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郭磊宏观茶座
icon
搜索文档
【广发宏观郭磊】5月经济数据:支出法视角下的分化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6-16 13:54
5月经济数据概览 - 六大口径数据分化:消费、服务业高于前值,工业、投资、出口、地产销售低于前值 [1][5] - 生产法GDP模拟同比约5.35%,支出法终端需求分化,消费超预期而出口、投资、地产销售放缓 [1][5] - 工业增加值同比5.8%(前值6.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2.9%(前值3.6%),出口同比4.8%(前值8.1%),地产销售面积同比-3.3%(前值-2.1%) [5] 工业与生产 - 工业机器人(35.5%)、集成电路(11.5%)、太阳能电池(27.8%)、汽车(11.3%)产量增速领先,智能手机产量同比-1.7% [8][9] - 产销率降至95.9%(前值97.2%),反映出口需求放缓向生产端传导 [6][7] - 水泥产量同比-8.1%,建筑业投资偏弱 [9] 消费与服务业 - 社零同比跃升至6.4%(前值5.1%),城市消费(6.5%)修复快于农村(5.4%) [2][10] - 高增长品类:家电(53%)、通讯器材(33%)、文化办公(30.5%)、体育娱乐(28.3%)、家具(25.6%) [10] - 汽车零售同比仅1.1%,与乘联会销量同比13.9%差异主因价格收缩 [2][10] 固定资产投资 - 制造业投资同比7.8%(前值8.2%),设备工器具投资前5个月累计同比17.3% [12][13] - 高增长行业:交运设备(26.1%)、汽车(23.4%)、通用设备(17.5%)、农副食品(17.7%) [13] - 地产投资同比-12%(前值-11.3%),基建结构分化(大口径同比9.2% vs 小口径5.1%) [12][15] 房地产 - 新开工面积同比-19.3%(前值-22.1%),销售面积同比-3.3%(前值-2.1%) [15] - 70城新房价格环比全线转负(一线-0.2%,三线-0.3%),政策需加码稳定市场 [15][16] 就业与政策展望 - 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0%(前值5.1%),建筑业PMI就业环比改善1.7个点 [16][19] - 年度5%增长目标达成无虞,政策或聚焦地产短板和名义增长改善,建筑业开工或受超长期国债等工具提振 [19]
【广发宏观团队】严格账期是“反内卷”的第一步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6-15 11:24
广发宏观周度述评(第18期) 广发宏观周度述评(第1-17期,复盘必读) 内容 第一, 严格账期是"反内卷"的第一步。 从实际增长来说,"924"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已有明显成效,GDP同比已从2024年三季度低点的4.6%重新回升至5%以 上。这意味着后续更多政策可能会更集中于解决名义增长问题。所以今年二季度以来,我们看到政策关于"反内卷"的信号显著升温。 主要行业中,哪些"反内卷"的问题最为紧迫?我们理解包括钢铁(前5个月PPI同比-10.0%)、煤炭(前5个月PPI同比-14.1%)、光伏(电气机械行业前5个月 PPI同比-1.5%)、汽车(前5个月PPI同比-3.2%)等。 上周起,多家汽车企业相继宣布将供应商账期控制在60天以内[1]。 我们理解这一举动一则有助于产业链中小企业现金流的改善,有助于稳市场主体、稳就业;二则它实际上是"反内卷"的重要组成部分。 账期长意味着生产企业对于供应链企业资金存在额外的占用时间,客观上相当于微观层面叠加一层加杠杆。汽车行业严格账期相当于强制整车企业微观去杠杆,从 而可以显著降低企业价格"内卷"的能力。 严格账期只是"反内卷"的开始,基于行业数据特征,我们估计后续政策 ...
