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城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交易型指数基金资金流向周报-20250828
长城证券· 2025-08-28 03:37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名称为《交易型指数基金资金流向周报》 [1] - 数据日期为2025/8/18 - 2025/8/22 [1] - 报告由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发布 [1] - 分析师为金铃,执业证书编号为S1070521040001 [1] - 报告日期为2025年8月28日 [1] 国内被动股票基金情况 综合类 - 上证50基金规模1594.56亿元,周涨跌幅3.33%,周资金净买入额25.04亿元 [4] - 沪深300基金规模9834.49亿元,周涨跌幅4.27%,周资金净买入额 - 34.74亿元 [4] - 中证500基金规模1401.20亿元,周涨跌幅3.88%,周资金净买入额46.89亿元 [4] - 中证1000基金规模1169.17亿元,周涨跌幅3.57%,周资金净买入额0.60亿元 [4] - 创业板指基金规模1264.48亿元,周涨跌幅5.81%,周资金净买入额22.61亿元 [4] - 科创创业50基金规模329.65亿元,周涨跌幅10.83%,周资金净买入额 - 17.22亿元 [4] - 科创50基金规模1812.21亿元,周涨跌幅14.18%,周资金净买入额 - 134.25亿元 [4] - 科创100基金规模257.01亿元,周涨跌幅5.76%,周资金净买入额1.74亿元 [4] - 科创200基金规模5.47亿元,周涨跌幅4.95%,周资金净买入额3.80亿元 [4] - A50基金规模361.01亿元,周涨跌幅3.33%,周资金净买入额 - 8.22亿元 [4] - A500基金规模1980.99亿元,周涨跌幅4.28%,周资金净买入额 - 38.93亿元 [4] - 恒生指数基金规模67.23亿元,周涨跌幅0.13%,周资金净买入额1.52亿元 [4]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基金规模9.15亿元,周涨跌幅0.11%,周资金净买入额0.01亿元 [4] - 其他综合类基金规模1294.49亿元,周涨跌幅3.73%,周资金净买入额 - 1.17亿元 [4] 行业主题类 - 大科技基金规模2166.88亿元,周涨跌幅9.73%,周资金净买入额 - 12.05亿元 [4] - 大金融基金规模1284.83亿元,周涨跌幅2.07%,周资金净买入额136.59亿元 [4] - 大健康基金规模1001.61亿元,周涨跌幅1.49%,周资金净买入额42.99亿元 [4] - 大制造基金规模728.18亿元,周涨跌幅3.69%,周资金净买入额15.92亿元 [4] - 大消费基金规模560.89亿元,周涨跌幅3.24%,周资金净买入额17.42亿元 [4] - 大周期基金规模214.16亿元,周涨跌幅2.63%,周资金净买入额56.52亿元 [4] - 公用事业基金规模66.14亿元,周涨跌幅1.63%,周资金净买入额 - 2.69亿元 [4] - 碳中和基金规模130.51亿元,周涨跌幅2.61%,周资金净买入额 - 2.31亿元 [4] - 国企改革基金规模0.61亿元,周涨跌幅3.55%,周资金净买入额 - 0.02亿元 [4] - 其他行业主题基金规模7.42亿元,周涨跌幅3.15%,周资金净买入额 - 0.03亿元 [4] 风格策略类 - 红利基金规模598.77亿元,周涨跌幅0.47%,周资金净买入额4.76亿元 [4] - 成长基金规模73.06亿元,周涨跌幅6.33%,周资金净买入额1.79亿元 [4] - 价值基金规模33.08亿元,周涨跌幅2.38%,周资金净买入额1.90亿元 [4] - 红利低波基金规模435.35亿元,周涨跌幅0.68%,周资金净买入额 - 11.01亿元 [4] - 质量基金规模13.32亿元,周涨跌幅3.76%,周资金净买入额 - 0.01亿元 [4] - 低波基金规模2.55亿元,周涨跌幅2.34%,周资金净买入额 - 0.03亿元 [4] - 其他风格策略基金规模1.11亿元,周涨跌幅1.92%,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4] 企业性质与区域类 - 中特估基金规模516.33亿元,周涨跌幅1.95%,周资金净买入额 - 2.35亿元 [4] - 区域类基金规模43.42亿元,周涨跌幅4.34%,周资金净买入额 - 1.62亿元 [4] 海外基金情况 综合类 - 纳斯达克100基金规模784.21亿元,周涨跌幅 - 3.08%,周资金净买入额7.78亿元 [5] - 标普500基金规模208.37亿元,周涨跌幅 - 1.63%,周资金净买入额 - 1.44亿元 [5] - 道琼斯基金规模17.08亿元,周涨跌幅 - 1.28%,周资金净买入额 - 0.37亿元 [5] - 德国DAX基金规模9.75亿元,周涨跌幅 - 1.82%,周资金净买入额 - 0.46亿元 [5] - 法国CAC40基金规模6.01亿元,周涨跌幅 - 0.51%,周资金净买入额0.02亿元 [5] - 日经225基金规模36.11亿元,周涨跌幅 - 2.61%,周资金净买入额 - 0.18亿元 [5] - 东证指数基金规模7.71亿元,周涨跌幅 - 1.48%,周资金净买入额 - 0.15亿元 [5] - 沙特阿拉伯基金规模5.40亿元,周涨跌幅0.22%,周资金净买入额1.74亿元 [5] - 恒生指数基金规模191.74亿元,周涨跌幅0.00%,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5]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基金规模120.02亿元,周涨跌幅0.00%,周资金净买入额 - 0.59亿元 [5] - 其他综合类海外基金规模37.13亿元,周涨跌幅 - 1.44%,周资金净买入额 - 1.31亿元 [5] 行业主题类 - 港股科技基金规模926.09亿元,周涨跌幅0.97%,周资金净买入额60.05亿元 [5] - 中国互联网基金规模453.50亿元,周涨跌幅0.59%,周资金净买入额 - 0.85亿元 [5] - 港股医疗基金规模272.31亿元,周涨跌幅0.84%,周资金净买入额12.52亿元 [5] - 港股消费基金规模9.68亿元,周涨跌幅3.82%,周资金净买入额0.57亿元 [5] - 其他行业主题海外基金规模169.31亿元,周涨跌幅0.37%,周资金净买入额 - 1.13亿元 [5] 风格策略类 - 红利基金规模12.69亿元,周涨跌幅 - 1.04%,周资金净买入额 - 0.86亿元 [5] - 红利低波基金规模7.77亿元,周涨跌幅 - 1.54%,周资金净买入额 - 0.15亿元 [5] 其他投资类型基金情况 债券类 - 30年利率基金规模89.69亿元,周涨跌幅 - 1.25%,周资金净买入额59.60亿元 [6] - 10年利率基金规模40.90亿元,周涨跌幅 - 0.52%,周资金净买入额 - 0.01亿元 [6] - 5 - 10年利率基金规模389.52亿元,周涨跌幅 - 0.34%,周资金净买入额 - 27.07亿元 [6] - 5年利率基金规模69.48亿元,周涨跌幅 - 0.26%,周资金净买入额 - 2.09亿元 [6] - 5年以下利率基金规模227.25亿元,周涨跌幅 - 0.04%,周资金净买入额 - 5.36亿元 [6] - 其他债券基金规模3.71亿元,周涨跌幅 - 0.63%,周资金净买入额17.54亿元 [6] - 中高等级信用基金规模109.16亿元,周涨跌幅 - 0.09%,周资金净买入额0.32亿元 [6] - 城投债基金规模138.17亿元,周涨跌幅 - 0.40%,周资金净买入额0.03亿元 [6] - 短融基金规模293.41亿元,周涨跌幅0.01%,周资金净买入额 - 28.50亿元 [6] - 可转债基金规模438.59亿元,周涨跌幅2.92%,周资金净买入额68.87亿元 [6] 商品类 - 黄金基金规模708.87亿元,周涨跌幅 - 0.29%,周资金净买入额 - 0.94亿元 [6] - 豆粕基金规模41.93亿元,周涨跌幅 - 1.54%,周资金净买入额 - 1.13亿元 [6] - 有色基金规模7.45亿元,周涨跌幅 - 0.59%,周资金净买入额0.56亿元 [6] - 能化基金规模2.93亿元,周涨跌幅0.76%,周资金净买入额0.88亿元 [6] 指数增强类 - 上证5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0.76亿元,周涨跌幅1.63%,周资金净买入额 - 0.01亿元 [6] - 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32.09亿元,周涨跌幅4.16%,周资金净买入额0.03亿元 [6] - 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19.78亿元,周涨跌幅3.76%,周资金净买入额0.12亿元 [6] - 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6.56亿元,周涨跌幅4.13%,周资金净买入额0.93亿元 [6] - 创业板指指数增强基金规模4.69亿元,周涨跌幅5.46%,周资金净买入额 - 0.04亿元 [6] - 科创创业5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0.62亿元,周涨跌幅10.35%,周资金净买入额0.03亿元 [6] - 科创5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9.35亿元,周涨跌幅12.89%,周资金净买入额 - 0.32亿元 [6] - 科创10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3.17亿元,周涨跌幅6.00%,周资金净买入额0.24亿元 [6] - 其他指数增强基金规模1.94亿元,周涨跌幅3.48%,周资金净买入额1.39亿元 [6]
颀中科技(688352):25H1营收稳健增长,盈利能力环比大幅提升
