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舅是养基大户

搜索文档
行领导一起背锅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25 13:32
商业银行代销管理办法 - 银行可继续代销私募基金 通过TOF或私募管理人担任投顾的模式 [4] - 银行需承担代销产品风险管理责任 不再免责 准入和退出将更谨慎 [4] - 私募管理人准入门槛提高 需规模不低于3亿 成立满3年且无处罚记录 [4] - 非标和私募产品需多部门联合审批 行长室审批 责任压实到高管层 [5][6] - 办法旨在解决内控缺失和监守自盗问题 业务部门权力受制 风控话语权提升 [7][8][9] 行业潜在影响 - 私募机构准入门槛明确 "感情牌"效用边际递减 [10] - 公募代销同样受影响 银行倾向缩圈 小公司准入难度加大 [10] - 小公司需通过发起式产品跑业绩3年后再评估 资管行业前期投入要求提高 [11][12] A股市场动态 - 高低切持续5天 红利板块领涨 TMT成长风格回撤超10% [15][16] - 科创AI 云算力 机器人 港股科技板块回撤至2月中旬水平 元宵后入场资金浮亏 [16] - 红利低波ETF年内跌幅收窄至-1%以内 AH溢价收窄使A股红利性价比凸显 [16] - 算力板块受阿里蔡崇信"AI数据中心泡沫论"冲击 小米折价6.6%配股致股价跌6% [17] 债券市场 - MLF超额续作预期过热后回吐收益 利率债全线上行 [19][20] - 1年期国债收益率1.5325% 下行0.75BP 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1.8525% 上行1.5BP [22] 保险资金动向 - 中国人寿完成首笔黄金询价交易 险资正式配置黄金 [23] - 低利率环境下 险资增配港股高股息 A股红利及黄金等多资产 [25][28][29] 周期资源品行情 - 铜价突破10000美元带动有色板块 中证有色指数相关基金3月涨幅最高达11.22% [37][38] - 绩优主动基金筛选标准:有色含量>20% 与指数相关性>0.8 年内涨幅靠前 [38][39]
北京X报,憋说话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24 13:33
市场表现与波动分析 - 市场在下午14点20分反弹前出现显著下跌 微盘股跌近6% 中证2000指数跌超4% 全市场超90%个股下跌 高位股大面积跌停 [1] - 上周四微盘股创历史新高后 北京某报发布"小市值股票也有春天"报道 周五中证2000即跌超2% 今日进一步下挫 形成精准反向指标 [1] - 同一记者2月18日发布"大型银行股持续走强是大势所趋"报道 四大行股价恰于当日见顶 随后连续下跌一个月 [3] 下跌驱动因素 - 开盘大跌主因包括两融数据异动 上周五融资净卖出达141亿元 为春节后第二高净卖出额 仅次于2月28日的100亿元以上净卖出 [5] - 2月28日市场大跌源于外部环境变化 美国宣布加征第二轮关税 且4月2日新对等关税即将生效 [5] - 小微盘估值处于历史极端水平 中证2000指数PE达97.02倍 历史分位数97.93% 科创50指数PE达102.27倍 历史分位数98.81% [9][10] - 4月季报披露期历来对小市值板块不利 估值高位结合财报季形成双重压力 [10] 反弹特征与市场机制 - 下午反弹未见神秘资金托盘迹象 关键ETF未出现爆量 南向资金于14点后加速买入 早于A股反弹时间 [5] - 下跌可能源于量化模型学习2月28日行情后的提前卖出行为 反弹更类似恐慌下跌后市场自发反击 [8] 板块风险与结构性调整 - 高位股调整对情绪冲击显著 如襄阳轴承连续跌停 [12] - 资金支撑因素减弱 包括两融大额净卖出及公众号荐股账号清理导致资金接力困难 [12] - 历史数据显示4月小市值板块表现普遍弱势 [11] 货币政策动态 - 央行MLF操作净投放600多亿元 结束连续多月净回笼 1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3bps 30年国债下行4bps 三日累计下行10bps [18] - MLF投标模式改为固定数量多重价位中标 总量4500亿元确定但价格不确定 可能意味着MLF退出政策利率指引功能 [20] - 操作重点在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与缓解净息差压力 属于针对银行的结构化宽松 [21] 资产配置建议 - 自由现金流指数产品表现抗跌 