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宏观研究

搜索文档
守底线,有预案——4月政治局会议解读【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4-25 09:51
政策基调与应对策略 - 会议强化底线思维应对国际经贸斗争与国内经济挑战 提出"四稳"目标 即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其中稳就业和稳企业优先 体现供给侧思路 [2] - 政策力度加大 强调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以抵消外部冲击 注重政策出台时机和效果 需及时推出并用好储备政策 [2] - 货币政策将创设新结构性工具及政策性金融工具 聚焦科技创新 消费和外贸领域 同时保留降准降息空间 时机选择考虑美联储动向及实体供给约束 [2] - 财政政策节奏加快 地方政府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提速 当前专项债发行进度低于过去五年同期 但财政支出力度仍有保障 [2] 就业与企业支持 - 稳就业为首要目标 针对受关税影响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 同时完善政策工具箱 强调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3] - 稳企业政策与稳就业联动 通过供给侧措施稳定经济基本面 包括失业保险返还和逆周期调节工具储备 [3][6] 消费与资本市场 - 服务消费成为扩内需关键抓手 会议提出设立消费和养老再贷款 加大对服务消费资金支持 商品消费则延续"两新"政策扩围提质 [6] - 资本市场目标从"稳股市"升级为"活跃" 地产政策表述更迫切 强调"加力"和"加快" 聚焦城市更新 城中村改造等领域 [6] 科技与产业政策 - 科技发展优先级提升 首次提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科创企业 延续"人工智能+"行动并加快节奏 同时规范竞争秩序以应对供给约束 [10]
深度 | 特朗普怎样对医药“动刀”?—— “特朗普经济学”系列之十四【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4-21 14:24
核心观点 - 特朗普医药新政延续减少政府干预理念,计划对医药行业加征关税,可能影响全球医疗行业格局及我国医药企业 [2] - 美国医疗体系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药品监管及医保扩面(1960-1982)、支付方式改革(1983-1992)、成本控制与全过程监管(1993-2013)、医保扩围与监管信息化(2014至今)[3] - 美国医疗支出占GDP比重达16.7%(2023年),人均医疗支出约1.3万美元,政府及强制性计划占比超八成 [10] - 我国医疗体系发展与美国2000年相近,政府支付比例与美国《平价医疗法案》前相似,未来或提高政府支付率 [12][14] 美国医疗政策变迁 - 1962年通过"科沃夫-哈里斯修正案"强化药品安全监管 [3] - 1965年成立Medicare和Medicaid,覆盖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 [3] - 1983年实施DRG预付费制度控制医疗费用 [3] - 1984年Hatch-Waxman法案简化专利流程,延长保护期 [3] - 2010年通过《平价医疗法案》(ACA)扩大医保覆盖 [3] - 2021年FDA发布首个AI/ML医疗软件监管指南 [3] 特朗普与拜登政策对比 - 特朗普主张减少政府干预,放松监管,降低药品价格,削减医疗支出 [16][17] - 拜登主张加强政府干预,扩大ACA覆盖,增加医疗投资,严打医疗欺诈 [17][19] - 特朗普任期医疗保险支出占比稳定(约17%),拜登任期逐年上升 [20] - 拜登任期医疗行业就业更好,新增岗位更多 [22] - 特朗普任期美股医药指数表现优于拜登(生科工具与服务累计涨182.1% vs 0.2%)[24][25] 特朗普新政影响 - 对内可能削弱ACA,缩小保险覆盖范围,提高患者自付比例 [28] - 放松监管利好美国生物科技及仿制药公司 [32] - 推动医药制造回流,可能对药品加征关税,涉及规模近3000亿美元 [34][35] - 美国医药进口依赖欧盟(53.2%)、东盟(8.2%)、中国(4.9%)[35] 对中国医药行业影响 - 我国医药出口主要面向美欧(美国23.3%,欧盟22.1%)[41] - 医疗器械受对等关税影响较大,部分产品关税达154% [44][45] - 仿制药出口(美国第二大市场)比创新药更易受关税冲击 [47] - 美国限制技术转让和投资,如《生物安全法案》针对药明康德等企业 [49] - 国内推动"天枢计划"(投入50亿元)加速国产替代 [51]
深度 | 汇率是货币宽松的掣肘么?【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4-21 08:07
核 心 观 点 近日,在对等关税政策超预期的冲击下,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国内债市也涨回年初水平。那么,汇率对 于利率究竟有何影响?更进一步地,人民币汇率贬值会制约央行货币政策宽松么? 汇率对利率有影响么? 汇率和利率本质上并不存在直接的推导关系,历史上 人民币汇率和10年期国债利率多 数时候呈反向关系,即汇率贬值时期往往债市走牛的概率较高。 不过,汇率贬值和利率下行并不一定同时出 现, 短周期内汇率和利率呈正向关系的情况也曾出现过, 持续时间大多都在一个季度以内,汇率和利率很快 仍将回归反向变动,一般出现在汇率和利率反映的经济预期分化或中美关系变化等背景下。根本上,国内利率 水平与货币政策操作密切相关,是对国内经济基本面变化的反映,而汇率仅阶段性影响货币政策节奏,不至于 扭转市场利率的走势。 汇率是货币宽松的掣肘么? 回顾历史上的三轮人民币贬值周期,央行货币宽松并未暂停。相较于降息直接带 来资本外流而言,降准对汇率的影响相对中性,故在历次贬值周期内,央行对于降息更为谨慎。具体来看,央 行在两轮人民币走贬时期同时采取降准和降息,而在2018年至2019年的人民币贬值周期内,央行并未调降过政 策利率, 主要的区别 ...
