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底捞(06862)
icon
搜索文档
海底捞:上半年净利17.6亿元,低于预期
格隆汇APP· 2025-08-25 11: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07亿元 同比下降3.7% 上年同期214.9亿元 [1] - 上半年净利润17.6亿元 同比下降13.7% 上年同期20.4亿元 [1] - 净利润低于市场预估22亿元 实际值较预期低20% [1] 股东回报 - 宣布每股中期派息0.338港元 [1]
海底捞:上半年营收207亿元,净利润17.6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0:5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07亿元 较上年同期214.9亿元下降3.7% [1] - 上半年净利润17.6亿元 较上年同期20.38亿元下降13.6% [1]
海底捞(06862)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7.59亿元 外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60%
智通财经· 2025-08-25 10: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07.03亿元,股东应占溢利17.59亿元,每股基本盈利0.32元,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338港元 [1] - 外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9.6%,从2024年同期的5.81亿元增至9.28亿元 [1] - 其他餐厅收入(含焰请烤肉铺子)达5.97亿元,同比增长227.0% [2] 餐厅运营与网络调整 - 海底捞火锅餐厅总数1363家,包括自营餐厅1322家(中国大陆1299家、港澳台23家)及加盟餐厅41家 [1] - 2025年上半年新开自营餐厅25家、加盟餐厅3家,同时关闭33家经营不达预期或潜力不足的餐厅 [1] - 除海底捞外,集团运营14个餐饮品牌共126家餐厅,其中焰请烤肉铺子新开46家,期末总数达70家 [1] 经营效率与市场挑战 - 自营海底捞餐厅整体翻台率3.8次/天,同店翻台率持平为3.8次/天,客流量总计1.9亿人次 [2] - 翻台率及客流量下降主要因餐饮市场竞争加剧及顾客消费需求变化 [2] - 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185.80亿元,占总收入89.8% [2] 战略举措与业务重点 - 外卖业务增长主要受益于"下饭菜"一人食精品快餐业务的快速发展 [1] - 集团持续通过"啄木鸟计划"优化门店网络,并结合"红石榴计划"及新技术应用调整组织架构以改善业绩 [1][2]
海底捞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7.59亿元 外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60%
智通财经· 2025-08-25 10:5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207.03亿元 股东应占溢利17.59亿元 每股基本盈利0.32元 拟派中期股息每股0.338港元 [1] - 外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9.6% 从2024年同期的5.81亿元增至9.28亿元 [1] - 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 同比增长227% [2] 业务构成 - 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185.80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89.8% [2] - 除海底捞外运营14个餐饮品牌共126家餐厅 新开"焰请烤肉铺子"46家 该品牌累计达70家 [1] 门店网络 - 海底捞全球餐厅总数1363家 包括中国大陆自营1299家 港澳台自营23家 加盟餐厅41家 [1] - 上半年新开自营餐厅25家 加盟餐厅3家 同时关闭33家经营不达预期或商业原因停业餐厅 [1] 运营指标 - 自营海底捞餐厅整体翻台率3.8次/天 同店翻台率3.8次/天 接待顾客总数1.9亿人次 [2] - 翻台率与客流量同比下降 主因餐饮市场竞争加剧及消费需求变化 [2] 战略举措 - 外卖增长主要受益于"下饭菜"一人食精品快餐业务快速发展 [1] - 持续推行"啄木鸟计划"优化门店网络 结合"红石榴计划"与新技术应用调整组织架构 [1][2]
海底捞(06862)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
2025-08-25 10:46
EF001 免責聲明 |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 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 | | --- | --- | | 股票發行人現金股息公告 | | | 發行人名稱 | 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 | 股份代號 | 06862 | | 多櫃檯股份代號及貨幣 | 不適用 | | 相關股份代號及名稱 | 不適用 | | 公告標題 | 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股息 | | 公告日期 | 2025年8月25日 | | 公告狀態 | 新公告 | | 股息信息 | | | 股息類型 | 中期(半年期) | | 股息性質 | 普通股息 | | 財政年末 | 2025年12月31日 | | 宣派股息的報告期末 | 2025年6月30日 | | 宣派股息 | 每 股 0.338 HKD | | 股東批准日期 | 不適用 | | 香港過戶登記處相關信息 | | | 派息金額及公司預設派發貨幣 | 每 股 0.338 HKD | | 匯率 | 1 HKD : 1 HKD ...
