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开曼)(09992)

搜索文档
中国电信与阿里巴巴合作,服务中国企业出海;霸王茶姬正式进入菲律宾市场|36氪出海·要闻回顾
36氪· 2025-09-07 13:35
中国电信与阿里巴巴合作 - 中国电信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将在云和AI基础设施、新型服务业电商、社会价值创新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并共同服务中国企业出海 [5] 霸王茶姬海外扩张 - 霸王茶姬正式进入菲律宾市场,开设三家门店,开业三天售出超2.3万杯,菲律宾是其进入的第七个国际市场,截至6月30日海外门店扩展至208家,覆盖马来西亚178家、新加坡16家、印度尼西亚8家、泰国5家及美国1家 [5] 顾家家居印尼投资 - 顾家家居拟投资11.24亿元建设印尼自建基地项目,预计全部建成后3年内达纲,达纲时实现年营业收入约25.20亿元,项目建设期为4年,用地约19.56万方 [6] 石头科技市场份额 - 石头科技在2025上半年以15.2%的市场份额斩获全球清洁机器人领域第一,以20.7%的市场份额斩获扫地机器人领域第一 [6] 阿里速卖通品牌出海 - 阿里速卖通筹备"最高规格"品牌出海项目,预计双11前正式启动,将为入选品牌提供流量倾斜与海外本地运营支持,小米、泡泡玛特等已显示入围"超级品牌计划" [6] 高德地图海外服务 - 高德地图在加拿大、新西兰、瑞士和阿联酋4个国家正式上线打车服务,覆盖多伦多、迪拜、奥克兰等部分城市,与海外网约车平台"Bolt"合作,已在海外30个国家开通打车功能 [7][8] 小米出海计划 - 小米宣布2025年为大家电和新零售出海元年,2027年计划汽车出海,计划5年内建设1万家海外小米之家 [8] 京东工业巴西合作 - 京东工业与巴西BR Supply签署协议拓展当地工业供应链数智化服务,与安骏物流合作提升履约能力,旨在为中资企业提供办公物资,并将跨境工业品服务覆盖更多巴西企业 [8] 比亚迪全球布局 - 比亚迪在全球布局超112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上半年在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巴西等多个国家新能源销量第一,8艘滚装船中已有7艘投入运营 [8] 宝腾汽车电动汽车生产 - 吉利支持的宝腾汽车在马来西亚启动电动汽车生产工厂,投资8200万林吉特约1.38亿人民币,年产能为2万辆,并计划扩大至4.5万辆 [9] 极兔速递业绩 - 极兔速递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达到55.0亿美元同比增长13.1%,核心业务快递服务收入为53.4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总包裹量同比增长27.0%至139.9亿件,东南亚市场包裹量同比飙升57.9%至32.3亿件,市场份额大幅增长至32.8%,新市场包裹量同比增长21.7%至1.7亿件 [9] 极米科技H股上市 - 极米科技筹划H股上市,主要出于海外品牌的考量,目前处于商讨阶段 [9][10] 优必选战略融资 - 优必选获Infini Capital提供的10亿美元战略融资授信额度,计划在中东建立超级工厂和研发中心以及中东总部,Infini Capital计划增持优必选股票目标成为不超过5%持股比例的重要股东 [11] 来牟科技融资与销售 - 智能割草机器人厂商来牟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独立站上线以来累计销售金额已突破1亿元,客单价达2499美元,单日产能稳定在200台,产品交付累计发货已达到数千台,预计全年交付突破数万台 [11] 睿健医药融资与研发 - 睿健医药完成B+轮融资,B轮次融资金额累计已超过3亿元,资金将用于加速推进帕金森病治疗产品NouvNeu001和NouvNeu003、眼科治疗产品NouvSight001的临床研发,NouvNeu001已获美国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认定 [12] 瑞龙外科融资与全球化 - 模块化手术机器人研发商瑞龙外科完成6700万美元D轮融资,由强生创投领投,正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启动模块化手术机器人平台在欧洲及南美地区的注册申报流程 [12][13] 思埃然医疗融资与出海 - 眼科医疗器械企业思埃然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资金将用于超乳玻切一体机产品线的深度研发推进,丰富眼科手术设备产品矩阵,加速国产高端眼科器械的进口替代和公司眼科产品的出海进程 [13] 中国企业参加德国博览会 - 103家中国企业将参加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涵盖整车、三电系统、汽车智能化软硬件等多个领域,参展数量较2023年慕尼黑车展的70家大幅提升 [13] 中国—东盟品牌出海对接会 - 中国—东盟品牌出海对接会将于9月18日在南宁举行,聚焦新能源汽车、跨境电商、生物医药等领域,汇聚中国与东盟国家300余位政商代表 [14] 中国-阿联酋经贸合作 - 中国-阿联酋经贸合作推介会成功签约11个经贸合作项目,总金额达24.08亿元,涵盖能源合作、交通物流、平台建设等多个领域 [14][15]
