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方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重汽(000951):重卡销量增速好于行业,预计出口仍将维持增长态势
东方证券· 2025-09-09 14: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格为22.72元 [1][6] 核心观点 - 2季度业绩稳中有升 上半年营业收入261.62亿元(同比增长7.2%) 归母净利润6.69亿元(同比增长8.1%) [5] - 2季度收入132.53亿元(环比增长2.7%) 归母净利润3.58亿元(环比增长15.4%) 毛利率同环比分别提升0.7/0.9个百分点 [5] - 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快速提升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5]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15元 [5]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预测EPS调整为1.42元(原1.49元) 2026年1.76元 2027年2.07元 [6][8]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约13.6% 2025年营收预计520.50亿元(同比增长15.8%) [8] - 毛利率持续改善 从2024年8.7%提升至2027年9.4% [8] - ROE从2024年9.8%提升至2027年12.8% [8] 行业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重卡行业销量53.91万辆 其中二季度销量27.41万辆(同比增长18.3%) [9] - 公司重卡销量8.1万辆(同比增长14.1%) 显著高于行业6.9%的平均增速 [9] - 新能源重卡行业销量7.92万辆(同比增长186%) 渗透率达22.3% [9] - 重卡行业出口15.56万辆(同比增长2.69%) 公司主要出口非洲、东南亚等地区 [9] 竞争优势与增长驱动 - 公司作为重卡龙头企业 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及基建需求拉动 [9] - 新能源渣土车市占率大幅提升 智能网联重卡项目持续推进 [9] - 通过重汽国际持续开发美洲、澳大利亚等增量出口市场 [9] - 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估值16倍 公司当前估值12.7倍具备吸引力 [6][10]
三安光电(600703):拓展应用领域,优化产品布局
东方证券· 2025-09-09 14:1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格17.40元 当前股价15.02元(2025年09月08日)[3][6][12] 核心观点 - 功率半导体业务通过应用领域拓展和产品结构优化实现持续成长 碳化硅产品在新能源汽车及数据中心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11] - LED业务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展现韧性 MiniLED份额稳步增长 MicroLED与头部企业深度合作[11] - 射频前端业务受益终端市场需求回暖 光技术业务在接入网领域产品出货持续增加[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9.9亿元 同比增长17% 毛利率15.2%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1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47亿元 同比增长13% 环比增长8%[11]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8.22/231.80/279.95亿元 同比增长17%/23%/21%[5] - 预测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49/14.49/18.88亿元 同比增长78%/223%/30%[5]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11.9%提升至2027年18.2% 净利率从1.6%提升至6.7%[5] 业务进展 - 碳化硅MOSFET已在十余家Tier1或整车厂客户处送样验证或小批量出货[11] - 氮化镓产品突破高电能利用效率数据中心应用需求 推出650V及100V耐压等级产品[11] - 车用LED供货量持续增长 安瑞光电获取多家车企智慧数字光学系统车灯项目[11] - 射频前端业务中砷化镓射频代工及滤波器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11] - 光技术业务FTTR产品开始批量出货 50G PON应用芯片进入研发阶段[11] 估值分析 - 基于可比公司2026年平均60倍PE估值 给予17.40元目标价[3][12] - 可比公司包括中微公司、赛微电子、士兰微等 调整后平均PE为61.78倍(2025E)和60.10倍(2026E)[13] - 预测市盈率从2024年296倍下降至2027年40倍 市净率维持在1.8-2.0倍区间[5]
