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指南针猛涨14.64%,陈小群又大赚
IPO日报· 2025-08-18 10:55
指南针股价异动及资金流向 - 8月18日股价上涨14.64%至125.96元,成交额达157.94亿元 [2] - 连续3个交易日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30%,总买入35.39亿元,净买入12.95亿元 [1][2] - 深股通专用席位两日内分别买入10.62亿元和7.396亿元,合计卖出11.389亿元 [1][2] 游资操作特征分析 - 知名游资陈小群(银河大连黄河路账户)买入6.162亿元,卖出4.738亿元 [2] - 章盟主(国泰海通上海江苏路账户)买入4.028亿元,卖出2.98亿元 [2] - 游资采用T+0操作手法,集团化协同作战特征明显 [3][5] - 陈小群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8月15日账户收益达963.10%,年均操作3416次 [3] 投资策略与纪律性 - 顶级游资聚焦主线龙头股(如证券板块指南针),非主线不参与 [5] - 严格止损纪律:单票亏损控制在5%以内,盈亏比稳定在6:4 [4] - 隔日溢价率优势显著:连板股次日高开率达57.96% [4] - 通过早盘涨跌停家数比预判市场风险偏好,退潮期空仓操作 [5] 普通投资者借鉴要点 - 避免盲目跟风游资席位,警惕接盘风险 [6] - 可学习主线思维(如政策风口板块),减少边缘题材消耗 [5] - 需强化止盈止损纪律,避免亏损补仓和过早止盈 [4] - 资金量较小者需及时跟随市场合力,而非主导价格 [5]
增值5倍收购!甘化科工切入光电成像赛道
IPO日报· 2025-08-18 00:32
收购交易 - 公司拟以3 88亿元收购甘鑫科技65%股权 交易完成后甘鑫科技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1][2] - 通过本次收购公司将切入光电成像系统赛道 [3] 标的公司业务与财务 - 甘鑫科技主营业务为光电成像系统和微电路模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包括光电成像组件、电源模块、舵机驱动模块和显控系统等 [6] - 2024年和2025年1-4月 标的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520 71万元、3578 70万元 净利润分别为283 5万元、1241 97万元 净利润增长迅速 [6] - 业绩承诺方承诺2025年净利润不低于3500万元 2025-2026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8500万元 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 5亿元 [6] - 业绩承诺期内研发费用要求2025年不低于营业收入的10% 此后每年不低于前一年研发费用的125% [6] 收购估值与商誉 - 甘鑫科技账面所有者权益为1 0029 70万元 评估值为6 01亿元 评估增值5 007亿元 增值率499 22% [7] - 本次交易预计将增加公司商誉约3 2亿元 [7] 公司转型历程 - 公司原主营业务为制糖 2011年德力西入主后开始向军工领域转型 [10][11] - 2018年以6 6亿元收购升华电源100%股权 业务转向特种电源研发生产 [12][13] - 2022年停止制糖业务 2023年制糖领域已无收入 [1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 4亿元、4 45亿元和3 23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3185 82万元、1 19亿元和-2 33亿元 [15] - 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7 42%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95 59% 亏损主因计提升华电源商誉减值2 56亿元 [16] - 2024年营业收入3 96亿元 同比增长22 58% 归母净利润2051 46万元 同比增长108 80% 实现扭亏为盈 [17] 交易战略意义 - 公司认为本次交易可打造新利润增长点 并实现电源及相关产品领域的产业协同 [17]
这家来自迪拜的公司称霸非洲,要来中国上市!