2025年中盘点:中国消费市场的五大惊喜
搜狐财经· 2025-09-07 13:15
宏观消费趋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 其中5月增速创两年新高 [1][16] - 食品类零售额同比涨幅达12.3% 主要受益于零食专卖店和会员制折扣商超渠道扩张 [1][16] - 居民储蓄总额达163万亿元人民币 上半年新增储蓄净额17.94万亿元 [15] 汽车产业突破 -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增37.4% 带动汽车销售整体增长11.2% [1][16] - 2024年汽车出口量接近550万辆 较2019年增长8倍 单车均价从4.7万元升至11.1万元 [3][24] - 比亚迪2024年以427万辆销量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电动车制造商 [3][28] 旅游业复苏 - 国际航班进出港客运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9%(Q1)和13%(Q2) [2][20] - 国内旅游出行人次达3.29亿 较2019年增长18% [2][20] - 入境游客Q1达3500万人次 同比增19.6% 上半年累计增幅22% [2][29] 文化出海表现 - 游戏《黑神话:悟空》海外玩家占比30% 总销量2800万份 营收90亿元 [4][42] - 泡泡玛特Labubu系列年收入突破30亿元 同比飙升726% 海外贡献率从4%升至39% [4][43] - 游戏取景地山西小西天古刹游客量同比增长两倍 [4][42] 资本市场动态 - 港交所上半年融资总额1071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30亿大幅增长 [5][37] - 消费类企业占港股前十大IPO四席 蜜雪冰城以46479家门店成为全球最大餐饮品牌 [5][37] - 私募股权二季度交易额2280亿元 环比翻倍 [5][41] 外资品牌发展 - 户外运动服饰赛道六年营收破5亿美元品牌达6个 2019年前为零 [6][47] - 过去五年中国户外运动服饰销售额实现翻倍增长 [6][47] - 外资品牌通过全资运营或合资模式适应本地需求 [6][47]
“有点钱,但不多,不急花”:2025上半年消费者现状
虎嗅APP· 2025-09-06 03:26
宏观消费趋势 - 2025年6月CPI同比上涨0.1% 核心CPI同比上涨0.7%创去年以来新高 7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8%连续三个月扩大 [4]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 同比增长5% 较去年全年增速提升1.5个百分点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2% [4] - 消费市场呈现强烈分化特征 宏观数据回暖但个体感受差异显著 出现"经济毛细血管"现象 [5] 情绪消费崛起 - 情绪消费产业2013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12%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 [8] - 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 归母净利润45.74亿元同比增长396.5% 毛利率由64%提升至70.3% [9] - LABUBU单IP创造48.1亿元收入 MOLLY等四大IP各贡献超10亿元收入 [9] - 卡游借《哪吒2》热度冲击上市 2024年营收100.57亿元同比增长278% 签名卡牌炒至9.5万元 [9] - 名创优品潮玩子品牌TOP TOY上半年营收7.4亿元同比增长73% 估值达100亿港元 [9] - 小米汽车二季度收入突破200亿元 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 预计下半年盈利 [10] 传统消费退潮 - 白酒行业二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减少5.0%和7.5% 21家上市公司中仅6家保持正增长 [11] - 片仔癀总市值从2021年2900亿元跌至1200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为11年来首次 [11] - 天福茗茶上半年收入6.73亿元同比下滑17.1% 净利率从8.5%降至7.2% [11] 性价比消费主导 - 民航旅客运输量3.7亿人次同比增长5.9% 但国内经济舱含税平均票价740元同比下降6.9% [16] - 南方航空客运量8328万人次但亏损同比扩大 华住集团一季度RevPAR 208元/晚同比下降4% [16] - 呷哺呷哺收入19.42亿元同比下降18.9% 全聚德营收6.3亿元同比下降8.34% 九毛九收入27.53亿元同比下降10.1% [18] - 海底捞营收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 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下降13.7% 但外卖收入9.27亿元同比增长59.6% [18] - 蜜雪冰城净利润27.18亿元同比增长44.1% 古茗净利润10.86亿元同比增长42.4% [19] 政策驱动消费 - 家电以旧换新参与人数6600万人 更新产品1.09亿台 美的营收同比增长超10%净利润增30% 海尔净利润增15.6% [20] - 国补落地一周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65% 出货量超950万部 小米一季度份额提升4.7%至18.8% 高端机占比25% [20] - 7月社零增速回落1.3%至3.7% 家电类零售额增长28.7%较6月回落3.7% [21] 投资行为变化 - 7月居民新增贷款-4893亿元创历史新低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6658亿元同比下降11.2% [23] - 贝壳上半年二手房交易占比提升至76% 一线城市豪宅与三四线城市房产出现分化 [24] - 老铺黄金上半年营收123.5亿元同比增长251% 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290.6% [25] - A股新上市51家企业募资373亿元 香港新上市公司44家募资293亿港元 [24]
高瓴淡马锡出手,资本押注下一个泡泡玛特
36氪· 2025-09-06 01:28
行业投资动态 - 闪魂完成数亿元融资 由高瓴创投领投 高榕创投和凯辉基金跟投 [1] - 量子之歌收购潮玩企业Letsvan 旗下IP"wakuku"正复刻Labubu爆火路径 [2] - 52TOYS获得万达电影等投资约1.44亿元 TOPTOY获淡马锡领投战略融资 投后估值约100亿港元 [2] - 盲盒企业TNTSPACE完成新一轮融资 有头部投资机构参与 [5] - 小黄鸭德盈收购潮玩企业HIDDEN WOOO 旨在获得资金进行海外业务拓展 [6] - 杰森娱乐集团获得横店资本战略投资 阅文集团参与毛绒潮玩品牌"超级元气工厂"战略投资 [11][12] 头部企业表现 - 泡泡玛特市值曾飙升至3000多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 同比增长204.4%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 同比增长362.8% [7] - 泡泡玛特IP矩阵中有5个IP营收破10亿元 13个IP营收破亿元 [7] - 2024年中国前四大IP玩具公司GMV分别为87.2亿元 43亿元 9.3亿元和9亿元 市场份额分别为11.5% 5.7% 1.2%和1.2% [8] - 卡游和布鲁可年营收达百亿级规模 [2] 商业模式特征 - 闪魂主要与腾讯 网易 米哈游等游戏IP合作 对单一IP依赖度高 [3][5] - 潮玩企业普遍以授权IP为主 自有IP稀少 持续打造爆款难度大 [9] - 卡牌赛道玩法丰富 包括集换式TCG游戏 拼图式和稀缺性收藏 考验企业IP获取+运营+渠道能力 [11] - 行业形成新运营公式:通过明星/KOL带货 IP专属歌曲和精灵形象设计进行短期造势 [9] 渠道运营现状 - 九木杂物社2024年营收14.06亿元 同比增长13% 但净利润亏损1244万元 [14] - 潮玩集合店通常有5000余个SKU 100万元营业额中约50万元为货品成本 最终净利润约5-10万元 [15] - 酷乐潮玩通过加盟/直营模式在一二线城市开设300余家门店 加盟扩张主要为抢占市场份额 [16] - 潮玩集合店自研IP年销售额可达上亿元 但属于短期商业价值榨取 难以成为长效爆品 [15] 行业整合趋势 - 潮玩行业正掀起并购热潮 以上市公司收购初创企业为主 [2] - 量子之歌收购wakuku母公司后股价逆市暴涨140% 乐华娱乐股价一度涨400% [5] - 行业加速整合 "二八效应"将更加明显 [6] - 拥有影视 游戏 IP资源的企业通过投资上下游完善产业链 [12]
名创优品,距离泡泡玛特还有多远?