国泰现金流ETF(159399)规模月内增长10亿元至25亿元 资金持续流入 [23] - 黄金投资渠道拓宽 人保、国寿、平安、太保获准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 可直接开展黄金买卖 [26][27] - 建议保持持仓均衡 做好高低切换准备 [15] 个股基本面分析(洛阳钼业) - 公司股价驱动因素集中于铜钴价格、成本控制与产量 [34] - 铜价1万美元/吨被视为大周期起点而非终点 逻辑基于实物资产重估与黄金走势领先性 [35] - 钴价上涨具长期性 单吨利润从1万元升至5万元以上 若达历史高点仍有50%上涨空间 [37] - 刚果(金)与印尼可能合作控制钴出口 强化价格支撑 [39] - TFM矿收购成本优势显著 2016年首购56%权益耗资26.5亿美元 2019年增购24%权益仅4.12亿美元 折价近六成 [41] - KFM矿95%权益收购价5.5亿美元 后向宁德时代子公司转让部分权益 [43]
大跌的原因又找到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21 13:28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出现大幅下跌 5000多只个股中80%以上下跌 [1] - A股股票型ETF跌幅中位数达-1.7% 886只产品中仅27只上涨(占比3%) 其中规模2亿以上的活跃产品仅11只 [1] - 港股相关ETF全军覆没 跌幅中位数超过-2% [1] - 恒生科技指数近三日累计下跌近8% [1] 市场下跌原因分析 - 上周五情绪过热回归 上证指数从3360点回落至相同位置 恒生指数从23400点回落至23600点 [5] - 外围环境扰动 包括4月2日对等关税生效日临近及军事应急计划传闻 [5] - 财报披露期日历效应 4月财报季中小市值胜率历史性下降 [6] - 港股空窗期影响 腾讯财报后遭南向资金净卖出30多亿 平安净卖出10亿 [6] - 部分板块估值过高炒作过热 机器人板块等出现结构性泡沫 [8][9] 典型案例分析:襄阳轴承 - 公司成为机器人板块头号热门股 15个交易日出现10次涨停 年内涨幅一度超过190% [10][11] - 公司属于"三无"企业:无实际机器人业务(年报从未提及)、无真实订单(否认2000万订单传闻)、无可靠信用资质(实控人服刑) [12][13] - 账面现金仅9400万元 连续13年亏损 无力支撑产线改造 [13] - 实控人贾志宏涉及"武汉金凰假黄金案" 通过假黄金质押骗取250亿贷款 其持有公司28%股份并被司法冻结 [14][15][16] - 3月期间新增2万多名股东入场 存在游资炒作特征 [16] 市场机制问题 - A股存在多空机制失衡问题 转融通取消及产业资本减持限制导致做空能力弱化 [20] - 炒作资金在缺乏阻力环境下推高估值 基金公司与销售渠道推波助澜 持续为过热板块提供增量资金 [20] - 需有序恢复做空机制以维持市场健康发展的平衡 [21] 货币政策与资金动向 -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显示政策优先级为:支持消费的再贷款工具>非公开手段降银行成本>公开降准>公开降息 [24][25] - 债券市场尾盘上行 股市收盘后出现震荡 [26] - 两融余额持续增加 股票型ETF净流出规模显著收窄 资金供给端呈现净流入 [31] - 南向资金加速南下趋势延续 港股科技与红利板块存在整体性机会 [31] 投资策略方向 - 市场出现高低切机会 防御品种如自由现金流ETF收涨 红利板块连续三日领涨 [4] - 量化策略在下跌后发车 侧重布局有色、饮食、红利等低估值板块 [30][31] - 持仓组合正收益客户占比超90% 采用均衡配置追求中长期收益 [31]
解读一下中国平安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20 13:34
