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生物(01801)

搜索文档
招商国际:创新药出海及国内政策优化 中国医药股有望持续上涨 推荐买入三生制药(01530)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06:40
行业前景 - 中国医药行业受惠于创新药出海交易和国内集采政策优化等积极因素 有望持续上涨 [1] - 创新药估值持续上升 主要由于市场对出海交易频次及交易规模的高预期 [1] - 创新药未来持续上涨动力将主要来源于海外合作伙伴对已授权管线的临床推动 [1] 推荐公司 - 推荐买入三生制药(01530) 巨子生物(02367) 药明合联(02268) 固生堂(02273) 中国生物制药(01177) 信达生物(01801) [1]
信达生物:2025 年亚洲领袖会议 —— 要点:GLP-1 是减肥的关键手段,目标全球市场

2025-09-08 06:23
公司及行业 * 信达生物 (Innovent Biologics, 1801 HK) [1] *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 [5] 核心观点与论据 **Mazdutide (GLP-1/GCGR) 的竞争护城河** * 胰高血糖素(glucagon)靶点是mazdutide的关键差异化因素 其广泛的代谢益处 特别是在减少肝脏脂肪方面 是关键品牌信息 旨在成为适合中国人群的GLP-1产品 [5] * 管理层认为 在中国GLP-1市场快速演变(例如恒瑞医药HRS9531 [GLP-1/GIP]的NDA近期获受理 司美格鲁肽专利将于2026年3月到期)的背景下 这是构建竞争护城河的基础 [5] * 产品上市仅两个月 公司仍在积极通过多个分销渠道收集信息 以了解触发用户决策的关键驱动因素 从而指导未来营销策略的优化 [5] **IBI363的适应症扩展三步计划** * 管理层分享了IBI363适应症扩展的三步计划:1) 从晚期难治性肿瘤(包括冷肿瘤)开始 由黑色素瘤和IO耐药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的两项关键试验引领 2) 扩展到早期治疗(一线/围手术期) 正在进行一线NSCLC/CRC的概念验证探索性试验 预计2026年读出数据 3) 在篮式试验中探索除三种主要肿瘤类型之外的更广泛适应症 [5] **构建全球全链条能力的目标** * 公司愿景是成为具备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全面能力的全球生物制药公司 [5] * 即将开展的IBI3期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MRCT)被视为起点 该试验被认为是首个真正全球设置的3期MRCT [5] * 计划采用混合模式:1) 美国内部团队 - 美国临床开发团队约有40名全职员工(FTE) 目标是在无CRO协助下从美国招募总患者数的20-30%(即600名患者中的120-180名) 2) 欧盟/日本CRO - 公司计划在短期内利用CRO 长期将发展内部团队 [6] 财务数据与预测 * Goldman Sachs给予公司12个月目标价103 22港元 当前股价100 10港元 潜在上行空间3 1% 评级为买入(Buy) [7][8] * 市值1623亿港元 / 208亿美元 企业价值1532亿港元 / 196亿美元 [8] * 收入预测(人民币百万元):2024年9,421 9 2025年12,694 9 2026年19,153 3 2027年20,764 8 [8] * EBITDA预测(人民币百万元):2024年(462 5) 2025年1,133 1 2026年5,646 9 2027年5,371 5 [8] * EPS预测(人民币):2024年(0 06) 2025年0 54 2026年2 73 2027年2 62 [8] * 市盈率(P/E)预测:2025年169 6倍 2026年33 6倍 2027年35 0倍 [8] 风险提示 * 中国PD-1/L1市场竞争加剧 [7] * 关键候选药物批准时间表不确定 [7] * 因任何安全性问题可能导致超适应症使用受到限制 [7] * 研发项目失败 [7] * M&A Rank为3 代表成为收购目标的概率低(0%-15%) [8][14] 其他重要内容 * 高盛(Goldman Sachs)在过去12个月内曾向信达生物提供投资银行服务并收取报酬 并预计在未来3个月内寻求或获得相关报酬 [17] * 报告包含广泛的监管披露、评级分布说明及特定地区法律要求的额外披露信息 [3][18][25][26][27][28]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0908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08 00:44
