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表舅是养基大户
icon
搜索文档
今天为何这么猛?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9-29 13:25
今天A股和港股表现得都有点猛,基本都修复了上周五的大跌,市场在节前的倒数第二个交易日,涨得有点突然,就好像大伙儿已经酒足饭饱 了,想着最后来一道点心和甜品收个尾就好了,结果哐哐哐,又上了三道硬菜,搞不懂是老板娘送的,还是明天最后一天得找有缘人买单。 我昨晚没更新周度展望的文章,因为和一位初中的同学,以及他的几位生意伙伴吃了个饭,几个人都是做鱿鱼贸易的,聊起来一个事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B站,看过那种 远洋鱿钓船 的视频,在上面做船员挺辛苦的,因为基本一趟出去就得2年,船要开到比如秘鲁附近,不停地钓鱿鱼, 然后会有货运船把新鲜的鱿鱼带走,船和人都得长时间在海上飘着,所以船员娶老婆的风险也挺大的... 现在的问题是, 虽然收入不算低,但 浙江本地的年轻人已经没人愿意干这个工种了,因为实在太空虚寂寞冷了,毕竟送外卖的时候,都还能在等红灯的 时候刷刷抖音,而船舱里的娱乐活动要单调的多,原来还有不少长三角周边的, 比如 安徽籍的年轻人愿意做,但现在安徽经济发展得不错,工作机会也 多,也不愿意出来了,因此,船员基本只能招西南地区的了(没有地图炮的意思)。 说句残酷一点的话,很多时候,也就是因为我们还存在 地区发展不平衡 ...
雷总被打脸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9-26 13:29
第一,「双创50」,确实该跌一跌了。 今天市场下跌,小米的股东,可能是最难受的投资者之一了,昨晚,雷总声势浩大的搞了年度演说,市场预期不错,昨天小米涨了4个多点,结 果演讲完,今天资金就出来砸盘了,小米大跌8%, 一天跌掉了1200亿港币的市值。 其实资本市场里的资金,做出这种事件兑现后的骚操作,也都可以理解,但是有一点,雷总可能确实需要注意一下了,那就是overselling, 过度 营销带来的反噬 ,你现在在微信里搜索,小米过度营销,搜索结果里的视频类内容,五花八门,虽然不少人也是蹭流量,但绝大多数讲的东 西,确实都是事实。 之前咱们在《 参观小米汽车工厂的一些感受 》里就提到过," 我个人中短期内,都不会买小米的汽车,核心在于,汽车是个极其复杂的工业 消费品,虽然现在国内新能源车的三电供应商已经非常成熟了,但复杂工业品,从看起来不错到走向成熟,是需要多次迭代的",紧接着, 上周五,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宣布11.6万辆的小米汽车存在缺陷,需被召回。 坦率来说,小米发展到这个程度,即使是汽车业务,也已经越过了0到1的阶段了,确实需要在营销上,适度收一收了, 要学会用平等的心 智,对待用户。 尤其是考虑到,不管 ...
宁王值不值2万亿?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9-25 13:33
今天下半部分,要聊聊 人民币国际化的两个大新闻 ,不过,还是先聊A股。 继9月15日的《 宁王今天炸裂了 》之后,宁王今天继续炸裂,盘中一度涨近6%,总市值突破1.8万亿,超越了茅台。 下图,是宁王2018年上市以来,和茅台的总市值对比 ,可以看到,21年2月,茅台达到历史的市值巅峰,突破了3.26万亿,然后见顶,彼时,宁 王还是小宁,还是个不到1万亿的弟弟;而宁王上一轮于21年底见顶,然后开启了腰斩之路,直到这一轮王者归来。 不过,两者的市值加总,还没回到21年结构性牛市的巅峰——往后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业绩的进一步增长, 宁王站上2万亿 ,可能也只是早晚 的问题,其和茅台的市值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大(并不是说茅台不会涨)。 茅台的崛起,离不开浩浩荡荡的城镇化,以及大基建和棚改货币化; 宁王的反超,离不开能源转型的时代背景,以及全产业链突破下的中国科技重估。 都有时代贝塔的烙印。 我们把目光放大一点,下图,是在A股和H股上市的,所有国内企业中, 市值超1万亿人民币的公司,一共13家 ,其中,宁王排第五位,前面还 有腾王、阿里、工行、农行。 今天A股跌多涨少,70%的个股下跌,主要是双创板块,直接把小微盘拉爆 ...
