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

搜索文档
下一阶段人形机器人如何投资?
民生证券· 2025-09-12 06:49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高速发展前夜,2025年迎来强催化,汽车零部件企业凭借制造能力和工艺优势快速切入赛道,行业估值修复和业绩预期驱动板块行情[4][6][12] - 市场表现呈现龙头白马-二线-小盘的轮动特征,龙头受业绩和海外客户进展驱动,中小盘股依赖技术突破和客户合作弹性,板块调整或已结束,新一轮行情蓄势待发[26][29][41] - 产业链投资聚焦价值量大、技术门槛高、国产替代潜力大的环节,包括减速器、丝杠、电机及传感器,国内厂商在部分领域已实现突破或逐步替代[58][63][64] 策略与择时:行情复盘与市场特征 - 行业指数三阶段演变: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申万汽零指数从6732点涨至9732点(涨幅44.6%),PE从21倍升至30倍;2025年3-5月受中美关税和汽车内卷影响指数跌3%,PE回调至27倍;2025年5-6月窄幅震荡,龙头业绩预期下修[6][9] - 个股涨幅显著:2024年8月31日至2025年7月31日,机器人主题187只成分股中涨幅超200%的达20家,上纬新材涨1678.34%,双林股份涨434.68%,长盛轴承涨555.02%[10][11] - 行业背景支撑:汽车零部件板块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PE从50倍消化至21倍,估值处于低位,2025年机器人新业务打开成长空间[12][14] - 产业生命周期定位:智能机器人2023年处于概念爆发期,2024年进入预期下调阶段,2025年临近量产放量起点,节奏可能超预期[15] - 市场策略环境:经济一般但流动性充裕背景下,主题投资占优,小微盘、TMT及成长板块表现强于高股息和核心资产[20][21] - 机构持仓提升:人形机器人赛道基金持仓占比从2024Q3的2.18%升至2025Q1的3.87%,增量资金主要来自机构[22][24] 产业与选股:产业链结构与投资逻辑 - 主机厂格局多元化:海外以特斯拉、Figure、1X为主导,国内小米、小鹏、阿里等科技企业及宇树、智元等新势力纷纷布局[46][47] - 硬件三大核心模块:包括控制模块(处理器、MCU、ASIC芯片)、驱动执行模块(伺服驱动器、减速器、丝杠)及传感模块(IMU、力矩传感器、视觉系统)[48][50][53][54] - 技术突破路径:英伟达聚焦"大脑"算法,特斯拉攻克"肢体"执行,一体化系统推动智能突破和应用场景落地[55][57] - 国产替代重点环节:谐波减速器(哈默纳克主导,国产替代进行中)、行星滚柱丝杠(舍弗勒垄断,国内等待量产突破)、六维力传感器(ATI主导,国产短期难替代)、无框力矩电机(MAXON领先,国内份额较低)[58][64] - 降本与应用节奏:硬件成本下降路径明确,2026年Optimus有望量产,工厂应用已起步,日常场景需求待技术更新[59][60] 投资建议:细分赛道与厂商推荐 - 选股逻辑优先价值量、技术壁垒和国产化进度,推荐关注减速器、丝杠、电机及传感器四大赛道[63] - 国产厂商进展:谐波减速器领域国内企业逐步分额,行星滚柱丝杠等待价格下探,空心杯电机已有特斯拉供应商,电子皮肤领域国内逐步引领[64] - 龙头公司布局:三花智控、拓普集团、恒立液压等大市值龙头业绩与估值双驱动,双环传动、兆威机电等二线龙头弹性显著,浙江荣泰、精锻科技等中小盘股依赖技术突破[26][33][37][43]
海光信息(688041):高激励目标彰显信心,国产算力加速腾飞
民生证券· 2025-09-11 12:06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基于对公司受益AI浪潮下国产替代加速的看好 [4][6] 核心观点 - 高激励目标彰显发展信心 公司发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授予不超过2,068.4万股限制性股票 约占公司股本总额0.89% [1] - 业绩考核目标值全面超出一致预期 目标值要求2025/2026/2027年收入分别不低于142/206/275亿元 三年复合增速约44.2% [2] - CPU+DCU双轮驱动增长 海光CPU系列产品兼容x86指令集 广泛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等重要行业 