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优然牧业(09858)
icon
搜索文档
优然牧业(0985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2 11:4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为102.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4] - 期内亏损为2.47亿元人民币,同比收窄47.0%[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2.97亿元人民币,同比收窄10.4%[4] - 经调整EBITDA为28.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4] - 除税前亏损为2.1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4.04亿元人民币亏损收窄47.0%[21][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102.8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02.55亿元人民币增长0.2%[20] - 公司总营收从2024年中期的人民币100.55亿元增长2.3%至报告期的人民币102.84亿元[51]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中期的100.55亿元人民币增长2.3%至报告期间的102.84亿元人民币[104] - 2025年中期经调整期内溢利2,008.35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811.82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0.8%[131] - 2025年中期现金EBITDA为2,810.69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2,623.64百万元人民币[131] 成本和费用表现 - 毛利为30.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4] - 销售成本为96.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7] - 融资成本为3.95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4.8%[7] - 所得税开支为3280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7.9%[7] - 生物资产公平值减销售成本变动产生亏损22.33亿元人民币[7] - 未分配融资成本为2.62亿元人民币[21] - 销售成本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93.281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96.805亿元人民币[28] - 融资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4.63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945亿元人民币[31] - 所得税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6299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280万元人民币[32] - 期内亏损扣除折旧摊销后为人民币386,547千元(2025年)和335,194千元(2024年),同比增长15.3%[37] - 研发成本于损益确认金额为人民币60,514千元(2025年)和47,600千元(2024年),同比增长27.1%[37] - 员工福利开支总额为人民币923,148千元(2025年)和854,719千元(2024年),同比增长8.0%[37] - 销售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确认为人民币34,069千元(2025年),较2024年同期增长322.4%[43] - 销售成本从2024年中期的93.28亿元人民币增长3.8%至报告期间的96.81亿元人民币[107] - 计入销售成本的农产品公允价值调整从2024年中期的21.22亿元人民币增长17.0%至报告期间的24.83亿元人民币[110] - 原料奶公允价值调整前销售成本从2024年中期的49.46亿元人民币增长4.2%至报告期间的51.52亿元人民币[108]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减少至人民币22.33亿元(同比减少1.7%)[115] - 其他收入下降42.2%至人民币1.53亿元[116] - 预期信贷亏损减值增加319.1%至人民币0.34亿元[117] - 融资成本下降14.8%至人民币3.95亿元[122] - 行政开支增长7.3%至人民币4.02亿元,占收入比重升至3.9%[120] - 2025年中期融资成本394.50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62.96百万元人民币下降14.8%[131] - 2025年中期折旧与摊销费用386.55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35.19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5.3%[131] - 2025年中期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34.05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12百万元人民币增长319.3%[131] - 薪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8.44亿元,较2024年中期的人民币7.82亿元增加8.0%[152] 业务线表现 - 原料奶业务收益为78.