深圳新政短期提振市场预期,进一步强化对行业进入中长期修复通道的信心
东方证券· 2025-09-09 11:15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6] 核心观点 - 京沪深"因城施策"有助于阶段性拉升市场成交量,并强化对行业中长期修复通道的信心[2] - 行业风险评价降低是推动地产股修复的主要原因,政策出台或预期提升可能阶段性抬高修复斜率[2] - 深圳新政力度超过京沪,包括放松区域限购、加大公积金支持、调整商贷利率及企事业单位购房条件放松[3] - 深圳限购政策优化细化至分区、分街道,非核心区取消套数限制,远郊区彻底退出限购,有效释放改善型和多套购房需求[3] - 2025年1-8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成交2.66万套,其中非核心区域成交1.88万套,占比超70%[3] - 2025年1-7月深圳二手房成交3.73万套,非核心区域成交1.93万套,占比约52%[3] - 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为我国打开货币宽松空间[4] 投资标的 - 招商蛇口(001979,买入)、保利发展(600048,买入)、贝壳-W(02423,买入)、龙湖集团(00960,买入)、金地集团(600383,增持)、新城控股(601155,未评级)[8]
服务经济之科技引领变革系列(一):酒店机器人:文旅行业机器人应用
东方证券· 2025-09-09 11:15
行业投资评级 - 餐饮旅游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6] 核心观点 - 酒店机器人市场快速成长,行业格局初显集中,全球酒店服务机器人市场2024年约14.2亿美元,预计2033年达70.4亿美元,2025–2033年CAGR 17.8%[9] - 中国市场在2019–2023年由5亿元增至11亿元人民币(CAGR 20.8%),并预计2028年达36亿元(2023–2028年CAGR 26.4%)[9] - 集中度方面,2023年前五大参与者合计27.6%,其中云迹科技以12.2%居首[9] - 酒店端应用逐步深入,服务环节被重塑,包括配送与清洁更高效、夜间和高峰时段服务稳定、客人体验改善[9] - 未来智能化提升空间大,成本进一步优化下降,硬件价格持续下降,软件订阅和规模化部署摊薄了维保、对接等费用[9]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 华住集团-S(01179,未评级):年报披露数智化改造推进,国内首批大规模配置机器人的酒店集团之一[4] - 首旅酒店(600258,买入):机器人已覆盖29%,仍有渗透率提升空间,增强加盟店盈利能力[4] - 亚朵(ATAT.O,未评级):强调在运营和管理中引入智能化技术[4] 市场与行业格局 - 酒店机器人的常见用途有配送与清洁,当前以跨层送物与夜间需求为主[9] - 全球酒店服务机器人市场2024年约14.2亿美元,预计2033年达70.4亿美元,2025–2033年CAGR 17.8%[9] - 中国市场在2019–2023年由5亿元增至11亿元人民币(CAGR 20.8%),并预计2028年达36亿元(2023–2028年CAGR 26.4%)[9] - 集中度方面,2023年前五大参与者合计27.6%,其中云迹科技以12.2%居首[9] - 当前市场中,高仙、擎朗、猎户星空等为主要竞争者[9] - 推动因素包括连锁化率提升,以及硬件价格快速下降——例如云迹"格格"系列均价从2022年的2.68万元降至2024年的2.09万元,其UP系列机器人均价更在一年内暴降六成[9] 酒店应用案例 - 华住部分全季、花间堂门店已将送物机器人纳入标配:客人通过App或前台下单,机器人自动乘电梯送至房门并语音提醒,整个过程无需人工介入[9] - 首旅旗下约有29%的酒店配置送物机器人[9] - 亚朵早已部署机器人进行简单服务,涵盖送物与夜间配送场景[9] - 万豪在上海、深圳等国际化酒店中,则重点用机器人做跨层送物与大堂巡航[9] - 在清洁场景中,部分中高端酒店已引入地面清洁机器人,负责大堂、走廊等公区的日常巡航清洁[9] - 云迹科技旗下机器人"润"的酒店应用数据显示,引入机器人可使酒店在OTA平台的平均得分提升0.1–0.2分左右[9] 成本与效益分析 - 