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城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美迪凯(688079):光学半导体领军企业,产品矩阵进入收获期
长城证券· 2025-08-25 13:2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8] 核心观点 - 光学半导体领军企业通过半导体工艺多点突破和产品矩阵完善进入收获期 未来业绩拐点可期 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复 [1][2][8] - 公司通过收购海硕力和INNOWAVEVIETNAM直接进入三星供应链 有助于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影响力 [8][10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1亿元 1.50亿元 2.66亿元 对应2026-2027年PE分别为37倍和21倍 [1][8][112]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321百万元 同比下滑22.5% 2024年营业收入486百万元 同比增长51.4%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41 1000 1400百万元 同比增长32.0% 56.0% 40.0% [1] - 2023年归母净利润-84百万元 2024年归母净利润-102百万元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81百万元 2026年扭亏为盈至150百万元 2027年增长至266百万元 [1][8]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49百万元 同比增长29.02% 归母净利润亏损16百万元 同比亏损收窄 [26] 业务进展 - 半导体声光学产品全面突破:第一代超声波指纹芯片整套声学层及磨划工艺已通过客户端认证并实现批量生产 第二代正在开发中 [2][109] - 图像传感器(CIS)光路层解决方案已实现量产 环境光芯片光路层产品第一代和第二代均已进入小批量生产 [2][109] - 多通道色谱芯片光路层产品正采用不同工艺持续送样 MicroLED项目全流程工艺开发成功 即将小批量投产 [2][86][109] - 半导体微纳电路及封测业务SAW滤波器晶圆已实现批量生产并完成全流程交付 BAW滤波器谐振器性能通过客户验证 已启动全流程工程样品制备 [2][83][109] - 半导体功率器件封测业务加大对TOLL PDFN(CLIP)等超高功率封装系列的投入并实现批量生产 覆盖IGBT SiC GaN SGT等芯片封装 [97][109] 技术优势 - 自主研发光学半导体相关工艺技术包括半导体光路层加工技术和半导体图形化成膜技术 可直接在各种尺寸的晶圆上叠加光学成像传输所需的整套光路层 [2][38] - 开发TGV玻璃通孔工艺 可实现在515x510mm玻璃衬底上进行通孔加工 孔径深宽比40:1 最小孔径5微米 位置度≤3微米 [7][96] - 拥有晶圆级3D微透镜阵列母版制作能力 微透镜直径<500μm 矢高>100μm 以及低矢高的微透镜灰度光刻母板制造能力 [84] 行业布局 - 公司与凸版中芯彩晶电子合作开发中国大陆OCF市场 开展CIS整套光路层加工业务 [56] - 射频滤波器市场规模2024年约190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到212亿美元 2037年有望增长至1329亿美元 [74][75] - MicroLED显示技术逐步渗透至AR眼镜与车载HUD市场 预计2030年AR设备出货量达2550万台 2023-2030年CAGR为67% [88] 股权激励 - 2024年9月发布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授予权益总计2140.44万股/万份 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5.33% [1][21] - 业绩考核目标以2023年营业收入为基数 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40% 2025年不低于100% 2026年不低于200% [1][22][24]
江波龙(301308):25Q2扣非净利润环比+215.9%,看好存储价格回暖+企业级存储订单持续放量
长城证券· 2025-08-25 13:00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预期未来6个月内股价相对行业指数涨幅介于5%~15%之间 [4][22] 核心观点 - 25Q2扣非净利润环比+215.9% 主要因终端需求回暖及存储原厂减产控货策略带动存储价格回升 [1][2][9] - 美光关停移动NAND研发 供给出清推动消费级NAND价格修复 为国内消费类存储市场带来新机遇 [3] - 企业级存储25H1营收同比+138.7% 产品已导入头部互联网企业供应链 未来订单有望持续放量 [3] - 自研UFS主控芯片累计部署超8000万颗 UFS4.1主控量产助力高端智能终端市场突破 [3] - 全球AIGC浪潮及"数字中国"政策为存储市场提供新动能 公司作为国内独立存储器龙头成长空间广阔 [4] 财务表现 - 25Q2单季营收59.39亿元 环比+39.5% 毛利率14.82%环比+4.47pct 扣非净利率3.94%环比+8.69pct [2][9][10] - 25H1营收101.96亿元同比+12.8% 但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97.5% 因上半年行业仍处复苏初期 [2][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6/16.17/20.12亿元 对应PE为41/25/20倍 [1][4][13] - 