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北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军工周报:可控核聚变板块近期好消息持续不断,关注相关投资机会-20250525
东北证券· 2025-05-25 12: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机会,其处于“政策 + 新产品商业化进程加速”双共振期,行业蓄势待发 [3][36] - 关注可控核聚变投资机会,该板块近期好消息不断,产业链订单逐步释放,有望进入商业化加速阶段 [2][37] - 国防军工板块具备长期成长确定性,当下扰动因素基本消除,下游需求恢复性增长,产能结构逐步优化 [3][4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周市场回顾 板块指数 - 上周申万国防军工指数下跌 0.91%,在 31 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17,周一涨幅最大为 1.05% [1][13] - 上周军工板块股票交易活跃度相对平稳,上周四成交量和成交金额达上周内最高,分别约为 29.55 亿股和 527.06 亿元 [22] 板块估值 - 截至周五收盘,申万国防军工板块 PE(TTM)为 73.55 倍,各子板块中航天装备为 131.31 倍,航空装备为 65.42 倍,地面兵装为 135.64 倍,航海装备为 47.27 倍,军工电子为 93.78 倍 [1][22] 个股表现 - 上周板块内 142 家公司中有 37 家股价上涨,烽火电子、国科天成等涨幅位列前五,晨曦航空、迈信林等跌幅位列前五 [27] 个股估值 - 截至周五收盘,142 家公司中 17 家 PE 处于 40%的偏低历史分位数以下,亚星锚链、华秦科技等公司估值处于历史极低或偏低位置 [28] 核心观点和重点推荐 关注低空发展 - 央地政策力推低空经济,空域改革推进,新兴产品涌现,产业处于“政策 + 新产品商业化进程加速”双共振期,主流公司有宗申动力、中信海直等 [33][36] 关注可控核聚变投资机会 - 政策支持、工程进展、媒体关注和产业订单等方面利好不断,板块有望进入商业化加速阶段,相关公司有联创超导、永鼎股份等 [37][39] 2025 年国防军工板块观点 - 2024 年下半年以来部分军工订单落地,行业扰动因素消除,需求恢复,产能结构优化,板块有望改善,具备长期成长确定性 [40] - 优先关注新域新质领域,包括新质战斗力和新质生产力方向 [41] 重点标的推荐 - 下游主机厂方向:洪都航空、中航沈飞、中航西飞、中直股份 [42] - 军工新科技:联创光电、光启技术、中简科技 [42] - 水下装备:海兰信、亚星锚链、中科海讯 [43] - 导弹产业链:菲利华、国科军工、中兵红箭 [44] - 军品钛材:西部超导 [45] - 电子元器件:鸿远电子、航天电器 [48] - 军贸方向:航天南湖、中无人机 [48] 行业动态 国际新闻 - 5 月 21 日,日英意联合推进的“全球作战空中计划”(GCAP)下一代战斗机模型在东京军警防务展览会上亮相,目标 2035 年前投入使用 [46] 国内新闻 - 5 月 22 日,刘振立与泰国军队最高司令颂威举行会谈,就加强合作达成重要共识 [46]
万润股份(002643):OLED材料进展顺利,PEEK材料已有中试产品产出
东北证券· 2025-05-23 15: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万润股份,予以“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万润股份营收8.61亿元,同比降8.17%,环比降7.46%,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降18.76%,环比扭亏,扣非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降14.14%,环比扭亏 [1]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05/4.87/5.49亿元,对应PE为25.11X/20.90X/18.54X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务布局 - 作为车用沸石环保材料核心供应商,积极开发欧七及同级别标准下一代沸石系列环保材料,推进改进、优化和验证工作,巩固全球领先地位;开发吸附与催化类高性能沸石分子筛产品与客户,2024年已在石油化工催化裂化、VOCs治理领域实现销售 [2] - 截至2025Q1,控股子公司三月科技多个自主知识产权OLED成品材料通过多家下游客户验证并供应,子公司九目化学保持业内领先供应商地位;“中节能万润(蓬莱)新材料一期建设项目”预计2025年内逐步投入使用,万润工业园一期C01车间等多个项目产能均在推进中 [3] - 积极布局新产品线,半导体制造材料已销售光刻胶单体等,与国内外客户合作;三月科技TFT用聚酰亚胺成品材料和OLED用光敏聚酰亚胺成品材料已供应下游面板厂;PEI、TPI、PI - 5218已实现销售,PEEK材料有中试产品产出,PA46处于实验室开发及验证阶段;推进钙钛矿光伏材料开发,九目化学无氟质子膜材料中试产品已向下游销售 [4]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4305|3693|4126|4626|5049| |(+/-)%|-15.26%|-14.22%|11.72%|12.10%|9.1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763|246|405|487|549| |(+/-)%|5.78%|-67.72%|64.65%|20.18%|12.71%| |每股收益(元)|0.84|0.26|0.44|0.52|0.59| |市盈率|19.75|46.15|25.11|20.90|18.54| |市净率|2.21|1.59|1.40|1.34|1.29| |净资产收益率(%)|11.53%|3.53%|5.57%|6.43%|6.93%| |股息收益率(%)|2.74%|0.91%|1.50%|1.81%|2.04%| |总股本 (百万股)|930|930|930|930|930| [5] 股票数据 - 2025年5月23日收盘价10.95元,12个月股价区间7.75 - 13.66元,总市值10183.16百万元,总股本930百万股,A股930百万股,B股/H股0/0百万股,日均成交量21百万股 [6] 涨跌幅 |涨跌幅(%)|1M|3M|12M| | ---- | ---- | ---- | ---- | |绝对收益|3%|-5%|-2%| |相对收益|0%|-3%|-9%| [9] 财务报表预测摘要及指标 - 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多方面指标呈现不同变化趋势,如营业收入2024 - 2027E分别为3693、4126、4626、5049百万元,净利润分别为383、537、662、755百万元等;还包括每股指标、成长性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运营效率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费用率指标、分红指标、估值指标等 [12][13]
黑猫股份(002068):超导电炭黑进展顺利,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东北证券· 2025-05-22 06: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超导电炭黑国产替代进程或将加速,公司超导电炭黑产品已送样下游测试开拓应用方向 [1][2] - 竞争格局优化叠加下游需求稳健,炭黑行业景气度有望回暖,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05/2.60/3.03亿元,对应PE为43.71X/34.38X/29.54X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产替代情况 - 2024年我国炭黑产量约560.8万吨,出口量约96.3万吨,占比17.2%,但特种炭黑进口依赖度高,进口量约30.2万吨,进口价格1915.8美元/吨远高于出口价格1249.7美元/吨,贸易摩擦或促使下游加速国产替代 [2] - 截至2025Q1,公司超导电炭黑产能达3万吨/年,已推出4 - 6款产品及几款待验证产品,送样下游多行业测试 [2] 行业竞争与需求情况 - 2024年国内炭黑总产能912.7万吨,产能利用率60%左右,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度低,2023年我国炭黑CR5为41%,美国、日本CR5>90% [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炭黑产能116.2万吨,占比12.7%,是行业龙头,双碳背景下低端小厂产能或加速出清,新增产能有限,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3] - 2025年1 - 4月,我国炭黑表观消费量178.0万吨,同比+13.3%,出口量36.7万吨,同比+17.7%,下游需求稳健 [3]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9,451|10,132|10,201|10,560|10,955| |(+/-)%|-4.47%|7.20%|0.68%|3.53%|3.7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43|25|205|260|303| |(+/-)%|-2806.85%|—|713.93%|27.13%|16.39%| |每股收益(元)|-0.33|0.03|0.28|0.35|0.41| |市盈率|(35.07)|311.11|43.71|34.38|29.54| |市净率|2.85|2.63|2.94|2.71|2.48| |净资产收益率(%)|-7.70%|0.83%|6.73%|7.89%|8.41%| |股息收益率(%)|0.00%|0.00%|0.00%|0.00%|0.00%| |总股本 (百万股)|741|735|735|735|735| [4] 股票数据 - 2025年5月21日收盘价12.16元,12个月股价区间5.25 - 12.89元,总市值8,941.80百万元,总股本735百万股,A股735百万股,B股/H股0/0百万股,日均成交量36百万股 [5] 涨跌幅情况 |涨跌幅(%)|1M|3M|12M| |----|----|----|----| |绝对收益|20%|-1%|29%| |相对收益|17%|1%|23%| [8] 财务报表预测摘要及指标 - 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多方面指标呈现公司财务状况及预测变化,如2025 - 2027年预计净利润分别为197、241、279百万元,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0.7%、3.5%、3.7%等 [13]
汇纳科技(300609):拟转让公司股权,有望拓展3D打印
