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件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重估牛”系列之港股资金面:9月W4港股资金:南向流入互联网,外资加码消费者服务
长江证券· 2025-09-28 13:14
核心观点 - 南向资金在2025年9月22日至25日期间净流入144.93亿港元,主要流入可选消费零售、有色金属、半导体、硬件设备和软件服务等行业,而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190.15亿港元,但加码消费者服务、非银金融、电气设备、医药生物和房地产Ⅱ等行业 [2][6] - 2025年9月1日至25日期间,南向资金净流入1177.62亿港元,主要流入可选消费零售、有色金属、医药生物、非银金融和汽车与零配件等行业,而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387.96亿港元,但加码硬件设备、消费者服务、软件服务、半导体和传媒等行业 [7][8] - 港股市场在2025年9月22日至26日期间回调,恒生指数下跌1.57%,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58%,主要受美国经济数据转好和降息预期降温等外部因素影响 [5] 南向资金流动情况 - 2025年9月22日至25日,南向资金净流入144.93亿港元,其中可选消费零售净流入69.64亿港元、有色金属净流入19.92亿港元、半导体净流入11.98亿港元、硬件设备净流入10.92亿港元、软件服务净流入9.89亿港元,而医药生物净流出14.92亿港元、耐用消费品净流出2.55亿港元、消费者服务净流出2.25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净流出2.16亿港元、化工净流出1.37亿港元 [2][6] - 2025年9月1日至25日,南向资金净流入1177.62亿港元,其中可选消费零售净流入651.15亿港元、有色金属净流入88.18亿港元、医药生物净流入85.53亿港元、非银金融净流入83.88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净流入67.21亿港元,而耐用消费品净流出38.56亿港元、电信服务净流出34.91亿港元、半导体净流出21.69亿港元、硬件设备净流出19.86亿港元、日常消费零售净流出10.03亿港元 [7] 外资中介机构资金流动情况 - 2025年9月22日至25日,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190.15亿港元,但消费者服务净流入28.36亿港元、非银金融净流入14.19亿港元、电气设备净流入8.37亿港元、医药生物净流入6.83亿港元、房地产Ⅱ净流入2.31亿港元,而可选消费零售净流出89亿港元、医疗设备与服务净流出40.81亿港元、银行净流出36.12亿港元、半导体净流出13.56亿港元、交通运输净流出12.83亿港元 [7] - 2025年9月1日至25日,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387.96亿港元,但硬件设备净流入169.88亿港元、消费者服务净流入108.44亿港元、软件服务净流入89.24亿港元、半导体净流入29.69亿港元、传媒净流入29.29亿港元,而可选消费零售净流出491.49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净流出94.65亿港元、银行净流出93.95亿港元、非银金融净流出91.51亿港元、交通运输净流出47.16亿港元 [8]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22日至26日,恒生指数下跌1.57%,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58%,香港材料等行业领涨,主要受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速上修至3.8%和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低于预期等外部因素影响,导致降息预期降温 [5] - 同期,科创50指数上涨6.47%,万得微盘股指数和科创50指数从今年最低点至今的涨跌幅偏强,电子等行业领涨 [5][26][28]
小米,放量大跌
中国基金报· 2025-09-26 10:21
【 导读 】 小米集团跌逾8%,成交额超200亿港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格林 消息面上, 9月26日,小米法务部在社交平台发文公布维权工作进展 称, 2025年至今,小米法务已完成对16465条舆情线索的法律评 估,重点监测网络账号231个,并针对其中92个恶意侵权账号提起民事诉讼,依法追究相关侵权人的法律责任。目前,部分案件已进入法 院审理阶段,将适时公布案件进展。其亦关注到部分小米车主无端遭受网络攻击的情形 。 小米法务已协助部分车主进行维权,目前已发起 车主维权诉讼共计35件,后续将持续重点关注此类网络侵权行为。 地平线机器人大跌 9月26日 早间,地平线机器人 发布 公告 称, 公司拟以 每股9.99港元 (折价约5.75%)配售股份, 筹资净额约63.39亿港元。 配售股 份占公司现有已发行股本约4.6%及公司已发行股本在股东大会上的投票权约1.9%。 9月26日,港股三大指数齐跌。恒生指数收跌1.35%,报26128.20点 ; 恒生科技指数跌2.89%,恒生国企指数跌1.49%。全日大市成交 额为3237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105.4亿港元。 | 序号 | 代码 | 名称 | 现价 | 涨跌 | ...