海光DCU系列产品以GPGPU架构为基础 适用于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2.1/206.1/279.9亿元 对应增长率55.1%/45.1%/35.8% [4][5] - 预计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32.7/46.7/66.8亿元 对应增长率69.5%/42.6%/43.1% [4][5] - 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1.41/2.01/2.87元 对应PE倍数157/110/77倍 [4][5] - 毛利率预计保持在61.9%-64.0%水平 净利润率预计从21.08%提升至23.87% [8] 激励计划细节 - 授予价格不低于90.25元/股 总费用14.35亿元将在2025-2028年分摊 具体为2.32/7.86/3.08/1.10亿元 [3] - 激励对象覆盖879人 约占公司职工总数2,803人的31.36% 包含核心技术人员 [3] 财务指标表现 - 净资产收益率(ROE)预计从9.54%提升至20.33% 总资产收益率(ROA)从6.76%提升至12.97% [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显著改善 从2024年9.77亿元增至2027年72.01亿元 [8][10] - 总资产周转率从0.36提升至0.60 显示运营效率持续改善 [9]
海外市场点评:8月CPI:美联储降息的后手棋
民生证券· 2025-09-11 11:48
通胀数据与预期 - 预计8月CPI增速回升至2.9%[3] - 8月美国国内汽油零售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至-6.3%[3][7] - 8月新车价格大涨2.6%为近两年最大涨幅[3] - 8月新车零售额同比大涨2.5%[4] - 曼海姆二手车价格同比上升至6.3%[7] - 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同比上升至7.0%[7] - Zillow房屋价值指数同比降至3.1%[7]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预期 - 市场已消化年内3次降息预期甚至博弈9月降息50bp[2] - 分析维持年内2次降息共50bp的判断[2] - 四季度通胀上行风险较大因超额库存消耗和保税区库存离区[2] - 美联储可能通过9月点阵图和SEP经济预测进行额外预期管理[2]
摩托车行业深度报告:本田百年复盘,自主摩企探径
民生证券· 2025-09-11 08:15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评级 维持对摩托车行业的推荐评级 重点推荐春风动力 隆鑫通用 钱江摩托三家自主摩企 [3][4] 核心观点 - 本田摩托构建了技术 产品 制造 品牌四重护城河 通过70余年发展形成全球领先竞争力 2024年全球销量1881.9万辆 占全球市场份额超30% 营业利润达12125亿日元 毛利率21.5% [1][2] - 自主摩企正迎来全球化发展机遇 预计2025年中大排摩托车出口超50万辆 同比增长50.4% 海外市场份额达9% 春风动力 隆鑫通用 钱江摩托等企业通过产品力提升和性价比优势实现快速扩张 [3] - 本田成功路径显示摩企全球化需同步打造技术护城河 产品爆品力和文化适应力 自主摩企聚焦中大排产品平台 热门产品模型复利 区域突破策略与品牌文化叙事 逐步从制造导出转向体系输出 [3][11] 本田摩托发展历程 - 1946-1958年初创与技术奠基阶段 推出首款A型摩托车和Dream D型 1958年Super Cub C100成为全球销量最高摩托车 [14][17] - 1959-1978年全球化扩张与技术突破阶段 1969年发布Dream CB750 Four打破欧洲垄断 1974-1975年推出Gold Wing GL1000开创豪华旅行车市场 [15][17] - 1979-2011年技术多元化与环保转型阶段 率先应用CVCC低排放技术和PGM-FI电喷系统 2007年推出全球首款配备安全气囊摩托车 [16][17] - 2012年至今智能电动化转型阶段 2018年发布电动踏板车PCX Electric 2023年公布电动化战略 目标2030年电动两轮车销量400万辆 2025年电动摩托车累计产量突破5亿辆 [17][18] 产品矩阵分析 - 形成巡航 探险 运动 街车 踏板 攀爬六大产品类型 覆盖从城市通勤到长途旅行全场景需求 [20] - 巡航车型如GL1800 Gold Wing Tour价格达39.98万元 探险车型如CRF1100L Africa Twin价格18.58万元 运动车型如CBR650R价格8.28万元 街车如CB1000 SP价格12.88万元 [20][23] - Super Cub系列全球累计销量突破1亿辆 CBR系列开创民用大排量仿赛市场 Gold Wing系列切入大排量长途巡航市场提升利润率 [2][57] 全球市场表现 - 2024财年全球销量1881.9万辆 2025财年预计达2057.2万辆 远超雅马哈542.9万辆和铃木191.2万辆 [24][27] - 亚洲市场占全球销量超八成 2024年销量1747.8万辆 2025年预计增长至1806.5万辆 北美市场连续四年增长 2024年销量54.8万辆 [33][34] - 全球市场份额从2016年稳步上升 2025年预计达35.21% 目标2030年实现50%市场份额 [28][31]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1财年13.2万亿日元持续增长至2025财年21.7万亿日元 [37][39] - 2024年毛利率升至21.6% 净利率回升至5.8% 营业利润在2024年飙升至1.4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 [40][42][44] 技术优势 - 引擎技术领先 率先将DCT双离合变速系统移植到摩托车平台 应用VTEC可变气门控制和PGM-FI燃油喷射技术 [111][114] - 安全科技全面领先 2006年在金翼GL1800上实现全球首次量产摩托车安全气囊应用 构建C-ABS联动防抱死刹车系统和AI智慧减震系统 [115][117] - 电动化布局领先 推出可更换电池系统与电动平台 2024年发布氢燃料概念车 与通用汽车合作开发氢燃料摩托车 [17][91] 全球化战略 - 分阶段 区域差异化构建全球经营体系 美国市场以轻便省油产品打破重型摩托垄断 欧洲市场以赛事背书和高性能车型塑造技术品牌 亚洲市场通过合资建厂和本土采购制造成本优势 [2][120] - 1959年进军美国市场 Super Cub以295美元低价策略打破哈雷垄断 通过好人文化打破摩托车叛逆形象实现品牌逆袭 [2][132] - 在欧洲借赛事重塑技术形象 在亚洲通过合资与本地化实现快速渗透 真正实现从日本制造向全球品牌跃迁 [10][120] 自主摩企发展机遇 - 春风动力高端产品谱系完善 出海抢滩蓄势待发 2025年预计EPS 11.96元 PE 23倍 [4][8] - 隆鑫通用无极机车乘势而上 立足欧洲发力全球 2025年预计EPS 0.91元 PE 14倍 [4][8] - 钱江摩托老树新芽 自主外贸渠道助力品牌出海 2025年预计EPS 1.21元 PE 16倍 [4][8]
可控核聚变行业深度:聚变时代加速到来,Z箍缩路线走进主流视野
民生证券· 2025-09-10 12:2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可控核聚变行业给予积极评价 重点关注Z箍缩技术路线的商业化潜力 投资评级为"推荐" [4][7] 核心观点 -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程加速 2030年代被视为关键时期 全球总投资额从2021年的19亿美元飙升至97亿美元 五年增长超400% [1][19] - 惯性约束技术路线(尤其是Z箍缩)因安全性高、经济性好和环境友好等优势成为主流替代方案 美国和中国已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2][35] - Z箍缩技术将驱动三大核心领域投资:驱动器、聚变靶与爆室、深次临界裂变包层 预计2040年实现商业化发电 [3][64] 技术路线与进展 - 磁约束路线仍占主导(49%企业采用) 但惯性约束路线快速崛起 Z箍缩通过电流产生磁场压缩等离子体 实现高效能量输出 [35][37] -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实现净能量增益(输入2.05兆焦耳激光 输出3.15兆焦耳聚变能量) 中国"聚龙一号"装置达10MA电流水平 [2][45] - Z箍缩关键技术包括高产额靶设计(局部整体点火)、重频驱动器(LTD技术)和次临界能源堆 单发聚变放能可达2-3GJ [51][65] 政策与资本支持 - 中国成立国家聚变公司(首轮融资115亿元) 