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换电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为外卖骑手换电的宇谷科技,“上市”再次失败……
IPO日报· 2025-09-21 00:32
收购终止事件 - 南京公用终止以现金方式收购宇谷科技68%股权 因未就交易条款等相关事项与交易对方达成一致 [1] - 收购最初于2024年12月官宣 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宇谷科技约68%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今年7月将收购方式变更为现金购买 [3] - 筹划近9个月后最终终止收购 [1] 宇谷科技经营状况 - 宇谷科技是一家电动两轮车充换电企业 主要产品及服务为换电服务和充换电设备 [3] - 2022年实现营收5.59亿元 净利润8134.26万元 2023年实现营收9.02亿元 净利润1.28亿元 [3]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15亿元 净利润3432.31万元 [3] - 曾于2023年6月冲刺创业板IPO 接受两轮问询后于2024年6月终止IPO [4] 南京公用经营表现 - 2021年实现营收35.89亿元 归母净利润9865.06万元 2022年实现营收71.13亿元 归母净利润6052.98万元 [7] - 2023年实现营收46.32亿元 归母净利润-9027.41万元 2024年实现营收65.69亿元 归母净利润4592.26万元 [7] - 核心业务收入主要来自燃气销售业务和房地产业务 2024年燃气销售业务收入占比45.06% 房地产业务收入占比37% [6] - 业务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 管道燃气 出租汽车 电力能源 客运大巴 国内国际旅游 汽车销售 汽车修理 汽车检测 小额贷款 广告传媒等多种产业 [6]
IPO日报-为外卖骑手换电的宇谷科技,“上市”再次失败……
国际金融报· 2025-09-20 12:54
收购终止 - 南京公用终止以现金方式收购宇谷科技68%股权 因未就交易条款等事项与交易对方达成一致[1] - 收购最初于2024年12月官宣 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 后于今年7月调整为现金收购[2] - 宇谷科技为电动两轮车充换电企业 主要产品及服务为换电服务和充换电设备[2] 宇谷科技经营状况 - 2022年及2023年分别实现营收5.59亿元和9.02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8134.26万元和1.28亿元[2]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15亿元 净利润3432.31万元[2] - 公司曾于2023年6月冲刺创业板IPO 经历两轮问询后于2024年6月终止IPO[3][4] 南京公用业务结构 - 业务范围涵盖房地产开发 管道燃气 出租汽车 电力能源等多元产业[6] - 核心收入来源为燃气销售和房地产业务 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45.06%和37%[6] - 燃气销售业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31%波动至2024年45.06% 房地产业务占比从2020年57.23%波动至2024年37%[6] 南京公用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35.89亿元 71.13亿元 46.32亿元 65.69亿元[7] - 同期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 从2021年9865.06万元降至2022年6052.98万元 2023年亏损9027.41万元 2024年回升至4592.26万元[7]
市中区:以“新引擎”引领“新格局”,打造先进电网产业高地
齐鲁晚报网· 2025-09-19 15:41
在黄渤海交汇处的砣矶岛、大钦岛等北方五岛,国内首个柔性互联海岛微电网群工程,正为"山东智造"提供绿色样板。自2015年建成微电网、2020年建成 微电网群,烟台市长岛县砣矶岛、大钦岛等北方五岛"完全靠海缆供电的时代"彻底结束,"停电"成为历史。不仅如此,海面上起伏着的首台110千瓦的振 荡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也在利用波浪起伏的动能发电。 打造柔性互联海岛微电网群工程的单位,正是位于市中区望岳路的国网山东电科院。走进电科院新能源并网技术实验室,可以看到技术人员实时监测砣矶 岛微电网群的运行状态,光伏、储能与波浪能发电系统协同工作,通过智能调度算法实现能源最优配置。"自主研发的微电网群控制技术,已成功应对外 部海缆故障、极端天气冲击等挑战,保障了海岛可靠、清洁的电力供给,助力打造零碳生态海岛,"国网山东电科院首席专家孙树敏介绍,该工程为百姓 造福而创新,通过这个项目,百姓可以享受到由新能源转变而来的稳定、优质、绿色的电能,告别完全依靠外部供电的历史,逐步实现低碳排放、甚至零 排放。 (山东长岛智能微电网群示范工程分布式光储系统) (国网首席专家孙树敏组织开展长岛智能微电网群运行分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杜春娜通 ...
