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达生物(01801)
icon
搜索文档
国联民生:维持信达生物“买入”评级 盈利水平显著改善
智通财经· 2025-09-12 09:51
核心观点 - 公司收入增长强劲 盈利水平显著改善 全球化管线逐步进入注册研究阶段 作为国内稀缺的具备全球研发与商业化能力的创新药龙头 公司战略清晰 执行高效 [1]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总收入59.53亿元 同比增长50.6% [2] - 2025H1期内利润达8.34亿元 同比大幅扭亏 [2] - 2025H1 Non-IFRS利润为12.13亿元 Non-IFRS EBITDA为14.13亿元 [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88/152.56/205.16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25.11%/29.43%/34.47%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4/13.96/30.07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扭亏为盈/131.07%/115.45% [1]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35/0.81/1.76元/股 [1] - 2025H1产品收入达52.34亿元 同比增长37.3% [3] - 2025H1授权费收入大幅提升至6.66亿元 同比增长474% [3] - 2025H1毛利率86.0% 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 [3] - 2025H1研发开支优化至10.09亿元 同比下降28% [3] - 2025H1销售费用率降至39.9%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现金储备约110亿元 [3] 产品管线与商业化 - 公司产品组合扩展至16款上市产品 肿瘤与综合管线协同发力 多款新药成功商业化 [2] - 核心管线IBI363(PD-1/IL-2α-bias)在ASCO年会上公布突破性数据 于冷肿瘤及IO耐药人群中显示优异疗效 [4] - IBI363已启动黑色素瘤关键II期研究 并获得美国FDA批准开展针对鳞状NSCLC的全球III期临床(MarsLight-11) 计划入组多国患者 [4] - IBI363在一线NSCLC CRC等适应症的Ib/II期研究已完成布局 [4] - CLDN18.2 ADC(IBI343)启动胰腺癌III期研究 [5] - HER2 ADC(IBI354)推进卵巢癌III期临床 [5] - 代谢领域基石产品玛仕度肽新增两项III期研究 [5] - IBI112(IL-23p19)银屑病适应症NDA审评中 预计2025年底获批 [5] 全球化布局与合作 - 全球化布局持续推进 [2] - 公司与罗氏就IBI3009(DLL3 ADC)达成全球合作 [5] - IBI3009正在推进澳大利亚 中国和美国的MRCT临床研究 [5]
创新药的“收获季”:从亏损到盈利,药企中报答卷亮了
新浪财经· 2025-09-12 09:21
行业整体表现 -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4.08%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12% 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15% 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0.79% [1] - 中信医药板块2025Q2营收同比微降1.15% 归母净利润同比回正至0.79% 毛利率、净利率及经营现金流占比均环比Q1改善 [1] - 行业子板块分化显著 2025Q2化学制剂营收同比增0.2% 医疗服务营收同比增2.0% 而生物医药营收同比降3.5% 医疗器械营收同比降4.7% [2][3] 创新药板块表现 - 创新药板块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4.12% 其中二季度单季收入增速达44.63% [1] - 剔除百利天恒2024Q1高基数影响后 2025Q1创新药实际收入增速达51.6% [6] - 板块毛利率达85.0% 剔除授权收入影响后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 [6] - 多家企业实现扭亏 百济神州归母净利4.5亿元 信达生物non-IFRS净利12.1亿元 [6]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H1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 但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 [6] - 