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仕度肽

搜索文档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9.29)-20250929
渤海证券· 2025-09-29 05:15
宏观及策略研究 - 美联储9月降息25bp 但点阵图显示2025年再降息50bp存在不确定性 2026年降息幅度远小于市场预期 反映联储对"预防式降息"提振经济效果较市场更乐观[2] - 欧元区经济在欧央行多轮降息后显现积极势头 较低政策利率和稳定通胀通过内需路径提供支撑 本轮降息周期趋于结束[3] - 国内7-8月内需受政策效果递减/极端天气/高基数影响回落 外需因对非美国家出口超预期保持韧性 生产端回升依赖涨价预期缺乏持续性[3] - 四季度基建投资带动内需具确定性 CPI同比短期偏弱震荡年底小幅回升 PPI同比降幅有望收窄但回稳基础不牢固[3] - 货币政策强调"落实落细" 银行净息差制约降息空间 重点方向为防范资金空转和配合财政结构性信贷支持[3] - 财政政策通过提前下达2026年化债额度实现资源前置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快速发力 重点关注二十届四中全会政策部署[4] 固定收益研究 - 统计期内(9月19-25日)央行净投放6000亿元 开展3000亿元14天逆回购 DR007/R007分别上行至1.6%/1.8%[6] - 利率债发行119只总额7086亿元 净融资772亿元 30年期特别国债续发收益率2.17%高于二级市场 地方专项债月末季节性放量[6] - 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上行 主因公募债基赎回费率调整预期引发机构主动赎回 叠加股债跷跷板效应压制债市情绪[6] - 债市对基本面敏感度降低 增量政策聚焦稳增长(促消费/扩基建/地产局部放松)/赎回费率调整/央行买债(以短债为主) 曲线走陡概率高[7] - 跨季资金面仍有压力 四季度交易主线或切换为机构行为变化和降息预期 曲线可能呈现先陡后平特征[7] 医药生物行业研究 - 第十一批集采采用锚点价格作为拟中选标准 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 体现医药行业反内卷趋势[9] - 行业周度(9月19-25日)表现:SW医药生物下跌1.68% 子板块全线下跌(医疗器械-0.55%至医药商业-3.83%) 市盈率31.13倍 相对沪深300估值溢价146%[9] - 重点公司动态:恒瑞医药签署瑞康曲妥珠单抗授权协议/获临床试验批件/药品上市申请受理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 甘李药业发布重大合同 百奥赛图科创板IPO过会[9] - 创新进展:泽璟制药CD3/DLL3三抗启动Ⅲ期临床 帕博利珠单抗皮下注射剂型获批 劲方医药港交所募资超14亿港元[8][9] - 投资策略关注降息带来的出海加速机遇 创新药械及产业链(ESMO/EASD会议进展)/集采优化受益板块/AI+/内需复苏(中药/医疗服务) 维持行业"看好"评级[9]
丹麦巨头巨变,国产药千亿商机来了
投中网· 2025-09-28 09:16
以下文章来源于虎嗅APP ,作者陈广晶 虎嗅APP . 从思考,到创造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中国玩家们也正悄然集结。 作者丨 陈广晶 编辑丨 苗正卿 来源丨 虎嗅APP 九月的最后两周,减重药又成医药圈讨论热门。其中,手握药王司美格鲁肽的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 全球裁员9000人,掀开了全球减重药市场重构的一角:"一家独大"的黄金时代谢幕,"诸神混战"的 下半场拉开序幕。 按照诺和诺德9月10日公布的裁员计划,全球约9000个岗位将受波及,约5000个岗位在丹麦,调整 范围遍布各个部门,包括支持部门和总部职能。 关于中国区的裁员计划,还没有更多官方消息透露。一份业界流传的内部邮件显示,接下来两个月, 诺和诺德中国区员工也将收到来自上级的沟通。 只是,过程并不轻松,等待每个玩家的,是一场关乎速度、耐性与克制的残酷考验。 都是减重惹的祸? 按照诺和诺德的裁员计划,节省的资金将投入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领域,包括商业执行计划和研发项 目。这两点也被认为是诺和诺德的核心失误之处。 表面上看,诺和诺德正处在高光时刻。司美格鲁肽今年上半年收入已突破160亿美元,全年销售额有 望逼近400亿美元大关。加 ...
