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证券

搜索文档
工具行业深度报告:美国降息概率提升,工具产品有望开启新一轮景气周期
招商证券· 2025-08-29 04: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 [3] 报告核心观点 - 美国降息概率提升,工具行业有望开启新一轮景气周期,美国地产周期处于底部,降息落地有望推动地产周期上行,带来工具需求弹性 [1] - 工具行业呈现"SKU多、市场空间大、景气度与地产行业高度相关、格局较分散"的特征,欧美为主要消费市场 [1] - 复盘全球龙头创科实业,其成功原因是抓住美国地产行业两轮景气周期,实现β和α共振,第一轮β上行时转型OBM,第二轮β上行时引领锂电化趋势 [1] - 泉峰控股和巨星科技有望抓住新一轮周期上行机会,提升市占率,重点推荐 [1][6] 工具行业市场特征 - 工具行业分为手工具、电动工具、户外动力设备三大类,下游应用以地产建筑为主,其中现有住宅/修理/DIY需求占比约20%,新建住宅占24%,商业建筑占14%,工业&汽车维修占14% [6][10][16] - 全球市场空间约1000-1100亿美元,其中手工具约250亿美元,动力工具约450-500亿美元(电动工具约300亿美元),OPE约300-350亿美元 [6][18] - 产业链呈现"中国制造、欧美消费"特征,中国是全球最大电动工具生产基地,占全球约65%产能,欧美是主要消费市场,2020年美国电动工具市场规模117亿美元占全球40%,欧洲105亿美元占36% [6][23][28] 需求端与库存周期 - 美国地产行业对利率高度敏感,利率处于高位3年,房地产成交量处于历史底部,压制工具需求 [6][29] - 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涨至90.1%,10月累计降息50个基点概率为63.5%,降息落地有望促使地产周期向上 [6][29] - 2021年工具行业渠道商库存达到高点,此后进入去库阶段,2024年年中去库结束,渠道商开启弱补库周期,目前库存处于较低水平 [6][34] 创科实业复盘 - 2001年至今创科实业业绩增长50倍、市值增长250倍,主要原因是抓住美国地产两轮景气周期 [1][6][71] - 第一轮周期(2001-2006年)成功转型OBM,收入从2001年7.82亿美元增长至2006年28.06亿美元 [6][56][71] - 第二轮周期(2009-2021年)抓住锂电化机遇,引领无绳化趋势,收入从2009年31.08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132.03亿美元 [6][56][71] - 毛利率从2001年21.2%提升至2024年40.32%,净利率从2009年2.05%提升至2024年7.67%,ROE 2021年达25.48% [6][58][71] 重点上市公司分析 - 泉峰控股基本完成OBM转型,OBM收入占比提升至64.4%,拥有EGO、FLEX、SKIL、大有及小强五个品牌 [6][75] - 2024年收入17.74亿美元,美国收入占比72.9%,户外动力设备收入占比56.8%,毛利率34.71%,净利率6.35% [6][81][85] - 与约翰迪尔达成战略合作,EGO产品将通过约翰迪尔经销商在美加销售,有望提升市场份额 [6][89] - 巨星科技OBM收入占比接近50%,拥有21个品牌,涵盖手工具、电动工具、激光测量等品类 [6][95] - 2024年收入148亿元,美洲收入占比63.44%,欧洲24.6%,毛利率32%,净利率16% [6][100][104] - 两家公司均将部分产能转移至海外,降低关税风险,体现α能力 [6]
海天味业(603288):稳健增长,强者恒强
招商证券· 2025-08-29 03:07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3][4] 核心观点 - 行业需求平淡背景下公司展现韧性 25Q2收入同比增长7.00%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57% [1][3] - 通过渠道加密策略弥补餐饮端缺失实现份额提升 海外布局成为新增长驱动 [1][3] - 当前估值对应25年33倍PE 预计25-27年EPS分别为1.21元/1.32元/1.43元 [1][4]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收入152.30亿元(同比+7.59%)归母净利润39.14亿元(同比+13.35%) [3] - 单Q2现金回款77.82亿元(同比+17.65%)经营现金流净额19.62亿元(同比+16.72%) [3] - 中期现金分红15.2亿元 分红率达38.8% [3] - Q2毛利率40.21%(同比+3.88pcts)归母净利率24.75%(同比+1.01pct) [3] 业务分项 - 酱油品类25H1收入79.28亿元(同比+9.14%)Q2单季增速达10.35% [3] - 蚝油品类25H1收入25.02亿元(同比+7.74%)Q2单季增速9.77% [3] - 调味酱品类25H1收入16.26亿元(同比+12.01%)其他产品收入25.06亿元(同比+16.73%) [3] - 东部地区收入28.60亿元(同比+13.59%)南部地区收入30.23亿元(同比+13.76%)显现区域优势 [3] - Q2经销商数量达6681家 较Q1增加13家 [3] 成本与费用 - 销售费用率6.95%(同比+0.35pct)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销售人员福利及广告费增加 [3] - 管理费用率2.30%(同比+0.17pct) [3] - 生产效率提升及部分原材料价格下降共同推动毛利率改善 [3] 未来展望 - 下半年关注餐饮需求边际改善 C端产品聚焦健康化便捷化 B端拓展定制化需求 [3] - 海外业务采用本地化策略 通过产品组合与渠道布局寻求国际化发展 [3] - 预计25年营业总收入293.33亿元(同比+9.0%)归母净利润71.01亿元(同比+11.9%) [4][11]