【广发宏观陈礼清】用宏观因子穿透资产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6-14 14:30
宏观因子风险平价框架概述 - 传统资产风险平价模型在市场极端冲击下分散风险功能会被削弱,因资产相关性大幅上升 [1] - "全天候"策略本质是宏观因子风险平价,通过均衡化宏观因子实现穿越周期 [1] - 宏观因子相比大类资产相关性更低,能更有效实现降维、归因和权重调整 [1] - 公司尝试将全天候策略本土化,构建适合中国市场的宏观因子风险平价框架 [1] 宏观因子配置框架构建步骤 - 筛选因子:适配度决定后续优化是否真正识别和分散风险 [2][16] - 计算风险暴露:通过线性回归测算资产对因子的风险暴露程度 [2][17] - 确定目标风险暴露:按法则或偏好设定对各因子的合适风险暴露 [2][17] - 匹配目标风险暴露:通过最优化框架反推资产权重 [2][17] 宏观因子构造方法 - 直接使用低频经济数据:经济意义直观但解释力有时变性 [3][18] - 主成分分析降维:简便客观但经济意义弱且不稳定 [3][18] - 回归拟合高频因子:可交易但复杂度高需预设宏观维度 [3][18] - 公司改进方法结合三者优点,采用"定维度、筛资产、高频化"三步骤 [3][18] 高频宏观因子构建 - 通过PCA发现前六大主成分解释资产价格波动的82% [4][23] - 国内核心宏观风险为增长、通胀、利率、汇率和信用五大因子 [4][23] - 使用M1、BCI、PPI分别作为流动性、增长、通胀因子的代理变量 [4][23] - 通过因子模拟法将低频因子转化为高频可交易因子 [5][29] - 构建资产多空模拟组合获得8个高频宏观因子 [5][29] 因子与资产桥梁搭建 - 通过时序线性回归得到资产对因子的风险暴露矩阵 [6][32] - 因子间相关性低,方差膨胀系数均处于1.0-1.5之间 [6][34] - 沪深300对经济增长更敏感,中证500对流动性更敏感 [6][35] - 股债资产R方较大显示宏观驱动特征明显 [6][32] 策略回测表现 - 轻量化方案年化收益7.7%,夏普比率1.14,优于简单资产风险平价 [7][40] - 三维度方案年化收益9.0%,夏普比率0.96,收益更具优势 [8][46] - 广谱性方案年化收益7.5%,夏普比率1.49,波动率最低 [9][52] - 多因子方案近年与简单资产风险平价差异趋于减小 [9][52] 资产配置权重变化 - 轻量化方案债券平均权重54.6%,权益10.2% [7][40] - 三维度方案债券权重降至47.8%,港股权重增至8.8% [8][46] - 广谱性方案债券权重回升至61.9%,权益降至5%附近 [9][54] - 近年A股、港股权重上升,债券权重回落 [7][40] 框架总结与改进方向 - 因子并非越多越好,需与宏观环境和投资者需求适配 [11][58] - 线性假设未来值得商榷 [12][60] - 高频化过程存在缺陷需改进 [12][60] - 风险暴露矩阵需平衡动态性与稳健性 [12][60]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评价5月金融数据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6-13 15:14
5月社融数据表现 - 5月社融增加2.3万亿元,同比多增2271亿元,略高于市场平均预期的2.05万亿元 [1] - 社融存量增速为8.7%,与上月持平 [1] - 前五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 [7] 社融分项分析 - 实体信贷增加5960亿元,同比少增2237亿元 [1] - 企业债券增加1496亿元,同比多增1211亿元 [3] - 政府债券增加1.46万亿元,同比多增2367亿元 [3] - 外币贷款增加135亿元,是2024年3月以来首次正增长,同比多增622亿元 [3] 信贷结构特征 - 企业部门中长贷增加3300亿元,同比少增1700亿元,反映基建投资和制造业资本开支偏弱 [2] - 企业短贷同比多增2300亿元,票据融资同比少增2826亿元 [2] - 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746亿,同比小幅多增232亿,与30城地产成交低位状况吻合 [2] M1与流动性变化 - M1增长2.3%,较上月提升0.8个百分点 [4] - 5月M1余额减少2307亿元,而2019-2023年5月M1余额环比下限是增加3945亿元 [4] - 5月非银存款增加1.1万亿元,为近十年同期高点 [4] 政策与市场展望 - 三季度政府债融资基数不高,若保持现有发行速度可能继续改善社融增速 [3] - 发改委表示6月底前下达全部"两重"项目清单,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6] - 广州市发布《广州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继续优化房地产政策 [6] - 建筑业开工能否在三季度加速是信用扩张能否形成的关键 [6]