IPO日报· 2025-08-16 00:33
上市申请与公司背景 - 公司于8月12日二次递表港交所主板 由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香港)联合保荐 此前2025年1月首次递表已失效 [1] - 公司成立于2009年 总部位于阿联酋迪拜机场自由区 专注于非洲、拉丁美洲、中亚等新兴市场的卫生用品开发、制造和销售 [5] - 控股股东为沈延昌和杨艳娟夫妇 通过Century BVI持有64.42%股份 二人均担任非执行董事 [14]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按销量计 2024年非洲婴儿纸尿裤市场份额20.3%排名第一 卫生巾市场份额15.6%排名第一 [7] - 按收入计 婴儿纸尿裤非洲市场份额17.2%排名第二 卫生巾市场份额11.9%排名第二 [7] - 在加纳、肯尼亚等6国婴儿纸尿裤市场销量及收入均排名第一 在加纳等4国卫生巾市场排名第一 [7] - 婴儿纸尿裤平均售价8.29美分/片 显著低于宝洁帮宝适(11.58美分/片)和金佰利好奇(11.38美分/片) [12]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4年营收4.54亿美元(约32.57亿元人民币) 归母净利润9599.1万美元(约6.89亿元人民币) [10]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显著 从3.2亿美元增至4.54亿美元 [10] - 2024年婴儿纸尿裤销量41.23亿片 卫生巾销量16.34亿片 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7.3%和30.6% [10] - 婴儿纸尿裤收入占比超过70% 其余来自卫生巾、婴儿拉拉裤及湿巾等产品 [11] - 2022-2024年毛利率保持稳定 分别为23%、34.9%、35.2% [13] 产能布局与增长趋势 - 在非洲8个国家布局8个生产厂房和51条生产线 年设计产能达婴儿纸尿裤63.012亿片、婴儿拉拉裤3.521亿片、卫生巾28.541亿片、湿巾93.035亿片 [7] - 2025年5月单月销量同比增长显著 婴儿纸尿裤及拉拉裤增长22.1% 卫生巾增长14.7% 湿巾增长55.6% [13] 行业前景与市场潜力 - 非洲新生儿数量复合年增长率1.8%位列全球之首 20岁以下人口占比超50% [5] - 2024年非洲出生人口4820万占全球36.5% 拉美1010万占7.7% 中亚200万占1.4% [5] - 非洲婴儿纸尿裤渗透率约20% 远低于欧美和中国70-86%的水平 卫生巾渗透率约30% 低于欧美和中国86-92%的水平 [6]
机构与游资“围猎”,寒武纪股价狂飙
IPO日报· 2025-08-15 04:50
寒武纪股价表现 - 8月15日寒武纪股价在920元上下浮动,市值达3900亿元,前一日最高价985元,市值突破4000亿元[3] - 股价三日从不到700元连续创历史新高,接近千元大关,知名游资"章盟主"单日浮盈超9亿元[3] - 机构投资者席位频繁现身龙虎榜,与游资共同参与资本博弈[4]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全球AI芯片需求井喷,ChatGPT引发大模型竞争,AI训练与推理芯片成为刚需[5] - 寒武纪是国内极少数能量产云端训练芯片的厂商,英伟达H20芯片后门事件强化其稀缺性[5] - 公司被视作国产AI芯片"扛旗者",技术壁垒包括自主AI芯片架构MLUarch、基础系统软件Neuware等[6] - 产品线覆盖云端训练/推理(思元系列)、边缘计算(边缘思元)及终端IP授权,形成完整矩阵[6] 核心优势与挑战 - 积累阿里云、百度等重要客户,在国产AI芯片生态中占据有利位置[6] - 作为半导体核心赛道企业,享有融资和政策扶持优势[6] - 当前市盈率高达2700倍,面临英伟达等国际巨头的技术领先压力[6] - AI芯片技术迭代风险大,研发和现金流压力显著[6] 市场情绪与资本逻辑 - 国产替代战略逻辑叠加市场情绪把控,形成机构与游资的流动性溢价盛宴[5][6] - 游资擅长利用政策解读和投资者情绪,推动价格狂飙[5]
两名保代被罚!两次更换审计!还有安全事故!大鹏工业IPO能否过会?
IPO日报· 2025-08-14 13:00
核心观点 - 大鹏工业IPO进程曲折 保荐代表人被处罚 审计机构频繁更换 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业绩波动且依赖政府补助 客户集中度高且收入锐减 研发投入不足 实控人高度集权 [3][4][5][8][9][10][15][16][17][20][21][22][23][25][29][30][38][40] 上市进程 - 2020年12月首次申报创业板IPO 2021年8月因业绩不达标主动撤回 [8] - 2021年12月更换主办券商为五矿证券 [9] - 2023年6月转战北交所 保荐机构变更为东方证券 签字保代李方舟、吕晓斌后被北交所自律处罚 [10][11] - 2024年因审计机构大华会计所、天职国际相继被罚 两次中止IPO 最终改聘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 [15][16] 经营风险 - 2024年6月发生机械伤害事故致1名工人死亡 暴露安全生产管理漏洞 [17][18] - 2022-2024年营收2.47亿/2.60亿/2.65亿元 净利润0.36亿/0.40亿/0.38亿元 波动明显 [20] - 政府补助占利润总额比例达28% 2023年补助金额1574.65万元为峰值 [21] - 比亚迪收入从2022年1.24亿元(占比49.95%)锐减至2024年7329.35万元(占比27.69%) [29][30] - 境外收入清零 2022年通过岛田化成实现2091万元收入后终止合作 [30] 财务指标 - 研发费用率持续低于行业均值 2022-2024年分别为3.74%/4.06%/3.95% 行业平均5.52%/6.16%/5.62% [23][24] - 销售费用持续高于研发费用 2024年销售费用1394.45万元vs研发费用926.24万元 [25] -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97次降至2.12次 存货周转率从1.42次降至0.88次 均低于行业水平 [27][28] 股权结构 - 实控人李鹏堂通过直接持股25.42% 间接控股68.72% 合计控制94.13%表决权 [38][40] - 李鹏堂与兄弟李俊堂构成一致行动人 通过博德工业控股公司 [39] - 公司存在实控人不当控制风险 可能影响重大决策 [40] 历史沿革 - 2005年由日本岛田化成设立 2007年整合岛田春鸟业务 [32] - 2014年日方撤资 原总经理李鹏堂接手全部股权完成管理层收购 [35][36] - 李鹏堂为北大力学学士 曾任职三菱商事 精通日英双语 [33][34]
学霸夫妇回国创业,13年后冲刺上市!
