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品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央视网· 2025-09-21 12:30
线上消费连续加快。1—8月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6%,增速比1—7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再创年内新高。即时零售交易额和直播电商交易额均保 持两位数增长态势,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兴领域日益成熟,不断成为新的消费增长极。 从商品消费看,随着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资金下达,居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商品消费规模继续扩大。8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中,近八成商 品类别零售额实现增长。其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都超过10%。 从服务消费看,"旅游+""体育+"等融合消费场景加快培育,优质服务供给不断增加。1—8月份,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等零售额均保持两位 数增长。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以来,提振消费的一揽子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消费市场平稳增长,商品销售结构优化,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实际增长4.1%,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 ...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波动修复——中国经济数据点评(2025年8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9-15 11:13
核心观点 - 8月中国经济主要指标全面低于市场预期 供需矛盾突出 内外需同步放缓 生产增长承压 但价格呈现边际修复迹象[1] 消费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 低于市场预期的3.8% 主要受国补方式调整与透支效应影响[3] - 商品消费同比增速下跌0.4个百分点至3.6% 连续第三个月放缓 但升级类商品表现亮眼 金银珠宝和体育娱乐用品增速分别达16.8%和16.9%[5] - 汽车销售量维持高增 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6.4% 零售额同比转正至0.8%[5] - 服务消费维持韧性 零售额累计增速微降0.1个百分点至5.1% 餐饮服务消费增速上行1.0个百分点至2.1%[8] - 前瞻看 个人消费与服务业贷款贴息逐步显效 双节带动假日消费 9月社零增长或小幅回升[10]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0.5% 较上月大幅下行1.1个百分点 二季度以来加速放缓[11] - 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12.9% 降幅走阔0.9个百分点 8月单月同比增速下行2.8个百分点至-19.9% 创2024年以来新低[11][12] - 基建投资累计增速5.4% 较7月下降1.9个百分点 全口径和狭义口径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6.4%和-5.9%[11][15] - 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5.1% 较7月下降1.1个百分点 8月单月同比增速-1.3% 连续两个月收缩[11][17] - 前瞻看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6年债务限额 四季度将提前使用1万亿化债额度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速推出 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15] 进出口 - 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放缓至4.8% 较7月下降2.4个百分点 对美出口同比-33.1% 拖累整体出口约5.1个百分点[19] - 对非美地区出口保持11.2%的高速增长 其中对东盟22.5% 欧盟10.4% 非洲25.9%[19] - 机电产品维持7.6%的较快增长 高新技术产品增长加快至8.9%[19] - 进口增速下降至1.3% 贸易顺差1023.3亿美元 同比扩张11.8%[19] - 前瞻看 额外关税影响或逐步显现 但美国双宽松及欧日经济修复有利于需求增长 出口增速或温和放缓[21] 供给端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低于市场预期的5.7% 增速较7月下降0.5个百分点[22] -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3% 装备制造业增长8.1% 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产品增长较快[22]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 较7月小幅放缓0.2个百分点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上升0.5个百分点至50.5%[22] - 前瞻看 外需或温和放缓 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持续推进 工业生产增长承压[22] 通胀 - CPI通胀下降0.4个百分点至-0.4% 核心CPI通胀上涨至0.9% 连续第四个月上行[25] - PPI通胀大幅上行0.7个百分点至-2.9% 环比年内首度止跌[25] - 前瞻看 推动价格回升的有利因素增多 低基数下CPI与PPI通胀有望边际修复[27] 经济前瞻 - 外需或温和放缓 三季度实际GDP增速或在4.7%左右 稳增长压力边际上升[28] - 增量政策有望加速出台 包括促进服务消费 扩大有效投资 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等[28]