海底捞(0686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5 10:3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07.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8]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3.7%至207.03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14.909亿元人民币)[18] - 公司收入为207.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61]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3.7%,从214.91亿元人民币降至207.03亿元人民币[70] - 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0%[8] - 期内溢利17.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7%[8] - 期内溢利从2024年2,033.1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1,754.6百万元[39] - 期内溢利为17.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7%[61] - 核心经营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2025年为2,408.1百万元,2024年为2,798.9百万元[41] - 公司期内溢利扣除折旧及摊销总额为人民币11.559亿元(2025年)和13.39057亿元(2024年),同比下降13.7%[77] - 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325元(2025年,1,758,525千元/5,415,000千股)和0.376元(2024年,2,038,125千元/5,415,000千股),同比下降13.6%[79] - 每股基本盈利为0.32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8%[6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同比下降1.7%至82.435亿元人民币,占收入百分比从39.0%升至39.8%[28] - 员工成本同比下降2.3%至69.88亿元人民币,占收入百分比从33.3%升至33.8%[29] - 折舊及攤銷同比下降13.7%至11.559亿元人民币,占收入百分比从6.2%降至5.6%[33] - 其他開支同比上升23.4%至10.869亿元人民币,占收入百分比从4.1%升至5.2%[34] - 差旅及通訊開支同比上升15.7%至1.096亿元人民币[32] - 员工成本总额为69.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57][61] - 公司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69.88012亿元(2025年)和71.55747亿元(2024年),同比下降2.3%[77] - 财务成本从2024年140.5百万元减少14.6%至2025年120.0百万元[37] - 所得税开支从2024年855.0百万元增加2.0%至2025年872.4百万元[38] 海底捞餐厅业务表现 - 自营海底捞餐厅翻台率3.8次/天,低于去年同期的4.2次/天[6] - 自营餐厅人均消费97.9元人民币,略高于去年同期的97.4元[6] - 海底捞餐厅系统销售额增长率为-6.5%[6] - 海底捞餐厅接待顾客总数为1.898亿人次[10] - 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同比下降9.0%至185.802亿元人民币,翻台率为3.8次/天,客单价97.9元[21] - 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占比下降至89.8%(2024年同期:95.0%)[20] - 海底捞餐厅系统销售额同比下降6.5%[27] - 整体同店销售额从188.84865亿元人民币降至170.16155亿元人民币[25] - 整体顧客人均消費从97.4元微升至97.9元[23] - 整体翻檯率从4.2次/天降至3.8次/天[23] - 餐厅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9%,从205.96亿元人民币降至191.77亿元人民币[70] 新业务和多元化业务表现 - 加盟餐厅数量从1家增至41家[6][9] - 焰请烤肉铺子等其他餐厅收入5.