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年内第二次并购!通策医疗加速省外扩张
IPO日报· 2025-08-25 09:24
公司战略与收购 - 公司通过两家全资子公司以4600万元总价收购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100%股权[1] - 此次收购是公司2025年第二次重要并购 此前于4月26日以5541.36万元完成收购杭州海胤科创有限公司100%股权[3] - 收购资金全部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 通过通策口腔投资收购99%股权 杭州通盛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1%股权[3] 区域扩张策略 - 公司长期以浙江省为"大本营" 通过"区域总院+分院"模式深耕本地市场 "蒲公英计划"已在浙江省内开设44家分院 覆盖全部11个地级市[3] - 2024年起公司调整省外策略 从自建转向"并购+轻资产加盟"双轮驱动[4] - 此次收购上海门诊部是公司突破区域限制、进军高端市场的重要落子[4] 被收购标的特色 - 上海存济口腔定位中高端会员制服务 建设"三叶儿童口腔上海国际中心"瞄准高净值家庭客群 会员制客单价超5万元[5] - 引入国际专家团队及"卫生士联合服务模式"提升技术壁垒[5] - 坐落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核心区 精准覆盖高收入人群[5] 行业背景 - 2023年种植牙集采政策落地后单颗种植牙价格降幅超50% 直接刺激需求释放[6] - 2024年公司种植牙案例数增长24%至6.6万颗 成功实现"以量换价"[6] - 行业集中度处于低位 前五大民营口腔集团市占率合计仅9.6% 并购整合空间巨大[7] - 公司作为龙头企业2024年市场份额仅约2% 通过收购区域性优质标的扩张成为必然选择[8]
120亿理财+炒股计划,江苏国泰吸睛效应爆了
IPO日报· 2025-08-25 08:22
公司股价表现 - 8月25日开盘竞价8.21元 高开8.03% 随后迅速拉升至8.36元 涨幅10% 市值达136.1亿元 尾盘涨停收盘 [1] 资金使用计划变动 - 8月22日宣布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同时拟使用不超过18.31亿元进行证券投资 [3] - 理财和证券投资计划总额接近140亿元 显著高于当时124亿元市值 [4] - 因舆论压力 8月24日宣布终止15亿元设立子公司开展证券投资的计划 转向聚焦主业和提高分红回报 [4] 主营业务构成 - 形成外贸和化工新材料两大主业 外贸业务涉及纺织服装机电轻工化工等商品进出口 控股子公司华荣化工主营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硅烷偶联剂研发生产销售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86.25亿元 同比增长5.46% 净利润5.45亿元 同比增长10.85% [5] - 2023年营业收入371.86亿元 同比下降13.18% 归母净利润16.04亿元 同比下降6.95% [6] - 2024年营业收入389.56亿元 同比增长4.76% 归母净利润11.06亿元 同比下降31.06% [6] - 货币资金余额呈下降趋势:2023年底208.91亿元 2024年底147.30亿元 2025年6月底125.71亿元 [6] - 有息负债保持稳定:2023年底84.07亿元 2024年底84.72亿元 2025年6月底82.65亿元 [6] - 2025年6月底每股资本公积3.3893元 每股未分利润4.6168元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增长率80.56% 净资产收益率3.43% [5] 投资项目调整 - 终止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 原因为土地未交付和行业环境变化 该项目2021年底计划投资15亿元 预计建成后年均销售收入150亿元 [3] 分红政策 - 2024年度分红方案为10股派3元 [5] - 宣布未来三年分红规划 承诺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可分配利润的40% 且拟每年进行2-3次利润分配 [7] 资金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余额125.7亿元 其中银行存款114.87亿元 [5] - 证券投资已投入3.306亿元 过去三年炒股亏损2亿多元 [4]
搞AI芯片的他,接盘天普股份!股价涨停!