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20][21] - 养殖系统化解决方案收益为23.8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7%[21][22] - 分部业绩总计为23.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21][22] - 原料奶业务折旧及摊销费用为2.992亿元人民币,解决方案业务为3200万元人民币,分部总计3.312亿元人民币[25] - 原料奶业务融资成本为1.347亿元人民币,解决方案业务为2450万元人民币,分部总计1.372亿元人民币[25] - 客户A的原料奶销售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69.01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76.383亿元人民币[27] - 公司原料奶业务收入为人民币79.0亿元,同比增长7.9%,占总收入76.8%[51][52] - 公司反刍动物养殖系统化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23.9亿元,占总收入23.2%[52] - 原料奶业务收入从2024年中期的73.20亿元人民币增长7.9%至报告期间的78.96亿元人民币[106] - 反刍动物养殖系统化解决方案收入从2024年中期的27.35亿元人民币减少12.7%至报告期间的23.89亿元人民币[106] - 原料奶业务毛利增长至人民币27.434亿元(同比增长15.5%),毛利率提升至34.7%(2024年同期为32.4%)[113][114] - 反刍动物养殖解决方案业务毛利下降至人民币3.430亿元(同比减少27.6%),毛利率降至14.4%(2024年同期为17.3%)[113][114] 运营和产量指标 - 成母牛年化单产为12.9吨,同比增长2.4%[4] - 原料奶销量约为2,039,670吨,精饲料销量约为430,688吨[52] - 奶牛存栏数量为623,350头,较2024年底的621,568头增长0.3%[54][56] - 成母牛存栏数量为333,692头,占比53.5%,较2024年底的52.3%增加1.2个百分点[54][56] - 奶山羊存栏数量为21,452只,较2024年底的19,164只增长11.9%[54][56] - 原料奶产量为2,081,580吨,较2024年中期的1,796,950吨增长15.8%[55][57] - 原料奶平均单价为3.87元/公斤,较2024年中期的4.16元/公斤下降7.0%[55] - 成母牛年化单产为12.9吨,较2024年中期的12.6吨增长2.4%[55][57] - 育种产品销量约为540,606剂(枚),较2024年中期增长10.3%[53] - 性控胚胎销量同比增长13.5%[53] - 单公斤原料奶饲料成本同比下降12.0%[59] - 运营牧场数量为100座,较2024年底的97座增加3座[54][56] - 精饲料销量为430,688吨,同比下降9.7%[67] - 精饲料产量为547,053吨[68] - 肉牛羊饲料销量同比增长60.9%[70] - 原料奶销量从2024年中期的176.13万吨增长15.8%至报告期间的203.97万吨[106] - 原料奶平均单价从2024年中期的4.16元/公斤下降7.0%至报告期间的3.87元/公斤[106] - 报告期间优质生鲜乳及特色生鲜乳平均饲料成本为1.91元/公斤,较2024年中期下降12.0%[109] - 生鲜乳平均饲料成本较2024年中期下降12.0%[92]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436.66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23.67亿人民币,减少12.99亿人民币(-3.0%)[13][14] - 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83.56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9.00亿人民币,减少4.56亿人民币(-5.5%)[13] - 流动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211.10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01.74亿人民币,减少9.36亿人民币(-4.4%)[14] - 