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

搜索文档
科创债系列:关于科创债的几点思考
民生证券· 2025-08-15 06: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新政落地后科创债发行情况有新变化,融资渠道拓宽、成本降低、期限结构优化、增信机制增强;投资方面可关注非成分券、永续科创债等机会,也可把握上市后估值下行机会,挖掘非成分券收益机会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政落地以来,科创债发行情况有何新变化 - 2025年5月科创债单月发行量突破3600亿元创2021年以来单月最高,6 - 7月每月发行规模保持在2000亿元以上,发行总规模超去年全年1.2万亿元 [9] - 融资渠道拓宽,发行人结构优化,5 - 7月新发科创债数量和规模创新高,民营科创企业融资渠道拓宽,民企科创债比重上升 [11] - 融资成本降低,科创领域认可度提升,2025年1 - 4月加权平均票面利率分别为2.03%、2.16%、2.47%和2.14%,5 - 6月下行至1.77%和1.89% [14] - 期限结构优化,长期资金支持力度加大,1年期以内债券数量占比从29%降至18.28%,3年期和5年期数量占比分别提高8.48和1.31个百分点 [18] - 增信机制增强,融资保障体系完善,有担保措施的科创债比重从5.87%升至6.27%,创新增信工具应用推广 [19][20] 关于科创债的几点思考 - 对于基础化工等七个行业的科创债,科创债ETF产品将跟踪指数的成分券直接纳入;可关注未纳入成分券的券商科创债投资机会 [22] - 负债端稳定的机构可关注永续科创债,科创债ETF产品后续或有扩仓需求,目前其永续债占比仅14.69%,与跟踪指数有差距 [24] - 刚上市的科创债一二级利差倒挂明显,上市一个月左右二级估值下行,一级市场投标机构可把握估值下行机会,负债端不稳定机构可在二级市场关注投资机会 [25] - 短期内科创债市场由需求主导,利差收窄行情有望延续但空间有限,宏观环境、供需、ETF扩容、政策等因素有利 [28] - 科创债ETF快速扩容使成分券定价充分、策略拥挤,可关注非成分券,如久期匹配且符合做市标准的、多重贴标的、高成长性中小科创企业的债券 [30][31][32]
凯因科技(688687):深化布局乙肝治疗领域,降本增效提升利润率
民生证券· 2025-08-15 05:36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2025/2026/2027年PE分别为38倍/32倍/26倍 [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66亿元(同比-5.05%),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11.75%) [1] - 销售费用率降至48.70%(同比-3.65pp),归母净利率提升至8.36%(同比+1.25pp) [3] - 2025E/2026E/2027E营收预测13.59亿元/16.06亿元/19.49亿元,归母净利润1.64亿元/1.94亿元/2.37亿元 [4][5] 研发进展 - 研发投入7,141.13万元(同比+1.22%),占营收12.61% [2] - 培集成干扰素α-2注射液治疗HBV感染III期临床已申报上市,siRNA药物KW-040提交临床试验申请 [2] - 5款在研药物(KW-045/KW-051/KW-053/KW-059/KW-063)处于临床II期或申报阶段 [2] 产品市场表现 - 凯力唯凭借医保覆盖优势通过学术合作与县域下沉保持销售韧性 [3] - 金舒喜在30省集采落地,PDB采样显示其人干扰素α2b外用制剂市场份额领先 [3] - 凯因益生在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细分领域市场份额持续领先 [3] 盈利预测 - 2025E毛利率82.20%,净利润率12.06%,ROE提升至8.37% [7] - 每股收益预测:2025E 0.96元,2026E 1.14元,2027E 1.39元 [5][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从2025E 2.43亿元增至2027E 2.85亿元 [7]
贵州茅台(600519):2025年半年报点评:增速降档适配需求,茅台酒韧性凸显
民生证券· 2025-08-14 13:06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9/17/16倍 [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10.94亿元(同比+9.16%) 归母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8.89%) 其中Q2单季营收396.50亿元(同比+7.26%) [1] - 2025-2027年盈利预测:归母净利润948/1030/1116亿元 对应增速9.9%/8.7%/8.4% [5][6] - 25Q2毛利率90.63%(同比-0.63pcts) 主因茅台酒/系列酒产品结构下移 [4] 产品结构 - 茅台酒25H1营收755.90亿元(同比+10.24%) Q2环比提速至+10.99% 主因公斤茅放量及国资恢复出货 