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研究

搜索文档
【招银研究】海外宏观与策略:韧性与隐忧并存,关注中短美债——2025年中期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②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6-24 08:58
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 基准情形下预计全年实际GDP增长5%,GDP平减指数或下探至-1% [1] - 出口增速显著放缓,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增强,房地产投资拖累边际减弱 [1] - 基建投资维持高位,制造业投资温和放缓,经济运行呈现供强需弱格局 [1] - 2025年预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 [113] - 房地产投资预计下降10.2%,基建投资增长10.8%,制造业投资增长7.1% [113] 美国宏观经济 - 2025Q1实际GDP年化增速-0.2%,剔除进出口等因素后私人部门增速达2.5% [30] - 亚特兰大联储预测Q2经济年化增速将反弹至4% [30] - 财政赤字率保持在6-7%区间,较历史均值高约3pct [7] - 2025财年前5个月赤字达$6,520亿,同比下降6%但仍强于季节性水平 [9] - 《大而美法案》预计将在近十年增赤约$2万亿 [11] 美国货币政策 - 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从5次(125bp)回落至2次(50bp) [5] - 美联储或对降息持高度审慎立场,年内可能不降息 [29] - 失业率在4.0-4.2%区间低位震荡,职位空缺率降至4.4% [21] - 关税或一次性推升美国总体商品价格约2%,CPI通胀中枢或保持在3%附近 [25] - 长期通胀预期稳定在2.0-2.5%区间 [27] 美国企业部门 - 2025Q1企业税后利润收缩0.8%,留存利润收缩4.9% [41] - 科技投资增长5.1%,剔除科技后其他私人投资整体收缩 [38] - 设备投资年化增速达13%,知识产权投资增速5% [37] - 地产投资下降1%,建筑投资下降2% [37] - 特朗普关税可能导致企业部门总利润有10-20%下跌空间 [41] 美国居民消费 - 上半年实际PCE年化增速中枢接近2% [47] - 4月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达5.2%,储蓄率升至4.9% [48] - 信用卡违约率达3.1%,较疫前水平高出约1pct [51] - 医疗、保险、住房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重达37.6% [56] - 消费繁荣建立在必选消费扩张之上,未实质性提升生活质量 [36] 日本经济与政策 - 2025Q1日本CPI通胀(除生鲜食品)为3.2%,名义GDP增速5.1% [62] - 实际GDP增速1.7%,实际消费增速2.8%,实际薪资增速仅1.1% [65] - 日央行短期政策利率0.5%,10Y日债收益率上行至1.5% [71] - 广义口径日元套息交易总规模达$9.3万亿,相当于日本经济总量236% [79] - 政府债务率约220%,债务规模约$10万亿 [75] 全球资产配置 - 美股标普500指数上涨2.6%,纳斯达克上涨2.0% [82] - 标普500EPS同比增长13.3%,Mag7利润增速27.7% [83] - 10Y美债利率中枢为4.4%,预计下半年中枢4.3% [88] - 美元指数中枢预计98,波动区间95-103 [95] - 伦敦金从$2,600上涨至$3,500,央行2025Q1购金量达244吨 [107] 汇率市场展望 - 欧元兑美元波动区间1.10-1.18,中枢1.14 [101] - 英镑兑美元波动区间1.28-1.38,中枢1.33 [103] - 美元兑日元波动区间140-150,中枢145 [104] - 外汇市场延续"美元弱,非美强"格局 [105] - 人民币上半年小幅升值1.5%,走势相对稳定 [94]
【招银研究】逆风前行——2025年中期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①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6-23 09:39