银行及其他借款(流动+非流动)从2024年12月31日的242.56亿人民币略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46.56亿人民币,增加4.00亿人民币(+1.6%)[14]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43.11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9.46亿人民币,减少13.65亿人民币(-31.7%)[13]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8.29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1.18亿人民币,增加2.89亿人民币(+34.9%)[13]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2.95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10.22亿人民币,减少2.73亿人民币(-2.4%)[14]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8.65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14亿人民币,增加0.49亿人民币(+5.7%)[14] - 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1.60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19.36亿人民币,减少2.24亿人民币(-1.8%)[14] - 使用权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0.48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9.27亿人民币,减少1.21亿人民币(-4.0%)[13]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123亿元[17] - 销售应收款项净额为人民币753,931千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末增长9.0%[41]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下降至人民币177,480千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末减少17.0%[44] - 销售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从人民币22.76亿元降至人民币12.67亿元,减少44.4%[47]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额从人民币16.41亿元降至人民币12.25亿元,减少25.4%[48]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下降至人民币14,957,524千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末减少2.7%[40] - 2025年中期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81.32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614.67百万元人民币增长4.1%[135] - 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42.56亿元,其中无抵押借款231.70亿元,有抵押借款8.56亿元,其他借款2.30亿元[140] - 一年内到期的借款账面金额为人民币167.09亿元,占总借款的68.9%[140] - 非流动负债项下的借款金额为人民币75.47亿元,租赁负债为人民币19.88亿元[140] - 两至五年到期的借款金额为人民币42.41亿元,超过五年到期的借款为人民币11.98亿元[140] 现金流状况 - 2025年中期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868.74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2%[135][136] - 2025年中期投资现金流净流出2,784.05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957.78百万元人民币改善29.7%[135][137][138] - 2025年中期融资现金流净流出19.16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198.60百万元人民币大幅改善99.1%[135][139] 研发和技术创新 - 报告期间公司新增11项专利技术授权,累计拥有102项核心专利技术[85] - 公司参与制定并发布了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3项及地方标准1项[85] - 公司推出8大特色生鲜乳及系列自主核心技术精饲料产品[85] - 公司自主开发包含约2万个高质量特异性SNPs位点的奶牛育种芯片[82] - 公司通过ICSI胚胎技术培育出3头健康优质荷斯坦种公牛[82] - 报告期间生产高产性控胚胎近7,000枚[82] - 公司利用OPU-ICSI/IVF技术累计繁育12头后备种公牛,其中4头进入生产系[8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技术研发团队近400人[85] 