丹麦巨头大裁员,掀开国产药千亿商机
虎嗅· 2025-09-27 02:12
九月的最后两周,减重药又成医药圈讨论热门。其中,手握药王司美格鲁肽的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全 球裁员9000人,掀开了全球减重药市场重构的一角:"一家独大"的黄金时代谢幕,"诸神混战"的下半场 拉开序幕。 按照诺和诺德9月10日公布的裁员计划,全球约9000个岗位将受波及,约5000个岗位在丹麦,调整范围 遍布各个部门,包括支持部门和总部职能。 关于中国区的裁员计划,还没有更多官方消息透露。一份业界流传的内部邮件显示,接下来两个月,诺 和诺德中国区员工也将收到来自上级的沟通。 另据业内人士,在中国,该公司的裁员工作从今年第二季度就已经开始。那也是司美格鲁肽刚刚正式超 过默沙东的K药(帕博利珠单抗)坐上"药王"宝座之时。 此次行动不只是裁员,更是一次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是一次全公司转型。调整后,诺和诺德的资源将 进一步聚焦到降糖和减重领域。 当"药王"被迫刀刃向内、断臂求生时,辉瑞、礼来等跨国药企正在斥巨资买入下一代减重药,中国玩家 们也正悄然集结。诺和诺德的战略失误与研发焦虑,正在成为更多玩家登上千亿牌桌的绝佳机会。 只是,过程并不轻松,等待每个玩家的,是一场关乎速度、耐性与克制的残酷考验。 都是减重惹的祸?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第十一批集采公告发布,规则持续优化-20250926
渤海证券· 2025-09-26 09:51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4][61] - 维持恒瑞医药(600276)"买入"评级 [4][61] 核心观点 - 第十一批集采规则优化 采用锚点价格作为标准而非最低报价 体现医药行业反内卷趋势 [4][12] - 建议关注降息带来的出海加速机遇和创新主线 [4] - 关注国际学术会议(EASD年会、ESMO年会)上中国药企研发进展 [4] - 建议关注四大投资方向:创新药械及相关产业链、集采规则优化受益的制药和医疗器械板块、AI+板块、内需复苏受益的中药和医疗服务板块 [4] 行业要闻 -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第十一批集采文件(GY-YD2025-1) 采购周期至2028年12月31日 中选企业确定采用锚点价格标准 [12] - 泽璟制药CD3/DLL3三抗药物ZG006启动全球首个III期临床 针对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n=420) [13][14] - 帕博利珠单抗皮下注射剂型获FDA批准 每3周或6周注射1次 给药时间缩短至1-2分钟 [14] - 劲方医药在港上市募资14.43亿港元 发行价20.39港元/股 市值70.41亿港元 核心产品为KRAS G12C抑制剂GFH925和G12D抑制剂GFH375 [15] 行业数据 - 维生素原料药价格保持稳定(2025年9月25日):维生素B1为241.5元/千克 维生素D3为190元/千克 维生素E为55元/千克 维生素B6为124元/千克 [16] - 中药市场价格指数(综合200)为2679.02 同比下降19% 亳州中药材价格指数1330.58 日跌幅0.18% [18] - 具体品种同比价格变化:连翘45元/千克(-64%) 党参115元/千克(-4%) 当归72元/千克(-15%) [18] 公司公告 - 恒瑞医药:①与Glenmark签署瑞康曲妥珠单抗海外授权协议 获18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0.9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28] ②HRS-3095片获临床试验批准用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29] ③阿得贝利单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用于NSCLC新辅助治疗 [29] -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获NMPA批准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30] - 甘李药业:与巴西机构签署技术转移与供应协议 合同总金额预计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 [31] - 百奥赛图:科创板IPO获上市委员会批准 [32] - 信立泰:泰卡西单抗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受理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血脂异常 [33] - 歌礼制药:ASC47联合司美格鲁肽在肥胖受试者中减重效果相对提升56.2% 呕吐发生率降至6.7%(单药组57.1%) [35] 行情回顾 - 本周(2025/09/19-25)医药生物板块下跌1.68% 子板块全部下跌:医疗器械-0.55% 化学制药-1.53% 医疗服务-1.86% 生物制品-2.25% 中药II-2.42% 医药商业-3.83% [47] - 板块市盈率(TTM)为31.13倍 相对沪深300估值溢价率146% [51] - 个股涨幅前五:向日葵(81.45%) 奥浦迈(19.69%) 华兰股份(16.34%) 麦克奥迪(15.53%) 信立泰(14.31%) [56] - 个股跌幅前五:博瑞医药(-29.96%) ST复华(-17.31%) 济民健康(-15.95%) 众生药业(-13.98%) 浩欧博(-11.92%) [56]