宏观与策略主线:经贸变局与去美元化 - 美国财政扩张支撑经济韧性,但可能推高通胀和利率,加剧财政可持续性担忧 [1] - 中国面临外需减退挑战,内需稳固是关键,预计全年实际GDP增长5%,GDP平减指数或下探至-1% [1] - 供给端企业生产和利润承压,需求端出口放缓,消费贡献增强,房地产投资拖累边际减弱 [1] 财政与货币政策 - 财政政策由加速转向加力,下半年或推出5,000-10,000亿增量工具,中央财政更多"加杠杆" [2] - 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预计下半年7天逆回购利率与LPR调降10bp,降准1次50bp [2] - 结构性工具加码确定性高于总量工具,量的扩容重于价的调降 [2] 资本市场展望 - 境内债券收益率或低位低波运行,A股底线抬升但向上弹性有限,关注红利与小盘板块 [3] - 境外市场去美元化逻辑延续,美股震荡上行,美债利率高位,黄金强势,外汇市场"美元弱,非美强" [3] 中美经贸关系 - 美国对华加征34%对等关税,中方对等反制,双边关税上行幅度达125% [7] - 日内瓦协议后双边关税较峰值下行115%,91%额外关税被取消,24%对等关税暂停加征 [8] - 当前美国对华关税约41%,是贸易战前的16倍 [8] 美国经济表现 - 2025Q1美国实际GDP环比年化增速-0.2%,但剔除库存等因素后仍达2.5% [17] - 5月CPI通胀2.4%,连续2个月低于预期,商品通胀未反弹 [18] - 企业利润累计增长54%,居民薪资仅增长29%,储蓄率下降,信用卡不良率上升 [26] 中国经济再平衡 - 2018-2024年中国在美国进口份额从21.6%降至13.4%,但对美出口占比从19%降至14.7% [38] - 贸易链重构,墨西哥、越南等转口国对中美贸易量同时扩容 [38] - 1-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3.7%,社零增5%,较2019年同期分别回落1.9pct和3.1pct [44] 去美元化分析 - 美元在外储中占比从2001年73%降至58%,承接资产多元化 [90] - 美元在SWIFT支付中占比近50%,且稳步抬升 [95] - 美元在外汇交易中占比近90%,贸易融资占比80-90%,国际债券发行占比46% [100] 资产配置策略 - 权益聚焦新兴市场,A股、港股有机会 [114] - 固收优选中短久期美债,回避长久期 [117] - 汇率方面美元趋弱,非美货币优势上升 [118] - 黄金因央行增持需求强劲,保持配置思路 [120]
【招银研究】地缘冲突升温,海外动能趋弱——宏观与策略周度前瞻(2025.06.23-06.27)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6-23 09:39
海外经济:动能趋弱 - 美国经济内生动能趋弱,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增速回落0.4pct至3.4%,个人消费(PCE)增速回落0.6pct至1.9%,私人投资(不含库存)增速回落0.8pct至0.4%,地产(-4.4%)及建筑(-3.4%)分项加速收缩 [2] - 就业形势稳健,周频首次申领失业金人数回落0.3万至24.5万,中东局势恶化增加通胀压力,Truflation日频通胀指数上行8bp至2.14% [2] - 财政政策保持扩张立场,周频财政盈余达到$185亿,弱于季节性水平,货币政策保持观望立场,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按兵不动,点阵图显示多数委员预测年内降息1-2次 [3] 海外市场表现 - 美股基本持平上涨0.1%,关税冲击最大阶段已过,美股可能重新进入震荡上行趋势,但估值偏高且通胀压力限制上行空间 [4] - 美债利率高位震荡,建议维持中短久期美债配置,长久期债券暂时回避 [4] - 美元短期可能因避险属性反弹,中期若滞胀可能走弱,人民币走势偏中性,央行稳汇率信号强烈但中美利差倒挂带来压力 [4] - 黄金价格或延续上涨趋势,地缘冲突和央行购金是主要驱动因素,若伊朗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可能强化涨幅 [5] 中国经济:冷热不均 - 内需方面,汽车消费热度延续,6月前两周乘用车日均零售销量4.8万台同比增长17%,房地产销售进入淡季,6月1-21日30大中城市新房日均成交面积同比下降8.6%,二手房成交均价较年初下降10% [7] - 外需方面,6月中国出口增速或继续放缓,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速分别为0.29%和3.81%,对美出口有所修复但非美地区出口增速高位回落 [8] - 货币方面,央行加快落地结构性政策工具,6月18日宣布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流动性方面上周净投放资金1,021亿 [8] 中国财政收支 - 5月财政收支增速放缓,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0.1%,税收收入增速下降至0.6%,非税收入增速转负至-2.2%,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增速再次转负至-14.6% [9] - 支出端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6%,增速较前值下降3.2pct,债务付息(4.4%)和社保就业(11.1%)等民生刚性支出增速较高,基建类支出增长放缓 [9] 中国策略 - 债券市场偏强震荡,短端利率债表现较强,长端信用债较优,建议标配国内债券,中短久期信用债打底,关注固收+产品配置机遇 [11] - A股短期缺乏政策和基本面催化,上证指数震荡下行0.5%,流动性偏宽松但房地产复苏仍需巩固,港股震荡回调风险犹存,恒生指数自高位下跌1.52% [12] - A股结构方面价值风格相对占优,小盘风格强势但面临高拥挤风险,港股配置维持中高配红利资产、标配恒生科技的观点 [12]