格隆汇· 2025-09-05 14:01
泡泡玛特与名创优品股价表现对比 - 泡泡玛特8月以来股价上涨37% 市值超过4000亿元 [1] - 名创优品5月发布2024全年业绩后单日暴跌20% 近期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后单日上涨超20% [1] - 泡泡玛特市值相当于7-8个名创优品(名创优品市值不足600亿港元) [3] 商业模式与增长驱动因素 - 名创优品主要依赖门店扩张驱动业绩增长 全球新增门店中近75%位于海外 [5][6] - 海外市场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2025年上半年海外新增554家门店(内地新增约185家) [4][5] - 泡泡玛特通过自主IP运营实现高增长 2025年上半年自主产品收入占比99.1% 其中艺术家IP占比88.1% [15] 财务业绩表现 - 名创优品2025年上半年收入93.93亿元(同比增长21.1%) 扣非净利润9.19亿元(同比下滑20%) [4] - 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收入138.76亿元(同比增长204.4%) 为名创优品的1.5倍 [13] - 泡泡玛特毛利率达70.3%(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 名创优品毛利率44.3%(同比微增0.6个百分点) [14] IP运营策略差异 - 泡泡玛特深度参与IP全产业链(生产/运营/开发/销售) 拥有13个收入过亿艺术家IP [15][20] - 名创优品以外采IP为主 与超150个全球IP合作(如迪士尼/哈利波特) [22] - 外采IP存在利润率低/版权风险(案例:泡泡玛特曾因Sonny Angel版权终止受挫) [23] 海外扩张与挑战 - 名创优品海外收入占比近40% 且比例持续提升 [34] - 海外直营模式导致运营成本高企 同店GMV出现低个位数负增长 [7][8][9] - 泡泡玛特海外收入占比超40% 各区域市场实现三位数增长 [16] 原创IP发展进展 - 名创优品旗下TOPTOY原创IP占比目标从50%提升至70% [27] - TOPTOY原创IP Nommi糯米儿2024年全渠道营收过亿 预计2025年达2.5亿元 [27] - TOPTOY获淡马锡投资后估值约100亿港元 签约近200名独立设计师 [27] 行业发展趋势 - IP经济底层为情绪消费与文化属性 伴随中国文化出海迎来海外发展红利期 [36] - 潮玩行业处于高速扩张期 门店网络与IP互相赋能成为关键增长路径 [29][31]
名创优品,距离泡泡玛特还有多远?
格隆汇APP· 2025-09-05 13:11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凭借强大的IP运营能力和高毛利率实现高速增长 市值超过4000亿元 而名创优品虽在海外扩张迅速 但受限于零售店模式和IP运营能力不足 市值仅为600亿港元 两者差距主要源于IP价值链位置的不同[12][27][40] 泡泡玛特业绩表现 - 8月以来股价上涨37% 市值突破4000亿元[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38.76亿元 同比增长204.4% 是名创优品的1.5倍[27] - 毛利率高达70.3% 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28] - 自主产品收入占比99.1% 其中艺术家IP收入占比88.1% 共有13个IP收入过亿[29] - 海外收入占比超40% 各区域市场实现三位数增长[31] 名创优品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93.93亿元 同比增长21.1% 但扣非归母净利润9.19亿元 同比下滑20%[14] - 毛利率44.3% 同比微增0.6个百分点[28] - 海外市场新增554家门店 是内地新增门店的近三倍 全球新增门店中75%位于海外[16][18] - 海外和内地同店GMV增长率出现"低个位数"负增长[21] IP运营模式对比 - 泡泡玛特深度参与IP生产、运营、开发和销售全环节 拥有强势品牌溢价[38] - 名创优品主要依靠外采IP 与超150个全球知名IP合作 但缺乏话语权且利润率有限[41][43] - TOPTOY目前自营产品和外采产品比例五五开 目标提升至七三开 已签约近200名独立设计师[49][50] - 原创IP Nommi糯米儿2024年全渠道营收过亿 预计2025年达2.5亿元[51] 海外扩张策略 - 名创优品海外收入占比近40% 且持续提升 海外运营成本居高不下[20][58] - 泡泡玛特海外扩张势如破竹 各区域市场三位数增长[31] - IP经济具有情绪消费和文化属性特征 伴随中国文化出海获得发展机遇[60] 商业模式挑战 - 名创优品依赖门店扩张驱动增长 面临天花板限制和竞食效应[19][23][24] - 外采IP存在版权风险 如泡泡玛特曾因Sonny Angel版权终止合作受打击[44] - 原创IP培育失败概率高 需要持续运营和产品开发能力[48][54]
