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中心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首予圣贝拉“买入”评级 高端月子中心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智通财经· 2025-09-26 06:54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家庭护理集团 旗下品牌包括圣贝拉 小贝拉 艾屿等 [1] - 公司深耕中国高线城市并逐步走向全球 市占率位列行业第一 [1] - 凭借高奢品牌定位 标准化专业化服务及多元品牌矩阵 公司具备成长潜力 [1] 行业发展与需求趋势 - 中国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 女性悦己需求提升 高端月子中心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1] - 家庭护理服务及食品零售业务保持积极发展趋势 基于月子中心协同效应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1] 财务与运营前景 - 单店收入有望提升 海内外开店空间明确 驱动收入与盈利双增长 [1]
中信证券:首予圣贝拉(02508)“买入”评级 高端月子中心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06:5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家庭护理集团 旗下品牌包括圣贝拉 小贝拉 艾屿等 [1] - 公司深耕中国高线城市并逐步走向全球 市占率位列行业第一 [1] - 公司通过高奢品牌定位 标准化专业化服务及多元品牌矩阵建立竞争优势 [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中国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 女性悦己需求提升推动高端月子中心需求持续增长 [1] - 家庭护理服务及食品零售业务保持积极发展趋势 [1] 公司增长潜力 - 单店收入有望提升 海内外开店空间明确 驱动收入与盈利双增长 [1] - 家庭护理服务及食品零售业务有望基于月子中心协同效应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1]
什么信号?热门赛道ETF建仓放缓,头部基金组团入局新消费
证券时报· 2025-09-22 07:37
公募基金策略转向防守 - 尽管科技基金和医药基金业绩领先 但公募基金开始转向防守策略 [1] - 热门行业ETF建仓速度明显放缓 显示投资策略趋于谨慎 [2][4] 热门主题ETF建仓速度变化 - 南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在上市前一周股票仓位仅13% [4] - 富国创业板软件ETF上市前一周股票仓位仅10% [4] - 富国机器人ETF上市前一周股票仓位仅17% [4] - 相比之下 在行业表现克制时ETF建仓速度较快 如汇添富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ETF上市前一周仓位达50% [5] - 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在2024年12月20日仓位达到48% [6] 行业表现与建仓策略关联 - 科技类基金年内最强业绩达196% 医药类基金收益超170% [5] - 建仓速度与行业涨幅呈负相关 涨幅克制时建仓快 涨幅过快时建仓慢 [5] - 2025年6月底算力和数字经济赛道表现艰难 为科技ETF提供入市优势 [5] 基金转向新消费领域 - 医药主题基金开始配置新消费股票 如绿茶集团、布鲁可、茶百道等 [7] - 头部基金组团参与新消费企业IPO 如6月30日上市的IFBH公司获得多家机构认购 [7] - 华夏基金(香港)作为基石投资者认购圣贝拉477.05万股 投资总额400万美元 [8] 新消费企业的投资价值 - IFBH公司在中国内地椰子水市占率达34% 在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收入快速增长 [8] - 圣贝拉在中国连锁高端月子中心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拥有62家自营中心和34家管理中心 [8] - 新消费企业具有盈利增长和充沛现金流的特性 提供更好的投资安全垫 [3][11] 公募看好消费行业逻辑 - 消费股股价相对克制 且优质公司展现新的业绩驱动逻辑 [9] - 新消费注重消费体验而非单纯实物购买 龙头品牌登陆资本市场引发关注度 [10] - 消费行业具有广阔内需市场 部分企业开始拓展国际市场 [11] - 消费品公司具有优异盈利模式 充沛现金流和国际竞争力产品 [11] - 疲弱经济环境改善竞争格局 促使企业重视产品创新和经营效率 [11]