美国发布《2024年聚变能战略》 英国专项规划25亿英镑支持STEP示范电站 [12][15][16] - 全球私营资本积极参与 2024年Z箍缩企业Pacific Fusion获9亿美元融资 上海诺瓦聚变天使轮融资超5亿元 [13][23] - 日本将商业化目标从2050年提前至2030年代 俄罗斯修订《原子能利用法》完善监管框架 [17][18] 产业链与投资机会 - 核心部件领域包括: - 驱动器(60-70MA级LTD技术) - 靶材(高产额聚变靶设计) - 深次临界包层(能量放大倍数>15) [3][86] - 重点公司布局: - 合锻智能(真空室制造 中标2.09亿元项目) [87][88] - 王子新材(薄膜电容用于磁体电源系统) [89][90] - 国光电气(ITER偏滤器和包层系统供应商) [91][93] - 联创光电(超导磁体技术 拟建100MW混合堆) [96][97] - 爱科赛博、英杰电气(聚变特种电源 订单突破千万元) [98][100] 商业化时间表 - 关键技术攻关阶段(2024-2030年):实现Q>1的聚变点火 [65] - 工程演示阶段(2031-2040年):建成1000兆瓦级热功率试验堆 [65] - 商业推广阶段(2040年后):实现单发放能2-3GJ 包层能量放大>15倍 [65] 市场前景 - 目标市场聚焦发电、离网能源和工业用热三大领域 全球聚变企业员工数超4600人 支撑9300个供应链岗位 [28][33] - 45家企业中35家预计2030-2035年实现示范电站运营 28家计划同期并网发电 [26]
钢铁行业2025年半年报总结:晨光破晓,蓄势待发
民生证券· 2025-09-10 08:3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钢铁行业维持"推荐"评级 [7] 核心观点总结 - 钢铁行业正处于产能优化关键时期 政策推动下供给格局有望改善 行业利润复苏预期增强 [1][3][9] - 2025年上半年钢铁板块呈现弱复苏态势 原料价格跌幅大于钢材价格 钢企利润明显修复 [1][9] - 制造业需求与直接出口成为支撑钢铁需求的主要力量 建筑业用钢需求底部企稳 [3] - 产能优化将是未来行业主线 通过分级分类管理进行差异化调控 龙头企业优势突出 [4] 2025H1钢铁板块市场表现 - SW钢铁指数2025H1上涨3.82% 在申万行业中排名第23位 [1][9] - 2025年7月至今SW钢铁指数上涨15.62% 排名提升至第13位 [1][9] - 普钢板块表现优于特钢板块 SW普钢2025H1上涨4.47% 7月至今上涨17.63% SW特钢同期分别上涨5.03%和10.41% [2][12] - 钢铁板块2025H1表现弱于上证综指(+6.82%) 但7月至今与上证综指(+15.35%)表现接近 [2][11] 财务表现分析 - 2025H1钢铁板块营业收入同比下滑9.16%至9455.32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7.66%至131.37亿元 [15] - 2025Q2营业收入同比下滑8.39%至4831.91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2.15%至77.71亿元 [15] - 普钢板块盈利大幅改善 2025Q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31.92% 环比增长104.89% [2][16] - 特钢板块表现相对平稳 2025Q2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72% 环比增长7.39% [2][16] - 毛利率持续修复 2025H1上升至7.03% 2025Q2进一步上升至7.47% [19] - 净利率同步改善 2025H1为1.67% 2025Q2达到1.89% [19] 机构持仓变化 - 2025Q2钢铁板块基金配置比例环比下降0.20个百分点至0.22% [2][29] - 久立特材成为基金持仓市值占比第一的钢铁企业 占比35.60% [35][36] - 特钢板块成为基金增仓主要方向 永兴材料被增仓2.00亿元 [37] - 普钢板块遭遇基金减持 宝钢股份被减仓18.29亿元 南钢股份被减仓10.46亿元 [40][41] 供给端分析 - 国内粗钢过剩幅度已超越2011-2015年供给侧改革前的水平 [3][47] - 2025年1-4月全国粗钢产量累计3.45亿吨 同比增加0.5% [42] - 