指数表现与行业涨跌 - 上证指数收盘3813点 单日涨1.24% 5日涨5.39% 1月跌1.18% [1] - 深证综指收盘2406点 单日涨3.19% 5日涨8.89% 1月跌1.55% [1] - 大盘风格指数单日涨2.28% 近1个月涨9.27% 近6个月涨15.07% [1] - 中盘风格指数单日涨3.24% 近1个月涨11.17% 近6个月涨15.97% [1] - 小盘风格指数单日涨2.87% 近1个月涨7.01% 近6个月涨13.27% [1] - 元件Ⅱ行业单日涨9.04% 近1个月涨22.95% 近6个月涨68.42% [1] - 光伏设备Ⅱ行业单日涨8.77% 近1个月涨29.43% 近6个月涨27.63% [1] - 电池行业单日涨8.61% 近1个月涨27.73% 近6个月涨28.91% [1] - 风电设备Ⅱ行业单日涨7.31% 近1个月涨13.94% 近6个月涨30.06% [1] - 能源金属行业单日涨7.13% 近1个月涨17.75% 近6个月涨37.49% [1] - 国有大型银行Ⅱ行业单日跌1.9% 近1个月跌0.27% 近6个月涨12.22% [1] - 地面兵装Ⅱ行业单日跌1.48% 近1个月跌8.68% 近6个月涨52.43% [1] - 股份制银行Ⅱ行业单日跌0.73% 近1个月跌6.18% 近6个月涨4.53% [1] - 农商行Ⅱ行业单日跌0.71% 近1个月跌4.92% 近6个月涨10.09% [1] - 非白酒行业单日跌0.43% 近1个月涨1.2% 近6个月涨6.36% [1] 黄金市场分析 - 伦敦金现突破震荡区间上限 2025年9月3日最高点接近3580美元/盎司 [2][12] - 申万宏源黄金定量模型显示中性假设下金价下半年中枢3627美元/盎司 乐观情景下中枢抬升至3816美元/盎司 [2][12] - 金价突破特征包括波动率处于阶段性低位后突破 杠杆资金和实物供需共同定价 欧美资金驱动为主 美元指数和金价同涨 [12] - 财政政策方面欧洲债务风险发酵 全球央行边际减持长期国债 黄金受益 [12] - 货币政策方面特朗普干扰美联储独立性利好金价冲高 [12] - 短期节奏关注美联储降息预期支持金价表现 降息后需关注美国经济反馈 [12] - 中期全球央行购金趋势持续 支持黄金长期战略配置价值 [12] 美妆与医美行业 - 2024年全球美妆市场增速4.5% 较2023年8%增速回落 欧洲市场同比增长7.5% 北亚市场同比下滑2% [2][13] - 25H1全球美护市场延续24年趋势 欧美相对平稳 旅游零售持续拖累 亚洲市场未明显提速 [2][13] - 国际集团在华积极拥抱新兴流量渠道 下放折扣 投资收购本土品牌以稳住市场份额 [13] - 欧莱雅25H1整体营收增速1.6% 中国常规市场Q2取得3%增长 [13] - 雅诗兰黛25H1营收下滑10.9% 营业利润转盈为亏 [13] - 资生堂25H1营收下滑7.6% 营业利润扭亏为盈 [13] 第四范式公司分析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收入68.52亿元 88.19亿元 112.26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30% 29% 27% [3][17]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55亿元 2.83亿元 5.68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亏转盈 417% 101% [3][17] - 给予2025年收入预测5.4x PS 合理市值可达373亿元 仍有40%以上上涨空间 [3][17] - 收入拆分包括先知平台及产品 SHIFT智能解决方案 式说AIGS服务 [17] - 标准化战略考虑中国软件市场特性 通过标杆项目积累行业knowhow SageOne提供软硬一体选择 与合作伙伴合作专注于核心AI技术 [17] 美国非农数据与劳动力市场 - 美国8月非农新增就业2.2万人 预期7.5万人 失业率升至4.3% [16][17] - 周期敏感性行业就业减少4.8万人 周期不敏感行业新增2.4万人但增幅减少5.2万人 [17] - 美国劳动力市场处于供求双双走弱状态 均衡新增就业水平或回落至3-8万人之间 [20] - 市场开始博弈9月降息50BP 年内降息3次 但基准情形仍是年内降息两次 [20] 策略与市场展望 - 牛市氛围不容易消失 市场调整消化性价比矛盾 新的结构行情演绎有弹性 [21] -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景气方向会不断增加 中游制造供需格局改善起点在2026年中前后 [21][22] - 居民增配权益的通道会更加顺畅 公募产品平均净值已接近水位线 [24] - 短期关注科技成长机会如固态电池和电力设备反内卷 AI算力 机器人产品验证 [24] 主权债务与流动性 - 欧日主权债务利率加速上行 诱因包括政局动荡及财政宽松预期升温 [24] - 美国货币市场流动性将经历压力测试 但2019年回购危机重演风险可控 [24] - 美债长端利率易上难下 核心驱动力是期限溢价抬升 底层逻辑是财政主导范式回归和中性利率抬升 [25] 汽车行业 - 2025年第35周乘用车零售总量51.4万辆 环比增9.59% 同比增0.59% [25] - 新能源车销量28.5万辆 环比增7.95% 同比增11.76% 新能源渗透率55.45% [25] - 推荐科技驱动板块如机器人 低空经济 底部优秀白马标的 央国企改革标的 [25] 化妆品医美行业 - 换季护肤开启H2消费旺季 秋季美妆消费节 十一长假大促 双11大促接踵而至 [26][27] - 毛戈平25H1营收25.9亿元同比增31% 净利润6.7亿元同比增36% [27] - 上美股份25H1营收41.08亿元同比增17.3% 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34.7% [27] - 珀莱雅投资花知晓 以38.45%持股比例成为第二大股东 [27] 计算机行业 - 2025Q2计算机行业收入同比增13% 连续两个季度超过两位数增长 [29] - 毛利率企稳 薪酬成本增速处于低点 出现收入-成本错配正向剪刀差 [29] - 预收款高增31% 应收款增速维持低位 商誉持续出清 [29] - 推荐GenAI应用 GenAI算力 智能车&机器人 数字经济领军公司 [29] 生物医药公司业绩 - 康方生物25H1收入14.1亿元同比增37.8% 净亏损5.70亿元 [30][32] - 依沃西HARMONi-A达到OS终点 取得OS临床终点 [32] - 信达生物25H1收入59.5亿元同比增50.6% 净利润8.34亿元 [34][35] - 玛仕度肽肥胖和超重适应症获批 T2D适应症正在审评中 [35] 制造业公司业绩 - 旭升集团25H1总收入20.96亿元同比降2.47% 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降24.22% [31] - Q2毛利率22.75%同比升1.10pct 环比升1.95pct [31] - 储能业务上半年营收约3亿元 机器人业务获得多个客户项目定点 [33][35] - 墨西哥基地投产 泰国基地破土动工 [35] 建筑材料公司业绩 - 苏博特25H1营收16.73亿元同比增7.0% 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增18.7% [36][37] - Q2高性能减水剂销量30.60万吨同比增2.4% 不含税均价1697元/吨同比降4.7% [37] - 功能性材料销量10.79万吨同比增30.9% 不含税均价1942元/吨同比降4.4% [37] - 参与川藏铁路 海太长江隧道 三澳核电 旭龙水电等项目 [37] 玻纤行业公司业绩 - 中国巨石25H1营收91.1亿元同比增17.7% 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75.5% [38] - Q2粗纱及制品销量78.22万吨同比降6.0% 电子布销量2.37亿米同比降12.9% [38] - 上半年粗纱单吨净利850元/吨左右 Q2粗纱单吨净利1000元/吨左右 [38] - 产品结构优势 高端市场如风电产业 热塑市场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38] 软件公司业绩 - 福昕软件25H1营收4.23亿元同比增25.20% 扣非净利润缩亏64.96% [39][41] - 订阅收入2.47亿元同比增59.82% 订阅收入占原有业务收入比例59.15% [41] - 渠道收入1.83亿元同比增40.48% 渠道收入占原有业务收入比例43.82% [41]
Innovent Announces Phase 2 Results of Tigulixostat (IBI128, XOI) in Gout Patients were Published at the 27th Asia-Pacific League of Associations for Rheumatology Congress
Prnewswire· 2025-09-08 00:30
核心观点 - 信达生物宣布其新型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tigulixostat(IBI128)在中国痛风患者中的II期临床研究结果 该药物在所有剂量组均显示出比非布司他更显著的降尿酸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基于这些积极数据 公司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在中国启动III期临床研究[1] 临床研究设计 - 研究采用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平行组、活性药物对照的II期临床设计(NCT06501534) 共纳入84名中国痛风患者(平均年龄37岁 平均基线血尿酸575μmol/L[9.6mg/dL] 平均体重80.7kg)[2][3] - 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tigulixostat 50mg、100mg、200mg或非布司他40mg治疗16周(tigulixostat 200mg组为18周) 主要终点为第16周时血尿酸<360μmol/L(6mg/dL)的达标比例[3] 疗效数据 - 第16周时 tigulixostat 50mg组、100mg组和200mg组血尿酸<360μmol/L的达标比例分别为55.0%、81.0%和85.7% 显著高于非布司他40mg组的18.2% 治疗差异分别为36.8%(P<0.01)、62.8%(P<0.001)和67.5%(P<0.001)[6] - 血尿酸<300μmol/L(5mg/dL)的达标比例分别为30.0%、61.9%和81.0% 相比非布司他组的9.1% 治疗差异分别为20.9%(P<0.05)、52.8%(P<0.001)和71.9%(P<0.001)[6] - 从基线到第16周的血尿酸百分比变化分别为-38.66%(50mg)、-48.61%(100mg)、-57.11%(200mg)和非布司他组的-24.11% 显示出剂量依赖性效应[4][6] 安全性表现 - tigulixostat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未增加肾功能损害风险 