东北证券· 2025-05-19 06: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5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和《关于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项进展暨复牌的公告》,计划定增募集不超7.39亿元,江泽星获15%股权成新实控人 [1] - 公司致力构建“高端制造 + 人工智能”融合发展业务,将逐步拓展3D打印业务,定增完成后加强现金实力,把握增材制造行业机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 [2] - 公司为客流分析领域佼佼者,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方案提供商,已布局商业服务与公共服务两大业务板块 [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6/6.01/7.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4/0.79/1.40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2.47x/44.82x/25.22x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事件 - 2025年5月9日,江泽星与公司实控人张宏俊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拟募资不超7.3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现金,张宏俊还与金石一号、宝金石一号签署协议转让股份,交易结束后江泽星成新实控人 [1] 业务发展 - 公司将构建“3D打印 + AI + 算力”融合产业生态,开展增材制造相关业务,优化产品结构 [2] - 公司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方案提供商,有商业服务与公共服务两大业务板块,提供客流数据分析等产品及服务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6/6.01/7.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4/0.79/1.40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2.47x/44.82x/25.22x [2]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76|363|476|601|748| |(+/-)%|4.19%|-3.43%|30.91%|26.44%|24.4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4|-24|34|79|140| |(+/-)%|9.67%|29.88%|—|128.62%|77.73%| |每股收益(元)|-0.28|-0.20|0.29|0.66|1.16| |市盈率|(97.50)|(123.20)|102.47|44.82|25.22| |市净率|3.06|2.88|3.32|3.09|2.75| |净资产收益率(%)|-3.36%|-2.25%|3.24%|6.90%|10.92%| |股息收益率(%)|0.68%|0.00%|0.00%|0.00%|0.00%| |总股本 (百万股)|122|120|120|120|120| [3] 股票数据 - 2025年5月16日收盘价29.37元,12个月股价区间15.40 - 37.62元,总市值3527.76百万元,总股本120百万股,A股120百万股,B股/H股0/0百万股,日均成交量13百万股 [4] 涨跌幅 |涨跌幅(%)|1M|3M|12M| |----|----|----|----| |绝对收益|16%|6%|61%| |相对收益|13%|7%|54%| [7] 财务报表预测摘要及指标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指标预测,如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0.9%、26.4%、24.4%,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28.6%、77.7%等 [11]
先导智能:海外业务快速增长、固态电池提升空间-20250519
东北证券· 2025-05-19 00: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3][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海外业务持续高增长,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达28.31亿元,同比增26.31%,收入占比提至23.88%,毛利率升至39.32%,体现全球化战略推进和产品国际竞争力 [1] - 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实现整线关键技术突破,2024年推出全固态整线解决方案,设备已发货至多国并获认可和重复订单 [2] - 公司财务指标明显改善,减值计提阶段或尾声,经营现金流和合同负债向好 [3]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0.73/217.88/221.3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6/20.38/24.32亿元 [3][1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发展历程:2002年成立,早期以电容器设备为主,2008年后转向锂电池及光伏产业,2015年上市,2017年进军3C行业,现具备多领域智能装备制造研发能力 [20] - 股权结构:总股本15.66亿股,实控人为董事长王燕清,持股32.33%,宁德时代持股1.19% [22] - 主营业务分析:核心收入来自锂电池智能装备和智能物流系统,锂电池领域全球领先,固态电池有先手布局优势;智能物流系统依托子公司拓展;还发展光伏和3C业务 [26][27] - 财务分析: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118.55亿元,同比降28.7%,2025年一季度边际改善;整体毛利率较稳定,海外毛利率较高;2024年归母净利润降83.88%,2025年一季度修复;减值计提或近尾声;费用方面有不同变化,研发投入稳定 [30][31][32] - 公司订单:2022 - 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下降,依赖度降低;2025年一季度合同负债改善,余额增长 [49] - 应收账款:2020年来持续上升,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下降,坏账风险降低 [53] - 单季净经营现金流:2023年后承压,2024年末和2025年一季度回正,经营状况改善 [56] 全球液态锂电池行业分析 - 新能源车国内处于稳步增长期、海外处于高速增长期:2020 - 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爆发增长,2022年后增速回落,2025年一季度中国市场需求恢复带动锂电行业回暖 [59][62] - 国内步入稳定增长期,海外处于高速增长期: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进入稳定期,海外处于高速增长期,海外市场有望成新增量关键,中国锂电装备企业将受益 [68][71][74] - 海外市场竞争格局:集中度阶段性下滑,行业走向多点竞争格局,2023 - 2024年全球动力电装机量增长,中日韩企业份额变化,新企业份额提升,利好中国设备厂商 [79][80] -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动力电池企业进入洗牌期: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占国内69.82%市场份额,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电池毛利率承压 [82] - 深耕新能源车行业,公司营收增长可期:公司营收早年依赖新能源电车渗透率上升,海外市场渗透率低,公司有望受益海外增长实现二次高速增长 [89][90][93] - 锂电设备市场:领先优势明显:2024年全球锂电设备市场规模下降,未来有望恢复增长,中国占主导,先导智能市场份额第一,具备竞争优势 [94][95] - 锂电设备厂商:海外收入呈现上升趋势:头部锂电设备企业海外收入普遍增长,先导智能海外收入领先,“出海”成企业增长核心路径 [96][101] 固态电池性能优异、量产可期 - 性能优势明显:传统液态锂电池有技术瓶颈,固态电解质优势多,可提升电池性能 [102][103] - 政策趋势利好行业发展:多项政策支持固态电池研发与产业化,新规或使固态电池成技术变革方向,为设备厂商带来订单增长空间 [105][106] - 多种技术方向选择,电解质研发聚焦三大方向:固态电池技术多条路线并行,主流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电解质,产业链沿“半固态→全固态”演进 [110][111] - 固态电池带来生产设备更新:固态电池技术演进对锂电设备有改造或替换需求,先导智能已攻克核心工艺,构建整线解决方案能力 [112][115] - 行业多路线并进,量产规划有望落地:行业从实验验证到中试阶段,预计2027年左右量产,海外聚焦硫化物路线,中国多元技术路线发展,多家企业有产能规划 [118][120][122] - 市场空间测算:短期全球及中国固态电池智能装备规模上升,长期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将带动新能源车渗透率和电池产能提升,带来设备投资需求 [124][128][129]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0.73/217.88/221.3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6/20.38/24.32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135]
先导智能(300450):海外业务快速增长、固态电池提升空间