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7.0%[10] - 外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9.6%至9.276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5.812亿元人民币)[13][21] - 其他餐厅经营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27.0%至5.965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824亿元人民币)[21] - 外卖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升至4.5%(2024年同期:2.7%),其中"下饭菜"品类贡献超55%的外卖收入[13][20] - 调味品及食材销售收入达4.637亿元人民币,占比2.2%(2024年同期:2.992亿元人民币,占比1.4%)[20] - 加盟业务收入增长至9084.9万元人民币,占比0.4%(2024年同期:189.9万元人民币)[20] - 截至2025年6月底海底捞品牌拥有41家加盟店[15] - 外卖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9.6%,从5.81亿元人民币增至9.28亿元人民币[70] - 调味品及食材销售同比增长55.0%,从2.99亿元人民币增至4.64亿元人民币[70] - 加盟业务收入暴增46.8倍,从189.9万元人民币增至9084.9万元人民币[70] 地区市场表现 - 港澳台地区同店销售额从6.99114亿元人民币增至7.29804亿元人民币[25] - 中国大陆收入同比下降4.0%,从207.61亿元人民币降至199.33亿元人民币[71] - 中国大陆以外收入同比增长5.5%,从7.30亿元人民币增至7.71亿元人民币[71] 会员和客户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底海底捞会员人数突破2亿人[14] 其他收益及亏损 - 其他收益及亏损从2024年同期亏损66.7百万元转为2025年收益235.0百万元,主要由于向加盟商出售餐厅业务收益增加184.1百万元及汇兑收益净额48.5百万元(2024年同期汇兑亏损25.9百万元)[36] 现金流和资产负债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6,406.9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4,756.1百万元,银行结余及现金合计为5,870.7百万元[44]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1,060.6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901.5百万元,周转天数从24.0天减少至21.5天[46]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346.3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276.2百万元,周转天数从3.2天减少至2.7天[47]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1,796.4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1,583.5百万元,周转天数从41.2天减少至37.1天[48]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22.4%[54]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58.7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21.5%[63] - 资产净值为95.6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8.2%[64]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为11.6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23.4%[63] - 物业、厂房及设备为31.3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5.5%[63] - 长期债券为20.66亿元人民币流动部分,较期初大幅增加[64] - 非流动资产从66.56亿元人民币降至63.56亿元人民币,减少4.5%[71] - 公司使用权资产期末余额为人民币29.41981亿元(2025年6月30日),较期初30.18798亿元下降2.5%[80]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11.62897亿元(2025年6月30日),较期初15.17431亿元下降23.4%[81]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15.83511亿元(2025年6月30日),较期初17.96362亿元下降11.8%[82] - 公司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21.63158亿元(2025年6月30日),较期初22.46186亿元下降3.7%[83] - 公司未偿还2026年优先票据本金总额为2.8548亿美元[86] 股息和股东回报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338港元[7] - 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338港元,相当于人民币0.309元[94] - 公司确认派发股息人民币25.26519亿元(2025年)和40.61454亿元(2024年),同比下降37.8%[77] - 公司附属公司向非控股股东派发股息人民币115.8万元[78] 其他收入项 - 利息收入同比下降42.7%,从2.45亿元人民币降至1.40亿元人民币[72] - 政府补助同比增长83.4%,从2295.9万元人民币增至4210.7万元人民币[72] 资金使用和募集资金 - 2021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3.37亿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累计使用19.181亿港元,占比82.1%[92] - 