南部和东部省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西部省份产量增加 [44] - 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10.05亿吨 净出口量1.09亿吨 出口占比达10.83% [47] - 2022-2024年钢铁行业连续三年亏损超过1000亿元 [52] 政策环境与产能优化 - 新一轮行业产能出清或将开启 发改委提出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 [55] - 工信部发布《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 建立全方位指标评价体系 [55] - 截至2025年4月20日 189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56] -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于2025年底前完成钢铁行业首次履约 [58] 需求端分析 - 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2025年1-7月累计同比为6.20% [71] - 机械设备维持高景气 1-7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24.7% 挖掘机产量同比+21.7% [74] - 汽车产量1-7月累计同比+12.6% 其中轿车和SUV分别增长12.56%和12.92% [74] - 2025年1-7月粗钢净出口7146万吨 同比增加1401万吨 增长24.4% [80] - 热卷表观需求累计同比增加1.56% 螺纹表需累计同比减少4.83% [85] 原料端分析 - 西芒杜铁矿有望在2025年底投产 规划年产能1.2亿吨 [87] - 2026-2027年全球铁矿投产产能分别为1.01亿吨和0.68亿吨 [87] - 原料价格反弹幅度有限 铁水需求见顶 [88]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行业龙头:华菱钢铁、宝钢股份、南钢股份 [4] - 关注业绩修复及限产弹性标的:方大特钢、新钢股份、山东钢铁、三钢闽光 [4] - 特钢板块关注下游景气及扩产标的:翔楼新材、久立特材 [4]
电新行业2025年半年报业绩总结:乘势笃行,静待花开
民生证券· 2025-09-10 07:1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电新行业维持"推荐"评级 [7][8] 核心观点 - 电新板块整体业绩承压但25Q2盈利环比改善 呈现持续修复态势 [3][4] - 新能源车板块业绩向好 25Q2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31.44% [4] - 新能源发电板块表现分化 光伏阶段性承压 风电营收净利双增 储能营收利润向好 [5] - 电力设备板块业绩稳健 25H1营收同比增长10% [6] - 人形机器人板块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23% [6] 电新板块整体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16755.54亿元 同比增加3.49% 归母净利润861.47亿元 同比增加16.04% [3][12] - 2025Q2实现营收9206.13亿元 同比增长5.22% 环比增长21.95% 归母净利润495.89亿元 同比增加26.97% 环比增加35.64% [3][12] - 2025H1毛利率均值为19.50% 同比减少1.88Pcts 净利率均值为1.91% 同比下降1.91Pcts [3][14] - 2025Q2毛利率均值为19.56% 同比减少1.24Pcts 环比增加0.45Pcts 净利率均值为2.34% 同比下降0.78Pcts 环比增加2.73Pcts [3][14] 新能源汽车板块 - 2025H1实现营收6747.57亿元 同比上升10.67% 归母净利润580.45亿元 同比上升41.93% [4][16] - 2025Q2实现营收3578.87亿元 同比上升10.20% 归母净利润313.93亿元 同比上升31.44% [4][16] - 细分领域表现分化 铜箔营收同比增长45.10% 结构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48% [23][24] - 