不炒了?迷你版Labubu二手价大跌
深圳商报· 2025-09-05 12:57
产品市场表现 - 迷你Labubu二手市场价格在上市一周后普遍回落10%-30% 未拆端盒价格从2036元降至1781元跌幅12% 单个未拆盒盲盒均价下跌22% [1][3] - 拆盒产品跌幅更大 隐藏款"爱心"从991元降至702元跌幅近30% 最受欢迎"L"款价格接近腰斩 [3] - 二手市场曾出现溢价数倍的代抢订单 发售当晚各平台迅速售罄 总销量突破百万件 [1] 消费者行为 - 社交平台涌现自发互换活动 小红书超50万人讨论 话题总浏览量超3000万 [3] - 玩家通过互换满足收藏需求 因单组包含14个字母款 获得心仪款概率较低 [3] - 部分玩家原价出售产品 二手交易平台出现79元原价交易帖 [4] 产品特性 - 官方售价79元/只 单组1106元含14个常规款与1个隐藏款 隐藏款抽中概率为1:168 [1] - "L"款栗子色销量最高超6000人购买 因复刻1.0隐藏款配色 "R"款纯黑配色首次推出 "M"款香芋紫为流行色 [4] - "P""N""X"三款因配色常规 二手市场溢价较低且交易量少 [4] 行业动态 - 供给量达100万个产品 较前几代更丰富 线上独家发售减少黄牛囤货 [5] - 一次性推出30款产品 促进用户互换行为 减少二级市场流动性 [5] - 公司预计10月开启第二轮补货 行业人士预测价格将进一步回落 [5]
恒指季检结果下周一生效 新晋成份股有望迎来资金追捧(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9-05 10:48
指数调整与成分股变动 - 恒生指数成分股数量由85只增加至88只 新纳入中国电信 京东物流 泡泡玛特 [2]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分股数量维持50只 泡泡玛特被纳入 [2] - 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数量由502只增加至504只 新纳入中国食品 恒瑞医药 剔除冠城钟表珠宝 思派健康 [2] 资金流动影响 - 追踪恒生指数 ETF规模约312.4亿美元 国企指数约70.3亿美元 恒生科技指数约308.8亿美元 [2] - 被动资金预计在9月5日尾盘集中调仓 可能导致成交量急剧放大和价格波动 [2][3] - 高盛预计消费者零售 软件与服务及汽车股将见最多被动资金流入 达3亿至7.8亿美元 [4] 个股资金流向预测 - 高盛预测地平线机器人 泡泡玛特 比亚迪股份 美团 小米及阿里巴巴将录最多被动净买入 达1.85亿至6.1亿美元 [4] - 新纳入个股中国电信 京东物流 泡泡玛特有望在调仓窗口获得增量资金青睐 [2][3] 指数市值与估值变化 - 恒生指数市值升至2.09万亿美元 较变更前升1.6% 预测市盈率由11.3倍升至11.4倍 [3] - 国企指数市值升至1.42万亿美元 较变更前升1.1% 预测市盈率由10.7倍升至10.8倍 [3] - 恒生科技指数市值升至4800亿美元 较变更前升9% 预测市盈率由17.6倍升至18倍 [3] 企业盈利预测调整 - 恒生指数每股盈利增长预测由5.4%调整至5.7% 国企指数由6.3%调整至6.6% [3] - 恒生科技指数每股盈利增长预测由17.5%调整至16.8% [3] 成分股行业代表性 - 中国电信作为电信行业龙头 在5G建设及云计算领域持续发力 [5] - 京东物流代表新经济物流板块 体现对高成长性及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关注 [5] - 泡泡玛特作为潮玩文化代表企业 成为新消费板块的重要代表 [5] 南向资金与市场前景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印证内地资金对港股投资价值的认可 [3] - 港股市场被视为全球价值洼地 低估值提供较好安全边际和配置机会 [3]
泡泡玛特全球拦截假货近千万件,联合多国海关严打侵权
贝壳财经· 2025-09-05 10:02
全球打假行动 - 公司联合多国执法机构严打侵权行为 今年一月至八月中旬国内海关拦截侵权货品总数183万件涉及237批次拟运往61个国家和地区[1] - 公司已在27个国家和地区完成海关备案逐步开启境外海关拦截侵权产品 截至目前拦截假货总数791万件涉及240多个批次[1] - 英国、荷兰、法国、意大利等地海关高频出手打假 仅荷兰就查获26万多件假货[1] 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 公司提供多语言防伪图鉴帮助一线执法人员快速辨别假货 涵盖THE MONSTERS(包括LABUBU等)、CRYBABY和星星人等热门IP产品[1] - 公司通过海关备案和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全球知识产权保护 拦截假货总数近1000万件[1]
潮玩半年报大揭秘!泡泡玛特、TOPTOY、卡游,谁是最大赢家?