小米,放量大跌
中国基金报· 2025-09-26 10:19
【导读】小米集团跌逾8%,成交额超200亿港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格林 9月26日,港股三大指数齐跌。恒生指数收跌1.35%,报26128.20点;恒生科技指数跌2.89%,恒生国企指数跌1.49%。全日大市成交额为3237亿港元,南向 资金净买入105.4亿港元。 | 序号 | 代码 | 名称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成交额 | 年初至今 | | --- | --- | --- | --- | --- | --- | --- | --- | | 1 | HSI | 恒生指数 | 26128.20c | -356.48 | -1.35% | 3237亿 | 30.25% | | 2 | HSTECH | 恒生科技 | 6195.11c | -184.08 | -2.89% | 1216亿 | 38.65% | | 3 | HSBIO | 恒生生物科技 | 16799.15c | -420.04 | -2.44% | 182亿 | 94.86% | | 4 | HSCEI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 9303.10c | -141.12 | -1.49% | 1257亿 | 27.62% | | 5 | ...
倒车接人,把握三个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9-26 05:22
今日A股与港股市场同步呈现调整态势,成长板块回调与二线题材轮动形成鲜明对比,市场风险偏好趋 于谨慎。 A股方面,受纳指高位连跌及长假临近影响,硬科技方向普遍调整,资金转向汽车、风电、地产等二线 题材博弈;港股则在大型科技股拖累下走弱,必需性消费与能源板块逆势提供支撑。两市交投维持活 跃,A股半日成交额达1.38万亿元,港股半日成交1654.92亿港元,显示资金在防御性板块与题材轮动中 寻求平衡,市场呈现"成长退潮、蓝筹抗跌"的分化特征。 汽车与军工板块展现主题性机会。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旺季销量预期乐观;军工股低位反弹,国防 军工指数受政策扶持与订单增长驱动上涨1.67%。 港股方面,内房股逆势普涨,政策托底效应逐步显现;汽车股活跃,电动化出海逻辑升温。 领跌板块与驱动逻辑 A股科技成长板块全面回调,AI硬件与传媒领跌。液冷概念、服务器、GPU板块指数跌超2%,纳指高 位连跌引发资金对硬科技板块的畏高情绪;传媒板块跌2.22%,AI应用端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导致题材 炒作退潮。 港股资讯科技业受多重利空冲击,生物医药概念全线下挫;硬件设备指数跌3.97%,苹果概念股、机器 人概念股跟随科技股调整。 展望后市, ...