【招银研究|固收产品月报】债市利率低位低波震荡,重视票息保护(2025年6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6-20 10:01
固收产品收益回顾 - 近1个月各类稳健类产品净值普遍上涨,含权债基以0.54%收益率领先,中长期债基(0.31%)、短债基金(0.18%)次之,高等级同业存单指基(0.15%)表现较弱 [3] - 细分资产中,含权资产涨幅显著,中长期债券表现优于短期限品种,信用债优于同期限利率债 [10] - 中证转债指数近1个月上涨1.49%,万得全A指数上涨1.12%,显示权益类资产对固收+产品贡献明显 [10] 债市表现分析 - 同业存单利率先升后降,1年期AAA同业存单利率回落至1.65%,DR007利率重回1.5%附近,反映央行流动性呵护 [12][15] - 利率债曲线牛陡化:1年期国债利率下行7bp至1.37%,10年期下行5bp至1.64%,10Y-1Y期限利差走阔至28bp [17][19] - 信用债表现分化:5年期AAA中票利率下行9bp至1.90%,3年期信用利差被动走阔10bp至43bp,金融债表现弱于普通信用债 [20][23] 行业动态跟踪 - 5月末理财产品存量规模达31.3万亿元,环比增长1.6%,存款利率下调推动"存款搬家"现象 [36] - 金融监管总局拟规范资管产品信息披露,允许不披露业绩比较基准,强调基准连贯性及测算依据透明化 [36] 底层资产展望 - 同业存单利率预计稳中有降,下半年1年期AAA存单利率或下行10-20bp,央行维持精准流动性投放 [31] - 利率债或维持低波动:10年期国债利率区间1.5%-1.8%,中枢1.7%,建议持有中短久期品种,长端利率回升至1.7%以上可增配 [32][33] - 信用债供需格局偏紧,高票息优势延续,建议持有高等级品种并适度信用下沉,违约风险溢价有望降低 [34] 固收产品配置策略 - 现金管理类产品长期收益或降至1%附近,建议增配短债基金及稳健低波理财 [39] - 稳健型投资者可关注久期两年以上纯债基金,10年期国债利率回升至1.7%-1.8%时介入性价比更高 [40] - 固收+产品配置价值凸显,建议布局含转债/权益的多策略产品,如量化中性、指数增强及跨境资产组合 [41]
【招银研究|海外宏观】悬而未决——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2025年6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6-20 10:01
美联储利率政策 - 美联储连续4次会议维持基准利率在4.25-4.50%区间,准备金利率(IORB)为4.40% [1] - 每月缩表上限保持400亿美元(50亿美国国债和350亿抵押支持债券)[1] - 美联储保持"反应型"论调,强调未来形势不确定性,采取观望与审慎态度 [1] 经济预测 - 点阵图(SEP)预测经济增速较3月下降0.3个百分点,失业率上调0.1个百分点 [2] - PCE和核心PCE通胀均上调0.3个百分点,关税可能推动物价上行 [2] - 鲍威尔承认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劳动力市场维持稳态,不急于采取行动 [3] 政策分歧 - 点阵图利率指引呈现"双峰分布",7位官员预测2025年不降息(3月为4位),8位预测降息两次(3月为9位)[4] - 美联储内部存在两派:一派关注关税对价格的影响(倾向不降息),另一派关注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倾向多次降息)[4] - 鲍威尔表示点阵图仅暗示利率调整路径,但当前经济形势下无法明确预判 [4] 市场反应与策略 - 美元隔夜利率曲线(OIS)暗示2025年降息48bp(约2次)[5] - 美国国债收益率:2年期下降1.0bp至3.94%,10年期上涨0.2bp至4.39%,30年期下降0.2bp至4.89% [5] - 美元指数上涨0.06%至98.878,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企稳于7.19 [6] - 美股三大指数横盘:标普500收跌0.03%,纳斯达克收涨0.13%,道琼斯收跌0.10% [7] - 建议10年期收益率高于4.5%、5年期高于4.1%时逢低做多美债,美元技术性反弹时可逢高做空 [7]