长城证券· 2025-08-28 02:3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0]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实现营收9.96亿元 同比+6.63% 归母净利润0.99亿元 同比-38.78% [1] - 单季度Q2营收5.21亿元 同比+6.32% 环比+9.94% 归母净利润0.70亿元 同比-18.27% 环比+136.83% [1] - 25H1毛利率27.65% 同比-5.22pct 净利率9.96% 同比-7.39pct [2] - 25Q2毛利率31.27% 同比-0.78pct 环比+7.60pct 净利率13.37% 同比-4.03pct 环比+7.16pct [2] 业务板块分析 - 显示芯片封测业务营收9.17亿元 同比+10.30% 非显示芯片封测营收0.64亿元 同比-20.84% [2] - AMOLED营收占比达18% 预期未来渗透率持续提升 [3] - 具备28nm制程显示驱动芯片封测量产能力 [3] 行业趋势与竞争优势 - 中国大陆成为全球面板制造核心 显示驱动芯片全流程制造实现本土化 [3] - 受益LCD产业转移和AMOLED工厂扩建 显示业务景气度延续 [3] - 在大尺寸COF和TDDI COG领域具有技术优势 第三季度需求快速提升 [3] 战略布局与发展规划 - 积极布局非显示封测业务 构筑第二增长曲线 [4][9] - 拓展DPS封装技术 健全覆晶封装工艺 形成全制程服务能力 [9] - 建制功率器件相关工艺 包括晶圆正面金属化和铜片夹扣键合封装 [9] - 合肥12寸晶圆封测产能进一步释放 [10]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3亿元/3.56亿元/4.20亿元 [10] - 对应EPS分别为0.23元/0.30元/0.35元 [10] - PE估值分别为55X/42X/36X [10]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2.50亿元/26.32亿元/30.54亿元 增长率14.8%/17.0%/16.0% [1]
联瑞新材(688300):25Q2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17.64%,高阶品Low球形粉体保持高增速
长城证券· 2025-08-27 13:49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8] 核心观点 - 25Q2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17.64% 高阶产品Lowα球形粉体保持高增速 [1][2][9] - 25H1营收5.19亿元同比+17.12% 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18.01% [2][11] - 球形无机粉体营收占比74% 受益于HBM封装及AI服务器需求增长 [3] - 公司聚焦高阶产品研发 受益于AI/HPC/汽车等新兴领域发展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32/4.18/4.88亿元 对应PE为45.8/36.4/31.1倍 [5][13] 财务表现 - 25Q2单季度营收2.81亿元环比+17.55% 归母净利润0.76亿元环比+19.94% [2][9] - 25Q2毛利率41.03%环比+0.41pct 归母净利率26.95%环比+0.54pct [2][9] - 2024年营收9.60亿元同比+34.9% 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44.5% [1][12] - 预计2025年营收12.04亿元同比+25.3% 2026年14.56亿元同比+21.0% [1][13] - ROE从2023年12.9%提升至2027年20.2% [1][13] 产品结构 - 球形无机粉体24年营收7.06亿元占比74% 角形无机粉体营收2.53亿元占比26% [3] - 25Q2球形粉体营收约2.0-2.1亿元 Lowα亚微米球硅受益HBM市场扩大 [3] - EMC塑封球硅/覆铜板球硅受益AI服务器驱动的高性能基板需求 [3] 行业机遇 - 全球先进封装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695亿美元 2023-2029年CAGR10.7% [5] - AI服务器覆铜板材料向M8/M9升级 球形二氧化硅填料体积占比预计翻番 [4] -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提升拉动导热材料需求 带动球形氧化铝粉需求增长 [4]
北京君正(300223):25Q2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43%,积极布局AI存储及计算芯片
