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国际证券

搜索文档
2025年8月美国通胀数据点评:通胀温和:等待降息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7 14:21
通胀数据表现 - 8月CPI同比2.9%(前值2.7%),环比0.4%(前值0.2%)[4][7] - 核心CPI同比3.1%,环比0.3%,均与7月持平[4][7] - 核心CPI季调环比折年率回升0.3个百分点至4.2%[7][8] 分项结构分析 - 能源通胀环比回升1.8个百分点至0.7%,食品通胀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至0.5%[9] - 核心商品环比增速回升0.1个百分点至0.3%,核心服务环比维持在0.4%[9] - 二手车分项环比增速回升0.6个百分点至1.0%[11][16] - 剔除二手车后的核心商品环比增速与7月持平(0.17%)[11][13] 政策与市场预期 - 市场预期9月美联储降息概率为90%,年内或降息2-3次(每次25BP)[24] - 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超预期上升至26.3万人(预期23.5万人)[22][26] - 降息交易逻辑持续:美股强、美债利率下行、美元走弱[3][24] 风险提示 - 需警惕美国通胀压力在降息后持续显现[3][24] - 风险包括美联储独立性受损及就业市场超预期放缓[3][25]
互联网:2025年环球旅讯峰会要点总结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7 13:02
行业投资评级 - 携程目标价82美元(基于2026年N-GAAP OP 208.51亿元及20倍PE)[4] - 同程目标价30港币(基于2026年N-GAAP OP及14倍PE)[4] - 华住和亚朵长期看好但短期受RevPAR压力影响[4] 核心观点 - 全球旅游市场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线上渗透率持续提升[3] - 入境游强劲增长(2025年上半年入境人次3.3亿 +15.8% 免签外国人1364万人次 +53.9%)[3][7] - 酒店业供过于求(1H25供给增速11.8% 高端酒店供给增速达13-14%)[3][11] - AI应用加速但尚未形成颠覆性突破(64%消费者用AI规划旅行 但交易转化存障碍)[3][16] - 会员生态价值凸显(Z世代支出占比20% 愿为积分权益增加消费)[3][7] 细分市场趋势 全球旅游 - 出境游需求理性回升(短途+38.1% 长途+22.3%)[3] - Z世代消费力突出(收入占比10%但支出占比20%)[7] - 银发经济潜力巨大(2050年老年人口占比超50% 携程银发用户人均消费为年轻人3倍)[3][7] 酒店行业 - 三大集团战略聚焦国内(华住/锦江拓展东南亚 首旅保守)[3] - 连锁化率分化(中高端超50% 经济型仅30%)[11] - 华住2030年目标比肩万豪规模[11] - 锦江海外计划5年500家店[12] OTA平台策略 - 携程反内卷措施:流量规则调整/AI提效/拓展入境游与展演市场[13] - 飞猪AI定位一站式旅行生活平台[19] - 京东酒旅聚焦开源(餐饮/供应链零售)节流(采购降本/低佣金)[17] 技术应用 - AI应用集中在运营提效(客服/比价/费控)而非前端获客[16] - 创新案例:MyTrip动态行程规划/Vendorboat行中本地推荐[3][19] - 同程AI覆盖管理/客服/客控系统(10万台电视植入AI)[16] 会员体系 - 年轻用户为积分权益愿增消费(15-20% Z世代 vs 个位数年长代际)[7] - 酒店与OTA会员共存(岭南直销占比20-30% 中旅全渠道会员贡献率35%)[14] - OTA生态壁垒优势显著(携程为华住最大TMC服务商)[11]
赣锋锂业(01772):交接覆盖:产业链价格底部反转,新项目及新业务加速布局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7 08:05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OUTPERFORM)[2] - 目标价40.36港元,较现价33.50港元存在20.5%上行空间[2] 核心观点 - 锂产业链价格已触底反弹,碳酸锂价格从6月底的6.0万元/吨低点回升至9月的7.25万元/吨,供需格局改善将推动盈利能力修复[4][16] - 公司新项目加速落地:马里Goulamina锂辉石项目一期投产,阿根廷Cauchari-Olaroz盐湖项目(4万吨碳酸锂/年)和Mariana项目(2万吨氢氧化锂/年)均处于产能爬坡阶段[5][17] - 