航材股份(688563):25H1业绩短期承压,钛合金、高温合金资产逐步理顺
招商证券· 2025-08-29 03:07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2] 核心观点 - 航材股份2025年上半年业绩短期承压,营业收入13.61亿元(同比-9.8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80亿元(同比-9.92%),扣非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7.64%)[1] - 公司通过收购镇江钛合金公司(5.4亿元)和高温合金母合金知识产权(1.84亿元)推动资产整合,补充产能并理顺业务边界[5][6]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09/6.97/7.99亿元,对应估值43/37/33倍[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3.61亿元(同比-9.87%),归母净利润2.80亿元(同比-9.92%)[1] - 销售毛利率31.30%(同比+1.86个百分点),净利率20.59%(同比-0.02个百分点)[5]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3725.56万元,主要因现金回款增加和支付减少[5] - 2025年预算:营收29.9-32.2亿元(同比+2%-10%),净利润5.9-6.4亿元(同比+2%-10%)[5] 业务分项 - 航空成品件营收6.33亿元(同比-13.19%),毛利率28.23%(同比-9.74个百分点)[5] - 基础材料营收6.07亿元(同比+6.22%),毛利率34.39%(同比+10.75个百分点)[5] - 非航空成品件营收5687.80万元(同比-65.13%),毛利率12.08%(同比+0.19个百分点)[5] - 加工服务营收5386.68万元(同比+47.83%),毛利率41.38%(同比+28.82个百分点)[5] 资产整合 - 收购镇江钛合金公司100%股权(5.4亿元),2024年营收1.52亿元,利润总额884.11万元[5] - 受让6种高温合金母合金知识产权(1.84亿元),包含14项专利[5][6] - 购置3吨级真空感应熔炼炉及设备(1816万元),优化高温合金母合金产能[6] 费用结构 - 管理费用4220.82万元(同比+4.22%),主要因办公费和物业管理费增加[5] - 销售费用855.80万元(同比+24.46%),主要因市场开拓差旅费和薪酬增加[5] - 财务费用-2091.35万元(去年同期-1677.98万元),主要因存款利息收入增加[5] - 研发费用8860.29万元(同比-13.89%),主要因部分研发项目结题[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收30.71亿元(同比+5%),2026年35.13亿元(同比+14%),2027年40.00亿元(同比+14%)[8]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6.09亿元(同比+5%),2026年6.97亿元(同比+14%),2027年7.99亿元(同比+15%)[8] - 对应每股收益1.35/1.55/1.77元,PE 42.8/37.4/32.7倍[8]
宁波银行(002142):营收增速回升,等待宏观alpha
招商证券· 2025-08-29 02:07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4] 核心观点 - 宁波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PPOP、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91%、11.82%、8.23%,较25Q1分别提升2.28pct、1.82pct、2.47pct [1] - 业绩驱动主要来自规模扩张、成本收入比下降和有效税率下降,净息差、中收、其他非息和拨备计提形成负贡献 [1] - 对公贷款保持29.07%高增速,个人贷款增速放缓至2.32%,主要受消费信贷需求疲弱和风险管控加强影响 [2] - 净息差1.76%,较25Q1收窄4bp,但降幅收窄,负债成本仍有压降空间 [2] - 资产质量稳健,不良率0.76%环比持平,拨备覆盖率374.16%环比回升3.62pct [3] - 非息收入增速回正,净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4.0%,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0.5% [3] - 成本收入比30.36%,同比下降2.41pct,降本增效显著 [4] - 中期分红预案每10股派现3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13.41% [4] 业绩表现 - 2025H1总资产3.47万亿元,同比增长14.39%,贷款总额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8.72% [13] - 营业收入371.60亿元,同比增长7.91%,拨备前利润254.04亿元,同比增长11.82% [13] - 归母净利润148.38亿元,同比增长8.23% [13] - 单季度25Q2营收同比增长10.26%,PPOP同比增长13.7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83% [15][19] - 累计ROE(年化)13.80%,杠杆率15.34倍 [13] 非息收入 - 净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4.0%,增速较25Q1回升5.37pct,主要受益财富代销及资管业务增长 [3][31]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0.5%,增速回升7.66pct,部分OCI浮盈兑现对冲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负增长 [3] - 代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06%,托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57% [31] - 投资收益占比营收22.54%,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比-1.29% [32] 息差及资产负债 - 净息差1.76%,净利差1.79%,生息资产收益率3.58%,计息负债成本率1.79% [13][35] - 贷款收益率同比下降46bp,存款成本率同比下降23bp [2] - 个人定期存款成本率2.59%,远高于挂牌利率水平 [2][36] - 对公贷款占比59.66%,个人贷款占比31.99% [40] - 存款总额2.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93%,对公存款占比73.33% [39] 资产质量 - 不良率0.76%,关注率1.02%,逾期率0.89% [3][41] - 不良净生成率0.97%,环比回落6bp,同比回落18bp [3] - 拨备覆盖率374.16%,拨贷比2.84% [13][41] - 对公贷款不良率0.24%,个人贷款不良率1.86% [43] - 信用减值损失93.52亿元,贷款拨备余额474.77亿元 [42] 资本及股东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65%,一级资本充足率10.75%,资本充足率15.21% [13][44] - 前三大股东宁波开发投资集团(18.74%)、新加坡华侨银行(18.69%)、雅戈尔(10.00%)持股稳定 [52] - 风险加权资产增速12.78%,规模扩张与资本内生能力匹配 [13][47]
兴业银行(601166):业绩增速转正,资产质量稳定
招商证券· 2025-08-29 02:04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业绩增速由负转正 25H1营业收入、PPOP、归母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29%、-3.08%、0.21% 增速分别较25Q1上升1.29pct、1.27pct、2.43pct [1] - 资负结构优化推动息差保持相对韧性 总贷款、总资产分别同比增长4.13%和2.55% 总存款和总负债分别同比增长8.89%和2.42% 贷款占总资产比重和存款占总负债比重分别较年初提升1.02pct和2.8pct至55.62%和61.36% 25H1净息差1.75% 较年初下降7bp [2] - 资管财富表现突出 中收同比增长2.59% 其中零售财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7.43亿元同比增长13.45% 托管中间业务实现收入19.43亿元同比增长9.98% [2] - 其他非息收入降幅收窄 25H1同比下降7% 增速较一季度收窄14.5pct 二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负转正至增长13.6% [2] -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25Q2末不良率1.08%环比持平 关注率1.66%环比下降5bp 逾期率1.53%上半年下降6bp 拨备覆盖率228.54%环比下降4.88pct [3] - 大股东增持显示信心 福建省财政厅将其持有的86.44亿元可转债全额转股 25Q2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4%同比提升6bp 若剩余可转债全额转股将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0.5个百分点 [3] 业绩表现 - 25H1营业收入1104.58亿元同比下降2.29% 拨备前利润806.80亿元同比下降3.08% 归母净利润433.61亿元同比增长0.21% [14] - 单季度业绩改善明显 25Q2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94% 拨备前利润同比下降1.69%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8% [16] - 业绩驱动因素中规模、中收、拨备计提形成正贡献 息差收窄、其他非息、成本收入比、有效税率上升形成负贡献 [1][23][25] - 年化ROA为0.82% 年化ROE为10.12% [14] 非息收入 - 手续费收入结构优化 25H1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11.84% 净其他非息收入占比21.39% [32] - 投资净收益同比下降16.9%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增长13.6% 汇兑损益同比增长282.3% [32] - 零售AUM同比增长13.11% [31] 息差及资产负债 - 净息差呈收窄趋势 25H1披露值1.75% 测算值1.59% [35] - 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至3.37% 计息负债成本率下降至1.86% [35] - 贷款结构变化 公司贷款占比62.15% 个人贷款占比33.25% 票据贴现占比4.59% [41] - 存款结构优化 公司存款占比60.70% 个人存款占比28.72% [40]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余额634.93亿元 关注类贷款余额979.87亿元 [42] - 不良生成率1.16% 不良核销转出率101.82% [42] - 重点领域风险可控 对公房地产、信用卡新发生不良同比回落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无新发生不良 [3] 资本及股东 - 资本充足率保持稳定 25Q2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4% 一级资本充足率11.30% 资本充足率14.18% [46] - 前十大股东持股集中 福建省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6.59% 中国烟草总公司持股5.25% [53] - 杠杆率12.32倍 [14]