东北证券· 2025-05-18 15: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3][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海外业务持续高增长,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达28.31亿元,同比增26.31%,收入占比提至23.88%,毛利率升至39.32%,体现全球化战略推进和产品国际竞争力 [1] - 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实现整线关键技术突破,2024年推出全固态整线解决方案,设备已发货至多国并获认可和重复订单 [2] - 公司财务指标明显改善,减值计提阶段或迎尾声,经营现金流和合同负债向好 [3]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0.73/217.88/221.3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6/20.38/24.32亿元 [3][1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发展历程:2002年成立,早期主营电容器设备,2008年后转向锂电池及光伏产业,2015年上市,2017年进军3C行业,现具备多领域智能装备制造研发能力 [20] - 股权结构:总股本15.66亿股,实控人为董事长王燕清,持股32.33%,宁德时代持股1.19% [22] - 公司业务及财务分析 - 主营业务分析:核心收入来自锂电池智能装备和智能物流系统,锂电池领域全球领先,固态电池有先手布局优势;智能物流系统依托子公司拓展;还发展光伏和3C业务 [26][27] - 财务分析: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118.55亿元,同比降28.7%,2025年一季度环比增13%,同比降幅收窄;毛利率较稳定,海外盈利能力较高;2024年归母净利润降83.88%,2025Q1修复;减值计提或迎尾声;费用结构有改善空间;研发投入稳定 [30][31][32] - 公司订单:2022 - 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下降,依赖度降低;2025年一季度合同负债改善,余额达131.17亿元,新增15.2亿元,环比增13.11% [49] - 应收账款:2020年来持续上升,2024年降11.52%,2025年一季度降8.74%,坏账风险下降 [53] - 单季净经营现金流:2023年后承压,2024年末回正,2025年一季度净流入8.64亿元,经营状况改善 [56] 全球液态锂电池行业分析 - 新能源车国内处于稳步增长期、海外处于高速增长期:2020 - 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爆发增长,2022年后增速回落,2024年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增约41.24%,2025年一季度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增41%,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回升 [59][62] - 国内步入稳定增长期,海外处于高速增长期: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020年的5.26%升至2024年的40.92%,海外2024年为6.86%左右;海外市场有望拉动新增量,中国锂电设备企业或“随厂出海” [68][74] - 海外市场竞争格局:集中度阶段性下滑,行业走向多点竞争格局,2023 - 2024年全球动力电总装机量增长,中日韩企业份额结构变化,新企业份额提升,利好中国锂电设备厂商 [79][80] -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动力电池企业进入洗牌期: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占国内69.82%市场份额,宁德时代份额下降,比亚迪翻倍增长,本土企业扩张,市场竞争激烈,电池毛利率承压 [82] - 深耕新能源车行业,公司营收增长可期:公司营收早年依赖新能源电车渗透率提升,目前海外渗透率低,公司有望受益海外增长实现二次高速增长 [89][93] - 锂电设备市场:领先优势明显:2024年全球锂电设备市场规模降28.8%,未来有望恢复增长;中国占主导,先导智能市场份额9.2%排名第一,具备全流程覆盖能力 [94][95] - 锂电设备厂商:海外收入呈现上升趋势:2020 - 2024年头部企业海外收入普遍增长,先导智能海外收入年复合增长率59.3%,已在多国销售交付,“出海”成增长路径 [96][101] 固态电池性能优异、量产可期 - 性能优势明显:传统液态锂电池有技术瓶颈,固态电解质优势显著,可提升电池性能,降低成本 [102][103] - 政策趋势利好行业发展:多项政策支持固态电池研发与产业化,新规或使固态电池成技术变革方向,为设备厂商带来订单增长空间 [105][106] - 多种技术方向选择,电解质研发聚焦三大方向:固态电池技术多条路线并行,主流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电解质,产业链沿“半固态→全固态”演进 [110][111] - 固态电池带来生产设备更新:固态电池技术演进对锂电设备提出改造或替换需求,先导智能已攻克核心工艺,构建整线解决方案能力 [112][115] - 行业多路线并进,量产规划有望落地:行业从实验验证迈向中试,预计2027年左右量产;海外企业多聚焦硫化物路线,美国企业技术探索差异大;中国呈现多元技术路线,车企和电池厂商发展迅速,产能规划明确 [118][122][123] - 市场空间测算:短期全球及中国固态电池智能装备规模上升,年增长率超30%;长期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将提升新能源车渗透率,带动电池产能扩大,增量市场将带动设备投资需求增长 [124][128][129]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0.73/217.88/221.3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6/20.38/24.32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135]