天风医药细分领域分析与展望:创新药、制药行业及个股2025半年度回顾与展望
天风证券· 2025-09-26 07:1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上次评级 [1] 核心观点 - 创新药海外权益BD模式进入兑现阶段,国内商业化兑现共振,创新药板块经营持续向好,亏损大幅收窄,有望迎来板块性盈利 [2][6] - BD交易落地和新药获批上市共同驱动行业发展,首付款超过1000万美元的License-out交易数量和金额再创新高,NMPA共批准43款创新药,同比增长59%,国产药占比超九成 [4][6] - 创新药板块毛利率较高,2025H1板块毛利率为84.43%,2025Q2毛利率为84.73%,同比稳中有升 [3][6] - 传统制药板块经营稳健,集采影响逐步消化,行业集中度增加,部分头部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和国际化布局实现增长 [26][32] 创新药板块财务表现 - 2025H1板块整体营业收入为306.49亿元,同比增长9.77%,归母净亏损为20.9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8.80亿元 [2][5][6] - 2025Q2营收为163.87亿元,同比增长33.24%,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6亿元和-11.77亿元,同比减亏76.09%和58.37% [2][5][6] - 销售费用率为33.35%,管理费用率为12.37%,研发费用率为45.40% [5] - 经营性现金流为2.10亿元,2025Q2为11.66亿元 [5] BD交易情况 - 首付款超过1000万美元的License-out交易首付款超240亿元,BD交易共计33项,超全球总交易数的30% [7] - 三生制药授权辉瑞中国海外关于SSGJ-707的所有权益,首付款12.50亿美元,最高可达60.5亿美元 [7] - 百济神州授权Royalty Pharma塔拉妥单抗及皮下注射剂型,首付款8.85亿美元,交易总额9.50亿美元 [8] - 荣昌生物授权参天制药株式会社RC28-E,首付款3506万美元,交易总额1.816亿美元 [8] 创新药企业运营 - 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艾力斯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6.19%、51.82%和76.29%,2025H1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6.03%、50.62%、50.57% [12] - 销售费用率呈现下降趋势,平均销售费用率从2020年的66.61%降至2025H1的35.87% [11][12] - 研发费用率显著下降,平均研发费用率从2020年的207.32%降至2025H1的21.92% [11][12] 百济神州具体分析 - 2025H1实现营收175.2亿元,同比增长46.0%,归母净利润4.5亿元,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16] - 核心产品泽布替尼2025Q2全球销售收入9.5亿美元,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20% [16] - 上调全年指引,预计收入50-53亿美元,GAAP毛利率提升至80%-90%的高位区间 [16] - 多项药物将进入III期临床或申报上市进程,包括替雷利珠单抗、索托克拉、BGB-16673等 [16] 信达生物具体分析 - 2025H1营业收入为59.5亿元,同比增长50.6%,归母净利润8.3亿元,同比扭亏 [20] - 玛仕度肽是核心产品,GLORY-1临床三期研究完成,超重/肥胖适应症于2025年6月获批 [20] - IBI363是PD-1/IL-2α-bias双特异性抗体,显示出显著疗效潜力 [20] - IBI343(CLDN18.2 ADC)已启动胰腺癌三线治疗的III期临床 [20] 科伦博泰具体分析 - 2025H1营业收入为9.5亿元,同比减少31.3%,归母净利润为-1.45亿元 [25] - SKB264(TROP2 ADC)是国内获批TNBC 2L和EGFR敏感突变nsq NSCLC 3L适应症 [25] - SKB264联合PD-L1治疗1L wt nsqNSCLC已获CDE的BTD,mPFS达到15.0个月 [25] 传统制药板块财务表现 - 2025H1板块整体营业收入为2548.95亿元,同比减少1.64%,归母净利润为320.99亿元,同比减少4.83% [26][31][32] - 2025Q2营业收入为1289.23亿元,同比减少1.13%,归母净利润为161.22亿元,同比减少2.94% [31][32] - 