IPO日报· 2025-08-22 11:20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天普股份实控人变更为杨龚轶凡 其通过中昊芯英和海南芯繁合计持有天普控股50.01%股权 [1][5] - 交易涉及股份转让和增资 中昊芯英等方向天普控股增资合计15.2亿元 其中中昊芯英增资6.19亿元 [4][5] - 股份转让分两部分进行 中昊芯英受让10.75%股份 方东晖受让8%股份 [4]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控制权变更消息披露后公司股价涨停 收报29.3元 [2] - 消息披露前公司年内股价涨幅已超100% [2] 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汽车高分子材料流体管路系统 产品包括发动机附件/燃油系统/空调系统软管及模压制品 [4] - 2024年营业收入3.42亿元同比下降1.75% 归母净利润3306.6万元同比增长8.03% [7]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8116.4万元同比下降9.36% 归母净利润872.54万元同比下降10.32% [7] 交易背景与战略意图 - 实控人变更旨在优化股东结构和治理水平 为发展提供新动力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6] - 中昊芯英将凭借芯片核心研发技术和产业链资源为上市公司业务赋能 [6] - 交易触发全面要约义务 中昊芯英需向公众股东发出全面要约 [6]
3D打印行业龙头来了!腾讯、深创投打call!
IPO日报· 2025-08-22 02:30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公司,2020-2024年累计出货量440万台,全球市场份额27.9% [10] - 2024年按出货量计为全球第二大消费级3D打印公司,市场份额16.9%,同时为消费级3D扫描仪全球第一(出货量份额37.7%)和激光雕刻机全球第三(出货量份额5.7%)[10] - 提供全方位3D打印产品及服务,包括打印机、耗材、扫描仪、激光雕刻机,并通过创想云平台和Nexbie电商平台构建生态闭环 [5][11][1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2.88亿元,近三年复合年增长率达30.4% [1][13] - 净利润波动显著:2022年1.04亿元、2023年1.29亿元、2024年0.89亿元(同比下降31.01%),2025年前三个月为0.82亿元 [13] - 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报告期内分别为28.8%、31.8%、30.9%及35.2% [13] 资本运作与股权结构 - 2021年完成A轮融资,筹集5.085亿元,投后估值40亿元,投资方包括腾讯创投、深创投、前海母基金等深圳机构 [6] - 主要股东持股比例:前海母基金5.81%、深创投4.32%、腾讯创投2.16%、中航坪山1.45%,创始团队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81.98% [8] - 曾于2023年计划A股上市,后转向港交所,募资拟用于研发、海外运营、品牌推广及战略收购 [8] 业务运营与全球布局 -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4家自营在线门店及2163家经销商 [10] - 生产基地位于武汉、惠州和深圳,A轮融资已全部用于武汉及惠州生产设施建设 [6][7] - 创想云平台为全球最大3D打印在线垂类社群,注册用户数、模型库数量及优质创作者数量均居行业第一 [11]
半年内两届董事长卸任!筹划控制权变更,这家公司股价提前大涨近50%!
IPO日报· 2025-08-22 00:33
控制权变更筹划 - 控股股东章卫国筹划控制权变更 涉及股份协议转让、表决权委托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1] - 公司股票自8月22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交易实施存在不确定性[2] 股价异常波动 - 公告前5个交易日股价连续上涨 累计涨幅达42%[3] - 单日涨幅分别为6.63%(8/15)、5.49%(8/18)、6.78%(8/19)、7.08%(8/20)、10.4%(8/21)[3]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金属/非金属/混凝土表面防腐与防护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3] - 产品包括防腐涂料、防水防护材料、胶类材料 服务涵盖涂料涂装一体化及涂装施工[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18亿元同比下降37.2% 归母净利润亏损1.4亿元同比下降776.3%[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48.77% 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增长18.97%[6] 股权结构及治理变动 - 章卫国持有4130.3万股 持股比例21.8%为公司第一大股东[7] - 章卫国2月11日卸任董事长改任终身名誉董事长 由李珍香接任[8] - 3月24日李珍香辞任董事长 4月10日章健嘉(章卫国之子)接任董事长职务[9]
一夜之间,三家上市公司高管被留置!