炸裂的阿里爸爸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9-24 13:29
市场今天大涨,如今的A股,满脑门都是主角光环——你觉得他可能快凉了,得下线歇歇了,他就又能捡回一个血包,续一天,今天阿里的发布 会,直接就把半导体产业链点燃了。 牛市就是这样,给点利好就能灿烂,大家默认后面还有很多好东西,还没拿出来,反正我不是接最后一棒的就行 。 不过,也要看到, 资金的虹吸效应是很强的 ,今天半导体设备一度涨停,就直接把光模块的裤子给扒了,光模块一度大跌4%,"易中天"开盘都 是跌5个点起步,在全市场垫底,还是昨天说的,轮动在加速,配置要均衡啊。 ...... 今天是 0924行情的一周年 ,我们先趁这个机会,回顾一下过去的一年,下半部分,再接着聊市场把。 我还是做了几张图,供大家参考。 第一,过去一周年,那些叹为观止的涨幅。 下图,是我拉的,过去一周年,A股、港股、海外主要指数的涨幅情况(三种不同的颜色)。 可以看到几个现象。 1、涨幅100%以上,也就是 翻倍的指数 ,包括了北证50、科创50、微盘股、港股创新药、创业板指; 2、表现相对最差的, 中证红利全收益 ,也跑赢了处于牛市之中的标普500,而在中国科技面前,纳指100阶段性的变成了弟弟; 3、过去一年涨了40%的 黄金 ,只能 ...
上午为何跌这么多?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9-23 13:28
今天开盘后,一直到下午14点之前,市场一直是风声鹤唳的状态,不断下挫,全市场一度接近5000只个股下跌,如果要说 利空 的话,可能有两个。 其一,是港股那边,金融市场资金利率收紧 ,开盘后就不断下挫。南下资金上午还处于小幅抄底的状态,但是从10点开始就转为了卖出,最后合计 净卖出-40亿——这也算是比较罕见的,港股下跌,但南下不抄底的一天,明天可以看下个股买卖,估计几个香港上市的ETF,盈富、恒生中国国企 等,都是大幅净卖出的,背后应该是交易型的短钱,在降仓。 ...... 其二,和昨天的发布会,理论上有一丝丝的关系 ,大家可以通过我们昨天的《 简单解读下今天的发布会 》回顾下,昨天发布会虽然没有提具体的 短期政策,但是中长期思路是清晰的,提到了慢牛(降低股市波动率,提高分红等)、提到了科技(提高A股的含科量)、提到了支持产业整合(利 好龙头个股),这里,谁没被提及,谁最尴尬。 大家想想,慢牛、科技牛、产业整合,谁是都不搭界的? 答, 小微盘 ,尤其是高估值、没业绩的小微盘。 因此,今天红利领涨,而最后科创和创业板都拉了回来,而自始至终,跌幅一直垫底的,就是小微盘股、低价股。 | 名称 | 涨跌幅 ▲ | 主 ...