0925港股日评:三大股指涨跌不一,港股通电子领涨-20250925
长江证券· 2025-09-25 13:44
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 恒生指数下跌0.13% 恒生科技指数逆势上涨0.89% 大市成交额达3148.9亿港元 南向资金净买入110.46亿港元[2][5][8] - 行业表现显著分化 有色金属板块受全球铜供应担忧推动走强 科技硬件设备因阿里巴巴云栖大会释放AI利好而领涨[2][5][8] - 未来港股创新高可能聚焦三个方向:AI科技与新消费空间广阔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提升定价能力 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及美国降息改善流动性[8]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回调0.13%报26484.68点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89%报6379.19点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微涨0.01%报9444.22点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下跌1.24%[5][8] - A股市场整体平稳 上证指数微跌0.01% 沪深300指数上涨0.60% 万得全A上涨0.17% 红利指数回调0.65%[5] - 港股成交活跃度较高 单日成交额达3148.9亿港元 南向资金净买入规模达110.46亿港元[2][8] 行业表现 - 中信港股通一级行业涨幅前三:电子(+2.33%)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2.28%) 有色金属(+1.94%)[5] - 跌幅居前行业:综合(-3.92%) 家电(-3.26%) 银行(-1.63%)[5] - 概念板块表现突出:钴金属指数大涨11.38% 小金属指数上涨8.00% 稀土永磁指数上涨5.34%[5] 驱动因素 - 美国矿业巨头印尼铜矿因泥石流事故停产 引发全球铜供应担忧 推动国际铜价上涨 带动香港有色金属板块走强[2][8] - 阿里巴巴云栖大会(9月24-26日)释放多项前沿科技进展 提振人工智能产业链预期 推动香港硬件设备板块上涨[2][8] - 科技板块内部呈现快速轮动态势 AI产业链情绪持续发酵[8] 未来展望 - AI科技与新消费领域参考日美经验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有望带动港股市场上涨[8]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 边际定价能力提升 若中债利率在ERP模型中权重上升叠加国内低利率环境 将吸引更多资金配置港股[8] - 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过程中 若美国进一步降息改善全球流动性 且AI产业业绩兑现 将支持港股上涨 供给端出清政策加速行业底部反弹[8]
924新政这一年:43家上市公司市值增长超千亿 双创成高增长摇篮
凤凰网· 2025-09-24 02:46
核心观点 - 924新政一周年推动A股市场43家公司流通市值增长超千亿元 合计增长规模达9.5万亿元 [1][6] - 硬科技与金融板块成为市值增长核心动力 半导体、硬件设备及银行行业表现突出 [1][2][7][8] - 创业板与科创板合计贡献15家高增长企业 占比超30% 体现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培育作用 [1][11][12] 行业表现 - 半导体与硬件设备行业合计14家企业上榜 寒武纪市值增长4761.76亿元且股价涨幅535.14% [1][7] - 银行板块5家企业市值增长超2000亿元 农业银行以6480.66亿元增量领先 [2][8] - 非银金融板块东方财富市值增长2434.23亿元 涨幅144.15% [10] - 传统行业龙头价值回归 贵州茅台市值增2278.17亿元 紫金矿业增2058.82亿元 [13] 个股表现 - 工业富联以10356.21亿元市值增量居首 涨幅286.21% [1][6] - 胜宏科技股价涨幅1061.66% 为43家企业中最高 [6][7] - 宁德时代市值增长7934.45亿元 稳居创业板市值第一 [1][11] 板块分布 - 创业板11家企业上榜 科创板4家 合计占比超30% [1][11] - 科创板半导体企业中芯国际市值增1706.09亿元 涨幅195.90% [5][12] - 主板企业涨幅相对温和 贵州茅台涨幅18.81%体现稳健特性 [12][13] 市值结构变化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25% 市值前50公司中科技企业数量从18家增至24家 [1] - 43家企业覆盖10余个Wind二级行业 包括医药生物、电气设备等领域 [6]
0923港股日评:风格切换,港股通银行领涨-20250924
长江证券· 2025-09-24 02:27