毛利率为51.05%,同比增加0.41 pct,2025Q2毛利率为51.65%,同比增加0.56 pct [27][31][32] - 销售费用率为19.68%,管理费用率为7.81%,研发费用率为7.57% [31] 大型制药公司运营 - 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和翰森制药2025H1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5.9%、10.7%、14.3% [36] - 平均销售费用率从2019的38%下降至2025H1的28% [35][36] - 平均研发费用率从2019的12%上升至2025H1的20% [35][36] 恒瑞医药具体分析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归母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 [45] - 创新药销售收入75.70亿元,同比增长14.5%,占收入总额的48% [45] - 与GSK就HRS-9821等项目达成BD交易,首付款为5亿美元,潜在交易总额为120亿美元 [45] 翰森制药具体分析 - 2025H1创新药产品收入为61.45亿元,同比增长22.1%,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提升至82.7% [48] - 核心产品阿美替尼是三代EGFR TKI,2025H1新增获批术后辅助治疗等适应症 [48] - 与GSK、默沙东等MNC达成多项重磅合作,包括HS-20094、HS-10535等 [48] 石药集团具体分析 - 2025H1营业收入为132.7亿元,同比下降18.49%,归母净利润为25.48亿元,同比下降15.64% [53] - 核心管线SYS6010(EGFR ADC)在国内已启动两项关键研究,获3项FDA的FTD [53] - 与阿斯利康就AI驱动平台达成合作,交易总额高达53.3亿美元,首付款1.1亿美元 [53] 信立泰具体分析 - 2025H1营业收入21.31亿元,同比增长4.32%,归母净利润3.65亿元,同比增长6.10% [57] - 信超妥/S086、复立安/SAL0108获批上市,适应症均为原发性高血压 [57] - 恩那度司他、SAL056的上市申请在审评中,S086的慢性心衰III期已完成患者入组 [57]
信达生物20250925
2025-09-26 02:28
信达生物 20250925 摘要 信达生物肿瘤免疫产品 IBI363 在 2025 年 SCO 大会上获得多个高级别 口头报告,其三线数据表现出色,如肺癌三线 12 个月 OS 率为 70.9%,MSS 结直肠癌三线 9.4 个月 OS 率为 82.2%,媲美一线标准 疗法,一线适应症前景值得期待。 信达生物在非肿瘤领域推出玛仕度肽、替妥尤单抗和托莱西单抗等产品, 形成强大的非肿瘤产品群,进入加速发展期。玛仕度肽作为处方药,通 过提供优秀用药体验和综合代谢管理,有望快速占据市场头部位置,预 计销售峰值超 80 亿元。 IBS-363 药物在治疗热肿瘤和冷肿瘤方面表现出色,有望超越第一代免 疫检查点抑制剂。其独特之处在于增加了白介素 2(IL-2),通过弱化 IL-2 与 βγ 受体的结合力,降低毒性,提高安全性,在临床前研究中显 示出高效杀伤肿瘤且控制毒性的效果。 信达生物的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DCR 超过 60%,DOR 较长, 反映出患者使用该药后不容易耐药,从而延长了获益时间。在肺鳞癌、 结直肠癌和黑色素瘤等多种癌症类型中,信达生物产品均表现优异。 Q&A 信达生物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
美股异动|诺和诺德股价连跌五日市场忧虑中国专利到期挑战
新浪财经· 2025-09-25 23:01
不仅如此,诺和诺德已于今年2月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递交了司美格鲁肽口服片剂的新药 申请,预计将于年底审批完成。如获批准,该药将成为全球首款获批用于减重的GLP-1口服片剂,并将 在美国生产。这一系列举措显示出诺和诺德在减重药市场的积极布局,然而竞争对手如礼来和罗氏也在 加速推出新产品,对市场份额构成威胁。 同时,中国市场成为诺和诺德未来发展的关键之一。中国的生物制药公司如信达生物正在大力推动 GLP-1药物的商业化,预计该市场的价值将达到数十亿美元。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减重药市场表现突 出,预计将占据中国减重药市场的20%的份额。诺和诺德在中国的销售额预计将在2026年增加30%,但 仍需面对仿制药的竞争压力。对此,分析师认为本土制药公司更具优势,因为它们更贴近中国消费者需 求,并熟悉当地的医药销售渠道。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美股情报站) 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近日遭遇了连续数日的股价下滑。9月25日,该公司股票跌幅达到4.60%,连续 五个交易日呈现下跌趋势,五日累计跌幅接近9.39%。投资者对诺和诺德的近期业绩表现持观望态度, 市场情绪显得尤为紧张。 诺和诺德的减重药司美格鲁肽核心分子在中国 ...
