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马明龙主持召开高校院所和企业座谈会 始终坚持向高而攀向新而行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镇江日报· 2025-09-27 20:59
9月26日,市委书记马明龙主持召开高校院所和企业座谈会,听取对镇江"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的意见建议。 市领导王文生、尹卫民出席座谈会。(记者 胡建伟) 马明龙认真听取发言,不时与大家交流,感谢大家立足自身实际和科技创新前沿提出的建设性、针 对性建议,要求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吸收。他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 置,高校院所和企业是镇江"十五五"科技创新版图中的关键一环,希望大家牢牢把握"十五五"时期发展 定位,深刻认识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投身科技创新实践,共 同为镇江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马明龙强调,"十五五"时期全市要抓住机遇,始终坚持向高而攀、向新而行,在做大特色产业集 群、做强重大科创平台、做深应用基础研究、做优科技成果转化、做精科研人才培养上展现新作为,推 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取得更大突破。营商环境、创新生态是"十五五"时期镇江要进一步发力 优化提升的重点,企业要当好"主力军",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当好"解题人",各有关部门要当好"赋能 者",进一步打破壁垒、加快融合,全面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让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 配置。 ...
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9-27 11:14
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梧桐掩映下的一幢小楼——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联合组建的长三 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承担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职能。 小楼里悬挂的一张世界级城市群概况图上,长三角地区引人注目。 "十四五"时期,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从2021年的27.6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超33万亿元,稳步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 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 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 长三角以实绩作答:9座城市跻身地区生产总值"万亿之城"行列;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 近1/3;58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有282家来自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产业实力持续提升。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发挥好经济增长极、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三省一市合 力勇挑大梁,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 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一束光,照见长三角科研链与产业链融合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今年6月,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主 ...
双突破双提升 一组数据看我国民营企业创新成果
央视新闻· 2025-09-27 08:55
报告显示,2024年,入围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成效显著。通过加速成果转化、推 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布局新兴产业,实现经营绩效稳步增长。 创新驱动下,企业经营绩效实现稳健增长,发展韧性凸显。2024年,入围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39.92万 亿元,同比增长6.87%;资产总额46.46万亿元,同比增长8.16%;利润总额2.31万亿元,同比增长 7.85%,盈利水平保持稳定。数据显示,共有30万项有效专利实现产业化,合计产值达1721.53亿元。 26日,2025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在西安召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民营企业前1000家研发投入与成 果均突破历史数据,研发投入规模与强度实现双增长,以持续创新活力筑牢经济发展新引擎。 《2025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显示,2024年,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投入 稳中有升,研发费用总额1.4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平均研发强度3.59%,高于全国研发投入强度 0.91个百分点。创新成果量质齐升,共持有国内外有效专利142.81万件,同比增长27.58%,其中,发明 专利59.46万件,同比增长15.55%。标准化 ...
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
人民日报· 2025-09-27 03:02
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梧桐掩映下的一幢小楼——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联合组建的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承担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职能。 小楼里悬挂的一张世界级城市群概况图上,长三角地区引人注目。 "十四五"时期,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从2021年的27.6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超33万亿元,稳步提 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 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 长三角以实绩作答:9座城市跻身地区生产总值"万亿之城"行列;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占 全国近1/3;58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有282家来自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产业实力持续提升。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发挥好经济增长极、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三省一 市合力勇挑大梁,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 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一束光,照见长三角科研链与产业链融合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今年6月,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 ...
民营企业前1000家向“新”而动 以持续创新活力筑牢经济发展“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9-27 02:32
央视网消息:9月26日,2025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在西安召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民营企业前1000家研发投入与成果均突破历史数 据,研发投入规模与强度实现双增长,以持续创新活力筑牢经济发展新引擎。 创新驱动下,企业经营绩效实现稳健增长,发展韧性凸显。2024年,入围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39.92万亿元,同比增长6.87%;资产总额 46.46万亿元,同比增长8.16%;利润总额2.31万亿元,同比增长7.85%,盈利水平保持稳定。数据显示,共有30万项有效专利实现产业化,合 计产值达1721.53亿元。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武文生称:"民营企业引领了很多新领域新赛道的发展,像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民营企业注重开拓国际 市场,而且注重和国际接轨。" 《2025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显示,2024年,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稳中有升,研发费用总额1.43万亿 元,比上年增长2.78%;平均研发强度3.59%,高于全国研发投入强度0.91个百分点。创新成果量质齐升,共持有国内外有效专利142.81万件, 同比增长27.58%,其中,发明专利59.46万件,同比增长15.5 ...