经营现金流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4H1的-10.3%改善至2025H1的-4.5% [6] - 净利率从2024Q2的-32.4%收窄至2025Q2的-5.7% [6] 出海业务突破 - 2025年上半年License-out交易首付款单笔平均金额达全球均值的98% 交易总额单笔平均金额达全球均值的102% [9] - 中国医药重磅交易(超10亿美元)数量全球占比超25% 金额占比首次超30% [11] - 三生制药与辉瑞、翰森制药与再生元、恒瑞医药与默沙东及GSK等合作推动收入增长 [8] 细分领域对比 - Biotech板块2025H1收入增速14.1% 显著高于Pharma板块的-4.0%和医疗器械板块的-5.1% [5] - CRO板块2025Q2收入同比增14.0% CDMO板块同比增1.1% 胰岛素板块同比增99.7% [5] - 中药大健康非国企板块2025Q2收入同比降19.4% 生物疫苗板块同比降46.7% [5] 政策与催化因素 - 政策边际优化、商保扩容、AI赋能、院内需求回暖、创新管线兑现及关税催化自主可控共同推动行业拐点 [1] - 2025年下半年医保谈判、III期临床数据读出、美联储降息通道有望形成进一步催化 [14]
A、H股创新药板反弹,年内17家药企股价创下历史新高
第一财经· 2025-09-12 08:52
板块表现 -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在昨日下跌3.82%后今日全线反弹 其中诺诚健华涨超12%报18.9港元/股逼近历史高点 和黄医药涨超10% 再鼎医药涨超7% 康方生物涨超6% 药明合联涨超4% [1][2] - A股创新药板块同步反弹 创新药指数(BK1106)上涨1.08%至1641点 诺诚健华-U涨超12% 苑东生物 塞力医疗 昂利康涨超10% [2] - 自4月9日触底以来 A股创新药指数累计大涨62% 港股创新药指数(HK1105)涨幅超130% 期间17家创新药企业股价创历史新高 包括A股13家及港股4家头部企业 [3][4] 个股表现 - 诺诚健华股价从7月12港元低位暴涨60% 主要因宜诺凯®获得新加坡卫生科学局批准治疗淋巴瘤 [2][5] - 荣昌生物A股年内累计上涨超250% 港股上涨超650% 科伦博泰生物-B市值达1170亿港元 为上市首日9倍 [4] - 百济神州与信达生物作为行业龙头 在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盈利 被市场称为"创新药一哥"和"创新药二哥" [11] 行业基本面 - 港股18A医药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449亿元 同比增长31.48% 归母净利润27.2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28.4% 成功扭亏为盈 [6][9] - 62%公司实现收入正增长 其中32%企业收入增速超50% 28%企业利润实现正增长 [6][9] - 大市值企业表现突出 百济神州营收190.95亿港元增44.7% 信达生物营收67.90亿港元增50.6% 康诺亚-B营收5.47亿港元增812.1% [11][12] 政策与国际化 - 国家药监局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 对符合要求的申请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 支持国家重点研发品种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2] - 集采政策持续优化 引入"备供企业"机制 未来有望推动"不唯低价论"评价标准 考量药品质量和企业供应实力 [14] - 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金额突破性增长 2025年前9月对欧美license-out总额达943亿美元 远超2024年全年519亿美元 [12] 企业动态 - 多家药企回应美国可能设限传闻 认为不影响中国创新药出海预期 [1][3] - 百济神州 信达生物等龙头Biotech预计2025年实现盈利拐点 后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1] - 产业化能力提升和产品线扩张推动更多Biotech步入盈利周期 海外授权及全球临床突破加速研发价值转化 [1][11]
创新药半场倒车?已有17家市值创历史新高,37家仍破发
经济观察报· 2025-09-12 04:19