可持续发展与ESG - 累计推动并实施11个光伏牧场项目,其中6个实现绿电自用[61] - 完成62座牧场燃煤/生物质锅炉升级为空气源热泵[61] - 完成59座牧场制冷机余热回收改造[61] - 在6座牧场配备高效节能畜牧风机[61] - 完成23座牧场的AI精准喷淋系统改造[61] - 推广电动装载机、智能电动推料机器人及电动运奶车等新能源设备应用[61] - 公司完成驻马店牧场2.4万头奶牛场碳资产开发项目书审核并通过第三方审定核查[98] - 公司实际种养结合土地面积近200万亩[98] - 公司连续两年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并在食品行业中国企业中位列标普全球CSA2024评分最佳的前10%[100] - 公司明确2030年实现碳达峰及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97] - 公司通过实施沼气高价值利用提纯外售项目提高沼气利用率并缩减温室气体排放[98] - 公司首次在乳业上游产业链内发布2024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报告》及《气候信息披露报告》[100] - 采购3,305吨无毁林豆粕以减少供应链碳排放[93] - 将供应商全面纳入ESG管理体系并制定《供应商ESG管理办法》[93] 供应链和采购管理 - 进口苜蓿草采购量较2024年中期减少9.9%[62] - 与8家战略供应商合作开展19个协同项目[91] - 实施物资采购计划与执行全流程数字化项目提升供应链效能[91] - 建立价格动态联动机制并优化供应商结构以系统性提升采购管理效能[92] - 中国主产省生鲜乳均价同比下降11.7%至人民币3.08元/公斤[49] - 豆粕和玉米均价分别同比下降约8.8%和9.2%[49] - 进口苜蓿干草价格同比下降约9.9%[49] 组织与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总数为12,890人,其中技能人员占比最高达54.1%(6,970人)[150] - 专业人员占比11.0%(1,422人),技术人员占比22.4%(2,881人)[150] - 支持人员占比2.6%(337人),管理人员占比9.9%(1,280人)[150] - 公司主席与总裁角色由同一人兼任,郝海军自2025年3月28日起同时担任执行董事、主席及总裁[157] - 公司致力于通过机制创新提升组织效能,并实施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155] - 公司通过多维度评估文化渗透度、员工认同度及行为契合度[155]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谢晓燕担任主席[160] - 中期财务报表明确经过核数师审阅[161]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与总裁角色兼任的偏离情况[156] - 公司核数师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168] - 公司执行董事为郝海军先生、董计平先生及孟一兰女士[171]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白文忠先生、李林女士及许湛先生[171] - 公司于2020年8月2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获豁免有限公司[167] - 报告期间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70] 投资与资本支出 - 非流动资产添置总额为27.55亿元人民币[24] - 非流动资产添置总额为34.034亿元人民币,全部集中于反刍动物养殖系统分部[25] - 资本承担大幅下降至人民币4.34亿元,较2024年末的9.49亿元减少54.3%[142]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外汇风险,主要通过内部监控管理,必要时考虑对冲[145] - 逾期90天以上应收款项占比5.1%(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末下降33.0%[42] - 公司部分附属公司享有15%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另有公司享有40%所得税减免[35] - 公司抵押资产包括持有赛科星36.26%股份、山西优然天合牧业60.59%股份及唐山优然牧业61.44%股份[143] - 公司持有赛科星36.26%股权仍被质押,相关银行借款将于一年内偿还[45] - 公司预期重续已动用银行贷款融资总额约人民币79亿元[17] 客户与市场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集团[168]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集团[170] - 公司控股股东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887)[171] - 产品在国家各级监督检查机构
国泰海通:肉奶周期共振下 牧业企业盈利弹性较强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07:17