但毛利率93.8%(同比-0.28pcts) [2] - 系列酒25H1营收137.63亿元(同比+4.68%) Q2同比下滑6.53% 主因政策压制需求及1935取消价格双轨制拖累 [2] 渠道动态 - 直销渠道25Q2营收167.89亿元(同比+16.52%) 显著快于大盘 主因公斤茅通过直营渠道投放 [3] - 批发代理渠道25Q2营收219.83亿元(同比+1.48%) 保持稳定 [3] - i茅台平台25Q2酒类收入48.9亿元(同比-0.35%) [3] 经营质量 - 25Q2合同负债环比下降32.81亿元(降幅37.34%) 应收票据增至28.16亿元(较24年中期增长7倍) 反映回款质量承压 [4] - 销售费用率同比+0.46pcts至4.45% 主因1935市场推广投入增加 [4]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4年1315天升至2025年1341天 [9]
固态电池专题(二):无负极技术:负极的终局路线
民生证券· 2025-08-14 11:1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3][5][6][7][8] 核心观点 - 无负极电池技术通过直接在集流体表面沉积锂离子,实现更高能量密度(650Wh/kg质量能量密度和1300Wh/L体积能量密度)和更低成本,但需解决锂枝晶生长和SEI膜破裂重组导致的死锂问题 [8][15][19][23] - 宁德时代"自生成负极"技术通过纳米级界面层提升离子传导速度100倍,沉积粒径提升10倍,循环寿命显著增强,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质量能量密度提升50% [40] - 比亚迪无负极专利采用多孔海绵状集流体(孔隙率40-60wt%),亲锂性梯度增强设计,引导锂离子优先底部沉积,抑制枝晶生长 [46] - 中一科技专利布局锂-铜一体化复合负极材料,通过锂合金层和碳层结构抑制枝晶生长,减少阻抗,改善电化学性能 [65] 无负极技术概念 - 技术定义:无负极电池负极集流体表面不预置活性材料,锂离子直接从正极脱出沉积于集流体表面,区别于传统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和锂金属电池(预置锂箔) [12][14] - 核心优势: - 能量密度:放电电压平台高于传统锂离子电池,质量/体积能量密度分别达650Wh/kg和1300Wh/L,显著优于金属锂电池(500Wh/kg,1200Wh/L) [15] - 成本:简化制备流程,降低金属锂用量 [15] - 技术瓶颈:锂枝晶生长导致短路风险,SEI膜破裂重组消耗活性锂离子 [19][23] - 解决方案:集流体改性(三维结构/亲锂涂层)、电解液优化(高浓度/固态电解质)、人工SEI膜构建、补锂技术引入 [25][27] 产业进展 - 宁德时代技术突破: - 自生成界面保护层降低副反应消耗85%,活性离子渗透率降低93%,电池存储性能提升300% [40] - 比亚迪专利创新: - 多孔集流体掺杂锂/钠/镁等亲锂金属元素,降低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壁垒,实施例显示表面无枝晶沉积(对比例存在明显枝晶) [45][46] 相关标的 - 中一科技: - 产品结构:锂电铜箔(6μm及以下为主)和电子电路铜箔(8-210μm),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领域 [55] - 财务表现:21-25年Q1营收CAGR达30%,25年Q1毛利率回升至5% [57][59] - 技术储备:锂-铜复合负极材料专利通过合金层和碳缺陷位协同抑制枝晶,提升循环稳定性 [65]
新兴成长基金池:近期大幅上涨
民生证券· 2025-08-14 09:51
新兴成长基金池理念与定义 - 新兴成长投资策略聚焦渗透率低、预期空间大的赛道,如机械、TMT、电新等行业,通过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增长[7] - 新兴成长型基金定义为重仓股中成长股占比>60%、新兴成长股占比>30%的基金,筛选标准包括规模>1亿元、权益仓位>60%等[22] - 基金池筛选侧重持仓景气度和残差动量因子,选取打分前10的基金等权配置[23] 历史表现与特征 - 2014-2025年基金池年化收益率16.56%,超额收益7.73%,但波动率达25.68%,夏普比率0.64,呈现高风险高弹性特征[10] - 近三个月绝对收益23.71%,超额收益11.17%,行业配置贡献主要超额收益[13] - 风格呈现高流动性、高成长、高波动率特征,最新一期弹性显著提升[16] 行业配置动态 - 当前重点配置TMT(47%)、电新(23%)、机械(15%)板块,2023年以来从电新向TMT切换,近期增加制造板块配置[18] - 细分赛道中储能预期2年复合增速66.18%,航空军工62.71%,新兴计算机软件144.28%,显示高成长性[8][9] 组合基金分析 - 景顺长城品质长青A规模36.6亿元,今年回报37.96%,在国防军工等行业表现突出[23][28] - 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A聚焦通信等科技赛道,今年回报36.35%,选股能力显著[23][31] - 东方阿尔法优势产业A专注电力设备赛道,今年回报19.33%,成长风格突出[23][40]