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出现显著的高低切换行情 资金从前期涨幅较高的科技硬件板块转向防御性板块 银行和公用事业等稳健板块获得资金青睐 [3][6][10] - 工信部部长在工博会开幕式上的致辞明确"十五五"时期将开辟人形机器人 脑机接口 元宇宙 量子信息等新赛道 对香港机械板块形成明显催化 [3][10] - 展望未来 港股创新高可能依赖三个方向:AI科技与新消费的持续空间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增强定价能力 以及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叠加美国降息改善流动性 [10] 市场表现数据 - 2025年9月23日港股市场大市成交额达到2945.6亿港元 南向资金净卖出40.69亿港元 [3][10] - 恒生指数回调0.70%报26159.12 恒生科技指数回调1.45%报6167.06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回调0.86%报9290.34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回调0.84% [6][10] - A股市场上证指数回调0.18% 沪深300回调0.06% 万得全A回调0.63% 红利指数上涨0.71% [6][14] 行业表现 - 中信港股通一级行业中银行板块上涨0.77% 综合金融上涨0.25% 建筑上涨0.02% 领涨市场 [6][18][19] - 钢铁板块下跌3.28% 轻工制造下跌1.84% 食品饮料下跌1.94% 领跌市场 [6][19] - 概念板块中反恐指数上涨3.96% 工业4.0指数上涨2.88% 安防监控指数上涨1.22% 表现强势 [6] 资金流向与风格切换 - 市场风险偏好变化导致部分资金转向防御属性突出的板块 Wind香港银行与Wind香港公用事业Ⅱ等具备稳健特征的板块获得资金青睐 [3][10] - 受部分资金获利了结影响 前期涨幅较高的Wind香港硬件设备板块承压回调 [3][10]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 边际定价能力不断上升 若中债利率在ERP模型中权重上升叠加国内低利率环境 将会有更多资金配置港股市场 [10] 政策催化与产业影响 - 工信部部长明确"十五五"时期要开辟人形机器人 脑机接口 元宇宙 量子信息等新赛道 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10] - 此举对Wind香港机械板块形成有效提振 午后强势拉升最终收涨 [3][10] -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点 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 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0] 未来展望 - 以日美经验为锚 AI科技与新消费未来仍有较大空间 有望带动港股市场上涨 [10] - 若美国进一步降息改善全球资金流动性 以及AI产业业绩兑现 源头活水会支持港股市场进一步上涨 [10] - 在信用扩张之前 "反内卷"政策开始加速供给端出清 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有望逐渐补齐牛市"短板" [10]
【长江策略戴清团队】9月W3港股资金:南向流入互联网,外资加码硬件设备——“重估牛”系列之港股资金面
新浪财经· 2025-09-23 17:28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5日至19日恒生指数上涨0.59%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5.09% [3] - 香港工业等行业领涨 主要受海外流动性增加和互联网企业与央企合作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影响 [3] - 恒指波幅指数在2025年9月处于3年来低位波动区间 [10] 南向资金流动 - 9月5日至18日净流入550.84亿港元 主要集中于可选消费零售(259.66亿港元) 非银金融(91.69亿港元) 医药生物(40.14亿港元) 汽车与零配件(37.55亿港元) 有色金属(21.99亿港元) [3] - 2025年1月20日至9月18日累计净流入9142.09亿港元 前五大行业为可选消费零售(1913.68亿港元) 银行(1435.97亿港元) 非银金融(1059.94亿港元) 医药生物(1056.75亿港元) 汽车与零配件(779.65亿港元) [4] - 期间主要流出电信服务 硬件设备 建材Ⅱ等行业 [4] 外资机构资金动向 - 9月5日至18日外资中介机构净流出294.95亿港元 重点流入硬件设备(83.73亿港元) 消费者服务(48.63亿港元) 食品饮料(33.16亿港元) 耐用消费品(19.75亿港元) 传媒(19亿港元) [4] - 2025年1月20日至9月18日外资累计净流出1003.69亿港元 但加仓汽车与零配件(4557.06亿港元) 软件服务(574.03亿港元) 硬件设备(343.25亿港元) 日常消费零售(179.34亿港元) 传媒(98.12亿港元) [5] - 外资主要减持银行(-1596.65亿港元) 可选消费零售(-1553.58亿港元) 电信服务(-1461.13亿港元) [5] 个股资金聚焦 - 南向资金持仓占比最高个股为中国电信(71.9%) 绿色动力环保(69.1%) 中国神华(68.0%) [31] - 南向资金流入金额前列为阿里巴巴-W(257.6亿港元) 比亚迪股份(30.4亿港元) 中国太保(24.7亿港元) [31] - 外资机构持仓占比集中於友邦保险(94.4%) 康师傅控股(93.5%) 统一企业中国(90.4%) [37] - 外资流入金额较高个股为珍酒李渡(61.4亿港元) 直胜中国(54.9亿港元) 小米集团-W(48.5亿港元) [37] 市场流动性环境 - 美联储9月降息25bp 符合市场预期 推动海外资金流动性改善 [3] - 2025年9月美元兑港元汇率回落 银行体系总结余保持稳定 [13] - 南向资金近30日净流入呈上升趋势 [11]