转债市场一周回顾(2025/05/12-2025/05/16)
东北证券· 2025-05-18 13: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受中美关税缓和影响,转债市场跟随权益上涨,各经典策略收益率均为正,一级市场有多家公司公告转债发行进度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二级市场行情表现 - 本周转债/股市指数整体表现:中证转债、上证转债、深证转债、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周涨跌幅分别为 0.32%、0.27%、0.32%、0.76%、0.52%、1.38%;红墙转债、中旗转债、中宠转 2 涨幅居前,远信转债、欧通转债、志特转债跌幅靠前 [9] - 本周转债/股市各行业行情表现:转债市场中,家用电器、美容护理、基础化工等行业涨幅居前,通信、社会服务、石油石化板块跌幅靠前;股票市场中,美容护理、非银金融、汽车、交通运输等行业涨幅靠前,计算机、国防军工跌幅靠前;百元平价转股溢价率小幅压缩至 23.72% [1][19][22] - 经典转债策略行情表现:偏股型、偏债型、平衡型、低价、双低策略收益率分别为 1.93%、0.69%、0.25%、0.87%、0.59% [2][31] - 本周转债标的动态池表现情况:展示了中特转债、山路转债等多只转债的周度表现、正股周度表现、4 月表现、转债价格、转股价值和行业等信息 [33][36] - 本周进入特殊时期的转债:嘉益转债进入转股与赎回期;无转债公告赎回;雪榕转债、强联转债公告不赎回;家联转债、百川转 2 下修成功,普利转退、高测转债公告提议下修;晶科转债等 12 只转债公告不下修 [2][36][38] 本周转债一级市场情况 - 本周公告发行转债情况:本周无转债公告发行 [3][44] - 本周公告转债发行预案进度:11 家上市公司公告转债发行进度,拟发行规模 76.82 亿元,10 家采用优先配售、网上定价和网下配售的组合发行方式,1 家为定向;2 家通过董事会预案,5 家通过股东大会,2 家交易所受理,2 家同意注册 [46]
北约或将提高国防预算开支,把握军贸投资机会
东北证券· 2025-05-18 13: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北约国防扩张加速全球军备竞赛,全球军贸市场需求增长,中国军贸出口份额有望提升;低空经济产业处于“政策 + 新产品商业化进程加速”双共振期,值得重视;2025 年国防军工板块扰动因素消除,下游需求恢复性增长,具备长期成长确定性,优先关注新域新质领域 [2][3][5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周市场回顾 - **板块指数**:上周申万国防军工指数下跌 1.18%,在 31 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30,周一涨幅最大为 4.80%;军工板块股票交易活跃度冲高后下滑,周一成交量和成交金额达上周最高,分别约为 57.03 亿股和 1159.74 亿元 [13][19] - **板块估值**:截至周五收盘,申万国防军工板块 PE(TTM)为 74.26 倍,各子板块中航天装备为 133.63 倍,航空装备为 65.97 倍,地面兵装为 138.63 倍,航海装备为 47.67 倍,军工电子为 94.72 倍 [19] - **个股表现**:上周板块内 142 家公司中有 32 家股价上涨,利君股份、*ST 万方等涨幅位列前五,霍莱沃、盟升电子等跌幅位列前五 [25] - **个股估值**:截至周五收盘,142 家公司中 18 家 PE 处于 40%的偏低历史分位数以下,亚星锚链、华秦科技等公司估值处于历史极低水平,中航西飞、中航高科等公司 PE 处于历史偏低位置 [26] 核心观点和重点推荐 - **关注低空发展**:5 月 12 日中部六省省会城市联合发布倡议拓展低空经济场景应用,四川省印发政策措施支持低空经济发展,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相关研究院;沃飞长空签署 120 架 AE200 意向采购订单;低空经济产业处于“政策 + 新产品商业化进程加速”双共振期,主流公司有宗申动力、中信海直等 [31][32][34] - **德国计划将军费大涨至 GDP 的 5%,中国军贸迎来新机遇**:特朗普要求北约国防开支目标提升至 GDP 的 5%,德国响应将国防军费提高至 GDP 的 5%,全球军贸市场需求增长,中国军贸出口份额有望提升;梳理了整机、航空发动机等相关武器装备标的;21 世纪以来军贸行业规模稳健增长,2019 - 2023 年军贸出口份额美国提升、俄罗斯下滑、中国相对稳定,2022 年以来中国军贸出口快速增长;航空装备需求量最大且保持增长,我国战机出口有潜在市场空间 [2][35][47] - **2025 年国防军工板块观点**:2024 年下半年以来部分军工订单落地,当下军工行业扰动因素基本消除,下游需求恢复性增长,国防军工板块有望改善,具备长期成长确定性;优先关注新域新质领域,看好无人装备等新质战斗力和大飞机等新质生产力发展 [54][55] - **重点标的推荐**:下游主机厂方向推荐洪都航空、中航沈飞等;军工新科技推荐联创光电、光启技术等;水下装备推荐海兰信、亚星锚链等;导弹产业链推荐菲利华、国科军工等;军品钛材推荐西部超导;电子元器件推荐鸿远电子、航天电器;军贸方向推荐航天南湖、中无人机 [4][57] 行业动态 - **国际新闻**:时隔三年,俄乌直接谈判重启;以军启动对加沙大规模攻势 [61] - **国内新闻**: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完成“中新合作-2025”海上联合演习任务 [63]