千味央厨(001215):Q2经营略承压,期待餐饮及新零售渠道改善
招商证券· 2025-08-28 14:32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对应2026年31倍市盈率 [1][3]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3.12%至4.15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2.05%至0.14亿元 主要受下游餐饮疲软和市场竞争加剧影响 [1][6] - 公司积极拓展新零售和电商渠道 直营渠道收入同比增长5.31% 烘焙甜品类和冷冻调理菜肴类产品分别增长11.02%和67.31% [6] - 盈利能力承压 第二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2.29个百分点至22.66% 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0.44个百分点至5.57%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7亿/0.92亿/1.09亿元 对应每股收益0.80/0.95/1.12元 [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8.86亿元 同比下降0.72% 归母净利润0.36亿元 同比下降39.67% [6] - 分产品看:主食类收入4.13亿元(-9.10%) 小食类1.97亿元(-6.57%) 烘焙甜品类2.05亿元(+11.02%) 冷冻调理菜肴类0.65亿元(+67.31%) [6] - 分渠道看:直营模式收入4.34亿元(+5.31%) 经销模式4.45亿元(-6.40%) [6]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19.23亿元(+3%) 2026年20.78亿元(+8%) 2027年22.47亿元(+8%) [2][14]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29.2元 总市值28亿元 流通市值28亿元 [3] - 每股净资产19.1元 净资产收益率3.2% 资产负债率19.0% [3] - 市盈率:2025年36.7倍 2026年30.8倍 2027年26.1倍 [7][15] - 市净率:2025年1.5倍 2026年1.4倍 2027年1.4倍 [15] 运营表现 - 第二季度营业利润率4.2% 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净利率3.45% 同比下降2.32个百分点 [8] - 管理费用率10.77%(+0.30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1.53%(+0.24个百分点) [6] - 存货周转率从2024年5.7次降至2025年预测5.4次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17.1次提升至17.9次 [15]
立高食品(300973):Q2奶油酱料增长亮眼,费用优化盈利改善
招商证券· 2025-08-28 13:04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5] 核心观点 - Q2收入同比增长18.4%至10.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8%至0.82亿元,盈利改善显著 [1][5] - 稀奶油产品渠道渗透与下沉推动营收增长约30%,酱料类产品因塔斯汀合作订单增长略超35% [1][5] - 费用管控成效凸显,Q2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9pct/1.7pct/0.8pct [5] - 公司推进多渠道多品类策略,成本端原材料价格稳定,净利率有望持续改善 [1][5] - 稀奶油36%新品上市及商超持续推新将支撑H2增长 [1][5]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20.7亿元(同比+16.2%),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26.2%) [5] - Q2毛利率30.7%(同比-1.9pct),主因棕榈油等油脂价格上涨 [5] - Q2归母净利率8.0%(同比+1.3pct) [5] - 调整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7亿/4.4亿/5.2亿元,对应EPS为2.18/2.57/3.05元 [1][5][6] 产品与渠道分析 - 冷冻烘焙食品同比增长约6%,烘焙原料同比增长30%+,占比分别为55%/45% [5] - 奶油类产品25H1营收同比增长近30%,酱料类同比增长略超35% [5] - 流通渠道收入占比近50%(同比持平),商超渠道占比约30%(同比+30%),创新渠道占比超20%(同比+40%) [5]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48.29元,总市值82亿元,流通市值56亿元 [2] - 26年预测PE为19倍 [1][5] - 近12个月绝对股价涨幅109%,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77% [4] 财务预测 - 预计25-27年营收44.7/51.2/58.7亿元,同比增长17%/15%/15% [6][12] - 预计25-27年毛利率30.5%/30.3%/30.3%,净利率8.3%/8.5%/8.8% [12] - ROE预计从25年13.7%提升至27年15.9% [12]