简单解读下今天的发布会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9-22 13:31
金融三巨头发布会总结 - 发布会主题为回顾过去5年金融监管工作成绩 不涉及短期政策调整 [1][2] - 发布会开始后A50期货和30年国债期货出现短期跳水 因市场对降准降息及新增政策预期落空 [2][3] - 市场随后恢复理性 现券等数据拉回 [4] 货币政策导向 - 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 兼顾内外" 因美元指数维持在97附近22年来最低位 人民币贬值压力减弱 [6] - 政策目标从应对外部矛盾转向平衡内部需求 包括保持低利率融资环境 保证银行基本息差 避免结构性资产过热 [6] - 综合运用多种结构性工具而非总量价格工具 方法论与国际央行相同 [7] 地方政府债务化解 - 过去5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下降超过60% 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 [8] - 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大幅收敛 被视为金融板块重大工作成果 [8][9] 股市监管思路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上一个五年下降2.8个百分点 体现监管引导慢牛思路 [10] - 监管重点从"劝老乡别走"转向"劝老乡别乱来" 旨在改变牛短熊长现象 [11] - 科技板块市值占A股超1/4 已高于金融地产行业市值之和 [12] - 市值前50上市公司中科技企业从18家增至24家 [12] - 科创板推出"1+6"改革举措 已有3家未盈利科技企业完成注册 [12] - 支持上市公司产业整合 并购六条发布后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 [13][14] 半导体板块表现 - 中韩半导体ETF(513310)大涨3.83% 领涨跨境ETF [19] - 三星电子大涨近5% SK海力士下跌0.57% [19][20] - 存储芯片涨价催化行情 华为昇腾芯片和摩尔线程IPO形成助推 [19] - 海光信息涨10.70% 中心国际涨6.25% 兆易创新涨5.30% [20] 银行股估值差异 - 农业银行下跌2.41% 市净率0.85倍 工商银行市净率0.68倍 [22][23] - 农行与工行估值持续收敛 非理性资金推动的价格偏离正被修正 [21][23][26] - 四大行出现价值严重偏离 因A股缺乏做空等长效机制 [21] 市场资金动向 - 融资余额连续两天净卖出 为6月下旬以来首次 [17] - iPhone17销量超预期及果链企业与OpenAI合作传闻推动消费电子板块上涨 [19] - 存储芯片涨价带动半导体景气周期预期扩散 [19]
金融三巨头的发布会又来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9-21 13:37
大家周日晚上好。 上周我们在《 下周有两个王炸 》提到的两大主线,中美会谈和美联储降息,依次落地,本周,继续帮大家盘盘下周重要的事情,梳理一 下,一共6条,如有不当或者笔误之处,还请大家海涵。 1、 周度 星球精选 ,干货很多 ; 2、 两大主线 依次落地,对投资有何影响? 3、明天的 金融 三巨头 发布会,这回会有什么爆点么? ...... 一、周度星球精选,干货很多。 今天,先把周度的精选放在最前面,因为干货依然很多。 有几篇,是和近期实际的重点投资方向相关的,如第"一"、"二"、"三"、"六&七",分别涉及 机器人、美债qdii基金、微盘基金、A股和港股科技 板块的 最新投资建议; 另有几篇,是偏深度的,重点推荐一下: 第四篇里,涉及一篇很好的报告,是对 700万AUM以下的新中产 的投资意向调研,里面很多有启发意义的点; 第十一篇 里 ,涉及到这一轮,如何 帮父母的资金进行理财 ,嘉宾回答得相当好。 想深度学习的小伙伴,可以扫码进入。 4、 黄金 这轮的新高,为何没人追了? 5、年内 定增 突破7000亿,看监管的思路变化。 6、 小米和安踏 , 两个个股的风险。 好了,步入正题。 | 一、机器人,或 ...
上海爷叔今天跌停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9-19 07:19