出口数量指标下行——实体经济图谱 2025年第14期【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4-19 15:41
月度商品价格预测 - 黄金和铜价呈现震荡上升趋势 原油价格维持区间震荡 [2] 内需表现 - 房地产销售走弱:4月新房销量增速降幅扩大 二手房销量增速回落 3月70城新房及二手房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3] - 汽车消费分化:乘用车零售增速由升转降 批发增速回升 家电销售均价下行 [3] - 服务消费分化:商圈人流指数和上海迪士尼客流量回升 电影票房处于历年同期低位 酒店入住率和均价均不及去年同期 [3] 外需动态 - 出口数量下行:4月集装箱吞吐量和离港船只载重等指标下降 或受关税政策初步影响 [4] - 美国对中国船舶加征费用:计划分两阶段对所有停靠美港口的中国制造船舶按货物量收取费用 [4] 生产情况 - 制造业用工量价同比超过去年同期 反映"抢出口"趋势延续 [5] - 传统基建恢复缓慢:螺纹钢产量增速转降 水泥库容比升至同期高位 基建直供量和建筑资金到位率仍低于去年同期 [5] 物价走势 - 美元走弱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回升 黄金短期或回调但整体震荡上行 原油受OPEC+减产支撑 [6] - 国内钢铁/动力煤/水泥价格持续下降 玻璃价格连续上涨 [6] 后续关注点 - 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美国一季度GDP 政治局会议 [8] 数据图表要点 - 房地产:19城二手房和42城新房销量同比增速 十大城市库销比 70城房价同比 [11][12] - 汽车消费:乘联会乘用车销量同比 [13] - 服务消费:商圈人流指数 电影票房收入 酒店均价 [14][15][16] - 外需:出口数量指数同比 美国三商库存及库存销售比 [18][19] - 生产:PTA工厂负荷率 石油沥青开工率 钢材产量增速 水泥库容比 [20][22][23][26] - 大宗商品:水泥/钢铁价格变动 CRB指数与美元指数 期货期权净多头 [29][30][31]
收入印证复苏,支出前置发力——3月财政数据解读【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4-19 03:23
报 告 正 文 收入边际修复,支出前置发力。 广义财政来看,3月广义财政收入、支出增速分别回升至-2.6%、5.6%, 收入 端来看, 受需求修复的良好影响,3月税收收入改善带动公共财政收入改善,其中地产和消费相关税收明显改 善,与地产企稳和消费好转互为印证,春节错位导致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波动较大;而在土地市场偏弱的背景 下,3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速继续下探。 支出端来看, 3月公共财政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均有提速,2月 开始,专项债发行有所提速,积极财政前置力度不减。 基建投资对经济的带动有望增强。 总的来看, 一方面, 年初财政支出明显强于往年,税收收入缓慢修复但仍 偏弱,制约着收入端的增长,在此背景下一季度广义财政赤字达到2.3万亿元,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另一方 面, 年初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依赖于政府债加速发行,而土地市场依然偏冷。一季度政府债发行的主力是普 通国债和置换债,往后看,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有望继续提速,对地方财政收入构成支撑,叠加特别国债或启 动发行,二季度财政支出力度仍有保障,而基建等地方政府投资对于经济的支撑作用有望加大。 财政收入增速由负转正。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万亿元,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