热门赛道ETF建仓放缓 部分基金开启防守思维
证券时报· 2025-09-21 17:05
热门行业ETF建仓策略变化 - 南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在上市前一周股票仓位仅13% [2] - 富国创业板软件ETF在上市前一周股票仓位仅10% [2] - 富国机器人ETF在上市前一周股票仓位仅17% [2] 科技与医药基金业绩表现 - 科技类基金年内最强业绩达196% [3] - 医药类基金年内最强收益超170% [3] 历史建仓速度对比分析 - 2025年6月底科技类ETF快速建仓 汇添富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ETF上市前一周仓位达50% [3] - 2024年12月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上市前一周仓位达48% [3] 基金持仓结构转向消费领域 - 富国健康生活基金隐形重仓股涵盖绿茶集团、布鲁可、茶百道等新消费港股标的 [4] - 6月底IFBH公司IPO获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国际、UBS、红杉中国及钟睒睒私募基金集体认购 [4] - 圣贝拉IPO获华夏基金(香港)作为基石投资者认购477.05万股(400万美元) [5] 消费行业投资逻辑 - 消费股估值相对低迷且估值合理 [6] - 新消费赛道龙头品牌登陆资本市场引发抱团效应 [7] - 消费企业海外市场拓展顺利成为新业绩增长点 [7] 消费行业基本面改善预期 - 消费赛道下半年政策明朗化将促进行业竞争理性化 [8] - 疲弱经济环境倒逼企业提升产品创新和经营效率 [8] - 消费品公司具备充沛现金流及国际竞争力产品 [8]
高端酒店与月子中心,成不了彼此的“救赎”
36氪· 2025-09-17 03:53
今年年初,在全国有67家门店的爱家月子中心宣告破产,而随着爱家的倒塌,前几年如火如荼的月子中心行业迎来一股泠冽的寒流,杭州、宁波、上海等地 的多个月子中心也接连"暴雷"。 一位从业者直言,"2025年应该是月子会所行业最难的一年,不出意外的话会倒一半,甚至60%。" 同样在经受考验的还有酒店行业,尤其是象征着奢华和身份的高端酒店。去年,全年一共有超过1000家中档及以上档次酒店停业,很多曾经火出天际的酒店 接连被法院拍卖,但鲜有人接盘。今年,"禁酒令"一出,更令高星酒店原本就不景气的宴会生意雪上加霜,迫不得已,酒店纷纷走向街头,摆起了小摊。 在相似的处境下,这两个行业似乎开始"抱团取暖",从去年起,我们发现,月子中心悄然"入驻"各大高星酒店,奢华如柏悦、半岛、宝格丽、瑰丽等酒店 中,也出没着月子中心的身影。如今,一向与高端酒店合作、借助高端酒店资源运营的圣贝拉,终于扭亏为盈,看似更为这种合作带来了想象力。 只是,仅靠这点暖意驱散不了"寒冬"。 "酒店+月子中心",或成主流? 2024年适逢龙年,生育迎来了一波小阳春,整个月子中心行业看起来蒸蒸日上,然而,这波高潮实际上已经让危机越发显露。根据《中国 母婴产业发 ...
月子中心救不了高端酒店
虎嗅· 2025-09-16 12:54
行业整体状况 - 月子中心行业面临严重倒闭潮 全国67家门店的爱家月子中心年初宣告破产 杭州 宁波 上海等多地月子中心接连"暴雷" [1] - 2025年预计为行业最困难年份 从业者预测倒闭比例可能达到50%甚至60% [2] - 高端酒店行业同样面临挑战 去年有超过1000家中档及以上档次酒店停业 许多酒店被法院拍卖但鲜有人接盘 [2] - 2024年龙年带来生育小阳春 但行业危机更加显露 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月子中心数量过去五年增长近80% 而需求增长仅为40%-50% [4] - 行业淘汰赛加剧 前两个多月全国有十余家月子中心陆续关停 [4] - 行业企业数量大幅减少 截至去年7月现存月子中心相关企业2470余家 停业 注销 吊销1800余家 2024年新增注册仅13家 相比2022年5012家减少一半之多 [13] 市场分化与转型趋势 - 中低档月子中心成为重灾区 高端和超高端月子中心表现出韧性 2018-2023年内地月子中心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22.7% 其中超高端和高端板块增速分别为31.5%和29.9% 高于中端和大众市场 [6] - 行业未来两条发展路径:社区刚需型需要政策扶持 或高端定制化路线 [6] - 行业向轻资产模式转型 通过利用高端酒店资源降低装修 餐饮等方面成本 [6] - "酒店+月子中心"合作模式兴起 月子中心悄然入驻柏悦 半岛 宝格丽 瑰丽等高端酒店 [2] 圣贝拉案例分析 - 圣贝拉实现扭亏为盈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5.23亿元 