IPO日报· 2025-08-14 02:30
上市进程 - 公司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上市 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和招银国际 [1] - 公司曾于2022年11月备案筹备深交所上市 2024年8月终止A股计划转道港交所 [1] 财务表现 - 近三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48.4% [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2亿元、3.17亿元、4.67亿元 2025年1-5月营收2.49亿元 [10]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69亿元、1.17亿元、1.36亿元 2025年1-5月净利润0.9亿元 [10] - 近三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40.4% 净利率维持在30%左右 [10] - 毛利率连续三年超81% 2025年前五个月增至84% [10] - 截至2025年5月31日现金及等价物为4625.9万元 [11] 股权结构 - 创始人康心汕持股18.97% 配偶Feng Yan持股14.76% 雇员持股平台持7.44% 合计控股41.17% [6] - 福建国资委通过华兴创业和福建医药集团间接持股13.87% [7] - 福州市财政局通过福州创投持股6.96% [7] 研发与产品 - 拥有14款获批仿制药 其中4款入选国家带量采购 4款入选省级带量采购 [9] - 5款仿制药处于ANDA阶段 预计2025-2026年获批 [9] - 拥有4款在研创新药管线 全球专利组合含36项专利 其中17项为海外专利 [10] - 福州在建制造设施总面积9万平方米 2024年12月获药品生产许可证 [10] - 生产线设计年产能达20亿口服固体制剂药片及胶囊 [10] 资金用途 - 募资用于研发投入、推进管线药物、丰富产品组合 [11] - 资金将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寻求合作机会、增强商业化能力 [11] - 部分资金用于优化研发生产系统及补充营运资金 [11] 创始团队 - 康心汕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获普林斯顿大学化学博士 曾任职多家生物制药企业 [5] - Feng Yan获中国科学院粒子物理与物理硕士 曾任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经理 拥有超22年制药行业经验 [6]
发起重大资产重组!这家烟标公司要搞芯片!
IPO日报· 2025-08-14 00:40
公司收购计划 - 永吉股份正在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南京特纳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控制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2] - 本次交易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公司股票自2025年8月14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4] - 特纳飞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数据存储主控芯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图形视频、车载存储、工业级及数据中心等领域 [4] 公司主营业务与业绩 - 永吉股份主营业务为烟标和其他包装印刷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 [5]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10.69%,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59.77% [7] 公司跨界收购历史 - 2020年公司完成对澳大利亚管制药品经营主体TB的收购,将境外管制药品业务作为第二主业发展方向 [8] - 2025年3月公司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9亿元,用于收购Phytoca Holdings Pty Ltd100%股权等项目 [8] - Phytoca Pty是一家澳大利亚持证的管制药品流通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和多元化销售渠道 [9] - 通过收购Phytoca Pty可弥补公司澳洲子公司TB在销售流通环节的短板,进一步完善境外管制药品业务产业链 [10] 公司战略动向 - 本次收购特纳飞标志着公司可能进军芯片领域,发展第三主业 [11]
60多家上市公司被调查,A股劲吹监管风
IPO日报· 2025-08-13 04:00