搜狐财经· 2025-09-05 09:49
行业概览 - 2025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预计达877亿元[3] - 玩偶及动物玩具出口前4个月突破133.1亿元 同比增长9.6%[3] - 国创IP衍生品在天猫618期间成交额及增速全面超越日本IP[3] 泡泡玛特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38.76亿元 同比增长204.4%[6] - 经营溢利60.44亿元 同比增长436.5%[6] - 毛利率稳定维持在70.3%高位[7] - 海外市场营收55.9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40.3%[15] 泡泡玛特IP矩阵 - THE MONSTERS系列营收48.1亿元 占总收入34.7% 同比增长668%[11] - MOLLY/SKULLPANDA/CRYBABY/DIMOO四大IP营收均突破10亿元[11] - CRYBABY同比增长248.7% SKULLPANDA增长112.4% MOLLY保持73.5%增长[11] - 13个破亿IP形成梯队支撑[11] 泡泡玛特产品结构 - 毛绒品类营收61.4亿元 同比增长1276.2% 占比提升至44.2%[14] - 越南工厂投产使生产成本降低12%[14] - C2M柔性制造模式压缩小批量生产成本37%[14] - MEGA高端线营收突破10亿元 衍生品业务同比增长78.9%[14] 泡泡玛特区域表现 - 美洲市场营收22.6亿元 同比增长1142.3% 门店从10家扩张至41家[15] - 亚太市场营收28.5亿元 同比增长257.8% 拥有69家门店[15] - 欧洲及其他地区营收4.8亿元 同比增长729.2%[15] - 国内线上渠道营收29.4亿元 增长212.2%[15] TOPTOY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4亿元 同比增长87.0%[2] - 上半年总GMV达10.48亿元[20] - 中国内地门店GMV7.95亿元 同比增长52.6%[20] - 线上渠道GMV1.266亿元 占比提升至12.1%[20] TOPTOY运营数据 - 交易总量从470万笔增至720万笔[20] - SKU总销量从890万件增长至1420万件[20] - 平均客单价从111.2元微降至109.8元[20] - 平均售价从58.8元调整至56.1元[20] TOPTOY门店扩张 - 全球门店总数达293家 较去年同期195家净增98家[21] - 直营店从21家增至38家[22] - 名创合伙人门店从174家扩容至250家[22] - 海外门店达10家[24] TOPTOY资本运作 - 获淡马锡领投战略融资 投后估值升至100亿港元[2] - 3D积木/高端手办等品类销量占比从35%提升至48%[26] - 搪胶毛绒产品实现27%同比增长[26] - 库存周转天数较去年同期缩短5天[27] 卡游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100.57亿元 同比增长278%[2][32] - 经调整净利润44.66亿元[32] - 毛利率稳定在67.3% 较2023年提升1.5个百分点[32] - 市场份额提升至13.3% 稳居行业第一[32] 卡游产品结构 - 集换式卡牌营收82亿元 占总营收81.5% 毛利率71.3%[33] - 全年销量达48.11亿包[33] - 人偶品类营收3.22亿元 占比3.2% 毛利率41.8%[34] - 其他玩具营收10.23亿元 占比10.2% 毛利率57.1%[34] 卡游IP运营 - 拥有70个IP矩阵 其中69个为授权IP[35] - 前五大IP贡献营收86.1% 较2022年98.4%有所下降[35] - 非独家IP产品收入占比88%[36] - 38份IP授权协议预计2025年到期[36] 卡游渠道建设 - 经销渠道营收93.03亿元 占总营收92.5%[41] - 217个经销商覆盖中国31个省份[41] - 拥有32家卡游旗舰店及351个卡游中心[41] - 库存周转天数从127.4天降至66.3天[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