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融创中国(01918)
icon
搜索文档
融创中国(01918.HK)拟根据特别授权发行强制可转换债券及采纳团队稳定计划
格隆汇· 2025-08-18 12:27
境外债务重组核心条款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境外债务求偿额合计95.52亿美元(含本金及应计未付利息,不含违约利息)[1] - 持有未偿还本金总额约75%的同意债权人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并承诺投票赞成计划[1] - 重组对价为向计划债权人分派两个系列强制可转换债券,其本金总额等同于所有债权人债权总金额[1] 股权结构稳定安排 - 计划债权人每获得100美元强制可转换债券分配额度中,将有23美元份额发行予孙宏斌或其指定人士[2] - 实施股权结构稳定计划目的包括维持孙宏斌持股比例、保障其持续为债务化解及业务恢复贡献价值[2] - 融创国际持有的强制可转换债券将按机制转换为新发行债券,与其他持有人待遇一致[2] 团队激励与资本结构优化 - 集团拟通过配发新股份方式向选定雇员授予股份,作为薪酬的长期补充来源[2] - 团队稳定计划旨在激励员工持续贡献并促进集团长期业务恢复与发展[2] - 建议将法定股本从15亿港元增至30亿港元,新增150亿股未发行股份[3]
融创中国(01918) - 1. 拟进行的重组相关交易(其中包括):(1) 根据特别授权发行强制可转...
2025-08-18 12:13
债务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境外债务估计求偿额(含本金及应计未付利息,不含违约利息)合计为95.52亿美元[1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为人民币2,596.7亿元,其中非即期借贷人民币735.8亿元,即期借贷人民币1,860.9亿元[9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付借贷本金约为人民币1,058.0亿元,可能导致约人民币645.7亿元借贷本金被要求提前还款[91] - 截至重组支持协议日期,2025年票据未偿还本金总额为5.22亿美元[103] - 2026 - 2030年各年票据未偿还本金总额分别约为5.24亿、10.50亿、15.78亿、15.82亿、7.45亿美元[105] - 现有强制可转换债券未偿还本金总额约为0.97亿美元[105] - 可转换债券未偿还本金总额约为2.46亿美元[105] - 融创国际强制可转换债券未偿还本金总额约为0.16亿美元[105] - 多笔私募债务未偿还本金总额从约0.21亿美元到约4.11亿美元不等[106][108] 股权结构 - 融创国际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3.31%[72] - 融创国际等合共持有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3.91%[12] - 孙宏斌先生直接及间接控制公司约23.90%的股份[120] 重组计划 - 2025年4月17日公司与初始同意债权人就重组条款达成一致[92] - 截至2025年6月24日,持有现有债务未偿还本金总额约75%的同意债权人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2] - 公司拟通过计划落实重组,包括发行强制可转换债券、向主要股东发行强制可转换债券、采纳团队稳定计划等[2] - 早鸟同意费为合格受限债务本金总额的1.0%,截止日期为2025年5月23日;基础同意费为0.5%,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20日,两者不可叠加[26][116][117] - 重组须达成或获豁免多项条件方可实施,生效日期在条件达成或豁免后5个工作日内落实,不晚于2026年3月31日[30] 强制可转换债券 - 向计划债权人分配强制可转换债券1和2,强可转债券1不少于债权75%,强可转债券2不超债权25%[31][32] - 强制可转换债券1期限为发行日起6个月,到期未转换本金强制转股;强制可转换债券2期限为2025年12月31日及发行日较早者起30个月,到期未转换本金强制转股[36] - 强制可转换债券1初始转换价格为每股6.80港元,强制可转换债券2初始转换价格为每股3.85港元[47][49] - 假设发行最高本金总额为97.11亿美元的强制可转换债券1,最多111.39亿股强制可转换债券1转换股份将予配发及发行[59] - 假设发行的强制可转换债券2最高本金总额为24.13亿美元,最多48.88亿股强制可转换债券2转换股份将予配发及发行[63] 团队稳定计划 - 团队稳定计划拟通过配发及发行新股份向选定雇员授予股份,不超全部已摊薄股本7%,对应股份数量分别为1,861,317,829股和1,701,719,114股[86] - 新股份授予期间为5年或以上,归属期间整体不短于8年,员工所获股份在重组生效日期后18个月内不得出售[86] 其他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8日或之前寄发通函给股东[13] - 公司董事会建议将法定股本从15亿港元增加至30亿港元[11] - 2024年10月17日按每股2.465港元配售4.89亿股,所得约11.92亿港元,约8亿元用于境内债务重组回购境内公司债[97] - 2025年7月4日为境内债务重组发行7.54468943亿股新股,未收取任何资金[97]