行业供需与价格趋势 - 8-9月青贮采购季牧场收储资金压力较大 社会存栏有望加速去化 [1][2] - 25H2受益于供给端热应激减产与后备牛去化 需求旺季下行业有望进入供需平衡通道 [1][2] - 26年奶价上行确定性较强 受益于前期集中扩产影响消退、泌乳牛补栏减少与需求回暖 [2] - 25H1进口牛肉量同比缩减9.5% [1][4] - 25年以来牛肉价格较前期低点上涨约10% 活牛价格上涨约20% [1][4] - 25Q2全国牛存栏同比减少2.1%至9992万头 [4] - 24年1-11月新生犊牛同比下降超8% [4] 政策与标准影响 - 25年7月生育补贴政策正式落地 有望提振乳制品消费需求 [2] - 新版灭菌乳国家标准9月落地 UHT奶不可再使用复原乳作为原材料 进口大包粉影响减弱 [2] - 进口牛肉措施调查将于11月结束 未来如推出进口端限制政策或进一步提振国内牛肉需求 [4] 企业盈利与业务表现 - 假设销售奶价同比增长10%/20% 奶牛养殖龙头企业毛利率有望获得6pct/10pct以上改善空间 [5] - 随着牛价增长20%/40% 牧业龙头淘牛总收入有望增厚约2/4亿元 [5] - 澳亚集团和中国圣牧经营肉牛业务 有望直接受益于活牛价格回升 [5] - 成母牛公允价值有望受益于奶价反转、饲喂成本下降与牛群结构优化 [5] 历史周期与驱动因素 - 2010-17年牛肉价格因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推动高档牛肉需求增长而快速上涨 [3] - 2018-22年非洲猪瘟影响下猪肉禽肉价格飙升 带动牛肉价格快速上行 [3] - 2023年牛肉价格持续下行 受累于进口低价牛肉挤压需求与上行期存栏增长产能释放 [3]
国泰海通:原奶25H2有望供需平衡 建议增持优然牧业等
智通财经· 2025-08-21 07:09
原奶行业分析 - 原奶价格延续回落 25H2社会存栏有望加速去化 8-9月青贮采购季牧场收储资金压力较大 [1][2] - 25H2行业有望进入供需平衡通道 受益于热应激减产与后备牛去化效果显现 需求旺季带动 [2] - 26年奶价上行确定性较强 泌乳牛补栏减少与需求回暖推动 政策落地提振需求 7月生育补贴与9月新版灭菌乳国家标准实施限制复原乳使用 [2] 肉牛行业分析 - 牛肉价格25年进入上行周期 经历三轮历史周期 2010-17年需求驱动 2018-22年非洲猪瘟替代效应 2023年受进口挤压下行 [3] - 供给端持续去化 24年1-11月新生犊牛同比降8% 25Q2全国牛存栏同比-2 1%至9992万头 牧场亏损致能繁母牛存栏减少 [3] - 价格低位反转 牛肉/活牛价格较前期低点上涨10%/20% 25H1进口牛肉量同比-9 5% 进口调查11月结束或进一步限制进口 [3] 牧业企业盈利前景 - 奶价反转带来毛利率改善 假设奶价增10%/20% 龙头企业毛利率可提升6pct/10pct 公斤奶成本有望下降 [4] - 生物资产减值压力缓解 牛价增20%/40%可增厚牧业龙头淘牛收入约2/4亿元 成母牛公允价值受益于奶价与成本优化 [4] - 肉牛业务直接受益 澳亚集团与中国圣牧经营肉牛业务 活牛价格回升将提振业绩 [1][4] 投资建议 - 建议增持牧业龙头 优然牧业(09858)与现代牧业(01117) [1] - 关注中国圣牧(01432)与澳亚集团(02425) 后者肉牛业务弹性显著 [1][4]
国泰海通:原奶25H2有望供需平衡 建议增持优然牧业(09858)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07:08
原奶行业分析 - 原奶价格延续回落 25年下半年行业有望实现供需平衡 [1] - 8-9月青贮采购季牧场面临收储资金压力 社会存栏有望加速去化 [1] - 25年下半年受益于热应激减产及后备牛去化效果显现 需求旺季推动供需平衡 [1] - 26年奶价上行确定性较强 因前期扩产影响消退、泌乳牛补栏减少及需求回暖 [1] - 生育补贴政策于25年7月落地 新版灭菌乳国家标准9月实施 禁止UHT奶使用复原乳 进口大包粉影响减弱 国内原奶需求有望提振 [1] 肉牛行业周期 - 牛肉价格25年进入上行周期 受益于供给去化与进口影响减弱 [2] - 牧场亏损导致能繁母牛存栏持续去化 24年1-11月新生犊牛同比下降超8% [2] - 25年第二季度全国牛存栏同比减少2.1%至9992万头 [2] - 25年上半年进口牛肉量同比缩减9.5% 牛肉/活牛价格较前期低点上涨约10%/20% [2] - 进口牛肉措施调查将于11月结束 未来可能推出进口限制政策进一步提振国内需求 [2] 牧业企业盈利前景 - 奶价反转与单位成本收缩推动毛利率改善 假设奶价增长10%/20% 龙头企业毛利率可提升6/10个百分点以上 [3] - 牛价增长20%/40%可使牧业龙头淘牛总收入增厚约2/4亿元 [3] - 澳亚集团和中国圣牧经营肉牛业务 直接受益于活牛价格回升 [3] - 成母牛公允价值受益于奶价反转、饲喂成本下降与牛群结构优化 [3]
中国乳用种公牛遗传评估结果公布:优然牧业赛科星种公牛GCPI排名第一
内蒙古日报· 2025-08-20 04:48
公司育种成果 - 优然牧业赛科星培育的15522027号种公牛以2905中国奶牛基因组性能指数在803头参评青年公牛中排名全国第一 [1] - 公司在前5名种公牛中占据3席 前20名中占据5席 前50名中占据12席 [1] - 公司青年种公牛在国内荷斯坦青年种公牛基因组性能指数前100名中数量最多达28头 [1] 研发投入与技术体系 - 公司持续加大科研设施建设 高端人才培养 核心技术研发与创新等领域投入力度 [1] - 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完善高效奶牛育种技术体系和创新管理机制 [1] - 为培育世界一流水平种公牛奠定坚实基础 [1]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8月1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7 23:33