策略点评:降息落地,波动提升
德邦证券· 2025-09-18 11:30
市场行情分析 - 股票市场震荡加剧,尾盘有所回升,上证指数跌1.15%报3831.66点,深证成指跌1.06%,创业板指跌1.64%,科创50涨0.72%,万得全A跌1.09%,全市场成交额放大至3.17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大幅提升[2][6] - 科技板块承接显著带动尾盘回升,半导体和硬件设备板块带头回升,机器人概念筹码松动,医药和消费板块下行[6]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点阵图显示多数官员预计10月和12月各降息一次,年内合计还有50个基点的降息空间,10名与会者支持年内再降两次,9人支持只降一次[6] - 国债期货下跌,呈现"短强长弱"格局,30年期主力合约跌0.17%报115.62元,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5%,5年期和2年期合约分别跌0.05%和0.04%[8] - 央行开展487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0%,单日净投放1950亿元,Shibor短端利率上行幅度有限,资金面"紧平衡"状态边际缓解[8] - 商品市场整体弱势运行,农产品领涨,玉米淀粉涨0.9%,鸡蛋涨0.7%,黄玉米涨0.6%,贵金属承压,焦煤主力合约跌2.1%,多晶硅跌0.5%[8] - 地缘风险影响油价,乌克兰对俄罗斯石油基础设施攻击力度加大,俄罗斯西北部Primorsk港口出口能力受限,引发短期供应担忧[8] - 金/银/铜等有色品种在降息落地后回调,后续若降息持续落地或提供进一步上行动力[8] 交易热点追踪 - 贵金属核心逻辑为央行持续增持和美联储降息,后续关注地缘冲突和美联储进一步降息力度预期[9] - 人工智能核心逻辑为全球科技巨头企业资本开支加速,后续关注美国科技龙头资本开支和订单[9] - 国产芯片核心逻辑为技术突破国产替代空间大,后续关注光刻机技术突破和百度阿里等自研芯片进展[9] - 大消费核心逻辑为人民币升值和市场风格切换,后续关注经济复苏情况和进一步刺激政策[9] - 国债期货核心逻辑为股债跷跷板和资金分流,后续关注央行逆回购操作规模和30年期国债招标情绪[9] - 焦煤核心逻辑为政策层面持续推动反内卷落地,后续关注煤矿安全检查政策和反内卷政策落地情况[9] - 权益市场建议围绕强产业趋势板块(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及受益于美元走弱的有色金属布局,同时把握政策加码预期(大消费、地产等)轮动节奏[10] - 债市方面深度贴水的超长期国债期货性价比凸显,配置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未来市场有望迎"股债双牛"[10] - 商品方面贵金属和有色金属因全球流动性宽松涨价或将更流畅,工业品反内卷进入深水区,行情来自供给端博弈,板块受政策预期波动或将放大[10]
哔哩哔哩涨2.78%,港股市场半日成交1600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9-16 05:37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微涨0.07% 恒生科技指数上扬0.39%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微涨0.10% 半日成交额达1601.80亿港元 [1]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午盘收涨0.38% 成分股哔哩哔哩-W上涨2.78% 理想汽车-W上涨2.51% [1] 美联储降息影响 - 降息后9个月内A股和港股成长风格及A股小盘有相对表现 红利风格偏弱 [1] - 前20周中期维度港股硬件设备 半导体 环保板块涨幅居前 [1] - 流动性宽松推动国际资本流向高风险偏好资产 新兴市场如港股有望承接外溢流动性 [1] 外资偏好与板块估值 - 外资偏好中国科技互联网板块及大金融板块 [1] - 港股科技板块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 囊括中国AI核心资产 对外资吸引力持续提升 [1] 港股通科技ETF产品特性 - 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 选取30只市值大 研发投入高 营收增速好的科技龙头证券 [2] - 成份股数量为同类指数最少 前十大成分股占比77% 覆盖小米 腾讯 阿里 美团 比亚迪 中芯国际 百济神州等企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