长城证券· 2025-08-27 11:54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 核心观点 - 北京君正作为国内稀缺的汽车IC领军企业,全面布局车规级芯片平台,各版块协同发展推动成长 [4] - 公司积极布局AI应用领域,包括3D DRAM产品、更高算力T42芯片及AI MCU,为未来增长提供动力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2亿元、6.32亿元和7.49亿元,对应PE为74.1倍、58.9倍和49.7倍 [4] 财务表现 - 25Q2单季度营收11.89亿元,环比增长12.13%,归母净利润1.29亿元,环比增长74.83% [2][10] - 25Q2扣非归母净利润0.95亿元,环比增长42.53%,毛利率34.76%,环比下降1.64个百分点 [2][10] - 25H1营收22.49亿元,同比增长6.75%,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2.85% [2][12] - 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19.05%,主要因毛利率同比下降2.03个百分点至35.54% [2]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51.09亿元,同比增长21.3%,2026年59.87亿元,增长17.2% [1] 产品业务分析 - 存储芯片25H1营收13.84亿元,同比增长5%,25Q2营收7.22亿元,环比增长9%,主要受益于汽车/工业等行业市场温和增长 [3] - 计算芯片25H1营收6.04亿元,同比增长16%,25Q2营收3.34亿元,环比增长24%,受益于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和公司高性价比产品布局 [3] - 模拟与互联芯片25H1营收2.44亿元,同比增长5%,25Q2营收1.25亿元,环比增长4% [3] 技术研发进展 - 存储芯片方面:20/18/16nm工艺DDR4/LPDDR4产品预计25H2至26年陆续投片,并积极布局面向AI应用的3D DRAM产品 [4] - 计算芯片方面:具有性价比的T33已于25年年中投片,更高算力的4T T42预计26H1投片,AI MCU已于25H1末进行样品投片 [4] - 模拟与互联芯片方面:继续推广LIN/CAN/GreenPHY,已支持部分Tier 1厂商进行方案设计和产品落地 [4]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77.19元,总市值372.47亿元,流通市值324.64亿元 [6] - 预计2025年EPS为1.04元,2026年1.31元,2027年1.55元 [1] - 当前P/B为3.1倍,预计2025年降至3.0倍,2027年进一步降至2.7倍 [1]
华统股份(002840):养殖业务实现盈利,降本增效持续兑现
长城证券· 2025-08-27 11: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4] 核心观点 - 养殖业务实现盈利 降本增效持续兑现 [1][2] - 屠宰业务增长稳健 毛利率显著提升 [2] - 生猪全产业链布局完善 养殖产能持续释放 [3] - 成本控制优势凸显 具备产销地价格优势 [2][3]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42.44亿元(yoy+1.89%) 归母净利润0.76亿元(yoy+163.98%) [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99.43/114.9/129.24亿元 同比增长9%/16%/12%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03/4.15/7.02亿元 同比增长177%/105%/69% [3] - 2025H1屠宰业务毛利率7.33%(yoy+4.05pct) [2] - ROE预计从2024年3.6%提升至2027年21.1% [1][8] - P/E估值预计从2025年41.7倍下降至2027年12.0倍 [1][3] 业务运营 - 2025H1屠宰生猪250.25万头(yoy+18.44%) [2] - 2025H1出栏生猪127.12万头(yoy-4.88%) 其中商品猪和种猪123.81万头(yoy+8.86%) [2] - 大幅减少仔猪外销 仔猪出栏3.31万头(yoy-83.37%) [2] - 受益于猪价温和下行带来的"价差"红利 [2] - 规模效应和精细化管理优化运营效率 [2] 行业环境 - 全国生猪存栏4.24亿头 同比增加914万头 [2] - 二季度能繁母猪存栏4043万头(yoy+0.12%) [2] - 全国生猪供应总体充足 [2] 发展前景 - 种系调整、代养模式放量和内部效率提升有望进一步优化养殖成本 [2] - 肉制品加工业务不断深入 具备拳头产品和产业链资源 [3] - 传统屠宰业务稳健 是浙江省生猪屠宰龙头企业 [3]
福瑞股份(300049):从1到N,北美客户需求持续释放