2024年营收174.64亿元同比+72.5% 归母净利润4.9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亏损8.28亿元) [1][12] 业务分析 - 嵌入式存储为第一大业务 2024年营收84.25亿元占比48% 毛利率17.45% QLC eMMC产品已应用于ZTE、荣耀等终端 [2] - SSD为第二大业务 2024年营收41.47亿元占比24% 毛利率15.93% 受益企业级存储需求放量 [2]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2024年研发费用9.10亿元同比+53.4% 2025H1研发支出4.46亿元 [12] 行业与市场 - 存储行业供需格局显著改善 下游库存回归健康水平 存储价格见底回升 [9] - 公司总市值405.44亿元 流通市值265.43亿元 近3月日均成交额6.37亿元 [5] - 公司积极推进存储产业链国内国际双轮布局 受益半导体国产化趋势 [4]
蓝特光学(688127):25年H1业绩同比高增,微棱镜与车载光学驱动成长
长城证券· 2025-08-25 12: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比高增长 营收5.77亿元同比+52.54% 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110.27% [1] -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毛利率35.98%同比+4.38pcts 净利率18.17%同比+5.09pcts [2] - 三大核心业务规模齐升 光学棱镜、玻璃晶圆和玻璃非球面透镜收入均有提升 [2][3] - 受益于下游多领域需求扩张 包括消费电子、汽车智能驾驶和光通讯等领域 [3][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2/4.34/5.67亿元 对应EPS 0.77/1.08/1.41元 [9]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5.77亿元同比+52.54% 其中Q2单季营收3.21亿元同比+52.23%环比+25.63%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110.27% 扣非净利润0.98亿元同比+108.60% [1] - 费用控制优化 销售费用率0.84%同比-0.59pcts 管理费用率4.54%同比-1.63pcts 研发费用率9.75%同比-2.41pcts [2] - 预计2025年营收14.49亿元同比+40.1% 2026年20.45亿元同比+41.1% 2027年28.31亿元同比+38.4% [1] - ROE持续改善 从2024年12.1%提升至2027年19.3% [1] 业务驱动因素 - 光学棱镜业务受益于智能手机潜望式摄像头微棱镜需求扩张 [3] - 玻璃非球面透镜业务受益于车载电子、光通讯、智能手机等多品类应用市场扩张 [3] - 玻璃晶圆业务受益于与各大客户的战略合作及下游需求扩张 [3] - 安卓端直角棱镜出货起量及2G3P主摄升级方案推动增长 [9] - 碳化硅晶圆方案布局领先 为AR产品放量奠定基础 [9] 行业前景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024年12.4亿台同比+6.4% [7] - 全球运动相机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513.5亿元 2023-2027年CAGR为14.2% [7] - 中国乘用车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2024年达59.7% [7] - 全球AR/VR总投资规模2024年152.2亿美元 预计2029年增至397.0亿美元 CAGR达21.1% [7] - 中国AR/VR市场2024-2029年预计以41.1%的CAGR高速增长 [7]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32.29元 总市值130.19亿元 [4] - 对应PE倍数 2025年41.7倍 2026年30.0倍 2027年23.0倍 [1][9] - PB倍数 2025年6.3倍 2026年5.4倍 2027年4.4倍 [1] - EV/EBITDA 2025年28.2倍 2026年20.3倍 2027年14.5倍 [11]
福耀玻璃(600660):2Q25业绩超预期,全球龙头韧性凸显
长城证券· 2025-08-25 12:11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7] 核心观点 - 2Q25业绩超预期 营收115.37亿元 同比+21.4% 环比+16.4% 归母净利润27.75亿元 同比+31.5% 环比+36.7% [6] - 产品升级与市占率提升驱动增长 智能全景天幕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同比提升4.81个百分点 [2][6] - 产能扩张计划明确 2025年资本支出计划85亿元 福建福清项目投资32.5亿元 安徽合肥项目投资57.5亿元 [2]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Q25毛利率38.5% 同比+0.8个百分点 环比+3.1个百分点 扣非净利率23.6% 同比+1.9个百分点 环比+3.5个百分点 [6] 财务表现 - 营收增长强劲 2024A营收392.52亿元 2025E预计462.12亿元 2026E预计525.74亿元 2027E预计605.69亿元 [1][7] - 盈利持续高增长 2024A归母净利润74.98亿元 2025E预计95.30亿元 2026E预计107.51亿元 2027E预计125.32亿元 [1][7] - 盈利能力优化 ROE从2024A的21.0%提升至2025E的23.5% 毛利率从2024A的36.2%提升至2025E的37.2% [1][8] - 估值具有吸引力 以2025年8月22日收盘价63.17元计算 2025E市盈率17.3倍 2026E市盈率15.3倍 2027E市盈率13.2倍 [1][3][7] 业务亮点 - 汽车玻璃业务领先 1H25汽车玻璃营收195.38亿元 同比+16.16% [6] - 产品结构持续升级 高附加值产品包括智能全景天幕玻璃、可调光玻璃、抬头显示玻璃、超隔绝玻璃 [2] - 产业链协同增强 汽车饰件业务与汽车玻璃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2] - 汇兑收益贡献显著 1H25汇兑收益6.02亿元 同比大幅改善(1H24汇兑损失0.14亿元) [6]