固态电池专题(一):全固态电池:锂电池的下一代解决方案
民生证券· 2025-08-14 09:5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全固态电池行业持积极态度,认为其是锂电池的下一代解决方案,具有明确产业趋势 [5][91] 核心观点 全固态电池的优势 - 能量密度优势:传统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接近理论上限(300Wh/kg),全固态电池适配高比例硅基负极或锂金属负极,能量密度有望突破500Wh/kg [5][17] - 安全性优势:固态电解质抑制锂枝晶生长(不易穿透)、具备不可燃性(闪点>40℃)、耐热极限显著高于液态电池(400℃-1800℃ vs 160℃) [23][17] 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 - 硫化物路线为主流:离子电导率最高(10⁻² S/cm),但化学稳定性差(易产生H₂S),需工艺突破;丰田、华为、宁德时代等企业重点布局 [27][41][47] - 其他路线对比:聚合物(加工性好但电导率低)、氧化物(稳定性高但加工性差)、卤化物(成本高且易吸潮) [27][29] - 复合电解质潜力大:有机-无机复合方案兼顾柔韧性与离子电导率,可能成为实际应用首选 [48] 产业化关键问题 - 固固界面润湿性:化学/电化学界面问题(元素扩散、空间电荷层)和物理界面问题(接触不良、体积变化)导致阻抗增加和循环寿命缩短 [52][55][58] - 工艺与材料革新: - 干法电极工艺适配硫化物电解质,可降低成本18%、缩短70%产线流程 [65] - 等静压设备为新增环节,解决电极层孔隙率问题 [71] - 正极短期沿用高镍三元,长期向锰系材料(富锂锰基、镍锰酸锂)迭代 [74] - 负极中期转向硅基(理论容量4200mAh/g),远期采用锂金属负极(3860mAh/g) [77] - 集流体需镍铁合金替代铜,避免硫化物腐蚀 [81] 产业化节奏与政策支持 - 政策支持:中国工信部2024年投入60亿元支持研发,6家企业获资金;海外车企(丰田、本田等)计划2026-2030年量产 [86] - 应用路径:消费电子(2025-2026年)→低空经济/eVTOL(2026-2028年,需求400Wh/kg)→动力电池(2027年后装车) [88] 投资建议 - 重点环节:硫化锂(厦钨新能、上海洗霸)、干法电极设备(宏工科技、纳科诺尔、德龙激光)、镍铁合金集流体(远航精密) [91]
出口维持高增长,产品价格触底反弹
民生证券· 2025-08-14 09:44
行业投资评级 - 聚醚行业评级为"推荐" [6][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聚醚多元醇出口量达131.54万吨,同比增长19.43%,6月单月出口21.96万吨(+14.19%),1-6月月度增速最高达32.10% [1] - 软泡聚醚价格2025Q2触底(7366元/吨),Q3显著反弹,8月均价8306元/吨较Q2上涨12.75%;POP聚醚价格企稳,8月均价8547元/吨 [2] - 海外产能退出加速:陶氏化学关闭阿根廷5万吨/年产能,利安德巴塞尔与科思创终止荷兰PO/SM工厂,科思创德国装置发生不可抗力 [3] - 出口区域分化显著:2025H1对印度(13.5万吨,+59%)、越南(11.7万吨,+55.04%)增速突出,俄罗斯市场下滑16.87% [3] 重点公司分析 - **隆华新材**:2025-2027年EPS预测0.45/0.77/1.29元,对应PE 27/16/9倍,目标价12.13元 [5][7] - **万华化学**:2025-2027年EPS预测3.89/4.36/5.12元,对应PE 16/14/12倍,目标价62.51元 [7] 行业趋势与投资逻辑 - 海外需求支撑强劲,国内企业竞争优势凸显,行业景气度回升 [4] - 软泡聚醚价格反弹动能明确,POP聚醚企稳信号显现 [2] - 海外供应缺口扩大(欧洲/南美产能退出)驱动出口持续增长 [3]
甘源食品(002991):2025年半年报点评:短期业绩承压,关注新品表现
民生证券· 2025-08-14 09:11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核心观点 - 2025H1公司收入9.5亿元、同比-9.3%,归母净利0.75亿元、同比-55.2%,扣非净利0.64亿元、同比-56.0% [1] - Q2收入4.4亿元、同比-3.4%,归母净利0.22亿元、同比-71.0%,扣非净利0.18亿元、同比-70.9%,收入跌幅环比收窄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4/2.8/3.3亿,同比-35.8%/17.3%/16.8%,对应PE分别为22/19/16倍 [4] 财务表现 - 2025Q2毛利率32.8%、同比-1.6Pcts,销售费率20.0%、同比+6.4Pcts,管理+研发费率7.4%、同比+1.8Pcts [3] - 2025H1经销/电商/其他模式营收7.0/1.5/0.8亿元,同比-19.8%/+12.4%/+154.6%,国外收入0.44亿元、同比+162.9% [2] - 2025E营业收入20.69亿元、同比-8.4%,净利润2.42亿元、同比-35.8%,毛利率36.32% [5][11] 业务分析 - 2025H1综合果仁及豆果/青豌豆/蚕豆/瓜子仁/其他产品收入2.7亿/2.3亿/1.2亿/1.3亿/1.7亿元,同比-20%/-2%/-1%/-5%/+2% [2] - 推出清甜/鲜脆冻干/酷辣/巧克力四大风味坚果系列,海外市场处拓展初期 [2] - 电商加大抖音投放,扩充健康豆类,商超直营化调整导致传统KA渠道下滑 [2] 战略与展望 - 坚持"全渠道+多品类"战略,通过品控、产品、品牌、管理多维度升级 [4] - 短期受渠道调整、费用投入、成本上行影响,中长期关注新品动销及海外拓展 [4] - 预计2026-2027年收入增速0.2%/9.4%,净利润增速17.3%/16.8% [5][11]