东北固收行业轮动系列专题二:行业关联网络下的二级行业轮动策略
东北证券· 2025-05-16 04:13
报告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考核机制改革下行业轮动研究重要,此前行业轮动框架有局限,报告提出双线解题思路构建五个策略,低位+边际改善策略表现突出,研究对构建策略有较高参考价值 [2][3] 从基本面到行业轮动策略——首篇报告的核心亮点与挑战 核心突破:经济学逻辑与统计学效力的有机结合 - 构建基于经济基本面视角、涵盖近300个指标的行业轮动研究框架,具备统计学有效性与经济学逻辑性,能动态调整估值逻辑 [13][15] - 大部分策略尤其是“低位+边际改善”策略取得显著超额收益,样本外“低位+边际改善”策略表现良好,但对短期突发政策变化或外部冲击前瞻性有待提升 [13][18][19] 遗留问题:行业覆盖范围的局限性 - 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15个能形成稳定、可解释的景气度指数,限制策略适用性和解释能力 [22] - 解释力不足原因包括部分行业不遵循基本面驱动估值逻辑、行业颗粒度过大、指标质量与筛选标准限制 [23][27][30] 颗粒度层面的破局之道——124个二级行业的指标再挖掘 二级行业的估值逻辑探究 - 将申万一级行业拆解为二级子行业,沿用前序报告估值逻辑划分框架和动态景气度指数构建方式,多数子行业能识别对应估值逻辑 [32] 二级行业指标筛选及景气度指数构建 - 筛选指标沿用上次标准,保留回归建模约束指标方向性亮点,引入运算型衍生指标,限定指标数量,最终使用963个中观经济指标 [38][39][45] - 采用最近36个月数据训练、最新一个月测试的方式构建景气度指数,42个行业拟合优度均值高于0.6,但存在数据覆盖不完整和精细颗粒度下估值逻辑不稳定问题 [50][54][56] 从单打独斗到网络协同——引入关系层的双层景气度模型 关系层的发现:行业间存在资金层面的联动关系 - 不同二级行业间存在联动性,成长与红利板块内及板块间有正负相关关系,跨行业相关性也合理且有基本面支撑 [66] 关系层的应用:如何实现双层结构的实践落地? - 基于“基础层+关系层”双层结构优化景气度指数构建框架,按特定流程回归,扩大模型覆盖范围 [73][74][75] - 引入双层结构后90个行业拟合优度均值超0.6,选取代表性行业分析,回归效果增强且替代逻辑合理 [79][82][83] 策略实战与验证:一二级行业视角各有优劣 二级行业轮动策略结果:低位+边际改善策略表现突出 - 构建TOP20、多空、边际改善、低位修复、低位+边际改善五个策略,低位修复和低位+边际改善策略取得显著超额收益,低位+边际改善策略年化收益率11.65%,最大回撤11.25%,夏普比率1.86 [2] 一二级行业轮动策略结果的对比与启发 - 报告未明确提及相关内容
长城汽车(02333):长城系列深度之硬派越野篇:稳居国内硬派越野市场第一出海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东北证券· 2025-05-15 14: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长城汽车“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城汽车在国内硬派越野市场占据龙头地位,拥有完整产品线,2023 - 2025Q1市占率均超50%,2025年有望达55% [4][146] - 国内硬派越野车市场有较大成长空间,预计2025 - 2027年市占率分别达3%、3.5%与4%,2027年销量有望达59万辆 [3][113] - 新能源助力硬派越野车市场扩容,长城汽车新能源产品矩阵趋近完善,2025年硬派越野车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达50% [133] - 新车型不断投放叠加出海增长,预计长城汽车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29.8、153.7与171.8亿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1以史为鉴——长城汽车发展历程 - 2011 - 2016年,国内乘用车及SUV行业快速发展,自主品牌SUV市场扩容八倍,长城汽车凭借哈弗H6引领发展,营收从2011年300.89亿元增至2016年986.16亿元,但2014年后自主竞争加剧,增收不增利,市占率从2013年14%下滑至2016年10.5% [2][21][25][26][30] - 2017 - 2020年,国内乘用车及SUV销量下滑,自主品牌SUV市场下滑27.2%,长城汽车先发优势耗尽,市占率下滑,吉利等车企超越;长城推出魏牌和欧拉品牌,初期表现亮眼,但后期魏牌受合资品牌影响销量下滑;营收从2016年986.16亿元小幅增长至2020年1033.08亿元,净利润从2016年105.51亿元下滑至2019年44.97亿元,2020年因皮卡销量大增利润重回增长 [2][34][39][42][45][47][51] - 