巴比食品(605338):25Q2单店收入转正,团餐亮眼,并购整合加速
长城证券· 2025-08-25 12:1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6] 核心观点 - 2025Q2单店收入实现正增长 加盟门店单店收入为6.12万元(yoy+2.70%)[2] - 团餐业务表现亮眼 Q2团餐渠道实现营收1.05亿元(yoy+26.13%)[2] -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Q2归母净利率提升2.77pct至20.31%[3] - 并购整合加速 完成对"馒乡人"约250家加盟门店的供应链切换[4]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持续增长 分别达18.94/21.22/23.49亿元(yoy+13%/12%/11%)[5]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8.35亿元(yoy+9.31%) 归母净利润1.32亿元(yoy+18.08%)[1] - 2025Q2营收4.65亿元(yoy+13.50%) 归母净利润0.94亿元(yoy+31.42%)[1][2] - 毛利率改善 Q2毛利率28.23%(yoy+1.85pct)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行[3] - 费用控制有效 Q2销售费用率3.88%(yoy-0.53pct) 财务费用率-1.19%(yoy+0.75pct)[3]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2.71亿元(yoy-2.0%) 2026年3.01亿元(yoy+11.2%)[1][5] 业务进展 - 门店净增70家 Q2总门店数达5685家 其中巴比品牌净增70家[2] - 团餐渠道高速增长 H1定制馅料销售额同增约90% 对盒马销售额激增超187%[4] - 外卖赋能成效显著 对美团小象超市销售额同增近90%[4] - 门店扩张按计划推进 H1新开456家门店 符合全年1000家新开目标进度[4] - 供应链优势强化 完成馒乡人250家门店供应链整合 加速华东市场渗透[4] 增长动力 - 单店收入持续改善 通过门店升级、产品优化和外卖运营等措施提升[2][4] - 数字化建设推进 精益管理和供应链效率提升助力盈利能力[3][4] - 产能爬坡进行中 新产能释放将推动利润弹性增长[4] - 多元渠道协同发展 团餐与零售爆品开发贡献新增量[4] - 品牌效应强化 供应链深耕支撑业务拓展[4]
崇达技术(002815):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全球产能布局助力未来发展
长城证券· 2025-08-25 12:0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9] 核心观点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高端PCB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60%以上 [3] - 全球产能布局稳步推进 珠海崇达二期项目定位于高端PCB板生产 泰国生产基地加速建设 [2] - 优质客户储备丰富 覆盖通信 服务器 汽车电子 消费电子等领域头部企业 [3] - 盈利水平持续修复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8/6.72/7.66亿元 [4][9]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9/25/22倍 [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33亿元 同比增长20.73% [1][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22亿元 同比下降6.19% [1][2]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72.22亿元 同比增长15.1% [1]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78亿元 同比增长124.3% [1]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7.7%/8.4%/9.0% [1] 产能布局 - 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20亿元用于珠海崇达二期项目建设 [2] - 珠海崇达二期项目主要生产高多层板 HDI板 软硬结合板等高端PCB产品 [2] - 珠海崇达二期(含二厂和三厂)陆续投产 普诺威mSAP封装基板事业部产能爬坡 [2] - 加速泰国生产基地建设以满足国际客户需求 [2] 客户结构 - 通信领域服务中兴 烽火 康普 锐捷网络 安费诺 Intel 艾默生等5G基站核心供应商 [3] - 服务器领域与中兴 新华三 云尖 浪潮等建立战略合作 [3] - 汽车电子领域切入松下 普瑞均胜 泰科电子 零跑汽车 比亚迪 LG麦格纳等Tier1供应链 [3] - 消费电子领域通过华勤 龙旗 天珑等ODM龙头间接配套联想 vivo 三星 小米 荣耀 亚马逊等品牌 [3]
卓胜微(300782):Q2营收环比+25%,6、12英寸产线产能利用率提升,毛利率有望企稳回升