禾望电气(603063):2025年半年报点评:25Q2符合预期,新能源电控增长强劲
民生证券· 2025-08-14 08:38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8.84亿元,同比增长36.39%,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56.79% [1] - 单25Q2收入11.11亿元(同比+33.33%,环比+43.60%),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38.11%,环比+30.34%) [1] - 25H1毛利率36.66%(同比-1.89pcts),净利率13.11%(同比+0.65pct),期间费用率22.25%(同比-5.57pcts) [1] 分业务板块表现 新能源电控 - 25H1收入15.24亿元(同比+44.97%),毛利率32.64%(同比-3.23pcts) [2] - 在风电变流器领域构筑竞争壁垒,海上风电技术突破推动业务增长,光伏逆变器发货量与销售额稳健攀升 [2] 传动业务 - 25H1收入2.26亿元(同比+11.50%),毛利率47.71%(同比+8.26pcts) [2] - 产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轨道交通,具备高精度控制能力 [2] 电源业务 - 自主研发大容量电源产品,覆盖400V~35kV电压范围及500kVA~100MVA容量,支持并联扩容 [3] - 在新能源检测、数据中心等特种电源系统持续推出创新方案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9.47/59.45/70.52亿元,增速32.5%/20.2%/18.6% [3]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6.23/7.51/8.99亿元,增速41.4%/20.5%/19.8% [3] - 对应2025-2027年PE为27X/22X/19X [3] 财务指标预测 - 2025E毛利率36.58%,净利润率12.59%,ROE 12.78% [10] - 2025E每股收益1.37元,每股净资产10.72元 [10]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预计从2024A的210天降至2025E的155天 [10]
晶晨股份(688099):战略新品促结构优化,关注平台型SOC重估潜力
民生证券· 2025-08-14 07:08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62/14.84/18.40亿元,对应PE为31/22/18倍 [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33.30亿元(同比+10.42%),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37.12%),毛利率36.80%(同比+1.43pct) [1] - 2Q25收入18.01亿元(同比+9.94%,环比+17.72%),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31.46%,环比+63.91%) [1] - 2025E营收预测74.44亿元(同比+25.6%),净利润10.62亿元(同比+29.2%),毛利率提升至37.92% [5][9] 业务亮点 - **智能家居芯片**:2Q25销量同比增超50%,W系列产品25H1出货超800万颗 [2] - **战略新品突破**:2Q25单季度总出货量近5000万颗,6nm芯片2Q25出货250万颗(全年目标千万颗) [3] - **Wi-Fi芯片**:Wi-Fi 6产品2Q25销量突破150万颗(环比+120%),占W系列比重近30% [3] - **研发投入**:25H1研发费用7.35亿元(同比+0.61亿元),19款智能端侧算力芯片25H1出货超900万颗 [2][3] 增长驱动因素 - 产品结构优化:S/T系列主力产品份额与毛利率双升,战略新品加速商用 [2][3] - 新兴领域布局:端侧智能、高速连接、智能汽车等方向持续投入,预计3Q25及全年业绩同比提升 [2] - 平台化转型:从TV芯片厂转型为通用型SOC平台,Wi-Fi与智能算力芯片贡献增量 [3]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2.52/3.52/4.37元,ROE从14.82%提升至18.85% [5][9] - 经营现金流:2025E达10.61亿元,2027E增至19.09亿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