扩张计划占用募集资金总额的60%,金额为43.795亿港元[90] - 开发及使用新技术占用募集资金总额的20%,金额为14.599亿港元,报告期内动用2710万港元[90] - 偿还贷款融资及信贷融资占用募集资金总额的15%,金额为10.949亿港元[90] - 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占用募集资金总额的5%,金额为3.65亿港元[90] - 供应链管理和产品开发占用2021年配售资金的30%,金额为7.011亿港元[92] - 偿还信贷融资占用2021年配售资金的30%,金额为7.011亿港元[92] - 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占用2021年配售资金的40%,金额为9.348亿港元,其中报告期内动用2.266亿港元,累计动用5.159亿港元,未动用4.189亿港元[92] - 公司预期于2026年年末前动用剩余款项约4.189亿港元[92] 员工数据 - 公司员工总数为130,384人[57]
女子点外卖想换配菜被开黄腔辱骂,海底捞回应
新浪科技· 2025-08-25 09:57
公司事件概述 - 海底捞外卖服务中发生顾客因询问套餐内肉品替换蔬菜事宜而遭遇商家不当言论 该顾客称自身表述妥当但遭到故意辱骂[1] - 海底捞总部接到投诉后由负责人携带牛奶水果鲜花等礼物登门道歉并全额退还餐费[1] - 公司回应称三方平台店铺账号出现不当内容及账号异常问题 已启动专项调查并报警处理 将彻查全貌并追究涉嫌违规操作及损害顾客权益的行为[1] 公司应对措施 - 海底捞解释事件原因为平台账号被黑客攻击 目前尚未找到实施辱骂行为的具体人员[1] - 公司针对可能涉及的违规操作启动专项调查程序 坚决追究相关责任[1]
社会服务行业双周报:中报业绩密集披露豆神、粉笔、有道等迭代AI教育新品-20250825
国信证券· 2025-08-25 07:52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32] 核心观点 - 社会服务板块报告期内上涨5.18%,跑输沪深300指数1.47个百分点 [1][13] - 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推动板块估值持续修复 [4][32] - AI教育领域创新活跃,多家企业推出新产品 [2][17][18][19] - 消费服务企业积极拓展新业态和体验模式 [2][24][25][26] 板块复盘总结 - 消费者服务板块期内涨幅5.18%,在30个行业中排名第13 [13] - 涨幅前三位:科德教育(39.74%)、东方甄选(22.88%)、华住集团-S(12.91%) [1][15][16] - 跌幅前三位:科锐国际(-7.52%)、新濠国际发展(-5.84%)、天立国际控股(-4.38%) [1][15][16] 行业与公司动态总结 - 豆神教育更新AI超练系列,新增作文和阅读单元,采用游戏化互动设计 [17] - 粉笔推出事业单位考试AI刷题班和智能音响,形成"AI+硬件"解决方案 [18] - 网易有道发布多款AI教育新品,包括升级版答疑笔和全面屏听力宝 [19] - 深度求索发布DeepSeek-V3.1模型,推理效率提升,API支持128K上下文 [23] - 东方甄选刺梨原汁年销售额近亿元,累计销售157万盒,客户近100万人 [21] - 海底捞全国首家创新概念店开业,融合夜宵、甜品站、儿童乐园等多场景 [24] - 携程开设沉浸式餐厅"TASTE OF CHINA味",结合餐饮与文旅体验,餐价388-988元 [25] - 广州首家市内免税店8月26日开业,投资4500万元,涵盖美妆、酒水、电子产品等 [26] - 华夏控股2025年上半年利润约1.4亿元,同比增长136% [27] 港股通持股变化 - 增持显著:天立国际控股(+3.43pct至56.95%)、蜜雪集团(+1.47pct至10.42%)、海底捞(+0.84pct至21.54%) [3][29] - 减持:奈雪的茶(-0.19pct至24.01%)、海伦司(-0.17pct至25.87%)、九毛九(-0.10pct至40.57%) [3][29] 投资建议与重点公司 - 短期推荐配置:亚朵、携程集团-S、小菜园、BOSS直聘、科锐国际、北京人力、长白山 [4][32] - 中线优选:中国中免、美团-W、蜜雪集团、古茗、华住集团-S等27家公司 [4][32] -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小菜园2025年EPS预测0.65元(16.15倍PE),亚朵2025年EPS预测12.16元(20.96倍PE),BOSS直聘2025年EPS预测7.37元(22.10倍PE) [5]
大悦城撤出长沙;全国首座华润“万象里”落子济南;LV美妆全球首店开业;盒马鲜生四地同开
搜狐财经· 2025-08-25 05:27
传统零售业绩下滑与转型 - 百盛集团上半年同店销售暴跌18.4%并宣布关闭北京复兴门店[3] - 新华百货营收下降0.99%且净利润下滑2.52%[3][15] - 天虹股份营收下降1.79%[3][18] - 银座股份营收下降0.87%且净利润重挫8.33%[3][18] - 南宁百货净利润亏损1338万元且亏损幅度扩大653.3%[3][18] - 中百集团提出三年自救计划力争2027年实现盈利通过关闭亏损门店和数字化赋能转型[4] 奥特莱斯业态扩张 - 武汉杉杉奥特莱斯9月25日开业为华中首家滨湖奥莱引入260个品牌[5][18] - 杭州同步新增3家仓储式城市奥莱[5][18] - 上海百联青浦奥特莱斯二期2026年竣工后成为亚洲最大奥莱总体量20万㎡[5][18] - 华北最大奥莱年底开业招商进度超90%含35米高水幕装置[5][18] - 泉州复悦·尚柏奥莱11月开业为泉州首座奥莱引入超200个品牌[5][18] 