监管动态 - 2025年8月初已有超过60家A股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涉及实控人、高管等[2] - 典型案例包括*ST东通实控人黄永军涉嫌信披违规、ST高鸿董事长付景林虚增营收198亿元并欺诈募资12.5亿元、白云山系高管涉及医药反腐及虚增药价等[3] - 监管层处罚力度升级,如ST高鸿案中证监会开出1.6亿元罚单并对董事长实施10年市场禁入,同时处罚第三方协同造假方(如南京庆亚被罚700万元)[4] 违规行为特征 - 主要违规类型包括财务造假(如虚假贸易)、信披违规(虚假记载、重大遗漏)、贪污受贿及行贿[3] - 上市公司通过虚构交易粉饰业绩、隐匿关联交易转移资产、模糊表述拖延风险披露等手段损害投资者权益[4] - 医药行业腐败问题突出,广药集团及子公司已有5名高管因品牌授权管理腐败等问题被查[3] 违规动因分析 - 违规成本与收益失衡,财务造假或内幕交易短期利益巨大而历史处罚力度相对不足[5] - 中小投资者维权成本高、民事赔偿机制未充分发挥震慑作用,导致违规行为屡禁不止[5] 监管趋势 - 监管层对A股市场系统性"刮骨疗毒",采取顶格处罚、追究刑责等措施强化"零容忍"政策[6] - 通过阻断造假生态链(如重罚第三方)及启动强制退市程序(如ST高鸿)提升监管威慑力[4]
这家公司宣布重大资产重组,股价跌停……
IPO日报· 2025-08-13 00:33
收购交易概况 - 公司正筹划以现金方式收购慧泽医药51%股权 交易完成后慧泽医药将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涉及发行股份且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 [2] - 目前双方已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 具体交易方案将以正式协议为准 需根据尽职调查及评估结果进一步协商 [6] 标的公司业务分析 - 慧泽医药成立于2014年 是一家专注于药物研发及临床评价的专业CRO公司 85%以上收入来自临床评价服务 [7] - 公司现有业务包括生物医药(干细胞/免疫细胞储存及技术服务)和节能环保板块 收购将新增药物研发及临床评价服务业务 [7] - 收购旨在延伸生物医药板块业务 增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 并通过细胞临床转化与药物研发的协同效应提升经营效率 [7] 公司财务与退市风险 - 2024年公司营收1.34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1985万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2919万元 [11]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4900万至5200万元(同比下降) 归母净利润亏损350万至500万元 [11] - 公司因2024年财务指标触及退市风险警示 若2025年仍不达标可能面临终止上市 [11] - 历史上公司曾因2014-2015年、2018-2019年连续亏损两度被*ST 并通过收购/出售资产实现阶段性摘帽 [9][10] 历史收购案例参考 - 2017年公司以5130万元收购远泰生物54%股权 2018年该子公司贡献51.42%营收和756万元净利润 [13][14] - 2019年因研发投入压力出售远泰生物股权以缓解资金压力并消除退市风险 [15] - 当前账面货币资金1.41亿元 需关注现金收购的支付能力 [16] 市场反应 - 公告发布前两个交易日(8月8日、11日)股价连续涨停 但8月12日开盘即跌停至11.91元 [3]
扣非净利连亏九年!这家公司再度筹划“易主”
IPO日报· 2025-08-12 12:13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浙江恒顺及一致行动人上海天纪筹划股份协议转让,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1] - 复牌后股价6.74元,涨幅4.95% [2] - 这是公司不到一年内第二次筹划控制权变更 [3] 股权结构与实际控制人 - 浙江恒顺和上海天纪分别持股19.50%和12.46%,合计控制31.96%表决权 [6] - 两家股东背后实际控制人为中天控股集团董事长楼永良 [6]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净利润连续四年亏损,累计超2800万元 [7] - 扣非净利润自2016-2024年连续九年亏损,累计超6000万元 [8] - 2024年营收仅1.17亿元,扣除无关收入后实际营收1.12亿元 [10] 退市风险与自救措施 - 因触发"净利润亏损且营收不足3亿元"的退市指标,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0] - 通过子公司浙江庄辰拓展风电混塔模具市场,2024年贡献营收占比100% [11][12] - 2025年5月收购浙江庄辰34%股权,持股比例提升至85% [13] - 跨界布局算力领域,但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270-400万元,主因子公司毛利率低迷及投入 [14] 历史控制权变更尝试 - 2024年11月曾筹划控制权变更,但四天后终止 [17] - 2025年2月上海天纪拟转让978万股给北软数智,后协议终止 [18] 本次交易详情 - 交易对手方为海南伯程汇能科技中心,计划收购25%股权,估值约3.25亿元 [19] - 伯程汇能实控人林木顺持股31.66%但拥有100%表决权,旗下产业集中在教育领域 [20] - 林木顺曾因旗下公司拒不配合监管检查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