融创上海壹号院五批次将于8月23日开盘
格隆汇APP· 2025-08-18 07:36
项目销售情况 - 上海壹号院五批次推出66套315-1115平米大户型产品 [1] - 认筹率超200% [1] - 将于8月23日正式开盘 [1] 合作开发方 - 项目由中信、新湖、融创联合开发 [1]
房企债务重组加速破局 年内8家方案落地、削债成主流
新浪财经· 2025-08-18 03:58
债务重组进展 - 截至8月初60家出险房企中已有42家披露债务重组进展 其中16家完成全部或部分债务重组 年内获批方案房企数量达8家 较此前明显提速 [1] - 重组模式从展期转向削债 融创中国境内154亿元债务重组削债比例超50% 龙光集团219亿元境内债重组方案通过资产抵债与现金回购等组合工具 20天内高效获债权人通过 [1] - 旭辉和远洋等企业优化方案聚焦债转股和现金回购 削债比例普遍达30%-70% 显著减轻长期负债压力 [1] 司法重整突破 - 金科股份成为首家完成司法重整的全国性上市房企 涉及债务1470亿元 债权人超8400家 [1] - 司法重整+战投赋能模式引入上海品器与中国长城资产等战略资本 推动业务转型为不动产综合运营商 为行业提供可复制路径 [1] 重组后续挑战 - 富力地产与当代置业此前展期后仍陷二次危机 凸显销售回款与经营能力的重要性 [2] - 2025年房企到期债务达5257亿元 其中三季度单季偿债高峰1574亿元 市场修复程度将决定重组实效 [2] - 行业正从有效化解迈向系统修复 房企需内外兼修方能真正重生 [2]
房企化债样本
经济观察报· 2025-08-17 09:55
核心观点 - 融创中国作为房企债务重组先行者 其境内外重组方案成为行业模板 提供现金兑付、股票经济权益、资产抵债和留债等菜单式选项[2][4][5] - 多家出险房企如龙光、旭辉和远洋相继效仿融创模式 推动境内外债务重组进程 但执行效果因方案设计和投资人接受度而异[8][9][10] - 债务重组方案设计需基于房企现金流、市场环境及债权人多元化诉求 通过反复博弈优化条款 核心目标是恢复企业经营能力而非单纯化债[12][13][14][16][17] 融创债务重组案例 - 境内债重组于2025年1月获持有人投票通过 提供四种选项 其中现金选项于4月完成约8亿元兑付 股票选项于8月完成55.9亿元登记 资产抵债选项因涉及多方推进复杂[2][4] - 境外债经历两轮重组:第一轮于2023年11月完成 降债约45% 引入强制可转债(MCB)和菜单式选项[5] 第二轮于2025年启动 将95.5亿美元境外债全额转股 转股价分别为6.8港元和3.85港元 获75%债权人支持 预计10月进行投票[5][6] 行业模板应用 - 龙光控股境外债重组覆盖62亿美元债务 提供现金收购、短期票据与MCB组合、MCB及长期票据四个选项 80.8%债权人加入支持协议 需于2025年9月30日前完成法律程序[8] 境内债重组涉及219亿元债券 提供五选项 现金选项总额上限4.5亿元 覆盖25亿元本金债券[9] - 旭辉控股境外债重组解决79.3亿美元压力 削减52.7亿美元债务 方案获92.66%支持率并于2025年6月27日生效[9][10] 境内债重组涵盖100亿元债券 因部分投资人反对未获通过[10] - 远洋集团境外债重组于2025年2月19日生效 提供新发债券、MCB及永续债选项[10] 境内债初步计划提供四选项 正式方案预计2025年8月中旬公布[10] 重组方案设计框架 - 境外债重组流程包括协商阶段、签署重组支持协议(RSA)、债权人加入、法庭聆讯、债权人投票(需75%金额和50%人数支持)、法庭裁定及最终生效[12][13] - 境内债重组无法院环节 在监管指导下通过持有人会议投票通过[13] - 方案设计需基于企业财务状况、市场环境及监管要求 采用菜单式选项满足多元化债权人诉求 如对冲基金注重回收率 长线基金受合规限制[13][14] - 设计过程需反复调整:融创优化经济条款 龙光从四选项扩至五选项 旭辉增加债转资产单位 远洋参考全球案例引入跨类挤压机制[14] 重组博弈与执行挑战 - 化债方式从2022年展期降息转向2023年底整体重组 引入强制可转债[16] 但部分基金因合规要求拒绝转股 需通过菜单选项妥协[16] - 现金兑付比例从最初15%经博弈提高至18% 当前投资人普遍接受20%[17] 资产抵债选项关注信托存续年限及兜底方案 留债期限倾向8年而非10年[17] - 部分方案虽获投票通过 但因企业缺乏执行意愿处于"挂起"状态[17] 重组需房企及实控人让利以换取投资人认可[18]
房企化债样本
经济观察网· 2025-08-17 07:04