中国外运(601598):REITs项目增厚业绩,总分红率提升至77%
招商证券· 2025-08-28 12:02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2] 核心观点 - REITs项目增厚利润对冲其他收益下滑,资产盘活战略见效[6] - 成本管控加强,毛利率逆势提升[6] - 公司股息政策稳定,总分红比例大幅提升至76.7%[6] - 公司作为综合物流龙头,拥有覆盖全国和全球的物流网络,具备强大的资源壁垒和网络效应[6] - 短期看,公司通过REITs及出售路凯国际股权等方式盘活资产,释放现金流,优化资产结构[6] - 长期看,公司提供端到端一体化全价值链物流解决方案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海外业务持续扩张[7]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9.6/37.1/37.2亿元,对应2025年盈利PE为8.3x,相较于可比公司PE估值仍然处于较低位置[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2亿元,同比下降10.4%(调整后)[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持平[1]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22.3%[1] - 2025年Q2实现营业收入267.5亿元,同比下降16.7%(调整后)[1] - 2025年Q2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14%[1] - 2025年Q2扣非归母净利润8.3亿元,同比下降22.5%[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474.2亿元,同比下降11.3%[6] - 2025年上半年四费合计21亿元,同比下降4.1%[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6.1%,同比提升1pct[6] - 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为4.2%,同比提升0.5pct[6]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1048.06亿元,同比下降1%[8]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9.58亿元,同比增长27%[8]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37.09亿元,同比下降25%[8]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37.23亿元,同比持平[8] 业务运营 - 2025Q2公司整体业务量有所下降[6] - 海运代理业务量同比增长4.1%[6] - 空运通道业务量同比下降9.5%[6] - 铁路代理业务量同比下降26.6%[6] - 合同物流(含冷链)业务量同比下降3.6%[6] - 项目物流业务量同比下降9.4%[6] - 化工物流业务量同比增长6.1%[6] - 专业物流总体业务量同比下降3.6%[6] - 跨境电商物流业务量同比下降56%[6] - 代理及相关业务实现收入321.9亿元,同比下降18.9%[6] - 代理及相关业务分部利润为10.6亿元,同比下降3.5%[6] - 专业物流业务实现收入144亿元,同比下降4.3%[6] - 专业物流业务分部利润3亿元,同比下降21.8%[6] - 电商业务实现收入77.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6] - 电商业务分部利润0.73亿元,同比下降36%[6] - 2025H1其他收益与投资收益合计为18.7亿元,同比下降6%[6] - 敦豪实现净利润9.1亿元,同比减少5.8亿元[6] - 单Q2其他收益与投资收益合计为12.7亿元,同比增长23.1%[6] - 单Q2其他收益4.0亿元,同比下降24%,减少1.3亿元[6] - 单Q2投资收益8.6亿元,同比增加3.7亿元[6] - 中银中外运仓储物流REITs项目增厚税前利润约4.4亿元[6] 股东回报 - 公司拟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现金0.145元(含税)[6] - 预计派发总额10.4亿元(含税),占2025年上半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3.5%[6] - 2025年上半年现金分红(含中期股息及回购金额)合计约14.9亿元,分红比例达76.7%,较去年同期54%的水平显著提升[6]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5.63元[2] - 总股本7272百万股[2] - 总市值40.9十亿元[2] - 流通市值29.6十亿元[2] - 每股净资产5.5元[2] - ROE(TTM)9.8%[2] - 资产负债率47.0%[2]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68元[8] - 预计2025年PE 8.3x[8] - 预计2025年PB 1.0x[8] 股价表现 - 1个月绝对表现5%[4] - 6个月绝对表现11%[4] - 12个月绝对表现26%[4] - 1个月相对表现-1%[4] - 6个月相对表现1%[4] - 12个月相对表现-6%[4]