以一台酒店送物机器人为例,单机价格约2–3万元起;若配置两台,需叠加电梯与门禁对接(占总成本20–30%)、维保费用(约为购置价的10%/年)、培训与耗材等[9] - 一家150间客房的中端酒店配备两台机器人,五年总投入约6万元人民币,而若同等服务完全由人工承担,五年人工成本高达75万元,而机器人单次任务成本可低至0.5元/次[9] - 随着硬件价格下降和规模化采购,酒店端的平均使用成本可显著优化[9] 未来发展趋势 - 成本进一步优化:硬件价格持续下降,软件订阅和规模化部署摊薄了维保、对接等费用,整体单店使用成本还将继续下探[9] - 导航和调度更智能:多机协同可减少堵塞、提升响应速度[9] - 任务更复合:在配送基础上拓展至消杀、安防巡查等,提升利用率[9] - 人机交互更自然:语音、表情反馈增强客人体验[9] 产业链与企业融资 - 酒店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硬件供应商(芯片、传感器、主体部件等)、中游软件供应商(云及主控、交互传感等)和下游酒店、高档民宿等[16] - 云迹科技2025-03港交所递表(拟IPO),历史累计融资约12亿元,最后一轮为2021-12 D轮(5.8亿元)[17] - 高仙机器人2024-05完成D+轮融资,金额约5000万美元[17] - 普渡科技累计融资超10亿元[17] - 猎户星空2024-01获得战略投资3.7亿元[17] - 优地科技2024-03完成数亿元的C轮投资[17] - 擎朗智能2021-09获2亿美元D轮融资;2025-04获D+轮投资,金额未披露[17]
海澜之家(600398):拟启动境外上市,看好全球化拓展和京东奥莱业务
东方证券· 2025-09-09 08:2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9 00元[4][10] 核心观点 - 公司计划启动境外H股上市 有利于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和海外业务拓展[9] - 海外市场发展迅速 25年中报显示门店111家 销售额2 06亿元 同比增长27%[9] - 京东奥莱新业态快速扩张 25年中期末达23家 7-8月新开20家[9] - 主品牌国内业务下半年呈现改善态势 7月流水同比持平 8月实现个位数增长[9] - 公司保持高分红政策 进一步提升投资吸引力[9]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 50、0 55和0 62元(原预测0 5、0 56和0 63元)[2][10]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 94亿元、23 80亿元和25 83亿元 同比增长4 7%、8 5%和8 6%[2]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3 84亿元、26 45亿元和29 99亿元 同比增长10 4%、11 0%和13 4%[2] - 毛利率预计从44 5%提升至46 0% 净利率从10 3%提升至11 6%[2] - 给予2025年18倍PE估值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2][11] 业务发展 - 海外业务重点拓展中亚、中东和非洲市场 澳洲市场将开首店[9] - 京东奥莱以"大品牌+优惠价格+海量品类+更便利触达"为特色 契合当前消费环境[9] - 主品牌持续拓展购物中心渠道 为未来消费复苏提供弹性[9] - 境外上市有利于团购业务出海接单[9]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6 89元(2025年9月8日) 总市值330 91亿元[4] - 52周最高价8 74元 最低价5 03元[4] - 过去12个月绝对收益24 52% 相对收益-13 74%[5]
海外札记0908:衰退降息叙事浮现,看好黄金相对表现
东方证券· 2025-09-09 06:38
美国经济衰退风险 - 8月新增非农就业仅2.2万人,大幅低于预期的7.5万人[1] - 6月修正后出现单月就业负增长[1] - 就业数据在失业率、薪资增速、岗位空缺等维度全面弱化[1] - 就业市场已接近经济衰退特征,新增就业中枢低于10万且出现负增长[9] - 美国经济基本面存在未定价的较大衰退风险[10] 美联储降息预期 - 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可能从25bp扩大至50bp[2] - 当前市场对2026年底前降息预期约为150bp[2] - 经济衰退风险或加快降息节奏并延长降息周期持续性[15] 黄金投资前景 - 黄金被视为对冲衰退风险和交易降息利好的最佳工具[3] - 黄金不畏惧长端利率中的通胀及财政风险溢价,甚至能提供对冲[19] - 美元走弱可能助推美元计价的金价表现[19] - 风险资产波动或强化黄金的避险配置价值[21] 风险提示 - 美国FY26财年预算上升及25H2通胀反弹风险可能抑制长端利率下行[19] - 关税政策、地缘政治及降息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带来不确定性[24]