创新药企股价表现分化 - 2025年创新药行业呈现显著分化 17家企业股价创历史新高 同时5成企业仍处于破发状态[2][4][6] - 股价创新高企业集中于7-9月 其中12家已进入商业化阶段 百利天恒、和誉等企业管线处于临床后期或即将商业化[7] - 破发企业集中出现在2021-2023年上市的港股18A公司 破发率超70% 2018年上市企业破发率最低仅20%[15][16] 股价创新高企业关键驱动因素 - 百济神州上半年净利润约4.5亿元 实现扭亏(去年同期亏损28.77亿元) 主要依靠泽布替尼海外市场放量[10] - 信达生物上半年净利润8.34亿元 PD-1肿瘤药物国内增长 与罗氏BD交易贡献近6亿元收入 市值超1500亿元为上市首日9倍多[10] - 科伦博泰市值超1100亿港元 接近上市首日9倍 2024年BD合作收入18.6亿元 2025年上半年收入6.3亿元[10] - 荣昌生物A股股价较2024年9月历史低位上涨246% 港股上涨625% 泰它西普达成潜在总额超42亿美元BD交易[11] 破发企业特征及原因 - 破发幅度前十企业包括腾盛博药(-90%)、开拓药业(-88%)、嘉和生物(-81%)等 多数在2024年股价较发行价跌超90%[18] - 腾盛博药新冠药物2022年营收5160万元 后因疫情结束股价跌至0.8港元 虽较年初涨122%仍远低于发行价[20] - 开拓药业核心前列腺癌管线临床试验失败 尝试转向新冠治疗未果 三期数据发布当日股价大跌70%[21] - 药明巨诺CAR-T药物定价129万元 多次医保准入失败 2024年销售额出现下滑[21] - 破发企业普遍缺乏BD交易 仅腾盛博药公布一笔未披露金额的国内企业交易[23] 特殊表现企业 - 三家创新药企股价较年初下滑:同源康医药(-70%)、华昊中天医药(-54%)、友芝友生物(-32%)[25] - 同源康医药药物面临微创新技术风险质疑 股价下跌69%无回弹趋势[25] - 华昊中天医药因年报披露问题2025年4-6月停牌 7月复牌后股价上涨近一倍[25] - 友芝友生物核心管线处于三期临床 2025年未出现关键进展[26]
创新药板块全线反弹
第一财经· 2025-09-12 03:35
港股创新药板块反弹表现 - 康宁杰瑞制药-B股价上涨超过14% [1] - 和黄医药股价上涨超过6% [1] - 再鼎医药和乐普生物-B股价均上涨超过5% [1] - 加科思-B股价上涨超过4% [1] 市场传闻影响与行业回应 - 多家药企回应美国可能对中国创新药设限的市场传闻 [1] - 企业认为相关传闻目前不影响中国创新药出海预期 [1] 行业盈利前景与增长态势 - 以百济神州和信达生物为代表的龙头Biotech预计2025年实现盈利拐点 [1] - 产业化能力提升和产品线扩张将推动更多Biotech步入盈利周期 [1]
创新药半场倒车?已有17家市值创历史新高,37家仍破发
经济观察网· 2025-09-12 03:19
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11日A股和港股多家创新药企股价大幅下跌 因《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政府拟限制美国公司购买中国在研药物 但白宫称未积极考虑该草案[2] - 2025年年初以来创新药板块持续上涨 17家企业股价创历史新高 包括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百利天恒、康方生物等头部企业[2][3] - 90%港股18A和科创板创新药企股价较2025年年初大幅上涨 股价创纪录时间集中在7月至9月[3] - 50%创新药企股价仍低于发行价 港股18A板块55家企业中31家破发 科创板19家企业中6家破发[8] 头部企业市值与业绩 - 百济神州总市值2725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约4.5亿元(去年同期亏损28.77亿元) 依靠泽布替尼海外放量实现首次盈利[6] - 信达生物总市值1513亿元 上半年净利润8.34亿元 PD-1肿瘤药物国内增长及与罗氏BD交易贡献近6亿元收入 市值为上市首日9倍多[6] - 科伦博泰总市值1065亿港元 接近上市首日市值9倍 通过与默沙东等企业BD合作 2024年收入18.6亿元 2025年上半年收入6.3亿元[7] - 荣昌生物A股股价年初以来上涨246% 港股上涨625% 泰它西普出海美国达成潜在总额超42亿美元BD交易 另与日本企业达成潜在15亿元人民币交易[7] 企业盈利与BD交易动态 - 17家市值创新高企业中12家进入商业化阶段 百利天恒、和誉有管线处于临床后期 和铂医药依靠BD交易连续三年盈利[3] - 艾力斯连续5年盈利 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保持在50%以上[6] - 科伦博泰、荣昌生物、复宏汉霖、和铂医药2025年均达成药物BD交易 和誉与默克交易有新进展[6] 破发企业分析 - 港股创新药企破发率最高的是2021-2023年上市企业 破发率超70% 2018年上市企业破发率最低仅20%[8] - 腾盛博药当前股价较发行价下跌90% 2024年底股价低至0.8港元 虽较年初上涨122%仍远低于发行价[12] - 开拓药业核心前列腺癌管线临床试验失败 尝试转向新冠治疗未果 三期数据发布当日股价大跌70%[13] - 药明巨诺CAR-T疗法定价129万元/支 多次医保准入失败导致2024年销售额下滑 当前股价较发行价下跌78%[13] 股价异常波动企业 - 同源康医药股价较年初下跌70% 其Best-in-class药物遭技术风险和数据不成熟质疑[16] - 华昊中天医药因未按时披露年报停牌 涉及IPO款项用途争议 复牌后股价上涨近一倍[16] - 友芝友生物股价较年初下跌32% 核心管线治疗恶性腹水的药物处于三期临床但无关键进展[15][16]
港股异动丨方舟健客大涨超14%,与信达生物合作打通“AI + 减重”深度协同链路
格隆汇· 2025-09-12 02:53