出口吞吐维持韧性,价格走势分化
华泰证券· 2025-08-25 14: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8月第三周外需吞吐量同比维持高位但运价整体偏弱且跌幅走阔,地产成交分化、房价待企稳、土地溢价率上行,生产端工业货运量好、煤炭价涨、各行业表现分化,建筑业水泥供需修复、黑色供需偏弱,消费出行热度和汽车消费略有上行,价格受外部扰动和基本面影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消费 - 出行热度平稳维持高位,地铁出行与拥堵延时指数上行,航班执飞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3] - 商品消费中汽车消费热度略有上行,纺织消费有所修复,快递揽收高位运行 [3] 地产 - 新房成交热度基本持平,二线城市相对领先 [4] - 二手房成交有所回升,高能级城市市场热度均有回升,挂牌价与挂牌量双双降低 [6] - 土地市场溢价率有所回升,土地成交量有所回落 [6] 生产 - 货运量热度延续,铁路与高速公路货运量较去年同期上升 [17] - 开工率数据表现分化,焦化开工率上升,地炼开工率修复,化工产业链开工率分化,半/全钢胎生产开工率略有修复 [17] 建筑业 - 建筑业资金到位同比上升,房建与非房建资金分化 [14] - 水泥需求略有上升,供给有所修复,库存下行,价格略有上升 [15] - 黑色供需有所下行,基数对供给同比读数有支撑,库存略有上升,价格下降 [15] - 沥青开工率下行,价格环比上升;PVC与苯乙烯开工率同比持平 [16] 外需 - 运量方面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维持高位 [5] - 运价方面RJ/CRB同比增速上行,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回落,国际航线运价减弱,CCFI与SCFI指数环比下行 [5] - 韩国8月前20日出口额同比7.62%,越南8月上半月出口同比15.56%维持韧性 [5] 价格 - 农产品方面猪肉价格下行,国家发改委收储有支撑,蔬菜价格上行,高温导致供给不足 [20] - 原油价格上行,受地缘风险溢价回升、需求端和库存端因素支撑 [21] - 黑色价格分化,螺纹钢、铁矿石价格回归基本面,焦炭价格偏强 [22] - 铜价震荡运行,周五鲍威尔讲话后价格明显修复 [22]
促消费进入新阶段,18万亿服务消费潜能如何进一步释放?
搜狐财经· 2025-07-03 08:20
政策导向与支持 - 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将服务消费列为重点支持领域,涵盖家政、养老、托育、文化旅游等行业 [1] - 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政策执行至2027年末 [9] - 服务消费再贷款工具着重从供给侧发力,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消费领域的金融供给,推动行业企业扩大投资、提升服务能力 [9] 消费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3万元,全国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达18.3万亿元 [1] - 1-5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1%,增速比2024年全年提高1.9个百分点,5月同比增长6.5%创2023年12月以来新高 [1] - 1-5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上年全年放缓1.0个百分点 [1] - 2024年中国白酒市场规模7964亿元,谷子经济市场规模1689亿元,二者差距较大 [5] 国际比较与发展阶段 - 2023年中国人均GDP12614美元,服务消费占比45.2%,低于相似发展阶段美国(54.3%)和韩国(54.3%) [6] -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23年中国人均GDP24569国际元,服务消费占比45.2%,与美国(62%)、韩国(57.2%)差距更大 [6] - 2023年中国商品消费额约4万亿美元,为美国65%,服务消费额约3.3万亿美元,仅为美国26% [6] - 中国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5] 制约因素与解决路径 - 制约服务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社会保障程度 [6] - 增加就业收入、健全社保体系、提高社保支出在GDP中比重是长效机制 [7] -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如稳定房价、股市上涨可立竿见影提升消费能力 [7] - 推动"国资-财政-社保"联动改革,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可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7] 政策建议与实施 - 消费券、消费补贴应向服务消费倾斜以获取更大政策效果 [7] - 5-6月外卖平台餐饮补贴超百亿元,推动外卖市场日均单量扩容3-4成 [8] - 优化休假制度,增加下半年公共假期可提振服务消费并平滑需求释放节奏 [8] - 补齐养老、旅游、文体等领域服务消费供给短板,提升服务质量 [8] - 放开文旅、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并强化监管 [8]
提振消费再获“真金”支持:六部门明确金融促消费路线图,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将落地