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观察(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9-26 21:57
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 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从2021年27.6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超33万亿元 [2] - 9座城市跻身地区生产总值"万亿之城"行列 [2] - 上海2024年经济体量站上5万亿元新台阶 [12] 产业创新与集群发展 - 长三角拥有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占全国近三分之一 [2] - 科创板上市公司589家中有282家来自长三角 占比47.9% [2] - 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8万亿元 [4] - 江苏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达14个 总数全国第一 [4] - 安徽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3.6% [13] - 安徽2024年1-5月汽车产量123.57万辆 新能源汽车产量61.33万辆 均居全国第一 [13]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 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6万家 [5] - 上海光源每年开机时间7000小时 仅满足四分之一机时申请 [5] - 浙江金华投入2400万元在合肥光源建成全国首个软X射线散射束线实验站 [5]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与589家长三角龙头企业建立联合创新中心 [12] - 孵化145个重大产业创新项目 [12] 区域协同发展成果 - G60科创走廊九城共建16个产业联盟和15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11] - 浙江盘毂动力近3年营收跨过2.5亿元、3亿元、8亿元三个台阶 [11] - 累计申请专利1500余项 [11] - 长三角铁路日均客流量超200万人次 [16] - 长三角提供异地门诊和住院累计结算超5200万人次 [19] 对外开放与外贸表现 -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将于2024年底实现先行启动区封闭运行 [9] - 浙江2024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2.73万亿元 同比增长6.6% 居全国首位 [13] - 浙江中欧班列上半年发运集装箱13.1万标箱 同比增长11.1% [13]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 长三角2024年空气优良天数平均比例84.5% 较2018年提升8.8个百分点 [22] - 594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4.3% [22] - 新安江跨省界断面水质达Ⅱ类标准 每年向千岛湖输送70亿立方米清水 [21]
项目引领 产业跃迁 民生升温
齐鲁晚报· 2025-09-25 23:40
在青岛平度市,一个个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一场场产业盛会接连举办,一栋栋居民新房交付入住,共同勾勒出 这座北方县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今年以来,平度市坚定实施"1153"工作思路,在统筹推进"五区"建设方面攀"高"逐"新",从优化营商环境激 发市场活力,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发展能级,再到持续改善民生增进百姓福祉,平度正以"走在前、开 新局"的奋进姿态,书写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宋祖锋 青岛报道 通讯员 袁嘉利 项目引领 作为2024年青岛市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100亩,致力于打造重型装备生产行业具有示范性 的高品质现代化工业园区。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产值可达6亿元。 "从拿地到开工缩短近2个月,多项审批同步进行,主体施工阶段又解决了道路、用水用电、通信信号等多 项难题。项目从落地到投产的高效推进,无时无刻不让我们感叹平度精准化、全流程的服务。"项目负责 人杜同玉说。 项目建设投产的背后离不开平度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平度市瞄定重点项目关键领域先行先 试,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高效推进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通过流程再造,将分散在 多个部门的规划核实、消防 ...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
人民日报· 2025-09-25 23:10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激励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勇毅前行 率中央代表团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的习近平总书记,9月24日听取自治区党委和 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引方向、凝聚力量,激励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大家表 示,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稳中求 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总目标,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锚定中央赋予的"五大战略定位",凝心聚力、久久为功,努力建 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 积极探索符合新疆特点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揭牌,塔里木油田万米科探井刷新亚洲纪录,新疆首个智算中心建成投 用……聚焦国家所需,立足自身所能,新疆正加快建设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要深入贯彻落 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锚定中央赋予的'五大战略定位',坚持统筹谋划、突出改革引领、完善 政策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新疆维吾尔自 ...
财政助力新质生产力 新解
搜狐财经· 2025-09-25 22:18
二、广东财政通过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降低企业科技攻关成本,激发创新活力,构建发展新质生产力 的动力机制。 广东省严格落实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 得税,近一年减免税额超过300亿元;对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 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75%在税前加计扣除,近一年全省 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金额达850亿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广东财政对企业购置的先 进设备给予补贴,补贴比例为设备购置金额的15%—30%,单个企业年度补贴最高可达5000万元。近一 年全省发放设备购置补贴45亿元,支持了1200多家企业更新研发设备;发放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后补助 60亿元,惠及3000多家企业。广东财政在科技攻关中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工具,推动了科技创新 和产业创新,充分体现了对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作用。 王步芳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攻关正成为各国争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场。广东省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和科技创新高地,财政在广东科技攻关中发挥着基础保障和重要支柱的作用。近 年来广 ...
参考消息特稿|中国制造向新而行 全球产业共享共赢
新华社· 2025-09-25 00:53
【原标题】中国制造向新而行 全球产业共享共赢 文/本报记者 郭晨 何曦悦 汪海月 9月20日,在安徽合肥开幕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展示区内,一款由江淮汽车与华为携手制造的高端轿 车尊界S800成为海内外嘉宾关注的焦点,这款内饰豪华、制造精良、配备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新车成 为为数不多售价突破100万元的中国汽车之一。 近年来,从新能源汽车到智能手机,从服务本土市场需求到赋能全球产业发展,中国制造业通过不断升 级,推动产业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增强全球产业发展的支撑力。 中国制造不断"向新"攀升 位于安徽合肥的尊界S800超级工厂投资逾100亿元,为中国品牌探索超豪华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提供了 关键支撑。尊界S800的问世,也是中国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创新成果更好落地的缩影。 走进该工厂,一块大屏幕上,现实生产场景被实时转化为数字动画,记录和模拟着每一道生产工 序。"我们利用华为数字化技术,在数字世界再造了一座尊界工厂。"尊界超级工厂负责人魏大卫介绍, 该工厂通过每秒采集实体工厂30万条数据,实现与数字"孪生"工厂的实时联动,可在虚拟环境下观察并 实时监控和调用产品、工艺、设备等状态信息,出现异常时进行可视化、数据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