固态电池技术布局领先,具备硫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等关键环节的研发与商业化能力[6][1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2.58亿元(同比-13.82%),净亏损5.36亿元(同比减亏2.23亿元),Q2亏损环比收窄1.75亿元[3][15]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16.53亿元、27.71亿元,同比增长120%、306%、68%[2][11] - 毛利率持续改善:从2023年的11.4%提升至2026E的14.6%[2][12] 业务进展 - 锂电池产品覆盖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等5大类20余种产品[6][18] - 上游资源布局强化,盐湖和锂辉石项目达产后将提升资源自给率和成本竞争力[5][17] - 受益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需求扩张,碳酸锂价格反弹有望推动下半年盈利修复[4][16] 估值依据 - 基于1.8倍2025年市净率(PB)给予目标价40.36港元[6][11][19]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153倍、38倍、23倍[2][12]
生产热度回升,出口量价分化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7 07:28
消费 - 汽车零售量持续回落,同比降幅扩大,批发量同比降幅收窄但仍为负[5] - 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66%,同比跌幅略有扩大[5] - 轻纺城成交量季节性上升,但同比降幅略有扩大[5] - 海南旅游价格指数环比下降9.5%,同比由正转负[6] - 全国观影人次和电影票房均下滑至历史低位,同比涨幅明显收窄[6] 投资与地产 - 8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4700亿元,同比少增200亿元[13] - 截至9月13日,今年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3.51万亿元,9月第二周发行978亿元[13] - 30城新房成交面积同比由负转正,但未见持续好转;14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增幅扩大,占比升至71.4%[13] - 当周土地溢价率小幅回升至4.37%[13] 进出口 - 韩国9月前10日从中国进口金额同比增长16.2%,向全球出口金额增长3.8%[22] - 国内出口和进口运价环比持续下降,分别为-2.1%和-2.3%[22] - BDI指数环比上升5.6%,绝对值维持在历史较高水平[22] 生产 - 沿海八省日耗煤量同比跌幅收窄[25] - 焦化、高炉、螺线开工率同比增幅扩大[25] - 聚酯开工率持续上升至近年同期高位[25] - 光伏经理人指数环比大幅回升19.4%[27] 物价 - iCPI同比增速小幅回升,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同比回升[37] - 南华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5%,工业品、金属和贵金属价格指数环比上升[37] - 水泥价格环比下降2.0%,沥青价格环比下降0.6%[37] - 铜价环比上涨1.4%,铝价环比上升1.8%[37] - 碳酸锂价格环比下降3.1%,多晶硅价格环比上升2.2%[37] 流动性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4.1个BP至1.86%,为2025年以来最高位[39] - R007较前周回升0.9个BP,DR007上升2个BP[39] - 上周央行逆回购净投放1961亿元[39] - 美元兑人民币从7.1378小幅上升至7.1224[39]
美国SMR产业链进入加速兑现期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6 15:37
