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

搜索文档
“不促不销” ! 看方便面行业的中年危机,这是衰退而非调整
搜狐财经· 2025-09-25 17:53
文|食安时代 前段时间农心发布业绩报告,上半年实现销售额1.7608万亿韩元(折合人民币90亿元),同比增长1.6%,但营业利润962亿韩元(折合人民币5 亿元),同比下降8.4%,显现出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对此品牌表示,销售额增长得益于出口和海外法人的发展,但营业利润因促销费用、原 材料成本上升及北美关税影响而减少,这也反映出了方便面行业的整体困境。 尤其是原材料成本上升导致的成本高企问题,在不少品牌半年报中都能看到相关描述,比如某品牌五年连续涨价三次主要就是因为原材料成本 上升,今年上半年,作为核心原料的面粉、棕榈油价格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和国内供需影响,波动剧烈且长期呈上涨趋势,给品牌带来了巨大 的成本压力。 以袋装方便面为例,面粉、棕榈油、脱水蔬菜及调料包为主的原材料成本占据约35%的成本,包装成本占20%,生产加工成本占25%,物流与 渠道占20%。除了核心原料外包装材料PET价格也连年走高,进一步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人工成本还持续上涨。此 外,能源成本、环保成本等也持续攀升,据行业内部估算,过去十年间方便面主要原材料及综合生产成本涨幅普遍在30%-65%区间。 物流费用也是不能忽视 ...
1/2、3/5、1/3、1/4、……“数”说新兴产品频繁出圈 “国人厨房”“世界餐桌”底气更足
央视网· 2025-09-24 08:19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以来,河南坚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打造全国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向科技、管护、防控、市场要粮。实施 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累计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167万亩。 同时,河南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打造粮食、畜牧渔业、乡村农文旅等六大产业集群。油料、食用菌产量和生猪存栏量、外调 量均位居全国第一,蔬菜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培育小麦、生猪、食用菌等18条产业链,走出了一条乡村产业链式集群发展的路子。 如今的河南已经从"中原粮仓"变成名副其实的"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除了水饺、方便面等传统产品外,酸辣粉、辣条、茶饮品 等新兴产品频繁出圈。 从"中原粮仓"到"世界餐桌" 如果说用一种零食代表你的童年,相信很多人非辣条莫属。 位于河南漯河的这家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用一根根辣条串起了无数人的童年记忆,年销量超过100多亿包。每年100多亿包辣条的 背后,则是7.5万吨优质小麦面粉的支撑。 漯河市某食品公司采购中心工作人员周宏旭介绍,这么大的需求量需要稳定性,否则就会影响产品口感和质量一致性。联合体保证 了他们的供应量,他们有信心做大市场。 漯河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技与产业发展科科长吕伟洋介 ...
台风“桦加沙”即将登陆,广东一超市只剩辣椒:广东人最后的倔强,路过的看都不看一眼
齐鲁晚报· 2025-09-23 09:32
据央视新闻,台风"桦加沙"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将于24日在广东深圳到徐闻 一带沿海登陆。 "台风天广东人最后的倔强,誓死不吃辣椒。"近日,广东江门吴女士来到超市准备购买一点物资,发现 除辣椒之外,其他物资基本都已被抢购一空。 吴女士介绍,22日下午6点左右下班之后,想着去超市买点菜,"结果发现全部都已经抢购完了,基本上 一扫而空,只剩下辣椒。当时一看到这个情景就拍下来了,辣椒在那里真的没有人买,路过的人都直接 走了去买别的东西,看都不看一眼。" mmm milling will (潇湘晨报) ssimily mom and timmy 吴女士拍摄的视频显示,超市的蔬菜区,大多物品都已被抢购完,但辣椒还剩余不少,"我当时还没去 泡面区,后来我看到有网友拍视频,方便面的话也是只剩下那些辣味的没有卖完。" 最终,吴女士什么也没有买到,"广东人其实最喜欢吃的就是绿叶菜,视频里面所有的绿叶菜都已经卖 光了,只剩下番薯,所以也没有抢到什么物资,家里肉还有一些。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说的话都比较重 视,如果这么大台风的话,一般我们都会提前做好准备的,但没想到这一次大家意识这么强,提前两天 开始就把所有的物 ...