购物中心品牌重塑 - 长沙北辰三角洲大悦城更名为长沙北辰荟由业主方独立运营[7][18] - 沈阳万科广场升级为万芊荟更名后客流增长15%且销售额增长26%[7][8][18] - 佛山顺德新世界中心启用NEW MALL新名字运营26年后品牌焕新[7][18] - 华润万象里产品线重启济南万象里商业面积5.5万㎡定位社区型购物中心[9][18] 首店经济与品牌创新 - LV美妆全球首店落户南京德基广场唇膏定价1200元[10][18] - 海底捞北京亦庄推出全国首家创新概念店引入甜品站与三时段智能切换系统[10][18] - TravelDepot全球首家旗舰店计划落户杭州5年内布局超200家门店实现超百亿营收[10][18] - 浙江首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新增城市品牌首店2000家以上[15] - 南昌上半年新增品牌首店超50家涵盖零售餐饮娱乐多领域[15] 国际与本土品牌双向流动 - 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42%鞋履成为增长最快品类[12][24] - lululemon在美网赛事打造主题快闪店签约网球运动员扩大体育营销[12][24] - 泡泡玛特海外营收占比达40.3%美洲地区营收增长超十倍[13][24] - 安踏冠军李宁等本土运动品牌通过主题店深化市场渗透[13][24] 企业业绩与动态 - 龙湖集团前7月实现运营收入约87.6亿元且经营性收入约154.5亿元[15] - 嘉里建设上半年营收80.59亿港元同比增长60%股东溢利6.12亿港元[18] - 香港K11 Art Mall2025财年客流创新高出租率达100%动漫潮玩销售飙升65%[18] - 京东折扣超市首店在河北涿州开业精选超5000款民生商品低于市场常规售价[24] - 永辉超市二季度关闭186家门店预计损失8.27亿元[24] 项目开发与开业 - 石家庄安兴城市广场8月15日开业建面7.3万㎡定位城市白领社交中心[18] - 江门利和广场9月21日开业体量超13万㎡引入超200家品牌[18] - 杭州城北招商花园城11月底开业24万㎡超复合体招商率超80%[18] - 北京副中心儿童主题公园预计2026年建成成为亚洲最大室内儿童主题乐园投资18亿元[18] - 东莞万象城招商启动预计2026年开业引入奢侈品米其林餐饮等高端品牌[18] 消费政策与市场活动 - 国务院要求持续激发消费潜力系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增长点[15] - 机器人消费节总销售额突破3.3亿元售出机器人及相关产品超19万台[15] - 沃尔玛中国净销售额58亿美元增长30.1%电商销售占比超50%[25]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火锅行业竞争格局(附竞争梯队、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前瞻网· 2025-08-25 02:18
行业整体竞争梯队 - 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的企业包括海底捞、朝天门火锅、重庆刘一手火锅等 处于第一梯队 [1] - 门店数量在500-1000家之间的企业包括呷哺呷哺、小龙坎等 处于第二梯队 [1] - 门店数量少于500家的品牌包括蜀大侠、大龙燚、巴奴火锅等 处于第三梯队 [1] 行业竞争派系格局 - 火锅派系主要分为川渝火锅、云贵火锅、北派火锅和粤式火锅四大类别 [3] - 川渝火锅仍是市场主流 代表品牌包括海底捞、小龙坎、朝天门火锅等 [3] - 酸汤火锅自2024年起热度持续攀升 代表品牌包括王奋斗贵州酸汤牛肉火锅、滇牛云南酸菜牛肉火锅、太琼糟粕醋·海南酸汤火锅等 [3] 领跑企业排名情况 - 中国饭店协会2025年5月发布《2025火锅领跑企业TOP100名单》 评价维度包括经营指标和评价指标 [4] - 川渝两地企业占据榜单半壁江山 TOP10企业中占7名 [4] - 川渝式火锅在TOP100上榜品牌中占据主导地位 占比达到60% [4] - 海底捞以99.6的指数结果位列第一 朝天门餐饮98.3排名第二 呷哺呷哺97.6排名第三 [5] 企业布局及竞争力 - 川渝火锅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代表品牌包括海底捞、小龙坎、蜀大侠等 [8] - 牛肉火锅品类代表企业包括八合里、左庭右院 [8] - 海底捞、朝天门火锅和重庆刘一手火锅门店数量均突破1000家 [8] - 左庭右院重点布局华东、华北地区 门店数量149家 [10] - 大龙燚门店数量300+家 布局美国、新西兰及全国各地 [10] - 小龙坎门店数量500+家 重点布局下沉市场非一线城市 [10] - 蜀大侠门店数量450家 业务布局覆盖海内外市场 [10] - 八合里门店数量173家 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上海、北京、西安等地区 [10] 行业竞争状态分析 - 火锅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且保持较高增长率 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11] - 上游供应商数量众多 食材调料来源广泛 企业采购选择余地大 [11] - 下游消费者选择众多 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对价格较为敏感 [11] - 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 资金投入少且技术要求不高 [11] - 火锅具有独特的饮食方式和口味体验 替代品威胁较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