长城证券· 2025-08-27 09:22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5][9] 核心观点 - 北美客户需求放量推动器械业务增长,2025年上半年器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8%至4.82亿元,其中设备销售占比52.5%(2.53亿元),按次收费及租赁等收入占比47.5%(2.29亿元)[3] - MASH新药(司美格鲁肽)获批推动行业认知提升,Fibroscan有望在全球实现从1到N的突破,带动器械业务持续增长[3][9] - 中药业务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药品和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62%至2.31亿元,其中电商渠道同比增幅达59.23%[4] - 剔除股权激励及汇兑损益影响后,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99%至0.91亿元[1][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27亿元、24.57亿元、36.29亿元,同比增长28.0%、42.3%、47.7%[1][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亿元、2.90亿元、4.62亿元,同比增长65.8%、54.4%、59.4%[1][9]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71元、1.09元、1.74元,对应PE为95.9倍、62.1倍、39.0倍[1][9] - 预计ROE从2024年的9.2%提升至2027年的21.1%[1] 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7.13亿元,同比增长11.02%,净利润0.78亿元(同比减少30.24%),主要受股权激励费用(1244万元 vs 去年同期518万元)及汇兑损失(2855万元 vs 去年同期收益426万元)影响[2] - 器械业务核心驱动为北美市场需求放量,中药业务核心驱动为电商渠道高增长及国内护肝需求提升[3][4]
凯赛生物(688065):2022半年报点评:1H25公司业绩同比增长,生物基聚酰胺项目持续推进
长城证券· 2025-08-27 08:0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公司长链二元酸产品持续放量、生物基聚酰胺应用落地及股东回报优化等因素 [5][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71亿元 同比增长15.68% [1] - 归母净利润3.09亿元 同比增长24.74% [1] - 扣非净利润2.96亿元 同比增长23.67% [1] - 销售毛利率33.85% 同比提升2.63个百分点 [2] - 销售净利率17.01% 同比微增0.11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1.23亿元 同比增长23.13% 占营收比例7.37% [4] 现金流与运营效率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39亿元 同比下降22.08% [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4.74亿元 主要因募集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 [3] - 期末现金余额86.8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87.48% [3] -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5.26次提升至5.61次 存货周转率从0.71次提升至0.94次 [3] 业务进展与技术突破 - 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销量创历史新高 生物法癸二酸提供绿色解决方案 [4] - 生物基哌啶完成许可证办理并开始生产销售 [4] - 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在电池壳体、储能箱体等领域取得商业化突破 [8] - 与宁德时代合作建设年产250万套生物基电池壳项目 总投资5亿元 [8] 战略合作与产业布局 - 控股股东变更为上海曜修 引入招商局集团及CIB注资59.15亿元 [8] - 联合设立安徽凯酰时代复合材料公司 开发生物基复合材料应用 [8] - 与株式会社3p.com设立合肥氢禾新材料 布局氢气储存运输等新兴领域 [8] - 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区一期投资450亿元 包括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90万吨聚酰胺项目 [9] 股东回报与资本管理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每10股派现4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2.88亿元 [10] - 通过定向增发扩充股本至7.21亿股 增强资本实力 [8][10]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37/47.04/57.04亿元 同比增长19.6%/33.0%/21.2% [1][10]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7/8.17/10.12亿元 对应EPS 0.94/1.13/1.40元 [10][11] - 预测PE倍数57.3X/47.5X/38.3X PB倍数3.2X/3.1X/2.9X [1][11]