华夏时报· 2025-06-27 13:01
政策框架与核心内容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19项重点举措,涵盖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等六个方面 [2]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允许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及5家系统重要性城商行按贷款本金100%申请再贷款 [2] - 政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消费框架,系统性优于以往局部性措施,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闭环 [3] 重点支持领域 - 明确三大消费领域: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提供差异化金融支持 [5] - 商品消费领域:鼓励金融机构多渠道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大报废机动车、家电回收及家装焕新信贷支持,减免汽车以旧换新贷款违约金 [5] - 服务消费领域:增加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养老托育等信贷投放,提供场景化金融产品 [5] - 新型消费领域:探索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金融支持渠道,发展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模式 [6] 结构性支持工具 - 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服务消费贷款发放,支持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务消费企业发行债券 [6] - 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强化股权融资支持 [6] 消费提振的双端策略 - 需求侧:通过提升就业、收入及社会保障增强消费能力,科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7] - 供给侧:创新消费场景,释放潜在需求,如发展服务业以创造更多劳动密集型就业 [7][8] - 服务业发展被强调为提升劳动收入占比的关键,可缓解经济增长与民众收入体感温差 [8] 政策落地与预期 - 纲领性文件对金融机构引导作用显著,未来需配套细则增强落地性 [8]
宏观点评:消费政策的三个变化-20250625
财通证券· 2025-06-25 09:29
政策发布 - 6月24日央行等六部门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3][10] 政策变化 - 从商品消费扩大到服务消费,过去政策集中商品消费,今年商品零售5月同比增6.5%,服务生产指数5月同比增速6.2%较去年12月下滑0.3个百分点,《意见》全文13次提“服务消费”仅2次提“商品消费”,新设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11][12][17] - 从刺激需求扩大到培育供给,政策将加大对消费企业融资支持和服务消费基础设施投入[19][20] - 支持优质消费企业上市或成扩大居民收入新方向,2019年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比重59.1%高于美国28.5个百分点,2023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财产性收入仅增长2.9%远低于2015 - 2021年8.7%复合增速[24][26] 风险提示 - 居民预期不确定或影响消费政策效果[5][31] - 海外经济环境或影响政策节奏[5][31] - 资本市场扩大居民收入有不确定性[5][31]
新华鲜报|19条新举措!金融促消费明确“路线图”
搜狐财经· 2025-06-24 13:45
金融促消费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推出19条重点举措,明确金融促消费的"路线图" [1] - 金融机构积极行动,通过消费贷款秒到账、信用卡优惠、分期免息等方式支持消费 [1] - 政策从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挖掘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等六个方面明确金融支持消费的方向和重点 [1] 信贷支持与金融供给 - 创新优化信贷产品,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消费行业经营主体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 [1] - 增加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领域信贷投放 [2] - 加大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废旧家电回收及家电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生活必需品保供相关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2] - 丰富居民购车消费信贷产品供给 [2] 重点消费领域支持 - 金融支持消费的重点领域包括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 [2] - 鼓励金融机构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服务 [2] - 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居住服务等领域创新融资模式 [2] - 探索金融支持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的有效渠道和方式 [2] 消费基础设施与供应链支持 - 支持文旅体育设施、赛事演艺场馆、医疗养老设施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 [3] - 加大对交通、物流、仓储、供应链等商贸流通项目信贷支持力度 [3] - 支持骨干市场设施、冷链物流基地、乡镇商贸中心、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改造升级 [3] 政策激励与金融工具 - 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 [3] - 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发行金融债券 [3] - 强化金融与财政、产业等政策协同联动,支持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3] 居民消费能力提升 - 深入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鼓励创新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 [3] - 支持居民就业增收,优化养老、健康等保险保障体系 [3] - 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强化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活水"持续流向消费领域 [4]
六部门推出19项举措提振消费 为三大重点领域注入金融动能
新华财经· 2025-06-24 12:21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旨在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满足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 [1] - 政策通过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统筹协调金融资源,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强化服务,推动高质量消费供给释放潜能 [1] 重点支持领域与举措 商品消费 - 当前商品消费已较充分,2024年商品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与美国相当,政策重点围绕以旧换新、重点场景/人群差异化信贷支持,强化外贸优品内销金融支持 [2] 服务消费 - 2024年居民服务消费占GDP比重仅18%,远低于发达国家40%水平,政策明确加大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养老托育等基础性服务融资支持,并创新文旅、体育、教育等改善性服务融资模式 [3] 新型消费 - 针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需求,政策要求探索有效金融渠道,开发适配产品服务 [3] 金融供给渠道与方向 信贷与资本市场 - 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已形成多层次服务体系,政策要求优化信贷产品(首贷、信用贷等),支持文旅、教育企业发债,鼓励科创企业债券融资及消费产业链企业股权融资 [4] - 允许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及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以提升信贷供给能力 [5] 基础设施与收入支撑 - 政策强调通过创业担保贷款、财富管理产品等支持居民增收,优化养老健康保险体系 [5] - 针对消费基础设施短板(如县域物流、供应链效率),政策提出创新适老改造、充电装备、物流项目融资模式,加大贷款投放 [5] 消费环境优化 - 政策从支付服务、信用体系、金融权益保护三方面优化环境,以提升消费意愿 [6]
震荡不改趋势,A股市场估值重构机会较大,A50ETF华宝(159596)放量上涨
新浪基金· 2025-03-25 06:15
市场观点 - 申万宏源策略团队认为二季度防御思维占优 看好高股息资产 中期继续看好科技产业趋势 重点关注AI算力应用、具身智能、低空经济投资机会 科技板块可能出现以季度为单位调整 [1] - 银河证券认为短期年报季临近 业绩驱动行情成为关注点 中长期国内经济处于新旧动能切换转型期 新质生产力发展叠加政策提振下A股市场估值重构机会较大 经济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 市场呈现震荡上行特征 [1] - 中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驰建议维持高低切换思路 回避高杠杆高估值中小市值科技股 关注欧洲制造业扩张带来的有色金属、军工、核电等安全类资产 以及红利股和债券等防御类资产 [2] - 长城证券表示震荡不改趋势 业绩验证成为焦点 投资机会集中在迎来拐点或业绩强劲行业 以及有新催化点持续出现板块 科技方向是核心关注领域 消费板块具备低估值修复潜力 [2] - 东吴证券指出大盘指数上行需要其他板块共同推动 房地产成交和房价数据暂时企稳 基建材料行业开工率较高 商品消费数据快速增长 高股息、地产链、大金融等低估值板块有望成为下一轮上行驱动力 [3] - 东兴证券认为4月行情偏震荡 是重要观察点和转折点 关注中美关系走向和政策落地速度 市场仍处在牛市周期震荡阶段 未来向上趋势未改变 [3] 行业机会 - 科技产业重点关注国内AI算力和应用、具身智能、低空经济 [1] - 高端PCB受益于AI算力、新能源汽车及消费电子创新多重驱动 [2] - 深海科技受益于国家战略支持和技术产业化加速 [2] - 消费板块中家电、食品饮料PE低于历史均值 具备低估值修复潜力 [2] - 有色金属、军工、核电等安全类资产受欧洲制造业扩张驱动 [2] - 房地产板块止跌企稳 地产链、大金融等低估值板块有望成为上行驱动力 [3] 产品表现 - A50ETF华宝(159596)3月25日放量上涨 涨幅0.09% 成交额8756万元 [1] - 投资者可通过A50ETF华宝(159596)及其场外联接基金(A类021216/C类021217)布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