【广发宏观陈嘉荔】如何看美国5月通胀数据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6-12 03:21
5月美国通胀数据 - 5月CPI同比2 4%,持平前值2 3%,略低于预期2 4%,环比0 1%,低于前值0 2%和预期0 2% [1][6] - 核心CPI同比2 8%,持平前值2 8%,低于预期2 9%,环比0 1%,低于前值0 2%和预期0 3% [1][6] - 克利夫兰联储Trimmed Mean CPI同比3 03%,高于前值2 97%,显示通胀广度未明显收缩 [9] - 亚特兰大联储粘性CPI同比3 16%,低于前值3 21%,反映长期通胀压力小幅缓解 [9] 分项价格表现 - **核心商品**:环比0%,前值0 1%,同比0 3%,前值0 1%,关税影响分化:服装(-0 4%)、新车(-0 3%)回落,医疗商品(0 6%)、个人电脑(1 1%)、玩具(1 3%)等明显上涨 [1][11] - **核心服务**:环比0 2%,低于前值0 3%,同比3 6%持平前值,其中OER和主要居所环比分别回落至0 3%和0 2% [2][12] - **超级核心服务**(剔除住房):环比0 06%,显著低于前值0 21%,机票、酒店价格偏弱反映私人部门服务消费需求放缓 [2][12][13] - **能源价格**:环比-1%,天然气(-2 6%)为主要拖累 [8] - **食品价格**:环比0 3%,家庭食品价格回升(0 3%,前值-0 4%)是主因 [7] 关税传导与企业应对 - 零售商采取囤积库存、承担部分关税、分批提价(如5月底至6月)、SKU管理等方式,优先维持客户粘性而非毛利率 [3][13] - 沃尔玛计划旧库存售罄后分批提价,Costco优先稳定核心食品价格,Target下调全年利润指引并称"部分关税难以消化" [14][15] - 关税影响滞后性明显,当前美国整体有效关税税率15 6%,为1937年以来最高 [16] 美联储政策预期 - 支持降息因素:服务价格回落趋势延续,通胀"暂时性"特征强化,特朗普呼吁降息1% [4] - 不支持降息因素:关税滞后效应未完全显现,消费未显著失速,5月就业数据正常 [4] - 市场预期:联邦基金利率期货隐含全年降息1 9次(前值1 7次),9月降息概率61 6%,6-7月大概率按兵不动 [4][15] 市场反应 - 美股高开低走:纳指跌0 5%,标普500跌0 27%,道指持平,科技股领跌 [5][17]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4bp至4 42%,美元指数从99 098降至98 631 [5][17] - 中东局势推升油价及能源股表现 [5][17]
【广发宏观郭磊】物价仍是宏观面关键变量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6-09 23:54
2025年5月价格数据表现 - 2025年5月CPI同比-0.1%,持平前值;PPI同比-3.3%,低于前值的-2.7% [1][4] - 按CPI和PPI权重60%和40%模拟的平减指数为-1.38%,低于前值的-1.14%,为过去16个月以来最低 [1][4] - 2024年10月至2025年5月平减指数呈现窄幅波动:10月-0.98%,11月-0.88%,12月-0.86%,2025年1月-0.62%,2月扩大至-1.30%,3月-1.06%,4月-1.14%,5月再度扩大至-1.38% [5] CPI弱势原因分析 - 能源价格环比下降1.7%,拖累CPI环比约0.13个百分点,主要受4月IPE布油价格环比下行18.3%影响 [1][6] - 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拖累CPI环比约0.04个百分点,反映餐饮需求偏弱及肉类蔬菜供给充足 [1][6] - 核心CPI同比0.6%略有上行,但汽车(同比-3.4%)、家电(同比-0.2%)、租赁房(同比-0.1%)、酒类(同比-2.0%)仍处负增长区间 [7][8] - 服装(同比1.7%)、金饰品(同比40.1%)、家纺(同比1.9%)、文娱耐用品(同比1.8%)涨幅扩大 [8] PPI降幅扩大驱动因素 - 全球定价原材料拖累:石油开采(同比-17.3% vs 前值-14.2%)、石油加工(同比-14.7% vs 前值-11.1%)、化工(同比-5.3% vs 前值-4.1%) [8] - 国内建筑业拖累:煤炭开采(同比-18.2% vs 前值-15.2%)、黑色冶炼(同比-10.2% vs 前值-8.6%)、非金属矿(同比-2.7% vs 前值-2.4%) [9] - 新兴产业产品降幅收窄:汽车制造(同比-3.1% vs 前值-3.3%)、计算机通信电子(同比-2.2% vs 前值-2.4%)、光伏设备(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锂电池(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 [9] 未来价格趋势展望 - 原油和铜价反弹或使6月PPI降幅小幅收窄,但需建筑业产品(钢铁/煤炭/非金属矿)和新兴产业产品(汽车/光伏)摆脱同比负增长 [10] - 建筑业改善依赖地方落实"发展中化债"政策推动基建投资,新兴产业需"反内卷"政策显效 [10] - 工程机械数据疲软:5月工作时长同比下降3.86%,开工率59.5%(同比降5.01个百分点),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撑 [10] 宏观经济基本面特征 - 实际GDP同比从2024年二三季度4.6-4.7%回升至5%以上,2025年二季度预计5.2% [11] - 当前短板在名义GDP和价格,低价格导致实际利率偏高,进而影响债务负担、投资消费决策及企业盈利 [11] - "反内卷"政策升温显示侧重名义增长,但供给侧改革需系统性推进,市场处于政策效果观察期 [11]
【广发宏观郭磊】关于5月出口的几个具体问题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6-09 08:16
5月出口表现 - 5月出口同比增速为4.8%,虽低于一季度5.7%和4月8.1%,但仍具韧性 [1][6] - 环比增速0.1%,显著低于2010年以来同期均值5.1%和近5年均值3.5% [8] - 集装箱吞吐量5月5-25日同比5.0%,低于4月7.3%和3月9.8% [1][8] 对美出口拖累 - 5月对美出口同比-34.5%,较4月-21.0%进一步恶化 [1][8] - 关税影响显现,4月初落地后虽5月部分缓和但仍显著冲击出口 [9] - 对美出口占比已降至9.1%(单月)和11.9%(累计),低于2018年19.2% [2][11] 产品结构变化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合并同比-0.9%,电子产品同比3.9%(集成电路33.4%) [3][13] - 装备类产品表现突出:汽车同比13.7%,船舶43.7% [3][13] - 战略管制致稀土出口同比-48% [3] 区域分布特征 - 东盟为最大出口市场占比18.5%,欧盟15.7%次之 [2][11] - 对东盟出口同比14.8%低于前值20.8%,对欧盟12.0%高于前值8.3% [11] - 非洲+拉美合并占比14.4%,非洲出口同比33.3%保持高位 [11] 运价与贸易转移 - 美东航线运价5月逐周反弹,反映运力调配和成本上升(如美国港口费) [2][10] - 未观察到显著转口贸易:对印度出口同比12.5%低于前值21.7% [2][11] 未来展望 - 对美出口增速或已释放关税冲击,三季度上下行风险均有限 [3][14] - 出口韧性巩固经济下限,上限突破需风险偏好重估或名义GDP弹性打开 [4][5]
【广发宏观陈嘉荔】 如何理解稳定币?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6-08 13:05
稳定币监管动态 - 2025年4月以来全球多国推进稳定币立法,包括美国《STABLE Act of 2025》和《GENIUS》法案、英国FCA监管提案及香港《稳定币条例》[1][10] - 美国参议院以66:22票数推进《GENIUS法案》,建立支付型稳定币的联邦与州双轨监管框架,要求100%低风险储备[6][26][27] - 法案明确允许商业银行托管稳定币储备资产,为传统金融机构开辟链上支付新业务通道[28] 稳定币基本特征 - 通过锚定法币或低波动资产实现价值稳定,分为法币抵押型(如USDT)、商品抵押型、加密抵押型和算法型[2][12] - 采用铸币-储备-赎回的三步机制维持锚定,区块链技术提供全天候清算和跨境低成本转账优势[2][12] - 