8月进出口点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有望继续下降,推动资本品出口增长
东方证券· 2025-09-09 05:52
出口表现与趋势 - 8月出口同比增幅收窄至4.4%,前值为7.2%[6] - 对美出口降幅扩大至33.1%,去年同期为-21.7%[6] - 对东盟出口同比增22.5%,前值16.6%;对非洲出口同比增25.9%,前值42.4%[6] - 通用机械设备、船舶等资本品出口同比走势强于整体出口[6] 区域与商品结构分化 - 地产后周期产品(灯具、家电等)、传统消费品(鞋靴、玩具等)、消费电子(手机、音视频设备等)出口同比增速回落或维持低位[6] - 对拉美地区及韩国(不含东盟)出口同比增速转负[6] - 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板等中间品出口走势强于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6] 支撑因素与风险 - 上海港8月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2万标准箱创月度新高,部分因国际中转箱量增加[6] - 美国进口需求走弱可能拖累消费品出口及间接贸易渠道[6] - 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可能拉动资本品需求[6]
固定收益市场周观察:再议本轮债市调整原因
东方证券· 2025-09-09 03:42
核心观点 - 本轮债市调整的本质原因是2024年债券利率下行幅度过快,导致投资者对潜在利率下行空间预期降温后选择离开市场,引发周期性回摆[7] - 前期股市上涨仅是债市调整的催化剂而非根本原因,预计后续股债联动性将进一步走弱[9] - 债市利率下行需依赖市场对资本利得预期重新提升(如央行降息),同时时间对债市有利,若利率维持震荡或小幅反弹,相对价值将凸显并吸引配置机构入场[9] - 当前环境下短端比长端更稳定,信用比利率更稳定,建议持有短端信用品种,在2~3年期限内挖掘"凸点"和骑乘收益[10] 债市周观点:再议本轮债市调整原因 - 历史经验显示当债券利率下行速度显著快于其他广义利率(如存款、贷款、保险结算利率)时,往往出现周期性回摆反弹,例如2020年下半年和2022年[7] - 10年国债和国开活跃券收益率分别变动-1.3bp和-0.2bp至1.77%和1.87%,各期限利率债走势分化,短端1年期国债抬升幅度最大(上行2.6bp),5年期农发债下行幅度最大(下行3bp)[4][36] 利率债回顾与展望 - 央行逆回购操作月初大幅净回笼1.2万亿元,但买断式回购等额续作态度积极,显示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意愿较强[17][18] - 资金利率低位震荡,DR001维持在1.3-1.32%,DR007回落至1.44%附近,回购成交量周度均值达7.3万亿元[18] - 同业存单净融资回升至2525亿元(较前周+4471亿元),其中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净融资分别为175亿、987.6亿和1213.5亿元,1年期国股存单发行利率小幅下行至1.65-1.66%[25][26] 高频数据跟踪 - 生产端开工率普遍下行:高炉开工率从83.2%降至80.4%,半钢胎开工率从72.8%降至67.5%,石油沥青开工率从29.3%降至28.1%,PTA开工率从70.7%降至69.5%[44] - 需求端乘用车销量维持正增长:8月31日当周厂家批发同比增11.9%,零售同比增2.1%;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转正至6%[44] - 价格端分化明显:原油价格下行(布伦特和WTI分别跌3.8%和3.3%),铜铝价格分化(LME铜涨0.8%、铝跌0.2%),焦煤期货结算价跌2.5%,蔬菜价格涨3.8%[45] 本周市场关注点 - 国内将密集发布8月经济数据,包括CPI、PPI、M2增速和金融数据;美国将公布PPI和CPI数据;欧洲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11][12] - 利率债发行量抬升至9827亿元偏高水平,其中国债发行5310亿元(含50年期超长特别国债350亿元),地方债发行3017亿元(新增专项债1319亿元),政金债发行约1600亿元[12][13]
通化东宝(600867):上半年有所恢复,加速出海与创新