融创中国债务重组进展 - 境内债重组股票选项申报登记完成 选择金额55.9亿元 将在24个月内通过出售定增股票资金偿付 [2][3] - 境内债重组方案2025年1月获通过 提供现金兑付 股票经济权益 资产抵债和留债四种选项 现金选项4月完成兑付8亿元 [2][3] - 境外债经历两轮重组 首轮2023年11月完成 降债45% 第二轮2025年启动 95.5亿美元债转股 转股价6.8港元和3.85港元 [4][5] - 第二轮境外债重组方案6月获75%债权人支持 预计9月香港高等法院聆讯 10月债权人大会投票 [5] 房企债务重组模式 - 融创方案成为行业模板 首次引入菜单式选项和强制可转债等创新工具 [2][4] - 龙光控股境外债重组覆盖62亿美元 提供现金收购 短期票据与强制可转债组合等四选项 80.8%债权人加入支持协议 [6] - 龙光境内债重组涉及219亿元债券 提供五选项 7月获通过 现金选项总额上限4.5亿元覆盖25亿元本金债券 [7] - 旭辉境外债重组削减52.7亿美元债务 6月以92.66%支持率通过 境内债重组因部分投资人反对尚未通过 [7][8] - 远洋境外债重组2025年2月生效 境内债初步计划8月公布 提供四选项 [8][9] 债务重组方案设计特点 - 境外债重组流程包括协商 RSA签署 法庭聆讯 债权人投票等七步骤 需75%金额和50%人数支持 [10] - 境内债重组无法院环节 在监管指导下协商并通过持有人会议 [11] - 方案设计需考虑发行人财务状况 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 针对不同债权人诉求设计菜单式选项 [11][12] - 典型选项包括现金直接兑付 股票分享收益 资产隔离风险 留债等 现金兑付比例从15%逐步提高至20% [12][14] - 方案调整过程体现博弈 如龙光从四选项扩至五选项 旭辉升级债转资产比例 远洋参考全球案例 [12] 行业重组趋势演变 - 2022年化债以展期降息为主 2023年底开始转向整体重组 引入强制可转债等工具 [13][14] - 从展期转向重组初期遭投资人反对 后逐步接受现实 全额重组到削债式重组也经历类似过程 [14] - 部分重组方案因房企缺乏执行意愿处于"挂起"状态 需房企实控人让利换取投资人认可 [16]
融创中国SUNAC 5.25 09/30/26价格上涨4.303%报13.273
金融界· 2025-08-15 23:20
债券市场表现 - 融创中国发行的SUNAC 5.25 09/30/26债券现价为13.273,较前一日上涨4.303% [1]
融创中国(01918)上涨2.65%,报1.55元/股
金融界· 2025-08-15 02:28
股价表现 - 8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65%至1.55港元/股 [1] - 当日成交金额达3.04亿元人民币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为香港上市综合企业 主营业务涵盖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冰雪运营管理及文旅文化业务 [1] - 经过20年发展已成为房地产行业头部企业及冰雪产业领先运营商 [1] - 具备全国领先的综合城市开发与产业整合运营能力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740.19亿元人民币 [2] - 2024年度净亏损256.95亿元人民币 [2]
房企交出7月成绩单:超六成单价同比上涨,一、二线布局成效初显
北京商报· 2025-08-14 11:49
行业趋势 - 7月房企销售数据显示20家中有13家销售单价同比提升,占比超六成,主要因拿地策略向一、二线城市集中[1] - 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优质项目热销推动局部市场回暖,分化态势下局部向好有助于带动整体市场发展[1] - 2024年房企普遍优化土储结构,聚焦一、二线城市以获取更高利润和份额,如中国金茂新增土储中一、二线占比90%[3] 房企策略调整 - 中国金茂2024年新增22宗地块中一、二线占比90%,未售货值2800亿元中87%位于一、二线[3] - 越秀地产2024年权益投资294.6亿元中超80%投向北上广,一线城市新增土储占比超70%[4] - 融创中国因核心城市高端项目热销,2025年5-7月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11.45%、383.97%和8.51%[6] 政策与市场影响 - 7月全国公积金政策优化达22次,涉及贷款额度、首付比例等,北京8月政策优化首套认定及二套贷款额度[7] - 哈尔滨、金华通过提高贷款额度和"带押过户"疏通置换链条,西安优化贷款结清等政策[7] - 北京核心区优质项目入市提振改善需求,夯实局部价格基础并带动市场信心[8] 数据表现 - 保利发展7月销售额253.18亿元(同比+40.5%),销售面积144.95万平方米(同比+59.3%)[2] - 招商蛇口销售额158.57亿元(同比+1.3%),华润置地销售额155亿元(同比+16.5%)[2] - 融创中国销售单价同比涨幅达97.25%,越秀地产、华润置地单价分别涨47.44%和35.68%[3]
融创中国(01918.HK)拟8月26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4 09:10
公司公告 - 融创中国将于2025年8月26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并批准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 [1] - 中期业绩将在会议后正式发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