市场表现分析 - 市场相对平淡 红利领涨 中证2000小盘股领跌 风险偏好受影响[1][2] - 融资盘在64个交易日中仅8日净卖出 但昨日净卖出28亿元 为过去9个交易日狂买1200亿元后首次转为净流出[13] 个股异动案例 - 上海建工跌停 卖一位置有180万手卖单 约6亿多元卖盘封死跌停板[4][5] - 上海建工此前五个涨停板 从第四个开始放量 过去两日成交超160亿元 融资余额翻倍[4][6] - 山高控股大幅下跌 警示追高风险[10] 资金流向变化 - 行业主题基金昨日净买入超100亿元 创93以来单日新高[15] - 资金抄底券商板块 证券相关行业主题基金合计净买入超50亿元[17] 政策与市场机制 - 短期行政手段无法解决根本性问题 需靠长效机制[20] - 日本央行决定以每年3300亿日元速度出售ETF 持有ETF总市值约80万亿日元(约4万亿元人民币) 占日股总市值8% 浮盈超110%[23][25] - 日本央行ETF退出计划需240年完成 为全球提供国家队退出股市的节奏和方式参考[26] 投资策略建议 - 均衡配置而非追逐热点 为当前必要投资姿势[9] - 降温不改变趋势 重点关注量化投资机会[29]
今天为何跳水?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9-18 13:22
市场波动与降温信号 - 创业板日内振幅超过3厘米 主要受大券商尾盘被巨量卖单压制及美联储降息兑现需求影响[1][2][3] - 上证指数最高点精准卡位3899.96点 未突破3900关键阈值 日内跳水近100点 显示主动降温意图明确[9] - 突破关键点位耗时显著延长 3800点突破后19天内未创新高 较3500点后加速阶段明显减速[11] 险企股票投资规模变化 - 五大险企股票投资总规模从2023年10624.8亿元增至2025上半年18464.29亿元 两年增幅73.8%[7] - 中国平安持仓比例增幅最大 从2023年6.20%升至2025上半年10.50% 规模达6492.94亿元[7] - 新华保险持仓比例达11.60%居首 中国人保规模最小但比例从3.20%升至5.40%[7] 投机炒作风险案例 - 上海建工因事件炒作连续5涨停 现价3.88元突破成本线 但单日融资净买入超6亿元 余额翻倍[13][14][15] - 融资买入集中度异常 该股市值仅为前列公司的1/10 但净买入额跻身市场前五[14][15] - 港股新消费板块最大回撤显著 布鲁可回撤-51.99% 老铺黄金-36.23% 蜜雪集团-35.17%[26][27] 价值偏离与收敛现象 - 农行与工行PB比值从0.98vs0.72收窄至0.88vs0.69 农行区间跌幅-10%跑输工行的-3.3%[18][20] - A股缺乏做空机制导致资金驱动型极端估值 四大行出现长期价值偏离[23][24] - 卖方机构仍发布农行看多报告 忽视价格与价值的确定性收敛机会[24] 配置策略与政策动向 - 建议均衡配置规避热点追逐 强调好公司需匹配好价格 避免高溢价风险[25] - 美联储降息后中国OMO利率保持独立 将通过逆回购或降准等工具调节流动性[32] - 债券收益短期回吐 维持年内不再跟随美联储降息的判断[32]
港股为何起飞?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9-17 13:39
市场表现 - A股偏股ETF中90%以上上涨 赚钱效应良好 其中宁德时代8月以来涨幅超40% [1] - 恒生科技指数大涨超4% 创2021年底以来新高 [1] - 8个交易日A股融资净买入超1000亿 南下港股净买入接近900亿 资金驱动行情明确 [2] 中美科技巨头市值对比 - 腾讯 阿里 小米市值分别为60609亿 30821亿 15056亿港元 合计10.6万亿港元(1.36万亿美元) [4] - 中国科技三巨头总市值相当于美股第七大科技公司特斯拉的市值水平 [4][5] - 美股科技巨头市值排名:英伟达4.25万亿 微软3.78万亿 苹果3.53万亿 谷歌3.04万亿 亚马逊2.50万亿 脸书1.96万亿 特斯拉1.36万亿美元 [5] - 美国互联网公司客群上限约50亿 中国公司上限约15亿 [6] - 美股科技公司竞争格局更清晰 护城河更明确 [6] 指数估值分析 - 恒生科技指数当前6300多点 PE-TTM为24倍 较2022年低点2700多点时的32倍估值更便宜 [8][9][11] - 创业板指数当前3150点 PE-TTM为44倍 低于2021年高点3500点时的63倍和2015年4000点时的134倍 [13][14][16]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下降至2%以下 推动股权资产系统性估值抬升 [16][18] 市场驱动因素 - 无风险利率下降对A股涨幅贡献14.1% 对港股涨幅贡献25.34% [18] - 风险偏好对A股涨幅贡献28.2% 对港股贡献16.59% [18] - 企业盈利对A股涨幅贡献6.5% 对港股贡献10.56% [18] - 低利率环境是推动股市估值系统性抬升的核心因素 [20] 资产配置建议 - 建议在中美两个市场之间做好地区分散和均衡配置 [7][20] - 通过固收+产品实现股债均衡配置 积累底仓 [24] - 创金合信鑫祥基金近期减持科技板块 增配顺周期和价值板块 [28] - 重点关注黄金 化工 出海制造业 非银金融以及AI 半导体 CPO等科技方向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