南京国资旗下上市公司叫停并购杭州宇谷,想在江宁造“低密园墅”,去年刚扭亏为盈
搜狐财经· 2025-09-19 10:50
并购终止 - 南京公用终止以现金方式收购杭州宇谷科技68%股权 因交易条款未达成一致[1][2] - 收购计划始于2024年12月 原采用股份加现金支付 后于今年7月调整为纯现金支付 但历经9个月磋商仍告失败[2] - 终止并购未引起二级市场大幅波动 股价微跌1.1%至6.31元/股 市值维持36.25亿元[2] 战略调整 - 公司采取"一退一进"策略 终止并购同时授权子公司参与南京江宁G71和建邺G72地块土拍[1][6] - 若竞拍成功 计划在江宁开发低密园墅类产品 在建邺打造高端改善型产品[1][6] - 该举措体现南京国资控股平台"弃激进、保稳健"的经营思路[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刚实现扭亏为盈 2024年上半年营收28.67亿元 同比增长16.07%[6] - 归母净利润3128.3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276.94%[6] - 新能源业务虽为重点开拓方向 但尚未披露具体营收数据[6] 标的公司情况 - 宇谷科技为电动两轮车充换电服务商 业务覆盖全国约500个城市[7] - 2024年用户增长25% 用户规模全国第二 市场占有率近20%[7] - 2020-2023年H1营收从9383.57万元增长至4.07亿元 净利润从1525.69万元增至5944.04万元[7] - 曾于2024年6月创业板IPO失利 转而寻求并购未果[7] 公司背景 - 南京公用为南京市城建集团控股上市平台 持股比例54.23%[5] - 1996年深交所上市 2014年通过资产重组置入南京港华等燃气资产 证券简称由"南京中北"变更为"南京公用"[5] - 业务涵盖地产开发、管道燃气、出租汽车、电力能源及客运大巴等多领域[3]
南京公用终止收购 外卖小哥熟悉的“换电龙头”宇谷科技曲线上市落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09:05
收购终止 - 南京公用终止以现金方式收购宇谷科技68%股权 因交易双方未就条款达成一致[1] - 收购最初于2024年12月26日宣布 后于2025年7月调整为现金收购方式[2] - 南京公用以新能源业务为战略重点 原计划通过收购扩展换电业务布局[2] 宇谷科技业务概况 - 公司为电动两轮车充换电设备制造商及解决方案服务商 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 - 主要产品为换电服务与充换电设备 采用自主运营与合作运营两种模式[4] - 首创端侧锂电池检测大模型 业务覆盖全国约500个城市[4][5] 经营数据与市场地位 - 2023年营收9.02亿元 净利润1.28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7.15亿元 净利润3432.31万元[5] - 截至2025年1月10日 在84个城市运营3.14万台换电柜[4] - 用户规模居全国第二 市场占有率近20% 2024年用户增长约25%[5] 资本运作历史 - 曾于2023年提交创业板上市申请 2024年6月撤回[4] - 南京公用为南京市国资控股企业 主营能源产业(含城市燃气与新能源)、房地产及客运业务[2]
资本看得远!蔚来融资支撑长期发展,股价回弹未来可期
搜狐财经· 2025-09-12 09:38
融资后股价表现 - 融资消息发布后股价出现短期波动但随即强势回升 港股开盘呈上涨态势 [1] - 短期波动后迅速回升反映投资者更关注企业长期潜力而非短期行情 [3] 融资资金投向 - 资金精准投向换电网络建设 针对偏远县城与乡村地区加快站点建设 [3] - 资金用于电池能量密度和智能驾驶算法等核心技术研发以拉大与竞争对手差距 [3] - 为下一代技术 生产平台和车型提前布局储备弹药 [3] 资本市场反应 - 机构分析师认为融资将强化公司在高端纯电市场的竞争优势 [3] - 换电网络与家庭用户车型布局将成为未来增长核心动力 [3] 市场销售表现 - 8月交付量突破3万辆创年内新高 [4] - 新ES8试驾活动开启后全国门店人气爆棚 深圳门店出现试驾排队到下周现象 [4] - 用户反馈集中在空间大适合家庭出行 换电方便不用等待充电 配置高性价比超出预期 [4] - 试驾火爆导致推出延长门店每日闭店时间政策 [4] 消费者信心变化 - 融资落地后原本持观望态度的用户开始下单 [4] - 消费者认为品牌有足够资金支撑长期发展 后续服务有保障 [4] 长期发展前景 - 融资瞄准长期发展 股价回升印证资本认可 [6] - 销量增长与试驾火爆体现市场热度 [6] - 三者共同构成长期发展的信心铁三角 [6] - 在高端纯电市场的未来发展更值得期待 [6]
