹存量优化与增量升级 通过技术深耕与赛道切换实现转型 [1] - 果断淘汰技术落伍 能耗和排放较高的落后产能 加快优化改造升级工艺装置 [1] - 依托现有产业链条优势实施项目 定位行业领先 近5年研发投入超50亿元 项目投资260亿元 实施15个高端化工项目 [3] - 形成投产一批 建设一批 启动一批 谋划一批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4] 业务结构变化 - 新能源新材料营收占比达50% 其中二元酸 碳酸酯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 [1] - 巩固洁净煤气化 合成气深加工等产业平台 实现煤化工与石油化工融合发展 [4] - 构建"一体多线 融链成群"协同联产体系 涵盖有机胺 多元醇 聚酰胺 碳酸酯等产业链 [4] 核心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乙二醇联产二元酸 碳酸二甲酯新工艺和新型催化技术 [2] - 建成国内最大30万吨/年碳酸二甲酯装置 改变电池电解液市场格局 [2] - 3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厚势扩能 市场占有率达70% [2] - 通过扩展环己醇-己二酸-尼龙66和环己酮-己内酰胺-尼龙6产业链实现柔性联产 [2] 产品应用拓展 - 二元酸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重要原料 碳酸酯作为电解液主要原材料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储能等领域 [2] - 尼龙产品凭借高强度 耐高温特性成为电池包壳体核心材料 并成功进军纺织领域开发功能性面料 [2] 管理体系优势 - 设立技术发展委员会和技术中心统筹全流程 实现规划技术化 技术项目化 项目工程化 工程产业化 [3] - 对项目进行多维度论证 资金管理制定严谨战略 坚持提前介入设备监造和员工培训 [4] - 战略决策立足国家政策与企业实际 注重技术含量与市场空间平衡 [3]
农化制品板块8月21日涨1.36%,美邦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082.16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1 08:26
板块整体表现 - 农化制品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36% [1] - 上证指数报收3771.1点,上涨0.13%,深证成指报收11919.76点,下跌0.06% [1] 领涨个股表现 - 美邦股份(605033)收盘价23.77元,涨幅10.00%,成交量12.29万手,成交额2.83亿元 [1] - 红四方(603395)收盘价36.46元,涨幅6.36%,成交量15.61万手,成交额5.59亿元 [1] - 新洋丰(000902)收盘价15.21元,涨幅6.29%,成交量68.42万手,成交额10.35亿元 [1] - 史丹利(002588)收盘价10.15元,涨幅5.40%,成交量26.55万手,成交额2.65亿元 [1] - 扬农化工(600486)收盘价66.89元,涨幅5.33%,成交量7.82万手,成交额5.33亿元 [1] 下跌个股表现 - 贝斯美(300796)收盘价11.56元,跌幅3.67%,成交量20.86万手,成交额2.45亿元 [2] - 先达股份(603086)收盘价10.19元,跌幅3.60%,成交量47.84万手,成交额4.93亿元 [2] - 新农股份(002942)收盘价19.54元,跌幅1.86%,成交量3.41万手,成交额6696.48万元 [2] - 云天化(600096)收盘价26.59元,跌幅1.34%,成交量36.28万手,成交额9.71亿元 [2] 资金流向 - 农化制品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082.16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7088.22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6006.06万元 [2] - 利民股份(002734)主力净流入1.29亿元(占比10.30%),游资净流入461.66万元(占比0.37%),散户净流出1.34亿元(占比10.67%) [3] - 云天化(600096)主力净流入9910.82万元(占比10.21%),游资净流入1754.78万元(占比1.81%),散户净流出1.17亿元(占比12.01%) [3] - 联化科技(002250)主力净流入9004.54万元(占比7.26%),游资净流出3782.30万元(占比3.05%),散户净流出5222.24万元(占比4.21%) [3]
助力沪指冲击3800点,化工ETF(159870)盘中净申购11亿份
搜狐财经· 2025-08-21 06:30