南向资金净流入 - 信达生物(01801)以8.35亿港元净流入金额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入比达33.64%,收盘价上涨8.82%至95.000港元 [1][2] - 中国人寿(02628)和友邦保险(01299)分别以4.03亿港元和3.73亿港元净流入金额位列第二、第三,净流入比为21.25%和13.36% [1][2] - 理想汽车-W(02015)和石药集团(01093)分别以3.65亿港元和2.57亿港元净流入金额位列第四、第五,净流入比为13.55%和14.56% [2] 南向资金净流出 - 盈富基金(02800)以-66.79亿港元净流出金额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出比达-43.81%,收盘价上涨2.35%至26.080港元 [1][2] - 恒生中国企业(02828)和安踏体育(02020)分别以-25.84亿港元和-7.82亿港元净流出金额位列第二、第三,净流出比为-36.95%和-50.20% [1][2] - 阿里巴巴-W(09988)和腾讯控股(00700)分别以-2.67亿港元和-2.51亿港元净流出金额位列第四、第五,净流出比为-1.46%和-1.16% [2] 净流入比排名 - 沧港铁路(02169)以66.05%净流入比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入金额为234.77万港元 [1][2] - 波司登(03998)和郑州银行(06196)分别以49.50%和48.61%净流入比位列第二、第三,净流入金额为8068.48万港元和6180.19万港元 [1][2] - 平安好医生(01833)和中国太平(00966)分别以38.74%和35.78%净流入比位列第八、第九,净流入金额为1.46亿港元和6906.35万港元 [3] 净流出比排名 - 创维集团(00751)以-52.19%净流出比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出金额为-1066.71万港元 [1][3] - 安踏体育(02020)和瑞浦兰钧(00666)分别以-50.20%和-44.79%净流出比位列第二、第三,净流出金额为-7.82亿港元和-3034.20万港元 [1][3] - 盈富基金(02800)和锦欣生殖(01951)分别以-43.81%净流出比位列第六、第七,净流出金额为-66.79亿港元和-1.46亿港元 [3]
龙头引领 梯队跟进 呼和浩特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聚“链”成势
内蒙古日报· 2025-08-16 15:13
产业集群发展 - 呼和浩特以乳业、草种业为龙头形成乳、肉、粮、油、薯、菜、草七大主导产业链 [1] - 集聚规上企业110家,较2024年新增28家,占全市"六大产业集群"规上企业总数的29.8% [3] - 伊利、蒙牛等龙头企业引领贯通"饲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品加工—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 [8] 科技创新突破 - 优然牧业赛科星首创奶牛性控精液生产技术,生产效率较国外提升3倍、成本降低70%、性别控制准确率达94% [3] - "育种一号芯片"集成CAGT靶向捕获测序技术,可筛选高产、高繁、抗病、低碳、长生产期的优良基因型奶牛 [3] - 芯片已应用于300余头奶牛检测,基因筛选准确率达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市场化应用该技术的企业 [4] 草业技术升级 - 正时集团通过智慧气象管理模块实现苜蓿种植精准决策,提升效率并节约灌溉量 [6] - 攻克苜蓿越冬难、雨季收储风险高等难题,将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提升至20%以上,亩均产量从600公斤增至1200公斤 [6] 政府战略规划 - 呼和浩特市农牧局重点建设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数字产业集群及科技引领型集群 [8] - 布局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创建国家级草业技术中心与奶牛核心育种场,突破农牧业卡脖子技术 [8] 产业协同效应 - 科技赋能推动"龙头引领、梯队跟进"的全链发展格局,形成生态友好、链条完整的现代农牧业体系 [3][8][10] - 乳业、草种业技术突破显著提升牛群遗传品质和牧场降本增效能力,同时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5][6]
乳业股延续近期强势表现 中国圣牧再涨超10% 优然牧业涨近6%
智通财经· 2025-08-13 07:26
乳业股表现 - 中国圣牧股价上涨9.09%至0.48港元 [1] - 优然牧业股价上涨3.53%至4.4港元 [1] - 蒙牛乳业股价上涨1.46%至16.67港元 [1] - 澳优股价上涨1.19%至2.55港元 [1] 政策影响 - 育儿补贴制度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为3周岁以下婴幼儿提供每孩每年3600元补贴 [1] - 政策预计覆盖2000多万婴幼儿家庭 直接拉动乳制品特别是婴幼儿奶粉消费 [1] 行业前景 - 2025年肉牛大周期预计反转 肉价上涨趋势或持续至2027年 [1] - 2025年下半年国内原奶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价格预计回暖 [1] - 奶牛养殖企业将受益于原奶行情改善和肉牛周期上行 盈利修复弹性较高 [1] - 优然牧业、现代牧业、中国圣牧被推荐为受益标的 [1]