【招银研究|宏观专题】从加速到加量:2025年下半年财政政策展望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6-19 09:01
关税冲击与功能财政 - 本轮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范围几乎涵盖所有输美商品,较2018年贸易战1.0时期(覆盖商品规模3,700亿美元,占对美出口68.7%)显著扩大 [6] - 加征关税节奏快(3个月内全面加码)、幅度高(税率一度达145%,2025年仍维持30pct,平均税率41.2%),政策不确定性大 [6] - 中性情景下,2025年中国对美出口增速或下降至-19.2%(规模萎缩约7,200亿),拖累整体出口增长1.1-2.0pct,名义GDP增长0.2-0.3pct [8] - 机电、家具玩具、纺织等对美出口依赖度高行业受冲击显著,可能传导至居民就业和消费 [8] 预算内财政安排 - 2025年预算内财政总量空间达41.6万亿,较上年扩张2.5万亿,创历史新高 [14] - 目标赤字率突破至4.0%,隐含名义GDP增速4.9%及GDP平减指数-0.1%,显示价格修复压力 [18] - 政府债券净融资11.86万亿(同比+2.9万亿),包括赤字5.66万亿、新增专项债4.4万亿、特别国债1.8万亿 [14] - 超长期特别国债常态化发行,用途由"扩投资"转向"促消费"和"保民生" [26] - 预算内赤字率(含调入资金)达9.4%,较上年提高1.3pct,反映收入增长受限下财政依赖赤字融资 [28] 预算外财政空间 - 预算外财政规模或达7.8万亿(占名义GDP 5.5%),同比增加1.3万亿,主要来自政策性银行和城投平台 [34] - 政策性银行支持体现为政金债(全年净融资或达2万亿)和PSL(年内净投放或3,000亿) [34][37] - 城投平台经营性债务增长放缓至5.5万亿(同比-3,000亿),但付息规模达3.2万亿 [38] 财政传导机制 - 地方财政面临土地出让收入累计降43.7%(2021年8.7万亿→2024年4.9万亿)、债务率390.5%、全口径付息占财力15.4%等压力 [52] - 中央财政发力特征明显: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1.3万亿(同比+3,000亿)、中央转移支付11.6万亿(占地方财力39.2%) [52][63] - 1-5月政府债券净融资6.38万亿(同比+3.66万亿),进度达46.1% [71] 政策前瞻 - 7月政治局会议和8月人大常委会或是加力窗口期,预计追加5,000亿-1万亿资金对冲关税及支持地方 [12][80] - 可能通过增发政府债券(剩余限额空间约2万亿)、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或设立新型政策性工具等方式筹集资金 [80] - 化债政策或优化"6+4+2"方案,提前使用明年1万亿额度,动态调整高风险地区名单 [83]
【招银研究|行业深度】低空经济深度报告——低空物流商业潜力浮现,关注无人机货运投资窗口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6-18 10:57
低空经济发展现状与战略 - 中国依托无人机全产业链建立低空经济先发优势,主导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方向,绕开西方技术封锁,力争产业标准制定权 [1] - 2024年全国注册无人机数量达215.8万架,同比增长70.3%,无人机产业链国产化率超90%,相关专利申请量占全球70% [10] -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商业化分阶段推进,消费级市场成熟,农业植保、工业巡检已商业化运营,物流、旅游观光等场景未来5年有望实现规模化 [1] 低空物流市场前景 - 2024年中国低空物流市场规模330.5亿元,预计2029年达192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2.2%,2035年有望达4500-6050亿元 [17][18] - 低空物流分同城末端配送和跨城干线/支线物流两大场景,当前同城航线占比77%,跨省航线15% [21][22] - 无人机货运效率优势显著,美团无人机配送平均时长12分钟,较传统模式缩短150%,理想状态下可降低物流企业综合成本30%以上 [27] 产业投资与竞争格局 - 未来3-5年低空物流产业投资规模超500亿,快递行业无人机渗透率有望达5‰-1%,即配行业达5‰-1% [43] - 顺丰已开通超500条无人机航线,2024年飞行23万次运送427万件货物;美团无人机2024年完成订单超20万单,同比增长近100% [47][48] - 中大型无人机研发聚焦跨城物流,顺丰订购100架ES1000大型无人机,跨越速运购入60架W5000,吨公里成本理论值2.7-4.6元 [54][55]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 -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增速33.8%,预计2026年破万亿,年复合增速超28% [56] - 国家层面设立低空经济司,30个省级行政区将低空经济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地方政府提供企业落户、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补助 [70][72] - 低空经济发展受飞行器成熟度、基础设施完善度、空域管理能力三大变量制约,深圳计划2026年建成超1200个起降点 [61][62]
【招银研究】消费显著提速——宏观与策略周度前瞻(2025.06.16-06.20)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6-16 10:04
海外经济与市场 - 美国经济保持稳步扩张态势,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维持在2次(约50bp),降息终点预期维持在3.5% [2] - 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预测二季度美国实际GDP年化增速稳定在3.8%,个人消费(PCE)增速稳定在2.5%,私人投资(不含库存)增速降至1.1% [2] - 通胀再起波澜,中东局势恶化推升油价,Truflation日频通胀指数上行22bp至2.06% [2] - 上周美股上涨0.75%,主要受通胀低于预期影响,企业盈利强于经济表现,但估值偏高,上行空间有限 [3] - 美债利率维持高位震荡,中短久期美债占优,10Y美债利率若上升至4.7%-5%将是较好配置窗口 [3] - 美元延续弱势行情,特朗普关税政策、财政政策带来不确定性,全球资金可能从高配美元资产转向多元化配置 [3] 人民币与黄金 - 人民币面临多空交织局面,美元转弱、中美贸易摩擦风险边际下降是利多,中美利差深度倒挂、关税反复风险是利空 [4] - 黄金价格或延续上涨趋势,未来有望挑战3,700美金/盎司整数关口,受关税担忧、地缘政治冲突以及央行购金驱动 [5] 中国经济 - 国内5月经济多数指标实现超预期增长,外需放缓节奏开启,消费提速支撑,房地产市场以价换量趋向价跌量缓 [7] - 6月1-14日30大中城市新房日均成交面积同环比均转负,环比5月下降两成,同比下降8% [8] - 6月前两周土地成交溢价率回落至2.3%,5月百城土地供应成交比环比连续第四个月下行至86.1% [8] - 1-5月乘用车均价跌至16万,10万及以下乘用车市占率达27.2% [8] 外需与政策 - 6月前两周美国洛杉矶港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回升,月度均值为9.3万标准箱,较5月提升约1万标准箱 [9] - 预计全年对美出口增速或下降至-20%左右,美国对华关税加征幅度仍高达30% [9] - 6月央地政府债券发行融资节奏明显分化,普通国债净融资约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1,760亿,新增专项债仅发行140亿 [10] - 央行6月买断式逆回购本月实现净投放,前次操作1万亿,本次操作4,000亿 [10] 金融数据与市场 - 4月社融增速持平于8.7%,政府债融资占新增社融的比重为63.9%,企业债同比多增1,211亿 [11] - 上周债市继续小幅上涨,10年国债利率回落至1.64%,资金面相对宽松利好债市 [12] - 上周上证指数震荡下行0.25%,食品饮料家电建材行业领跌,A股短期缺乏政策和基本面催化 [13] - 港股恒生指数呈震荡走势,估值修复到过去10年的65%分位数,后市或有震荡风险 [13]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政策支撑,消费提速——中国经济数据点评(2025年5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6-16 10:04
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核心观点 - 5月经济多数指标超预期增长,呈现外需放缓、消费提速、房地产价跌量缓三大特征 [5] -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5.8%),高技术产业(8.6%)和装备制造业(9.0%)领跑,但纺织服装(-3.3%)、家具制造(-7.1%)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关税冲击明显 [6]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提升至6.2%,信息技术服务(11.2%)、租赁商务服务(8.9%)、批发零售业(8.4%)表现突出 [9]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降至3.7%,其中基建(10.4%)、制造业(8.5%)增速放缓,房地产投资(-10.7%)降幅扩大 [10] - 社零增速超预期升至6.4%,创2020年以来次高,政策相关品类(家电/家具/办公用品)增速达30-50% [19] 供给端分析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季调环比增速提升0.39pct至0.61%,采矿业(5.7%)、电热燃水业(2.2%)平稳,制造业(6.2%)边际放缓 [6] - 电气机械(13.4%)、运输设备(10.8%)、汽车(9.2%)等行业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较4月有所回落 [6]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2%)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6.5%)均环比上升0.1pct,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互联网软件等行业景气度高 [9] 需求端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 - 基建投资全口径增速降至9.2%,电热燃水、水环公共业投资放缓,交运仓邮业小幅提升 [10]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降至7.8%,专用设备、电气机械等中游装备制造业受关税冲击显著 [13] - 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3%,房企资金来源中住户资金(-11.6%)创近10年新低,土地成交溢价率骤降至5.1% [14] 消费市场 - 商品消费(6.5%)增速反超餐饮(5.9%),通讯器材、家电、家具等政策受益品类增速达30-50% [19] - 汽车零售受价格战影响,销量高增但零售额仅增1.1% [19] - 服务零售额累计增速微升至5.2%,假日出行和购物节前置效应显著 [19] 前瞻展望 - 二季度经济增速或高于预期,全年5%目标实现概率提升,但企业盈利受物价低迷压制 [24] - 房地产市场政策效果消退,需增量政策巩固回稳态势,6月销售数据仍较冷 [14]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加速出台,基建投资有望维持高速增长 [11]
【招银研究|资本市场专题】穿越周期的中低波动投资:永久与全天候模型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6-11 09:30
研究背景 - 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资产波动加剧,投资者面临财富稳健增长难题 [1] - 中国步入低利率时代,固收资产收益下滑,权益资产高波动 [1] - 文章旨在借鉴海外经典资产配置模型,打造穿越经济周期的中低波动投资组合 [1] 资产配置模型介绍 - 永久组合:股票、长期国债、短期国债、黄金各25% [6] - 全天候组合:股票30%、长期国债40%、中期国债15%、黄金和商品各7.5% [6] - 1971-2024年,美国市场年化收益率和波动率均为8-9%,十年中8-9年正收益 [10] - 中国市场表现类似但波动略高 [10] 模型长期有效的原因 - 经济增长与货币扩张使底层资产长期获得正收益 [20] - 资产间低相关性降低组合波动 [27] - 多元化配置和仓位再平衡提升组合复合回报率 [29] - 资产长期收益排序:股票>黄金≥商品≈名义GDP增速≈长期国债>短债≈通胀 [24] 资产间低相关性的原因 - 资产对经济周期定价不同,黄金与股票对冲实际GDP增速影响 [47] - 债券与商品呈跷跷板走势,对冲通胀和名义GDP增速影响 [51] - 国内外资产相关性低源于各国经济周期异步性 [53] 组合配置比例及风险 - 不存在最优配置比例,取决于收益目标和风险偏好 [56] - 永久组合等权重配置基于资产收益率和波动率相近 [58] - 全天候组合配置比例基于风险平价模型经验数值 [58] 中国市场实践 - 2004-2024年,中国版永久组合年化收益率8.33%,波动率7.5% [82] - 中国版全天候组合年化收益率8.98%,波动率8.2% [82] - 组合收益和回撤优于偏债混合型基金 [83] 模型总结 - 模型设计简洁,全球范围内年化8-9%收益,十年中8-9年正收益 [95] - 与"固收+"产品相比,降低固收资产比例,增加黄金及商品占比 [95] - 固收资产选择波动性较高的30年期国债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