上证指数与化工板块表现 - 上证指数强势反弹逼近3800点 化工板块强势上涨[1] - 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强势上涨1.59%[3] - 化工ETF上涨1.39% 最新价报0.66元 盘中净申购11亿份[3] 钛精矿市场供需状况 - 钛精矿市场面临供需失衡 行业整体陷入低迷状态[1] - 下游采购意愿薄弱 库存积压问题突出[1] - 生产企业连续下调报价 买方交易稀少[1] - 攀矿价格TiO2≥46% 10矿主流价格1600-1700元/吨[1] - 进口矿存在下滑趋势 TiO2 46%攀钢钛矿最新价格为1665元/吨[1] 海绵钛行业运行情况 - 海绵钛行业库存呈上升趋势 下游采购积极性不足[1] - 下游民品采购积极性不佳 工厂库存不断累积[1] - 实际成交价格松动 军工方向需求旺盛[1] - 行业库存仍处在不断累积过程中 价格弱势震荡运行[1] - 预计一级海绵钛市场价格在4.8-4.9万元/吨之间 最新价格45500元/吨环比持平[1] 钛白粉市场动态 - 旺季涨价传闻四起 钛白粉出货节奏加快[2] - 硫酸法金红石型钛白粉市场主流报价为12200-13700元/吨[2] - 加权计算均价为13302元/吨 环比上周价格暂稳[2] - 钛白粉"地板价"维持较长时间 需求有望提升[2] - 价格有望先止跌维稳 预计下周主流报价12200-13500元/吨[2] - 商谈价格波动区间在200-300元/吨左右[2] 化工行业个股表现 - 成分股中核钛白上涨10.11% 新洋丰上涨6.64%[3] - 博源化工上涨6.22% 鲁西化工 扬农化工等个股跟涨[3] - 化工ETF紧密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4] 化工ETF产品信息 - 化工ETF场外联接A:014942 联接C:014943 联接I:022792[6] - 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3.54%[4]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万华化学 盐湖股份 巨化股份等龙头企业[4] 化工子行业投资机会 - 纯碱行业推荐博源化工(原远兴能源) 具明年成长+高股息特性[2] - 有机硅/草甘膦推荐兴发集团/新安股份 属预期涨价品种[2] - 龙头万华化学呈现困境反转态势[2] - 资源成长公司推荐钾肥亚钾国际[2] - 制冷剂行业存在投资机会[2]
化工板块再起攻势,中核钛白涨超6%!“反内卷”成最强催化剂,机构:板块具备充分的向上弹性空间
新浪基金· 2025-08-21 02:16
化工板块市场表现 - 化工ETF(516020)8月21日盘中涨幅达1.31%,最终收涨1.02%,成交均价0.692元,成交量1512万手 [1][2] - 成份股中核钛白涨幅超6%,鲁西化工、亚钾国际、万华化学等涨超4%,华鲁恒升、荣盛石化、卫星化学等涨超3% [1][2] - 化工ETF近20个交易日获15日净申购,累计净流入超2.3亿元,单日最高净申购7593万元 [2] 行业基本面与政策环境 - 细分化工指数市净率2.14倍,处于近10年31.12%分位点,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3] - "反内卷"政策推动碳排放双控、能耗标准提升及落后产能出清,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 [3][4] - 化工行业资本开支、在建工程增速拐点已现(2021-2023年),需求端受地产企稳、基建启动及关税缓和支撑 [4] 机构观点与投资建议 - 德邦证券认为化工行业PB处于十年底部,股价或领先基本面反弹,具备向上弹性 [4] - 中原证券建议关注农药、有机硅和涤纶长丝等子行业,产能无序竞争局面有望缓解 [4] - 化工ETF(516020)近50%仓位集中于万华化学等龙头股,其余覆盖磷肥、氟化工等细分领域龙头 [4][5]
华鲁恒升:从传统煤化工到“两新”赛道
齐鲁晚报网· 2025-08-20 11:21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以"喜新不厌旧"的辩证思维推动转型 在传统化肥和基础化学品领域巩固根基的同时强势切入新能源材料和高端化工新材料赛道 [1] - 2024年新能源新材料营收占比达到50% 其中二元酸和碳酸酯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居首位 [1] - 果断淘汰技术落伍 能耗和排放较高的落后产能 加快优化改造升级 各系统均采用业内先进工艺装置 [1] 新能源材料业务突破 - 二元酸是锂电池正极材料重要原料 碳酸酯作为锂电池电解液最主要原材料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储能和电子信息领域 [2] - 2020年依托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和产能优势 自主研发乙二醇联产二元酸 碳酸二甲酯新工艺和新型催化技术 [2] - 2021年10月建成投产30万吨/年碳酸二甲酯装置 为国内最大产能 已用于电池电解液市场 [2] - 同期建成3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 目前二元酸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0% [2] 化工新材料布局 - 尼龙产品凭借高强度 耐高温特性成为电池包壳体核心材料 并成功进军纺织领域开发速干 抗菌功能性面料 [2] - 通过精己二酸品质提升 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 扩展环己醇-己二酸-尼龙66和环己酮-己内酰胺-尼龙6产业链条 实现优势互补和柔性联产 [2] 研发与投资体系 - 近5年研发投入超50亿元 