电池板块2025H1营收2834.96亿元 同比上升9.58% 归母净利润336.61亿元 同比增长27.78% [27] - 正极材料中LFP正极表现较好 2025H1营收654.64亿元 同比上升15.26% 归母净利润36.77亿元 同比上升28.56% [33] - 负极材料2025H1营收290.84亿元 同比上升15.60% 归母净利润20.11亿元 同比上升36.25% [42] - 隔膜行业2025H1营收231.90亿元 同比上升21.65%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29% [48] - 电解液行业2025H1营收434.65亿元 同比增长10.71% 归母净利润13.88亿元 同比上升24.31% [53] 新能源发电板块 - 2025H1实现营收9646.02亿元 同比减少1.96% 归母净利润360.66亿元 同比减少4.60% [66] - 光伏行业2025H1营收5542.61亿元 同比减少13.29% 归母净利润-148.71亿元 亏损同比放大 [5][82] - 风电行业2025H1营收2281.18亿元 同比增长24.2% 归母净利润101.94亿元 同比增长16.0% [5][130] - 储能行业2025H1营收3141.69亿元 同比增长13% 归母净利润425.11亿元 同比增长31% [5][151] - 光伏细分环节中 硅料行业2025H1营收419.79亿元 同比下降13.23% 亏损61.02亿元 [90] - 风电细分环节中 主机厂2025H1营收678.32亿元 同比增长43.94% 铸锻件营收174.88亿元 同比增长49.48% [142][143] 电力设备板块 - 2025H1实现营收1740.49亿元 同比增长10% 归母净利润139.98亿元 同比增长10% [6][158] - 特高压板块2025H1营收272.0亿元 同比增长10% 归母净利润20.8亿元 同比增长18% [166] - 智能化板块2025H1营收538.0亿元 同比增长15% 归母净利润53.1亿元 同比增长20% [171] - 输配电设备板块2025H1营收228.8亿元 同比增长25% 归母净利润21.7亿元 同比增长25% [177] - 电表板块2025H1营收142亿元 同比下降4% 归母净利润24.9亿元 同比下降13% [186] 人形机器人板块 - 2025H1实现营收1122.08亿元 同比增长11.94% 归母净利润119.83亿元 同比增长21.23% [6][195] - 电机及驱动系统2025H1营收620.07亿元 同比增长19.71% 归母净利润74.48亿元 同比增长21.59% [212] - 减速系统2025H1营收273.90亿元 同比增长9.42% 归母净利润32.88亿元 同比增长19.41% [219] - 传感系统2025H1营收126.7亿元 同比增长8.68% 归母净利润8.5亿元 同比增长42.79% [209][212] 重点公司推荐 - 报告推荐宁德时代、科达利、中科电气、良信股份、东方电缆、明阳电气、厦钨新能、阳光电源、许继电气、明阳智能等10家公司 [7]
2025年8月物价点评:8月通胀:冷暖的微妙信号
民生证券· 2025-09-10 06:24
PPI表现 - 8月PPI同比增速为-2.9%,较7月的-3.6%上升0.7个百分点,为3月以来首次降幅收窄[1] - PPI环比增速由负转正,从7月的-0.1%升至0.1%,时隔九个月重返正增长区间[3] - 上游行业PPI环比由7月的-0.1%跃升至0.1%,成为PPI回升的核心拉动力量[3] CPI表现 - 8月CPI同比增速为-0.4%,较7月的0%下降0.4个百分点[1] - 核心CPI同比回升0.9%,连续4个月上涨[4] - 食品价格拖累明显,猪肉批发价环比走弱,蔬菜水果同比降幅扩大[4] 结构性分化 - CPI与PPI走势分化:CPI同比下降而PPI同比回升[1][4] - PPI内部传导不畅:上游环比转正,中游边际改善,下游仍处负增长区间[3] - 反内卷政策见效:内卷行业对PPI拖累减少,上游限产措施推动价格企稳[3] 影响因素与展望 - 低基数效应助推PPI改善:去年同期PPI持续下行形成基数洼地[2] - 政策支撑核心CPI:以旧换新补贴推动家用器具价格同比涨4.6%,文娱耐用消费品涨2.4%[4] - 需求端仍待加强:下游PPI疲软反映终端需求复苏不稳固[3]
有色金属行业2025H1总结:25H1表现亮眼,何妨吟啸且徐行
民生证券· 2025-09-10 04:40