市场表现与平安年报分析 - A股呈现高低切换格局,红利板块领涨而成长板块下跌,恒生科技指数跌幅超3% [1] - 中国平安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7.8%,但A股/H股分别下跌3%和5%,主要受保险板块整体回调影响(行业指数下跌3.3%)[1][2] - 公司5.7万亿投资组合结构调整反映行业趋势:减配权益基金100亿元(占比降0.8%),增配股票近1500亿元(占比升1.4%)[7][8][9] 投资组合配置策略 - 股票配置显著增加:交易账户股票投资从1170亿增至1742亿(+570亿),FVOCI账户股票从1750亿增至2631亿(+880亿)[8] - 债券配置占比提升:从58.1%增至61.7%,其中交易账户债券增加3000亿(占比从14.3%→16.9%)[18][24] - 高股息策略凸显:持有工行港股17%、农行8%、邮储8%、建行5%、招行10%股权,通过OCI账户平滑利润波动[9][16] 投资收益结构变化 - 综合投资收益率从3.6%跃升至5.8%(+60%),但核心净投资收益率从4.2%降至3.8%[11][13][14] - 债券收益率下行与非标资产到期导致净投资收益环比下降10%,高股息股票成为收益压舱石[15][16] - 固收资产供给收缩:非标债权计划和理财产品投资减少2.4%,推动超长期国债配置[20][22] 保险业务改革成效 - 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28.8%,新业务价值率提升5.6个百分点至31.8%,显示产品结构优化[31][32] - 保费收入仅增长4.6%(6019亿→6296亿),但通过降低预定利率和"报行合一"实现降本增效[30][36] - 银保渠道利益再分配:保险销售端收益增幅显著高于银行渠道[39] 银行业务与政策影响 - 平安银行息差压缩超50bps(降幅20%),零售信贷不良率持续承压[42] - 监管政策双导向:LPR未调显示结构化降息倾向,消费贷政策旨在缓解银行资产质量压力[43] - 债券市场与30年国债ETF(511130)单日大涨1.2%,显示长期利率品种配置需求旺盛[50]
真正的股王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19 13:35
腾讯年报分析 - 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净利润同比增长90%,全年营收同比增长8%,净利润同比增长68% [4] - 四季度资本开支365亿,环比增长111%,同比增长386%,全年资本开支767亿,同比增长221% [4] - 24年派发股息320亿,回购1120亿港币,合计1400+亿港币,25年计划派息410亿,至少回购800亿,合计超1200亿 [4] - 动态PE20倍不到,市值5万亿港币折合4.6万亿人民币,超过A股市值最大的工行和茅台总和 [6][7] - 视频号总用户时长接近抖音60-70%,24年广告收入超500亿,广告加载率3%远低于抖音15% [9] 小米年报分析 - 港股盘后发布年报,美股ADR涨接近4%,港股涨接近1%,恒生科技跌-1% [1] - 当前PE达50多倍,估值较高 [1] ETF市场趋势 - 自由现金流ETF和深证100ETF代表指数业务两股趋势:从纯被动指数到Smart beta,交易所良性竞争 [16][19] - 深证100指数囊括深交所市值前100公司,科技TMT和消费各占1/4,行业分布均衡 [20][23] - 深证100ETF富国(159211)产品特点:兼具成长弹性和蓝筹稳定性,适合平衡市/结构性行情 [24] 债券市场 - 央行连续两天净投放流动性,10年和30年国债均下行2.5bps [25][26] - 短端信用债、存单配置价值明确,长端保持震荡,3月底可能有较好配置机会 [27][28] 其他市场事件 - 美联储议息会议即将召开,市场等待结果 [30] - 美俄领导人通话,普京让特朗普等待一小时 [1]
小米太炸裂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18 13:35
市场重点关注事件 - 周一举行提振消费发布会 [2] - 小米和腾讯两家总市值6.5万亿港币的巨头发布财报 占港股15%以上 影响短期走势 [2] - 美俄领导人首次通话讨论双边关系正常化 [2] - 美联储议息会议及鲍威尔讲话决定货币政策方向 [2] 小米财报表现 - 24年营收同比增长35%至3659亿 净利润同比增长41% 全部超预期 [3] - 小米汽车贡献328亿营收 扣除后整体营收增速从35%降至20% [3] - 手机以外生活消费品营收增长30% 空调出货量增长超50% [3] - 股价从24年初15港元涨至60港元 核心驱动来自小米汽车 [4] 小米品牌升级效应 - 小米汽车使品牌形象显著提升 带动"人车家生态"战略 [5] - 25年小米汽车销量目标35万台 相当于特斯拉中国24年销量60万台的一半 [5] - 品牌升级有望复制汽车成功 抢占传统家电市场份额 如空调领域格力年出货3000万台对比小米700万台 [5] 黄金市场动态 - 现货黄金突破303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受中东局势紧张影响 [10] - 黄金股ETF(159562)年内涨幅23% 涨幅达金价1.5倍 [12] - 铜价从年初8700美元涨至9800美元 涨幅12% 助推黄金股 [12] ETF市场变化 - 华夏自由现金流ETF(159201)上市1个月即降费 管理费从0.5%降至0.15% [14][16] - 自由现金流ETF领域竞争加剧 多家基金公司排队申报 [15] 债券市场情况 - 央行结束多日资金回笼转为净投放 债市企稳 [19] - 短端信用债和存单配置价值明确 长端保持震荡 [20]