项目投资260亿元 实施15个高端化工项目 [3] - 2024年研发投入12.35亿元 项目投资58亿元 建成投产5个转型升级和延链扩群项目 [3] - 设立技术发展委员会和技术中心 统筹规划发展 产品研发全流程 实现规划技术化 技术项目化 项目工程化 工程产业化 [3] 生产运营体系 - 形成"一体多线 融链成群"的协同联产体系 巩固洁净煤气化 合成气深加工 羰基合成等产业平台 [4] - 丰富有机胺 多元醇 聚酰胺 碳酸酯等产业链条 实现煤化工与石油化工融合发展 [4] - 坚持"把学费花在前面" 项目启动即组织员工培训与生产准备 提前介入设备监造 确保建成即投产 投产即见效 [4] 产业协同效应 - 化肥板块继续保持优势 聚氨酯原料日趋丰富 羰基化衍生产品精耕细作 化工新材料形成集群 [5] - 通过蓄势赋能进入新能源电池相关领域 形成多极支撑的产业格局 [5]
低位品种·化工ETF(159870)5天净流入近11.7亿份,最新规模超53亿断层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8-20 03:25
社保基金持仓情况 - 截至8月19日16时,上半年末社保基金共现身89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1] - 基础化工行业最受社保基金青睐,共11股获社保基金重仓,合计持股市值达40.75亿元 [1] 化工行业投资机会 - 建议关注二季度景气度好、业绩有望超预期的标的,包括与宏观经济波动相关性较弱、受益AI资本开支持续提升的新材料行业 [1] - 海外有工厂、受益于美国关税冲突的细分行业龙头值得关注 [1] - 磷肥出口窗口期已至,高景气有望持续,2025年磷肥出口将分阶段进行,首批集中在5-9月高峰期 [1] - 法检时间缩减至半月左右,2025年磷肥出口配额总量比去年减少 [1] - 当前磷肥处于春耕后淡季,出口有望缓解国内产能过剩问题,国际高价出口有望维持企业盈利水平 [1] - 建议关注具备磷矿资源配套的大型磷化工企业 [1] 化工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0日10:56,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上涨0.39% [2] - 成分股联泓新科上涨10.01%,云天化上涨4.84%,三棵树上涨3.69%,中化国际上涨2.96%,中核钛白上涨2.29% [2] - 化工ETF上涨0.63%,最新价报0.64元,盘中净申购1亿份 [2] 化工ETF份额变动 - 2025-08-19流通份额83.59亿份,当日增加2.23亿份 [4] - 2025-08-18流通份额81.36亿份,当日增加4.20亿份 [4] - 2025-08-15流通份额77.17亿份,当日增加3.23亿份 [4] - 2025-08-14流通份额73.93亿份,当日增加1.05亿份 [4] - 2025-08-13流通份额72.88亿份,当日增加3.31亿份 [4] - 2025-08-12流通份额69.57亿份,当日增加2.19亿份 [4] 化工指数权重股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为万华化学、盐湖股份、巨化股份、藏格矿业、华鲁恒升、宝丰能源、卫星化学、恒力石化、云天化、龙佰集团 [5]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3.54% [5]
2025年中国煤制乙二醇行业PEST分析、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聚酯消费占比最大,超80%[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0 01:41
煤制乙二醇行业概述 - 煤制乙二醇是以煤炭为原料生产乙二醇的工艺,广泛应用于聚酯纤维、防冻液等领域,市场需求巨大 [2] - 该工艺有效利用我国丰富煤炭资源,减少对石油依赖,提供高质量乙二醇产品 [2] - 2024年产量达398.8万吨,较2016年增长298.8%,市场规模达153.65亿元,较2016年增长251.8% [1][12] 行业发展背景 -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促使政府鼓励煤制乙二醇发展,以减少石油进口依赖 [4] - "双碳"战略下行业面临严格能耗双控和碳排放约束,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4] - 聚酯纤维等下游需求稳步增长,2024年1-10月聚酯产量6149万吨,同比增长12.47% [10] 产业链分析 上游 - 煤炭是主要原料,2024年全国产量47.59亿吨,同比增长2.17%,晋陕蒙新四大产区占比81.66% [8] 下游 - 聚酯占煤制乙二醇消费超80%,2016-2024年聚酯产能年均增长7.09%,2024年新增564万吨 [10]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需求量382.7万吨,较2016年增长301.2%,催化剂技术改进推动生产效率提升 [1][12] - 行业呈现"持续扩张、波动增长"态势,未来市场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12] 行业竞争格局 - 企业集中分布在内蒙古、山西等煤炭资源丰富地区,17家头部企业产能占比66.4% [14] - 榆林化学产能占比15.3%居首,新疆天业和华鲁恒升分别占8.1%和4.7% [14] - 新疆天业2024年营收111.6亿元,毛利率11.26%,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18] 行业发展趋势 - 企业将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改进催化剂性能,降低能耗,提升产品质量 [20] - 采用碳捕捉和储存技术(CCS)等先进环保技术,探索低碳生产模式 [20]