行业投资评级 - 有色金属行业评级为"推荐" [5] 核心观点 - 2025H1有色金属板块表现亮眼,整体上涨67.57%,板块排名第2,其中H1上涨27.65%,排名第1 [1][9] - 细分板块中贵金属表现最佳,归母净利润同比+64.7%,工业金属和能源金属也呈现增长态势 [2] - 投资建议看好铜铝+贵金属机会,工业金属供给约束持续,贵金属受益于降息预期和央行购金需求 [3] - 能源金属中锂行业静待出清,钴价受刚果金出口禁令支撑,镍价成本支撑显现 [3] 细分板块总结 板块整体表现 - 2025H1有色金属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36.29%,Q2同环比分别+17.03%和+16.31% [29] - 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自2019年触底反弹,2025H1回升至高点,Q2毛利率7.3% [29][30] - 资产负债率小幅上升至50.98%,长期借款下降,短期借款上升明显 [31][35] 工业金属 - 2025H1铝/铜/锌价分别同比+2.27%/+4.02%/+4.85%,归母净利分别同比+41.0%/-0.4%/+25.7% [2] - 2025Q2铜价同比-2.41%,但归母净利同比+33.55%,主要得益于产销量增长 [39][42] - 紫金矿业2025H1归母净利232.92亿元(同比+54%),洛阳钼业86.71亿元(同比+60%) [50] 贵金属 - 2025H1黄金价格同比+39.8%,贵金属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64.7% [2] - 2025Q2贵金属归母净利57.85亿元,同环比分别+75.62%和+48.44% [2][39] - 山东黄金2025H1归母净利28.08亿元,中金黄金26.95亿元 [60] 能源金属 - 2025H1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价格同比-32.0%和-27.7%,锂板块归母净利同比+409% [2][65] - 钴价受刚果金出口禁令影响,2025H1硫酸钴和四氧化三钴价格同比+26.0%和+26.7%,钴板块归母净利同比+33% [2][65] - 华友钴业2025H1归母净利27.1亿元(同比+62.3%),盛屯矿业10.5亿元(同比-5.8%) [78] 小金属与稀土 - 2025H1稀土价格大幅上行,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增长627.8% [99] - 战略小金属中锑锭价格同比+82.9%,氧化锗同比+63.1% [64] - 北方稀土2025H1归母净利9.31亿元(同比+8.86亿元),盛和资源3.7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03] 机构持仓 - 2025Q2有色金属板块基金持仓比例环比提升0.04pct至4.21% [107][111] - 紫金矿业持仓占比45.5%居行业第一,前10大公司持仓占比71.15% [113][115] - 增持主要集中在紫金矿业、兴业银锡、广晟有色等,减持主要集中在电解铝板块如神火股份、云铝股份 [117][118] 2025H2展望 - 工业金属受益于美国财政+货币双宽松格局,铜价中枢有望上行 [119][124] - 贵金属降息临近,金价有望持续上行,全球央行购金热度不减 [3][119] - 能源金属中锂价确定底部区间,钴价受供给收缩支撑,镍价成本支撑显现 [3][119]
基础化工行业2025H1业绩综述:整体业绩向好趋势显现,聚焦景气度上扬标的
民生证券· 2025-09-10 03: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评级 [4] 报告核心观点 - 基础化工板块2025H1整体业绩呈现向好趋势 营收同比增速+3.23% 净利润同比增速-2.00% 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4.45和2.66个百分点 [1] - 持续看好低估值、有业绩、行业景气度向上的标的 重点推荐涤纶长丝、制冷剂、TDI、有机硅、复合肥、农药等子行业 [2] - 2025H1基础化工板块有282家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同比正增长 占比52.91% 同比下滑1.88个百分点 有120家公司亏损 占比22.51% 同比提升3.75个百分点 [7] 