蔚来首次回应与迈凯伦合作 李斌:从一季度开始输出技术,已有相关收入计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7 09:08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技术输出服务与迈凯伦合作 产生技术服务收入 该合作由主要股东CYVN Holdings促成 [1][3] - 公司与其他车企在充换电领域达成战略合作 计划联合研发换电车型 但尚未产生稳定收入 [3][4]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 净亏损同比收窄1% 并计划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4][5]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190.087亿元 同比增长9% 环比增长57.9% [4][5] - 汽车销售额161.361亿元 同比增长2.9% 环比增长62.3% [5] - 整体毛利率10.0% 同比提升30个基点 环比提升240个基点 [5] - 净亏损49.948亿元 同比收窄1% 环比收窄26% [4][5] - 经调整净亏损41.267亿元 同比收窄9% 环比收窄34.3% [5] 业务合作 - 与迈凯伦的技术合作包括电动汽车平台技术授权和4680大圆柱电池开发 预计2026年小批量量产 [1][3] - 技术合作收入从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计入 第二季度贡献更多 [1] - 已与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江汽、广汽集团、路特斯、中国一汽达成充换电战略合作 [3] - 充换电合作聚焦联合规划可换电车型 通过中长期技术接口布局控制成本 [4] 收入构成 - 其他销售额28.726亿元 同比增长62.6% 环比增长37.1% [1] - 增长主要来自二手车销售、技术研发服务、零部件及配件销售、车辆售后服务以及能源解决方案收入 [1] - 技术服务收入目前不稳定 时多时少 [1]
蔚来将于2025年内打通川西环线、滇藏换电路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02:59
公司战略布局 - 蔚来宣布将在年内全面贯通川西环线换电路线和滇藏换电路线 [1] - 公司持续加密全国充换电站网络布局并攻坚重点区域 [1] 行业基础设施发展 - 换电网络覆盖范围扩展至川西环线及滇藏等高难度地形区域 [1] - 充换电站建设呈现加密趋势且向战略性交通路线延伸 [1]
中国造车,边狂奔边思考
36氪· 2025-08-27 23:36
全球汽车工业权力转移 - 新能源汽车通过技术重构(电池、智能系统)和体验重构(智能座舱、软件生态)重新定义豪车标准,挑战传统燃油车以发动机和变速箱为核心的机械工业叙事 [1][6] - 汽车工业竞争维度转向“三电+软件生态系统+先进供应链整合能力”,未来战场聚焦于智能化,目标是大规模生产“四个轮子的智能体” [1] - 中国新能源车连续九年全球第一,标志着全球汽车工业正经历史诗级权力交接 [1] 欧美燃油豪车在华衰退 - 2024年保时捷中国市场交付量同比下降28%至5.69万辆,中国市场从全球第一大市场降至第三;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量大幅下降42%至9471辆 [9] - 2025年1-2月中国进口汽车5.6万辆,同比下降46%,其中进口超豪华车下滑31% [9] - 德国汽车业净减岗位5.15万个,梅赛德斯-奔驰、大众等车企和博世、大陆集团等零部件供应商因美国高额关税和高企能源价格削减开支 [9] 传统豪门财务表现下滑 - 宝马集团2024年税前利润109.71亿欧元同比下降35.8%,税后净利润76.78亿欧元同比下降36.9% [12] - 奔驰集团2024年税后净利润104.09亿欧元同比下降28.4% [13] - 奥迪集团2024年税后净利润41.89亿欧元同比下降33.08%,全球销量同比下跌11.8% [13][45] 日系品牌困境与调整 - 日产汽车2024年第三财季净亏损141亿日元,营业利润率仅1%,全球裁员9000人并削减20%产能 [13] - 丰田汽车2024财年净利润预计4.52万亿日元同比减少8.6%,但全球销量1082万辆连续五年第一 [15] - 