深圳多家商超肉菜被扫购一空!最新:多门店今晚紧急补仓
南方都市报· 2025-09-22 11:11
台风预警与市民备货行为 - 深圳市气象台于9月22日14时将全市台风白色预警信号升级为蓝色 超强台风"桦加沙"正趋向广东中西部沿岸 预计23日午后风雨逐渐加大 [1] - 市民提前开启备货模式 超市出现抢购现象 绿叶蔬菜和新鲜肉类货架基本空荡 [3] - 线上采购渠道同样迎来"备货潮" 朴朴超市小程序内蔬菜 肉蛋奶两小时后售罄 [5] 商超应急供应保障措施 - 天虹超市临时调整供货计划 从仓库调配蔬菜应急补仓 原计划23日将水产 蔬菜 肉类备货量提升2-3倍 蛋类按周末3倍备货 [3] - 朴朴超市针对台风提前加大备货 粮油 米面等备货量增加20%以上 生鲜肉菜按平时200%备货 每天分多次补货 [5] - 盒马鲜生23日整体备货量将比日常高80%以上 重点保障蔬菜 肉蛋奶 米面粮油等 加强冷链储备和配送调度 [13] 线上运营与配送应急方案 - 天虹按照暴雨天气SOP 每增加100单就增补2-4名备货人员 优先保障肉菜 粮油等品类备货 预留到家合流区 备有1-2辆应急面包车 [13] - 朴朴加派人员支援拣货 打包 确保订单高效处理 [13] - 多家商超将根据天气调整线上营业结束时间和配送范围 [13] 商品供应与补货机制 - 天虹22日备货量可满足两天需求 方便面 矿泉水等标品库存充足 当晚7点进行补仓 [3] - 朴朴超市页面标注"即将到货" 实行分时段补货机制 [5] - 盒马鲜生虽然部分民生商品出现短时缺货 但通过加强调度保障供应 [13]
开店3万家的“穷鬼刺客”,被巨头集体盯上
36氪· 2025-09-22 09:46
钟薛高破产事件 - 钟薛高被申请破产审查已受理 11月份开庭[1] - 四年前公司年销售额达10亿元 估值逼近40亿元[1] 麻辣香锅行业现状 - 全国门店数量超3万家 市场规模达200亿元[9] - 杨国福正式进军麻辣香锅赛道 举办品类上新会[6] - 胖东来和海底捞已先后进入该赛道[9] 价格变化与消费争议 - 从"20块管饱"变为"人均80+"的顶奢快餐[5][9] - 出现178元小份菜品和近300元账单的极端案例[10][11] - 计量单位存在"文字游戏":按50克标价而非500克[17] - 荤素同价策略使肉类达78元/斤 蔬菜35元/斤[19] 行业增长数据 - 2012-2016年新增店铺数量从881家增长至3077家[22] - 2017-2019年平均每年新增约4500家店铺[22] - 康师傅、白象等方便面品牌推出麻辣香锅口味产品[22] 竞争优势分析 - 现炒工艺形成"锅气"优势 对抗预制菜趋势[24][33] - 明档厨房设计增强透明度 如胖东来公示食材来源[29] - 多口味选择满足个性化需求 区别于标准化预制菜[31] - 小谷姐姐通过增加香锅产品使单店收入翻两倍[28] 行业挑战 - 缺乏头部品牌 规模化程度低[34] - 同质化严重 缺少标志性大单品[36] - 一线城市CBD商圈月订单量达普通城市三倍[37] - 需找回性价比优势 避免"价格刺客"标签[38][40]
华鑫证券:维持康师傅控股(00322)“买入”评级 2025H1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8:52
财务表现 - 2025H1总营收400.92亿元同比下降3% [1] - 归母净利润22.71亿元同比增长20% 归母经调整净利润21.12亿元同比增长12% [1] - 毛利率提升2个百分点至34.46% 归母净利率和经调整净利率均提升1个百分点至5.66%和5.27% [1] 业务分部表现 - 方便面业务收入134.65亿元同比下降3% 毛利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27.81% [2] - 饮品业务收入263.59亿元同比下降3% 毛利率提升2个百分点至37.68% [2] - 其他业务收入2.68亿元同比下降17% 毛利率提升0.1个百分点至51.55% [2] 战略举措 - 推进核心产品优化升级 构建多层次产品梯队 [1] - 方便面业务通过产品升级调价 高价面开展年轻化营销 高端面聚焦技术革新 干脆面创新口味渗透休食渠道 [2] - 饮品业务推出无糖绿茶"鲜绿茶" 上市后迅速登上京东零糖茶饮新品榜首 [2] 盈利预测与评级 - 调整2025-2027年EPS预测至0.76/0.81/0.86元 前值为0.74/0.81/0.88元 [1]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
康师傅控股(00322):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深化高质量发展转型,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华鑫证券· 2025-09-17 14:1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公司深化高质量发展转型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成本结构优化与运营效率提高推动毛利率增长 [1][6] - 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至22.71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2%至21.12亿元 [5] - 产品创新加速推进 通过差异化升级和渠道拓展巩固市场竞争优势 [7][8] 财务表现 - 2025H1总营收400.92亿元 同比减少3% [5] - 毛利率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至34.46% [6] - 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至5.66% 经调整净利率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至5.27% [6] - 分销开支占收入比例同比增1个百分点至22.79% 行政开支占收入比例同比增0.2个百分点至3.57% [6] 业务分部表现 - 方便面业务收入同比减少3%至134.65亿元 毛利率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至27.81% [7] - 饮品业务收入同比减少3%至263.59亿元 毛利率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至37.68% [7] -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7%至2.68亿元 毛利率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至51.55% [7] 产品战略 - 高价面开展年轻化话题营销 高端面聚焦技术革新品质升级 [7] - 干脆面以口味创新渗透休食渠道 [7] - 大单品冰红茶加速拓品 推出全新无糖绿茶"鲜绿茶" 上市后迅速登上京东零糖茶饮新品榜首 [7] 盈利预测 - 调整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0.76/0.81/0.86元(前值0.74/0.81/0.88元) [8]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13/12倍 [8]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42.62/45.57/48.35亿元 同比增长14.1%/6.9%/6.1% [1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99.11/818.15/839.55亿元 同比增长-0.9%/2.4%/2.6% [11]