港股异动 | 乳业股延续近期强势表现 中国圣牧(01432)再涨超10% 优然牧业(09858)涨近6%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07:25
乳业股表现 - 中国圣牧(01432)涨9[1]09%报0[1]48港元 [1] - 优然牧业(09858)涨3[1]53%报4[1]4港元 [1] - 蒙牛乳业(02319)涨1[1]46%报16[1]67港元 [1] - 澳优(01717)涨1[1]19%报2[1]55港元 [1] 政策影响 - 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每孩每年3600元补贴 [1] - 政策预计惠及2000多万婴幼儿家庭 [1] - 有望直接拉动乳制品特别是婴幼儿奶粉消费 [1] 行业展望 - 2025年肉牛大周期反转 肉价上涨预计持续到2027年 [1] - 2025年下半年国内原奶供需格局或改善 价格有望回暖 [1] - 奶牛养殖标的将受益于原奶行情改善和肉牛大周期上行 [1] - 肉奶共振背景下优然牧业、现代牧业、中国圣牧具备较高业绩修复弹性 [1]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8月1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08:43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8月12日收盘,共有142只股票创52周新高,其中映美控股(02028)以164.89%的创高率位居榜首,精英汇集团(01775)和富盈环球集团(01620)分别以84.78%和40.63%位列第二和第三 [1] - 创高率超过20%的股票包括澳亚集团(34.36%)、富一国际控股(28.30%)、环联连讯(28.00%)、华检医疗(27.58%)、中慧生物-B(27.53%)、中国新零售供应链(23.19%)、陆庆娱乐(23.19%)、尚晋国际控股(22.58%)和世纪集团国际(20.00%) [1] - 创高率在10%-20%区间的股票包括小黄鸭德盈(18.06%)、未来数据集团(18.00%)、云知声(15.49%)、原生态牧业(14.47%)、现代牧业(12.88%)、润中国际控股(12.09%)、飞扬集团(11.69%)、盈健医疗(11.43%)、中国圣牧(11.11%)和泰昇集团(11.11%) [1] 中等涨幅股票表现 - 创高率在5%-10%的股票包括中国华星(10.53%)、复星国际(9.66%)、汇聚科技(9.60%)、伟工控股(8.67%)、优然牧业(7.79%)、华晨中国(7.25%)、CWT INT'L(7.02%)、粤运交通(6.81%)、万嘉集团(6.48%)、中国心连心化肥(6.30%)和盛源控股(6.06%) [1] - 创高率在4%-5%的股票包括药捷安康-B(5.90%)、煜荣集团(5.83%)、中宝新材(5.68%)、正大企业国际(5.56%)、瑞斯康集团(5.26%)、星谦发展(5.17%)、久久王(5.16%)和重庆机电(5.08%) [1][2] - 创高率在3%-4%的股票包括伟禄集团(4.81%)、金风科技(4.70%)、和谐汽车(4.68%)、中国飞机租赁(4.58%)、丘钛科技(4.47%)、意力国际(4.44%)、和誉-B(4.43%)、亨利加集团(4.18%)、陆氏集团(4.17%)和现代牙科(3.92%) [2] 低涨幅股票表现 - 创高率在2%-3%的股票包括诺亚控股(3.36%)、正利控股(3.33%)、朗廷-SS(3.28%)、邵氏兄弟控股(3.13%)、中国农产品交易(3.08%)、RAFFLESINTERIOR(2.86%)、叶氏化工集团(2.70%)、智云国际控股(2.52%)、啓明医疗-B(2.47%)、阜博集团(2.46%)和天伦燃气(2.44%) [2] - 创高率在1%-2%的股票包括伊登软件(2.40%)、平安好医生(2.37%)、复星医药(2.22%)、佳景集团(2.15%)、东岳集团(2.07%)、百富环球(2.03%)、中国铝业(1.93%)、国际资源(1.93%)、中国财险(1.90%)、FL二南方日经(1.89%)和复宏汉霖(1.87%) [2] - 创高率低于1%的股票包括六福集团(1.80%)、南方中证5G(1.68%)、自然美(1.67%)、潪㵆发展(1.67%)、GX亚太(1.66%)、和铂医药-B(1.64%)、光大环境(1.61%)、长飞光纤光缆(1.57%)、赛迪顾问(1.52%)、耐世特(1.52%)和中国神华(1.50%) [2][3]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嘉鼎国际集团(08153)以-15.25%的创低率位居跌幅榜首,坤集团(00924)和中加国信(00899)分别以-12.86%和-10.00%的创低率位列第二和第三 [4] - 创低率在-5%至-10%的股票包括欢喜传媒(-8.62%)、国富氢能(-7.96%)、METALIGHT(-7.34%)、创美药业(-5.23%)、九江银行(-5.22%)和怡邦行控股(-5.08%) [4] - 创低率在-1%至-5%的股票包括中骏集团控股(-4.08%)、乐舱物流(-4.03%)、东阳光药(-3.70%)、多牛科技(-3.14%)、FI二南方日经(-2.66%)、瑞风新能源(-2.60%)、易和国际控股(-2.31%)、思考乐教育(-1.75%)和中庆股份(-1.4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