东方证券· 2025-09-08 12: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8.96元 [3][6] 核心观点 - 业绩符合预期 上半年收入恢复性增长 实现营收13.7亿元 同比增长85.6% 归母净利润2.2亿元 利润端同比扭亏 [11] - 加速出海进程 上半年海外收入1.1亿元 同比增长近187% 胰岛素产品与健友股份合作进军美国市场 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在发展中国家开展注册 GLP-1产品利拉鲁肽注射液国内已获批 并与科兴制药合作推动海外17个新兴市场注册 [11] - 积极推进创新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与司美格鲁肽处于III期临床 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THDBH120完成减重适应症Ib期试验并达主要终点 已完成减重II期首例给药 痛风治疗领域URAT1抑制剂THDBH130片和XO/URAT1双靶点抑制剂THDBH151片均进行至II期临床 THDBH151片已完成IIa期试验并达主要终点 [11] 财务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4元 0.32元 0.38元(原预测0.32元 0.40元 0.47元)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08百万元 3216百万元 3546百万元 同比增长34.7% 18.8% 10.3% [5]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62百万元 629百万元 743百万元 同比增长1181.5% 36.2% 18.0% [5] - 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73.9%逐步降至2027年71.3% 净利率从2024年-2.1%恢复至2027年20.9% [5]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8.71元(2025年09月08日) 52周最高价9.33元 最低价6.78元 [6] - 总市值17059百万元 总股本195854万股 [6] - 近期表现:近1周绝对回报0.69% 近1月绝对回报3.32% 近3月绝对回报16.4% 近12月绝对回报18.71% [7] 行业比较 - 可比公司2026年平均市盈率28倍 公司获2026年28倍PE估值 [3][12] - 可比公司包括安科生物 长春高新 康辰药业 特宝生物 甘李药业 我武生物 [12] - 可比公司2026年调整后平均市盈率为28.48倍 [12]
大参林(603233):2025年中报点评:提质增效,看好业绩逐季改善
东方证券· 2025-09-08 11:4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20.16元[1][6] 核心观点 - 公司提质增效 业绩逐季改善趋势明确[5][11] - 净利润表现亮眼 2025H1归母净利润8.0亿元 同比增长21.4%[10] -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运营效率提升[10] - 动态优化门店网络 规模优势进一步加强[10]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35.2亿元 同比增长1.3%[10]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96/13.72/15.60亿元[6]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预测为19.8%/25.2%/13.7%[8] - 毛利率从2024年34.3%回升至2025年35.0%并持续改善[8]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4年13.3%提升至2027年17.2%[8] 业务分析 - 零售业务略有下滑 2025H1实现110.0亿元 同比下降0.5% 占比81.4%[10] - 加盟及分销业务表现亮眼 2025H1实现收入21.4亿元 同比增长8.3%[10] - 新零售业务快速增长 O2O送药服务覆盖门店上线率达93.54%[10] - B2C业务覆盖全国 线上业务规模快速增长[10] 门店扩张 - 2025H1新开自建门店152家 加盟门店413家[10] - 关闭门店285家 动态优化门店网络[10] - 截至2025H1门店总数达16,833家 其中直营门店10,370家 加盟门店6,463家[10] - 利用直营式加盟店优势在弱势区域快速布局[10] 行业环境 - 2025H1中国实体药店累计规模同比下滑2.2%[10] - 实体药店合规成本增加 行业出清速度加快[10] - 公司在多变外部环境下保持市场领先地位[10] 估值分析 - 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5年PE估值21倍[6] - 当前股价17.7元较目标价20.16元有13.9%上行空间[1][6] - 可比公司2025年调整后平均PE为21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