美团-W(03690):竞争影响Q2表现,高价值订单市占及效率仍显著领先
招商证券· 2025-08-28 10:33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目标估值141.90港元 当前股价116.3港元[1][3] 核心观点 - 竞争投入高于预期导致Q2收入增长及核心分部盈利低于预期 但长期看好国内核心业务壁垒与成长性及海外业务新增长空间[1] - 公司聚焦高价值用户及订单 竞争效率明显高于竞争对手 长期预计市占企稳盈利回暖[6] - 下调2025/26/27E经调整净利润至-101.8/293.2/511.9亿元 维持目标价141.9港元[6] 财务表现 - 25Q2收入918.4亿元/+11.7% 经营OP 2.3亿元/-98.0% 经调整净利14.9亿元/-89.0%[1][6] -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653.5亿元/+7.7% 经营OP 37.2亿元/-75.6%[6] - 新业务收入264.9亿元/+22.8% OP为-18.8亿元 OPM为-7.1%/-1.0pct[6] - 预计2025E主营收入3706亿元/+10% 2026E4289.5亿元/+16% 2027E4939亿元/+15%[2] 业务分部表现 - 外卖业务:Q2单量稳健增长但单均OP小幅亏损 Q3预计单量增长加速但单均亏损扩大[6] - 闪购业务:Q2单量增速30%+但OPM转负 Q3预计维持高增速但亏损扩大[6] - 到店业务:Q2 GTV增速20%+ 收入增速约15% OPM环比下降 Q3收入增速及OPM预计环比下降[6] - 新业务:优选亏损收缩至16亿元 Keeta在现有市场UE持续优化 Q3收入增速预计17%-18%但亏损环比扩大[6] 估值与预测 - 给予核心本地商业GMV 2.7万亿 0.3倍PGMV估值[6] - 2025E经调整每股收益-1.66元 2026E4.78元 2027E8.34元[2] - 当前PE(经调整)2025E为-69.2倍 2026E24.0倍 2027E13.8倍[2] - PB 2025E4.3倍 2026E3.7倍 2027E2.8倍[2]
英伟达(NVDA.O)FY26Q2跟踪报告:Q2业绩符合预期,乐观展望全球和中国AI基建规模
招商证券· 2025-08-28 10:01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4] 核心观点 - 英伟达FY26Q2业绩符合预期,营收467亿美元,同比+56%/环比+6%,数据中心业务保持高增长,网络产品同比+98%/环比+46%[1][2] - Blackwell架构产品环比增长17%,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占数据中心营收约50%,中国大陆占比降至低个位数[2] - 指引FY26Q3营收中值540亿美元(±2%),同比+53.9%/环比+15.5%,毛利率指引73.5%(±0.5pct)[3] - 预计全球AI基础设施支出到本十年末达3-4万亿美元,中国大陆市场规模约500亿美元,CAGR约50%[8] - 若地缘政治问题解决,FY26Q3 H20产品发货收入预计20-50亿美元[3] 财务表现 - FY26Q2营收467亿美元,同比+56%/环比+6%,non-GAAP毛利率72.7%,剔除H20费用影响后为72.3%[1] - 数据中心营收411亿美元,同比+56%/环比+5%,其中计算产品营收338亿美元,同比+50%/环比-1%,网络产品营收73亿美元,同比+98%/环比+46%[2] - 游戏和AIPC营收43亿美元,同比+49%/环比+14%,专业可视化营收6.01亿美元,同比+32%/环比+18%,汽车和机器人营收5.86亿美元,同比+69%/环比+3%[2] - 运营费用同比增长6%,主要因计算和基础设施成本、薪酬福利支出增加[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Blackwell架构产品环比增长17%,GB300开始批量出货,产能恢复至满产运行,预计25H2广泛市场供应[8][19] - GB300平台NVFP4 4位精度与NVLink72技术使每token能效较Hopper提升50倍[8][23] - Rubin平台芯片进入晶圆制造阶段,包括Vera CPU、Rubin GPU等六类芯片,计划明年批量生产[8][20] - RTX PRO服务器全面量产,产品线有望成长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核心业务[8][25] - Spectrum-X以太网年化收入突破100亿美元,InfiniBand收入环比增长近一倍[27][28] 市场与需求驱动 - 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占数据中心营收约50%,主权AI相关收入预计今年突破200亿美元,较去年增长逾一倍[2][27] - 代理式AI和推理模型推动计算需求增长数量级,头部云服务提供商Capex今年约6000亿美元[22][36] - 中国大陆是全球第二大计算市场,未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已可获得H20销售许可,多家企业获得许可证[8][45] - AI原生初创企业去年获1000亿美元融资,今年未结束已录得1800亿美元,顶级企业营收从去年20亿美元增至今年200亿美元[52] 增长展望与指引 - FY26Q3营收指引中值540亿美元(±2%),同比+53.9%/环比+15.5%,未计入向中国客户发货的H20产品[3][33] - 预期本财年毛利率仍处于75%水平,运营费用率同比增长至40%(此前指引35%)[3][33] - 长期全球AI基础设施支出预计3-4万亿美元,英伟达产品在AI工厂成本中占比约35%[8][41] - 游戏业务受Blackwell架构产品爬坡及供应改善驱动,GeForce Now游戏库扩容至超4500款作品[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