同比增长35% 净利润达到3.27亿元 [8] - 产后护理服务客单价呈现下降趋势:圣贝拉中心2022-2024年每晚合约平均客单价分别为6740元 6887元和7015元 小贝拉中心分别为3328元 3478元和3298元 [7] - 产后修复平均合约客单价同样下滑:圣贝拉中心从4.72万元下滑到4.19万元 小贝拉中心从1.88万元下滑到1.68万元 [7] - 租赁成本占比显著:2021-2023年月子中心租赁成本及相关成本分别为0.71亿元 1.23亿元 1.26亿元 占当期收入比例分别为27.5% 26.1% 22.5% [10] - 人力成本持续上升:2021-2023年人力成本总额占销售成本总额比例分别为30.6% 33.1% 34.3% [11] - 规模扩张缓慢:作为中国内地最大的产后护理和修复集团 7年时间连续融资6轮 全球门店规模仅59家 [10] 规模化发展挑战 - 高端月子中心难以实现快速规模化扩张 爱帝宫成立17年门店数量只有18家 [10] - 制约因素包括经济环境下高价消费保守 以及人力 租金 餐饮等方面成本高昂 [11] - 轻资产模式仍面临成本压力 圣贝拉租赁及相关成本占比长期在20%-30%之间 [11] - 专业服务人员配备要求高 包括育婴师 护理专家 心理咨询师等 人力资源扩张难度大 [12] 酒店行业困境与转型 - 高端酒店面临"禁酒令"影响 宴会生意雪上加霜 以往五星级酒店40%以上营业收入来自公款宴请 如今这部分收入几乎归零 [14] - 结婚人数连年下滑导致婚宴场次大减 婚庆业务大幅缩水 [14] - 酒店尝试多种转型方式:康养服务 长租公寓等 但商业价值尚未充分释放 [14] - 月子中心入驻为酒店带来长期"租客"和稳定收入 但难以成为酒店根基 [14] - 月子中心目标群体与高端酒店核心客流重合度高 可能带来餐饮宴会和其他收入 [8]
高奢酒店开始靠月子中心续命?
36氪· 2025-09-05 00:0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5.23亿元 同比增长35% [1] - 净利润达3.27亿元 大幅扭亏为盈 [1] - 经调整净利润3878万元 较上年同期1715万元增长126.1% [6] - 受托管理月子中心收入7300万元 同比增长159.6% [6] 业务模式特点 - 采用轻资产模式 与高奢酒店合作 [1][6] - 套餐价格从16.88万元至116.88万元不等 [3][4] - 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56天套餐价格达76.88万元 [7] - 2025年上半年新增36家门店 全球门店总数达113家 [11] 行业合作态势 - 与北京王府井半岛酒店、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等高端酒店合作 [1][10] - 茉莉智慧月子中心入驻丽晶、四季等高奢酒店 [16][17] - 锦恩月子中心与侨福芳草地怡亨酒店等达成合作 [17] - 雅诗阁中国与锦江酒店旗下品牌开展合作 [18] 市场发展空间 - 中国母婴市场规模约800亿元 [21] - 大陆一线城市月子中心渗透率不足10% 台湾韩国超50% [21] - 预计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24% 2030年市场规模破1000亿元 [21] - 高端酒店整体出租率维持在45%-60% [28] 协同效应价值 - 有效盘活酒店闲置套房资源 [26] - 带动餐饮宴会和客房需求 [27] - 酒店现有设施可满足月子中心空间需求 [24] - 酒店服务标准符合月子中心要求 [24]
“坐月子”的生意经:轻资产大规模扩店 上半年营收超5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8-21 12:1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5.23亿元 同比增长35% [2] - 净利润3.27亿元 实现大幅扭亏为盈 [7] - 受托管理月子中心收入规模达7300万元 同比增长159.6% [2] - 家庭护理服务收入3860余万元 同比增长41.7% [4] 业务扩张 - 受托管理月子中心新增34家 总数增至53家 [2] - 全球门店总数达113家 形成超高端/高端月子中心矩阵 [2][7] - 会员人数增加1.62万人 同比增长105.8% [7] - 老客户转介绍率提升至40.2% 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7] 运营效率 - 营销费用率12% 下降0.6个百分点 [8] - 管理费用率22.1% 下降4.4个百分点 [8] - 采用轻资产模式 租赁高端酒店降低资本支出 [7] - 予家单客户签约时长由107天升至132天 同比增长23.4% [4] 产品与服务 - 产后修复销售平均合约价值:圣贝拉46021元(增8.1%)/艾屿21456元(增36.3%)/小贝拉20168元(增4.8%) [4] - 93.8%产后护理客户购买其他服务与产品 [4] - 广禾堂占据天猫月子营养类目超60%市场份额 [4] - 构建覆盖女性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矩阵 [4] 战略布局 - 通过予家/广禾堂品牌拓展家庭护理产业链 [4] - 2025年下半年启动纽约/伦敦/悉尼等国际高端布局 [8] - 目标达成关键城市市场份额 [8] 行业前景 - 2025年产后护理及修复行业规模预计达793亿元 [5] - 2025-2030年行业复合增长率预计20.4% [5]