行业投资评级 - 北美SMR产业链具有更大投资价值 [2] - 建议关注上游核燃料原料商Cameco和Centrus Energy、中游核电装备制造商Oklo和NuScale Power、下游核电运营商Talen Energy、Vistra和Constellation Energy [10] 核心观点 - 美国SMR产业链在2025年进入加速兑现期,商业化验证窗口临近,多项催化在时间与强度上均超预期 [2] - 商业化受到三股力量推动:AI科技巨头数据中心用电与供能布局、特朗普政府核监管政策取向、SMR头部企业示范与募投项目加速 [2] - 尽管DeepSeek提升模型效率,但AI中长期用电需求上行方向未变,SMR在北美商业化动力足够强劲 [2] 监管审批进展 - 2025年5月23日美国政府发布多项推进核能行政令,加速新建核电与简化先进堆许可,政策力度与节奏超市场预期 [3] - DOE在8月明确11个先进堆试点,拟通过DOE授权路径推动至少3座试验堆在2026年7月4日前实现临界 [3] - 9月15日英美两国宣布新核能合作安排,强调监管协作与对齐,降低SMR商业化制度性摩擦 [3] 燃料供应布局 - 美国能源部在2024年12月遴选6家企业签订LEU采购框架合约,以约27亿美元项目撬动本土新产能 [4] - Urenco–Radiant签署HALEU供应协议,披露先进燃料对美供给安排及Urenco USA扩产项目投运 [4] - KHNP与Centrus签署非约束性协议扩大既有LEU供货量,并与POSCO International探索对美增扩产能潜在投资 [4] 制造装备与项目建设 - X-energy、Amazon、KHNP、Doosan达成战略合作,部署目标到2039年前超过5GW核电容量 [5] - 计划撬动最高约500亿美元公私合投与供应链扩能 [5] - TVA的BWRX-300建造许可申请已进入NRC正式受理程序 [5] 终端应用拓展 - SMR应用在国防、航空、运输等多领域拓展,但需求主要仍由数据中心巨头推动 [7] - 甲骨文Q1财报显示AI算力需求外溢,科技巨头需要探索多种能源解决方案 [7] - SMR凭借稳定、安全、灵活、规模化特点,成为科技巨头重资投入的主要能源形式 [7] 近期项目动态 - TVA携手ENTRA1部署六座SMR电厂,拟增至多6GW产能支撑AI与数据中心用电激增 [8] - 亚马逊与X-energy合作部署超过5GW核电容量 [8] - KairosPower与TVA签署50MW电力购买协议,为谷歌数据中心供电 [8] - Equinix与先进核能开发商达成三项协议,合计提供高达774MWe电力 [8] - TerraPower完成6.5亿美元融资,开发配备千兆瓦级储能系统的钠反应堆 [8]
绿茶集团(06831):首次覆盖:融合菜博采众长,高性价比顺势而为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6 02:1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12.10港元,较现价6.69港元有80.9%上行空间 [1][4][64] 核心观点 - 绿茶集团是中国休闲中式餐饮龙头,以高性价比融合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高效供应链和快速拓店策略驱动增长,预计2025-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均超20% [1][2][3][64] 公司概况 - 按2024年收入计,在中国内地休闲中式餐厅市场份额0.7%,排名第四;按门店数计以465家排名第三 [2][6] - 创始人为王勤松、路长梅夫妇,上市后通过Time Sonic持股54.29%,合众集团持股15.76% [10] 行业分析 - 中国连锁餐厅渗透率持续提升,预计2024-2029年连锁餐饮复合增长率8.2%,高于非连锁餐厅的6.8% [2][22] - 休闲中式餐饮是增长最快细分赛道,预计市场规模从2024年0.5万亿元增至2029年0.8万亿元,复合增长率9.1% [2][26] 核心竞争力 - **品牌与产品**:2024年推出203道新菜品,会员超1620万,TOP20菜品销量占比超50% [3][30] - **供应链**:结合第三方食材加工(合作205家)与直接采购,保障食品一致性和效率 [3][39] - **拓店策略**:坚持直营模式,以小型门店(450平米以下)为主,2025-2027年计划新开150/200/213家店 [3][42][46] - **单店模型**:投资回本周期从18个月优化至14.5个月,2025年门店经营利润率约17% [3][5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复合增长率27.1%,经调净利复合增长率278.3% [13] - 1H25收入22.9亿元(+23.1%),经调净利2.5亿元(+40.4%),毛利率69.7%(+1.4pct) [14][18] - 外卖业务快速增长,1H25收入占比22.9%(2024年为18.8%) [16][1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49.1/62.3/76.5亿元(+28.0%/26.7%/22.9%),经调净利5.0/6.5/8.0亿元(+37.9%/30.0%/24.3%) [4][64] - 基于2025年15倍PE,对应合理市值82亿港元 [4][64] - 当前估值低于行业平均(2025年PE行业平均17.4倍,绿茶仅8.3倍) [65]