先不用幻想降息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17 13:31
货币政策与结售汇数据 - 2月银行结售汇逆差为-104亿美元,较1月历史峰值-453亿美元大幅收窄,显示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市场行为趋于正常化[2][3] - 央行通过在香港发行央票等措施将离岸人民币汇率稳定在7.3附近,成功应对美元走强压力[2] - 1月极端逆差导致债基收益承压,2月数据已低于去年12月的-106亿美元,预计3月将转为顺差[3][4] 货币政策工具调整 - 央行在"提振消费"发布会中未明确提及"降准降息",但保留"运用存款准备金"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表述[8] - 央行提出研究创设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消费领域低成本资金,可能通过再贷款机制实现[9][11] - 现有五种再贷款工具覆盖科技、普惠养老等领域,新工具或针对消费贷提供1%低成本资金,结合财政贴息降低信贷成本至1.5%[10][12] 央行政策路径选择 - 方案一为传统降准降息,但1-2月居民信贷扩张效果有限[13] - 方案二侧重结构性工具,通过再贷款激励银行投放消费贷,形成"央行资金→银行放贷→消费增长→经济提振"传导链[13] - 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专栏强调再贷款可增强银行信贷能力,但需商业银行自主优化信贷结构匹配经济需求[15] 金融市场动态 - A股融资余额单日仅增11亿元,上证指数ETF净流出显示市场对消费政策预期存在抢跑[20] - 年初以来ETF涨幅前30中仅1只非港股产品(科创AI ETF,涨幅29%),其场外联接基金募集超5亿元,认购户数达10万+[23] - 广东组建100亿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金,阿里启动"T项目"加速AI研发,显示科技领域资本开支扩大[27] 债券市场波动 - 30年期国债与恒生指数走势背离,主因5/7年期国债增发传闻引发供给担忧及止损盘抛售[29][32][33] - 短端信用债配置价值凸显,长端利率债维持震荡判断,央行或维持银行低负债成本以稳定息差[34][35] 投资策略建议 - A500温度计触发买入信号,可通过特定平台跟踪实盘操作[39] - 债基配置建议关注短端信用债,量化及全球资产组合需择机跟投[37][38]
牛市的真正底气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14 13:31
股市表现与市值对比 - 上证指数突破3400点创年内新高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99万亿人民币 接近100万亿历史性关口 [1] - A股总市值约100万亿 港股总市值40万亿人民币 其中内地企业占比超80%约30万亿 中概股约1万亿 国内企业总市值合计约130万亿 [2] - 国内居民存款约150万亿 房地产总市值300-400万亿 股市总市值:居民存款:地产总市值≈0.8:1:2 [3][4] - 美国股市总市值50万亿美元 居民存款20万亿美元 房地产总市值50万亿美元 三者比值≈1:0.4:1 [4] 板块驱动因素 - 上证指数大涨1.8% 消费板块(占比15%)和大金融板块(占比25%)合计贡献超40%涨幅 [5] - 消费板块领涨主因呼和浩特生育补贴政策及国新办提振消费发布会预期 沪深300ETF和上证50ETF单日成交达120亿 较平日30亿显著放量 [5] - 金融板块上涨受降准降息预期推动 但实际政策表述未出现边际变化 市场存在过度炒作 [6][8][12] 黄金市场分析 - 