长城证券· 2025-08-25 11:49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预期未来6个月内股价相对行业指数涨幅介于5%~15%之间 [4][22] 核心观点 - Q2营收环比增长25.43%至9.48亿元 显示复苏迹象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01亿元 主要受芯卓产线折旧影响 [1][2][9] - 射频模组营收占比提升至44.35%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DiFEM/L-DiFEM/GPS/WiFi模组等集成自产滤波器产品放量 [2][3] - 6/12英寸产线产能利用率提升 L-PAMiD从部分客户小批量顺利进入量产交付阶段 毛利率有望企稳回升 [3][4] - 公司完成Fab-Lite经营模式转换 开启千亿级高端射频前端市场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7.66/11.03亿元 [4]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17.04亿元 同比下滑25.42% 归母净利润亏损1.47亿元 主要系射频产业链整体市场需求淡季 [2][11] - 25Q2毛利率26.95% 环比下降4.06个百分点 受市场竞争激烈及芯卓折旧金额增加影响 [2][9] - 预计25-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32/54.39/62.67亿元 增长率1.0%/20.0%/15.2% [1][13] - 预计25-27年EPS分别为0.80/1.43/2.06元 对应PE为100.6/55.9/38.8倍 [1][4][13] 业务进展 - 6英寸产线实现双工器/四工器/六工器、单芯片多频段滤波器规模量产 DiFEM/L-DiFEM/GPS/WiFi模组持续放量 [3] - 12英寸产线月产能达5000片/月 第一代技术平台射频开关/LNA稳定产出 第二代技术平台逐步实现量产 [4] - 基于自有产线能力设计的射频传导开关/Tunner/LNA陆续通过客户导入验证 [4] - 先进封装产线部分产品已实现规模出货 [4] 运营数据 - 25H1射频模组营收7.56亿元 同比下滑21.79% 毛利率28.74% 同比下降11.97个百分点 [3] - 25H1射频分立器件营收8.99亿元 同比下滑29.01% 毛利率28.25% 同比下降15.00个百分点 [3] - 截至25Q2末存货金额27.57亿元 较25Q1末增长9.53% 主要为保障12英寸产线产能爬坡增加原材料储备 [3] - 存货周转天数约343天 较25Q1末下降92天 运营效率有所改善 [3]
芯联集成(688469):25H1营收同比快速增长,6英寸SiCMOSFET新增多项目定点
长城证券· 2025-08-25 11:47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4.95亿元 同比增长21.38%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1.70亿元 同比减亏63.82% [1] - 2025年Q2归母净利润0.12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0亿元、1.17亿元、3.36亿元 [9]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00亿元、107.78亿元、130.06亿元 [1] 业务进展 - 模组封装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100% 其中车规功率模块收入增长超200% [2] - 车载领域收入同比增长23% 工控领域收入同比增长35% [2] - AI领域贡献营收1.96亿元 营收占比达6% [2] - 6英寸SiC MOSFET新增项目定点超10个 新增5家量产汽车客户 [8] - 国内首条8英寸SiC产线实现批量量产 关键性能指标业界领先 [8] - 汽车业务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已导入客户10余家 [8][9] - 电源管理芯片实现大规模量产 55nm BCD集成DrMOS芯片通过客户验证 [3] 行业背景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达7009亿美元 增长11.2% [3] - 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领域需求保持高增长 [3] - 功率半导体是新能源汽车中成本仅次于电池的核心零部件 [8] 盈利能力改善 - 规模效应提升摊薄固定成本 [2] - 成本优化及效率提升措施全面施行 [2] - 固定资产折旧等固定成本逐渐消除 [9] - 预计2026年实现毛利率22.5% 2027年提升至24.8% [11]
投资策略研究:流动性视角下的“慢牛”行情讨论
长城证券· 2025-08-25 11:14
核心观点 - 居民存款向股市转移处于初期阶段,成为驱动"慢牛"行情的关键流动性因素,市场仍存在进一步上行空间 [2][10][15] - 存款利率和房地产收益率下行引发"资产荒",迫使居民资金寻求更高收益投资渠道,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风险偏好 [2][11] - 各类资金活跃度显著提升,包括融资融券突破2万亿元、私募和公募发行量增长、保险及外资持续入市,形成正向反馈机制 [3][4][6][18][39] 流动性视角下的"慢牛"行情驱动因素 - 2025年前7个月非银存款累计多增4.69万亿元,创近十年新高(仅次于2015年),其中4个月单月新增超1万亿元、2个月超2万亿元,形成趋势性增长 [10][11] - 2025年7月单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非银存款新增2.14万亿元,资金从银行体系转向资本市场 [10] - 居民累计新增存款与非银存款累计新增差值自2024年12月高点下降约57%,较2016-2018年周期降幅(超100%)仍有空间,表明存款搬家处于早期阶段 [15][17] - 小盘股表现优于大盘股,成长板块优于周期板块,符合牛市初期特征 [2][15] 股市资金面活跃度提升详情 融资融券 - 两融余额突破20,000亿元后持续上升,占流通市值比重为2.34%,低于2024年1月及2025年1月/4月高点 [18][21] - 电子、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电力设备、银行等行业两融余额规模领先(均超300亿元) [3][19] - 非银金融、房地产、有色金属等行业两融交易额占成交额比重居前 [19] 散户资金 - 2025年7月上证所新增开户数196万户,低于2024年10月"924行情"及2025年3月高点 [24][27] - 宁波市证券保证金余额同比增速自2024年9月转正,2025年6月达19.4%,但远低于2015年/2019年/2020年高点,显示资金入市相对克制 [3][24][25] 私募基金 - 2024年9月以来私募发行数量持续上升,私募重仓指数跑赢同期上证指数,形成增量资金与行情正向反馈 [3][28][31] 公募基金 - 2025年股票型基金及ETF单月发行量均高于2024年,万得股票型基金总指数去年10月及今年7-8月表现突出 [4][33][35] - ETF基金自2025年5月以来处于净赎回状态,可能与市场快速轮动相关 [4][38] 保险及外资 - 保险资金自2024年"新国九条"后加速入市,2025年趋势加强,《中长期资金实施方案》要求每年新增保费30%投资A股,规模有望扩大 [4][39][47] - 北向资金成交金额自2025年6月放大,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同步增加,弱美元环境利好非美元风险资产 [6][39][44]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A股成交金额自2025年8月14日持续超2万亿元,反映资金活跃度提升 [18][22] - 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进一步下行,强化存款搬家持续性 [2][15]
非银周观:美联储降息或已在路上,流动性驱动市场走强格局将持续
长城证券· 2025-08-25 10:58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3] 核心观点 - 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流动性驱动市场走强格局有望延续,重点关注券商及金融IT板块[1][8] - 经济数据走弱背景下流动性驱动市场趋势或延续,需聚焦内部问题、居民存款搬家效应及美国经济衰退引发的降息效应[1][8] - 两融波动创新高,券商为代表的非银金融或呈现震荡突破走势[8] - 保险板块受公募新规及红利风格影响高位波动,但配置价值被谨慎乐观看好[2][9] 主要观点 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18日至8月22日,沪深300指数达4378点(周涨幅4.18%),保险指数(申万)达1364.59点(周涨幅1.36%),券商指数达7664.69点(周涨幅3.12%),多元金融指数达1417.97点(周涨幅4.18%)[6]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1.78%附近[2][9] 政策与事件影响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未来数月可能降息[7] - 中国证监会修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自2025年8月22日起实施,侧重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7] - 证监会制定《期货公司互联网营销管理暂行规定》,自2025年10月9日起实施,加强期货公司互联网营销活动监管[7] - 人民币汇率波动回升至7.18附近[7] 保险板块 - 股票是2025年下半年保险机构首选投资资产,其次是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9] - 多数保险机构预期下半年资产配置比例与年初基本一致,部分可能适度增加股票和债券投资[9] - 重点推荐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稳健)、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价值高速增长,投资表现突出),建议关注中国财险、中国人寿[11] 券商板块 - 并购线重点关注信达证券、首创证券、浙商证券、国联民生、中国银河等[1][8] - 具有估值扩张空间的公司推荐东方证券、华泰证券、中金公司(综合能力强、风险资本指标优化、受益ETF发展)[1][8] - 创新转型及受益行情的中小型证券公司重点关注东方财富(2025H1营业总收入同比+39%至6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37%至56亿元),相关公司包括浙商证券、国金证券[8][12] - 低估值央国企头部券商建议关注中国银河、中金公司、信达证券、首创证券、国联民生、太平洋等[12] 金融IT及互金平台 - 从赔率弹性角度建议逢低布局金融IT板块,重点关注财富趋势、同花顺、九方智投(2025年中报预告净利润中枢8.5亿元,子公司方德证券在港展业,布局AI创新)[1][8] - 互金平台建议关注东方财富、指南针、大智慧、湘财股份[8][12] - 平台型公司推荐同花顺(2025H1业绩明显改善,AI赋能前景)、九方智投、大智慧,建议关注财富趋势、指南针[12] 港股金融 - 受益港股高景气的公司包括国泰海通、国联民生、中金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