美国模拟芯片反倾销立案调查:政策指向、市场影响与企业应对策略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5 14:32
事件概述 - 中国商务部于2025年9月13日发布第27号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特定模拟芯片产品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调查范围包括40nm及以上工艺的通用接口芯片(CAN、RS-485、I²C接口及数字隔离器等)和栅极驱动芯片(低边、半桥/多路及隔离驱动类产品),涉及税则号85423990项下部分产品,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利害关系方需在公告发布20日内通过贸易救济调查信息化平台登记并提交材料,最终裁定预计于2026年9月13日前公布,特殊情况下可延长六个月 [1][7] 调查背景与依据 - 此次立案系应国内产业申请启动,初步证据表明2022—2024年自美国进口的涉案芯片数量持续增长且价格呈明显下降趋势,对国内产业造成价格压制与经营压力,调查程序符合国内法律及WTO规则,同日商务部还针对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反映中美科技与经贸摩擦持续演进的背景 [2][8] - 调查机关后续将向利害关系方发放问卷、开展抽样与企业核查,并可能逐步推进初步裁决 [2][8] 对美系芯片企业的影响 - 反倾销税将推高主要美系芯片企业在华产品价格与供应不确定性,加速客户转单,美系模拟芯片龙头企业对中国市场收入依赖度较高:ADI 2024财年中国区营收21.29亿美元(占总收入22.6%),TI中国终端客户贡献约20%收入,Microchip 2024财年对华销售占比约18% [3][9] - 涉案产品(CAN、RS-485、数字隔离器及栅极驱动芯片等)是ADI、TI、Microchip、安森美等企业的优势领域且市场渗透率较高,若征收反倾销税将短期内推高这些企业在华销售价格并增加供应不确定性,从而加速本土客户转单意愿与第二供应商认证进程 [3][9] 国产替代机遇 - 本次调查仅针对原产于美国的涉案产品,欧日厂商(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萨)及本土企业均不在调查范围内,国产厂商凭借认证完备与量产能力有望迎来结构性替代机遇 [4][10] - 纳芯微已在数字隔离器、隔离/智能栅极驱动等品类实现车规级量产,具备UL/VDE、AEC-Q100等认证,并于汽车与工业控制领域加速客户导入与上量进程,上海贝岭等在RS-485等接口芯片领域拥有成熟量产经验和客户端支持 [4][10] - 涉案芯片多属成熟制程与标准接口品类,在通过EMC、安规及车规认证后替代周期与技术难度相对可控,国产厂商有望获得结构性份额提升机遇 [4][10] 下游厂商应对策略 - 对汽车电驱/充电逆变、光伏储能、工控及电网自动化等下游应用领域,涉案接口与驱动芯片属关键通用器件且对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求较高,短期将带来供应链成本与交期波动 [5][11] - 建议整机与模块厂商及时梳理物料清单并依据原产地规则(以实质性改变为核心,参考晶圆制造及关键工艺所在地)明确产品来源,同步推进本土及非美系第二供应商的小批量验证与导入流程,评估BOM成本与交期变化,并配合上游供应商准备问卷材料 [5][13] - 进口商与出口商应于20日内完成利害关系方登记,以在后续抽样、答卷和核查阶段争取主动,降低潜在贸易措施带来的供应链与成本风险 [5][13]
电子Technology:CIOE2025前沿聚焦(3):红外技术及应用展望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5 13:0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红外技术民用化正迎来爆发期 核心趋势为探测器微型化 集成化 并与AI技术深度融合 推动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1] - 红外技术的低成本化与高性能化趋势愈发明显 非制冷探测器量产工艺成熟使民用产品价格持续下探 制冷型探测器通过技术创新拓展高端应用边界 [6] - "红外+AI+5G"的融合应用即将进入爆发期 红外技术正从传统工业检测 安防领域快速渗透至消费电子 智能家居 户外休闲等大众市场 [6][40] 企业技术成果 - 睿创微纳Turing M微型模组获"光博会创新产品奖" 以8μm技术为锚点 通过"芯-器-系统"全链条创新 重新定义红外感知边界 [2] - 睿创微纳8微米系列实现微型化与高性能双突破:Turing M模组尺寸13mm×13mm 重量5.3g 集成度行业领先;1920×1080超高清机芯实现超远距离目标识别;高帧频120Hz机芯动态响应提升50% 拖影减少70% [4] - 高德红外展现红外技术民用化与AI融合前沿突破 输出全产业链技术与场景化新品矩阵 涵盖工具型设备 夜视产品 行业解决方案及子品牌布局 [3] - 高德红外推出创新声热融合电力巡检方案 将温度异常与声学异常检测相结合 实现电力设备局放与气体泄漏精准诊断 [32] - 高德红外新子品牌GIM专注热成像智能制造 提供OEM/ODM个性化定制服务 年产能超过150万单位 [35] - 海康微影实现从12μm探测器到多场景机芯全链条覆盖 双光融合算法与云端数据分析平台结合 [37] - 夜视研究院集团红外高光谱气体探测设备融合航天级技术 碲镉汞短波高光谱探测器曾应用于"天仪29星"遥感任务 [38] - 大立科技车载红外热成像系统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 探测距离达300米以上 [39] 应用场景赋能 - 睿创微纳AI赋能五大场景:工业安全领域RG630手持气体成像仪可视化监测30种以上气体泄漏 误报率低于0.5%;视觉安防领域机场全景雷达误报率<0.1次/天 森林防火系统覆盖西南3省超100万亩林区;户外探索装备成为极地科考指定装备;车规级红外系统夜间行人识别距离提升至200m 已配套3家头部车企ADAS方案;智能防爆轮式机器人替代人工完成化工厂高危区域巡检 [4][26][27][28][29][30] - 高德红外车规级红外感知方案通过AEC-Q100/104双认证 恶劣环境下行人识别准确率超96% [36] - 光通信与红外技术跨界创新:光迅科技通感一体化产品 华工正源3.2T CPO光引擎为红外图像高速传输与智能分析提供底层支撑 [40]
电子Technology:CIOE2025前沿聚焦(1):精密光学展、摄像头技术及应用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5 13:0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重点展示了光学技术在多领域的创新突破和应用拓展[1] 核心观点 - 精密光学产业正处于技术革新浪潮 下游应用场景持续扩大 多家企业在CIOE 2025上展示了前沿产品和技术方案[1] - 光学技术在智能驾驶、AR/VR、医疗影像、工业检测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推动行业向高精度、高性能方向发展[4][5][7] 参展企业技术亮点 舜宇光学 - 推出超小像素尺寸全局快门传感器 像素尺寸缩小至1.0μm以下 在120fps高帧率模式下保持低拖影特性[4] - 新一代车载激光雷达光学方案实现±2厘米测距精度和190米@10%反射率的探测距离 角分辨率达0.1°×0.1°[4] - 190°超广角车载镜头通过四镜片光学设计消除边缘畸变 DMS系统集成红外补光与AI算法[4] - 高分辨率成像雷达点云率达每秒345万点 与视觉传感器形成冗余感知方案[4] 凤凰光学 - 医疗领域三大产品系列全面升级:荧光腹腔镜支持4K超高清画质 耐受超500次高温高压灭菌[4] - 3D内窥镜镜组采用双传感器立体成像设计 软性内窥镜镜头实现更纤细镜体设计和更高成像稳定性[4] - 自研4K超高清智能相机一体化显微镜具备IP67级防水特性 广泛适配工业检测和医疗诊断场景[4] - 中波制冷变焦红外镜头拥有25倍超大变倍比 显著提升森林防火和边境海防的目标识别精度[4] 歌尔光学 - 全球首发碳化硅刻蚀全彩衍射光波导F30Se 采用第三代半导体超高折射率特性削弱彩虹纹问题[7] - 推出0.2立方厘米、0.5g的超小全彩Micro-LED光引擎 为业内最小尺寸[7] - 单色树脂模组G25Pi透过率提升至88% 彩虹纹在多场景下不可察觉[7] - 多系列Pancake模组覆盖不同市场定位:星河LE51系列TTL仅13.5mm 星际C51模组瞄准空间计算旗舰[7] 光学技术创新 AR/VR显示技术 - Pancake光学模组光利用率提升至25%(行业平均10%-20%) 85°视场角配合自研畸变校正算法实现单目4K分辨率[4] - AR光波导显示模组在1.2mm厚度内实现50°视场角与1000尼特入眼亮度[4] - JBD发布"蜂鸟Ⅱ"彩色光引擎 体积0.2立方厘米 重量0.5克 像素密度达6350 PPI 典型功耗降低36%[7] 光学元件与材料 - 辰瑞光学展出高性能衍射光学元件 视场角从85°×85°扩展至120°×120° 衍射图案均匀性提升50%[7] - 湖北新华光硫系光学玻璃覆盖0.6-16μm透过波段 镀膜后8-12μm波段平均透过率超95%[7] 应用领域拓展 智能驾驶 - 光学技术全面覆盖"感知-决策-交互"全链条 为高阶智驾提供可靠环境感知能力[4] 工业检测 - 超小像素传感器和高速成像技术完美适配工业检测和运动抓拍等高速成像场景[4] 医疗影像 - 光学技术在微创手术、腔内诊断等医疗场景提供精准视觉支持 提升诊断准确性[4] 安防监控 - 高变倍比红外镜头和灵敏探测芯片显著提升复杂环境下的安防监控能力[4]