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6] - 所有报告的不良事件均为轻度至中度 未观察到任何tigulixostat治疗组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6] - 无不良事件导致研究药物暂时或永久停用 未使用痛风发作预防措施的情况下 tigulixostat总体组与非布司他组的痛风发作发生率相当[6] 疾病背景与市场机会 - 高尿酸血症在中国总体患病率达13.3% 是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约1550万人患有痛风[5] - 痛风被称作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后的"第四大"慢性疾病 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糖尿病和中风等合并症密切相关[5] - 中国最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别嘌醇存在超敏反应风险(汉族人群相关死亡率达30%) 非布司他长期使用与肝功能障碍和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升高相关 临床急需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5][10] 产品特点与开发进展 - tigulixostat是新一代非嘌呤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阻断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向尿酸的转化[11] - 该药物已完成美国II期研究、国际多中心III期研究以及中国I期和II期研究 数据显示其能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并提高降尿酸达标率 且耐受性良好[12] - 公司于2022年12月与LG Chem达成战略合作 获得tigulixostat在中国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13] 公司背景 - 信达生物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的领先生物制药公司 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心血管代谢、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开发[1][14] - 公司已上市16款产品 有2个新药申请正在审评中 4个资产处于III期或关键临床试验阶段 另有15个分子处于早期临床阶段[15] - 与超过30家全球医疗保健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包括礼来、赛诺菲、Incyte、LG Chem和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等[15]
国泰海通医药2025年9月第一周周报:景气延续 持续推荐创新药械产业链
新浪财经· 2025-09-07 10:31
投资建议 - 维持推荐创新药械及产业链 包括创新药高景气 Pharma价值重估 Biopharma/Biotech创新管线兑现 CXO及制药上游景气修复 医疗器械龙头复苏 [2] - 具体增持评级标的包括恒瑞医药 翰森制药 三生制药 华东医药 石药集团 科伦博泰生物 信达生物 康方生物 新诺威 映恩生物 京新药业 微芯生物 特宝生物 我武生物 来凯医药 百普赛斯 药明康德 药明合联 泰格医药 美诺华 微创医疗 联影医疗 惠泰医疗 [2] A股医药板块表现 - 2025年9月第一周SW医药生物上涨1.4% 跑赢上证综指1.2%跌幅 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位 [3] - 细分板块表现最佳为化学制剂(+4.5%) 生物制品(+1.9%) 医疗服务(+1.7%) [3] - 个股涨幅前三为海辰药业(+28.7%) 长春高新(+24.2%) 百花医药(+21.3%) 跌幅前三为舒泰神(-24.0%) 广生堂(-15.8%) 塞力医疗(-15.6%) [3] - 截至2025年9月5日医药板块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86.6% 处于正常水平 [3] 港股医药板块表现 - 2025年9月第一周恒生医疗保健上涨7.0% 港股生物科技上涨7.3% 大幅跑赢恒生指数1.4%涨幅 [3] - 个股涨幅前三为三叶草生物-B(+99%) 圣诺医药-B(+62%) 加科思-B(+41%) 跌幅前三为美中嘉和(-11%) 科笛-B(-9%) 思路迪医药股份(-6%) [3] 美股医药板块表现 - 2025年9月第一周标普医疗保健精选行业上涨0.3% 与标普500指数0.3%涨幅持平 [4] - 成分股涨幅前三为德康医疗(DEXCOM)(+7%) 生物基因(BIOGEN)(+6%) 环球健康服务(UNIVERSAL HEALTH)(+5%) 跌幅前三为KENVUE(-10%) REVVITY(-4%) MOLINA HEALTHCARE(-3%) [4]