IPO日报· 2025-08-21 09:03
上市公司高管被调查事件 - 熙菱信息总经理岳亚梅被阿拉山口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1] - 科思科技实际控制人刘建德被实施留置和立案调查 [1] - 达梦数据总经理皮宇被湖北省应城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1] - 亚钾国际董事长郭柏春因涉嫌挪用公款罪、滥用职权罪被逮捕 [1] - 2025年以来沪深两市至少20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董事长或总经理被留置或立案调查 [14] 熙菱信息经营状况 - 公司曾获"中国大数据50强"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5] - 业务聚焦公共安全、网络与数据安全、数字经济三大领域,拥有6900余套解决方案 [6] - 2020-2024年连续五年亏损,累计亏损近4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控股股东何开文持股22.51%,岳亚梅持股10.18% [8] 控股股东变更情况 - 熙菱信息实控人筹划控股权变更,拟转让合计25.06%股份给上海盛讯和上海金中易 [9] - 股份转让价格从15.02元/股调整为15.16元/股,总交易金额达7.21亿元 [9] - 亚钾国际第一大股东变更为汇能集团,持股1.30亿股 [10] - 亚钾国际仍处于无控股股东及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11] 监管动态 - 留置措施需满足涉案、证据和法定情形三个要件 [13] - 华康洁净董事长谭平涛被留置5天后即获解除 [14] - 三博脑科董事长张阳两个月内恢复履职 [14] - 2024年证监会查处"关键少数"989人次,同比增长21% [15] - 2024年罚没金额达28.1亿元,同比增长63% [15]
又一起上市公司吸收合并!股价提前涨停!
IPO日报· 2025-08-21 00:32
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 浙江沪杭甬拟通过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镇洋发展 [1][2] - 镇洋发展股票及可转债自8月20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3] - 消息公布前一日(8月19日)镇洋发展股价涨停,市值达68亿元 [4] 交易双方背景 - 浙江沪杭甬主营高速公路投资运营,拥有沪杭甬高速等9条公路资产,为港股上市公司 [7] - 镇洋发展主营氯碱化工产品,2021年11月登陆上交所,控股股东同为浙江省交通集团 [7] - 浙江沪杭甬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稳定在52-55亿元,镇洋发展同期净利润从3.8亿元下滑至1.91亿元 [8][10] 财务表现对比 - 镇洋发展2024年营收28.99亿元(同比+37.1%),但净利润1.91亿元(同比-23.21%) [8]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减50.41%-57.89%至4500-5300万元,主因产品价格下行 [8][9] - 吸收合并后上市公司业绩将显著改善,浙江沪杭甬将实现"A+H"双上市平台 [11] 行业动态与政策 - 2025年已发生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案例,中国船舶合并中国重工等项目推进中 [13] - 证监会2024年5月修订《重组办法》,明确吸收合并锁定期规则(控股股东锁6个月,其他股东不设限) [15][16] - 港股吸收合并A股案例罕见,此前中国能源建设2021年换股合并葛洲坝并实现A股上市 [16]
寒武纪股价破千,芯片发力猛冲
IPO日报· 2025-08-20 10:49
寒武纪股价表现 - 8月20日盘中最高达1027元,收盘1013元,涨幅8.46%,市值4237.9亿元,市盈率3264.84倍 [1] - 股价破千元大关创历史新高,受益于人工智能浪潮和国产替代情绪推动 [1][5] - 同日芯片股集体大涨:盛科通信涨20%、芯原股份涨15.52%、三安光电涨9.98%、剑桥科技涨停、艾为电子涨15.85% [2] 股价驱动逻辑 - 国产替代叙事:美国对华芯片限制催生自主可控需求,英伟达H20芯片后门事件强化寒武纪作为本土全栈AI芯片企业的战略地位 [5] - AI浪潮预期:ChatGPT等生成式AI爆发带动算力需求,英伟达业绩验证行业前景,寒武纪云端训练/推理芯片被视为AI领域关键工具 [5] 公司基本面分析 - 业务布局:覆盖云端(MLU系列芯片/加速卡)、边缘计算(安防/智能制造场景)及IP授权(NPU处理器IP) [6][7] - 财务数据:2025年Q1营收11.11亿元(同比增4230%),净利润3.55亿元(同比增256.82%),但每股经营现金流-3.35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增长率-497.73% [7] - 市值匹配度:4000亿市值与11亿营收规模显著失衡,经营现金流为负反映持续烧钱状态 [7] 行业竞争与挑战 - 需持续巨额投入以追赶英伟达等国际巨头,技术突破和经营效率提升是关键 [7] - 当前估值可能过度透支未来预期,业绩不及预期或国产替代遇阻将引发股价回落风险 [8]
317亿市值解禁!84%总股本即将流通!大族数控股价创新高!