全球市值从2019年50亿美元增长至2500亿美元,USDT和USDC合计占比86%[2][15] 商业模式与盈利 - 产业链包含发行商(Tether等)、支付服务商(Stripe)和DeFi协议方三类主体[3][16] - 发行商通过铸币税、储备金利息(如Tether80%储备为美债)和赎回费盈利,2024年Tether新增发行450亿美元[17] - 支付服务商收取1.5%处理费,毛利率提升至80%;DeFi协议通过链上息差和RWA票息获利[18][19] 市场需求驱动 - 交易速度快(秒级)、成本低(<0.1%)、不受时间限制,加密货币交易中80%通过稳定币计价[4][20] - 新兴市场用于对抗通胀(阿根廷稳定币交易占比62%),跨境汇款成本较SWIFT降低80%[15][21] - 资产管理机构用作清算工具(如BlackRock链上基金BUIDL),政府部门实现实时审计[22] 发展前景与影响 - JPM预测市值将达0.5-0.75万亿美元,花旗预测2030年1.6万亿美元,可能占据5%国际贸易结算(1.5万亿美元)[5][24][25] - 当前持有1660亿美债(占T-Bill市场2.6%),若规模扩至2万亿将显著压低短端利率(35亿流入可压降收益率5bp)[8][32][33] - 可能分流黄金需求,但若出现信用风险或削弱货币政策效力,可能反向刺激黄金储备[9][34][36] 国际竞争格局 - 美国通过合法化稳定币巩固美元霸权,对冲数字人民币竞争,限制外国稳定币进入[7][29][30] - 中国数字人民币试点交易额达7.3万亿元,通过m-CBDC Bridge项目探索跨境支付应用[37][38] - 数字人民币具备法币地位和智能合约监管能力,与稳定币形成差异化互补[38]
【广发宏观团队】工程师红利与研发收获期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6-08 13:05
工程师红利与医药行业 - 中国经济三大要素红利包括存量人口红利、延迟满足红利和工程师红利,分别对应劳动、资本和技术要素 [1] - 工程师红利体现为基础性投资、人才积聚、研发密度上升、科研成果加速和企业端研发加速 [1] - 医学专业毕业生占比从2003年6.2%提升至2021年10.4%,医学博士毕业生占比从2009年11%提升至2022年18% [2] - 医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09-2016年期间达到全行业增速的145% [2] - 中国生物科学领域自然指数从2019年相当于美国17.5%提升至2023年37.8% [2] 企业研发与专利成果 - 中国制药、生物技术和医疗技术领域PCT专利申请量从2014年相当于美国11%提升至2024年48% [3] - 医药上市公司研发收入占比2019-2022年略高于A股整体,2023年起进入双位数时代明显高于A股整体 [3] - 头部医药企业研发投入指数2019年后领先幅度明显扩大 [3] - 研发收获期可作为观测产业、行业及个别资产的中期维度线索 [4] 海外市场表现 - 美股科技股领涨,万得TAMAMA科技指数涨2.1%,纳指涨2.2%,标普500和道指分别涨1.5%和1.2% [5] - 德国DAX指数周涨1.28%,YTD达22.1%,受益于460亿欧元企业税收减免方案 [5] - 伦敦现货黄金涨1.9%重回3300美元/盎司上方,白银和铂金分别涨9.4%和8.7% [6] - 布伦特原油期货涨4%,伦铜期货涨1.8% [6] - 10年期美债利率上行10BP至4.51%,2年期美债利率上行15BP至4.04% [7] 中国资产表现 - 万得全A指数涨1.6%,创业板由领跌转为领涨2.3%,万得微盘股指数涨3.8% [8] - 两市日均成交额升至1.21万亿元,环比提升10.5% [8] - 贵金属指数涨3.2%,成长风格涨2.7%领先其他风格 [8] - 通信行业涨5.3%,TMT涨3.5%,有色与电子分别涨3.7%和3.6% [8]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3.65%,恒生科技指数涨2.16% [8] 海外宏观政策 - 美国5月新增非农13.9万人高于预期12.6万人,失业率保持4.2%,时薪同比增3.9% [10] - 美国钢铝关税生效使有效进口税率升至15.6% [11] - 欧央行降息25bp至2.0%,拉加德称利率处于"良好位置",可能7月暂停降息 [12] - ECB预测2025年欧元区实际GDP增长0.9%,2026年下修0.1个百分点至1.1% [12] 国内高频经济数据 - 6月首周实际和名义GDP同比分别为5.12%和4.19% [13] - 