2025年港股增发承销排名:国泰海通合并后以量补规模 大项目突破能力薄弱
新浪证券· 2025-09-05 15:38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8个月港股IPO融资规模达1329亿港元 创近4年新高 较2024年全年提升50% [1] - 同期港股增发市场募资规模达1905亿港元 较2024年全年增发规模增长3.8倍 [1] - 增发市场单项目平均募资规模达11亿港元 成为推动市场活跃度的核心力量 [1] 承销市场格局特征 - 前十大承销商中外资投行占据六席 包括高盛 瑞银 摩根士丹利 摩根大通 花旗和汇丰银行 [3] - 前六名承销规模均突破150亿港元 合计承销额占整体市场比重超70% 头部效应显著 [3] - 中资投行虽有4家入围前十 但整体规模与外资头部投行存在差距 项目结构差异明显 [3] 主要承销商表现分析 - 高盛以395亿港元承销规模居首 市场份额约21% 规模是第二名中信证券的1.6倍 [4][5] - 高盛承销12单项目 精准覆盖2025年港股前五大增发项目全部5单 包括比亚迪435亿港元 小米426亿港元等 [5] - 中信证券以248亿港元位列第二 但60%承销规模依赖比亚迪单一大项目 大项目覆盖单一 [6] - 瑞银以241亿港元排名第三 参与前十大增发项目中的3单 项目结构更均衡 [7] - 中金公司以213亿港元位列第四 作为IPO保荐规模榜首 在增发市场大项目参与度显著下滑 [8][9] - 国泰海通以27单项目数量居首 但承销规模仅97亿港元排名第七 缺乏大项目突破能力 [10] 项目结构特点 - 高盛承销的头部大项目贡献其90%以上承销规模 体现少而精策略 [5] - 中信证券除单一大项目外 其余17单均为募资不足40亿港元的中小项目 [6] - 国泰海通13单项目增发规模不足5亿港元 占比近50% 完全依赖中小项目 [10]
信达生物(01801.HK)2025年半年报点评:产品矩阵强大丰富 多款后期临床项目取得重要里程碑
格隆汇· 2025-09-05 01:13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59.53亿元 同比增长50.6% [1] - 产品销售收入52.34亿元 同比增长37.3% [1] - 授权费收入6.66亿元 [1] - 净利润8.34亿元 较去年同期净亏损3.93亿元实现转亏为盈 [1] 产品管线 - 已有16款产品获批上市 包括12款肿瘤产品和4款综合管线产品 [1] - 预计2025年底新增IBI112(匹康奇拜单抗)和IBI310(伊匹木单抗N01注射液)两款获批产品 [1] - 新产品上市及强大管线提供中长期增长动能 [1] 商业化策略 - 通过全渠道覆盖和多元创新推广策略加强肿瘤及综合产品领域优势 [1] - 核心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持续优化 [1] 全球布局 - 与罗氏达成IBI3009(DLL3 ADC)全球合作授权 授予研发、生产及商业化权利 [2] - 多款产品已在中国香港及中国澳门市场获批 [2] - 东南亚及拉丁美洲地区产品注册工作持续推进 [2] 研发进展 - 2025H1研发开支10.09亿元 [2] - 多款后期临床项目在肿瘤和自身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里程碑 [2] - 持续推进下一代创新管线全球化开发 [2] 业绩预测 - 上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8.46亿元 较原预测3.06亿元上调176% [2] - 上调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5.72亿元 较原预测13.30亿元上调18% [2] - 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7.36亿元 [2]
信达生物(1801.HK)中报点评:双轮驱动业绩高速增长 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
格隆汇· 2025-09-05 01: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收入59.53亿元 同比增长50.6% 产品收入52.3亿元 同比增长37.3% 净利润12.1亿元 [1] - 毛利率86.8% 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 销售和行政开支比率44.2% 同比下降7.9个百分点 [1] - 截至6月末在手现金达20亿美元 [1]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20.74亿元/150.46亿元/205.84亿元 增速分别为28.15%/24.61%/36.81%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9亿元/16.65亿元/30.72亿元 [3] 肿瘤管线进展 - 达伯舒肾癌二线及MSI-H/dMMR肠癌新辅助治疗进入NDA审评阶段 [1] - 新上市三款肿瘤产品:达伯乐(ROS1抑制剂)、奥壹新(EGFR TKI)、捷帕力(非共价BTK抑制剂) [1] - IBI363(PD-1/IL-2双抗)在ASCO有三项口头报告 疗效显著 三项注册临床研究陆续启动:全球首个注册III期临床在中美启动针对IO耐药肺鳞癌 