688202,子公司被指“违约”!558万合同被索赔1.59亿
第一财经· 2025-09-25 02:08
诉讼背景与核心争议 - 美迪西全资子公司美迪西普亚因延期交付安评研究报告被鸿绪生物起诉 索赔金额达1.59亿元 为合同金额557.6万元的28倍 [3] - 合同约定8个月内完成中英文版安评报告以支持中美药监局临床试验申请 但中文版延期16个月至2022年12月交付 英文版延期更久 [7][8] - 鸿绪生物指控报告未通过中美药监局审查 需委托第三方CRO补充试验才获中国临床试验批件 [9] 双方主张与诉讼进展 - 鸿绪生物主张美迪西普亚违约导致新药进度停滞 错失市场窗口期 核心药对标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 [11] - 美迪西否认鸿绪生物说法 称已全面履行合同义务 并指出对方尚有55.76万元合同尾款未支付 [10] - 诉讼于2024年7月立案 法院已冻结美迪西银行账户进行财产保全 [4] 财务与业务影响 - 美迪西普亚为美迪西营收主力 2024年营收4.34亿元占总营收41.81% 但净亏损7763.01万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3亿元占比39% 净利润625.31万元 [12] - 美迪西整体业绩自2023年起下滑 2023年亏损3321.06万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3.31亿元 同比降幅达896.21% [1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3.64%至5.4亿元 净亏损收窄至1289.84万元 [12] 行业背景与项目重要性 - 安评研究涉及GLP-1糖尿病/减肥药项目 需通过动物实验评估安全性后才能申请I期临床试验 [3] - 行业完成类似报告普遍需6-10个月 鸿绪生物称若报告按期交付其新药进度可居国内前三及全球前五 [8][11]
558万合同却被索赔1.59亿,美迪西子公司被指“违约”有何隐情?
第一财经· 2025-09-25 01:31
诉讼背景与核心争议 - 美迪西全资子公司美迪西普亚因延期交付安评研究报告被鸿绪生物起诉 索赔金额达1.59亿元 为合同金额557.6万元的28倍 [1][3] - 合同签署于2020年12月 约定8个月内完成中英文版安评报告以支持中美药监局临床试验申请 [3] - 实际交付严重滞后:中文版2022年12月底交付(延期约16个月) 英文版2024年交付(延期超2年) [4][5] 鸿绪生物指控内容 - 报告未通过药监局审查:中文版被NMPA认定不符合指导原则 需第三方CRO补充试验才获批;英文版遭FDA要求重新研究 [5] - 延期导致新药进展停滞 错失市场窗口期:对标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的GLP-1糖尿病/减肥药项目 原预计国内前三、全球前五进度 现落后于信达生物已上市产品 [7] - 索赔构成:违约金351.54万元(按日万分之五计算)+返还服务费501.84万元+损失赔偿1.5亿元 [3] 美迪西回应与争议焦点 - 否认鸿绪生物指控 称其声明"与客观事实严重不符" 合同履行细节及责任认定需待法院查明 [2][5] - 强调已全面履行合同义务 并指出鸿绪生物尚拖欠55.76万元合同尾款 [5] - 披露涉事项目CXHL2301060(HX-100101-1注射液)已于2023年12月获得NMPA临床试验批件 [5][6] 财务与经营影响 - 美迪西普亚为美迪西营收主力:2024年营收4.34亿元(占总营收41.81%)但净亏损7763.01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2.13亿元(占比39%)净利润625.31万元 [8] - 美迪西整体业绩承压:2023年净亏3321.06万元(同比降109.82%) 2024年净亏3.31亿元(同比降896.21%) 主因行业竞争加剧及订单延迟;2025年上半年营收5.4亿元(增3.64%)亏损收窄至1289.84万元 [8] 行业背景 - 安评研究报告为临床前关键环节 通常需6-10个月完成 用于支持Ⅰ期临床试验申请 [4][1] - CRO行业面临价格竞争与订单执行压力 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 [8]
司美格鲁肽中国专利即将到期,诺和诺德加速推进口服减重药上市
第一财经· 2025-09-24 12:10
2025.09. 24 本文字数:1531,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钱童心 2026年,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的明星减重药司美格鲁肽核心分子在中国的专利即将到期,届时, 该药物将面临大量来自中国仿制药的竞争。在这一背景下,诺和诺德正在积极推动口服版司美格鲁肽 减重药在全球的上市进程。 近日,诺和诺德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表一项最新三期临床数据,试验评估了在研 的每日一次口服司美格鲁肽片(25mg片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在服药64周时,口服司 美格鲁肽片25mg组患者实现了16.6%的平均体重降幅,患者中有1/3以上(34.4%)实现了20% 及以上的体重降幅,减重效果与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相当。 诺和诺德已于今年2月向美国FDA递交了每日一次司美格鲁肽25mg片剂的新药申请。该公司预计, FDA将于今年年底完成审批,届时该药物也有望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用于减重的GLP-1口服片 剂。诺和诺德还称,如获FDA批准,司美格鲁肽口服片剂将在美国境内制造。 口服司美格鲁肽上市将有助于诺和诺德占领口服减重药的市场先机。在全球市场上,该公司不仅面临 着主要竞争对手礼来的挑战,还有来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