2021年至今,国内乘用车及SUV销量重回增长,自主品牌SUV市场增速明显,但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时代转型出现问题,被奇瑞等车企反超;2020年底推出坦克300,2021年独立坦克品牌,坦克系列热卖带动业绩复苏,营收从2020年1033.08亿元快速增长至2024年2021.95亿元,净利润从2020年53.62亿元增长至2024年126.92亿元,但SUV市占率从2020年8.8%下滑至2024年6.7% [2][57][58][61][65][68][73] 1.2公司财务情况:越野叠加出海助力公司2024年利润创新高 - 2020年进入新阶段,营收总体稳健增长,2022年受疫情影响下滑,2023年整合资源带动销量反转,2024年营收2022亿元,同比增长16.73%,2025Q1营收400.19亿元,同比减少8.99% [74] - 2023年净利润70亿元,同比下滑15%,2024年净利润126.92亿元,同比增长80.76%,2025Q1净利润17.51亿元,同比减少45.75% [78] - 2024年毛利率19.51%,同比提升1.36pct,净利率6.28%,同比提升2.23pct,期间费用率10.86%,同比下滑1.23pct;2025Q1毛利率17.8%,同比 - 2.2pct,环比 + 1.3pct,费用率10.3%,同比 - 0.8pct,环比 - 0.2pct,净利率4.4%,同比 - 3.2pct,环比 + 0.6pct [79][82] - 2024年研发费用92.84亿元,研发人员2.3万人,在智能座舱和智能辅助驾驶方面有技术成果,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83] 2.1新时代的硬派越野车定义 - 传统硬派越野车特点为非承载式车身、机械式分动箱、整体式车桥、低转高扭的大排量发动机 [84] - 随着时代变化,新的硬派越野车定义为高强度整体车身或非承载式车身、硬派越野造型、四驱系统、低扭强劲的动力系统 [91] 2.2硬派越野车在美日俄SUV市场销量占比高 欧洲市场则较低 - 2020 - 2024年美国SUV销量稳定增长,硬派越野市占率总体稳定,2024年占比14.4%,主要因地貌、油价和政策因素,销量前5车型有吉普大切诺基等 [97] - 2020 - 2024年俄罗斯SUV销量受俄乌战争影响,硬派越野市占率从15.3%提升至28.7%,2024年销量前5车型中有三款长城汽车 [100] - 2024年欧洲硬派越野车销量占比0.89%,因地形和消费者偏好,市场偏小;日本因本土品牌参与,硬派越野车销量占比11.8% [103] 2.3国内硬派越野销量占比仍远低于主流国际市场,未来增长空间较大 - 2017 - 2018年,我国硬派越野车市场进口与合资车型占超70%份额;2019 - 2021年,受疫情和国VI政策影响,市场萎缩,国产硬派越野车崛起,市占率从25%左右升至近70%;2022 - 2024年,市场销量重回增长,2024年达39.89万辆,国产占比80.27%;2025Q1销售9.71万辆,同比增长14.8%,预计全年突破44万辆,国产占比82.95% [111][112] - 2020 - 2025Q1,国内硬派越野车在整体SUV中销量占比低,预计2025 - 2027年市占率分别达3%、3.5%与4%,2027年销量有望达59万辆 [3][113] - 看好国内硬派越野车市场的原因包括国产车型丰富消费者选择、居民收入和需求转变、新能源硬派越野车兴起 [114][115] 2.4长城汽车稳居榜首 坦克系列销量断崖式领先 - 国内硬派越野车市场集中度高,长城坦克系列占绝对龙头位置,2024年销量前5车型中长城占三款,前5车型销量占总销量71.5% [117][119] - 市场呈现一超多强局面,2025Q1长城市占率53.38%,比亚迪20.28%,北京8.86%,丰田6.93%,路虎3.97%,福特1.87% [120] 3.1新能源相对传统硬派越野车优势明显 - 传统硬派越野车存在油耗高、成本高、噪音大、动力匹配有差距等缺点 [123] - 新能源硬派越野车油耗显著降低,如坦克500 Hi4 - T综合油耗2.2L/100km;车身强度提升,如比亚迪方程豹5;动力强劲,低扭输出迅猛;制造难度小,税费有优势,但存在续航和可靠性问题 [124][127][129] 3.2国内新能源硬派越野车渗透率提升明显 - 国内新能源硬派越野车型以长城和比亚迪为主,渗透率接近45%,在售多为混动车型 [130] - 2021 - 2022年新能源硬派越野车销量少,占比低;2023年销量2.73万辆,占比16.41%;2024年销量猛增至17.23万辆,占比43.22%;2025年渗透率有望达50% [133] - 2024年新能源市场产品集中度高,长城和比亚迪市占率分别为62.3%、37.0%,方程豹5、坦克400等位居前四;2025年多款新能源硬派越野车将上市 [137][139] 3.3长城汽车:坦克市场地位稳固 新能源产品矩阵趋近完善 - 长城汽车是国内硬派越野车市场引领者,拥有完整产品线,覆盖20 - 50W价格带,今年有望推出坦克800Hi4 - T,未来有望推出坦克600系列 [142] - 2024年长城硬派越野车型销量25.98万辆,同比增长45%;2025Q1销量5.18万辆,同比下滑1.2% [145] - 国内市占率稳定,2023 - 2025Q1分别为58.52%,50.13%与53.38%,2025年有望达55%;出海增长快,2024年海外销量5.73万辆,同比增长97.2%,2025Q1海外销量1.27万辆,同比增加19.5%,预计2025年出口增速回落至25% [146][153] - Hi4 - T架构助力坦克系列新能源转型,采用P2架构,保留传统机械四驱结构,可实现扭矩无缝切换,保证越野能力,且电池安全可靠 [15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