圣泉集团(605589):1H25公司业绩实现较高增速,合成树脂和先进电子材料板块表现优异
长城证券· 2025-08-27 08:0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1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实现较高增速 营业收入53.51亿元 同比增长15.67% 归母净利润5.01亿元 同比增长51.19% [1] - 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合成树脂及衍生品销量提升 先进电子材料板块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爆发 生物质产业营收大幅增长26.47% [2][4][9] - 公司坚持"双主业驱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战略 成功切入AI与新能源等高增长赛道 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实现逆势增长 [10][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4.82% 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 净利率9.75% 同比增长2.44个百分点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83亿元 同比改善43.94%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51亿元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74亿元 [3] - 应收账款26.99亿元 同比增长13.65%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22次提升至2.26次 存货周转率从2.34次下降至2.03次 [3] 业务板块分析 - 合成树脂类产品营业收入28.10亿元 同比增长10.35% 销量39.18万吨 同比增长15.48% 通过以量补价实现增长 [4] - 先进电子材料及电池材料营业收入8.46亿元 同比增长32.43% 销量4.01万吨 同比增长14.90% 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激增 [4] - 生物质产业营业收入5.16亿元 同比增长26.47% 大庆生产基地项目连续稳定运行 章丘基地木糖醇及L-阿拉伯糖产销大增 [9] 产能建设与项目进展 - 公司具备从M4到M9全系列产品总体解决方案能力 在PPO等低介电树脂和多孔碳材料领域取得突破 [4][10] - 预计1万吨/年木糖扩建项目2025年底投产 2.5万吨/年木糖醇扩建项目2026下半年投产 [9] - 木质素产品拓展至橡胶、肥料及饲料领域 功能糖及糖醇板块推出六大类创新减糖应用解决方案 [9] 股东回报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50元 现金分红总额4.47亿元 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比例51.54% [11]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5.75亿元、143.71亿元、162.70亿元 同比增长15.5%、24.2%、13.2% [1][1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6亿元、14.25亿元、16.72亿元 同比增长48.1%、10.8%、17.4% [1][12] - 对应EPS分别为1.52元、1.68元、1.98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倍数分别为21.1X、19.1X、16.2X [1][12]
阳光电源(300274):海外储能高盈利订单兑现,扰动不改全年目标