股价表现 - 方舟健客股价大涨超14%至5港元 创4月30日以来新高[1] 战略合作 - 方舟健客与信达生物于9月10日第十届H2H医疗服务生态大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 - 合作整合方舟健客AI+慢病管理数智服务能力与信达生物代谢疾病创新药物研发优势[1] - 构建AI技术+创新产品+精细服务的数智化合作新模式[1] 合作方向 - 推动创新治疗方案与AI技术驱动的数智化健康管理深度融合[1] - 携手构建AI+减重领域服务新范式[1] - 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贡献创新力量[1]
方舟健客盘中涨超7% 与信达生物达成战略合作 携手构建“AI+减重”领域服务新范式
智通财经· 2025-09-12 02:14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盘中上涨超过7% 截至发稿时涨幅达6.65% 报4.65港元 成交金额2854.33万港元 [1] 战略合作 - 公司与信达生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推动AI技术与慢病管理深度融合 [1] - 合作将依托公司AI技术成果和H2H智慧医疗新生态 重塑慢病患者全周期管理流程 [1] - 双方将构建"AI+减重"领域服务新范式 实现创新治疗方案与数智化健康管理结合 [1] 业务创新 - AI用药助手提供7x24小时在线咨询 在线找药和用药问答服务 打破传统药事服务时空限制 [1] - AI健康管家提供个性化用药指导 服务提醒与管理 报告解读与知识科普等延伸服务 [1] - 新技术应用有效提升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降低决策成本 [1]
港股异动 | 方舟健客(06086)盘中涨超7% 与信达生物达成战略合作 携手构建“AI+减重”领域服务新范式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2:13
股价表现 - 公司盘中涨幅超过7% 截至发稿时上涨6.65%至4.65港元[1] - 成交额达2854.33万港元[1] 战略合作 - 公司与信达生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构建AI+减重领域服务新范式[1] - 合作将创新治疗方案与AI技术驱动的数智化健康管理深度融合[1] 技术应用 - 依托AI用药助手提供7x24小时在线咨询、在线找药及用药问答服务[1] - AI健康管家提供个性化用药指导、服务提醒与管理、报告解读与知识科普等延伸服务[1] 业务影响 - 重塑慢病患者全周期管理流程 构建个性化一体式健康管理体验[1] - 打破传统药事服务的时空限制 降低患者决策成本[1] - 有效提升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能力[1]
创新药企中报解读:上半年84家公司净利同比增超94% 大分子药物和新技术处于爆发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15:09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国内84家创新药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计营收1859.23亿元,同比增长7.26%,归母净利润216.57亿元,同比大幅提升94.72% [1] - 头部企业业绩突出,恒瑞医药创新药收入占比超六成,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明星药企同比扭亏 [1] - 净利润超10亿元的创新药企业共10家,其中9家净利润呈现增长态势 [3] 企业差异化增长路径 - 百济神州上半年营收175.18亿元,同比增长46.03%,归母净利润4.50亿元(同比扭亏),海外市场核心产品泽布替尼在美国销售额89.58亿元(+51.7%)、欧洲销售额19.18亿元(+81.4%) [4] - 信达生物上半年营收59.53亿元(+50.6%),净利润12.13亿元(同比扭亏),增长主要依赖国内肿瘤产品及授权收入 [4] - 复星医药创新药收入同比增长14.26%,抵消传统制药业务收入下降5.29%的影响 [3] 创新药业务驱动因素 - 恒瑞医药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达95.61亿元,占总营收超六成,驱动公司营收增长15.88%、净利润增长29.67% [3] - 行业进入大分子药和新技术爆发期,中国在工程红利方面优势突出,截至8月底对外许可总金额超847亿美元,全年有望突破千亿美元 [1][6]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企业需从"Fast-follow"转向"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研发模式以获取国际认可和溢价 [2] - 下一个BD热点可能出现在小核酸药物、分子胶等领域,取决于突破性重磅药物的出现 [6] - 国内政策支持创新药放量加速,有望推动板块整体扭亏为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