IPO日报· 2025-08-20 00:53
解禁概况 - 大族数控约3.59亿股限售股将于8月28日解禁,占总股本84.39%,按8月19日收盘价88.42元计算解禁市值达317.43亿元 [1] - 解禁后流通盘将从6228.61万股增至4.21亿股,增幅达579% [1] - 解禁股东为大族激光(持股83.63%)和大族控股(持股0.77%),均为关联方 [4]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从2024年9月低点26.5元/股最高上涨307%,8月11日创100元/股新高,总市值425亿元已超过大股东大族激光 [6] - 2025年7月股价异常波动,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34.29%触发深交所异常交易标准 [6] - 上市首日破发13.58%(收盘价66.16元/股),2024年9月曾跌至26.5元/股,长期处于破发状态 [5][6] 行业格局 - 全球PCB设备市场规模从2020年58.4亿美元增至2024年70.85亿美元(CAGR4.9%),预计2029年达107.65亿美元(CAGR8.7%) [8] - 行业CR5为20.9%,公司以6.5%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一,国内市占率10.1% [8] - 面临技术迭代与成本管控压力,钻孔设备收入占比超50%但毛利率从30.7%降至23.7% [9]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27.86亿/16.34亿/33.43亿,2023年同比降41.3%,2024年同比增104.56% [8] - 同期净利润4.32亿/1.36亿/3亿,2024年同比增120.82% [9] - 毛利率持续下滑(34.02%→29.18%→27.15%),2025Q1小幅回升至29.62% [9] - 经营性现金流从6.55亿降至1.55亿,2024年应收账款28.46亿占营收85% [10] 估值水平 - 当前市盈率(TTM)107.6倍,高于同业中芯碁微装(102.9倍)但低于东威科技(262倍) [10] - 大股东承诺解禁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76.56元/股 [4]
持续亏损!欲募15亿!泰诺麦博欲按第五套标准上市!
IPO日报· 2025-08-19 00:33
公司概况与上市进展 - 公司选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请上市 成为该标准重启后首家受理企业[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注册资本3.71亿元 专注于血液制品替代疗法的创新生物制药[5] - 核心产品TNM002为全球首创重组抗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药物 2025年2月在中国获批上市[5] - 另一核心产品TNM001为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单抗 目前处于全球领先的临床III期阶段[5] 产品商业化状况 - 目前仅有一款商业化产品TNM002注射液[2][4][6] - 2025年一季度该产品销售收入仅16.93万元 产量7.91万瓶 销量仅0.03万瓶 产销率0.32%[7] - 面临成熟竞品竞争 包括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等 竞品价格更低且市场教育成熟[6] - 销售人员达350人 为研发人员数量的2.4倍[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3.98万元、0元、1505.59万元[9] - 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4.29亿元、-4.46亿元、-5.15亿元和-1.77亿元 累计亏损15.67亿元[9] - 未弥补亏损超10.24亿元[9]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3.02亿元、-3.09亿元、-3.69亿元、-1.79亿元[9] 研发投入与资产状况 - 研发费用持续增长:2022年3.23亿元、2023年3.93亿元、2024年4.25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14.8%[11] - 拥有国内授权发明专利37项 国际授权发明专利6项 在申请专利超50项[11] - 拟募集资金15亿元 其中8.37亿元用于新药研发[11] 负债与融资情况 - 流动负债波动上升:2024年达2.85亿元 同比增145.69%[12] - 短期借款占比流动负债26.16% 应付账款占比28.24%[12] - 资产负债率从16.54%升至56.50%[13] - 累计获得超10.87亿元融资 股东包括高瓴、格力等知名机构[13]