预计6月工增同比5.8%,社零同比重回5.03%,服务业生产指数5.32% [14] - 预计6月CPI同比回升至0.20%,PPI同比回升至-2.90% [15] - 票据利率与shibor利差在跨月后小幅下降 [16] - 央行首次提前公告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净回笼2000亿元 [17] 基建与投资 - 非房建资金到位率环比增长0.53个百分点,房建项目下跌近1个百分点 [18] - 5月建筑业PMI中土建景气环比上行1.4点,地产链各环节走弱 [18] - 5月工程机械月开工率59.5%,同比下降5.01个百分点 [19]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6月底前设立,可能增加科技和消费领域基建 [19] 深圳消费提振政策 - 允许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房租提取比例从65%提高至80% [20][21] - 放宽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推动燃油重卡更新为新能源重卡 [21] - 支持智能眼镜、耳机、手表等设立体验店,建设虚拟试妆等科技体验空间 [22] - 新增口岸免税店和40家离境退税商店,推动延长口岸通关时间 [22] 工业与政策动态 - 焦煤期货结算价环比上涨5.1%至779元/吨,有色价格周环比涨1.7% [23] - 五部门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推动车网互动技术应用 [24] - 中央财政支持北京等20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25] - 工信部研究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赋能新型工业化 [25]
【广发宏观陈嘉荔】5月非农就业数据支持美联储观望姿态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6-07 06:30
美国5月就业市场表现 - 5月新增非农就业13.9万人,高于预期的12.6万人,失业率持平于4.2%,前两月数据共下修9.5万人,但修正后4月新增14.7万人仍略高于市场预期13.8万人,显示就业市场短期韧性 [1][6] - 过去3个月平均月新增非农就业13.5万人,私人部门新增就业14万人(预期12万人),3个月均值13.3万人 [7] 行业结构性特征 - 医疗保健(+7.8万人)和休闲酒店业(+4.8万人)贡献总新增就业的90%,反映服务消费是主要支撑 [1][7] - 制造业(-0.8万人)、零售贸易(-0.6万人)、专业商业服务(-1.8万人)和政府就业(联邦减少0.1万人)构成拖累,其中DOGE裁员导致联邦政府就业减少2.2万人 [7][8] - 贸易和交通运输业新增0.4万人,可能对应行业趁贸易平静期加快库存回补 [1] 薪资与劳动力市场指标 - 时薪同比增3.9%(预期3.7%),环比增0.4%(预期0.3%),工资总额指数同比5%(前值5.3%),仍高于24年月均4.8%,显示薪资粘性支撑消费 [2][8][10] - 失业率微升0.05pct至4.24%,永久失业比例不变,初请失业金人数回升但符合季节性 [2][8] - 劳动参与率降至62.4%(预期62.6%),16-24岁人群参与率降幅显著(56.3%→55.5%) [13] 潜在放缓信号 - 就业扩散指数从56降至54.2,制造业扩散指数41.7为2024年8月以来最低 [3][11] - 全职就业人口比例降至49.3%(前值49.6%),总就业人口比例59.7%为疫情以来最低 [3][12] - 就业转非劳动力人口激增至541万人(前值444万人),主因联邦行政休假和延期离职计划 [3][12] 移民政策影响 - 外国出生人口劳动参与率从66.5%降至65.9%,与终止委内瑞拉TPS政策相关,约27万在岗员工将在未来6-12个月内逐步退出劳动力市场,每月减少2-5万个岗位 [4][14][15] 市场反应与政策预期 - Fed Watch显示9月降息概率51.8%(前值54.3%),6-7月大概率不降息,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反弹11bp至4.5% [5][17] - 三大股指当日上涨(道指+1.05%,纳指+1.2%),反映市场消化就业韧性及特朗普与马斯克关系未恶化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