“坐月子”的生意经:轻资产大规模扩店,上半年营收超5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8-21 12: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5.23亿元 同比增长35% [2] - 净利润3.27亿元 实现大幅扭亏为盈 [8] - 受托管理月子中心收入7300万元 同比增长159.6% [2] 业务扩张策略 - 推行轻资产模式 门店租赁于高端酒店等场所 [8] - 受托管理月子中心新增34家 总数增至53家 [2] - 全球门店总数达113家 覆盖圣贝拉/艾屿/小贝拉三大品牌矩阵 [2][8] - 计划下半年启动纽约/伦敦/悉尼等国际都市高端布局 [8] 客户运营指标 - 会员人数增加1.62万人 同比增长105.8% [8] - 老客户转介绍率提升至40.2% 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8] - 产后修复服务平均合约价值:圣贝拉46021元(+8.1%)/艾屿21456元(+36.3%)/小贝拉20168元(+4.8%) [4] - 93.8%的产后护理客户购买了其他服务与产品 [5] 新兴业务发展 - 家庭护理服务收入3860余万元 同比增长41.7% [4] - 予家品牌单客户签约时长由107天升至132天(+23.4%) 平均服务时长由94天升至102天(+8.5%) [5] - 广禾堂连续3年稳居天猫月子营养类目冠军 市场份额超60% [5] 成本控制成效 - 营销费用率降至12% 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8] - 管理费用率降至22.1% 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 [8] 行业前景 - 2025年产后护理及修复行业规模预计达793亿元 [6] - 2025-2030年行业复合增长率预计达20.4% [6]
圣贝拉(02508):受托管理高速扩张,业务协同打造“月子生态”
东北证券· 2025-08-21 09:23
投资评级 - 给予"增持"评级 [4][6] 核心观点 - 25H1业绩高增:营业收入4.50亿元(+25.6%),毛利率37.6%(+3.6pcts),经调整净利润0.39亿元,经调净利率8.63%(+3.83pcts)[1] - 盈利能力持续增强:销售费用率12.04%(-0.61pcts),管理费用率22.13%(-4.41pcts),研发费用率1.26%(-0.56pcts)[1]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10.66/13.37/16.40亿元,归母净利润1.20/2.56/3.26亿元 [4] 业务分析 月子中心业务 - 25H1总收入4.60亿元(+36.5%),自营月子中心收入3.87亿元(+25.3%)[2] - 门店快速扩张:25H1门店总数113家(净增36家),其中受托中心增加34家,圣贝拉/艾屿/小贝拉门店数分别为31/16/66家(净增8/2/26家)[2] - 客单价提升:圣贝拉/艾屿/小贝拉客单价达4.6/2.1/2.0万元(同比+8.1%/36.3%/4.8%),老客户介绍率40.2%(+3pcts)[2] 家庭护理业务 - 25H1收入0.39亿元(+41.7%),毛利率36.5%(+1.4pcts),育婴师人数3150人,套餐平均价格8.6万元(+16.7%)[3] 食品业务 - 25H1收入24.3万元(+10.5%),毛利率72.4%(+11.3pcts),天猫618月子营养类目市场份额超60%[3] - 产品矩阵丰富:推出血橙红参膏、玫瑰灵芝膏、白番茄葛根膏三款新品,覆盖女性全生命周期需求[3] 财务预测 - 2025E营业收入1066.41百万元(+33.52%),归母净利润119.54百万元(+121.87%)[5] - 2026E营业收入1336.60百万元(+25.34%),归母净利润256.44百万元(+114.53%)[5] - 2027E营业收入1640.46百万元(+22.73%),归母净利润325.91百万元(+27.09%)[5] - 毛利率预测:2025E 36.1%,2026E 37.9%,2027E 39.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