长城证券· 2025-08-27 06:48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9] 核心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4.55亿元、1018.86亿元、1105.46亿元,同比增长18.8%、10.2%、8.5% [1][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87亿元、138.52亿元、140.35亿元,同比增长20.4%、4.3%、1.3% [1][9]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6.41元、6.68元、6.77元 [1][9]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6倍、15.4倍、15.2倍 [1][9] 2025年H1业绩表现 - 2025年H1实现营业收入435.33亿元,同比增长40.34% [1] - 2025年H1实现归母净利润77.35亿元,同比增长55.97% [1] - 2025年Q2实现营业收入244.97亿元,同比/环比增长33.09%/28.68% [1] - 2025年Q2实现归母净利润39.08亿元,同比/环比增长36.53%/2.15% [1] - 2025年Q2单季度毛利率33.75%,净利率16.48%,环比下降1.38/3.45个百分点 [1] 逆变器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转换设备板块收入153.27亿元,同比增长17.06% [2] - 逆变器业务毛利率35.74%,同比下降1.88个百分点 [2] - 2025年Q2单季度逆变器出货约40-42GW,环比提升超20% [2] - 预计逆变器毛利率维持在30-35%区间,单瓦盈利约0.025-0.03元 [2] 储能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储能系统收入178.03亿元,同比增长127.78% [3] - 储能业务毛利率39.92%,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 [3] - 2025年Q2储能出货约7-8GWh,环比下滑 [3] - 预计2025年Q2储能系统毛利率超40%,单位盈利超0.25元/Wh [3] - 维持全年40-50GWh发货目标 [3] 电站开发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收入83.98亿元,同比下降6.22% [4] - 该业务毛利率18.06%,同比上升1.18个百分点 [4] - 板块贡献净利润约3亿元,同比持平 [4] 新业务布局 - 积极布局AIDC电源业务,在直流微电网、柜内电源等方向发力 [4] - 已完成相关事业部搭建,预计明年实现产品落地 [4] 市场表现 - 近3月日均成交额3505.93百万元 [5] - 总市值201122.24百万元,流通市值154217.71百万元 [5] - 总股本2073.21百万股,流通股本1589.71百万股 [5]
泰胜风能(300129):产能建设推进顺利订单充裕,海外海上出货放量可期
长城证券· 2025-08-27 06:48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2.99亿元,同比增长38.83%,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8.08%,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1] - 利润短期承压主要受客户结构变化及原材料成本上升影响,但海外海上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日本海塔项目成功交付 [2][3] - 在手订单充沛达54.75亿元,其中国内/国外新增订单分别为20.98/9.47亿元,海风订单较2024年同期明显增长 [3] - 产能布局有序推进,风电钢塔最大年产能达110万吨,蓝岛基地将重点拓展海外订单 [3][8] - 创新业务切入商业航天赛道,预计2026年开始供货,为零碳业务提供新增长动能 [8][9] 财务表现 - 2025H1销售毛利率12.88%,同比下滑7.09个百分点,净利率5.01%,同比下滑2.79个百分点 [2] - 分业务收入:陆上风电装备18.82亿元(+25.61%),海上风电及海工装备3.63亿元(+226.21%) [2] - 出货量:内销陆上/海上分别为13.3/4.2万吨,外销陆上/海上分别为10.3/0.4万吨 [2] - 盈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3.08/4.46/5.50亿元,对应EPS 0.33/0.48/0.59元 [9] - 估值水平:2025年PE 23.7倍,2026年降至16.4倍 [1][9] 业务进展 - 国内业务:受风电抢装推动出货显著增长,多个基地完成技改和资源整合 [8] - 海外业务:与Vestas合作深化,蓝岛基地技改接近完成,将为海外项目供货海塔产品 [3][8] - 零碳业务:持有河南嵩县50MW风电场,扬州4.27MW分布式光伏项目已并网 [8] - 创新业务:与整箭制造商合作布局火箭结构件,规划2026年供货 [8] 产能与订单 - 2025年产量目标:钢塔70万吨+混凝土塔筒250套,中期末完成近半 [8] - 订单结构:2025H1陆上风电新增订单25.77亿元,海上风电及海工新增4.08亿元 [3] - 区域订单:国内新增20.98亿元,国外新增9.47亿元,均高于2024年同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