雷克萨斯国产落地上海,通过零部件本土化采购降低成本和提升价格竞争力 [15]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 dominance - 中国在全球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达63.9%,新能源车市场份额68.9%,插电混动市场份额高达78% [19] - 2024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连续多个月突破5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成为主要增长拉动力 [20] - 比亚迪仰望U8 2024年交付7366辆,起售价109.8万元;鸿蒙智行成交均价逼近40万元,问界M9累计大定超20万辆 [27] 豪华车定义权转移 - 国产电动豪华车以高性价比和新驾驶体验(如最大功率200kW、续航636km)挑战传统豪车标准 [29][30] - 新能源车重新定义豪华内涵,从硬件向综合体验(智能化、环保性)扩展,并提供更大尺寸、更长轴距和更低价格 [33] - 传统豪华车标准(轴距≥3000mm、排量>3.0升)被科技元素和智能系统颠覆 [32][33] 传统豪门在华自救策略 - 奔驰推进中国本地化生产,2024年在华交付71.4万辆新车,并建立德国以外最大研发网络利用供应链和人才优势 [37][38] - 宝马2024年研发投入91亿欧元同比增长17.1%,资本支出125.8亿欧元同比增10%,纯电动车销量占比超17% [40] - 奥迪与中国一汽、上汽集团合作,但2024年全球销量同比下滑11.8%,中国市场交付64.99万辆同比下降10.9% [45][46]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共存期 - 新能源车仍受制于电池技术(充电难、续航受限、成本高),与燃油车将在未来至少五年内并存 [58][59] - 欧盟电动汽车市场份额2024年下降1个百分点至13.6%,大众集团零排放车型需求下降3.4% [68][67] - 日本因电价高、充电站布局难和技术挑战延缓电动化,转向混动转型 [70][71] 换电模式发展挑战 - 蔚来累计融资1183亿元但累计亏损800亿元,2024年净亏损224亿元,单车亏损10.09万元 [81] - 换电站建设需巨额投入(单座重卡换电站耗资数百万元),且面临电池技术迭代(如固态电池)和快充技术风险 [90][96] - 宁德时代切入重卡换电领域,2025年计划投资超10亿元建设300座换电站,电动重卡市场渗透率从4%提升至9.2% [89][91][92] 行业技术演进趋势 - 燃油车退出时间取决于固态电池或其他颠覆性电池技术的产业化速度,目前液态电池仅为过渡方案 [73][102] - 快充技术(如比亚迪兆瓦闪充)发展可能弱化换电效率优势,重卡换电在封闭场景更具生命力 [96][93] - 车企对电池标准各自为政,宁德时代试图推动标准化换电块但面临车企放弃定义权的阻力 [86][99]
通合科技股价微跌0.92% 股东户数增至2.31万户
金融界· 2025-08-06 19:2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6日收盘,通合科技股价报20.54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9元,跌幅0.92% [1] - 当日开盘价为20.67元,最高触及20.97元,最低下探至20.35元 [1] - 成交量为8.25万手,成交额1.70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属于电源设备行业,业务涵盖高压快充、换电概念及新能源车相关领域 [1] - 最新总股本为1.75亿股,流通股本1.55亿股 [1] 股东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股东总数为2.31万户,较上期增加669户,增幅2.98% [1] - 户均持股数量由上期的6903股降至6703股 [1] - 户均流通市值13.44万元 [1] 资金流向 - 8月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15.49万元,占流通市值0.22%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5645.01万元,占流通市值1.7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