黄金期货(COMEX)突破30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现货(伦敦金现)同步突破3000美元 期货与现货价差达10美元以上 主因市场担忧美国加税预期 [18][20][21] - 黄金配置建议:家庭净资产5-10%比例一次性配置 黄金ETF为最优工具 天弘上海金ETF管理费0.25%为行业最低 [23][24][26][28] - 黄金期货与现货价差扩大的历史背景:2020年因疫情物流中断 2025年因潜在加税风险 [20] 债券市场与投资组合 - 债券市场维持短端信用债配置价值明确 长端利率债震荡的判断 3月底前存在配置机会 [29][30] - 量化投资组合持有人已实现100%盈利 全球与债券组合侧重回撤控制 [33][34] 消费信贷政策解读 - 消费贷政策侧重信用纾困而非扩大投放 当前居民信贷收缩主因逾期率上升导致银行风险偏好下降 [14] - 监管引导解决逾期问题防止信用恶化 而非鼓励杠杆炒股 [14][15]
潘行讲话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13 13:31
货币政策与市场预期 - 央行连续三篇文稿均提及"择机降准降息",但表述无边际变化,未释放增量信息[5][6][7] - 政策基调始终强调需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调整[8] - 人民币中间价近期罕见大幅上调45个基点,显示汇率预期已从年初单边贬值转向自信阶段[13][15] - 货币政策将更注重"以我为主",但需持续观察美国CPI及关税政策等外围变量[15] 资本市场动态 A股板块轮动 - 市场呈现高低切换特征:煤炭(年初表现最差)领涨,计算机/AI(年初涨幅第一)领跌[21][22] - 自由现金流指数ETF(如159399)上市两周即分红,因产品设计允许每月评估分红条件[25][27] - 长期资产配置建议优先考虑指数基金而非个股,因其能通过财务健康度筛选持续迭代[24] 债券市场 - 短端信用债配置价值明确,长端利率债维持震荡格局[30][31] - 大行存单收益率大幅下行利好短端债券[32] - 理财子公司在债市调整中释放隐藏收益,导致固收理财回撤小于基金,客户赎回压力较小[34] - 截至3月12日,理财安全垫较1月高峰期已消耗67%,剩余33%[36] 行业与主题投资 - 科创板或将重新开放未盈利企业IPO窗口,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16][17] - 美股QDII基金密集恢复申购及限额提升,需关注相关投资机会[44] - 欧洲军工、港股消费等板块成为市场讨论热点[45]
债市反转了吗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12 13:31
债券市场 - 债市日内出现大幅反转行情,10年国债收益率下降8bps,30年国债收益率下降6bps,属于巨幅单日变化 [2] - 3月前两周信用债取消发行数量显著增加,686只拟发行信用债中有76只取消,相当于每11只就有1只取消,同比环比均大幅攀升 [3] - 国债和地方债一级发行遇阻,部分地方债边际倍数仅为1倍,显示发行困难 [3] - 欧元走强导致美元指数跌破104,人民币汇率可能突破7.2甚至7.1,汇率压力边际减轻 [3] - 短端信用债配置价值明确,长端利率债维持震荡 [5] A股市场 - 沪深300ETF昨日净流入20亿出头,为近期股市上涨时唯一净流入的交易日 [10] - 港股南向净买入超260亿,为历史第二高,其中盈富基金和恒生中国企业ETF净买入105亿,个股净买入155亿 [11] - 港股交易盘活跃度达到历史之最,配置资金(险资、散户)和交易盘频繁进出导致市场波动加大 [11] - 港股配置建议采用"港股科技+港股红利"的哑铃策略,港股红利股息率更高且受险资青睐,港股科技安全边际优于A股科技板块 [12][14] - 国泰君安资管推荐两只产品:中证港股通高股息(023074)和中证香港科技(022122),后者前五大成分股占比49.17%,权重股带动效应更强 [15][16] - AH溢价已处于较低位置,港股短期波动可能放大,但港股红利和科技主线仍具吸引力 [17] 海外市场 - 高盛将标普500年底目标价从6500点下调至6200点,主要因经济增长担忧和美股七巨头股价下跌 [20] - 尽管目标价下调,但当前标普500点位(5600点)至目标价(6200点)的潜在涨幅从8%提升至10%,投资性价比更高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