电子Technology:CIOE2025前沿聚焦(2):激光技术及智能制造展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5 13: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供明确的行业投资评级信息 **报告核心观点** 激光产业正以技术革新为核心驱动力,全面向智能制造深度转型,AI技术深度渗透激光全链路,加速行业智能化升级进程[1] **参展企业技术成果总结** **大族激光** - 展出高功率激光加工设备、行业专用装备及核心器件,包括"红晶"/"黑晶"系列激光手持一体机、热成型设备及多系列新款激光器[2] - 红晶系列通过升级T模式实现熔深提升30%,搭载520组AI工艺库和一体式智能送丝引擎,兼容H300工业级丝盘;蓝晶系列采用轻量化设计和±3%功率波动控制技术,支持24小时不间断作业,焊接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4-8倍[3][20] - "极光"系列万瓦级激光器具备高电光效率和强大功率冗余,满足厚板切割、焊接及表面处理等高端应用需求,在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领域优势显著[3][21] - "焊界"系列焊接解决方案针对锂电、光伏行业推出定制化方案,通过技术创新帮助客户实现降本增效[3][22] - 子公司厦门大族尚立半导体展示Micro LED行业激光应用及第三代显示技术突破性解决方案[3][24] **长光华芯** - 发布国内首家1.6T光模块硅光200mW DFB光源芯片,全温光功率>200mW,80℃电光转换效率>20%,满足非气密要求及Telcordia GR-468-CORE标准,可支撑800G/1.6T光模块硅光集成[3][25][28] - 推出32KW直接半导体激光器,功率稳定性≤±1.5%,针对锂电极片干燥、钙钛矿涂布干燥及退火结晶等大幅面加热场景[3][25] - 光医疗系列产品全面布局激光治疗与医美领域,涵盖760nm/808nm/980nm/1064nm叠阵系列(脱毛与嫩肤)、1450nm模块(嫩肤去皱)、1470nm模块(静脉曲张及前列腺治疗)、1726nm模块(痤疮靶向治疗)[3][27] **杰普特** - 围绕"光连接+光电检测"核心领域展示新品,深度融合AI算法构建智能驱动引擎,形成从核心激光器件到集成自动化设备的全场景解决方案[4][31] - 首发激光焊接全流程闭环控制系统,通过OCT寻位、视觉定位、光束整形确保微米级加工精度,在新能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中实现近完美成品率,3C电子手机中框加工达成"零瑕疵"交付[32] - 推出GHz基频20W飞秒光纤激光器,实现100kHz-1MHz可编程重频调节,应用于齿科医疗、半导体微加工、新能源显示及量子信息研究[33] **细分领域创新企业** - 星汉激光展出行业首款1.8kg超轻量风冷手持设备,集成500W光纤激光器+AI焊缝追踪,无需水冷系统,续航8小时[5][34] - 魔技纳米全球首创多光子聚合纳米3D打印机,基于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实现0.2μm分辨率,支持12种材料,打印速度达100mm³/h(传统设备3倍)[5][36] - 华工激光AR光波导激光加工产线集成五轴激光切割+亚微米精度钻孔+AI瑕疵检测,单条产线日处理10万片高折玻璃光波导[5][37] **技术论坛与行业应用** - 大族光子发表主题演讲,深度探讨激光焊接在新能源电池制造及3D打印中的创新应用[3][23] - 长光华芯参与三场技术论坛,分别分析医疗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CPO时代光芯片技术挑战(公布50℃下WPE>25%测试结果),以及32KW激光器在新能源和钙钛矿领域的应用[3][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