首个黑色素瘤关键II期临床已启动 后线肠癌注册III期临床即将启动 [1] ADC管线突破 - IBI343(CLDN18.2 ADC)成为全球首个进入III期胰腺癌治疗的ADC药物 [2] - IBI3009(DLL3 ADC)授权罗氏 IBI3001(EGFR/B7H3 ADC)、IBI3005(EGFR/HER3 ADC)、IBI3014(PDL1/TROP2 ADC)、IBI3020(CEACAM5dp ADC)等陆续步入全球开发 [2] 综合管线商业化 - 托莱西单抗注射液纳入国家医保 是中国原研PCSK-9抑制剂 [2] - 替妥尤单抗是首个获批治疗甲状腺眼病的突破性创新药 [2] - 玛仕度肽注射液是全球首个获批GCG/GLP-1双靶点减重药物 2型糖尿病NDA正在审评中 [2] - 匹康奇拜单抗(IL-23p19)三项三期临床进行中 [2] - 新一代自免和CVM产品包括IBI356(OX40L)、IBI3002(TSLP/IL-4Rα)、IBI3016(AGT siRNA)、IBI3032(口服小分子GLP-1)正在开发中 [2] 战略定位 - 公司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创新药龙头 拥有7500名员工遍布全球 [3] - 肿瘤领域正经历从中国领先到全球创新的关键跃迁 新一代IO+ADC格局已成 [1] - 全球化战略持续推进 公司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3]
前8月94%QDII正收益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涨103%
中国经济网· 2025-09-04 23:12
QDII基金整体表现 - 全市场644只有可比业绩的QDII基金中前8个月共有610只基金净值上涨占比94.7% 仅34只下跌 [1] 创新药主题基金领涨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C和A分别以133.73%和133.56%收益率位居涨幅前两位 重仓映恩生物、科伦博泰生物等创新药企 [1] - 易方达旗下4只全球医药行业基金涨幅均超94% 重仓信达生物、映恩生物、百济神州等创新药公司 [2] - 广发、华泰柏瑞、华夏等公司旗下6只创新药及生物科技ETF涨幅介于90.36%-103.70% 华夏恒生生物科技ETF规模达55.07亿元 [3] 基金经理背景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经理张韡曾任东方证券医药助理研究员及汇添富医药研究组组长 [2] - 易方达全球医药基金经理杨桢霄曾任公司投资经理及行业研究员 [2] - 华夏恒生生物科技ETF基金经理赵宗庭具有嘉实基金指数投资经验 [3] 跌幅较大基金类别 - 跌幅居前的主要为跟踪富时沙特阿拉伯指数的产品 如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沙特ETF下跌9.54% [4][5] - 原油、油气类基金表现不佳 易方达原油(QDII-LOF-FOF)下跌5.24% [4][5] - 跟踪标普医疗保健和生物科技指数的QDII基金普遍下跌 易方达标普医疗保健指数下跌2.58% [4][5] 基金规模数据 -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规模达202亿元 为涨幅超90%基金中规模最大产品 [5] - 博时恒生医疗保健(QDII-ETF)规模76.79亿元 涨幅81.93% [5] - 富国蓝筹精选股票(QDII)美元现汇份额规模14.63亿元 涨幅69.11% [6]
信达生物(0180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4 10:43
股本与股份情况 - 2025年8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0,000美元,股份数目为5,000,000,000股,面值0.00001美元[1]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均为1,712,744,879股,库存股份均为0股[2] 股份期权情况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奖励计划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期权均为9,428,094股,本月可能发行或转让9,616,844股[3] - 首次公开发售后雇员持股计划上月底结存46,282,071股,本月底46,172,746股,减少109,325股,本月可能发行或转让27,461,680股[3] - 2024年股份计划上月底结存4,010,335股,本月底4,031,135股,增加20,800股,本月底可发行或转让总数137,424,986股[3] 其他股份相关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4] - 相关受限股份计划本月发行新股和转让库存股均为0股,2024年股份计划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212,300股[5]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