基础化工板块2025H1财务数据回顾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同比增速+3.23% 同比提升4.45个百分点 净利润同比增速-2.00% 同比提升2.66个百分点 [1][10] - 2025Q2营收同比增速+0.48% 同比下滑2.87个百分点 环比下滑5.94个百分点 净利润同比增速-6.50% 同比下滑7.57个百分点 环比下滑9.66个百分点 [1][11] - 扣非后年化净资产收益率3.25% 同比下滑0.07个百分点 毛利率17.77% 同比下滑0.17个百分点 [10] 子行业营收表现 - 碳纤维、合成树脂、改性塑料、民爆用品、锂电化学品子行业营收增幅最大 分别同比增加37.75%、27.61%、22.11%、21.51%和15.35% [13] - 纯碱、有机硅、绵纶、氨纶、涤纶降幅最大 分别同比降低18.26%、15.82%、11.79%、10.55%和6.62% [13] 子行业净利润表现 - 氟化工、农药、合成树脂、氯碱、钾肥子行业净利润增幅最大 分别同比增加110.92%、87.37%、64.85%、37.19%和36.20% [13] - 膜材料、碳纤维、其他塑料制品、农药、锂电化学品降幅最大 分别同比降低672.74%、101.51%、81.13%、79.13%和72.66% [13] 子行业毛利率变化 - 氟化工、钾肥、合成树脂、氯碱、复合肥子行业毛利率同比提升幅度最大 分别提升10.26、4.99、2.94、2.31和1.64个百分点 [14] - 纯碱、有机硅、碳纤维、轮胎、粘胶下滑幅度靠前 分别同比下滑8.73、8.72、5.93、4.87和3.95个百分点 [14] 重点看好子行业分析 涤纶长丝行业 - 行业大规模在建产能基本投产结束 2024年纺织业新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达到阶段高点后 供给端增速有望放缓 [2][31] - 目前行业库存处于相对低位 POY、DTY和FDY库存天数分别为25天、31天和26天 行业具备涨价基础 [33][35][36] - POY、DTY、FDY原料价差分别为1298.09、2473.09、1573.09元/吨 分别位于2020年以来第61、第31和第34百分位数 [37] 制冷剂行业 - 供给端强限制 二代制冷剂生产配额持续削减 2025年二代制冷剂生产配额较去年减少4.96万吨 其中R22减少3.14万吨 [44] - 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维持基准值 R32生产配额较上年增加4.08万吨 [46] - 2025年9月2日R22含税出厂价37000-39000元/吨 较年初上涨16.92% R32含税出厂价60000-61000元/吨 较年初上涨45.78% [47] - 2025年1-7月家用空调产量13643万台 同比上涨5.81% 需求增长带动价格保持高位 [48] TDI行业 - 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 供给格局优化 海外厂商发生供应中断 导致国内供应偏紧 为国内相关厂商带来盈利改善机会 [2] 有机硅行业 - 2025H1有机硅价格触底 行业盈利承压 当前产能高速扩张期已过 有望在供需平衡表修复和反内卷预期下实现景气度反转 [2] 复合肥行业 - 需求中长期增长+原材料价格中枢下移 复合肥需求和价差都具备弹性 行业格局改善集中度持续提升 龙头企业可充分受益 [2] 农药行业 - 2025H1实现营收、利润同比显著改善 营收同比增速5.97% 净利润同比增速87.37% 行业底部确认 [2][13] - 小品种农药率先启动价格修复 草甘膦价格持续回暖 整体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2]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涤纶长丝龙头的桐昆股份、新凤鸣、恒逸石化 [2] - 建议关注制冷剂企业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昊华科技 [2] - 建议关注TDI相关厂商万华化学、沧州大化 [2] - 建议关注有机硅企业新安股份、兴发集团、合盛硅业 [2] - 建议关注复合肥企业新洋丰、云图控股、史丹利 [2] - 建议关注农药企业扬农化工、润丰股份、安道麦A、新安股份、利尔化学、江山股份、利民股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