东兴证券晨报-20250819
东兴证券· 2025-08-19 12:49
经济要闻 - 国务院强调提升宏观政策实施效能,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民间投资,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1] - 央行开展2665亿元逆回购操作,利率1.40% [2]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同比增长0.1%,税收收入110933亿元,同比下降0.3% [3] - 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贸易额2024年达512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7% [4] - 1—7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124亿元,同比下降0.7%,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6950亿元,同比下降4.6% [5] - 1—7月证券交易印花税936亿元,同比增长62.5% [6] - 央行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包括降准降息,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 [7]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讨论俄乌冲突解决方案 [5] - 新增3种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包括医药费用支出超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 [9] - 巴西和美国关税谈判陷入僵局,贸易规模可能进一步下滑 [10] 重要公司资讯 - 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突破15万人,每人每月平均缴纳五险一金约2000元 [6] - 东风集团预挂牌出售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50%股权 [6] - 零跑汽车上半年收益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0%,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 [6] - 软银集团与英特尔达成20亿美元股权投资协议 [6] - 康迪科技旗下公司获得宁德时代重卡商用车换电站设备订单 [7] 煤炭行业 - 炼焦煤价格上涨,综合中国炼焦煤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7.44% [8] - 三港口炼焦煤库存量环比下降14.06% [8] - 钢厂炼焦煤库存量环比上涨3.29% [8] - 独立焦化厂炼焦煤库存环比上涨10.67%,库存平均可用天数环比上升9.09% [9] - 全样本独立焦企的产能利用率环比上升1.16个百分点 [9] - 6月焦炭、生铁、粗钢月度产量环比下降 [10] - 焦煤期货价格累计涨幅达70.65% [10] - 供给端存在收紧预期,需求端有望接棒钢铁抢出口的需求项 [11] 农林牧渔行业 - 7月猪价冲高回落,仔猪、活猪和猪肉均价环比变化分别为-4.09%、1.72%和0.31% [13] - 8月初生猪出栏均价回落至13.82元/公斤 [13] - 7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微增0.02% [14] - 政策调控初见成效,行业产能去化预期提升 [14] - 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企业7月生猪销售均价环比上涨1.32%-1.85% [16] - 出栏量环比下行,出栏均重下降 [16] 机械行业 - 派克新材在金属锻件领域具备较强的产品研发和制造能力 [1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72亿元,同比增长2.95%,归母净利润7661.68万元,同比增长5.55% [19] - 产品结构有望优化,高精度、高性能模锻件需求增长 [19] - 我国电力、天然气成本构成锻件能源优势,有望抢占海外市场份额 [20] - 大型锻件产能投产将推动产品向高端迈进 [2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6、5.06和7.00亿元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