统一企业中国(0220.HK)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业绩超预期 茶饮料表现亮眼
格隆汇· 2025-09-17 03:09
业绩表现 - 2025H1总营收170.87亿元,同比增长11% [1] - 归母净利润12.87亿元,同比增长33% [1] - 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至34.32%,主要因销量增长及原物料价格回落 [1] - 归母净利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7.53% [1] 费用控制与运营策略 - 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收入比例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至22.08% [1] - 行政开支占收入比例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3.27% [1] - 公司通过产品多元创新与渠道精耕覆盖多重消费场景,持续拓展高绩效终端售点并加码冰冻化 [1] 产品收入结构 - 饮品销售收入107.88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茶饮料收入50.67亿元(同比增9%)、奶茶33.98亿元(同比增4%)、果汁18.21亿元(同比增2%)、其他饮品5.02亿元(同比增66%) [1] - 食品销售收入53.82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汤达人推出迷你杯、统一红烧牛肉面调味升级,茄皇与满汉大餐收益双位数增长 [1] - 其他产品收入9.16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策略联盟代工收入6.71亿元,同比增长160%,主要因与山姆、胖东来等零售渠道自有品牌合作深化 [1] 品牌与渠道发展 - 茶饮料多品牌协同成为核心驱动,下半年绿茶与冰红茶将分别冠名两大S+级潮流综艺 [1] - 代工业务快速拓展,与零售渠道自有品牌合作深化 [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0.53元、0.60元、0.65元 [2]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倍、13倍、12倍 [2]
统一企业中国(00220):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业绩超预期,茶饮料表现亮眼
华鑫证券· 2025-09-15 12:07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10]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超预期 营收170.87亿元同比增长11% 归母净利润12.87亿元同比增长33% [7] - 茶饮料表现亮眼 代工业务快速拓展 产品矩阵多维发力推动业绩稳健增长 [8][9][10] 财务表现 - 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至34.32% 主要受益于销量增长带来的产能提升及部分原材料价格回落 [8]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至22.08% 管理费用率下降0.2个百分点至3.27% 费用投放稳健 [8] - 归母净利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7.53% [8]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0.53/0.60/0.65元 对应PE为15/13/12倍 [10][13] 业务板块表现 - 饮品销售收入107.88亿元同比增长8% 其中茶饮料/奶茶/果汁/其他产品分别增长9%/4%/2%/66% [9] - 茶饮料收入50.67亿元 成为核心增长驱动 下半年通过冠名S+级综艺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9] - 食品销售收入53.82亿元同比增长9% 汤达人推迷你杯 统一红烧牛肉面调味升级 茄皇和满汉大餐实现双位数增长 [9] - 其他产品收入9.16亿元同比增长92% 其中策略联盟代工收入6.7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0% 主要受益于与山姆、胖东来等零售渠道自有品牌合作深化 [9] 发展战略 - 持续推进产品多元创新与渠道精耕 覆盖传统、餐饮、家庭、礼品、团购等多重消费场景 [8] - 推动高绩效终端售点拓展 持续加码冰冻化布局 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8]
河南小麦产业链联盟揭牌成立 让小麦种得好卖得好用得好
河南日报· 2025-09-14 23:19
中原熟,天下足。"每年只要河南小麦丰收了,全国夏粮丰收就有基础,国家口粮绝对安全就更有保 障。"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曾言。 "专用小麦品种自给率不足50%,面包粉原料大多依赖进口;精深加工率仅15%;胚芽等副产物利用率 不足20%。"该联盟轮值理事长单位省储备粮管理集团党委书记王玉田直言,亟待通过产业链升级,破 解"大而不强"的困境。 聚焦:三年目标锁定"四大维度" 破解痛点,联盟将成为关键抓手。省小麦产业链联盟的成立,是落实《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 案(2025—2027年)》的具体举措,将加快小麦产业链提质增效、促进我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 郭天财表示,作为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他将和其他专家一起,为小麦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 能,"让科技成为小麦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根据规划,下一步联盟将以科技创新为先导,聚焦四大维度: 这句话,精准点出河南小麦"压舱石"的分量——作为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每4粒中国小麦中就有1粒 来自河南。 为切实扛牢这份"保粮安"的责任,破解产业发展痛点,河南省再推关键举措。9月11日,在第五届郑州· 中国好粮油产品及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